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美丽总是愁人的_边城_的悲剧诗学解读_赵学勇

合集下载

边城课文赏析

边城课文赏析

边城课文赏析边城课文赏析“边城”是沈从文理想人生的缩影,是他远离“边城”而作于都市的梦。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边城》课文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边城》课文赏析《边城》是沈从文美丽而带点伤感的恋乡梦,是沈从文理想的世界,诗意的世界。

边城的人民,诗意地生活,诗意地栖居。

《边城》进述的是一个哀婉而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

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

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

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了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

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

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

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

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

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

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

外公为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

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小说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

沈从文以如椽巨笔,为我们绘就了一幅如诗如画、如梦如烟、田园牧歌式的美丽的湘西世界。

沈从文在谈及《边城》时曾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准确理解这段话是把握作品内蕴的一条重要线索。

多数论者在立论时往往对“不悖乎人性”视而不见,而只抓住“优美、健康、自然”等亮丽的词以及作品所显现出来的美丽光环,得出《边城》所要表现的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所要赞颂的是“人性美”等论断。

我认为这是片面的。

在沈从文的社会思想和美学思想中,“人性”是一个极重要的概念,是统领其小说内容的灵魂,正如作者所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

美丽总是令人忧愁”——简析《边城》的艺术世界

美丽总是令人忧愁”——简析《边城》的艺术世界

美丽总是令人忧愁”——简析《边城》的艺术世界“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翠翠结束懵懂的青涩岁月,开始一段或漫长或短暂的等待生活,沈从文流淌于文字间的写意画也最终卷起了卷轴。

渡船悠悠,情爱涓涓,作者将这个美丽善良的爱情故事附在清澈的溪水旁边,让两者相互依傍。

故事完了,溪水依然汩汩流淌,日夜不息,于是故事便有了一个悠长浪漫的结局,惟有淡淡的悲哀永远留在那个边远的浪漫化了的城镇,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边城》是适于被印在古旧的线装书里阅读的,泛黄变脆的纸张散发陈年的旧味,雾化了清新的溪流、白塔、渡船和小镇,也模糊了一段隐藏于乱世夹缝里默默生存的宁静岁月。

人物和风土也被蒙上一层现实的烟火气,亦真亦幻,闪烁着经典的光辉。

沈从文笔下的边城世界充满了美与善。

淳朴的民风、秀美的女子,青翠的山峦、清澈的河水,一切的一切,都浑然天成。

生长在茶峒山水旁的小镇居民们,骨血里有着崇尚自由清新的体举和淳朴热忱的性格,老船夫、翠翠、傩送、天宝、杨马兵、顺顺以及茶峒地方上所有平常百姓都将善良和自在悠悠地带进日常的生活,淡淡地似乎不着痕迹。

在边城世界里,善良脱离了死板单调的道德评价体系,摆脱了世俗目光打量的负担,成为生活中最常见的简单德行和人文性格。

生活的本身即是美和善,没有刻意的假作的赞美,也没有小气的伪善和矫情。

行善的人和善行的事,一切自然实在;敬佩又是真实的亲切的,茶峒地方的人们对善有一种切近的活生生的感知能力,他们自然地将所有经由岁月洗涤的美德都提升到新的高度,一方面使之高尚高贵,另一方面又将之变得亲切实在,然后,这样朴素的拙于言辞的向往便成为一种简单寻常的敬佩,终而超越了道德习惯与行为准则,成为应用广泛的道德和行为的标榜。

作家用人性之美构建边城的精神世界,是一个内心丰富敏感的人对边城生活真切实在的爱和热情,是用爱构建另一个爱的真实的世界,看着他的人物在爱的世界里快乐悲伤,算是记录了对过往的一种怀念。

汪曾祺在金介甫著的《沈从文传》序言中写道:“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

_美丽总是令人忧愁_论沈从文湘西小说之忧愁

_美丽总是令人忧愁_论沈从文湘西小说之忧愁
湘西文化又不是沿袭不变的,现代文明浸染
27
农村,湘西也未能幸免。湘西文化受到了挑战, 在挑战中湘西文化的命运又如何呢?日本著名启 蒙思想家福泽谕吉曾深刻概括西方现代工业文明 对人们精神和心理上的带来的震荡,“……这如比 烈火突然接触到冰水一般,不仅在人民的精神上 掀起波澜,而且还必然要渗透到人的内心深处, 引起一场翻天覆地的大骚乱。”[9]这 种 大 骚 乱 在 湘 西世界同样不能避免。沈从文自己在《 龙 朱 》 的 “写在‘龙朱’一文之前”哀叹自己被城市文明 吞噬了自己本土文化所赋予的‘诚实、勇敢、热 情、血质的遗传”。在《媚金·豹子与那羊》中 说,“时代过去了,好的风俗是和好的女人一样, 都要渐渐老去的。”他不无感慨地说,“地方的好 习惯是消灭了,民族的热情是下降了……美丽的 歌声与美的身体同样被其他物质战胜成为无用的 东西了。”[10]湘 西 优 美 的 自 然 风 光 风 韵 犹 在 , 可 是沈从文于现实生存与文化生存中,都已经感到 湘西文化的闪光之处如其辉煌的过去,终究无法 恢复与延续。一种文化宿命的悲哀与忧愁从中而 来,而且越来越浓。投射到作品中,这种例子并 不少见。《七个野人和最后一个迎春节》便是典型 的一例。乡村原来男耕女织,没有赖债,没有盗 贼,迎春节保留着痛饮的习俗。但是,设官以后, “新的制度代替旧的习惯”,一切都得改变:“不 久,就有种不必做工也可以吃饭的人了,又有靠 说谎话骗人的大绅士了,又有靠狡诈杀人得名得 利的‘伟人’了,又有人口的买卖行市与大规模 官立鸦片馆了。”这样,原有的淳朴逐渐消失,原 始生活的“净土”不复存在。现代文明浸染乡 村,无孔不入,从物质生活习俗到精神生活状 态,以至爱情婚姻家庭都受其巨大影响。沈从文 的心在痛,在滴血,在为古老的湘西文化而悲 恸,他却是用优美的文字与微笑来表现这悲哀。

美丽总是令人忧愁

美丽总是令人忧愁

美丽总是令人忧愁窗外是淅淅沥沥的小雨,我缓缓吐出一口气,轻轻合上面前的书,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慢慢品味着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心里不禁为翠翠的命运怅惘着。

边城主要叙述的是湘西小镇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可令人们感触更深的却是这份平凡宁静中难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凄凉” 。

当天保看清这段爱恋的真相,心中苦涩决定驾船下辰州好忘却这一切之时,恐怕也不曾料到自己的生命正陷入倒计时。

傩送得知哥哥不幸遇难的消息,心中虽放不下对翠翠的爱恋,但还是在痛苦压抑中离家去了桃源。

就这么轻易的,翠翠的爱情仓促结束,这所有的后果都由她独自承担,此时爷爷的离世无疑是雪上加霜。

注视着此时孤苦无依的翠翠,我不禁担忧翠翠的命运是否也会像河边的白塔一样,会在某一天坍塌,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结尾的一句“这个人也许‘明天’回来”。

在如诗的边城中,上演了幕幕凄美的爱情故事。

无论是翠翠父母的爱情悲剧,还是翠翠在爱情中的迷茫,都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展示了“美丽总是令人忧愁”这一理想的“人生形式”。

可在朴素的人性之下,人们总是毫不犹豫地追求那完美的美丽。

大多数人将翠翠爱情的悲剧归结于时代的不幸,曾经明媚如风妙龄少女,如今孤苦无依落寞妇人,令人扼腕惋惜。

若是放在当今社会,我相信也不会有人轻易放弃对自己心中完美事物的追寻。

可在《边城》的时代下,傩送最终为了亲情放弃了爱情。

无辜的翠翠不知道天保是没法得到自己的青睐而忧郁出走落水身亡,更不明白傩送是无法得到自己的爱而离乡远行,也无法体会爷爷为了自己的幸福四处奔波心力交瘁而突然离世。

杨马兵后来的说明,令她如梦初醒,哭了一个夜晚。

这些种种,都好比郑愁予先生达达的马蹄般,是美丽的错误,令人不禁为其叹惋,也为其感到可悲。

故事的结尾,沈从文先生给人留下了悬念——傩送到底会不会回来?翠翠和傩送到底会不会在一起?纵使《边城》中所展示出来的种种,让我多了份对世间完美爱情的猜疑,添了分对人性的了解,但我心中依然幻想着翠翠与傩送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一幕,更悄悄在心底警戒自己,在明确自己所爱后去积极的争取。

浅谈《边城》的人性美

浅谈《边城》的人性美

浅谈《边城》的人性美作者:赵学勉来源:《成才之路》2008年第32期《边城》是沈从文的一部优秀中篇小说,它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追求以及与这追求相响应的田园牧歌情调。

作品中那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亲情湘西边城:一个船老大,一个船家女,在一个小小的渡口上,相依为命。

老船夫年逾古稀,体格健壮;孙女翠翠15岁,情窦初开。

他们热情助人、淳朴善良。

他们依着绿水,守着渡船,伴着黄狗,向来往船客展示着边城乡民的古道热肠。

太阳升起,溪边小船开渡,夕阳西沉,溪边小船收渡。

这生活犹如一幅醉人的图画。

老船夫是作者在小说《边城》中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他勤劳、善良、朴实、憨厚、忠于职守、恪尽本分。

老船夫和孙女翠翠一起守着渡船,相依为命,彼此关怀。

“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许哭。

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爷爷总是自然地要求自己的孙女,憨厚的他只知道关心孙女,却不明白孙女的心事。

自然的亲情自然地诠释着古朴、淳厚的人性美。

“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

”翠翠心里委屈想以出走引起爷爷的惊慌,她看天上薄薄的红云,“心中有写薄薄的凄凉”,女儿家的心事不知向谁诉说,所以她想让爷爷着急,“惩罚”他,实际上是她知道爷爷关心她,反而让她担心不能和爷爷长相厮守。

风和日丽的天气镇日长闲,老船夫和孙女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或翠翠与黄狗张着耳朵听祖父讲城里很多年前的战争故事;或祖父同翠翠两人各把小竹做成的竖笛含在嘴里吹迎亲送女的曲子……日子平静而祥和,古老而自然。

老船夫意识到自己的年老,担心死后翠翠无人照顾,在他的心里又多了一层心事:为翠翠找一个如意郎君。

为此他不辞辛苦,竭尽全力周旋于翠翠、天保、傩送、船总顺顺和杨马兵之间。

十五六岁的妙龄少女不免带着青春年少的羞涩。

爷爷不便明说,只是远远地观望,只是小心翼翼地探问。

掩藏在美丽下的悲剧——《边城》悲剧本质的探究

掩藏在美丽下的悲剧——《边城》悲剧本质的探究

掩藏在美丽下的悲剧——《边城》悲剧本质的探究目录1.内容摘要 (2)2.序言 (3)3.正文 (4)一、湘西世界——世外桃源般的仙境 (4)二、湘西世界——美丽背后的黑暗 (5)1)封闭的边城 (5)2)固守常态的翠翠 (5)3)封建思想 (6)4)迷信心理 (7)三、悲剧本质的探究 (8)4.结论 (10)5.参考文献 (11)内容摘要在边城中,作者先将读者带入一个犹如世外桃源般的仙境中。

湘西的风光如诗如画,人们的生活安居乐业。

爷爷勤劳朴实,翠翠天真可爱,顺顺大放洒脱,天保、傩送正直勇敢,连小黄狗都能通达人性,充满灵气。

首先,笔者从风景美与人物美分析沈从文笔下的美丽湘西世界。

然而,在细细品读中,笔者却发现边城的景色与人性的展现并不是尽善尽美的。

进而,本文从封闭的边城,固守常态的翠翠,人们的封闭思想与迷信心理几个角度来印证边城背后的丑态。

沈从文作为一个抒发乡野情怀的作家,却在《边城》中表露了对乡村人民固守常态的批判。

笔者认为《边城》表达了作者的矛盾与挣扎,他作为了一个城乡边缘人,徘徊在“乡下人”与“城市人”之间。

字数:293序言《边城》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茶峒”小镇里,白塔下,住着这样一户三口人家,家中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

老人家长年靠渡船为生,女孩名为翠翠。

一年端午,翠翠进城看龙船时,与船总顺顺的二儿子傩送相遇,十一岁的翠翠在面对这一貌美的男子时情窦初开,傩送对翠翠也是一见钟情。

然而,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在这时爱上了翠翠,并向翠翠提亲。

在了解了弟弟的心意后,为了公平竞争,两人决定用唱山歌的方式来追求翠翠,让翠翠自己选择。

天保自知唱歌不如弟弟,便选择退出下水船,却不幸淹死。

出于对爷爷的误解,家里对他拥有碾坊的逼迫,傩送也选择了离家出走。

最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爷爷也离开了,留给翠翠的只是在孤独中无尽的等待……这样一曲美丽的挽歌,却充斥着淡淡的忧伤,令人悲痛,令人怅惘,使读者想要去究其根源。

“美丽总是愁人的”——论沈从文《边城》的审美内涵

“美丽总是愁人的”——论沈从文《边城》的审美内涵

20 0 6年 o 4月
“ 美丽 总是 愁 人 的"
— —
论沈从文《 边城》 的审美内涵
沈光 明
( 长江大学 文学院 , 湖北 荆州 442 ) 200
摘 要 : 沈从文先生的《 边城》 一部 乡土抒情诗式的带有悲悯感 的长篇 小说。 一方面, 是 作家 以记忆 中的湘西世界为原型建构 了他的理想中的田园乌托邦, 由男女之爱、 朋友之爱、 亲子之爱、 人
分类号 : 0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7 19 20 )2— 0 I 0 1 66 2 A 1 3— 35(06 0 0 3 一 8 6
沈从文的《 边城》 是一部乡 土抒情 诗式 的带有 悲悯感的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里 , 作者几乎完美
地将“ 与“ 两种极不协调的体验融合成一体 , 美” 悲”
类之爱等集 中营造 了一座令人 向往的人性神庙; 另一方面, 又通过人物命运 中的一些偶然性事件的 发生使这种美的存在 同时被解构 。 字里行间隐含着作者内心深处 的沉忧 隐痛 , 从而使整部小说带有

种挥之不去的悲剧气氛。
关键词 : 忧患意识 ; 人性; 死亡意识 ; 民族精神; 国民性格

爱与美构筑成 的美丽
“ 三丈五丈深潭 可清澈 见底 ” 。人 家“ 在桃杏花里 , 凡 。山村房 《 边城》 作为沈从文湘西小说的代表作, 讲述的 春天时只须注意 , 有桃 花处必有人家 ” 在悬崖 上 的、 水 的 , 不 朗然 人 目。黄泥 的 浜 无 是一个老船夫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相依为命 的生活以 屋“
风物不同, 形成 的审 美风格 也不一样。作为 “ 湘西
之子” 的沈从文 , 《 城》 在 边 里则 以大量的笔墨描绘 了故事发生地茶峒 秀丽 的 自然景物 , 这便成 了《 边 城》 的亮点之 一。边城 是一座美丽 的小城 , 山傍 依

沈从文边城解读

沈从文边城解读

沈从文边城解读沈从文边城解读边城,是大家在学习生活当中会遇到的一篇课文,那你知道这篇课文究竟写的什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沈从文边城解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沈从文边城解读 1《边城》,代表着典型的湘西式的人生形式; 而翠翠,是沈从文对美的理想化身:恬静、温柔、纯净、灵动、忠贞,如水滴般明澈清透,又充满青春活力,从外表到内心都姣好无比。

这样美的人性的悲剧就更令人伤感和哀惋。

老船夫是作者在小说中尽力刻画的另一个人物。

在作者的笔下,他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

他善良、勤劳、朴实、憨厚、忠于职守、克尽本分。

“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大,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

他生活虽然清贫,但却从不贪心;乐善好施,却从不索取,“凡事求个心安理得”。

终生为别人服务,却不图别人的一丝报答。

对于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他痛爱有加,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给了她们。

十七年前,当他的独生女背着自己与驻防的一名绿营兵恋爱,有了小孩子后,他“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地过下去”。

后来,士兵死于暴病,女儿为之殉情,他又毫不犹豫地负起了抚养外孙女的责任。

随着岁月的流逝,转眼间,外孙女已出落成了一个如她母亲一样美丽的少女。

从此,在老船夫的心里又多了一层心事:为翠翠找一个如意郎君。

为此他不辞辛苦,竭尽全力周旋于翠翠、天保、傩送、船总顺顺和杨马兵之间。

无意中为孙女的婚事设置了一些障碍,导致了一系列的误会,最终酿成了傩送与翠翠的爱情悲剧。

他带着万般的无奈和无限的愧疚悄悄地离开了人世。

老船夫慈祥、敦厚、善良、凡事但求心安理得的良好品德仿佛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化身;他对女儿、外孙女无私的爱仿佛就是我们炎黄子孙祖祖辈辈、生生息息得以繁衍的血缘纽带。

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那原始而又古老纯朴的人性之美。

汪曾祺称“《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性化了的现实”。

美丽总是令人忧愁的

美丽总是令人忧愁的

美丽总是令人忧愁的——浅谈《边城》人物宿命四川省兴文县大坝中学 黄天秀【内容提要】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里作者塑造了一群闪耀着神性的理想人物,他们都是真善美的化身,却难逃宿命:重义轻利,忠厚老实,深爱孙女翠翠的老船夫在暴风雨的夜晚郁郁而终;善良美丽,纯洁无瑕的翠翠爱情破灭,在渡口孤独地等候心上人的归来;性情豪放,仗义疏财的船总顺顺,成为老船夫猝死的间接杀手,遭遇不幸。

两个儿子——傩送和天保,和气亲人,手足情深,却一个身亡,一个出走。

“美丽总是令人忧愁的”。

究其原因,一是湘西土著不为人理解的千年孤独,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相互不理解,造成一次次的不凑巧,一连串的误会,导致不可逆转的悲剧宿命;二是作者理想与残酷的现实矛盾:世外桃源—湘西世界与民族危机的矛盾,让《边城》成为悲剧,激起人们对现实的理性认识和冷峻思考。

【关键词】《边城》 湘西 世界 人物 宿命 悲剧《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关于《边城》的评价很多,有人喜欢它人物的真、善、美;有人爱好它淳朴浓郁的乡土人情;有人赞赏它纯净幽美的自然风光;有人欣赏它如诗般的意境……我却被小说中人物的宿命感深深震撼,“美丽总是令人忧愁的”,如刘西渭所说“作者的人物虽说全部良善,本身却含有悲剧的成分。

唯其良善,我们才更易于感到悲哀的力量。

”①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所能做到的不过是在文学作品中构筑一座供奉人性的小庙而已。

”②在这部小说里作者塑造了一群闪耀着神性之光的理想人物,但最终美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记忆里:天保与傩送一个身亡,一个出走,老船夫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死去……一部极力张扬人性美的小说却以悲剧而告终,如作者自己说:“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朴素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

”③这不能不使我陷入无边的怅惘。

一、老船夫的宿命老船夫,重义轻利,忠厚老实,他摆渡死不肯收钱,反而到处请人喝酒,买猪肉互相推钱,尽管,祖孙俩生活拮据,可爷爷却为人如此的“不爱钱”,似乎与钱有仇般,处处与钱为难。

为何美丽总是愁人的——《边城》“淡淡的忧伤”的寂寞源头 6

为何美丽总是愁人的——《边城》“淡淡的忧伤”的寂寞源头  6

为何美丽总是愁人的——《边城》“淡淡的忧伤”的寂寞源头翻开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只要你进入一定的阅读状态,和文本保持一种距离感进行赏析,就会觉得这部小说就是一首诗,真纯自然,淳朴优美。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统中的顶峰之作,它巩固、发展和深化了乡土抒情模式[1]。

提到这种田园诗一般的牧歌风格,学术界已经有了详细的研究。

因此在这里无需赘述,本文想探讨的是和这种牧歌风格相伴而生的审美情调——淡淡的忧伤,用沈从文的话来说,就是“美丽总是愁人的”。

那么这种淡淡的忧伤来自何处呢?笔者认为,它来自沈从文的寂寞。

对此,作家在《长河》题记中明确承认:“我有我自己的生活与思想,可以说是皆从孤独中得来的。

”沈从文是寂寞的,这种寂寞感几乎贯穿了他的创作的各个阶段。

这种寂寞来自“另一种情感的堆积”,还来自作家在文坛的孤独寂寞,也来自深刻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孤独感。

寂寞源头之一:另一种情感的多年堆积分析这种忧伤风格的源头,就要先跳出《边城》文本,从沈从文的写作姿态入手进行客观分析。

沈从文创作《边城》的契机看似很随意,起因于1933年他陪未婚妻张兆和游崂山,他当时决定给路上偶遇的一个穿着白色孝衣哭着“起水”的女孩写一篇小说,这个女孩就成了沈从文展开想像、构思故事的由头。

随后,他多年来有别于婚姻、爱情的另一种情感的堆积也开始释放。

在沈从文的生活里也有若干偶然出现的异性,他在回忆文章里均以“偶然”相称[2]。

生活中的“偶然”是到处存在的,任何人都无法回避,沈从文也不例外,那么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正如他自己所言:“我要的,已经得到了。

名誉或认可,友谊和爱情,全部到了我的身边。

我从社会和别人证实了存在的意义。

可是不成,我似乎还有另外一种幻想. .换言之,即完美爱情生活并不能调整我的生命,还要用一种温柔的笔调来写爱情,写那种和我目前生活完全相反,然而与我过去情感又十分相近的牧歌,方可望使生命得到平衡。

” [3]于是沈从文找到了现实可行的办法——创作,他用自己的笔宣泄着另一种感情。

探析《边城》的审美悲剧

探析《边城》的审美悲剧

探析《边城》的审美悲剧《边城》是一曲人性美的赞歌,它展现了一个人性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天堂,唯其纯真到没有一丝恶性的人格,当作者将现实的悲剧加之于他们身上时,才更加令人心痛,然而作者最终目的是希望这刺痛能带给人们医治现实的启迪。

从分析人性美以突显悲剧的艺术,引出悲剧意蕴的启迪,直达核心深度。

标签:《边城》;人性美;悲剧呈现;启迪伟大神圣的悲哀并不一定有一滩血一把泪,一个聪明的作家把痛苦是微笑地表现出来的。

微笑背后的辛酸却像一把尖锐的刀,时时准备割裂不堪一击的微笑。

沈从文在《边城》中为我们展示了一处人间桃源,一幅牧歌式的画卷,一曲人性美的赞歌,但是文中内藏的悲剧却时时试图冲破美的躯壳,在我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将民族生命的痛苦呐喊出来。

作者笔下的边城是他记忆中的天堂,而这天堂在他动笔写作期间,却因现实的挤压而损毁得支离破碎,最明显的是农村社会所保留的那点正直朴素的人性美也将消失殆尽。

面对精神家园的颓落,沈从文忍着疼痛,用笔记下“过去”,将之与“当前”对照,期望对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造给予启迪。

一、希腊小庙供奉的人性美沈从文的作品一直有一根贯穿线,就是对人性的执意追求。

他一直想造一座希腊小庙,选山地做基础,用坚硬的石头堆砌它,这座理想的建筑,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这种小庙供奉的是人性。

《边城》就是这样一座小庙。

“因为他们是正直的、诚实的,生活有些方面极其伟大,有些方面又极其平凡,性情有些方面极其美丽,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我动手写他们时,为了使其更具人性,更近人情,自然便老老实实地写下去了[1]57。

边城供奉的人性美正是作者想向我们展示与赞扬的,这些乡下的小人物让我们不无欣慰地保留着与原始生命联结的道德品质与人格魅力,当我们的人生旅途进入朦胧地段时,我们能从他们身上找到一些精神支撑,这也是沈从文喜闻乐见的。

《边城》中最鲜明的形象莫过于翠翠和祖父了,作者更是花了大量的笔墨来表现祖孙俩人身上的人性美。

浅析波德莱尔审丑思想---《边城》的悲剧性内涵---拯救与背离——谈《边城》的结构主义创作特色

浅析波德莱尔审丑思想---《边城》的悲剧性内涵---拯救与背离——谈《边城》的结构主义创作特色

《边城》的悲剧性内涵:拯救与背离——谈《边城》的结构主义创作特色摘要:沈从文在《边城》诗意情调背后蕴藏着深沉的改造国民性和传统文化的理想以及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无法调和所导致的隐忧的悲剧感。

这种重造民族性、重塑民族文化的理想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弃儿型”神话母题,塑造了翠翠这个“弃儿”形象,象征被拯救的“新人类”,老船夫则以神话中的“智者”形象实践着“再造”“重塑”的使命。

两者之间的和谐与冲突反映了作者内心世界的矛盾与困惑,使作品呈现出悲剧色彩。

关键词:理想之梦、象征、弃儿形象、智者形象正文金介甫就曾指出“《边城》里面有些弗洛伊德的象征。

……他的小说都有双关含义,都很深刻。

”严家炎先生甚至指出《边城》是一个整体象征。

如果依据这一思路,我们就能理解作者刻意营造如水似梦,雾中看花的感觉,貌似桃花源式的田园情调以及有意淡化背景年代的深刻用意。

综观全文,我们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众多的隐喻和象征,也正是这些隐喻和象征赋予了那个凄婉的爱情故事更多的而且是更深邃的内涵。

也许只有沿着这一指向加以探究才有可能解读《边城》背后的意蕴,也才能领悟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精神宿求吧!一、翠翠——一个困顿的再生者。

翠翠的身世是悲剧性的又是传奇性的甚至可以说是带有神话色彩的。

翠翠的母亲是老船夫的独生女,他背着父亲与一个军人发生了暧昧关系。

军人为了忠于爱情又不违悖自己作为军人的责任而服毒自杀,翠翠的母亲为了追随这份感情生下翠翠后到溪边喝冷水自尽。

从严格意义上说翠翠就是一个私生子,一个弃儿。

这种特殊的身世不由得不让人联想到各民族神话以及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弃儿”型人物形象。

从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俄狄蒲斯、阿塔兰忒到《圣经》中的摩西、耶稣;从印度的黑天、佛陀、莎贡达罗到中国的玄奘、岳飞、胡广。

这些弃儿都是带有神性的,具有一般人不具备的超常的能力。

成就功业,流传千古几乎成为他们的共同特征,同时与生俱来的悲剧性也成为他们无法逃避的必然性归宿。

翠翠的传奇身世及其悲剧性结局已经昭示出其作为“弃儿”型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

《边城》美丽与忧郁双重意蕴的文化心理阐释

《边城》美丽与忧郁双重意蕴的文化心理阐释

作者: 赵兵
作者机构: 江苏省邗江中学,江苏扬州225000
出版物刊名: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页码: 62-63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3期
主题词:�边城》;双重意蕴;文化心理;湘西世界
摘要:文化心理是作家审美和艺术表达的原动力,作家的文化心理影响着他们的创作,也影响着读者的阅读。

《边城》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湘西世界的美丽画卷,尽情地歌咏了边城人的"人性之美"。

然而,在这片至善至美的土地上却隐隐约约笼罩上一层凄凉的薄雾,显现出莫名的忧郁。

本文试图以文化心理的视角对《边城》表现出来的理想的美丽和悲剧的忧郁双重意蕴进行阐释,借此对沈从文创作背后的内心世界有一个整体认识。

美丽总让人忧1

美丽总让人忧1

美丽总让人忧愁—《边城》翠翠的情感变化分析姓名:万吕纯学号:1205211054新余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班指导老师:钟益兰老师摘要:美丽总让人忧愁,美丽的误会后留下的是无尽的等待,一切的一切,不归咎于人事,只归咎于天命。

自然养育着的翠翠接受着自然的洗礼,最美的花季,对爱情的朦胧,娇羞,无不体现着这位生长在湘西的姑娘最淳朴、善良、纯洁的心灵。

二老傩送,勇敢英俊,勤劳热情,两颗年轻的心靠拢来,一切显得那么自然,在这自然之中展示了“人性”在这块尚不开化山村中的永久魅力。

关键词:《边城》翠翠情感变化引言“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摘自沈从文《边城》一、情窦初开,初怀春内心纯净的如一张白纸的翠翠在某一年的端午节初遇傩送二老后,这人便深深的印在翠翠的脑海里,一场美丽的误会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你个悖时砍脑壳的!”翠翠误会二老邀她去有女人唱歌的吊脚楼上歇息,气恼之极说出这句话,正是这个美丽误会的开始,翠翠的心不再那么平静了。

(一)微波荡漾上一年的端午,翠翠和祖父因躲雨来到船主顺顺家,此时的翠翠心里对傩送早已关注,眼睛虽然望着河中景致,耳朵却听着爷爷与喽啰的对话,也许她是想得知那个似曾相识人。

回家路上与祖父不经意的对话无不表现出翠翠的关注:“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羞怯的她没有直接问祖父,而是婉转的说出,此时的祖父完全不了解翠翠情窦初开的心。

对祖父让翠翠做大老媳妇的玩笑话,翠翠带着丝丝的羞怯而当场拒绝,着了气,左右摆动着火把。

“翠翠,莫闹,我摔到河里去,鸭子会走脱的!”----- “谁也不希罕那只鸭子!”鸭子是大老送给祖父俩的,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表示“不稀罕”,这里翠翠是不是在告诉爷爷:“我不稀罕大老呢?”(二)涟漪起伏翠翠二见二老时,傩送把酒壶给老船夫送回,翠翠明知道是她最想见的人来了,却偏偏不肯上岸,她“斜睨了客人一眼,见客人正盯着她,便把脸背过去,抿着嘴儿,很自负的拉着那条横缆,船慢慢拉过对岸了。

苏教版高一年级语文下学期四单元边城知识点

苏教版高一年级语文下学期四单元边城知识点

苏教版高一年级语文下学期四单元边城知识点本文是关于苏教版高一年级语文下学期四单元边城知识点,感谢您的阅读!《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小说。

《边城》极力讴歌的传统文化中保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对于现代社会传统美德受到破坏。

小编给同学们整理了边城知识点,同学们赶快一起来阅读吧!【原文欣赏】《边城》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

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

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

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

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

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原文:以计数。

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

这渡船一次连人带马,约可以载二十位搭客过河,人数多时则反复来去。

渡船头竖了一枝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槽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废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缆索,慢慢的牵船过对岸去。

船将拢岸了,管理这渡船的,一面口中嚷着“慢点慢点”,自己霍的跃上了岸,拉着铁环,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过小山不见了。

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

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量,三斗米,七百钱,够了。

谁要这个!”但不成,凡事求个心安理得,出气力不受酬谁好意思,不管如何还是有人把钱的。

管船人却情不过,也为了心安起见,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挂在自己腰带边,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

有时从神气上估计那远路人对于身边草烟引起了相当的注意时,便把一小束草烟扎到那人包袱上去,一面说,“不吸这个吗,这好的,这妙的,味道蛮好,送人也合式!”茶叶则在六月里放进大缸里去,用开水泡好,给过路人解渴。

美丽的忧伤——重读《边城》

美丽的忧伤——重读《边城》

美丽的忧伤——重读《边城》
常文艳
【期刊名称】《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思绪如风,在晓堤的柳稍上轻悬;凉月似水,在古老的渡船上弥漫,有一个传说,童话般美丽,有一种忧伤,流云般缱绻……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常文艳
【作者单位】河北任丘市华北石油第二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
【相关文献】
1.论边城的美与人性的美——重读沈从文的《边城》
2.为何美丽总是愁人的--《边城》"淡淡的忧伤"的寂寞源头
3.美丽与忧伤后隐伏的矛盾--《边城》双意蕴与民族现实的荒谬
4.重读《边城》:边城真的美吗?
5.美丽与忧伤:《边城》的诗意欣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赏析边城小说的悲剧美定稿

赏析边城小说的悲剧美定稿

新疆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赏析边城小说的悲剧美学生姓名:×××学号: 20050008系部:新闻与传媒学院专业:新闻学年级: 2005级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讲师)完成日期: 2010年 5月 28日内容提要在美学中,悲剧又可以称为悲剧感,它不同于戏剧种类的悲剧,而主要指的是美感经验。

本文通过分析沈从文《边城》中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来赏析小说的悲剧美。

无论是受人尊敬的老船夫还是为了自己心中那纯洁的爱情而付出努力的兄弟俩,抑或是翠翠和她的母亲,她们每一个人都出于爱的目的去做每一件事,可是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每一个人的命运都含有不同的悲剧性,代表着悲剧的每一个特点。

文章通过这些人的交织在一起的悲剧命运来共同展示小说的悲剧感即悲剧美。

读者从中获取的美感经验是悲伤的。

悲剧的美,属于崇高和阳刚;正因为这样,悲剧才是战斗的艺术。

”关键词:边城悲剧美悲剧命运目录1 绪言 (4)2 追求爱情却适得其反的悲剧命运 (8)2.1好心办坏事——老船夫 (9)2.2为爱抗争的兄弟俩 (11)3. 在爱的环绕中母女俩上演了两出爱情悲剧 (13)4 结语 (18)注释 (19)参考文献 (19)赏析边城小说的悲剧美一绪言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有鲜花有掌声,也有不幸与荆棘。

无法避免不幸与痛苦,我们就要勇敢面对。

学会体验人生的悲剧,并且欣赏悲剧带给我们的美的感受。

悲剧理论首先是作为一种艺术理论而存在的。

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悲剧是通过两种社会势力、两种对立的意志、理想和实践准则之间的冲突来表现出来的。

我们从悲剧文学史中可以看到,悲剧主角虽在斗争中遭受到失败或牺牲,却并不使人悲观失望,反而能够鼓舞人们继续斗争这就是美学意义上的悲剧。

①《边城》这部小说就具备了美学意义上的悲剧的特点,让读者在为人物命运感到惋惜和悲痛的同时体会到美的存在,这种美就是美学中的悲剧美。

这种悲剧美在《边城》中是通过描写一群善良可爱的人在一个宁静和谐的环境中上演的人生悲剧表现出来的。

美丽总是愁人的 ——读《边城》有感(1000字).docx

美丽总是愁人的 ——读《边城》有感(1000字).docx

美丽总是愁人的——读《边城》有感“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题记“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

”民国初年,位于湘西山区的偏远小镇---茶峒。

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

有一位静若处子的阿妹常年于此为人摆渡。

风轻轻吹过,水波沿着一个方向缓缓地渡着,圆圆的漩儿,一个漾着一个,交叠了时间的流逝。

阿妹名叫翠翠。

两山多篁田,翠色逼人来。

翠翠,脆脆。

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眉眼间带着温柔清恬的色泽,也带了丝丝烟雨缠绕的柔缓。

傩送的出走,我理解却不窃谓。

谁念西风独自凉?他一个人的斗气,酿成了三个人的悲剧。

他如何放得下翠翠?!如何舍得让她孑然一身?!他还爱她,只是不再喜欢她了。

翠翠于他依旧是可以以命相抵的重要,只是再也无法面对。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

”一个白日带走了一点青春,那首清澈、美丽又有些哀婉的田园牧歌,脆得令人心疼。

那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阳光温热,岁月静好,你不来,我又怎敢老去。

我明白你会回来,所以我等。

静水流深,清澈透明。

渡口船头的那一抹萧索的倩影伴着水沟沟和土包包,泅在人们心中。

凡事都有偶然的巧合,结果又如同宿命的毕然。

恰如傩送与翠翠端阳日的相识。

傩送对着碧溪岨唱的情歌,唱开了翠翠的心。

可是少女哪里又懂里头懵懵懂懂的爱意.当她遇到傩送时,更多的是茫然与冷淡。

她依然那样纯,欢喜山,欢喜水,欢喜新嫁娘。

最后呢?结果呢?只剩了翠翠。

只剩了想念。

回忆是一座桥,却是通向寂寞的牢。

“春日游。

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翠翠的爱情不若词中女子那般冲动炽烈,却也分外耀眼,志不可夺。

她一生都在用她那份脉脉的温情守候一段飘渺的希望,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

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

就连那老船夫。

也逃不过这善的悲剧。

他替女儿照料翠翠一辈子,也替公家管渡一辈子。

不论晴雨,必守船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家与作品“美丽总是愁人的”——《边城》的悲剧诗学解读赵学勇内容提要:在沈从文的创作中,始终贯穿着“美丽总是愁人的”这一诗学命题,它蕴含着作家对历史、现实、人生、生命等诸多问题的艺术思考。

《边城》正是作为践行这一命题最重要的作品,它以特有的现代叙事方式阐发了作者对“美令人忧愁”的认知,“美令人忧愁”又赋予《边城》深邃、悲郁的哲学意蕴与美学风格,复原或者说是建构了诗意、健康的生存方式。

在《边城》中,“美令人忧愁”这一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感性与人世沧桑、并且本身就包含着悖论性的命题,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阐释,而生命的悲剧意蕴也正是在对这一命题的书写、阐释中得以深度呈现。

“美令人忧愁”这一曾经中断了的诗学传统,在沈从文手里得以弥合,焕发出更加夺目的现代光彩。

关键词:生存 生命 悲剧 诗性20世纪40年代中期,在经历了民族的大苦难、大悲恸、大震荡以及更加“丰富深刻”的人的现实生存与生命的体验,使得沈从文再一次有机会沉下心来,以“清明无邪的眼……无渣滓的心”,抱着“对一切人生景物凝眸,不为爱欲所眩目,不为污秽所恶心……也不为尘俗卑猥的一片生活厌烦所逃遁,永远那么透明的看”的心境, 1与人类、与民族、与生命、与自己的心灵倾心交谈。

其时,沈从文思考、探询的问题很多:战争与和平、自然与生命、历史与文化、真实与虚妄、具体与抽象、受难与祝福,以及生与死、怕与羞、爱与美……在这诸种命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9期的追问中,沈从文思考最多也最具“深度”的,仍然是以一个纯粹作家的视域与诗学眼光,探察和追询“人”的存在的种种及生命的“反复无常”,而这一切,又都是在对自己过去已有创作经验的基础上的反顾与深化,在《水云》和《〈看虹摘星录〉后记》等文论中,他试图从内外两个方面对自己十余年来创作的心理和动机进行阐发,前者是对自我世界的精神分析和解剖,后者是对自己的读者和外部环境的界说。

令人吃惊或足以引人注意的是,无论是内向的深掘还是外向的廓清,“美丽总令人忧愁”, 2“美丽总是愁人的”, 3“尤其是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

人生可悯” 4等这一关于美的形而上话题屡屡出现。

为此,沈从文还特别提醒人们注意:“我的新书《边城》出版了,这本小书在读者间得到些赞美,在朋友间还得到些极难得的鼓励。

可是没有一个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情绪下写成这个作品,也不大明白我写它的意义。

即以极细心朋友刘西渭先生的批评说来,就完全得不到我如何用这个故事填补我过去生命中一点哀乐的原因。

” 5显然,这些感慨真切地坦露出沈从文多年来在“理性”、“情感”、“必然”、“偶然”、“历史”、“现实”当中苦苦挣扎的生命情状,也将其深重、持续的危机感、焦虑意识凸现出来。

在《边城》中,“美令人忧愁”这一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感性与人世沧桑、并且本身就包含着巨大的意识分裂倾向或悖论性的命题,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阐扬,而生命的悲剧意蕴也正是在对这一命题的书写、阐释中得以深度呈现。

它使《边城》最终得以超越爱情故事的表层,在“哲理与诗性”的精神空间拷问历史和生命的真意义与真价值,也成为了反映沈从文心理现实最重要的文本。

一中国文学史上,表现“忧”、“愁”情感意识的作品是建构中国抒情文学传统及其悲剧精神的强有力的一脉。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慨当以慷,忧思难忘”;“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试问闲愁多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些“忧”、“愁”虽然有其特定历史时期与个人遭际的具体内涵,但究其情感形式,却较为相似,即由对存在的执着与渴望、对生命的质询与感悟而生就的,有时甚至表现为一种无特定对象的、非理性的忧患意识和悲剧性体验。

它使这些“忧”、“愁”溢出了特定时代的限囿,表达出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性的人类意识和悲剧意识。

同样,沈从文的“美丽总令人忧愁”,也属于一种“生存与生命”的忧思,它在情感体验和悲剧意识的自觉上与上述情感形态并无多大的区别,表现的都是对美丽的生命或事物易于毁灭、变化无常、不能长存的担忧和伤感。

在沈从文眼“美丽总是愁人的”里,“美”的范围极为宽泛,“我过于爱有生的一切,……因为在一切有生中我发现了‘美’”。

6这种美,可以是自然之美,是人情、人性、人伦之美,在终极的意义上,还应该上升到生命之美。

对此,我们可以从情感、哲学及美学等诸多维度和层面来把握这个命题,它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涵:首先,湘西(少数民族)苦难深重的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坎坷,都使耽于幻想、感情丰富而又敏思的沈从文,无论是在直觉上还是理智上都意识到“美”的脆弱和易逝,同时恰恰是因为“美”的易于毁灭,这一认知也就宣告了美的不可长存以及追寻的痛苦与伤感,这又往往会使人在遇见任何美的事物时,都在内心深处生发出对其前途未卜的命运的忧惧和担心;或是在追忆往昔的美好时,对于美的不可停留、“不能静止”产生浓重的感伤。

这就产生了难以避让的矛盾,并且这矛盾有可能循回往复——正像王国维曾经遭遇过,而最终也未能解决的“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的哲学难题与人生困境——对于人世间美的极度热爱的情感,与理性看待美的历史与未来,发生了尖锐的冲突。

这一冲突应该也是沈从文对现实永远所持悲观态度的重要原因——面对美,无论你在理智与情感间选择哪一个,似乎都不能使人得到快乐,这也就使沈从文陷入了两难境地,不管是在哲学层面还是诗学层面。

当然,能够陷入这种矛盾本身,正表明了沈从文作为一个哲思与诗性气质兼具的作家面对生命和人性之美时,在情感上的真诚、执着与认知上的深刻。

而正视、接受进而揭示这种矛盾,则需要勇气。

因为它不仅暴露出生活中的不完美,同时也要求我们去直面、挑战它。

另外,它的意义还在于,从哲思的层面标识出一种现代的眼光和真正现实主义的态度。

实际上,与沈从文同时代的那些极具现代性的世界级作家卡夫卡、昆德拉、格里耶以及哈维尔等都在形而上的思索中严峻地拷问过人类现实生存境遇中的悖谬性存在,而在中国民间的生存智慧中,这种偶然性和混乱性则常常被解释为“命运”或“天意”。

西方作家揭示这种生存困境的目的是要引导人们更好地把握它从而清醒强大地活下去;而中国传统的这种认知信仰却只是让人们浑噩地屈服于命运并受其摆布,不作抗争。

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们是否能以真正清明的理智和“强力意志”,认识和面对这种“不凑巧”,如何“用‘意志’代替‘命运’,把生命的使用,在这个新观点上变成有计划而能具延续性”。

7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洞悉了生存的荒谬本质后,还能够发掘出生存下去的勇气,也才能够将生存本身这样一个在所谓“理性”之外同时亦充满荒谬和偶然的过程进行到底,让“生命本身……即如火焰,有热有光” 8。

沈从文一生都在目睹和体验生命悠忽不定的存殁流散过程,这在《我的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作品中都有极为沉重的记载,而他“内心承受着自己骨肉的故事重量比他所写的任何故事都更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9期悲剧性”,以至于“弄得忧郁孤僻不像个正常‘人’的感情了” 9。

即使如此,他也还是竭力去用这种真诚的理性,看待美的偶然性和脆弱性,“在某一点某一事上,你得有点信天委命的达观,你因此才能够泰然坦然继续活下去”。

10这一认识,还可以从沈从文常常在“美令人忧愁”之后还淡淡附加的那句“可是还受用”的话里得到印证。

由此,沈从文进一步阐释自己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使人们能够从他的作品中可以“见到我对于生命的偶然,用文字所作的种种构图和设计”11——他一直都试图以理性捕捉和驾驭情感,梦想着并孜孜以求地建筑“人性的希腊小庙”,期望能在这个世界中完成“民族品德的重造”。

这种意向再明确不过地表达在比《边城》更为舒展和明朗的《长河》中,沈从文借夭夭之口宣称:“好看的应该长远存在!”——这一切,都或隐或显地标示出沈从文作品中蕴涵着的人类理性的反思批判意识以及对于生命永不失望的韧性精神。

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对沈从文来讲,上述矛盾的情感和心理其实又是那么根深蒂固、无从摆脱。

当“分析现实,忠忠实实和问题接触时,心中不免痛苦”,“人事上的对立,人事上的相左,更仿佛无不各有它宿命的结局”。

12沈从文意识到,湘西的过去和现在必将被汹涌到来的现代化浪潮所吞没,而这个极具中国传统美德与传统生活方式的地方,其实已经开始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现实的纷扰和对“生命诗性栖息” 家园的渴望相互对峙,不断侵蚀着三三、翠翠、夭夭们的生存世界,也不断撕扯着沈从文的内心,使他在“情感与理性”的困境中左突右冲,“生命或灵魂,都已破破碎碎”,“我又照例成为两种人格……好像一个对生命有计划对理性有信心的我,被另一个宿命论不可知论的我战败了”。

13这里,清楚地表现出沈从文的这种“心灵的冲突”,不仅是属于他个人的,而是属于那个时代颇具现代性特征的知识分子普遍具有的一种心理情绪。

在一个弃旧迎新的历史蜕变期中,这种怀旧、迷惘、感伤和痛苦,恰恰也是沈从文作为一个现代作家对人性、对生命思考的进一步深化,从而也使 “美令人忧愁”这一生命诗学命题,成为了沈从文的人类观、人性观、生命观、美学观的中轴。

另外,在沈从文眼里,文学是净化人心、重建国家、塑造民族品德最重要的途径和不可放弃的武器,“一个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对于当前黑暗社会的否认,对于未来光明的向往。

一个伟大作品的制作者照例是需要一种博大精神……且能组织理想(对未来的美丽而光明的合理社会理想),在篇章里,表现多数人在灾难中心与力的向上,使更大多数人浸润于他想象和情感光辉里……”14由此,沈从文进一步认为:“一个小说家才真是谪仙人,他一念红尘,坠落人间,他不断体验由泥淖至青云之间的挣扎,深知人在凡庸、卑微、罪恶之中不死去者,端因还承认有个天上,相信有许多更好的东西不是一句谎话,“美丽总是愁人的”人所要的是诗。

”这样的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注入的应该是“一种诗的抒情”,方能够“增加他个人生命的深度,增加他作品的深度”。

15沈从文的困顿、挣扎和希望,经由“美令人忧愁”这一主线,在《边城》等作品中表现得那么深重和悲凉,而“这一来,我过去痛苦的挣扎,受压抑无可安排的乡下人对于爱情的憧憬,在这个不幸的故事上,才得到了排泄于弥补”。

它终于让人们从这个“乡下人”的作品中看到了“一种燃烧的感情,对于人类智慧与美丽永远的倾心,康健诚实的赞美,以及对于愚蠢自私极端憎恶的感情”。

16二走向创作成熟期的沈从文,几乎在他多数的作品中,都贯穿了“美令人忧愁”的这一诗学主线,而最具阐释力同时又让人回味无穷的当然还属《边城》。

整体来看,《边城》是以建构∕解构的意义构成与叙事方式,艺术地复现了“美令人忧愁”的命题。

《边城》呈现出明显的重造民族灵魂和道德回归的冲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