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浪乞讨人员的调查问卷

合集下载

关于城市流浪乞讨者的调查报告范文_城市流浪乞讨人员

关于城市流浪乞讨者的调查报告范文_城市流浪乞讨人员

关于城市流浪乞讨者的调查报告范文_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关于城市流浪乞讨者的调查报告一、调查内容(一)调查主题:广东省城市流浪乞讨者的调查情况。

(二)调查时间:20某某年某月某日---20某某年某月某某日。

(三)调查人员:在某某居住的市民,以在校大学生为主。

(四)调查地点:广东某某某某某某学院、某某某某某某和某某某某第一附属医院附近。

(五)调查方式:2、设计调查问卷。

设计调查问卷发给被调查者填答。

(附件1与附件2)3、访问相关人士。

询问他们有否积极改善社会生活质量,提出保护弱势群体的意见。

二、调查背景与目的:我国弱势群体的规模依然庞大,构成了对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威胁。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很快,使得相当规模的人群摆脱贫弱的地位,改善了生活水平,但是,目前依然有相当数量的弱势人群,并在近期内有增长的趋势,一些弱势群体的弱势程度还在继续加深。

现阶段,我们的社会存在着许多不公正、不公平、不和谐的现象,城市乞讨者现象就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

在我们的省会某某市,在某某、商场、广场或者车站等地方,我们仍然能够经常见到乞讨者的身影。

城市大量乞讨者的存在,既影响了城市的美观和文明,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公共社会秩序,更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而解决这个问题,又涉及到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步一步地推进进程。

今天我讨论的是某某市弱势群体---乞讨者。

三、调查的过程本人于2022年1月9日至13日在广东某某某某某学院校内,2022年1月14日至17日在某某市某某某某某某,2022年1月18日至20日在某某某第一附属医院附近,展开了问卷调查,并在1月21日至25日对这几天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与分析。

大部分的被调查者都积极配合调查,认真作答问卷,有极少部分被调查者由于赶时间等原因而放弃接受调查。

总而言之,这一次调查任务完成得很顺利。

四、调查的结果分析(一)城市中的乞讨者数量较多从我们的问卷答案可以得知,有将近79%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他们经常在城市中见到乞讨者。

社会流浪人群调查

社会流浪人群调查

流浪有时是个浪漫的词,流浪乞讨却注定是个凄惨的词。

无需过多赘言流浪乞讨的历史,每一次战争、饥荒、瘟疫、暴动都会滋生大批流浪乞讨者。

在今天日益强大的中国,大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依然存在,他们蜂拥而至来到城市,更多的时候会被冠以城市秩序扰乱者的名头。

正是因为对他们生存状况的误解导致了更多时候人们对流浪乞讨者的态度是十分矛盾的。

对于他们的物质生存状况,不可只以“艰难”二字来形容。

对于与物质并重的精神方面,以及在法制人权意识极大进步的前提下,流浪乞讨人员的精神生活问题、基本人权保障问题都不应再被忽视。

由此对于他们生存状况的真实记录与还原在缺乏流浪乞讨人员生存状况详实资料的今天更显迫切与重要。

筹划这一次调查是国家和社会的巨大发展与进步给了我们动力与决心,政府对底层群众的重视,社会各界把更多的目光与关爱投向这些相对弱势的群体。

现如今城市流浪人员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情况之复杂令人触目惊心,尤以对流浪儿童与老人、残疾人的调查与帮助更是迫在眉睫!社会理应承担起更多更重的责任,而作为社会一分子的我们愿以自己一腔热血尽自己绵薄之力。

以下是我们对这次调查的几个期待:1 在深入调查全面了解流浪乞讨人员生存状况(基本包括衣、食、住、行、收入、医疗、教育等具体情况)的前提下,提供给当地民政部门调查报告,方便其实施救助与管理。

鉴于大多民政部门对流浪人员分布地域及数量已掌握详细数据,我们的调查报告将以流浪乞讨者角度理性分析他们对流浪乞讨的看法,对政府救助的看法及意见。

2 调查研究《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在实施过程的优势与弊端及改进。

3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总结撰写《流浪乞讨生存指南》,完成后有针对的散发宣传或交民政部门在救助过程中予以宣传,主要针对不愿接受政府救助的流浪人员。

4 坚持精神关怀与物质帮助并重的原则,在全方位调研前提下专门总结《流浪乞讨人员精神生活报告》,引起全社会对流浪乞讨人员精神生活的关注。

关于流浪乞讨人员的调查问卷

关于流浪乞讨人员的调查问卷

关于流浪乞讨人员的调查问卷关于流浪乞讨人员的调查问卷您好!本人是一名在校大学生,现参加了一个大学生寒假社会调查活动,特做此份调查问卷。

此份问卷共分两部分,旨在调查您对当今社会上流浪乞讨人员的认识及看法,以及对流浪乞讨人员相关问题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衷心感谢您对此次活动的支持!一、认识及看法(请在对应选项上打“√”或写出相应字母,除了注明为多选,其余为单项)1.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您会经常看到流浪乞讨人员吗?A.经常B。

偶尔C。

很少2. 面对街上各种类型的流浪乞讨人员,您会怎么看待?A.同情,但不会给予金钱上的帮助B。

同情,并且会给钱C.不理会,很多都是假的、骗人的D。

厌恶,远远看到就躲开E.其它:3.流浪乞讨人员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您最常看到的是哪一类?(以下选项不乏假乞讨者)A.疯了的乞讨人员B。

被拐卖的乞讨人员,多数为儿童C。

卖艺的乞讨人员D.残疾人或患有严重疾病的人E。

贫苦老人F。

四肢健全的青年乞讨人员G.贫困山区的少数民族乞讨人员H.其他,通过叙述惨况以博取同情的乞讨人员,比如说:家人患绝症,无钱医治;钱包被偷,没钱坐车回家;钱被骗光,好几天没吃饭了……4. 对于上题所列出的流浪乞讨人员,您更愿意给予帮助的是哪一类?()5. 当您想把钱给乞讨人员时,一般会给多少钱?A.1元以下(包括1元)B。

2~5元C。

6~10元D。

10元以上6. 除了个人直接给予金钱上的帮助,您是否曾想过其他帮助方式?若有,请问是以下哪一个选项?(可多选)A.没有想过B。

给吃的,喝的C。

带他们去收容所D.捐款到社会上相关慈善组织或公益团体,让他们统一帮助E。

向政府建言献策F.其它:7. 您认为街上的流浪乞讨人员有增无减的原因有以下哪些选项?并就其原因的重要性从大到小排列。

(可多选)()A.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不断扩大B.相关法律颁布下来后,地区管理人员服务性不强,管理不力,如:收容后乞讨人员的权利得不到保障,遣送或安置工作不到位,乞讨人员被生活所迫,再次走上街头……C.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完善D.相关部门对通过欺诈行为乞讨和违法犯罪性乞讨的打击力度不够,使一些想通过乞讨致富和从事违法犯罪的人员有可乘之机E.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诚信缺失和金钱至上的观念影响他们,使越来越多人走上欺诈行乞的道路(请后翻一面)8. 流浪乞讨现象会引发诸多不良的社会问题,在所造成的下列不良影响中,您认为危害最严重的是哪一项?A.影响市容市貌B。

校园流浪现象调查问卷模板

校园流浪现象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同学:您好!为了深入了解我校校园流浪现象的现状,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校园环境,提高同学们的生活质量,我们特开展此次问卷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将对我们工作产生重要指导意义。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是:A. 男B. 女2. 您所在的年级是:A. 大一B. 大二C. 大三D. 大四E. 研究生3. 您所在的学院是:(请填写学院名称)二、校园流浪现象认知4. 您是否了解校园流浪现象?A. 非常了解B. 比较了解C. 一般了解D. 不太了解E. 完全不了解5. 您认为校园流浪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可多选)A. 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不足B. 家庭经济困难C. 学校管理不到位D. 社会环境因素E. 其他(请说明)6. 您认为校园流浪现象对校园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可多选)A. 校园卫生状况B. 校园秩序C. 学生心理健康D. 校园人际关系E. 其他(请说明)三、校园流浪现象应对措施7. 您认为学校应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校园流浪现象?(可多选)A. 加强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B. 建立校园流浪现象救助机制C. 加强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合作D. 优化校园管理,提高管理效率E. 其他(请说明)8. 您认为学校在解决校园流浪现象时,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可多选)A. 流浪学生的基本生活保障B. 流浪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C. 流浪学生的就业指导D. 流浪学生的社会融入E. 其他(请说明)四、其他建议9. 您对解决校园流浪现象还有什么其他建议或意见?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您的意见和建议将对我们改进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祝您生活愉快!【问卷结束】。

对乞丐的社会调查报告

对乞丐的社会调查报告

乞丐群体的社会影响
1
社会观念
乞丐的存在引发了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 注和思考。一些人认为应该关注并帮助 乞丐,但也有人认为乞丐是不劳而获的 寄生虫。2Fra bibliotek社会安全
部分乞丐可能涉及违法活动,如欺诈、 偷窃等,对公共安全构成一定威胁。此 外,乞丐群体的存在也给城市管理带来 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3
道德考量
乞丐的贫困和无助激发了人们的同情心 和行善意识。施舍和帮助乞丐是一种常 见的道德行为,但也有人认为这种行为 会助长懒惰和不劳而获的思想。
访谈对象为乞丐中的代表性人物,以深入了解其 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
样本来源和基本情况
样本来源:乞丐主要来源于城市街头、公共 场所、商业街等。
基本情况:乞丐以中老年人为主要群体,男 性多于女性,多数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或无 业人员。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乞丐处于贫困状态, 生活状况较差,收入不稳定,且面临各种困 难和挑战。
03
调查结果和分析
乞丐群体的基本特征
年龄结构
乞丐群体以中老年为主,其中老年乞丐所占比例较高。部分乞丐 为残疾人或患有长期疾病,生活难以自理。
性别比例
在乞丐群体中,男性占据绝大多数,女性乞丐相对较少。
地域分布
乞丐群体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以及旅游景区、车站等公共 场所。
乞丐群体的生活状况
1 2 3
居住条件
多数乞丐没有固定的住所,露宿街头或借住在公 共场所。部分乞丐租住简陋的房屋,居住环境恶 劣。
收入来源
乞丐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人们的施舍和救助机构的 援助。部分乞丐会通过捡拾废品、打零工等方式 赚取生活费用。
社交关系
乞丐之间有一定的社交关系,相互之间会有一定 的帮助和照顾。但与当地居民的互动则相对较少 。

乞丐收入调查问卷模板

乞丐收入调查问卷模板

一、基本信息1. 性别:A. 男B. 女2. 年龄:A. 18岁以下B. 18-25岁C. 26-35岁D. 36-45岁E. 46-55岁F. 56岁以上3. 教育程度:A. 小学及以下B. 初中C. 高中/中专D. 大专及以上4. 居住地:A. 城市中心区域B. 城市边缘区域C. 乡村地区二、乞丐生活状况5. 您是否以乞丐为职业?A. 是B. 否6. 您每天平均乞讨的时间是多少?A. 1小时以内B. 1-3小时C. 3-5小时D. 5小时以上7. 您乞讨的主要地点是?A. 商业街区B. 交通枢纽C. 公共广场D. 居民小区E. 其他(请注明)8. 您通常采用以下哪些方式乞讨?A. 伸手要钱B. 演唱乞讨C. 故事乞讨D. 捐赠物品E. 其他(请注明)9. 您在乞讨过程中是否遭遇过以下情况?A. 被拒绝施舍B. 被侮辱C. 被抢夺财物D. 被警察驱赶E. 其他(请注明)10. 您在乞讨过程中是否感到过压力或恐惧?A. 经常感到B. 偶尔感到C. 很少感到D. 从未感到三、乞丐收入情况11. 您每天平均能获得多少收入?A. 10元以下B. 10-30元C. 30-50元D. 50-100元E. 100元以上12. 您的收入主要来源于?A. 陌生人施舍B. 家庭成员或朋友的支持C. 社会救助机构D. 其他(请注明)13. 您的收入是否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A. 能B. 不能C. 不确定14. 您是否有过因为收入不足而无法购买基本生活用品的情况?A. 有过B. 没有过15. 您是否希望得到以下帮助?A. 提供临时住所B. 提供医疗援助C. 提供职业培训D. 提供心理辅导E. 其他(请注明)四、社会支持与期望16. 您是否觉得自己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帮助?A. 非常关注和帮助B. 关注和帮助C. 一般D. 很少关注和帮助E. 完全没有关注和帮助17. 您对未来有何期望?A. 希望得到更多的社会关爱和帮助B. 希望能够自食其力,摆脱乞丐身份C. 希望社会能够给予乞丐更多的尊重和理解D. 其他(请注明)五、其他18. 您对此次调查问卷有何建议或意见?(请在此处填写)感谢您参与本次调查问卷,您的宝贵意见对我们了解乞丐生活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乞丐的问卷调查

有关乞丐的问卷调查
2 2 .
答案:
B 丐幫 F 那些值得我們借鏡之處
C 乞討動機 G 政府的輔導政策
D 乞討方式
H

B 相親 F 買菜多要二根蔥 J 募款
C 推銷產品 G 求饒 K
D 求理解 H 請假 。
如 果 有 一 本 書 是 從 乞 丐 的 行 乞 行 方 式 式 來 進 行 探 討 , 其
A 向行乞者學習 E 認識乞丐 I 乞丐帶給我們什麼省思
1 8 .
假 如 過 去 的 好 朋 友 淪 落 街 頭 當 乞 丐 被 您 撞 見 了 , 您 會 怎 A 視若無睹 E 不知如何自處
1 9 .
如 果 有 一 本 書 或 是 一 場 演 講 是 對 於 乞 丐 的 行 為 進 行 剖 析 A 願意
答案:
B 大字報的內容 F
C 他的穿著與配件 。
D 他的一言一行的表現
答案:
B 丟給他一張名片 F
C 與他聊一聊 。
D 給他零錢就立即走人
答案:
B 不願意
C 很好奇
D

2 0 .
如 果 有 機 會 的 話 , 您 最 想 了 解 乞 討 那 一 一 方 面 的 事 情 呢 A 歷史 E 生活方式
2 1 .
以 下 什 麼 生 活 情 況 您 認 為 與 乞 丐 的 行 乞 其 中 一 個 過 程 的 之 A 面試 E 借錢 I 簽署合同
B 乞丐值得我們學習嗎 F 乞丐是怎麼辦到的 J
C 行乞VS行銷 G 您根本不了解乞丐 。
D 我不是乞丐 H 乞丐了解我嗎
請 注 意 : 1 → 2 0 題 為 單 選 題 ﹝ 也 可 自 行 填 寫 自 己 的 想 法 ﹞ , 第 2
1 A 視而不見 E 查看過路人的反映 2 .

国内乞丐数量调查问卷模板

国内乞丐数量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解我国乞丐数量的现状及分布情况,我们特开展此次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问题,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学术研究,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A. 男B. 女2. 您的年龄:A. 18岁以下B. 18-25岁C. 26-35岁D. 36-45岁E. 46-55岁F. 56岁以上3. 您的学历:A. 小学及以下B. 初中C. 高中/中专D. 大专E. 本科F. 硕士及以上4. 您的职业:A. 学生B. 企事业单位员工C. 自由职业者D. 退休人员E. 农民工F. 无业人员G. 其他二、乞丐观察与接触情况5. 您是否曾在公共场所(如街头、车站、公园等)遇到过乞丐?A. 经常遇到B. 偶尔遇到C. 很少遇到D. 从未遇到过6. 您认为您所在城市乞丐的数量如何?A. 较多B. 一般C. 较少D. 很少7. 您认为乞丐在您所在城市的分布情况如何?A. 城市中心区域较多B. 城市中心区域和郊区都有C. 主要集中在郊区D. 分布均匀8. 您认为乞丐的来源主要有哪些?A. 本地居民B. 外地流浪者C. 特殊人群(如残疾人、老年人等)D. 以上都是9. 您认为乞丐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A. 慈善捐助B. 骗取同情C. 小额乞讨D. 其他(请注明)10. 您是否了解乞丐的生活状况?A. 了解较多B. 了解一些C. 了解很少D. 完全不了解三、对乞丐问题的看法与建议11. 您认为乞丐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B.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C. 家庭贫困D. 个人因素(如懒惰、心理问题等)E. 其他(请注明)12. 您认为如何解决乞丐问题?A.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B. 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水平C. 加强执法,打击诈骗等违法行为D. 提供就业机会,帮助乞丐融入社会E. 其他(请注明)13. 您对政府和社会组织在解决乞丐问题方面的表现如何评价?A. 非常满意B. 满意C. 一般D. 不满意E. 非常不满意14. 您是否愿意为乞丐提供帮助?A. 非常愿意B. 愿意C. 不确定D. 不愿意E. 完全不愿意15. 您认为社会各界应如何关注和帮助乞丐?A. 提供物质帮助B. 提供心理援助C. 提供就业机会D. 提供教育培训E. 其他(请注明)感谢您参与本次调查!请您。

《对乞讨现象的调查问卷[大全]》

《对乞讨现象的调查问卷[大全]》

《对乞讨现象的调查问卷[大全]》对乞讨现象的调查问卷1.你有遇到过流浪乞讨者向你要钱的情况吗。

a.偶尔一两次b.经常有c.没有2.你觉得其成为乞讨者的原因是a.身体残疾b.家庭变故c.职业行骗d.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e.其他-----3.你对街头行乞者的态度是a.值得同情b.哀其不幸,怒其不争c.不值得同情d.其他-----4.面对越来越多的街头行乞现象,你是如何看待a.职业行乞是少数,他们不会影响大众去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b.真假难辨,想献上一份爱心,又恐受骗c.职业行乞很多,不可大意相信d.漠不关心,视而不见5.你认为行乞者背后有强大的组织吗a.少数有b.多数有c.不知道d.不会有6.通常情况下,你更倾向帮助哪种群体。

a.残疾病人b.老人幼童c.街头卖艺者d.受骗人士e.其他-----7.如有行乞者向你要钱,你大概会给乞讨者多少钱a.5元以下b.5到10元c.10元以上d.看情况8.你给行乞者钱是出于哪种原因a.心情好b.包里有钱c.出于同情d.社会责任感9.你认为乞讨行为可能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影响a.影响城市形象b.影响社会治安c.削弱社会大众的同情心d.传播疾病10.请问你是否知道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a.知道b.不知道c.听说过,但不了解d.与我无关11.你认为救助站对乞讨者的救助是否真切到位。

效果如何。

a.很好b.不错c.还可以d.没有效果e.不清楚12.如有行乞者向你行乞,你会a.给钱b.给食物c.不理睬d.送到有关部门13.你认为大学生可以为社会解决乞讨现象贡献些什么a.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b.捐款或捐物c.组织宣传活动,提高人们对乞讨者的关注d.其他-----14.你觉得政府应如何对乞讨者进行管理(多选)a.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贯彻落实b.增加救助站数量,并规范管理c.向乞讨者无偿提供技能培训,并加强精神教育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社会福利e.从没有想过f.其他------第二篇:当代大学生对腐败现象看法的调查问卷当代大学生对腐败现象看法的调查问卷你好。

流浪乞讨人员调查报告

流浪乞讨人员调查报告

流浪乞讨人员调查报告流浪乞讨人员调查报告关于韶关市目前流浪乞讨人员的调查报告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突破一万亿美元,人均GDP也已达到一千美元。

我国社会正处在快速转型的阶段,在社会学中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如何加强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和管理就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根据自202*年8月1日起实施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

虽有流浪乞讨行为,但不同时符合上述条件的,不属于救助对象。

对于偶遇被抢、失窃、务工不着,无亲友投靠而食宿等发生临时困难的,在弄清情况后,履行必要手续的前提下,给予救助。

救助内容包括给流浪乞讨者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食物;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站内突发疾病的救治;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为无力支付交通费的受助人员提供乘车(船)凭证;对遗弃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监护人,责令其履行抚养、赡养义务;对确实无家可归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应当给予安置。

根据韶关市救助管理站的统计结果,救助站平均每天接纳受助人员35人。

接纳方式分别为救助站主动到市区搜寻,“110”协助接纳和受助者主动来到救助站。

目前常年分布在韶关市区的流浪者约100300名,其中外省的约占25%,本省其他市或地区的约占50%,本市的约占25%,主要由以下几类人员组成:1、智障、残障人员;2、有劳动能力但无基本生活保障人员;3、以乞讨为工作的正常成年人;4未成年人(身体无残疾);、5、老年人;6、有组织的团伙乞讨人员。

有劳动能力但无基本生活保障人员:指在外地因遭遇突发事件,如被抢,失窃,被骗,生活无法保障而又无处投靠的人员。

此类人员可以由当地的收容救助站负责救助,并帮助其返乡或联系工作。

中国流浪人口调查问卷模板

中国流浪人口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流浪人口的现状、原因和需求,我们特此开展此次调查。

您的参与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将严格保密您的个人信息。

本问卷预计耗时约10-15分钟,感谢您的配合与支持。

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1)男(2)女2. 您的年龄:(1)18岁以下(2)18-25岁(3)26-35岁(4)36-45岁(5)46-55岁(6)56岁以上3. 您的文化程度:(1)小学及以下(2)初中(3)高中/中专(4)大专及以上4. 您的婚姻状况:(1)未婚(2)已婚(3)离异(4)丧偶5. 您的职业:(1)农民(2)工人(3)服务业人员(4)个体户(5)无业(6)其他二、流浪经历6. 您是否曾经流浪过?(1)是(2)否7. 如果是,您流浪的时长是:(1)1个月以下(2)1-3个月(3)3-6个月(4)6-12个月(5)1年以上8. 您流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家庭原因(2)工作原因(3)生活无着落(4)其他9. 您在流浪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1)生活无着落(2)就业困难(3)医疗问题(4)安全风险(5)其他10. 您在流浪过程中是否得到过救助?(1)是(2)否11. 如果得到过救助,请描述您所接受的救助类型:(1)临时救助(2)就业援助(3)医疗救助(4)心理援助(5)其他三、生活状况12. 您流浪期间的主要生活来源是什么?(1)打工收入(2)亲友接济(3)捡拾废品(4)其他13. 您在流浪期间居住过的地方:(1)街头巷尾(2)公园(3)车站(4)桥洞(5)其他14. 您在流浪期间是否遇到过犯罪行为?(1)是(2)否15. 您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满意吗?(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非常不满意四、政策需求16. 您是否了解我国流浪人员救助政策?(1)非常了解(2)了解(3)一般(4)不了解(5)完全不了解17. 您认为我国流浪人员救助政策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1)提高救助水平(2)加强政策宣传(3)完善救助体系(4)增加救助资源(5)其他18. 您对以下救助措施的需求程度如何?(1)临时住所(2)就业援助(3)医疗救助(4)心理援助(5)其他五、其他19. 您还有什么其他建议或意见?感谢您的耐心填写,您的宝贵意见将对我们改进工作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武汉流浪乞讨人员调查分析方案

武汉流浪乞讨人员调查分析方案

武汉市流浪乞讨人员调查报告书作者:高二<4)班赵思怡程怡立项报告书调查目标:流浪乞讨人员情况调查目的:如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街头的景致也越来越美了,然而在这样的美景中,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却有一种极不和谐的景象,时时混杂于其中,甚至有发展壮大之势,这就是流浪乞讨人员。

走在武汉三镇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流浪乞讨人员的身影。

他们与我们这座大都市的容貌极不协调,与人们美好的生活极不协调。

为了弄清楚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为什么要靠乞讨为生,确立了此项调查目标。

目的在于引发对治理这部分人的思考意见。

调查方式:观察、填写调查问卷及调查表、走访相关知情人、上网查询资料。

关于流浪乞讨人员的调查报告如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街头的景致也越来越美了,然而在这样的美景中,在熙熙攘攘的人流里,却有一种极不和谐的景象,时时混杂于其中,甚至有发展壮大之势,这就是流浪乞讨人员。

走在武汉三镇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流浪乞讨人员的身影。

他们与我们这座大都市的容貌极不谐调,与人们美好的生活极不谐调。

当你独自一人走到一处路口,突然一只黑手或一只破碗伸到你面前,嘴里还念念有词,着实会令你吓一跳,逃也似地离去。

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他们为什么要靠乞讨为生呢?怀着对他们的好奇,我们对几条繁华街道上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了为期七天的跟踪调查。

一、观察1、乞讨人员据我们观察,在的武昌中南路一带,就有很多乞讨人员,有一大半是由一位大人拉着一、两个小孩缠着路人要钱,口里念着“给一点吧,谢谢——给一点吧”等等。

大人在要钱时若碰了大钉子,一般就另寻目标;可要是一、两个小孩在要,95%的情况下是在碰钉子时使出绝招“抱腿拉衣术”——也就是说,如果路人不给钱,就四肢抱住路人的某一只腿,给其施压,或是双手拉住路人的衣角,一直跟着路人,而路人也不好意思疯狂打骂,于是丢下几角钱尽快的了结了此事——况且这些小孩也是不见钱财不放弃的。

在中南路贝塔斯曼会员中心的门外靠近自行车道的地方,一名成年男子光着上身,磕头如捣蒜,口中不停地哭号,身边躺着一个“睡着”的小孩子,大人面前放着一个碗,如此壮举,也并未引起人们的同情。

流浪儿童调查问卷

流浪儿童调查问卷

流浪儿童调查问卷第一篇:流浪儿童调查问卷流浪儿童调查问卷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第一部分:基本情况1.您的性别是?A、男B、女2.您所处的年龄段是?A、3-7岁B、8-11岁C、12-15岁D、15岁以上3.您目前所在的地区是?A、一级城市B、一级城市周边地区C、乡镇4.您的户籍地是?A、农村B、城镇5.您是本地人还是外来流浪人员?A、本地人,无家可归B、本地人,有家不愿归C、外地人,无意中流浪到此地D、外地人,特意选择此地第二部分:家庭情况6.您认为您与父母及家庭关系属于:A、完整和谐B、完整但经常争吵C、父母分居D、单亲E、重组家庭F、父母双亡G、父母有残疾7.您认为您的家庭经济状况在当地属于:A、富裕高收入家庭B、一般收入家庭C、低收入家庭D、贫困家庭8.是否经历过家庭暴力?A、有,家庭暴力是致使流浪的原因B、有,但不是致使流浪的原因C、没有9.是否能与父母或其他近亲属取得联系?A、是B、否10.如果能够联系到你的父母或其他亲属,您愿意回家吗?A、愿意B、不愿意第三部分:学习情况11.您流浪前是否接受过教育?A、没读过书B、读过书,但没读完小学D、读完小学就开始流浪E、小学毕业,未读完中学F、中学毕业12.您是出于什么主要原因失学的?A、家庭困难B、学不进去C、想早点打工挣钱D、父母不让上学E、其他原因13.现在是否希望回到学校读书?A、是B、否第四部分:目前生活情况14.您的身体状况是?A、良好B、偶尔感冒C、时常生病D、患严重疾病15.您流浪多长时间了?A、三个月B、半年C、一年D、一年以上三年以下E、三年以上16.您流浪是出于哪方面的原因?A、父母外出打工,缺少家庭温暖B、家庭氛围不和谐,不愿待在家中C、家庭贫困,不得不以乞讨维持生计D、受专门组织偷盗的犯罪集团控制,无法脱身E、被父母强迫外出打工,不堪工作重负而选择流浪F、从小就是孤儿或被父母抛弃,无依无靠17.是否有被送回家后又返回社会流浪的经历?A、有B、没有18.是否曾有因为违法进过派出所的经历?A、常常B、偶尔C、没有19.流浪时一日三餐是否能保证?A、可以保证一日三餐B、每天只能吃上一两次饭C、有时能吃饱有时吃不饱D、常常一连几天吃不上饭20.有无固定居住场所?A、有,自己搭的简易居所B、没有,晚上睡街道,公园一类的公共场所21.您的生活来源是?A.他人救济B、街边乞讨C、沿街叫卖或派发广告D、其他(请具体说明)第五部分:心理状况22.你的性格是?A、开朗B、内向C、暴躁D、软弱E、其他23.您觉得自己现在过得?A、开心B、孤独无助24.你有朋友吗?A、没有B、1-2个C、3-5个D、5个以上25.是否觉得自己被社会所抛弃?A、是,但并不是很明显B、是,很强烈的被遗弃的感觉C、没有,觉得跟社会无关D、没有,从来没想过第五部分:受救助情况26.是否知道救助站等社会福利中心?A、知道B、不知道27.是否去过救助站等社会福利中心?A、是B、否28.是否接受过社会性质的任何救助,接受的救助方式是?(可多选)A、是,金钱B、是,食物C、是,生活用品D、否29.是否认为接受的救助对您的生活有实质性的帮助?A、是B、否第六部分:未来打算30.是否想过以后的打算?A、想过,希望尽快找到亲人能够回家B、想过,希望自食其力,结束流浪生活C、没想过,过一天是一天D、没想过,觉得流浪乞讨的生活很轻松第二篇:实践关于流浪儿童调查问卷有关流浪行乞儿童的调查问卷针对流浪行乞儿童问题,温家宝总理曾表示:“不管什么原因,我们都不能让流浪儿童生活没有着落。

乞丐调查报告

乞丐调查报告

乞丐调查报告篇一:对乞丐的社会调查报告对乞丐的社会调查报告春节期间,各街道人山人海,但令人纳闷的是乞丐也越来越多了。

一次,竟有三、四个赤膊端着乞丐碗的儿童绕着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又不难看出,那是一种有组织的“丐帮集团”,那老太婆便一定是“丐帮帮主”了,他们正在开他们的丐帮代表大会,制定乞讨纲领。

大概过了10分钟以后,他们便散了。

回到他们自己的位置继续它们的乞讨。

更令人可愤的是在公交车站,为了乞讨,一个小孩竟为一个年轻人下跪,那好心人便掏出了一角钱投入其碗中,出乎意料的是,那小孩却嫌钱太少,便抱住了那人的腿苦苦哀求,让人见了既可愤又可怜,那年轻人只好再掏出一元钱投入了那小孩的碗中,方才离开。

竟会出现这么荒唐的事,我便开始了一次社会调查。

乞丐主要集中在各公交车站、五马街、人民路这三大版块,可分为5大主要人种:1.学生求学;2.老人乞讨;3.残疾求助;4.儿童赤膊求助;5.卖艺求生。

(各数据见下表)地点数据人种公交车站(大南门车站)五马街人民路合计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学生求学0/215.4%342.9%520%老人乞讨360%215.4%342.9%832%残疾求助240%430.8%114.2%728%儿童赤膊求助0/323%0/312%卖艺求生0/215.4%0/28%总计5100%13100%7100%25100%(注:某一天我所见的情况)他们这些乞丐的真面目不知到底是什么,是真正的向人求助,还是通过各种手段向好心人骗取同情心,得到不正当的金钱,从而使许多好心人不敢献爱心。

倘若他们是真正的求助,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愿意去帮助他们,而且会尽可能的去帮助他们。

望有关的部门对此情况重视。

篇二:关于城市乞讨者问题的调查报告关于城市乞讨者问题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当今社会存在着诸多的不公正、不公平、不和谐的现象,在城市的乞讨现象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无论在何地我们随时都可以见到乞讨者的身影,乞讨者的存在不仅影响社会秩序,而且会影响城市美观。

关于流浪乞讨人员的调查报告

关于流浪乞讨人员的调查报告

关于流浪乞讨人员的调查报告【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然而,就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个社会群体,他们就生活在人们的“眼皮底下”,日常生活得不到基本的保障。

他们就是:流浪乞讨人员。

伴随经济的发展,这一群体的生活水平不仅没有得到提高,反而生活过得越来越艰难,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被迫成为这群体中的一员。

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逆流呢?这个问题不得不值得我们深思!作为一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流浪乞讨人员”这一群体引起了我的关注。

为此,本人参加了这次寒假社会调查活动,在肇庆、广州两地发放并回收了73份调查问卷,其中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

旨在调查社会各阶层人员对社会上流浪乞讨人员的认识及看法,以及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相关立法做出了初步的探讨。

以上内容将会在以下的叙述中反映出来,本人在调查中的所见所闻亦会贯穿在本报告中,最后本报告会给出解决流浪乞讨人员问题的一些基本构想。

【关键词】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同情疲软贫富差距【目录】一、前言二、调查结果(一)认识及看法(二)对相关立法的初步探讨(三)原因分析及解决设想三、总结【正文】一、前言:流浪乞讨人员,指的是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简称流浪乞讨人员。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积极地朝着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奋进。

然而,流浪乞讨人员这一群体的发展壮大,带来了不和谐的音符,给这一目标的实现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流浪乞讨人员不断增多,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城市,在车站、地铁站出口、大型广场,甚至普通街道,随时都可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他们有的蹲坐在地上,有的游荡在人群中,有的穿梭在车流间……流浪乞讨人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原生型乞讨”,另一类是“职业型乞讨”。

对于前者,他们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和劳动机会,个人或家庭遭受了天灾人祸,通过个人努力解决不了问题,又缺乏社会救济,所以被迫走上乞讨之路。

当得到社会救助后,他们通常愿意终止乞讨行为。

这一类人理应是我们的救助对象。

关于流浪者的调查问卷

关于流浪者的调查问卷

关于合肥市流浪者的调查问卷亲爱的市民朋友们:您好!您还记得我们社会存在一个小小的群体吗?也许您在街上看到他们的时候,只是看他一眼或者不屑一顾,但是请您关注一下他们,他们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他们也有社会价值,请不要忽视这一群体。

为此,我进行了此次调查,希望您能客观认真的填写,谢谢您的配合!职业:__企业员工_______________ 性别:____男___1、您怎样看待流浪乞讨人员_______C_____A、同情B、社会应给予更多关注C、自己通过努力可以改变境遇,不必同情D、其他2、通常情况下,您会帮助哪类乞讨者___ B _________(多选)A、残疾人B、老人、儿童C、称有重病或家庭困难者D、其他3、您觉得他们成为流浪者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 D ________(多选)A、不务正业、好吃懒做B、家庭变故、身体残疾C、出来行骗D、其他4、您对一些年轻力壮的流浪者怎么看?____A________A、好吃懒做,不值得帮助B、他们有自己的难处,值得同情C、社会应帮助他们掌握一些生存技能,帮助就业D、其他5、在您的心目中,您认为流浪者的形象是_____ D _______A、肮脏B、可怜C、讨厌D、其他6、您觉得大部分的流浪者是骗子吗_______ A _____A、是的B、小部分是C、不知道 D 、其他7、您更愿意采取哪种方式给予流浪乞讨人员帮助_______ D _____A、捐款到有关团体或公益基金,由他们具体负责帮助B、捐款到政府组织的项目中,由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具体帮助C、个人施舍D、其他(备注:现在的社会太腐败,捐到哪里都是被别人贪污)8、您通常会施予流浪者多少钱___E (不给)_________A、一元一下(包括一元)B、一到五元(包括五元)C、五到十元(包括十元)D、十元以上9、您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关注度如何______E (不关注)______A、十分关注B、比较关注C、较少关注D、其他10、您觉得流浪者是否对您的生活造成影响?_______B_____A是,严重影响B、是,有些影响C、是,稍有影响D、否11、您认为流浪者对社会的影响表现在哪里?__A B C D E F _________(多选)A、影响社会形象B、影响街道治安C、影响行人D、消弱大众的同情心E、传染疾病F、其他12、您是否认为政府和每个社会成员对流浪者都有责任?____B 仅仅政府就能解决流浪人口问题,________A、是B、否。

乞讨调查问卷

乞讨调查问卷

乞讨调查问卷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课程名称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班级与班级代码 0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班?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指导教师黄东学号 027姓名张嘉玲提交日期2011-2-28??广东商学院教务处制? ?? ???目录一、调查过程 (6)(1)调查背景 (6)(2)调查对象 (6)(3)调查目的 (6)(4)调查方法 (6)(5)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6)(6)调查结果分析 (7)二、调查总结 (10)三、参考文献 (13)四、附件 (14)?关于“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过程(1)调查背景由于建嵘发起,以微博为平台并由广大网友参与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社会大动员,这场试图通过网络所带来的技术性变革,扭转以往在解救乞讨儿童上信息隔绝的困境的“运动”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关注。

对此,我们对此展开了调查研究,(2)调查对象:互联网网民(3)调查目的:(4)调查方法:该项调查在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之后,于2011年2月17日至2011年2月25日期间进行了社会实践调查,调查社会关于由于建嵘发起的“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事件的认知,我们具体的调查方式主要是网络问卷调查,利用互联网的方便快捷,将调查问卷发布到网络以便得到最为可信的科学的调查样本。

受访对象皆为众多在线网民。

(5)问卷调查基本情况: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62份。

根据调查回收的资料显示,男女受访者的比例略为接近,其中男性受访者为25人次,占%,女性受访者则占%。

(6)调查结果分析:从调查结果看过,受访的多数网民对“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事件有所关注,并且,大部分积极参与到该活动中来,突显了这个时代在网络技术下社会凝聚力的强大体现,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而且多数人对这种新形势的打击拐卖,解救乞讨儿童的新措施抱有积极的乐观的态度,百分之七十的受访者对这项活动大加肯定。

流浪乞讨人员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doc

流浪乞讨人员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doc

流浪乞讨人员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是新时期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下,按照“自愿救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坚持积极依法救助的原则,成功实现了从强制收容遣送到关爱救助管理的转变,更好地保护了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

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流动的加速,一些家庭监护的缺失,社会保障的不完善等因素,各种流浪乞讨人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我国的街道上,影响了城市文明的进步,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给社会的稳定和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基于实际工作,我对我县流浪乞讨人员的现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我高度重视领导,加强救援管理,努力净化我县社会环境,促进和谐建设。

(1)分布范围。

据街道积极救助和巡逻统计,每天约有20名流浪乞讨人员滞留在市区,主要分布在以下相对固定的区域:白鹤滩客运站门口2人,_ _路3人,塘朗文化广场1人,老人民医院门口2人,普通桥头3人,华侨桥下2人,国税局后街1人,边境路口3人,农贸市场3人。

(2)人员组成。

从以上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情况来看,我县城镇的流浪乞讨人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职业乞丐。

这种人主要不愿意工作,选择乞讨作为他们的生活方式。

乞讨被用作赚钱的手段。

他们通常在街上展示残疾人的尸体,播放悲伤的音乐,编造悲伤的经历来获得市民对乞讨的同情。

这不仅影响了城市的外观和环境,也干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

大约有3个这样的人,占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总数的15%。

2.失去家庭监护权的特殊群体。

这些人由于妄想、愚蠢、愚蠢和精神失常而离家出走或被家人抛弃。

他们住在街上,靠垃圾桶里的食物为生。

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都不会说自己的名字、户籍和其他基本的个人信息。

他们经常住在城市里肮脏、肮脏和贫穷的角落里。

他们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

食物和水没有卫生保证。

他们极易成为各种流行病的源头和传播者,影响城市的环境卫生和防疫。

关于大众对乞丐态度的问卷调查

关于大众对乞丐态度的问卷调查

关于大众对乞丐态度的问卷调查
1、性别【单选题】
○ 男
○ 女
2、年龄【单选题】
○ 18岁以下【包括18】
○ 19--23【包括23】
○ 24-30【包括30】
○ 31-40【包括40】
○ 40以上
3、在过去一年中您经常遇到乞丐吗【单选题】
○ 几乎出门就会碰见
○ 比较常见
○ 偶尔
○ 一两次
○ 从未碰到过
4、遇到的乞丐一般是哪种群体【单选题】
○ 老人
○ 中年人
○ 年轻人
○ 青少年
○ 儿童
5、如果遇到乞丐您会给钱吗【单选题】
○ 每次遇到都会给
○ 经常给
○ 偶尔会给
○ 从来不给
6、如果给钱,您一般会给多少【单选题】
○ 1元以下
○ 1-5元
○ 5-10元
○ 10元以上
7、您更倾向于给哪一种乞丐钱【单选题】
○ 残疾人
○ 衣衫褴褛的老人
○ 病重需要医药费
○ 卖艺乞丐
○ 小孩儿童
8、不想给钱的原因是【单选题】
○ 这不是我的义务
○ 担心他们是骗子
9、如果有乞丐一直跟着要钱您会【单选题】
○ 避开
○ 给钱
○ 吓走他
○ 骂他
○ 其他
10、您是怎样看待乞丐的【单选题】
○ 是一种职业
○ 生活所迫
○ 懒惰不劳而获
○ 大多数儿童或残疾人是被迫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流浪乞讨人员的调查问卷
您好!本人是一名在校大学生,现参加了一个大学生寒假社会调查活动,特做此份调查问卷。

此份问卷共分两部分,旨在调查您对当今社会上流浪乞讨人员的认识及看法,以及对流浪乞讨人员相关问题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衷心感谢您对此次活动的支持!
一、认识及看法(请在对应选项上打“√”或写出相应字母,除了注明为多选,其余为单项)
1.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您会经常看到流浪乞讨人员吗?
A.经常B。

偶尔C。

很少
2. 面对街上各种类型的流浪乞讨人员,您会怎么看待?
A.同情,但不会给予金钱上的帮助B。

同情,并且会给钱
C.不理会,很多都是假的、骗人的D。

厌恶,远远看到就躲开
E.其它:
3.流浪乞讨人员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您最常看到的是哪一类?(以下选项不乏假乞讨者)A.疯了的乞讨人员B。

被拐卖的乞讨人员,多数为儿童C。

卖艺的乞讨人员D.残疾人或患有严重疾病的人E。

贫苦老人F。

四肢健全的青年乞讨人员
G.贫困山区的少数民族乞讨人员H.其他,通过叙述惨况以博取同情的乞讨人员,比如说:家人患绝症,无钱医治;钱包被偷,没钱坐车回家;钱被骗光,好几天没吃饭了……
4. 对于上题所列出的流浪乞讨人员,您更愿意给予帮助的是哪一类?()
5. 当您想把钱给乞讨人员时,一般会给多少钱?
A.1元以下(包括1元)B。

2~5元C。

6~10元D。

10元以上
6. 除了个人直接给予金钱上的帮助,您是否曾想过其他帮助方式?若有,请问是以下哪一个选项?(可多选)
A.没有想过B。

给吃的,喝的C。

带他们去收容所
D.捐款到社会上相关慈善组织或公益团体,让他们统一帮助E。

向政府建言献策F.其它:
7. 您认为街上的流浪乞讨人员有增无减的原因有以下哪些选项?并就其原因的重要性从大到小排列。

(可多选)()
A.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B.相关法律颁布下来后,地区管理人员服务性不强,管理不力,如:收容后乞讨人员的权利得不到保障,遣送或安置工作不到位,乞讨人员被生活所迫,再次走上街头……C.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完善
D.相关部门对通过欺诈行为乞讨和违法犯罪性乞讨的打击力度不够,使一些想通过乞讨致富和从事违法犯罪的人员有可乘之机
E.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诚信缺失和金钱至上的观念影响他们,使越来越多人走上欺诈行乞的道路
(请后翻一面)
8. 流浪乞讨现象会引发诸多不良的社会问题,在所造成的下列不良影响中,您认为危害最严重的是哪一项?
A.影响市容市貌B。

扰乱社会正常秩序,影响社会稳定
C.乞讨人员真假难辨,削弱人们的同情心,使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体得不到救助
D.助长惰性风气,破坏民族精神E。

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为疾病传播提供条件
二、对相关问题的初步探讨(除第7题为多选外,其余皆为单项)
1.在此之前,您听说过1982年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和2003年新颁
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吗?
A.听说过前者,没听说过后者B。

听说过后者,没听说过前者
C.都听说过D。

都没听说过——(可直接跳过第2题)
2.若听说过,那请问您知道里面所阐述的各项条令吗?
A.知道,且较为了解B。

知道,一般了解C。

了解甚少D。

完全不知道
3.对于流浪乞讨人员的相关立法,您的关注程度如何?
A.较为关注B。

一般关注C。

不关注,与我无关
4.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您认为有没有必要了解相关管理办法中的具体条令?
A.很有必要,有利于监督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
B.必要性不大,市民手中所握权利较小,监督效果不明显
C.根本没有必要,与自己无关
5.最近,在全国范围内,在微博上,展开了“拍照解救被拐卖儿童”的活动,您是否知道?
A.知道B.不知道——(可直接跳过第6题)
6.对于这次“拍照解救被拐卖儿童”的活动,您是怎么看的?
A.支持,充分利用了网络效应,举手之劳便可能拯救被拐儿童,效果显著
B.支持,但效果不明显,很难持续下去
C.不支持,缺乏政府指导,容易造成混乱,且侵犯个人隐私
D.不发表任何看法E。

其它:
7.以下是应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措施,选出您认为可行的选项,并按重要性由大到小排列。

A.大力发展经济,消除贫困()B.合理分配,缩小贫富及城乡差距
C.制定一整套对乞讨人员的救助安置政策法规
D.建立健全乞讨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
E.严格规范管理,对乞讨的方式、地点、范围进行合理、明确的规定
F.在社会上营造勤劳致富光荣,不劳而获、欺诈行骗可耻的氛围
8.关于流浪乞讨人员问题,或者您有更好的想法及建议: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本次活动的支持!祝您新年进步!吉祥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