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设计说明-精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策划篇
一. 核心规划理念
以人为本,体现科技、文化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人性化和舒适的居住、休闲新型社区和适应未来需求的生活方式,全力打造“阳光、绿地、水面”相互交融的生活社区,彰显小区的舒适性以及高品质。
二. 新型居住、休闲社区的构成要素分析
a.生态家园。回归自然,以绿色、环保为基调的生活社区是都市人置业安家的梦想家园。
b.新型的适应未来的生活方式。
c.科技化、信息化的住宅系统。从规划、建筑、用材、物业管理等各方面大量采用高新科技和新材料、新发明,让业主充分享受科技文明带来的各种便利。
d.具有独特归属感的居住社区。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阶层的人们一般会形成不同的社会价值观与生活情趣,人们一般希望与自己文化背景和社会地位相当的邻居共居一地,这就产生所谓的社区认同感,社区应为不同的业主提供完备的物业管理和服务体系。
e.满足业主的个性和多样化需求。为不同的业主创造多样的社区环境和住宅,形成各有特色的居住组团与社会文化,提供可以展示和反映其社会地位和文化品位的个性化生活空间。
f.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布局。达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
三. 规划原则
a.和谐设计原则。从城市的角度出发,以城市设计的手法规划整个地块成为设计的出发点。本设计保持城市环境协调、和谐,与环境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b.经济、适用、绿色、节能原则。力求方案从整体风格到细部处理,都体现经济适用的原则,体现绿色节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题。
c.以人为本的原则。本案与传统住宅的设计理念不同,强调“以人为本”,即功能新、流线、布局、设施的安排以及内、外部环境的营造,皆以“人”为中心,体现建筑为人的永久主题。
d.生态的设计原则:本方案围绕“生态”主题采用新型设计手法和技术手段,来创造一个生态、共融的生活空间。
第二篇现状分析篇区位分析
一. 区位条件: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位于鲁中西部,是我国环渤海地区南翼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是国家批准的沿海开放城市和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软件名城、国家创新型城市之一。济南是山东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旅游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北连京津,南接沪宁,东西连通山东半岛与华中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沪经济发展轴上的重要交汇点,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是中华文明中闻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是第11届全国运动会和第7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的主办城市。
二. 地理位置:
项目位于济南市经十路南侧,西侧临腊山北路,南侧毗邻腊山,景观优势明显。三. 基地现状用地分析:
项目用地地形比较完整,地势较为平坦,可以降低前期投入和施工难度,
很好的解决建筑的朝向、采光和通风问题。
第三篇规划设计篇
一、规划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
3.《城市居社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5. 《建设部城市居住小区试点综合评价内容(实施方案)》
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7.济南市总体规划
8.现行的其它相关规划及建筑设计规范及技术标准
9.建设单位提出的其他建议
二、总体规划构思
总体规划设计构思以人为本,对使用者充分的关心和尊重,是我们规划的根本宗旨。
a.从本区内外部空间环境的整体考虑,努力探讨规划空间结构与自然环境及地域文化特征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b.创造积极多样的空间,满足新时代的生活方式和人性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同时注
重传统文化的延续。
c.提供充足的室外休憩综合设施和漫步道,把居民带往健康锻炼之路。
d.合理布局服务设施,和居民能方便的获取内心安宁和精神愉悦,又能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
e.提供现代、超前、以人性需要为中心的建筑外观和户型设计,强调住室的通透和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三、规划布局
3.1 总体规划布局
根据设计任务书同时结合现状基地情况,规划提出“休闲生活、心灵畅游”的主题思想,反映出社区内城市空间和自然空间的相互穿插和互为映衬,生活在社区中就像在享受“阳光、绿地、碧水”的悠长假期。
整个小区的规划布局为:一心、一轴、三片区。
一心:小区的中心节点,是整个小区的景观中心和活动区,是整个小区的核心。
一轴:一是小区从人行入口到绿地核心的景观轴线,兼顾空间的连贯性及穿透性,做到景观和建筑的相互交融。
三区:整个小区由景观轴线和交通线分为三个片区,每个片区既有其独立性,又与中心相互交融。
3.2 道路交通体系
a.对外交通组织
按照小区规模,同时考虑本区域的区域位置和居民的出行需求,本规划设置两个车行出入口和一个人行出入口。
规划在西侧腊山北路和北侧道路上设置小区车行出入口,腊山北路上另设人行出入口,主要为人流疏散和景观功能。
b.区内道路系统规划
1)区内道路系统
内部道路规划强调道路功能分级使用,目的是对不同性质的交通加以区分,尤其是区域交通分流,强化道路网的可达性,合理使用道路空间,以更好的发挥路网整体功能。
道路与路边景观互相衬托,用道路的材质变化丰富园区景观,通过对道路局部线条的调整,增强景观序列的趣味。小区道路整体结构通畅、合理,在车道交通基础上,利用冲沟设置完整的步行道路。
规划对区内的道路系统分为三个层次:
区内主要道路:是贯穿小区及联系各出入口、区内停车设施的弧形道路,是以交通性为主要目的,承担交通中“通”的功能,负责组织区内主要交通流。
组团级道路:是指到达建筑出入口的道路,承担交通中“达”的功能。
步行道:本案刻意在规划设计中考虑了步行系统与交往空间及小区景观的有机衔接,使居住区内的步行环境与绿化系统有机结合,并做到舒适、安全、宜人。步行带结合入口广场、绿地,形成全区的景观主轴,方便合理地联系各活动空间。一方面便于与城市交通系统相联系,另一方面在小区内部与绿化景观系统合而为一,有效的使小区步行系统将各部分外部活动空间、景观空间、绿地、配套公建联系在一起,创造出生机盎然的住区户外活动空间。
2)停车模式
机动车采用地面临时停放和地下停车场相结合的方式。
地面停车沿小区道路设置,停车位约为93辆,停车场用地均用空心植草砖进行地面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