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课外阅读教案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4篇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4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4篇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阅读中感到北京的美丽,培养学生对美的向往。
2、在媒体的帮助下,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布局美。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段。
教学重点: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布局,热爱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整齐美。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就学习过:“我是中国人,我爱五星红旗。
”你们热爱我们的祖国吗?你们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哪儿?谁去过北京?你们愿意把你了解到的北京介绍给我们吗?(教师相机表扬学生,肯定他们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激发爱国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
2、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北京去转一转、看一看,你们高兴吗?(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丢字、加字。
2、(相机鼓励学生读的积极性)指名读课文,注意思考,课文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3、反馈对课文的了解情况。
三、分析课文:通过课文的介绍,北京的什么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第一自然段:点明本文介绍的主要内容。
第二自然段:1、了解广场的建筑物的特点,布局整齐。
2、小组讨论,画出广场布局示意图。
3、课件演示天安门广场。
指导朗读。
第三自然段:1、了解路和桥的特点。
2、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感受北京大都市的繁华。
3、通过读表示出对北京的热爱。
第四自然段:1、了解北京的名胜古迹。
2、你还知道北京的哪些名胜古迹?(扩展知识)第五自然段:1、了解北京的著名景观2、结尾课件,让学生了解这些景观。
3.读指导,“到处……到处”要重读。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教学内容1. 课外阅读的意义和好处。
2. 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讲解。
3. 选取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
4. 阅读理解练习。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准备1. 准备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
2. 准备阅读方法和技巧的相关资料。
3. 准备阅读理解练习题。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入课外阅读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课外阅读的意义和好处:引导学生了解课外阅读对学习和成长的积极影响。
3. 讲解阅读方法和技巧:教授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如何进行有效阅读,如何理解文章内容等。
4. 分享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提供一些有趣的书籍、故事、文章等,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5. 阅读理解练习:给学生发放阅读理解练习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进行思考和解答。
七、时间分配1. 导入:5分钟2. 讲解课外阅读的意义和好处:10分钟3. 讲解阅读方法和技巧:10分钟4. 分享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10分钟5. 阅读理解练习:15分钟八、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能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2. 通过阅读理解练习的答案,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收集学生的阅读反馈,了解他们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和兴趣。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会,让他们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验。
2. 引导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阅读活动,拓宽他们的阅读渠道。
3. 鼓励学生进行家庭阅读,提倡家长参与,共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一年级语文《快乐读书吧》教案设计3篇

一年级语文《快乐读书吧》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2.在阅读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3.向同学推荐课外阅读的书籍,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阅读的快乐,产生阅读的期待。
【教学难点】乐于和大家分享课外阅读成果。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可以使我们了解世界,了解社会,了解人生,也可以使我们了解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
让我们走进快乐读书吧,了解读书的快乐。
(板书:读书真快乐)【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开门见山,直入课题。
2.出示教学目标。
二、新授1.仔细观察课文中四幅插图,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1)引导学生说说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读故事书很有意思。
2.交流图意学习第一幅图:出示:(1)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预设:女同学坐在沙发上,正在与爸爸妈妈一起读故事书。
(2)我们怎样与爸爸妈妈一起读书呢?预设:不懂就问,有不认识的字就问爸爸妈妈,与爸爸妈妈比一比谁读得快……(3)请经常和家人一起阅读的小朋友说说自己课外阅读情况。
(1)爸爸妈妈每天都陪你读书吗?(2)你们一般在什么时候一起读书?(3)爸爸妈妈陪你读书,你的心情怎么样?(4)你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了哪些书?从书中,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哪些有趣的事?学习第二幅图:出示:(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什么?(2)教师领读“我读了很多书,会讲很多故事,同学们叫我‘故事大王’”。
(3)小组合作交流:在小组里讲一讲自己喜欢的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谈谈自己对这个故事的感受是什么。
如果有同学也看过这个故事,可以进行补充或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
(4)全班交流,推选“故事大王”。
(5)谈谈你读书的收获?预设:课外阅读让我学到了知识,丰富了课余生活,掌握了学习方法,增强了同学友谊。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计划与教案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计划与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2.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如绘本、童话、寓言等。
3. 设计阅读活动,如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角色扮演等。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阅读游戏,如看图识词、快速问答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引入新课: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阅读材料,激发他们的阅读好奇心。
3. 阅读指导:教授阅读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4.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如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兴趣程度等。
2. 收集学生的阅读心得和分享,了解他们的阅读体验和收获。
3. 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五、教学资源:1. 选择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如绘本、童话、寓言等。
2. 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阅读材料和教学内容。
3. 学习活动记录表,用于记录学生的阅读心得和分享。
4. 教学游戏道具,如图片、卡片等,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和讨论。
2. 运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完成阅读任务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有趣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 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七、教学实施:1. 在课堂上设置固定的阅读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
2. 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水平,提供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实施分层教学。
3. 定期组织阅读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4. 结合课外活动,如图书馆阅读、家庭阅读等,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八、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阅读,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一年级课外阅读教案培养阅读兴趣

小学一年级课外阅读教案培养阅读兴趣小学一年级课外阅读教案: 培养阅读兴趣教学目标: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绘本阅读- 挑选适合一年级学生的绘本,如《小熊过生日》、《猫头鹰上学去》等。
- 导读绘本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猜测故事情节。
- 鼓励学生自主翻阅,理解故事大意。
- 分角色朗读,模仿语音语调,表演绘本故事。
2. 识字卡片游戏- 准备一组与学生学习内容相关的识字卡片,如常见动物、水果、形状等。
-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每个小组抽取一张识字卡片,围绕该词展开讨论。
- 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话解释词语的意思。
- 鼓励学生用所学词汇编写简单的句子,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3. 阅读分享-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并在课堂上进行阅读分享。
- 学生可以用口头形式或者通过绘画等方式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 老师和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4. 创意绘本编写-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设计并绘制属于自己的绘本。
- 学生可以用图片和文字叙述自己的故事,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 鼓励学生在绘本中自主运用所学词汇,提高词汇应用能力。
5. 阅读角色扮演- 选择适合小学一年级学生阅读的戏剧剧本,如《小红帽》、《三只小猪》等。
-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仿剧中角色的语言和动作。
-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角色形象,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方法:1. 导读法:通过预读绘本图片和简短的故事梗概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状态,提高理解能力。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促进彼此间合作交流,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3. 听说读写综合训练:通过阅读练习、讨论和写作等多种方式综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4. 激励鼓励:通过表扬、奖励等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评价:1. 组织学生进行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回答与阅读内容相关的问题,检查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精选7篇)阅读是一个人依靠脑中的原有知识,主动获取资讯,从文章中建构意义的过程。
为此应届毕业生店铺特意为大家提供了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2.通过阅读描写春天、赞美春天的文章,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理念:创设浓浓的读书氛围,采用多种方法让孩子阅读,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领悟做人的一些道理,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音乐磁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1. 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会唱的同学拍手跟着唱。
2. 听后,师问: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歌?(春天)3. 是啊,美丽的春姑娘已经悄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那么你们在哪看到了春天的痕迹呢?(生自由谈)那么用什么样的文字能把我们看到的春天描写下来?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春天,阅读几篇描写春天的文章。
二、指导阅读。
(一)阅读“春风吹”。
1. 翻开书158页,学生借助拼音阅读这首儿歌。
2. 读了这首儿歌,你觉得春天给你了什么感觉?带着自己的感觉,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边读边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你会读得更美!3. 这两段有很多好词佳句,把你喜欢的词句画出来,再美美地读一读,记一记。
4. 交流所画的词句,有感情朗读。
(二)走进“童话城堡”1. 过渡:阅读完春天的美文,让我们走进春天的童话城堡。
2. 生借助拼音,自读短文《花孩子》想一想:花孩子们分别找到了什么颜色?你最喜欢哪个花孩子?3. 分角色朗读。
4. 交流。
(三)感受“春的使者”1.是谁带来春的消息,春天的使者是谁呢?听老师读《迎春花》。
(配乐)2.学生朗读《春天》。
(配乐)三、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阅读了有关春天的几篇文章,感受了春天的美好,积累了一些描写春天的好词佳句,收获可真不少。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推荐:蘑菇的故事》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推荐:蘑菇的故事》教案。
一、教材分析1.书名:《蘑菇的故事》2.作者:洛伊·福斯特维克3.插画及设计:蒂姆·杰根4.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5.出版日期:2018年12月6.页数:32页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蘑菇的故事》中讲述的故事内容;2.学会从故事中感受到蘑菇的智慧和勇气;3.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命的尊重;4.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5.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本次阅读的书名及作者,并向学生展示书籍封面和每一页的插画,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
2.故事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念书或幻灯片展示的方式,讲述《蘑菇的故事》。
重点讲解蘑菇的智慧和勇气,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故事。
3.互动提问(10分钟)教师针对刚才讲述的内容,适当提出一些问题,如:(1)蘑菇为什么要成长得高高的?(2)蘑菇为什么会感到害怕?(3)蘑菇是如何赢得它的位置的?(4)你们有没有类似的成长经历,能否说一说?让学生自由回答,并适当引导学生探讨多种答案。
4.分组讲解(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从不同角度解释《蘑菇的故事》。
例如:情感、道德、知识、态度等等。
每个小组讲解完毕后,其他小组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并与其他小组交流。
5.绘画创作(30分钟)教师提供白纸和颜色画笔等绘画工具,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画出自己心中的蘑菇,并在画布上加上一些关键词、几个简洁的句子来表达自己对这本书的感想。
6.朗读练习(10分钟)每位学生都从书中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练习,并表达自己的意见。
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分享给其他同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7.总结(5分钟)教师进行简单的总结,强调本堂课学习的重点,并鼓励学生将这堂课上学到的东西带回家去,与家人分享。
四、教学评估1.展示绘画作品。
2.借口故事定期组织调查问卷,评估学生对本次教学的反馈。
一年级课外阅读交流展示课教案

一年级课外阅读交流展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表达、倾听和评价能力,增进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如绘本、童话、寓言等。
2.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策略,如预测、推理、归纳等。
3.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分享阅读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进行自主阅读。
3. 阅读交流:学生分组进行阅读交流,分享阅读心得,互相评价。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阅读量的增加。
2. 学生在阅读交流中的表现,如表达能力、倾听能力、评价能力等。
3. 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如定时阅读、专注阅读等。
五、教学资源1. 课外阅读材料:绘本、童话、寓言等。
2. 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准备:学生自由选择一本课外阅读书籍,阅读并准备分享内容。
2. 阅读分享:学生依次上台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其他同学倾听并给予掌声。
3. 互动提问: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阅读心得,互相交流观点,形成共识。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4. 注意调整教学节奏,确保课堂活动有序进行。
八、教学实践与反思1. 课后收集学生的阅读反馈,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困难。
2. 针对学生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4. 结合学生的阅读表现,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九、教学拓展活动1. 开展阅读竞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3. 邀请家长参与阅读活动,增进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一年级课外阅读教案

一年级课外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2.让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所读内容。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和创造。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包括绘本、读物和故事书等。
2.学生准备好笔和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2.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喜欢阅读什么样的书籍,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热身活动(10分钟)1.教师给学生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口头问答,了解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三、阅读活动(20分钟)1.教师让学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进行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
2.教师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沉浸于故事中。
3.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讨论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分析和总结。
四、整理归纳(10分钟)1.教师让学生将自己阅读的故事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写下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分享和互相交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编写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
2.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朗读和表演,展示自己创造的故事。
六、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2.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活动,我发现学生对课外阅读还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不太喜欢主动阅读。
下一节课我会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通过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引导学生进行分享和互相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另外,我还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思考和创造,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一、《假面舞会》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2.通过阅读描写以学生喜欢的小动物为主角的小童话故事,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接受知识的灌溉,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积累语言;培养学生勤发现,大胆想象的能力.设计理念:创设浓浓的读书氛围,采用多种方法让孩子阅读,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领悟做人的一些道理,让孩子们在美的熏陶中得到心灵的启迪,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1.猜谜语比赛:耳朵长,尾巴短,兴吃菜,不吃饭.(兔子)脑袋聪明,手脚灵巧,喜欢爬树,最爱吃桃.(猴子)小老鼠,真奇怪,降落伞,随身带.(松鼠)……2.是啊,这么多的小动物聚集在一起,谁能猜它们要干什么?这节课让我们走近小动物,阅读几个描写小动物的小故事.二、指导阅读.(一)阅读小童话《假面舞会》1.翻开书第28页,学生借助拼音阅读故事.2.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故事什么地方有趣?看看故事中介绍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参加舞会?你最喜欢谁的扮相?3.这个故事中的对话很有趣,有很多好词佳句,把你喜欢的词句画出来,记一记.带着自己的感觉,美美地读一读.4.交流所画的词句,读出语气.(二)走进“童话森林”1.过渡:阅读完《假面舞会》这个故事,让我们继续走进小动物的童话城堡.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小童话《快乐小屋》和《下一个就是我》.想一想:这两个故事的主角是谁?你最喜欢哪个故事?3.交流阅读收获,教师评点小结.三、小结1、今天这节课,我们阅读了有关动物的几个小故事,对一些小动物有了更多的了解,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收获可真不少.“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希望课后大家能多阅读一些好的书籍,去获得更多的知识.2、介绍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安徒安童话》、《笨笨猪》杨红樱著《小猪唏喜呼噜》孙幼军著、《木偶奇遇记》、《格林童话》等二、《我给小鸡起名字》教学目的:熟读这首诗歌,感受诗中的寓意根据老师的提示,创编诗歌.教学程序:一、谈话: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让我们用动听的声音和着优美的诗歌与黎明共舞吧!二、复习诗歌《春天》1、师:全体起立,调整呼吸,准备诵读.2、生齐诵:春天风跑得直喘气,向大家报告好消息: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花朵站在枝头上,看不见春天就踮起脚尖,急着找,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花,不知道自己就是春天(师用手势示意学生坐下)三、学习新诗《我给小鸡起名字》1、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诵读一首新诗《我给小鸡起名字》2、出示诗歌《我给小鸡起名字》,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歌,把诗歌读通读准.我给小鸡起名字任融融一、二、三、四、五、六、七,妈妈买了七只鸡. 我给小鸡起名字:小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小七.它们一下都走散,一只东来一只西.于是再也认不出,谁是小七,小六,小五,小四、小三、小二,小一.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齐读.4、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诗歌,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5、读着读着,你看到了什么?6、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诗歌.7、听着听着,你听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听到这些声音的?8、再读诗歌,边读边想象画面,把美丽的画面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自由读,同桌互读.9、女生读第一段的句子,男生读第二段的句子.10、齐诵《我给小鸡起名字》11、全体起立,让我们用最动听的声音一起诵读《我给小鸡起名字》,愿你的朗诵能打动自己,也能打动在坐的每一个人.四、改写新诗《我给小鸡起名字》1、读了这首诗,大家有没有想到妈妈还会买回家其他动物?2、谁来为妈妈买回家的动物作首诗?3、小组讨论.4、学生汇报.5、读一读我们班的新诗.三、《白雪公主》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故事.2、了解故事内容,感悟继母的狠毒、七个小矮人的善良,白雪公主的美丽……3、训练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4、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布置、卡通图片、实物投影、精美书签教学流程:课前黑板布置:用色彩鲜艳的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上碧绿的小草、茂盛的大树,美丽的小花……一片迷人的大森林景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小朋友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走进神秘的大森林,认识一位新朋友.看看,她是谁?(教师在黑板上帖上美丽的白雪公主的卡通图片)2、谁愿意叫叫她的名字?3、知道她为什么叫“白雪公主”吗?(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知道多少说多少.)4、课件出示:《白雪公主》这本书的精彩封面,旁边写着“白雪公主”名字的由来:从前有一位王后,生了一个女儿,她的皮肤像雪一样白,王后就给她取了个漂亮的名字叫白雪公主.(学生边看封面及相关内容,边听配乐朗读介绍.)5、喜欢白雪公主吗?想更多的了解她吗?有什么好办法?(读故事)二、走进人物,自读自悟.1、小朋友们,快快打开《亲近母语》第 181 页,读读这个有趣的故事吧!读的时候要把故事读正确,读通顺.2、读过一遍的小朋友举手.真好!现在,请大家再用心地读一读,这一次一边读一边想:你读懂了什么,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3、谁愿意把你读懂的告诉大家?⑴四人小组交流.⑵全班交流.4、你还有什么想问的吗?全班交流,答疑解难.(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白雪公主的美丽与善良;猎人的好心肠;七个小矮人的爱心;王子的真情;皇后的狠毒…….)5、读了两遍,还想读吗?那就再读读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的,你觉得最美的,或是你最想推荐给大家的句子,过会儿读给大家听.6、森林朗诵会.(学生交流句子,课件大屏幕出示相应的内容.交流中,教师通过“森林朗诵会”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引导学生互读互评,将自己的感悟读出来.)三、读演相映,张扬个性.1、大家读了这个故事,你最喜欢谁呢?想不想演一演?那就分小组选择其中的一段演演吧,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漂亮的头饰(展示白学公主、猎人、王子、七个小矮人、王后、镜子等各个人物的头饰),过会儿演给大家看!2、森林晚会、(小小课本剧)四、观看动画,再次激趣.读了《白雪公主》,演了《白雪公主》,让我们再来看看《白雪公主》的动画片吧!五、书签表意,升华情感.1、小朋友们,读了《白雪公主》.现在,你有什么心里话想说吗?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这精美的书签上吧!2、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书签,交流评议.六、以本为例,拓展延伸.小朋友们,其实童话王国里的朋友可多啦!瞧,在我们的《亲近母语》中,还有勤劳的“灰姑娘”,动人的“睡美人”(课件出示这两个故事的封面).在有趣的《格林童话》中(出示《格林童话》封面及部分目录),还有更多的朋友在等着我们呢!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和爸爸妈妈,朋友们一起读吧,你们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四、《等我也长了胡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2的爸爸.3.教学重点认写生字,理解诗的内容.教学难点联系生活经验,在读中体会诗歌的感情,说出自己的心愿.教学准备教师:《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首歌的录音带.学生:把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说一说,写写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设境导入,揭示课文题目1.师:请大家说一说小头爸爸怎么样,再谈一谈自己的爸爸又是怎么样的.2.3.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1)注意正确的姿势.(2)大胆地阅读.(3)边读边想诗歌内容.2.教师:孩子们,你们读了课文之后,有什么感想?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3.三、再读课文,识字交流四、细读课文,感悟情感1.教师:你对哪一部分感兴趣,你就读哪一部分.2.(1)教师:你为什么对这一部分很感兴趣?说出你的理由或体会.(2)同学们相互评议.(注意说话中的礼貌用语.)(3)让学生领读刚才说的这一部分.适时鼓励并加以补充.3语气的处理.(1)第一节,指导学生想象,可采用陈述的语气朗读,读出孩子的天真可爱.(2)第2、3、4节:①注意区别“我要……”“我一定不……”这是想象和现实对立的生活画面,联系生活经验读,边读边想.(板书这两个句式.)想象部分:轻松、快乐、天真、感兴趣;现实部分:生气、郁闷、讨厌、不高兴.②体会“跟”、“给”、“带”这几个词语的意思.(板书)③在第四节中,感悟“先……再……”的句式,齐读这句诗,也可以仿说.4.5.五、表达情感,仿说练写1那又将做一个怎样的爸爸?2.3、妈妈说的话.4.5.边读边欣赏.六、指导写字,巩固识记1.(课后第三题“描描写写”.)2.七、总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这一首儿童诗,这首诗的语言是那么的生动风趣,那么自然活泼,道出了儿童纯真的希望,流露出孩子们自己的情感和内心需求.这一切就像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一样.大家在学习过程中美美地朗读,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学到了许多知识.大家回家之后把这首诗读给自己的家里人听,让他们也来分享一下.八、完成练习1.2.五、《灰姑娘》教案[教材分析]《灰姑娘》是一篇童话故事,选自《格林童话选》.课文记叙了一个可怜的灰姑娘在生母死后,受尽继母和两个妹妹的欺侮、嘲笑,过着艰难的生活.但她一直牢记生母的嘱托,为人始终虔诚、善良.后来,国王举行盛大的舞会,想为王子物色未来的新娘.被继母关在家里的灰姑娘得到了仙女的帮助,有幸参加了舞会并被王子选中,最终成为了王子的新娘.这个故事前半部分具有悲剧性,但结局却是圆满的.[学生活动设计]1、采用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各抒已见,解决疑难问题.2、通过表演的形式,让学生领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导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生答)你们平时都听过或看过哪些童话故事呢?(学生根据平时阅读的情况回答)是啊,这些童话故事情节大都曲折离奇,生动有趣,语言形象、通俗.在写法上也常采用夸张、拟人、想象等艺术手法.而且很多童话故事都充满了热情与理想,深受我们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同学们这么爱读童话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非常有名的童话故事——《灰姑娘》.(板书:灰姑娘)二、初读短文,整体感知.1、在学习这篇童话之前,我们回忆一下:读一篇文章,先要注意一下什么?(注意题目)看了题目你怎么想?(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如:为什么大家会叫她“灰姑娘”呢?灰姑娘是怎样的一个姑娘呢?……)2、接着我们要读全文了.在读全文的时候,又要注意什么?(首先要读懂全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还要弄明白短文先写的什么,再写的什么,最后写的什么.)[这篇童话语言朴实,内容感人,请大家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可以大声读、小声读、默读……)自由读读短文,看能不能读懂短文的主要内容,并弄懂课文的写作顺序.(生自由朗读短文后,指名回答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三、赏析短文,探究人物.(一)读了这个故事,你最喜欢故事里的哪一个人?不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想好后,在学习小组里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1、小组里交流看法.(鼓励小组成员每人都发表自己的见解.)2、请生在全班交流一下.(允许各抒己见,不可强求划一,要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二)重点分析“灰姑娘”这个人物.1、体会灰姑娘的“虔诚、善良”.刚才,很多同学都谈到很喜欢童话中的主人公——“灰姑娘”,原因是她为人虔诚、善良.(板书:虔诚、善良)谁能说说你是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她是个虔诚、善良的姑娘?学生可能会谈到:①姑娘常到母亲坟前哭,她为人一直虔诚、善良.(热爱母亲、思念母亲,因而常到母亲坟前哭;牢记母亲临终前的嘱咐,为人一直虔诚、善良.)②有一次,父亲要出远门,……“爸,我要你平安回到家里来!”(不要漂亮衣服,不要珍珠宝石,只要父亲平安归来,这是女儿对父亲最真挚、最深沉的爱!这足以透视出灰姑娘那纯真善良的心灵.)与她那贪恋财物珍宝的两个妹妹相比,灰姑娘的确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好姑娘.同学们读书很认真,所以很深刻地体会到了这点.再想一想,我们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好这两句话呢?课件出示句子(指导学生读好这两句话):①姑娘常到母亲坟前哭,她为人一直虔诚、善良.②“爸,我要你平安回到家里来!”……灰姑娘十分高兴地看着父亲平安地回来.2、体会灰姑娘的“可怜”.这么一位虔诚善良的姑娘,本该过着幸福平安的生活.可她,因为生母去世了,父亲又娶了后妻,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短文,在文中勾画出描写灰姑娘艰难处境的词句.并且仔细读一读,看从这些词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学生畅谈交流读书体会、感受,教师相机进行点拨、引导.①“蠢货”、“你这个厨房丫头”——语言上辱骂她②拿走了她的漂亮衣服,给她穿件旧的灰罩衣和木拖鞋.——不给她好穿的③强迫她进入厨房;从早到晚干重活:天没亮就起身,拎水、生火……——把她当女仆来使唤④故意把豌豆和扁豆撒在灰里,要她一粒粒拣出来——搞恶作剧欺侮她、嘲笑她⑤晚上干活累了,不再有床给她睡觉,只能躺在灶边的灰堆里——不给她休息的地方⑥“谁想吃面包,谁就得干活.”——吃的仅限于面包⑦“你,灰姑娘,浑身肮脏,也要去参加舞会?你没有像样的衣服和鞋子也想去跳舞?”——没有行动的自由……同学们体会得不错!是的,继母和两个妹妹的到来——对于灰姑娘来说,无异于灾难生活的开始!从吃、穿、住、行……她们从来就没有把她当作人来看!可怜的灰姑娘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板书:生母去世→处境艰难)体会到了灰姑娘过的是十分艰难的生活.那现在你们能说说为什么大家会叫她“灰姑娘”吗?(因为她长期躺在灰堆里休息,她的外貌也就灰不溜秋的,所以她的两个妹妹嘲笑她,称她为“灰姑娘”.)让我们再一起读读短文的2、3、4自然段,看怎样才能读出灰姑娘的孤苦和可怜?指导学生朗读.(自读、指名读、齐读)3、体会灰姑娘的“守时”.⑴读到这里,同学们心中一定会有许多感慨!此时此刻,你想对那善良而可怜的灰姑娘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可能会说:①你真是一位好心肠的女孩!可惜你遇到的继母和两个妹妹太可恶了,你的命实在太苦了!②可怜的灰姑娘,我真的好想帮助你!帮助你跳出“火坑”!③我真的好想把你那可恶的继母和两个妹妹揍一顿!……⑵是的,不仅我们想帮助善良而可怜的灰姑娘,看!童话中的一位仙女也来帮助灰姑娘了.(板书:得到仙女帮助)请同学们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10——18自然段,看看在什么情况下仙女是怎样帮助灰姑娘的?灰姑娘又是怎样按仙女的要求做的呢?从这里你又体会到灰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边读边想,也可以与同桌或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你是怎么理解这几个问题的.指名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看法.学生可能会谈到:①当继母带着两个妹妹去参加舞会后,被锁在屋里的灰姑娘正眼泪汪汪时,一位仙女从天而降.当她得知灰姑娘也想去参加舞会时,她用魔术把灰姑娘的脏衣服和破鞋子变成金银编织的衣服和水晶制成的鞋子,还把屋里的南瓜变成马车,把老鼠变成马儿,并嘱咐她必须在晚上十二点以前赶回家,否则一切都会变成原样.②灰姑娘在参加舞会时,每晚都按仙女的要求按时回到了家里,而且是想方设法地甩开王子的追送.从这里我们又可以体会到灰姑娘是个非常守时的人.4、总结“灰姑娘”这个人物.从刚才的读书中,我们知道了童话中的灰姑娘是个虔诚、善良、身世可怜而又非常守时的人,所以我们很多同学都非常喜欢她.(三)分析其他人物.1、说起童话中的继母和两个妹妹,刚才很多同学都谈到她们很自私、贪婪、不尊重人……大家都非常讨厌她们.从童话的结局来看,她们的下场都是不好的.2、关于王子这个人物,课文中叙述的不多,但他对灰姑娘的执着的追求却让我们非常感动.3、而童话中灰姑娘的父亲,很多同学都不喜欢,原因是亲生女儿受到欺侮、嘲笑,他却不闻不理,认为他不是一位称职的父亲.说得有道理.四、总结全文,感悟道理.1、读完了这篇童话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吗?学生自由发言.2、老师小结:虽然灰姑娘是个身世很可怜的人:生母早逝,继母和两个妹妹欺侮她、嘲笑她,但正因她的虔诚和善良,她得到了仙女的帮助,最终被王子选中,成为王子幸福的新娘.有同学可能会问:世界上真的有仙女吗?那我们还得先弄明白:这是一篇童话.童话总是充满了幻想,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但是,从这虚构的童话故事中,我们却可以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为人一定要虔诚、善良,好人终有好报.坏人是没有好下场的.五、拓展练习,延伸课外.1、简介作者,推荐读《格林童话选》.这么美的童话故事,你们知道作者是谁吗?那就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童话作家格林兄弟.还记得《小红帽》、《青蛙王子》、《白雪公主》……这些伴随你、我成长的童话故事吗?那可都是他们兄弟俩的杰作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图书馆借读《格林童话选》,或者上网去查询有关资料,然后再和同学们交流交流.2、排练演出课本剧.同学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请大家以这篇童话故事作为剧本,选择小演员,在课余进行排练,准备在下一节课时演出.演出时我们将评选出“最佳导演”、“最佳演员”.六、《贺年卡》教学设计一、课文说明本课是一篇童话,以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讲述了小猫和小鸡互送贺年卡表示问候,表达思念、加深友情的故事.全文共分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新年快到了,城里的小猫给乡下的小鸡写贺年卡的情景.第二自然段,写小鸡收到了小猫的贺年卡后欣喜地读贺年卡.第三自然段,写春节快到了,乡下的小鸡给城里的小猫写贺年卡的情景.第四自然段,写小猫收到了小鸡的贺年卡后读贺年卡的高兴心情.二、教学目标1.自主积累词语.3.朗读课文.4.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猫、小鸡是怎样写贺年卡的.三、教学准备1.小鸡、小猫的头饰.2.准备一些不同样子的精致的贺年卡.3.字词卡片.四、教学时数3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小朋友,新年快到了,你怎样向家人、老师和同学祝贺新年?教师出示贺年卡,学生欣赏.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2.质疑:你在读书时有没有遇到困难?(针对学生读不好的生字,教师加以指导.)3.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字的拼音,听听是否与自己读得一致.4.学生再读全文,纠正个别字的读音.5.同桌之间互读,然后全班齐读全文.(三)自学本课生字词.1.自由读全文,把要认识的字作上记号,看看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它. 2.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读一读.教师巡视,帮助个别学生解决困难.(四)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本课要认识的字,学生读出字音,检验学生的自学情况.2.教师读字音,学生举卡片,看谁举得又快又准.3.让学生说一说:你记住了哪一个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五)自主积累“我的词语库”.1.读课文中的“我的词语库”,理解意思.2.说说你从课文中还学到了哪些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检查上节课所学的生字.2.阅读课文.(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1.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分段读课文,理解内容.①第一段有几句话?什么时候谁给谁写贺年卡?理解“新年”、“城里”、“乡下”.②教师引读:小猫是怎样给小鸡写贺年卡的?找出描写小猫动作的词.③第二段有几句话?小鸡在什么时候收到了小猫的贺年卡?收到贺年卡小鸡是什么样的心情?该怎么读?3.用学习一二段的学习方法,自学三四自然段,交流讨论读懂了什么,该怎么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鸡小猫的友情.(三)齐读课文,加深理解.(四)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七、老鼠嫁女一.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2.尝试用语言,动作,表情大胆地表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3.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二.活动准备:故事图片各形象头饰三.活动过程:1.通过观察,了解形象特点师:(出示老鼠爸爸的形象)看!这是谁呀?师:今天老鼠爸爸家在办一件大喜事,他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世界上最神气的人,那你们觉得谁是世界上最神气的呢?师:那到底是不是和你们说的一样呢?我们来听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老鼠嫁女》2.完整讲述故事故事讲至“老鼠女儿坐花轿,一抬抬到猫咪家”3.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对话(分段提问的方式)(A)师:老鼠爸爸嫁女儿的要求是什么呀?师:那神气是什么样子的?谁来表演一下师:哦!原来神气是这样的,你真神气!那老鼠爸爸他是怎么说的呢?师:“谁最神气,女儿就嫁给他”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老鼠爸爸的话.(B)师:老鼠爸爸要把女儿嫁给最神气的人,那他去找了谁啊?师:他第一个去找了谁啊?师:老鼠爸爸是怎么问太阳的?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老鼠爸爸问太阳的话师:那太阳他是怎么回答老鼠爸爸的?师:我们来学一学太阳的话师:恩,学的可真像!可是太阳说他怕乌云,你们猜猜接着老鼠爸爸会去找谁了呢?师:哦!老鼠爸爸去找乌云了,那他们会说写什么呢?请你和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学一学他们对话的样子,还可以加上动作师:我们一起再来学一学师:可是乌云说他怕大风,那接下来你们觉得他会去找谁呢?师:哦!老鼠爸爸会去找大风,那他们两个人又会说些什么呢?师:那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师:可是大风他怕围墙啊,那怎么办呢?老鼠爸爸又会去找谁呢?师:老鼠爸爸找到围墙会说什么呢?围墙又说了些什么呢?师:他们是这样说的呀,那我们一起学一学他们的话(C)师:老鼠爸爸把女儿嫁给了猫咪,那结果是什么样的呢?你们觉得会发生什么事呢?三个一组轻轻地说一说.。
一年级下学期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如正确发音、流畅朗读、理解词语和句子。
3. 通过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如童话故事、动物故事、科普读物等。
2.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体会故事寓意。
3. 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有效阅读,如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学会借助工具书或上下文理解。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朗读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3.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教师挑选适合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提前阅读并做好教学设计。
2. 课堂导入: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将要阅读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学生自主阅读: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独立完成阅读任务。
4. 教师讲解与引导:教师针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引导。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阅读心得,分享感悟。
6.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总结,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
2. 学生阅读兴趣: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课后自主阅读的情况。
六、教学计划2. 第二周:学习通过封面、目录了解书籍内容,提高阅读针对性。
3. 第三周:学会借助图片、插图理解故事,丰富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 第四周:通过阅读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善良正直的品质。
5. 第五周:学习从故事中提炼知识点,提高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课外阅读书籍:童话故事、动物故事、科普读物等。
2. 图片、插图等辅助教学材料。
3. 工具书:字典、词典等。
4. 课堂讨论表格:用于记录学生阅读心得和感悟。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阅读中收获成长。
小学一年级课外阅读教案认识故事书及阅读技巧

小学一年级课外阅读教案认识故事书及阅读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认识故事书,了解它的作用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故事书的阅读兴趣。
3. 学习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故事书:准备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故事书,包括图画书、适合初读的文字书。
2. 黑板、彩笔。
三、教学步骤:Step 1:引入故事书知识(1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故事书”这个词,并请学生念出来。
然后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故事书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回答,并给予肯定的评价。
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解释故事书是一种让我们阅读的书,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故事,并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Step 2:介绍故事书的分类及选择(10分钟)教师将准备好的故事书按照类型进行分类,如童话故事、动物故事等。
然后向学生介绍每类故事书的特点,并通过展示图书的封面及简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书,并鼓励他们进行主动阅读。
Step 3:掌握阅读技巧(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故事书的组成部分,如封面、内容页、章节等,并解释它们的作用。
2.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如翻阅内容页了解故事梗概、通过图片猜测故事情节等。
并提醒学生在阅读时可以使用这些技巧帮助理解故事。
Step 4:阅读实践(2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故事书,进行阅读实践。
教师辅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阅读。
Step 5:共享阅读收获(10分钟)学生用简短的语言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可以是故事中的有趣情节、喜欢的角色等。
教师鼓励学生互相倾听并互相交流阅读体会。
四、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每周设定阅读任务,学生可在班级内互相分享。
2.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每天读书的好习惯。
3. 组织学生参加阅读比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阅读兴趣。
五、教学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故事书的兴趣、阅读技巧的运用以及阅读理解的水平等。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外阅读的意义和好处。
2. 如何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3. 阅读技巧的培养。
4.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5. 文学素养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外阅读的意义和好处,阅读技巧和方法,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文学素养的培养。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讨论阅读中的问题和困惑。
3. 实践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际的阅读练习,培养阅读技巧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课外阅读的意义和好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讲解: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阅读技巧和方法,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文学素养的培养。
3. 实践:指导学生进行实际的阅读练习,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讨论阅读中的问题和困惑。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练习和问题讨论,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学生阅读习惯和技巧:观察学生在日常阅读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技巧。
4. 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通过学生的阅读笔记和作品,评价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升。
六、教学资源1. 课外阅读材料:适合一年级学生的童话故事、绘本、诗歌等。
2. 阅读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阅读内容、感受和问题。
3. 参考书籍:关于阅读技巧、文学鉴赏的书籍。
4. 教学课件: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案例。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八、教学准备1. 准备相应的课外阅读材料,提前分发给学生。
2. 准备阅读记录表,供学生记录阅读情况。
3. 搜集相关参考书籍,方便学生课后进一步学习。
4. 制作教学课件,提前准备好教学所需的素材。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阅读理解能力、阅读习惯和技巧等方面。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外阅读的意义和好处。
2. 如何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3. 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 阅读理解的训练。
5. 文学素养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外阅读的意义、选择读物的方法、阅读技巧等。
2. 示范法:教师示范阅读,引导学生模仿。
3. 练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教师指导。
4. 讨论法:学生之间交流阅读心得,提高理解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课外阅读的意义和好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讲解: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教授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示范:教师示范阅读,引导学生模仿。
4. 练习:学生自主阅读,教师指导。
5. 讨论:学生之间交流阅读心得,提高理解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情况。
2. 学生阅读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情况。
4. 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程度。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开展“阅读分享日”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喜欢的课外阅读材料,并简要介绍内容、感受和收获。
2. 设立“阅读墙”,让学生将自己阅读过的书籍封面、作者及简要评价贴在墙上,供同学们参考和借阅。
3. 开展“阅读竞赛”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设置不同类型的阅读题目,比赛答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竞争意识。
七、教学资源准备1. 准备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包括故事书、科普书、图画书等。
2. 制作阅读方法指导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查阅。
3. 准备阅读理解练习题,用于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讲解课外阅读的意义和好处,教授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第二周:示范阅读,引导学生模仿,进行阅读练习。
3. 第三周:开展“阅读分享日”活动,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
4. 第四周:进行阅读理解训练,讲解阅读技巧。
小学一年级阅读活动方案(精选14篇)

小学一年级阅读活动方案小学一年级阅读活动方案(精选14篇)为了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活动的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活动的目的或者意义。
那么你有了解过活动方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阅读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阅读活动方案篇1一、读书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孩子们喜爱读书,让书成为他们的朋友。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通过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提高欣赏能力。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内容:熟读、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15首,课外阅读学校推荐的以及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
三、活动构想:1、开辟“班级读书角”2、开展“班级故事会”,故事大王,读书明星、背诵明星评比。
3、每周一次的读书活动。
(周五下午第一节)4、背诵诗词比赛。
5、开展“读一本好书,交一个朋友”,“换一本好书,交一个朋友”活动。
6、学期末评出“读书明星”四、活动方案:(一)开辟“班级读书园地”1、在各班文化环境中布置“读书角”。
2、在“读书园地”的班上评比栏中设立“读书星”(二)开展“班级故事会”1、在班级中利用阅读课的时间,积极开展读《雷锋的故事》《安徒生童话》等讲故事活动。
2、结合课前三分钟,开展“比一比,看谁知道的成语多”和讲成语故事的比赛。
3、班级举行选拔赛,评选五名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班级“故事大王”。
4、六月份进行读书交流。
(三)每周一次的读书活动每周五下午第一节,组织全班学生在校课外阅读四十分钟,并完成读书卡。
读书卡内容包括a所读书的书名;b摘录最喜爱的几句话;c给书中的一个片段画一幅插图;d看了以后印象和感受比较深的自己写写体会,进一步提高阅读的效率。
(四)利用晨诵时间,读背古诗15首。
(五)开展“读一本好书,交一个朋友”,“换一本好书,交一个朋友”活动。
1、本学期每名学生完成必读书三本。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下载)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第一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了解课外阅读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1.2 教学内容介绍课外阅读的概念和意义讲述课外阅读对学习和成长的好处分享一些有趣的课外阅读材料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问学生是否喜欢阅读,为什么?讲解课外阅读的意义和价值展示一些有趣的课外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1.4 作业学生选择一本自己感兴趣的课外阅读材料,阅读一篇文章并分享感受第二章: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材料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2.2 教学内容介绍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材料讲述选择阅读材料的方法和技巧分享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2.3 教学活动讲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材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课外阅读材料展示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供学生选择2.4 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一本课外阅读材料,阅读并分享感受第三章:如何有效地阅读课外书籍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有效地阅读课外书籍的能力教授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和策略3.2 教学内容介绍如何有效地阅读课外书籍讲述阅读技巧和策略,如预测、提问、总结等分享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如速读、精读等3.3 教学活动讲解如何有效地阅读课外书籍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技巧和策略进行一些阅读实践活动,如预测、提问、总结等3.4 作业学生选择一本课外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和策略进行阅读,并记录下来第四章:阅读分享和交流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分享和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倾听和表达能力4.2 教学内容介绍阅读分享和交流的意义和价值讲述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分享和交流分享一些阅读分享和交流的技巧和策略4.3 教学活动讲解阅读分享和交流的意义和价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和感受进行一些阅读分享和交流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4.4 作业学生选择一本课外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并准备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和感受第五章:培养阅读习惯5.1 教学目标教授学生如何保持阅读的动力和兴趣5.2 教学内容讲述保持阅读动力和兴趣的方法和技巧分享一些培养阅读习惯的策略和技巧5.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习惯和经验进行一些培养阅读习惯的实践活动,如制定阅读计划、记录阅读时间等5.4 作业学生制定一个阅读计划,并记录自己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第六章:探索故事背景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探索故事背景的兴趣教授学生如何研究故事背景6.2 教学内容介绍故事背景的概念讲述如何通过阅读书籍了解故事背景分享一些研究故事背景的技巧和方法6.3 教学活动讲解故事背景的概念和重要性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故事背景的方法进行一些探索故事背景的实践活动,如查找资料、讨论等6.4 作业学生选择一本课外阅读材料,阅读并探索其故事背景,记录下来第七章:理解故事情节7.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的能力教授学生如何把握故事线索7.2 教学内容介绍如何深入理解故事情节讲述把握故事线索的方法和技巧分享一些理解故事情节的策略和技巧7.3 教学活动讲解如何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把握故事线索的方法进行一些理解故事情节的实践活动,如总结故事大意、分析角色等7.4 作业学生选择一本课外阅读材料,阅读并尝试深入理解故事情节,记录下来第八章:欣赏文学语言8.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欣赏文学语言的能力教授学生如何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8.2 教学内容介绍文学语言的概念和特点讲述感受文学作品语言美的方法和技巧分享一些欣赏文学语言的策略和技巧8.3 教学活动讲解文学语言的概念和特点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感受文学作品语言美的方式进行一些欣赏文学语言的实践活动,如朗读、品词析句等8.4 作业学生选择一本课外阅读材料,阅读并尝试欣赏其中的文学语言,记录下来第九章:分析人物形象9.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教授学生如何评价和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角色9.2 教学内容介绍人物形象的概念和特点讲述评价和理解角色methods and techniques分享一些分析人物形象的策略和技巧9.3 教学活动讲解人物形象的概念和特点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评价和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角色的方法进行一些分析人物形象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讨论等9.4 作业学生选择一本课外阅读材料,阅读并尝试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记录下来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课外阅读的收获培养学生反思自己阅读过程的习惯10.2 教学内容总结课外阅读的意义和收获讲述如何反思自己的阅读过程分享一些总结和反思的策略和技巧10.3 教学活动讲解如何总结课外阅读的收获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总结和反思10.4 作业第十一章:探究主题与寓意11.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探究故事主题与寓意的能力教授学生如何从作品中领悟深层含义11.2 教学内容介绍故事主题与寓意的重要性讲述如何从文学作品中发现主题与寓意的方法分享一些探究主题与寓意的策略和技巧11.3 教学活动讲解故事主题与寓意的重要性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从作品中领悟主题与寓意的方法进行一些探究主题与寓意的实践活动,如讨论、分析等11.4 作业学生选择一本课外阅读材料,阅读并尝试探究其中的主题与寓意,记录下来第十二章:创意阅读与写作1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教授学生如何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12.2 教学内容介绍创意阅读与写作的概念讲述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方法和技巧分享一些创意阅读与写作的策略和技巧12.3 教学活动讲解创意阅读与写作的概念和重要性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创意阅读与写作经验进行一些创意阅读与写作的实践活动,如写读后感、改编故事等12.4 作业学生选择一本课外阅读材料,进行创意阅读与写作,记录下来第十三章:阅读与生活相结合1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将阅读与生活相结合的能力教授学生如何从阅读中汲取生活智慧13.2 教学内容介绍如何将阅读与生活相结合讲述从阅读中汲取生活智慧的方法和技巧分享一些将阅读与生活相结合的策略和技巧13.3 教学活动讲解如何将阅读与生活相结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从阅读中汲取生活智慧的经历进行一些阅读与生活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如讨论、分享等13.4 作业学生选择一本课外阅读材料,阅读并尝试将其与生活相结合,记录下来第十四章:阅读评价与反思1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进行阅读评价和反思的能力教授学生如何评价自己的阅读过程和效果14.2 教学内容介绍阅读评价和反思的概念讲述如何评价自己的阅读过程和效果的方法和技巧分享一些阅读评价和反思的策略和技巧14.3 教学活动讲解阅读评价和反思的概念和重要性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评价和反思经验进行一些阅读评价和反思的实践活动,如评价自己的阅读笔记、讨论等14.4 作业第十五章:阅读推广与分享15.1 教学目标培养学为阅读推广者教授学生如何向他人推荐和分享优秀的阅读材料15.2 教学内容介绍阅读推广的意义和价值讲述如何向他人推荐和分享优秀阅读材料的方法和技巧分享一些阅读推广和分享的策略和技巧15.3 教学活动讲解阅读推广的意义和价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向他人推荐和分享优秀阅读材料的经验进行一些阅读推广和分享的实践活动,如制作阅读推荐卡片、分享会等15.4 作业学生制作一份阅读推荐卡片,向他人推荐一本自己认为优秀的课外阅读材料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以及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分析和反思能力。
一年级课外阅读交流展示课教案

一年级课外阅读交流展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丰富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际技巧。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如绘本、童话、寓言等。
2.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寓意。
3. 鼓励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分组讨论、小组分享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2. 运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 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交际技巧。
四、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为学生挑选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并复印备用。
2.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分组阅读:学生分组阅读教师提供的课外阅读材料,教师巡回指导。
4. 分享心得: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本组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5. 互动交流:全班学生针对分享的内容进行互动交流,提出问题,共同探讨。
6. 情景模拟:根据阅读内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
7. 总结提升:教师针对学生的阅读和交流情况,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后作业、测验等方式评估。
2. 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通过课堂发言、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
3. 学生交际技巧的提高,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评估。
4. 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通过日常观察、阅读记录等方式评估。
六、教学资源1. 课外阅读材料:绘本、童话、寓言等,适合一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
2. 复印材料:用于学生分组阅读和记录阅读心得。
3. 教学课件:用于课堂导入、总结提升等环节。
4. 情景模拟道具:用于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环节。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引导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2. 第3-4周:挑选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分组阅读和分享心得。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如翻页、指读、理解词汇和句子。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3. 通过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他们的语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阅读技巧的讲解与实践a. 翻页:学会正确翻阅书籍的方法b. 指读:用手指跟随文字,提高阅读准确性c. 理解词汇和句子:通过上下文理解生词,把握句子大意2. 第二课时:阅读理解的培养a. 学生自主阅读选定的课外书籍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c. 讨论书中的情节和人物,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3. 第三课时:阅读分享与交流a.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b.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评和自我评价c. 推荐优秀的课外阅读书籍,引导学生进行下一阶段的阅读4. 第四课时:阅读策略的拓展a. 学会使用阅读笔记,记录书中的重点内容和感悟b. 学会对比阅读,分析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和特点c. 学会批判性思维,对书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5. 第五课时:阅读评价与总结a. 学生进行阅读测试,检查阅读效果b. 教师总结本阶段的阅读成果,鼓励学生继续阅读c. 家长参与评价,共同促进学生的阅读成长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实践、讨论、分享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教学评价1. 通过阅读测试、学生反馈、家长评价等方式,评估学生的阅读效果。
2. 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态度、兴趣和习惯,全面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外阅读书籍:选择适合一年级学生的书籍,难度适中,内容丰富。
2. 阅读笔记模板:提供阅读笔记的模板,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记录。
3.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六、教学进程第一周:阅读技巧的讲解与实践1. 教学内容:学会正确翻阅书籍的方法,用手指跟随文字,通过上下文理解生词,把握句子大意。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2. 帮助学生提高识字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有效的阅读策略。
教学内容:1.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好处。
2.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3. 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和如何解决。
4. 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和思考。
5. 如何写读书笔记和分享读书心得。
教学步骤: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在之前的阅读课上学到的一些基本阅读策略,如研读封面、标题、图片,预测故事情节等。
步骤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好处(15分钟)教师通过举例和讲解的方式介绍课外阅读的好处,如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培养想象力和提高写作能力等。
步骤二: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阅读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可通过展示一些不同主题和难度的图书封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选择。
步骤三: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和如何解决(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阅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生词、复杂句子等。
教师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查字典、寻求他人帮助等,并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步骤四: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和思考(2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主题理解、细节理解和阅读态度思考等方面的练习。
可以选择一篇适合年级的短文章,引导学生获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思考和讨论。
步骤五:如何写读书笔记和分享读书心得(2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写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并讲解如何写好读书笔记。
教师可以示范写一段读书笔记,并鼓励学生在日常阅读中积极记录。
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心得的分享,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学习。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坚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阅读,每周至少读一本书,并记录读书心得。
拓展练习:布置学生自主选择一本适合自己阅读的图书,并阅读后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课外阅读教案精品文档小学一年级课外阅读教案——阅读写动物的小童话王萍阅读内容:《少先队员》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2.通过阅读描写以学生喜欢的小动物为主角的小童话故事,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接受知识的灌溉,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积累语言;培养学生勤发现,大胆想象的能力。
设计理念:创设浓浓的读书氛围,采用多种方法让孩子阅读,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领悟做人的一些道理,让孩子们在美的熏陶中得到心灵的启迪,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少先队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1( 猜谜语比赛:耳朵长,尾巴短,兴吃菜,不吃饭。
脑袋聪明,手脚灵巧,喜欢爬树,最爱吃桃。
小老鼠,真奇怪,降落伞,随身带。
……1 / 24精品文档2( 是啊,这么多的小动物聚集在一起,谁能猜它们要干什么,这节课让我们走近小动物,阅读几个描写小动物的小故事。
二、指导阅读。
阅读小童话《假面舞会》1( 翻开书第28页,学生借助拼音阅读故事。
2( 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故事什么地方有趣,看看故事中介绍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参加舞会,你最喜欢谁的扮相,3( 这个故事中的对话很有趣,有很多好词佳句,把你喜欢的词句画出来,记一记。
带着自己的感觉,美美地读一读。
4( 交流所画的词句,读出语气。
走进“童话森林”1( 过渡:阅读完《假面舞会》这个故事,让我们继续走进小动物的童话城堡。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小童话《快乐小屋》和《下一个就是我》。
想一想:这两个故事的主角是谁,你最喜欢哪个故事,3(交流阅读收获,教师评点小结。
三、小结1、今天这节课,我们阅读了有关动物的几个小故事,2 / 24精品文档对一些小动物有了更多的了解,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收获可真不少。
“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希望课后大家能多阅读一些好的书籍,去获得更多的知识。
2、介绍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安徒安童话》、《笨笨猪》杨红樱著《小猪唏喜呼噜》孙幼军著、《木偶奇遇记》、《格林童话》等。
阅读童话《鸡妈妈的新房子》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同步拓展第五课《鸡妈妈的新房子》阅读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2.通过指导童话《鸡妈妈的新房子》,获得课外阅读的学习方法。
3.让学生了解阅读途径,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积累语言,从而达到教学延伸的目的。
阅读重点:指导课外阅读的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儿童歌曲唱片、学生读书笔记。
课前预习:课前阅读童话《鸡妈妈的新房子》3 / 24精品文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老鹰抓小鸡》歌曲。
会唱的同学拍手跟着唱。
老师问:这首歌写了什么动物,对你们真棒,这节课让我们走进童话,阅读描写鸡妈妈的文章。
二、学习童话《鸡妈妈的新房子》1.谈话导入:这节课,老师带大家走进童话城堡:出示课题:走进童话故事。
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2.介绍前言、目录。
出示故事书,打开前言。
老师讲解:从前言可以知道书的大致内容。
你们接着看目录,目录下面是故事的题目。
目录里的故事在几页,我们一看就会知道。
3.推荐童话作品:《鸡妈妈的新房子》这节课老师就带同学们走进童话故事《鸡妈妈的新房子》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故事的题目。
4.投影示阅读要求:A、读童话故事,把好词好句找出来,摘抄在读书笔记里。
4 / 24精品文档B、我知道这个故事讲什么,C、我喜欢的人物是谁,D、我想说的是____________。
E、我要推荐的课外书是————。
师读阅读要求并讲解。
三、自主阅读童话故事《鸡妈妈的新房子》。
引出话题:师:你们的朗读太精彩了,你们知道这个童话故事讲了什么事, 指名学生回答,师板书:1.鸡妈妈造的新房子好吗?2.鸡妈妈听了鹅大哥的话为什么不高兴,鹅大哥说了什么话,3.夏天到了,鸡妈妈的新房子又闷又热,她后悔没有听鹅大哥的话,后来她是怎样做的,4.狐狸对鸡妈妈说了些什么,5.狐狸吃掉小鸡后,鸡妈妈又怎样做,学生根据问题,自主阅读,边读、边找、边想。
指名学生回答,师板书:《鸡妈妈的新房子》。
其他同学补充。
四、辩论:假如你是鸡妈妈,你会听狐狸的话吗,五、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收获了什么,或者说你知道了些什么,5 / 24精品文档六、小结读书方法:1.刚才我们把读书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来,然后再一一解决了,这也是我们读课外书的一种方法。
2.我们以后读书有序、读书有法。
如:我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3.学生回答后师板书:我喜欢鹅大哥,因为他提的建议很好。
除了鹅大哥外,还喜欢谁,以后把你想的整理出来或记录下来。
摘抄在读书笔记里。
七、拓展阅读:这个故事很好看,我要推荐给朋友看。
推荐同类故事了解阅读途径。
八、小结:小朋友,我们阅读课外书只是刚刚起步,希望大家能多阅读一些好的课外书,去获取更多的知识。
我和《365夜故事》活动目标:1、让学生学会借助拼音来阅读《365夜故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2、通过对《小马过河》的阅读指导,以点带面,使学生初步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感6 / 24精品文档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活动重点:,、具体指导阅读《小马过河》这个故事,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通过表演,让学生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使他们有所收获。
,、通过“介绍我最喜欢的故事人物”和“小小故事会”的活动,来分享课外阅读收获,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活动过程:活动一:指导阅读《小马过河》一、故事导入:1、师:小朋友,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经典故事,想听吗,师配乐讲《小马过河》的故事。
2、师:喜欢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就来自这本注音读物《365夜故事》,想不想亲自读读,再次走进这个童话故事呢,二、精心指导:1、借助拼音自渎故事,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读不通的地方反复多练练。
2、阅读交流:小马过河遇到了什么困难,牛伯伯和小松鼠分别是怎么说的,7 / 24精品文档小马最后过河了吗,它是怎样过河的,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集体交流,讨论,老师相机点拨。
3、分角色表演。
一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阅读写动物的小童话一、《假面舞会》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2.通过阅读描写以学生喜欢的小动物为主角的小童话故事,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接受知识的灌溉,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积累语言;培养学生勤发现,大胆想象的能力。
设计理念:创设浓浓的读书氛围,采用多种方法让孩子阅读,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领悟做人的一些道理,让孩子们在美的熏陶中得到心灵的启迪,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8 / 24精品文档1( 猜谜语比赛:耳朵长,尾巴短,兴吃菜,不吃饭。
脑袋聪明,手脚灵巧,喜欢爬树,最爱吃桃。
小老鼠,真奇怪,降落伞,随身带。
??2( 是啊,这么多的小动物聚集在一起,谁能猜它们要干什么,这节课让我们走近小动物,阅读几个描写小动物的小故事。
二、指导阅读。
阅读小童话《假面舞会》1( 翻开书第28页,学生借助拼音阅读故事。
2( 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故事什么地方有趣,看看故事中介绍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参加舞会,你最喜欢谁的扮相,3( 这个故事中的对话很有趣,有很多好词佳句,把你喜欢的词句画出来,记一记。
带着自己的感觉,美美地读一读。
4( 交流所画的词句,读出语气。
走进“童话森林”1( 过渡:阅读完《假面舞会》这个故事,让我们继续走进小动物的童话城堡。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小童话《快乐小屋》和《下一个就是我》。
想一想:这两个故事的主角是谁,你最喜欢哪个故事,9 / 24精品文档3(交流阅读收获,教师评点小结。
三、小结1、今天这节课,我们阅读了有关动物的几个小故事,对一些小动物有了更多的了解,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收获可真不少。
“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希望课后大家能多阅读一些好的书籍,去获得更多的知识。
2、介绍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安徒安童话》、《笨笨猪》杨红樱著《小猪唏喜呼噜》孙幼军著、《木偶奇遇记》、《格林童话》等二、《我给小鸡起名字》教学目的:熟读这首诗歌,感受诗中的寓意根据老师的提示,创编诗歌。
教学程序:一、谈话: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让我们用动听的声音和着优美的诗歌与黎明共舞吧~二、复习诗歌《春天》1、师:全体起立,调整呼吸,准备诵读。
2、生齐诵:春天风跑得直喘气,向大家报告好消息:春天来了,春天10 / 24精品文档来了花朵站在枝头上,看不见春天就踮起脚尖,急着找,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花,不知道自己就是春天三、学习新诗《我给小鸡起名字》1、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诵读一首新诗《我给小鸡起名字》2、出示诗歌《我给小鸡起名字》,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歌,把诗歌读通读准。
我给小鸡起名字任融融一、二、三、四、五、六、七,妈妈买了七只鸡。
我给小鸡起名字:小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小七。
它们一下都走散,一只东来一只西。
于是再也认不出,谁是小七,小六,小五,小四、小三、小二,小一。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齐读。
4、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诗歌,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5、读着读着,你看到了什么,11 / 24精品文档6、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诗歌。
7、听着听着,你听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听到这些声音的,8、再读诗歌,边读边想象画面,把美丽的画面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自由读,同桌互读。
9、女生读第一段的句子,男生读第二段的句子。
10、齐诵《我给小鸡起名字》11、全体起立,让我们用最动听的声音一起诵读《我给小鸡起名字》,愿你的朗诵能打动自己,也能打动在坐的每一个人。
四、改写新诗《我给小鸡起名字》1、读了这首诗,大家有没有想到妈妈还会买回家其他动物,2、谁来为妈妈买回家的动物作首诗,3、小组讨论。
4、学生汇报。
5、读一读我们班的新诗。
三、《白雪公主》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故事。
2、了解故事内容,感悟继母的狠毒、七个小矮人的善良,白雪公主的美丽??12 / 24精品文档3、训练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4、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布置、卡通图片、实物投影、精美书签教学流程:课前黑板布置:用色彩鲜艳的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上碧绿的小草、茂盛的大树,美丽的小花??一片迷人的大森林景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走进神秘的大森林,认识一位新朋友。
看看,她是谁,2、谁愿意叫叫她的名字,3、知道她为什么叫“白雪公主”吗,4、课件出示:《白雪公主》这本书的精彩封面,旁边写着“白雪公主”名字的由来:从前有一位王后,生了一个女儿,她的皮肤像雪一样白,王后就给她取了个漂亮的名字叫白雪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