四年级科学(下)教案

合集下载

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的分类及其特征。

2. 掌握动物的生长变化和繁殖方式。

3. 了解动植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动物的分类及特征。

2. 动物的生长变化和繁殖方式。

教学难点:1. 动植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1. 教辅资料、图片等。

2. PPT演示文稿。

3.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播放相关动物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 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思考:“你们能说出一些动物的名字吗?”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利用PPT讲解动物的分类及特征,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等。

2. 通过展示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各类动物的特征。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动物的外形特征,判断它属于哪一类动物。

2. 帮助学生发现各类动物的特点,并根据特点进行分类。

四、实例演练(15分钟)1. 利用PPT展示多种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分类。

2. 让学生互相交流并共同讨论,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五、生长变化和繁殖方式(15分钟)1. 利用PPT演示动物的生长变化和繁殖方式,包括昆虫的变态和动物的产子、卵等。

2. 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动物的生长方式以及它们的繁殖方式。

六、动植物相互依存(20分钟)1. 利用PPT演示动植物相互依存的关系,如花和蜜蜂的关系、树木和鸟类的关系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动植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互利关系。

七、巩固练习(10分钟)1. 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填空和选择题。

2. 收集学生的答案,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八、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小作文。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并交上作业。

九、课堂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所学的重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春天的秘密教学目标1. 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探索春天里自然界的变化。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内容1. 春天的特征2. 春天的植物生长变化3. 春天的季节性疾病预防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春天的特征,植物生长变化的原因。

- 难点:季节性疾病预防的科学方法。

教学方法-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自然现象。

- 实验法:通过实验探究植物生长的变化。

-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和实验的结果。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实验材料:植物、土壤、水等。

3. 观察工具:放大镜、望远镜等。

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春天的特征,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变化。

2. 观察:组织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记录其生长变化。

3. 实验:分组进行植物生长实验,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4. 讨论:分享观察和实验的结果,总结春天的秘密。

5. 总结:讲解季节性疾病预防的方法,强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认识地球上的不同地貌。

2. 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和科学思维。

3.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的基本特征2. 地球上的地貌类型3. 地球环境保护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球的基本特征,地貌类型的识别。

- 难点:地球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意义。

教学方法-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地貌图片。

- 实验法:通过地球仪展示地球地貌。

-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和实验的结果。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地球仪3. 地貌图片资料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关注地球地貌。

2. 观察:组织学生观察地貌图片,认识不同的地貌类型。

3. 实验:使用地球仪展示地球地貌,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球地貌。

4. 讨论:分享观察和实验的结果,总结地球地貌的特点。

5. 总结:讲解地球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意义,强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pep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pep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pep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教
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第一单元《太阳出来了》的内容。

2. 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和实验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及教具:PPT、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已经备好的教学材料。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太阳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太阳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概念讲解
通过PPT展示太阳的形象,向学生介绍太阳是如何给我们带来光和热的。

3. 研究活动
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实验,探索太阳的光和热是如何产生的。

2. 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加深对太阳产生光和热的理解。

4. 拓展活动
利用图片让学生观察太阳的不同形态,并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对地球上生物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
这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视频播放、小组讨论和实验等,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手能力。

学生们积极参与,对太阳产生光和热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然而,在实施实验时,一些学生可能存在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和监督。

下一节课将继续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太阳的其他特点和作用。

外研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外研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外研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单元说明教材说明《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春天里的动物、植物的生长、天气的变化等。

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使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2. 使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认识春天的动植物变化。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春天里的动物:了解春天的动物变化,如蝴蝶、小鸟等。

2. 植物的生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生长的需要。

3. 天气的变化:学习天气的变化规律,了解春季天气的特点。

第二单元单元说明教材说明本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内容包括:地球和太阳、地球的运动、天气与气候等。

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地球与太阳的关系,感受地球的运动,认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2. 使学生了解地球与太阳的关系,认识地球的运动。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地球和太阳:了解地球与太阳的关系,知道地球绕太阳转。

2. 地球的运动:观察地球的运动,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

3. 天气与气候:学习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气候对生活的影响。

第三单元单元说明教材说明本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内容包括:水的秘密、空气的秘密、物质的变化等。

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使学生了解水的特点,感受空气的存在,认识物质的变化。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2. 使学生了解水的特点,认识空气的存在,了解物质的变化。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水的秘密:了解水的特点,如无色、无味、透明等。

2. 空气的秘密:感受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成分。

四年级科学教案下册人教版

四年级科学教案下册人教版

四年级科学教案下册人教版四年级科学教案下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天气现象的特点和原因,培养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2. 能够认识到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和活动有着重要影响,学会合理利用天气资源;3. 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激发对环境友好行为的积极参与。

二、教学重点1. 天气的特点和原因;2. 天气对人们生活和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1. 天气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共3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通过观察天气现象,了解不同天气现象的特点。

教学步骤:(1)引入新课,提出问题“你们见过哪些不同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讨论;(2)播放有关天气的视频,观察不同天气现象;(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不同天气现象的特点;(4)教师讲解并板书天气现象的特点,引导学生记忆。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通过观察天气现象,了解不同天气现象的原因。

教学步骤:(1)复习前一课的内容,询问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记忆;(2)教师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天气现象产生的原因;(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不同天气现象的原因;(4)教师讲解并板书天气现象的原因,引导学生记忆。

第三课时:学习目标——通过观察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和活动的影响。

教学步骤:(1)复习前两课的内容,询问学生对天气现象及其原因的记忆;(2)学生观察照片,讨论天气对人们生活和活动的影响;(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天气对人们生活和活动的影响;(4)教师讲解并板书天气对人们生活和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记忆。

2. 天气资源的合理利用(共1课时)第四课时:学习目标——了解天气资源的种类和合理利用方式。

教学步骤:(1)引入新课,提问“天气除了给我们带来风、雨、雪等,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引导学生思考;(2)教师讲解天气资源的种类和合理利用方式,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制定合理利用天气资源的方案;(4)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方案,并进行讨论和提问。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下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下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三、学生情况分析:进人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四、教学措施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教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教学过程】一、体验静电现象1、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体验静电现象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二、认识电荷1、不一样的电荷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2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后互换)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2、让电荷流动起来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正静电.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要形成电流就必须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具备动力,需要形成电路.板书设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静电现象:正电荷、负电荷电荷能流动起来2、点亮小灯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过程与方法:1、连接简单电路.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日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2、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教学重点】正确连接电路【教学难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教学准备】小灯泡、1. 5 v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小灯泡的剖面图或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引入当我们闭合家里的开关,电灯就会亮起来.电灯为什么会亮呢?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吗?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小灯泡吧!二、认识小灯泡等的结构1、小灯泡的构造1)小灯泡大家都看到过吧?你能画一画印象中的小灯泡吗?要求划出小灯泡的内部构造观察小灯泡.2)每组一个灯泡,观察小灯泡的各部分结构.3)交流观察结果,并对自己画的小灯泡作出修正.4)猜猜电流是怎么从小灯泡内部通过的?用手指画一画.2、观察导线、电池,说说导线和电池的结构三、让小灯泡发光1、点亮小灯泡1)小组活动----连接这些实验器材,想办法使小灯泡亮起来,用手比划说说电流是怎么流动的?并做好记录,用箭头画出流动的方向.2)组织学生汇报:连接好的小组上台展示,并说说电是怎么流动的?它的方向是怎样的?没有连接好的也上台展示,与全班同学一起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渗透短路、断路等知识.2、尝试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1)还能用哪些方法点亮小灯泡,用实物图画下来哦.2)画出每一种连接方法的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3)分析接亮的共同点3、出示实物图,分析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四、安全教育我们在课堂上使用的都是电池,电压较小,不伤及到生命,而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的、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板书设计:点亮小灯泡小灯泡导线电池不同实物图展示:3、简单电路【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过程与方法: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教学难点】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教学准备】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纸若干.【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1、连接比赛: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把小灯泡点亮.2、讨论: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啊?3、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二、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学会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1、教师逐个出示小灯座、电池盒,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2、讨论:这两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怎么使用?3、请一生演示电池盒和小灯座的安装,教师可以做如下提示:(1)安装电池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2)小灯泡是怎么装到小灯座上的?(3)导线怎么连?(指出弹簧接线头的最佳连接方法)4、学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5、请一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连接实物图,教师介绍用简单的符号画电路图的方法.三、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1、再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2、教师提醒学生将各种方法的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3、根据各小组电路的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探究两节电池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四、课堂总结板书设计: 3、简单电路电池导线用电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方法点亮小灯泡4、电路出故障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通道).2、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过程与方法:1、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2、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精神.【教学重点】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检测电路——做一个“电路检测器”,体验科学的检测手段将使我们更为迅速地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教学准备】每组2-3个小灯泡、导线若干、电池、电池盒、小灯座、坏的小灯泡、没有剥皮的导线、废电池、形成断路的电池盒、一套做电路检测器的材料、一张电路检测器的挂图.【教学过程】一、观察导入:1、出示一个能使小灯泡发光的串联电路,让学生画出简单的电路图,并说一说电流是怎样流动的.2、说明:小灯泡发光是因为在这个电路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板书:回路)3、提供一个出了故障的电路,并提出问题:小灯泡为什么不亮了?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动.(建议:教师可准备多个好的和坏了的小灯泡,有电的和没电的电池等材料.)二、什么地方出故障了?1、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检查连接的方法,结合前面的学习,排除连接方法上的问题.2、引出新的问题:为什么连接方法正确而小灯泡却不亮呢?引导学生来整理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各种原因.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1. 小灯泡坏了;2. 灯座松了,没有连上;3、4、(说明:这是发掘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过程.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尽可能多地分析电路出故障的可能,并做好记录.)三、做个电路检测器:1、讨论,用什么办法来检测有故障的电路?一般有下面几种方法:①检查法:检查电路中的连接是否完好.(电池盒两端弹簧夹上的导线有没有夹紧;电池是否放好了;小灯泡拧紧了吗……)②替换法:用另外的灯泡、电池、导线等来替换电路中的材料,看看小灯泡是否能亮.2、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按教科书中的提示做一个电路检测器.(电路检测器做法:把上节课连接过的简单电路中的小灯座上的一根导线头拆下来,另外再连上一根导线,这就是我们的电路检测器.)3、做好电路检测器后,试试灵不灵.4、根据教材10面的插图讲解检测电路和检测电路中各个部分(小灯泡、导线)的方法.(把故障电路的某一部分电路或某一个元件连到电路检测器的两个导线头之间,如果小灯泡亮了,就说明这部分电路或这个元件是畅通的、没有故障的,否则就证明这部分电路或这个元件不畅通、有故障.)5、强调安全事项.电路检测器只能在实验室里检测简单电路,不能用来检测220V的电路.6、拓展:还有其他方法查找电路中的故障吗?板书设计:4、电路出故障了回路故障电流中断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1. 小灯泡坏了;2. 灯座松了,没有连上;3、4、电路检测器5、导体与绝缘体【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2、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过程与方法:1、根据任务要求制定一个小组的研究计划,并完成设想的计划.2、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会与人合作.2、培养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教学重点】预设目标1【教学难点】预设目标2【教学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丝绸、皮毛、钢管、玻璃、铅笔、铜丝、铅丝、铝丝(易拉罐)、铁丝、卷笔刀、硬币、导线、插座、20种待检测的物体,一个电路检测器.一份科学检测记录表.【教学过程】一、观察导入:1、观察简单的电路连接,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么流的.2、讨论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3、想办法重新接亮小灯泡,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4、讨论:为什么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5、讲授: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做导体;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做绝缘体.(板书:导体、绝缘体)二、检测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1、提问:怎样检测一块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呢?2、预测橡皮能否通过电流使小灯泡发光,并做好记录.3、使“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4、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5、重复检测一次,并将检测时小灯泡“亮”或“不亮”的情况记录下来.三、检测20种物体的导电性:1、在材料盘中为学生提供20种供检测的材料,一张“我们的检测记录”表.2、在检测前,要求学生对每一种物体是否可以使小灯泡发亮做出预测,然后进行尝试实验,并做好检测记录.(活动中,要关注每组学生活动的参与性、兴趣的持久性,鼓励他们学会合作.)3、待所有的检测都完成后,各组整理分析检测的结果.4、表达与交流:哪些物体能使小灯泡发亮,哪些物体不能使小灯泡发亮.5、在观察的基础上对20种物体进行分类,并从分类中发现一定的规律,由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做出自己的描述.(说明:对插头、卷笔刀等复杂物体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识别,知道许多物体构成复杂,有的部分能使小灯泡发光,有的部分不能使小灯泡发光.我们常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四、讨论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措施和进行安全用电教育.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哪些设施是绝缘体做的,哪些是导体做的.2、描述绝缘材料的用处,理解各种材料的作用.提醒学生要好好保护电器设备上的绝缘体部分,注意安全用电.3、概括: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板书设计:5、导体与绝缘体导体导电性绝缘体安全用电6、做个小开关【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2、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过程与方法: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观察手电筒的开关【教学难点】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教学准备】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只手电筒和相应的干电池,软木块(橡皮)一块、图钉两个、曲别针一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一个、电池盒一个、电池一节,导线若干,红灯、绿灯和黄灯各1个.【教学过程】一、观察手电筒:1、观察组成手电筒的各种材料.讨论:在这些材料中,有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导体,有些地方要用绝缘体?2、观察手电筒的构造.思考:电池和小灯泡是怎样安装的?电路中电流的路径是怎样的?试着标出电流的路径.3、观察手电筒的开关.观察并操作手电筒的开关,体验开关是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的.二、做个小开关:1、给每一组一个断开的电路,讨论怎样设计一个开关.重点讨论:用什么材料来做,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2、利用身边的材料,讨论并设计制作一个小开关,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3、利用每组准备好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能交叉控制红绿灯的电路.推测一下,什么时候红灯亮,什么时候绿灯亮.(活动目的:用一个开关来控制红绿灯的亮与灭.)4、如果要在红灯变绿灯、绿灯变红灯的中间亮起一盏黄灯的话,应该怎么办?(方法:在一个开关控制两个电路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电路,用一个开关控制三个电路.)5、交流汇报:(1)在小组活动中发现了哪些问题?(2)解决了哪些问题?(3)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4)一共运用了几种小开关的制作方法?(5)自己设计的红绿灯是怎样控制的,和生活中的红绿灯有什么区别?三、延伸与拓展:1、介绍几种不同的开关,如遥控开关、拉线开关、闸式开关、活动开关等.2、布置学生课后调查家里用电器的开关是什么样的,这些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的.板书设计:6 、做个小开关开关连接或断开电路导体绝缘体做个小开关控制红绿灯遥控开关、拉线开关、闸式开关、活动开关等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如果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两点之间一定有导体连接,这两点之间就构成一个电的通路,否则就是断路.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5、打开接线盒,让学生看看里面到底是怎样连接的.二、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活动一:电池的两种不同连接方法1、发给每组两节电池、两个电池盒、一个小灯泡、一个灯座和四根导线,要求学生用这些材料组装不同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方法.2、启发思考:在不同的两种方法中,你有什么发现.3、学生汇报后,教师作适当讲解.(串联和并联: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3V,所以小灯泡会特别亮.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太亮.)活动二:小灯泡的两种不同连接方法1、发给学生两个小灯泡、两个小灯座、一节电池、一个电池盒和四根导线,要求学生用这些材料组装不同的电路,让小灯泡都亮起来.看看能有几种方法.2、启发思考:在不同的连接方法中,你有什么发现?3、学生汇报后,教师作适当讲解.三、拓展活动:看谁的设计最有特色提供学生若干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设计电路,比一比谁的设计最有特色、最实用.板书设计: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通路断路里面是怎样连接的(电路检测器)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油菜花开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构成.它们能够帮助植物满足自身的需要.2、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实的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过程与方法:1、解剖油菜花并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的特征;2、观察一株油菜上花的变化过程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油菜花变成油菜荚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亲近自然的情感体验,产生探究各种各样的花的浓厚兴趣.【教学重点】学习使用解剖的方法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特征.【教学难点】花到形成果实的变化过程.【教学准备】演示:油菜花变化过程的图片,课件.分组:开花的油菜植株,镊子、放大镜、胶带、剪刀,白纸、观察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引入单元概述: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非常有趣的《新的生命》单元.我们要一起来研究植物和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请一位同学朗读单元导语:“春天……”出示开花的油菜植株.这是什么植物?同学们平时认真地观察过花吗?让我们一起进入花的世界吧!板书课题:油菜花开了二、探究过程1、观察一棵油菜.(1)请同学们说说油菜长得怎么样?区分油菜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2)油菜和凤仙花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样的植物叫绿色开花植物﹙板书﹚,它们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构成.(3)请同学再说出几种绿色开花植物.2、观察一朵油菜花.(1) 观察:从油菜上摘一朵油菜花.用放大镜观察一朵油菜花.在小组里描述所观察到的这朵油菜花.。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下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下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下册)本教学计划适用于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有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而有些学生则可能已经具备了更高水平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电”单元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一些基本的电路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 引入静电的概念,让学生回忆一些与静电相关的生活经验。

2)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电的基本性质和电荷的概念。

3) 介绍电路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

4) 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电路实验操作技能。

2.“新的生命”单元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繁殖过程,掌握一些基本的观察和实验操作技能。

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 引入植物的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油菜花的花、果实和种子,了解植物的繁殖过程。

2) 引入动物的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卵和动物的繁殖过程。

3)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繁殖特点和规律。

3.“食物”单元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食物的分类和营养成分,掌握一些基本的饮食健康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 引入食物的分类和营养成分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食物的基本特点。

2)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食物的变化过程和获取食物信息的方法。

3) 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的饮食健康知识,让学生养成科学、合理、均衡的饮食惯。

4.“岩石和矿物”单元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地球物质的构成和特点,掌握一些基本的观察和实验操作技能。

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 引入岩石和矿物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地球物质的基本特点。

2)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岩石和矿物的分类和特点。

3) 引导学生了解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形成珍爱生命、关注环境的意识。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饮食与健康【引言】小学科学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的第一章主题是饮食与健康。

通过学习本章的知识内容,学生将了解到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以及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2. 掌握不同食物的分类和特点,如谷物、蔬菜、水果、肉类等;3.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学会合理搭配食物;4. 了解食物中可能存在的危害物质,如过多的糖和食品添加剂。

【教学重点】1. 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2. 饮食的分类和特点;3.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难点】1. 了解和区分各类食物对身体的作用;2. 培养学生的饮食意识。

【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科学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 教具:幻灯片、图片、食物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 (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对本课主题的思考。

例如,"同学们,你们吃什么食物可以让身体变得更强壮呢?" "什么样的食物可以让我们保持健康呢?"二、讲授新知 (30分钟)1. 向学生介绍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如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脂肪维持体温,蛋白质帮助生长等,并结合图片和食物模型进行具体展示。

2. 分类和讲解各类食物的特点,如谷物、蔬菜、水果、肉类等。

可以通过比较他们的外形、味道和营养功效等进行说明。

3. 通过案例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到过多的糖和食品添加剂可能对身体造成的危害。

并提出保持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三、拓展延伸 (10分钟)1. 带领学生一起制定一周的饮食计划,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合理安排各类食物的摄入。

2. 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饮食心得和健康的饮食经验。

四、巩固练习 (15分钟)1.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组织展示自己的饮食计划,并给予其他组的评价和建议。

浙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浙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浙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不同生物的生长和变化。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2. 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生物的基本特征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 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单元:生物的生长和变化1. 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动物的生长和变化。

3. 生物的生长需要营养。

4. 生物的生长和变化与遗传和环境的关系。

第三单元: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1. 生物的适应性。

2. 生物的多样性。

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生物的基本特征。

2. 生物的生长和变化。

3.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难点1. 生物的生长和变化的过程。

2.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物的基本特征,生长和变化过程。

2.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生物实验,深入了解生物的生长和变化。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4. 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或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生长和变化过程,展示相关实验或图片。

3. 学生实践: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小组讨论等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出拓展性问题。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精选12篇)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精选12篇)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构成。

它们能够帮助植物满足自身的需要。

2、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实的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1、解剖油菜花并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的特征;2、观察一株油菜上花的变化过程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油菜花变成油菜荚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亲近自然的情感体验,产生探究各种各样的'花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使用解剖的方法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特征。

【教学难点】花到形成果实的变化过程。

【教学准备】演示:油菜花变化过程的图片,课件。

分组:开花的油菜植株,镊子、放大镜、胶带、剪刀,白纸、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引入单元概述: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非常有趣的《新的生命》单元。

本单元共有7课,我们要一起来研究植物和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请一位同学朗读单元导语:“春天……”出示开花的油菜植株。

这是什么植物?同学们平时认真地观察过花吗?让我们一起进入花的世界吧!板书课题:油菜花开了二、探究过程1、观察一棵油菜。

(1)请同学们说说油菜长得怎么样?区分油菜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2)油菜和凤仙花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这样的植物叫绿色开花植物﹙板书﹚,它们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构成。

(3)请同学再说出几种绿色开花植物。

2、观察一朵油菜花。

(1)观察:从油菜上摘一朵油菜花。

用放大镜观察一朵油菜花。

在小组里描述所观察到的这朵油菜花。

注意萼、瓣、蕊的读音。

(2)解剖:学习使用镊子解剖一朵油菜花。

示范:镊子的使用和解剖的顺序;解剖的油菜花。

将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用胶带贴在观察记录表上。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单元一: 春天的气息第一课: 春风的故事- 目标: 通过讲述春天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春风的作用以及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 活动:- 学生观察和描述春天的气象现象- 学生制作春风相关的手工作品- 学生讨论春风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第二课: 春雷的声音- 目标: 让学生了解春雷的原因和产生过程,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 活动:- 学生观察雷电现象的图片或视频- 学生模拟雷电的声音,通过音乐教学深化学生对雷电声音的理解- 学生分享自己在雷电天气下的经历单元二: 植物的奥秘第三课: 种子与植物- 目标: 了解种子的构造和生长过程,培养学生对植物种子的观察和研究能力。

- 活动:- 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种子,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它们的外观-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种子在适宜条件下的发芽过程- 学生制作种子图集,记录不同种子的特点第四课: 植物的营养- 目标: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不同营养需求,培养学生对植物养分供应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 活动:- 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植物的形态特点-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不同养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学生制作植物养分补充的小册子,介绍如何合理为植物提供所需营养单元三: 动物的秘密第五课: 动物的生长- 目标: 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动物生长的能力。

- 活动:- 学生观察家禽和野生动物的成长过程- 学生制作动物生长影集,记录不同动物生长的变化- 学生分享自己对动物生长的观察和认识第六课: 动物的食物- 目标: 了解动物的食物来源和食物链,培养学生理解动物饮食惯和生态平衡的意识。

- 活动:- 学生观察并描述不同动物的食物来源- 学生模拟食物链的关系,通过游戏加深对食物链的理解- 学生制作动物食谱,设计适合不同动物的饮食方案单元四: 太阳系的奥秘第七课: 太阳系的组成- 目标: 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基本组成和行星运行规律,培养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2024年四年级科学教科版下册实验教案

2024年四年级科学教科版下册实验教案

2024年四年级科学教科版下册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和安全规范。

2.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观察、记录、分析的科学方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实验一:探究光的传播2.实验二:水的沸腾3.实验三:磁铁的性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分析数据2.教学难点:实验现象的解释、实验数据的分析四、教学过程(一)实验一:探究光的传播1.实验目的: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规律。

2.实验材料:激光笔、透明塑料板、白纸、直尺、三角板。

3.实验步骤:(1)将透明塑料板放在白纸上,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一条直线。

(2)打开激光笔,将光线照射在透明塑料板上。

(3)观察光线在透明塑料板上的传播情况,并记录下来。

(4)改变激光笔的角度,观察光线传播的变化。

4.实验现象:光线在透明塑料板上沿直线传播,当改变激光笔角度时,光线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5.实验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介质发生变化时,光线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二)实验二:水的沸腾1.实验目的:让学生了解水的沸腾过程及温度变化。

2.实验材料:烧杯、水、温度计、酒精灯、火柴。

3.实验步骤:(1)将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放入温度计。

(2)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观察温度的变化。

(3)记录水开始沸腾的时间及温度。

(4)继续加热,观察水沸腾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4.实验现象:水开始沸腾时,温度逐渐升高,达到100℃时开始沸腾,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5.实验分析: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需要继续加热以维持沸腾。

(三)实验三:磁铁的性质1.实验目的:让学生了解磁铁的性质。

2.实验材料:磁铁、铁钉、大头针、小磁铁。

3.实验步骤:(1)将磁铁放在铁钉上,观察铁钉是否被吸引。

(2)将磁铁放在大头针上,观察大头针是否被吸引。

(3)将两个小磁铁相互靠近,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4)将磁铁的一端靠近铁钉,观察铁钉被吸引的情况。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生物学——动物的生活课时一:动物的栖息地(1课时)教学目标- 了解动物的栖息地和适应生活的方式- 掌握一些动物栖息地的特点和生活性教学内容1. 动物的栖息地- 森林:温暖潮湿,丰富的食物资源- 河流和湖泊:水域生物的栖息地- 草原:广阔的草地,适合奔跑和觅食- 沙漠:干燥,缺乏水源和食物2. 动物的生活性- 森林动物:爬树、跳跃、潜藏等- 水生动物:游泳、潜水、呼吸水中等- 草原动物:奔跑、觅食、迁徙等- 沙漠动物:耐旱、躲避高温、在地下生活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动物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动物栖息地的兴趣。

2. 观察讨论:组织学生观察树林、河流、草原、沙漠等图片,询问学生这些地方是否适合动物生活。

3. 研究策略引导: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物的外貌、四肢形态等特点,判断它们适应哪种栖息地。

4. 活动实践: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栖息地,设计一个适合该栖息地的动物形态和性,并进行介绍。

5.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不同栖息地中动物的生活性和适应方式。

6. 小结:通过复要点,让学生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课后题,加深对动物栖息地的理解。

课时二:动物的饮食和生长发育(2课时)教学目标- 了解动物的饮食性和生长发育特点- 掌握动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饮食和生活性教学内容1. 动物的饮食性- 食草动物:以植物为食- 食肉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 杂食动物:既吃植物又吃其他动物- 腐食动物:以腐烂的物质为食2. 动物的生长发育- 幼体阶段:生活方式与成体不同,需要依靠父母保护和照料- 成体阶段:成为独立生活的个体,自主获取食物和生存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不同动物的饮食性,引起学生对动物饮食的关注。

2. 观察讨论:组织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牙齿形状、嘴形等特点,判断它们的饮食类型。

3. 研究策略引导: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它们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饮食和生活性。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完整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完整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的使者》:第1节《春天的脚步》,第2节《春天的植物》;2. 第2章《电路》:第1节《电路的组成》,第2节《电路的状态》;3. 第3章《力和运动》:第1节《力的作用》,第2节《运动的规律》;4. 第4章《常见的金属材料》:第1节《金属的特性》,第2节《金属的用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自然现象,认识春天的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环保意识;2. 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状态,了解简单电路的原理;3. 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和运动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4. 使学生认识常见的金属材料,了解金属的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的组成和状态、力的作用和运动的规律、金属的特性;2. 教学重点:春天植物的认识、简单电路的搭建、力的作用实验、金属的用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路元件、植物标本、金属样品等);2. 学具: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电路元件、植物标本、金属样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2. 教学新课:(1)春天的使者:介绍春天的植物,组织学生观察、记录,并进行讨论;(2)电路:讲解电路的组成和状态,引导学生动手搭建简单电路,进行实验;(3)力和运动:讲解力的作用和运动的规律,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现象;(4)常见的金属材料:介绍金属的特性,展示金属样品,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用途。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使者:列出春天植物的特点,配以图片;2. 电路:画出电路的组成和状态图;3. 力和运动:展示力的作用和运动规律示意图;4. 常见的金属材料:列出金属的特性及用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出你所了解的春天植物,并描述它们的特点;(2)绘制一个简单电路图,并说明其工作原理;(3)举例说明力的作用和运动的规律;(4)说出至少三种金属材料,并描述它们的用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电一、单元教学意义当我们轻轻闭合开关:电灯就会发出光,收音机就会播放动听的乐曲,电视机就会呈现五彩缤纷的画面……这一切对我们来说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了。

电的大规模应用,是基于人类对电的不断探究。

孩子们也对电感兴趣。

这一单元将借助导线、灯泡、电池等电器元件和许多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的初步概念,促进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本单元的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学生将首先对身边的静电现象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静电现象在学生们的身边经常会发生。

在这一课中,他们将知道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电荷转移而形成的。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如果电荷能持续地向一个方向流动,就会产生电流。

这些是学生们建立电概念的基础。

接下来在“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电路出故障了”三课中,学生将开展对电路的研究。

用一根电线和一个电池使小灯泡发光。

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四年级的学生仍会津津有味地参与到活动中。

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

而在一次次使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中,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

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将使他们连接的电路更加稳定,并便于操作。

为了“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学生将探索不同电路连接方式对小灯泡的影响。

在电路中,如果某个地方连接不好或者某个电器元件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灯泡不亮。

“电路出故障了”一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寻找电路故障的过程中,将自制的“电路检测器”做为重要的检测工具。

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将形成关于电的一些重要概念,如“电是一种能源,它能使物体发光、发热”“要使小灯泡发光,电必须流经包括电池在内的完整的回路”“用相同的材料可以连接不同的电路”等。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将使学生对身边物质性质的认识得到发展,同时对电的理解也得到加深。

本单元还在导体与绝缘体的认识基础上,安排了“做个小开关”一课,旨在使学生把已形成的电路概念进一步发展为一个“可以控制的电路”,同时也深化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

单元的最后一课是“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日的是整理学生的发现和认识,比较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

整个单元的安排是一个严密的结构,前后课之间有着学生认识发展上的逻辑关系。

学生从认识电的本质一电荷开始,到认识电路、电流、开关、电路检测器、导体、绝缘体,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将最终指向对电的认识。

在本单元中,学生使用的是电池这样一个安全的电源,而在日常生活中,多数用电器使用的是220伏的交流电。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220伏交流电的电源是很危险的,不能直接用家里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要把安全用电的教育贯穿单元教学的始终。

二、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电荷位置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带电现象。

2、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3、电荷持续的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

4、要使电流经过导线使小灯泡发光,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电路。

5、使用相同的材料,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路;用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的电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6、有的物质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导体;有的物质不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7、开关通过连接和断开电路来控制电路中的用电器。

8、电是一种能量来源,能产生光和热。

过程与方法:1、组装简单的电路。

2、在关于电的探究活动中,进行预测、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的结果。

3、用简单的电路图表示电路的连接方式。

4、制作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5、用电路检测器检验电路中的故障。

6、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导体和绝缘体。

7、用电路检测器探究接线盒里电路的连接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激发探究电的兴趣。

3、发展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三、教学准备气球、线绳,塑料梳子、碎纸屑、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导线、回形针、小开关、红灯、绿灯、黄灯、具有4个和6个接线头的盒子、橡皮、木质材料(小木片、小木棒等)、金属材料、丝、棉、皮、各类布料(湿和干)、铅笔、钢笔和玻璃等。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教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体验静电现象1、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体验静电现象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二、认识电荷1、不一样的电荷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2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后互换)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

2、让电荷流动起来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正静电。

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

要形成电流就必须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具备动力,需要形成电路。

板书设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静电现象:正电荷、负电荷电荷能流动起来教学后记:2、点亮小灯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过程与方法:1、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日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连接电路【教学难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教学准备】小灯泡、1. 5 v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小灯泡的剖面图或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引入当我们闭合家里的开关,电灯就会亮起来。

电灯为什么会亮呢?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吗?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小灯泡吧!二、认识小灯泡等的结构1、小灯泡的构造1)小灯泡大家都看到过吧?你能画一画印象中的小灯泡吗?要求划出小灯泡的内部构造观察小灯泡。

2)每组一个灯泡,观察小灯泡的各部分结构。

3)交流观察结果,并对自己画的小灯泡作出修正。

4)猜猜电流是怎么从小灯泡内部通过的?用手指画一画。

2、观察导线、电池,说说导线和电池的结构三、让小灯泡发光1、点亮小灯泡1)小组活动----连接这些实验器材,想办法使小灯泡亮起来,用手比划说说电流是怎么流动的?并做好记录,用箭头画出流动的方向。

2)组织学生汇报:连接好的小组上台展示,并说说电是怎么流动的?它的方向是怎样的?没有连接好的也上台展示,与全班同学一起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渗透短路、断路等知识。

2、尝试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1)还能用哪些方法点亮小灯泡,用实物图画下来哦。

2)画出每一种连接方法的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把连接图贴在黑板上,在全班交流4)分析接亮的共同点3、出示实物图,分析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

四、安全教育我们在课堂上使用的都是电池,电压较小,不伤及到生命,而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的、致人死亡的点,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尤其要注意。

板书设计:点亮小灯泡小灯泡导线电池不同实物图展示:教学后记:3、简单电路【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

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过程与方法: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2、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教学难点】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教学准备】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纸若干,记号笔1支。

【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1、连接比赛: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把小灯泡点亮。

2、讨论: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

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啊?3、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二、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学会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

1、教师逐个出示小灯座、电池盒,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

2、讨论:这两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怎么使用?3、请一生演示电池盒和小灯座的安装,教师可以做如下提示:(1)安装电池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2)小灯泡是怎么装到小灯座上的?(3)导线怎么连?(指出弹簧接线头的最佳连接方法)(说明: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由教师直接按照教科书上提供的步骤告诉学生,不必对使用方法进行讨论。

教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保证每个学生都会使用。

)4、学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5、请一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连接实物图,教师介绍用简单的符号画电路图的方法。

三、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1、再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