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评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评析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与此同时,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也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主流学派。认真研究和分析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

20世纪7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多极化、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核战争的恐怖阴云、石油危机、生态环境问题等大大增强了全球相互依存的程度。在国际关系理论界,新现实主义清晰有力的历史循环论让人感受到人类命运的悲观前景,而另有一些国际关系理论学者从古典自由主义和早期理想主义的遗产中发掘出了有价值的思想,反思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经济学家为伍发展出在新的自由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国际关系理论,并逐渐成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主流学派之一。从学理意义上看,也正是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出现、两者间的理论交锋及最终趋同,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主导潮流,催生了价值理性向实践理性的演变,开创了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新局面。

一、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流派

1986年,罗伯特·基欧汉主编的《新现实主义及其批评者》出版时,新现实主义的重要作用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但针对新现实主义的理论缺陷,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学界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观点对立的学派,尽管批评者的学派名称尚未明确,但双方争论的焦点已经明朗。1988年,约瑟夫·奈在一篇书评《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中以“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对峙概述了20世纪80年代的论战,并在与新现实主义对比的基础上阐述了新自由主义在理论观点和方法上的差别。1993年,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戴维·鲍德温主编的《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当前的论战》系统全面地概括了“两新”理论的论战。就“新自由主义”的名称来看,正如戴维·鲍德温所说,从渊源上讲,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并不是对立的,自由主义的对立面是保守主义。最初,自由主义只是在讨论国内政治时才被引用,后来在国际关系研究中逐渐专指经济因素分析。所谓“新自由主义”是为了区别于传统的理想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当然,“新自由主义”只是一种泛指,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张“以全球相互依存为中心”的观点,认为国家不再是占中心地位的国际社会角色,世界政治经济多极趋势导致众多的角色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第二,国际系统应主要包括结构和过程两部分,强调研究体系角色相互作用的权力模式。第三,权力不再是国家行为的唯一目标,军事力

量不再是对外政策的有效手段,经济技术合作及全球相互依存正逐步占据国际关系的主导地位,经济福利与国家安全同等重要,不能随意放弃或牺牲,经济是和平的前提。第四,在国际合作中,国家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绝对收益,只考虑在合作中自己是否有所得益,不顾及自己的收益比别人多还是少。第五,因为国家是理性的,国际机制、规则、制度是解决国际无政府状态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能确保实现国家间合作这一目标。其中,第五方面观点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两新”理论论战的焦点。

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除了上述三位学者外,还包括理查德·罗斯克莱斯、安·玛丽·伯利、查尔斯·贝茨等学者。这些学者面临着同样的国际关系现实,但不同的学者开出了不同的处方。在新自由主义学派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流派有以下几种。

1、相互依存理论。相互依存理论反对现实主义的国家中心主义,认为主权国家不再是世界政治的唯一行为体,越来越多的超国家和跨国家组织在国际层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等。相互依存理论重视对跨国关系的研究,注重对一体化后果及影响的分析,认为一体化的发展不仅使得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加深了,而且加强了军事、政治、经济、环境和生态等领域全方位的“复合相互依存(Complex Interdependence)”,世界事务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以主权国家强权和利益为核心的国际间政治模式应该逐步让位于超越主权国家范围的众多跨国问题研究议程。

2、新自由制度主义。在复合相互依存理论的基础上,以基欧汉为中心的一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学者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自由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提出了被称为“制度理论(instituti on theory)”或“规制理论(regime theory)”的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与相互依存理论不同,自由制度主义理论接纳了新现实主义理论的若干基本假设,如主权国家是国际政治中唯一重要的行为体、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等。与此同时,它还吸收了博弈论、理性选择等新的研究方法,强调制度在规范行为体的行动、汇聚其期望上的重要作用。这也是新自由制度主义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自由制度主义同样承认国际政治的无政府状态,但它认为,即使是在无政府状态的自助的国际体系里,国家之间的合作也是有可能实现的。在国际制度和规制的规范和强制作用下,国家之间的合作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3、“新强国协调论(A New Concert of Powers)”。这是主张贸易自由主义的美国学者理查德·罗斯克莱斯的重要理论贡献之一。他认为,人类暂时还不能改变世界无政府状态,也不可能把国际关系改造成同国内政治一样。在均势、威慑和协调这三种能制约无政府状态、防止其发展为动乱和战争的方法中,协调是最有

效的维护和平的途径。在作者看来,20世纪90年代初是强国协调最有希望的时期,而形成和保持这一势头的关键是发展有力的和平衡的贸易联系,贸易世界是摆脱军事政治世界这一恶性循环的危险体系的出路,也是人类的希望和世界和平的前提。

4、“民主和平论”。冷战结束后,“民主和平论”成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布鲁斯·拉塞特(Bruce Russett)在其著作《把握民主和平:冷战后世界的原则》中对它作了系统论述。现代“民主和平论”以“民主国家少战争”的“经验事实”认为:(1)国际关系中的一条经验法则是,民主国家之间从不(或很少)发生冲突;(2)即使它们之间发生冲突,彼此也不大会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因为这有悖于民主的原则和理性;(3)专制国家之间或者民主国家与专制国家之间更容易发生冲突,而且更易于以武力解决争端。更有甚者认为,与民主国家相比非民主国家更加好战。“民主和平论”暗含的逻辑便是世界和平的稳固基础在于扩展西方所认同的民主制度。

5、全球治理理论。当代全球治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詹姆斯·N·罗斯诺教授等人。罗斯诺提出的“分合论”的世界观成为全球治理理论的哲学基础,为该理论在当代的发展建立了一个共同的知识平台。“分合”(fragmegrafion)的英语单词是由“分散(fragmenta-tion)”一词的前半部分和“整合”(integration)一词的后半部分结合而成。该词的构成形象地表达了“分合论”世界观的思想内核:当代世界政治变迁的动因包含着分散化和一体化两个同时起作用的趋势,这两个因素在当代全球政治的进程中又分别指涉了全球化和区域化的现象。当代全球政治的图景正是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当代世界政治中越来越多的议题超越了民族国家主权的界限。在跨国和超国家层面上,主权国家处理政治事务时深受诸多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的制约。在“分合”进程的影响下,传统的以民族国家为核心的权威结构大受侵蚀,当代世界政治体系正在经历意义深远的变革,这一变革集中体现在全球事务中的权威迁移,即从国家主权权威向形形色色的权威领域的迁移。当代世界政治变革中众多全球公共问题的出现使得全球规模的治理成为世界政治美好未来的必由之路。

6、法律自由主义。法律自由主义的核心观点是跨国社会问题所形成的管理压力需要将国际法变成包括所有直接管制个人之间以及个人和政府之间跨国活动法律的总和,目的是要帮助形成跨国社会中个人和团体互动的结构模式,以限制国家的活动。

7、“社会与世界自由主义”。“社会与世界自由主义”相信国际正义是人类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