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半学期期中考试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半学期期中考试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2. 哪位人物被称为“千古一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康熙帝答案:A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周朝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答案:C4. 哪位人物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康熙帝答案:B5.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分裂的朝代?A. 魏晋南北朝B. 隋唐时期C. 宋元时期D. 明清时期答案:A6. 哪位人物发明了指南针?A. 墨子B. 张衡C. 沈括D. 毕昇答案:C7.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8. 哪位人物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A. 洪秀全B. 孙中山C. 康有为D. 严复答案:A9. 下列哪个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天津条约》答案:C10. 哪位人物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A. 孙中山B. 康有为C. 严复D. 陈独秀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
答案:秦朝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定都______。
答案:咸阳3. 汉武帝时期,对匈奴进行了______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答案:三次4. 隋朝时期,______成为了中国的国际大都市。
答案:长安5. 唐朝时期,______成为了新的都城。
答案:洛阳6. 宋朝时期,______成为了最大的商业城市。
答案:杭州7. 明朝时期,______成为了中国的首都。
答案:北京8. 鸦片战争后,中国签订了______条约。
答案:《南京条约》9. 甲午战争后,中国签订了______条约。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B.青铜器
C.牛耕
D.都江堰
30.言子,名偃,字子游,江苏常熟人,春秋时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言偃是孔子弟子中七十二贤人之一。言子能成为七十二贤人之一主要得益于( )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学习“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③物理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
④英语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 B. C. D.
9.获取有效看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符合“距今约70万〜20万年” “会使用天然火” “能打制石器”三个信息的古人类足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10.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下列孔子的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仁者爱人B.温故知新
A.儒家 法家B.道家 兵家C.道家 儒家D.墨家 儒家
22.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
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
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
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
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
23.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请问,三者在生产生活中的相同之处是
①都会使用火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①③④
2.在岷江某处,有一座中国的古代防洪灌溉水利工程,它经受了2000多年历史的风雨,至今仍造福当地人民。它是( )A.都源自堰B.赵州桥C.隋朝大运河D.灵渠
3.某同学搜集了“鸿门谢罪,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三个成语定一个主题,应选择的是
初一历史上册中期考试试卷和答案

初一历史上册中期考试试卷和答案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是古埃及的首都?A. 孟菲斯B. 华沙C. 伦敦D. 巴黎答案:A2.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A. 春秋B. 战国C. 秦朝D. 清朝答案:D3. 哪个国家的人最早使用了火药?A. 中国B. 美国C. 英国D. 印度答案:A4.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下列哪些?A. 纸张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爆竹答案:A、B、C5. 印度教最重要的经典是什么?A. 《圣经》B. 《古兰经》C. 《梁山伯与祝英台》D. 《吠陀》答案:D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甲骨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_________文字。
答案:象形2. 古代中国的第一位皇帝是_________。
答案:秦始皇3. 中国古代的长城是为了防御_________的入侵。
答案:北方游牧民族4. 古希腊的奥运会是为了纪念_________而举办的。
答案:宙斯5. 罗马帝国的首都是_________。
答案:罗马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简述古埃及的文明特点。
答案:古埃及是一个以尼罗河为中心的文明,其特点包括:建造了宏伟的金字塔和神庙,发展了独特的象形文字——埃及象形文字,以及崇拜多神教。
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有何重要影响?答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纸张、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这些发明对人类有重要影响,比如纸张的发明促进了信息传播和教育的发展,印刷术的发明使书籍的制作更加快捷,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海洋航行和地理探索,火药的发明改变了战争的形态。
3. 简述印度教的基本教义。
答案:印度教的基本教义包括轮回转世、业报因果和吠陀。
印度教认为人类的灵魂会在死后转世,轮回不断。
业报因果是指个人的行为会影响未来的报应,善行会得到回报,恶行会受到惩罚。
吠陀是印度教的最重要经典,包含了宗教和哲学的内容。
4.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对现代政治有何影响?答案:古希腊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民主政治的国家,其政治制度对现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阶段学业质量监测试卷七年级历史注意事项:本次考试试卷共4页,分选择题(共25分) 和非选择题 (共35分)两部分。
全卷满分60分。
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请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内作答,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
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图片可作为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依据是A.山顶洞人装饰品B.贾湖遗址出土的稻粒C.铜冰鉴D.汉代耧车2. 某遗址出土大量的彩陶器皿,以红底黑色纹饰为主,纹饰多是几何、动植物图案,其中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最为经典,图案栩栩如生。
该遗址是A. 半坡遗址B. 宝墩遗址C. 红山遗址D. 陶寺遗址3. 与“仓颉造字”“伶伦制作音律”等发明直接或间接有关的是A. 炎帝B. 黄帝C. 蚩尤D. 嫘祖4. 他治理水患成功,博得诸夏首领的拥戴,具有夏后氏的称号。
他是A. 尧B. 舜C. 禹D. 启5. 与“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局面开始出现的相关遗址有A. 良渚遗址B. 大汶口遗址C. 二里头遗址D. 安阳殷墟6. 甲骨文中有些文字含“贝”字(下表)。
据此判断,贝在商朝应该是A. 礼器B. 酒具C. 食器D. 货币7. 采用“泥范铸造法”铸造出的,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A. 司母戊鼎B. 三星堆青铜面具C. 编钟D. 四羊方尊8. 《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由此说明商朝末年A. 经济落后B. 天灾不断C. 战争频繁D. 统治残暴9. 利簋上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
该史事发生于A. 公元前21世纪B. 公元前17世纪C. 公元前 11世纪D. 公元前10世纪10. 右图反映的是A. 中国古人类遗址分布图B. 原始农耕时代遗址分布图C. 商代重要城市分布图D. 周初分封诸侯国示意图11. 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朝觐周王仅 3 次,而朝齐、晋、楚三国居然达33次之多。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江苏省南京市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附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统编历史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他们生活在距今约()A. 300万年B. 200万年C. 170万年D. 80万年2.在陕西西安东部一带,考古学者发现了距今约600年的大型的原始聚落遗址是()A. 河姆渡遗址B. 半玻遗址C. 良渚遗址D. 红山遗址3.“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的故事属于()A. 神话传说B. 历史事实C. 考古发现D. 科学幻想4.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A. 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B. 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C. 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D.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5.“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A. 甲骨文B. 大篆C. 小篆D. 隶书6.春秋时期,诸侯争雄。
其中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势力,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A. 楚庄王B. 晋文公C. 齐桓公D. 越王勾践7.“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A. 铁器和牛耕的推广B. 都江堰的修建C. 商鞅变法的实施D. 秦朝统一的完成8.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A. 陈胜、吴广起义B. 黄巾起义C. 李自成起义D. 太平天国运动9.“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
”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原始居民D. 河姆渡原始居民10.对人类的起源问题的研究,最科学的方式是()A. 搜集神话故事B. 发挥想象能力C. 研究远古化石D. 依靠民间传说11.半坡原始居民建造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干栏式房屋。
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因素应是()A. 生活习惯B. 生产工具C. 劳动技术D. 自然条件12.“古代这里土质虽不好,但人们却栽培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
南京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

南京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一、选择题1.据《韩非子》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在这种自然环境下,远古人类要生存,最需要的是A.学会制造工具B.过群居生活C.学会狩猎D.学会烧烤食物2.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他是()A.晋文公B.秦穆公C.楚庄王D.齐桓公3.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从木、石、骨、蚌农具到铁农具的使用是生产工具上的革命,铁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是在A.商朝B.西周C.春秋D.战国4.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A.西周、春秋B.春秋、战国C.西周、东周D.东周、战国5.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应该是A.夏朝建立B.商汤灭夏C.武王伐纣D.国人暴动6.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符合“距今约70万—20万年”“会使用天然火”“能打制石器”三个信息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半坡人C.山顶洞人D.北京人7.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朝代更替是人们共知的客观史实。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兴亡史。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A.西周B.夏朝C.秦朝D.商朝8.下图为清代潍县籍收藏家陈介祺收藏过的青铜器毛公鼎,是毛公为铭记周王册封而铸。
它属于A.酒器B.食器C.乐器D.礼器9.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启建立了夏朝B.汤灭夏建立商朝C.周平王迁都洛邑,建立东周D.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10.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A.考古发现B.文献记载C.神话传说D.调查问卷11.一年一度的高考圆了许多莘莘学子进人国家高等学府深造的梦。
汉武帝时,学生要进人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必须到A.长安B.洛阳C.咸阳D.开封12.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南京南外仙林学校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南京南外仙林学校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A.废除旧贵族的特权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C.奖励耕战富国强兵D.推行县制治理地方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主要指()A.诸侯争霸B.生产力飞跃C.社会制度更替D.思想大解放3.战国初期,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权力下移,一些因实施改革新政而强大的卿大夫逐渐瓜分、取代原来诸侯的权位,执掌国政。
下列哪一诸侯国被瓜分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 )A.晋B.秦C.齐D.楚4.下图所示为战国时期修建的水利工程,对于其作用,下列说法最准确是A.防洪、排水B.防洪、蓄水C.防洪、灌溉D.蓄水、防旱5.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行书6.《史记》记载:“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舜子商均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该史料反映的是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郡县制7.公元前209年夏,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A.商汤B.刘邦C.项羽D.陈胜吴广8.古人曾说:“夫孝,德之本也”。
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9.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商鞅在秦,亦严行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
”材料中“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起到的作用是()A.保护了世袭贵族利益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C.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D.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10.秦末农民战争中,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C.楚汉之争D.城濮之战11.历史学家认为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聚落居民已大量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下列遗址能够证明这一论点的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12.华夏儿女同根同祖,血脉相连。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某同学在阅读一本有关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生活情况的历史书时,了解到有一群距今约三万年的远古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并已会人工取火。
你认为这群远古人应是A. 元谋人B. 蓝田人C. 北京人D. 山顶洞人2.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多),人民不胜(承受不住)禽兽虫蛇(的迫害)”,这种情况决定了远古居民最恰当的选择是A.学会制造工具,抵御野兽B.过群居生活,共同生存C.懂得用天然火,追逐野兽D.住在山洞里,躲避虫蛇3.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是中华民族古代的两种不同文明,存在着互补性。
农耕文明起源于母系氏族繁荣期,是指以农耕生产为主的一切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能够种植粟、烧制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屋、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我国原始农耕居民是A.郧县人B.北京人C.半坡人D. 河姆渡4.历史课堂上,老师在讲解我国一处早期人类遗址时,展示了下面两幅文物图片。
据此判断,该遗址最有可能是A.元谋人遗址B.半坡遗址C.北京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5.以疏导为主治水,就是依据地势的高下,疏导高地的川流积水,使肥沃的平原能减少洪水泛滥的灾害。
因为发明了这种方法,治水有功,受到民众爱戴的中国原始部落首领是A.炎帝B.尧C.舜D.禹6.在远古传说中,有一历史人物能制作衣裳、制造船只、会炼铜。
现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地发掘出距今8000-6000年的蚕茧、丝织品、独木舟和铜刀等。
这说明A.传说中包含一些历史信息B.考古是了解历史唯一途径C.传说中的内容都是真实的D.考古发现证实了所有传说7.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A. 西周、春秋B.春秋、战国C.东周、战国D.西周、东周8.历史谱写着歌曲,歌曲承载着历史。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歌曲中提到的“国家”在中国最早出现于A.夏朝B.殷朝C.商朝D.周朝9.某同学在阅读课外书时看到一张地图(如图),他推断这张地图反映的史实最早可能出现在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10.下图的两幅图片是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铜牌和铜鼎,其中的铜鼎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青铜礼器,这两件文物的出土可以让我们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A.尧舜时期B.夏朝C.商朝时期D.西周11.《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一书中收录了一组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名称及其功能(如图)。
南京鼓楼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南京鼓楼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启建立了夏朝B.汤灭夏建立商朝C.周平王迁都洛邑,建立东周D.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2.佛教西汉末年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植。
其根本原因是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B.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C.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D.有利于统治人民3.以下关于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B.汉代,华佗发明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C.东汉时期的张仲景被后人尊为“医圣”D.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东汉明帝时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
4.东汉后期,政治统治的突出特点是()A.皇帝专权B.宦官专权C.外戚专权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5.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主要指()A.诸侯争霸B.生产力飞跃C.社会制度更替D.思想大解放6.距今约170万年,生活在我国云南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7.周平王东迁后,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
诸侯国各自为政,不再听从王命,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周王室甚至要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
这主要反映出A.诸侯国“尊王攘夷”的策略B.周王室衰微的政治局面C.春秋时期大规模的兼并战争D.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局面8.下图是船型彩陶壶。
下列表述与图片无关(错误)的是 ( )A.当时已有较高的制陶技术B.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造船技术C.印证了当时的文明程度D.证明了船就是黄帝的发明9.以下早期人类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10.这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这个遗址是()。
A.山顶洞人遗址B.元谋人遗址C.半坡人遗址D.北京人遗址11.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统一了中国?A. 秦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正确答案:A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出现的是哪一项?A. 指南针B. 青铜器C. 造纸术D. 火药正确答案:C3. 古代丝绸之路是连接哪两个大洲的重要贸易路线?A. 亚洲和欧洲B. 亚洲和非洲C. 亚洲和北美洲D. 亚洲和南美洲正确答案:A4.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南京条约签订D.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正确答案:A5. 以下哪个城市是中国的首都?A. 上海B. 广州C. 北京D. 成都正确答案:C第二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一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所做的重要改革措施。
答案: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例如推行标准的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制度,修建了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等。
2. 请简要介绍一下明朝的海外航海活动。
答案: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进行了广泛的海外航海活动,与许多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并展示了中国的国力和文化。
3. 请简要描述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重要事件。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了一系列重要事件,如土地改革、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4.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治理。
5. 请简要描述一下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
答案: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以农业为基础,注重农业生产和农民的地位,形成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和农民文化。
以上为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评估试卷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评估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2. 以下哪位人物是秦始皇?A. 嬴政B. 李斯C. 赵高D. 吕不韦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面哪个制度被废除?A. 分封制B. 制C. 郡县制D. 科举制4. 汉朝的建立者是谁?A. 汉高祖刘邦B. 汉武帝刘彻C. 汉昭帝刘弗陵D. 汉宣帝刘询5.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汉朝的建立?A. 楚汉战争B. 垓下之战C. 鸿门宴D. 灞上之围6. 下列哪个皇帝开创了“文景之治”?A. 汉高祖刘邦B. 汉文帝刘恒C. 汉景帝刘启D. 汉武帝刘彻7. 下列哪个制度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A. 推恩令B. 科举制C. 制D. 分封制8. 下列哪个朝代是汉朝的后续朝代?A. 三国B. 晋朝C. 隋朝D. 唐朝9. 下列哪个事件导致了三国鼎立的局面?A. 赤壁之战B. 官渡之战C. 夷陵之战D. 淝水之战10. 下列哪个人物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建立者?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司马懿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都城定在______。
12. 汉朝的建立时间是______年。
13. 汉武帝时期,为了解决王国问题,实行了______。
14.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于______年。
15. 蜀汉的建立者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政治制度。
17. 请简要介绍汉朝的“文景之治”。
18. 请简要介绍汉武帝时期的对外战争。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9. 请论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
20. 请论述汉朝与唐朝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B2. A3. A4. A5. A6. B7. A8. B9. A10. B二、填空题答案11. 咸阳12. 20213. 推恩令14. 22015. 刘备三、简答题答案16.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设立了郡县制,将全国分为36个郡,下设县。
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练习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卷七年级历史(开卷,满分60分,时间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卷纸相应位置。
)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1.观察示意图,山顶洞人生活时期所在的位置应是A. B. C. D.(距今约) 170万年 50万年 10万年 3万年 1万年2.右图是北京人制作的不同类型的工具。
这些工具的制作方法是A.打制B.磨制C.烧制D.炼制3.下列生产生活方式对史前时期人类定居生活助力最大的是A.食物采集B.狩猎捕鱼C.骨器制作D.农业发展4.西安半坡遗址的房屋、窖穴、墓葬中发现了很多粟的遗存。
据此可知,半坡人A.掌握人工取火技术B.处于打制石器时代C.过着农耕定居生活D.依靠食物采集为生5.根据半坡遗址出土的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可推断出半坡人A.会制作玉器B.会简单的纺织和制衣C.主要种植粟D.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6.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玉器有玉璜、玉珠、玉饼、玉丸、玉坠等,是迄今所见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制玉成果之一,最有可能受其影响的文化是A.仰韶文化B.大汶口文化C.龙山文化D.良渚文化7.“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
”材料描述了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郡县制8.部落联盟时期,历经阪泉、涿鹿等几场大的战役,势力、声望大增,逐渐演化为后来华夏族的是A.东方蚩尤部落B.炎帝部落C.黄帝部落 D.炎黄部落联盟9.相传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10.有学者指出:“周王和周公建国,立七十一,姬姓五十三,以同姓为枝干,是家天下政治的再一步成长和扩大。
”这说明分封制的主要作用是A.确立了等级制度B.巩固了西周疆土C.实现了富国强兵D.促进了民族交融11.关于“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下列表述最接近历史真相的是A.没有处理好与犬戎部族的关系B.推行世袭制,皇帝能力低下C.王朝末期统治残暴或朝政腐败D.推行分封制,地方势力膨胀12.《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
南京市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答案

南京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
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A.B.C.D.2.为了稳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暴政而导致灭亡的教训,采取的政策是()A.重农抑商政策B.焚书坑儒政策C.独尊儒术政策D.休养生息政策3.战国初期,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权力下移,一些因实施改革新政而强大的卿大夫逐渐瓜分、取代原来诸侯的权位,执掌国政。
下列哪一诸侯国被瓜分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 )A.晋B.秦C.齐D.楚4.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5.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A.B.C.D.6.公元前127年到公元前91年,各诸侯王国王子封侯者达165人(见下表)。
导致该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汉武帝城阳赵国中山菑川河间济北齐国长沙代国广川鲁国胶东梁国衡山3324201711111111985311A.大肆分封诸侯B.地方广设郡县C.实施“推恩令”D.设立13个州部7.中国古代思想家中,主张“无为而治”的是A.荀子B.墨子C.老子D.韩非子8.“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以上观点反映了诸子百家中某一学派的思想主张,请说出这一学派创始人的代表作()A.《论语》B.《春秋》C.《道德经》D.《易经》9.古书赞扬我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时写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这项水利工程是()A.白渠B.灵渠C.六辅渠D.都江堰10.获取有效看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符合“距今约70万〜20万年” “会使用天然火” “能打制石器”三个信息的古人类足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11.下图反映出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层层分封,权位世袭B.中央集权,皇权至上C.权分三省,制约平衡D.重文轻武,削弱相权12.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北京人遗址B.元谋人遗址C.蓝田人遗址D.马坝人遗址13.秦始皇自称“始皇帝”,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千秋万代世袭帝位,但秦朝最后却短命而亡。
南京市南京市雨花台中学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带答案

南京市南京市雨花台中学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某古人类遗址3个关键词:“距今约3万年”、“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该遗址所在位置是( )A.①B.②C.③D.④2.秦朝“焚书坑儒”,而西汉则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目的是A.压制知识分子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C.推行法家思想D.有区别地对待知识文化3.某同学搜集了“鸿门谢罪,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三个成语定一个主题,应选择的是A.楚汉之争B.战国称雄C.秦灭六国D.春秋争霸4.在“最强大脑”的角逐中,主持人请你根据如图的两个提示依次说出我国古代两个著名的传说人物()A.炎帝、盘古B.炎帝、黄帝C.黄帝、女娲D.盘古、女娲5.商周是我国灿烂的青铜文明时代。
下列文物属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A.利簋B.司母戊鼎C.毛公鼎D.四羊方尊6.“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
与此材料相关的人物是A.黄帝B.周武王C.秦始皇D.汉高祖7.下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A.自然条件B.生活习惯C.生产工具D.劳动技术8.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商鞅在秦,亦严行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
”材料中“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起到的作用是()A.保护了世袭贵族利益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C.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D.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9.陕西西安栎阳城遗址是“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经考古认定是商鞅变法的发生地。
该遗址位于战国时期的A.齐国 B.赵国 C.秦国 D.楚国10.《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是A.进献贡物B.朝觐述职C.派兵作战D.镇守疆土11.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江苏省南京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南京七上期中历史试卷(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注: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字母代号填涂到答卷纸的相应位置内。
)1.(1分)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
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A.种植水稻B.会使用火C.烧制彩陶D.铸造青铜器2.(1分)促使原始人类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A.学会了建造房屋B.生产工具的改进C.自然环境的变化D.原始农业的发展3.(1分)在科学考察中,考古学家分别在江西万年的仙人洞、湖南道县的玉蟾岩等处,发现了1万多年前的栽培稻,在湖南澧县的一处遗址又发现了八九千年前的栽培稻。
材料表明()A.我国南北方广泛种植水稻B.水稻是我国原始社会种植最广的农作物C.水稻在我国有悠久的种植历史D.原始人使用打制石器种植水稻4.(1分)考古学家在西安附近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粟粒。
据此,该处原始居民可能()A.种植粮食作物B.制造陶器C.发明舟车D.铸造青铜器5.(1分)传说在中国古代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
该战役发生在()A.牧野B.涿鹿C.阪泉D.镐京6.(1分)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这种制度开始于()A.舜传位于禹B.禹传子,家天下C.秦始皇统一六国D.汉武帝大一统7.(1分)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古代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
这与下列哪一位统治者有关?()A.夏王桀B.商王纣C.周平王D.周幽王8.(1分)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下列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①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②出现了鱼纹彩陶盆③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④青铜制作工艺高超A.①②B.②⑧C.①④D.③④9.(1分)中国古代的青铜文化十分发达,并以制作精良,气魄雄伟、技术高超而著称于世,以下印证武王伐纣的青铜器是()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毛公鼎D.利簋10.(1分)“(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人。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卷七年级历史一、选择题(以下各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计2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1.遗址是古人无声的语言,是与我们跨越时空的对话。
周口店遗址是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该遗址能够告诉我们A.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B.河姆渡人种植水稻C.半坡人制作精美彩陶D.炎帝教民开垦耕种2.在某遗址中出土了饲养家畜的圈栏、磨盘、石研棒,在地窖里出现了储存的粟米堆积。
据此,该处原始人类可能A.使用打制石器B.开始定居生活C.建立部落联盟D.具备牛耕技术3.根据考古发现,远古农耕时代的河姆渡人最有可能吃到的是A.甘薯B.粟C.葡萄D.稻4.《史记》提出“祖黄帝说”,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也是夏朝人、商朝人、周朝人、秦朝人的祖先,还是匈奴人、鲜卑人的共同祖先。
材料体现的观念是A.民族认同B.华夷有别C.民族差异D.国家统一5.“夏传子,家天下。
”《三字经》这样描述是因为夏朝创立了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中央集权制6.了解历史时序和掌握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
下图①处对应的朝代是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7.2023年是我国十二生肖纪年的兔年,如果用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古代文字书写“兔”字,下列符合要求的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8.将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A.桀B.汤C.盘庚D.纣9.“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时期”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该阶段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是A.打制石器B.原始陶器C.青铜铸造 D.瓷器烧制10.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春秋时期霸主的是A.齐桓公B.秦孝公C.晋文公D.楚庄王11.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
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A.奴隶制开始瓦解B.封建制度确立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争霸兼并12.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不仅兼并小国,而且大国之间也出现兼并现象。
2021—2021学年江苏南京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

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一、选择题(共25 题,每小题 1 分)七年级历史1. 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打制的石锤、刮削器。
说明北京人可能 ()A .群居生活B .保存火种C .制造工具D .直立行走2. 考古发掘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
考古学家在西安附近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粟粒。
据此判断该处原始居民可能( )A .种植粮食作物B .制造陶器C .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 D.制作磨制石器 3.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 ④城市的出现 ⑤磨制工具的发展()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⑤C .①②④⑤D .①②③⑤ 4. 黄帝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传说中与他有关的文明贡献有( )) A .商朝开始出现 B .夏朝数量增多 C .主要用于农业 D .采用 “泥范铸造” 10.西周王朝对用鼎制度规定: “天子九鼎, 诸侯七鼎, 卿大夫五鼎” 这体现了西周 ( )A .社会腐败现严重B .各经济发展不均C .等级界限严格D .青铜铸造业落后 11.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 ()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隶书 12. 春秋时期,诸侯纷争,首先实现霸主美梦的是( )A. 齐桓公B. 楚庄王C. 晋文公D. 秦穆公13.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推广使用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 .促进井田制瓦解B .导致地主阶级兴起C .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D .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14.右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
出现“田氏 代齐”这一历史现象的诸侯国位于( )A .①B .②C .③D .④15.“退避三舍”、“问鼎中原”、“围魏救赵”共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 .经济发展B .王室东迁C .战争频繁D .制度改革 16. 让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修建于( )A. 春 秋B. 战 国C. 秦 朝D. 西 汉17.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改革中最受推崇的学派可能是( )A. 儒家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18.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A. 汉朝 B. 商朝 C.周朝 D.秦朝19. 为了防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秦朝修筑了( ) A. 都江堰 B. 长城 C. 灵渠 D.骊山陵 20. 下列事件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的是( )①兴办私学② 秦朝统一文字 ③秦始皇焚书坑儒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21.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是因为秦朝( )A. 推行残暴统治B. 国内诸侯争霸C. 修筑万里长城D. 民族矛盾尖锐22.“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统一文字
C.统一度量衡
D.出击匈奴
28.中国台湾某旅游团要去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该去
A.黄帝陵
B.大禹陵
C.秦始皇陵
D.汉高祖陵
29.二十世纪末,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世界水利文化“鼻祖”,都江堰修建于
D.是一种对上古时代历史的夸张,完全无法相信
26.有一个旅游团在旅游的过程中,自主发起保护长城的活动。导游关于秦朝长城的起止点有些模糊,你认为正确的是
A.西起辽东,东到陇西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西到咸阳,东到北京
27.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其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政治制度是
17.(2016德州)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18.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用甲骨文刻写,刻在牛骨上B.用楔形文字刻写,刻在泥版上
C.用小篆(或隶书)书写,写在木片上D.用楷书书写,写在纸上
6.“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材料所反映的教育方法是
A.以“德”教人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D.当仁不让于师
7.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符合“距今约70万—20万年”“会使用天然火”“能打制石器”三个信息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半坡人C.山顶洞人D.北京人
8.在“最强大脑”的角逐中,主持人请你根据如图的两个提示依次说出我国古代两个著名的传说人物( )
A.炎帝、盘古B.炎帝、黄帝C.黄帝、女娲D.盘古、女娲
A.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统一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19.目前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兽面纹方鼎
D.青铜爵
20.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
A.大兴土木B.大兴文治C.休养生息D.平抑物价
21.下图反映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白渠
22.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A.废除旧贵族的特权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C.奖励耕战富国强兵D.推行县制治理地方
23.商鞅变法措施中,对今天的户籍制度有重要影响的是()
A.允许土地私有B.重农抑商C.编制户口D.推行县制
A.他实行大一统,实现了西汉的鼎盛,真乃盖世英雄
B.他为了做皇帝杀了很多人,是历史罪人
C.他虽然实行大一统,实现了西汉的鼎盛,但是他为了加强统治,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因此过大于功
D.他为了加强统治,虽然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但是他实行大一统,实现了西汉的鼎盛,因此应该充分肯定。
5.公元前210年,在辽东守卫长城的弟弟写了一封家书寄给南方家乡的兄长。下列各项是对这封家书描述,正确的是( )
9.某考古学家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们在这里发掘过一座完整的土木建筑的房子,在里面发现了一些小罐罐,打开一看,竟然是小米,只是没有米瓤。”文中的主人可能是
A.山顶洞人B.浙江C.砖木瓦房D.西安半坡人
10.司马迁将汉武帝一生的文治武功概括为:“外攘夷狄,内修法度。”这里的“夷狄”主要是指
A.蒙古B.匈奴C.羌族D.犬戎
24.历史上商朝曾多次迁都,把都城迁到殷的是
A.盘庚
B.周厉王
C.周幽王
D.周平王
25.“相传黄帝已经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作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宫殿和指南车。”这些远古传说
A.是由人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想象虚构出来的东西
B.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
C.经口耳相传,是完全可以相信的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B.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C.加强中央集权制度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3.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A.孟子﹣﹣民贵君轻
B.韩非子﹣﹣“兼爱”“非攻”
C.墨子﹣﹣无为而治
D.庄子﹣﹣以“法”治国
4.“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下列关于“汉武”的评价最准确的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15.假如你想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期去体验我国最早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最好选择去
A.北京B.云南C.浙江D.陕西
16.2018年安徽颍上举办第13届管子文化旅游节。管子即管仲,被誉为“春秋第一相”,他辅佐成为春秋首霸
A.秦孝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齐桓公
南京市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为接近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2.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盘古开天辟地B.黄帝和尧舜禹时代C.夏商周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
13.制作年代尺,可以有效学习历史。牧野之战应当位下面年代尺的哪个位置?( )
A.AB.BC.CD.D.
14.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讲授“我们的远古祖先”这一课时,出示了一幅图片并介绍说:“能直立行走,使用打制石器,学会使用火。”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应是
11.公元前127年到公元前91年,各诸侯王国王子封侯者达165人(见下表)。导致该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汉武帝
城阳
赵国
中山
菑川
河间
济北
齐国
长沙
代国
广川
鲁国
胶东
梁国
衡山
33
24
20
17
11
11
11
11
9
8
5
3
1
1
A.大肆分封诸侯B.地方广设郡县
C.实施“推恩令”D.设立13个州部
12.台湾作家柏杨在《中国人的史纲》中把中华人的活动历史,分为祖先被神灵化的“神话时代”、回归人述但又缺乏可验证性的“传说时代”、事实越来越多并且有文物验证但文字流传较少的“半信史时代”和有文字可查有实物验证的“信史时代”。按其划分法,“传说时代”应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