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第30课 诗词五首 关于《行路难》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素材 语文版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诗词五首《行路难》
饯行。宴席十分豪华:“金樽”、“玉 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清酒”、 “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斗十千”、 “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诗词五首《行路难 》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诗词五首《行路难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箸:筷子:四顾:环看四周。
情的激荡变化。
第二层(五、六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
“行路难”。
• 黄河天险,坚冰拥塞河道,舟楫无从入水;太行高峰,大雪封
锁山路,人马寸步难行。瞻念前程寒且栗!
•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仕途的艰难,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某种理想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诗词五首《行路难 》
停、投、拔、顾……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诗词五首《行路难 》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诗词五首《行路难 》
品读探究 ③、请赏析“停”“投”“拔”“顾”的作用。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 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且这四字与金、清、玉、 珍形成鲜明对比。
④、那这种情绪应该以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呢?
低沉、失落……
出这份情感呢? (高亢、激昂……)
13、诗人的这份情感还体现在他的 哪些诗中?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 月”……)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诗词五首《行路难 》
重点词理解: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诗词五首《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珍羞 :珍美的菜肴。羞同“馐”。直:同 “值”
的追求。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诗词五首《行路难 》
层次内容分析2
第三层(七、八两句)——借吕尚、伊尹得到重用的故 事表示对前途仍抱有希望,心情由郁闷趋向开朗。
语文版九下第七单元诗词五首知识提点
语文版九下第七单元诗词五首知识提点流渡中学严庄坤《行路难》一、释义羞直食箸歧路济二、填空13、宴席华美的句子是: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14、停投拔顾四个动词写出诗人酒不能咽,馐不能食的苦闷心情。
15、用典故的作用是:渴望遇到明君句子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16、写出行路难难到极致的句子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四个意象写出了人生遭遇的变幻莫测,表达诗人的心情。
18、最能体现浪漫主义风格的句子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9、表达诗人要排除阻力,矢志不渝的追求人生理想,实现远的抱负的句子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来表明自己胸怀远大志向,坚持理想,敢于胜利的信心。
21、行路难标题暗喻世道险阻呼应的句子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2、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应用对偶、夸张修辞手法。
24、李白,唐代诗人,称为诗神。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生,以辟佛为己任;而历代帝王,为求长生不老,却信鬼拜佛,能事不已。
孝文帝能“求贤访逐臣”,甚至可以“夜半虚前席”,可谓恭谦,奈何他“不问苍生问鬼神”;南朝统治者崇信佛教,大造寺院,比韩愈稍后的晚唐诗人杜牧也曾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进行过讽刺。
但将以上两例入诗的诗人们只是含沙射影,借古讽今,寓弦外之音而已;韩愈则不然,他对唐宪宗迎佛骨的荒唐之举竟敢直言相谏,申言“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百殃咎,宜加臣身”(《论佛骨表》),果然触龙颜,差点丢了性命,其辟佛之勇毅精神确实可嘉!后经裴度等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郎判贬为潮州刺史。
初三语文行路难
初三语文行路难概述《行路难》是明代文学家杨凝式的作品,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辞章作品。
它以战乱背景为背景,描绘了困苦艰辛的旅途,通过揭示人性的脆弱和坚韧,传达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思考。
本文将从文学特点、主题思想等方面解读《行路难》。
文学特点描写形象生动《行路难》中,杨凝式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例如,他描绘了大量的人物形象和景物描写,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战乱年代的苦难和无奈。
同时,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他不仅揭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还传递了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整体韵律和谐《行路难》采用了七绝的格律,字数适中,押韵恰如其分,整体韵律和谐。
这种优美的格律使得作品更加易于记忆和传诵。
同时,由于押韵的使用,也使得作品的情感更加深刻,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主题思想人性的脆弱和坚韧《行路难》通过描写战乱年代的苦难,展现了人性的脆弱和坚韧。
在作品中,杨凝式描写了无数的辛酸遭遇,人们的生活被战乱彻底打乱,生死离别、背井离乡时常发生。
然而,正是在这种困境中,人们展现出坚毅的品质,不屈不挠地面对艰难,表现出了人性的坚韧和对美好的追求。
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行路难》虽然描绘了一个故事,但其中所反映出的社会现实却引起了人们的思考。
在作品中,杨凝式通过描写人们的遭遇和感受,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不合理。
他呼吁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反思,并呼吁对社会现象进行改革和改变,以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
结语《行路难》是一首描写战乱年代的辞章作品,通过描写人们艰难的旅途,展现了人性的脆弱和坚韧,并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思考。
这首作品以其生动的描写和优美的格律,打动了无数读者,成为了一首经典的作品。
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教益,反思社会现实,坚持追求美好。
[推荐学习]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30《诗词五首》教案(1)(新版)语文版
第30课诗词五首行路难教学目的:学习这首古诗,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背诵默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行路难1解题《行路难》古代乐府《杂曲歌辞》。
72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首诗。
2朗读注意字音:金樽zūn 珍馐xiū投箸zhù歧qí路注意通假字:“羞”同“馐”,美味食品。
“直”同“值”,价值。
3理解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
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4赏析a叙事开篇,化用南朝宋诗人鲍照《拟行路难》第六首开头“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用夸张的笔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馐”的宴饮,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不能饮,心茫然。
其情感又有别于《拟行路难》。
b联想而过渡,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
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
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最后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于当世。
c直接抒情,诗人一向所抱的“辅弼天下”的愿望,一直无法实现,因此悲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的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的时候。
全诗情感迭变:他的苦闷,迷惘,愤慨与充满信心,执着追求。
d名句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30课诗词五首关于《咏煤炭》作者作品素材语文版
关于《咏煤炭》作者作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我国历史上的著名诗人,可谓“灿若繁星”、“照耀千古”,但是吟咏煤炭、石灰之类的诗篇,却很罕见。
如有,似自明人始。
请看: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于肃愍公集·咏煤炭》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肃愍公集拾遗·石灰吟》“诗言志”,这是我国写诗的优良传统。
因此,论其诗,还须知其人。
作者于谦,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浙江钱塘人,字廷益。
他能诗,但并不以诗名。
大约还在少年时代,他就曾以这样的诗句抒发过自己的襟怀:“拔剑舞中庭,浩歌振林峦。
丈夫意如此,不学腐儒酸。
”当时,这个少年已被器重为“他日救时宰相”。
他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举进士,被任命为监察御史。
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发动叛乱,宣宗御驾亲征。
于谦在扈从中,以胆识过人,初露头角。
次年,以巡按御史出按江西。
三年后,升授兵部右侍郎兼都御史。
这一年(宣德五年),明朝设立“巡抚”,作为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其职权在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三司之上。
三十三岁的于谦首批膺选,此后,巡抚河南、山西达十九年。
在巡抚任上,于谦先后平反冤狱数百起,倡议建尚义仓和平准仓多处,并督率官民增筑黄河堤障,以防水患。
正统十年(1445年),山东、山西、陕西的饥民成批流入河南,多达二十余万。
根据当时明朝的法令,地方官应当把没有“路引(通行证)”的饥民,按照“逃户周知册”遣返回乡,以追索税粮。
可是,对于流民,于谦竟然甘冒“有违国法”的罪名,奏请拨发河南官仓的存粮八十余万石进行赈济。
同时,他又在附近州县予以安置,或新编里甲;或散插乡都,新编民户共七万有余,并且拨给一批境内荒田及黄河退滩地,酌量散发种子、耕牛,使灾民得以生产自救。
于谦虽然在河南、山西地方任职,但当他得知“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就上疏参奏,使这些害民的官校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李白唐诗《行路难》三首原文翻译赏析
李白唐诗《行路难》原文翻译赏析李白唐诗《行路难》三首原文翻译赏析【作者介绍】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
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lǐ bái),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诗风雄奇豪放。
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于武后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在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所属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所属江油市青莲乡)。
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至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
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过,游历了大半个中国。
二十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
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
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第30课 诗词五首 关于《行路难》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素材 语文版(通用)
关于《行路难》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在这首诗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全诗充满了变幻莫测、丰富奇特的想象,诗人展开他幻想的翅膀,自由地翱翔,一会儿飞到坚冰塞川的黄河,一会儿飞到大雪弥漫的太行,一会儿飞到碧溪垂钓,一会儿又乘轻舟经过太阳旁边,一会儿又回到四顾茫茫的现实,一会儿却又乘长风破浪,高挂云帆远渡在沧海之上。
它从现实到幻境,从上古到未来,从咫尺之间到天涯海角,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广阔无际、壮丽多变的宇宙恣意飞腾。
但这些浪漫主义的奇想,都植根于现实的土壤,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坚决反抗和对美好理想的执著追求。
因此,幻想也是现实的折光,使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得十分完美。
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文学经典30.诗词五首(语文)
另一层意思:朝廷必须依靠臣民的忠心。
课文分析
诗意探究 咏煤炭
【于谦】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抱负。表达了为了老百姓 能享温饱,愿意像“出山林”的“乌金”一样熊熊 燃烧自己,至死也要为国出力的决心。
课文小结
这首咏物诗,是作者以煤炭自喻,托物言志,表现 其爱国忧民的思想和甘愿为国为民出力献身的高风亮 节。于咏物中巧妙结合着抒怀。 第1句:咏煤炭点题。 第2句:正面抒怀。 第5句:古人称庙堂宰相为鼎鼐,这里说宰相的作为,
名句 :显示了大手笔的大气势。
功能之大
课文分析 咏煤炭
诗意探究
【于谦】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原来。
鼎:炊具;彝: 祭器。鼎彝,引申为 国家朝廷的根本。
煤炭燃烧生 成的力量。
古人以为铁 石蕴藏在地下 可以变成煤炭。
意思:铁石 虽然变成了煤 炭,但它依然 造福于人类。
象征意义:甘为国家利益而自我牺牲的人乃国之根本、民之福星。
3.诗歌的三、四句表现了韩愈怎样 的性格?
作者在此申述了自 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 谪的愤慨。尽管招来 一场弥天大祸,他还 是老而弥坚,表现了 他刚直不阿的性格。
4.诗歌的五、六两句描写什么?作者借景 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描写环境。云彩浓重横在秦岭的上空, 我的家在哪里?雪拥蓝田关,连我的马 都不前行。“秦岭”指的是终南山,云 横而看不见京城,他此时不独系家人, 更多的是伤怀国事。他立马蓝关,大雪 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难困苦,未免露 出英雄失路之悲。
4.诗歌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诗词五首》行路难精品教案语文版
《行路难》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李白及其作品风格,熟读并背诵。
2、细读品味,体会诗中所流露出的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和远大抱负。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探究。
课型:新授课。
一、释题导入:《行路难》李白在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共三首),这是第一首。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二、整体感知内容:1、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一带)生于中亚碎叶城,是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著有《李太白集》。
2、背景资料:李白是天宝初供奉翰林,因受权贵谗害,仅一年便离开了长安。
此诗即为志不得申,辞官放浪江湖而作。
主要通过咏世路之艰难,抒“天生我材必有用”之情怀。
3、教师范读,领读,学生自由朗读。
4、翻译:金樽斟满清酒,一杯要十千钱,玉盘里摆满精美的菜肴价值万钱。
面对佳肴我放下杯子,停下筷子,不能下咽,拔出剑来,四处看看,心中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封住了河面;想要登上太行,大雪盖满了山。
闲时我像姜太公在碧溪上垂钓,忽又梦见伊尹乘船经过日月边。
行路艰难,行路艰难,岔路这么多,今后要去哪?总会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挂起高帆渡过茫茫的大海。
三、品味赏析:1、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践行。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壮志难酬的迷茫、愤慨。
2、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
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
3、“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真地传达出进退无路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30 诗词五首上课课件 语文版
明确:
千古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
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
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 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 量。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 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
课堂小结
第30课 诗词五首
行路难
李 白
作者简介
检查预习:
李白(701-762),字 太白 , 号 青莲居士 ,人称 诗仙 ,与杜甫并 称 李杜 。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 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 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 于当涂。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 伟大的 浪漫主义 诗人。
写作背景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 之,唐代著名文学家、 思想家, 古文运动 的 倡导者,“唐宋八大家” 之一。祖籍昌黎,人称 之为韩昌黎,谥“文”, 故又称“韩文公”。
历史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当时韩愈担任刑部 侍郎。唐宪宗要“迎佛骨入大内”,韩愈上 《论佛骨表》劝谏,结果触怒了唐宪宗,几 乎被定为死罪,后经他人说情,才由刑部侍 郎被贬为潮州刺史。 在赴潮州途中(蓝田县),韩愈给送行 的侄孙韩湘写下这首七言律诗,抒发了他对 这次横遭贬谪的悲愤。
课文详解
赏析古诗
1、读诗赏图,体会作者情感是如何 变化的?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
写出宴会的欢乐场 景,以乐景写哀情。
拔 剑 四 顾 心 茫 然 。
郁苦 、闷 悲、 愤抑
}
停 杯 投 箸 不 能 食 ,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30课诗词五首关于《行路难》诗的用典素材语文版
关于《行路难》诗的用典
垂钓碧溪:《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吕尚年老垂钓于渭水边,后遇西伯姬昌(即周文王)而得重用。
梦日:传说伊尹在将受到成汤的征聘时,梦见乘船经过日月边。
长风破浪:《宋书·宗悫传》说,宗悫的叔父问他志向是什么,宗悫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后人用“乘风破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负。
作品三处用典,都很精当新鲜。
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期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明主的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以“长风破浪”自比宗悫,信手拈来,既很新鲜,又很精当自然,毫无雕饰之痕。
同时,文中用典又与浪漫主义手法相结合,既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形象性,又使全诗充溢撼人的激情。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0课《诗词五首》《行路难》课件2
2、本诗使用典故古人能有此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
有的句子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
3、诗人以“行路难”比喻世路艰难 ,诗中具体体
现“行路难”( 照应题目 )的诗句: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4、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 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结句却又使诗境豁然开朗,诗人的心飞向未 来,他坚信,总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 浪穿越广阔的海面,向远方驶去……
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人的感情
欢乐 宴
苦闷 停
希望 想
失望 实
奋发 感
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
1.细节描写——“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 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悲愤难奈之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来 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 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 的豪迈气概。
5、收集古诗词中表雄心壮志的句子。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闲来垂钓碧溪上,征一人展生宏道图路 上 的 艰 难 险 阻 , 仕 途 的 忽复乘舟梦日边。艰伊难尹;用梦“见欲自渡己乘黄船河在”日、月“旁将经登太
行过”后象被征商对汤某重种用理。想的追求。
用两则典故借着历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实,暗示古人 能有的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表达了自己对重回朝廷 仍抱有希望。
行路难诗歌赏析
行路难诗歌赏析行路难诗歌赏析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意思: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赏析:该诗“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诗的前四句描述了自己面对斟满美酒的金樽盒玉盘里摆满的真美佳肴却放下杯子,停下筷子不能下咽,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中一片茫然的情态。
接着,诗人用富于比兴意义的“冰塞川”、“雪满山”来象征自己任途受阻的艰难处境,展示内心痛苦;想渡过黄河,却被坚冰阻塞;想登上太行,却被满山的白雪阻挡。
这两句也解释了前面“心茫然”的原由,点名题目中世路多艰的本意。
诗人引用吕尚、伊尹的故事正是表明自己对前途仍然抱有希望,对朝廷尚存幻想,并未完全丧失信心。
然而,已往的经历和眼前的处境又使他陷入迷惘,不得不再三慨叹行路艰难,岔路这么多,今后不知将置身何处?“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节奏短促的感叹与发问,真实地展现了诗人的苦闷与彷徨。
但李白毕竟是一位性格豪放、洒脱的人,所以诗的最后两句,又再一次挣脱精神的羁绊,从苦闷的彷徨中振作起来。
行路难诗歌赏析2古典诗词赏析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赏析三则
李白《行路难》赏析李白《行路难》赏析三则《行路难》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三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李白《行路难》赏析三则,欢迎阅读。
《行路难》原文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一:这是李白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这组诗从内容看,应该是写在天宝三年(公元774年)李白被权贵排挤离开长安的时候。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于是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他饯行。
而面对金樽美酒、玉盘珍馐,却只能“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一片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
才学识见如李白,曾经在宫廷中得到唐玄宗的赏识,却因为小人进馋而“赐金放还”从此险山恶水,天各一方。
未来的生活中,闲来垂钓,宛如昔日垂钓而受周文王之聘,助文王打下江山的姜尚(姜太公),而历史上又有的这样一个典故:伊尹在受汤之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
想起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诗人又有了对未来的新的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前路多艰,虽然未来还会有机会,但是万般的艰难险阻、矛盾,都闪现在诗人的脑海中。
最后,出于诗人本身积极入世的愿望和毅力、决心,他吟出了这样的千古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共十四句八十二字,在七言歌行中属短篇。
但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及高昂的气势,使它成为后人称颂的千古名篇。
赏析二:《行路难》是《乐府》集杂曲,本为汉代歌谣,内容倍言世路难及离别伤悲之意。
《行路难》共三首,比较集中表现了李白的悲愤与苦闷,表现了他的追求与幻灭,代表了他浪漫主义的特点。
《行路难》其一可以代表李白的中心主题。
这首诗写于天宝初年,诗人入长安而不断遭到权贵排挤谗谄的时候。
李白《行路难》原文及赏析
李白《行路难》原文及赏析李白《行路难》原文及赏析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
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李白《行路难》原文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李白《行路难》原文及赏析篇1《行路难(其一)》[唐]李白原文: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释:1、金樽,金杯。
清酒,犹美酒,酒以清为贵,浊酒为贱。
清酒斗十千,化用曹植《名都篇》诗句,“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极言酒的名贵。
2、珍羞,同珍馐,珍贵的菜肴。
直,通值。
3、茫然,形容渺茫没有着落的心情。
4、“垂钓碧溪”两句:“垂钓碧溪”暗用姜尚故事,“乘舟梦日”用伊尹故事。
据古代传说,姜尚在没有遇到周文王时,曾在璠溪(今陕西宝鸡市东南)钓鱼;伊尹在见汤以前,梦自己乘舟经过日月之边。
这里将这两个典故合用。
5、“长风破浪”,暗用刘宋时代宗悫的典故。
据《南史·宗悫传》:宗悫年少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宗悫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赏析:这首诗作于李白初离朝廷之时,是《行路难》三首的第一首。
此诗激荡纵横,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复杂变化。
通过层层叠叠的感情起伏变化,既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引起的诗人内心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全诗显示出诗人的乐观自信和顽强坚持理想的品格,境界高远。
李白《行路难》原文及赏析篇2《行路难》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
其全文诗词如下: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的艺术表现手法
行路难的艺术表现手法行路难的艺术表现手法《行路难》是大诗人李白的杰作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行路难的艺术表现手法,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行路难的艺术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象征手法指诗人的思想感情不是直接的表达,而是借助对某种事物的描绘进行暗示的艺术表现手法。
在诗歌中,运用象征手法,不但增强诗歌的内涵,而且使诗歌更富感染性,更耐人寻味,提高诗歌的审美效果。
比如,“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诗句中的“冰塞川”、“雪满山”象征自己的仕途艰险、受阻,表明了理想难以实现的现状。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以生活中的崎岖之路象征诗人仕途的艰险。
这样,不但把仕途的艰险形象化,提高了抒情达意的效果,而且扩大了诗歌的审美意境,给读者以审美想象。
行路难作者: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解1、珍馐:名贵的菜肴。
2、垂钓坐溪上:传说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溪(今陕西宝鸡市东南)垂钓。
3、乘舟梦日边:传说伊尹见汤以前,梦乘舟过日月之边。
合用这两句典故,是比喻人生遇合无常,多出于偶然。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赏析“行路难”多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
李白《行路难》共三首,蘅塘退士辑选其一。
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行路难水调歌头古诗赏析
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最后两句表 达宽慰之语,抒发了词人对亲人美好的祝愿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哲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将人世的聚合离 散看作明月的阴晴圆缺,表明人生不会完美无憾,要有豁达的胸襟, 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Βιβλιοθήκη 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点明了作词的时间及缘由。丙辰年,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怅惘,怀念手足 兄弟。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运用设问,向⻘天提出问题“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表现了词人孤独一人的 落寞处境又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 年”两句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更深刻了,对去往天上也更加向往了。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向别时圆?”
炼字:“转和低”是动词,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 眠”有“不能入眠”的意思,准确地表现了词人与亲人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睡的 情景,暗示了词人的忧伤。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久, 千里共 婵娟。” 内容理解:“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表现了词人
仍怀有希望。诗人以浪漫的笔法抒写了自己的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虽然 情感大起大落,但基调豪放乐观、充满昂扬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对前 途充满信心的豪迈气概。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一语带过无数心酸与艰辛;“弃置身”三个字写 出了被贬谪的诗人被朝廷所抛弃的;这六个字把诗人⻓年被贬偏远之地的 苦楚,委婉地表现出来,表达了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悲凄。
“⻓⻛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行路难》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在这首诗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全诗充满了变幻莫测、丰富奇特的想象,诗人展开他幻想的翅膀,自由地翱翔,一会儿飞到坚冰塞川的黄河,一会儿飞到大雪弥漫的太行,一会儿飞到碧溪垂钓,一会儿又乘轻舟经过太阳旁边,一会儿又回到四顾茫茫的现实,一会儿却又乘长风破浪,高挂云帆远渡在沧海之上。
它从现实到幻境,从上古到未来,从咫尺之间到天涯海角,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广阔无际、壮丽多变的宇宙恣意飞腾。
但这些浪漫主义的奇想,都植根于现实的土壤,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坚决反抗和对美好理想的执著追求。
因此,幻想也是现实的折光,使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得十分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