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心灵师爱无痕

合集下载

走进心灵师德无痕学习师德体会

走进心灵师德无痕学习师德体会

今天,我听了老师《走进心灵,师德无痕》的学习报告,感触很深,心灵震撼,受益匪浅!同时,我也将自己从教几年来教学经历进行了一下反思,教师应当如何修养自己的职业良心?一、力求厚德懿行,让自己的内心有宽度,以内化师德之美。

“懿”是美好的意思,懿德也就是美好的品德。

厚德懿行应该是教师追求道德的上线。

世界上没有完美,但作为教师,必须去追求完美,并在人性化上不断地去完美自己。

都说教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一点没错。

教师可以说就是你这个班级的影子,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你的学生。

可是现在有许多的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每天走进校园,看见学生就烦,工作是为了生活,没事了就上上网,聊聊天,打打牌,就这样还不满足,还是满肚子的牢骚,嫌工资太少,没有地位,负担太重等等。

只图享受,不同奉献。

教师负担重,责任大,这点没有错,我们是否应该拷问一下自己的心灵,教师的职责你都做得了吗?前几年国家对师德要求很少,教师的思想意识淡薄了,一个个都变得那么现实,不讲奉献,只图回报。

工作的心态变了!二、提高素质,完善教师的人格魅力记得刚刚毕业那年,有一件事让我终身难忘。

当时我带的班上有一个女生,作业完成的质量不好,我很生气,就罚她将作业抄写十遍。

她当时就回嘴,“问我为什么只罚她?”我听了更生气,我告诉她,我心情不好。

我的本意是我心情不好,你不要惹我,否则我会罚你更多。

当时学生小,也不懂得什么,就又回了我一句:“你心情不好,管我什么事?”我当时无语。

是呀,你心情不好,管学生什么事,你怎么能将不好的心情带给学生,将气洒在学生身上呢?这件事给我的触动很大,教师必须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灵。

我们不要随便把自己的感情表露给学生。

而与李老师在案例中提到的那位刚得到母亲去世的噩耗,却能满怀激情的上完一堂课的老师相比,我真的好好向他学习,做一个健康的老师,学会将快乐传递给学生。

我们老师一定要给学生的心理发展留有空间,李老师在案例中谈了自己是怎么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的,在没有伤害学生的情况下,保护了一个学生的心灵,拯救了一名学生,令人敬佩!无独有偶,我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过向李老师讲的事件。

师爱无痕,走进学生的心灵

师爱无痕,走进学生的心灵

干 。这就 需要 我们 班 主任 从心 灵 上去走 近 他 、用心 去 了解 他 ,从而 这件 事 是 这样 的 :女 生 5 0 5 寝 室 已经 熄 灯 了 ,可 是其 中一 个 女 生 因为上 厕所 ,不 小心 把手 臂碰 疼 了 ,便 大声 尖 叫 了一声 。寝 室 里 信 任 他 、鼓励 他 。 你 被X X 了吗 ? ”寝室 里 本 期 ,我 来到 江津 区 白沙 中学 高 屋校 区 上课 。担 任初 一 四班 的 的纪 律委 员便 用 了一句 很 粗俗 的脏 话 骂她 “ 语 文课 兼班 主任 的 工作 。在 这新 的 学校 里 ,我心 中有一 种全 新 的感 的另 一个 女生 便 为这个 被 辱骂 的朋 友 “ 两肋 插 刀” ,开 始 与说脏 话 觉 :人 ,学 校 和环 境都 是新 脸孔 ,新面 貌 。尤其 是 班主 任 的工作 , 的 干部对 吵起 来 ,寝室 里乱 成 了一 锅 粥 ,直到有 明 理 同学制 止 。 感 觉 比以前 教任 何 一个 班都 还要 艰 难— —班 级名 义 上是 个集 中班 , 为 了让 当事 的 纪律 委 员 王X 语 和 其他 同学 们 明 白脏 话 、粗话 的 学 习成 绩 与其他 班 一样 只有 几个 优 生 ;但是 班务 工 作上 几乎 没有 学 粗俗 和 危害性 ,我首 先肯 定纪 律委 员及 时 管理 违纪 同学 是应 该 ,正 语 和另 外 一个 同学设 身 处 地想 想 假 如辱 骂 的 语 言 生 能跟 班 主任 撑得 起 的 。要 想 有学 生能 帮 我撑起 ,必须 自己慢 慢培 确 的 ,然 后 让王 X 养 他们 。对此 ,我 要坚 定信 心 和决 心 ,干 工作 不 能仅仅 凭本 心 , 良 被 施加 在 自己身上 ,自己会 不会很 舒 服 ?所谓 “ 己所不 欲 ,勿 施 于 人 ” 便 是这 个道 理 。第 三 ,我 又特 别对 纪 律 委员 王X 语 强调 了作 为 心 ,还要 有一 种 干事 创业 的劲 头 !即使 发生 了那 件从 教 1 8 年来 第 一 次 当着学 生掉 泪 的事 。 干部 ,在 管理 同学 时应 该语 言 文明 、得体 ,要 让 人心 服 口服 ,即是 那 是开 学第 四周 的星期 天 下午 ,当时 我正 参加 完 离家 很远 的朋 能通过 自己 的言行 和管 理水 平在 同学 中树 立 良好 的形 象 。之后 我 分 语和 另一个 “ 两 肋插 刀 ” 的同学谈 心 : 友 的生 日宴 ,错 过 了早 回家 返校 的 时间 。于 是晚 归 。途 中听 说 了班 别 单独 跟纪 律 委员 王x 上管 教 室钥 匙 的干部 王 x 语把 钥匙 丢 了 ,导致 学 生们 接近 7 点 都还 进 不 了教 室 ,上不 了课 。可之 前 丢钥匙 的她一 点也 没 跟我 说 ,班上 其 “ 王x 语 ,你觉 得辱 骂 同学 ,能够 接受 么? ” “ 当然 像 对 待 自己 的 孩 子 一样 ,付 出 自己所 有 的 上 ,我发 现 了两点 值 得我 重视 的事 。一 是 同学们 平 常 的言行 粗俗 , 爱 。用 真心 去 爱护 每个 孩子 。特别 是 留守儿 童 ,他 们在 家大 都 是 由 把脏 话 、粗话 当 “ 家 常饭 ” 。作为 班 主任 老师 ,教 育班 上学 生 们改 爷 爷 、奶 奶 或外 公 、外 婆 ,甚 至 是 亲戚 带着 。他 们 的 心 灵 缺 乏沟 掉陋习 ,这对中学生在中学时期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 通 , 自信心 不 足 ,脾气 暴躁 ,不愿 听监 护人 的话 ,有时 甚 至产 生逆 个环 节 。二是 要让 当事 干 部和 同学都 明 白在 错误 行 为面 前没 有特 反 心 理 、厌 师情 绪 ,把 老 师 讲 的话 当作 耳边 风 ,做 什 么 事 都 对着 权 人物 ,都要 一视 同仁 ,公 平公 正地 加 以处理 ,加 以教 育规 范 。

走进心灵 师爱无痕

走进心灵   师爱无痕

走进心灵师爱无痕
——班主任的故事
1、走进心灵师爱无痕。

2、捧着一颗心来——爱与责任
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说到张东同学学习无所谓,然而运动会上勇敢,后来经过王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最后学习很好。

4“我没有想处罚你,而是想帮助你”说的是一个女孩,她原来是一个小偷,经过诚心教育,给她办了一隆重是生日晚会,最后从心灵上感化了她。

5、青苹果的故事—遭遇青春期,利用“青苹果的滋味,又酸又涩”。

教导学生正确处理早恋问题。

后来一个考生南开大学,一个考上中国武警大学
6、.教育者必须具备等待的雅量
7、锥处囊中,脱颖而出。

大胆启用没有当过官的学生当班长。

8、笑对人生,永不言败。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利用李宁的成长历程故事来感化学生。

8、上网也精彩——德育要跟上时代的脚步
9、.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10、平凡蕴含伟大,细节铸就成功
11、教育者必须具备等待的雅量
12、上网也精彩——德育要跟上时代的脚步
结束语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我们: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所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教育是心血累积的成长,是
细节铸就的成功,教育是爱心铸就的责任,是百川归海的胸怀。

我们必须加强自身修养,让教育成为抵达学生内心的感动,走进心灵,师爱无痕。

鼓励的爱给学习困难的孩子——听“走进心灵、师爱无痕”专题讲座学习心得

鼓励的爱给学习困难的孩子——听“走进心灵、师爱无痕”专题讲座学习心得

鼓励的爱给学习困难的孩子——听“走进心灵、师爱无痕”专题讲座学习心得鼓励的爱给学习困难的孩子——江汉油田小语2班1组(东方红小学)孙艳红听了“走进心灵、师爱无痕”专题讲座,我深刻的认识到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以爱的情感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并时常让他们从不同的方式去体会到老师对他们无私的爱。

我班有一个胖乎乎的高个男孩叫李国文。

学习习惯糟糕透了,作业经常不完成,本子常常闹“失踪”。

即使偶尔完成,那字也如同七拼八凑的火柴棒一样,松垮无力,本子写得乱七八糟,没几天就布满了饭粒、油渍。

行为习惯也很糟糕,没吃完的方便面趁着大家不注意顺着栏杆往下倒,抽屉里堆满了东西。

正因为如此,同学们不喜欢靠近她,而家长因为工作忙,没精力管她。

我无数次的谈话或严厉批评都没有用,从此,这孩子便开始走在“糟糕”的人生之旅。

面对李国文如此糟糕的现状,如果我也像同学和家长对他的态度一样,把他“一棍子打死”,一味的指责她“糟糕透了”,学生必会对他的印象更加糟糕。

学生的态度很容易会随着老师走,作为老师,我有责任想办法引导他重树自信。

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指出课程评价是服务于学生发展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

评价的手段不是为了给学生在群体中一个位置,而是为了在原有的水平上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那么我们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就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将评价变为融合着关心与爱心的寄语。

我的评价应是一缕阳光,一股甘泉,能让学生受到鼓励,能给学生带来希望。

科学证明:一个人如果收到正确而充分的鼓励,能力就可以发挥到80%—90%,甚至更多。

于是我开始制造机会。

一次家访时,***说他回家后,多次表示想保管班级的钥匙当值日生,我从这句话中看见他美好的心愿,我抓住这一点,让他担任班级的劳动委员。

每当教室卫生打扫完后,我就在班里大力表扬他。

看到他的表情即腼腆又得意洋洋,我想,我已点燃他藏在内心深处的希望的火焰。

趁热打铁,每次上课时,我都用鼓励的目光注视着他。

在一次单元试卷讲评课上,讲到阅读题,全班无一人举手,只有他似举非举,面露紧张犹豫神色瞅着我,我用微笑的目光示意她起立,他红着脸小声的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完全正确。

走进心灵_师德无痕

走进心灵_师德无痕
2、如何转化学困生,一直是班主任感到头痛的事情,也是一个需要班主任高度重视的问题,因为这部分学困生,有的上课不认真,或者不完成作;,有的喜好惹是生非;有的喜欢上网打电游等等,他们的这些表现无疑会影响整个班集体,甚至会带坏其他同学,同时也对他们的成长不利,那么,作为班主任应该怎样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呢?通过学习,我采用了这样一些做法:【1】、对学困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与他们的家长取得联系,了解情况,进行沟通、交流,与学困生本人谈心等,通过这些方式,深入了学困生种种不良表现的原因。【2】、每一个学生都是有个性差异的,针对学困生的个性特点我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对症下药,对那些特别重视感情的则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他们慈母般的关心,用一颗爱心来争取他们的转变;对于那些特别没有自制力的同学则和他们约法三章,并且时时刻刻加以监督;对于那些个性较强又容易冲动的同学则采用谈心和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3】、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我们一定要带着一颗耐心,千万不可浮躁冲动,也不能因为一时的没有成效就悲观失望,甚至于对学困生从此放任自流,置之不理,那样会误人子弟。
3、培养班干部,成为小帮手。在学习、纪律、卫生、体育锻炼、两操等方面对全班同学进行监督、检查。对表现不好的同学每人次扣0、1分的操行分。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也就告诉我们如果要“传道、授业、解惑”就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品德。因此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不断更新自己,充实自己,要用渊博的知识向学生展现。试想当学生在班主任的课堂上听得如醉如痴,充分领略班主任的课堂教学风采时,他们难道不会在心中深深地喜欢和佩服自己的班主任吗?其次,班主任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处事给学生以表率,做学生的榜样。。
作业1要求:完成学习心得笔记。

走进心灵,师德无痕

走进心灵,师德无痕

走进心灵,师德无痕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力量可以穿透一切的。

在观看王威老师的专题讲座——“走进心灵,师德无痕”后,我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触,进一步理解了“师爱”的内涵。

在她当班主任的案例中,努力地去理解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学生心中播下爱的种子;正凭着这种爱的力量,她的学生努力学习,不断探索,并逐渐理解老师对他们的深沉关爱。

这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犹如一曲曲感人的歌,一首首美丽的诗,浸透着他们辛劳的汗水,凝聚着他们对学生全部的爱。

虽然他们有不同的人生经历,但在每个人的故事中都有一种共同的精神主线——师爱。

王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懂得——因为关爱最后得到了学生的理解与信任,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心灵和才智与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

这种爱有时是像朋友间,有时像父与子或母与子之间深沉的,它蕴涵在关注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这种爱是神圣而纯洁的,他们可能是我们整个生命历程中擦肩而过的行人,在再次相遇的时候因为一声“老师”也会让我们感动莫名。

有人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就需要这样一种神圣的爱,不求回报,严慈相济。

随着人们对“师德”的日益重视,各种加强师德建设的措施不断出台。

不管外部手段如何,提高师德水平,关键还是要每一位教师从内心深处培养对学生的“爱”。

只有自己内心深处承载了师德的内涵,成为自己整个教育行为过程用师德要求自己而发出的行为主体。

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在未来教育的发展中,要挑起培养人才的重任,应该具备以下素质:一是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严谨篤学,淡薄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是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较高的业务水平,要通过学习、培训、研修、学术研讨和交流等方式,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教育教学骨干。

走进心灵师爱无痕

走进心灵师爱无痕

教师的爱心
教师的爱心能使少年更健康地成长,教师的爱心,时时表现为常人无法理解的对学生从心底里深深的理解。

在我们的青少年中,有一批成绩优秀,才华出众的学生,对这些学生,教师的爱心要特别表现在锤炼其意志、协助其心理得到健康成长方面。

对有些有生理缺陷或家庭贫寒的学生,教师的爱特别表现在关心和体贴上,使之摆脱自卑、增强信心和勇气。

我们作为教师应该体贴入微、关怀备至、态度谦和、平易近人,敞开心扉地对待学生。

这样学生才会对老师有深厚感情,终身不忘。

教师的爱心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振作起来。

要像父母对待子女,医生对待病人一样,用真心实意和深情融化他们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

教师工作是“天底下最崇高的职业”。

保罗·韦地博士的问卷调查再次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尊重与爱心是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使用知识的水平。

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教师的爱心是能够挖掘学生无限的潜能的。

让我们都来做一个有爱心的教师吧。

走进心灵师爱无痕

走进心灵师爱无痕

走进心灵师爱无痕作者:马维萍来源:《新课程·中学》2016年第03期人们常说,想要做教师,就必须具备全面的技能。

有人说,教师就像爹妈,又像保姆和警察,我已深有体会;有人说,教师就像无底洞,有看不见的深度,摸不着的广度,我感同身受;有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爱永恒,我正延续着……曾几何时,人们都这样形容老师:是春蚕、园丁、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而提到最多的,就是像“妈妈”。

“妈妈”是一个伟大的称呼,当一个学生发自内心地叫我时,我愣住了,继而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那是我刚毕业时,分配在离家较远的一个农村小学任教,住在学校里,两个周才回家一次,所以空闲时间很多。

刚接手这个班我就注意到班里一个叫小志的小男孩,他坐在最前面,长得很瘦小,一双大眼睛,两只小腿在凳子上直晃,直觉告诉我这是个顽皮的小男孩。

随着后来的接触得到了印证,通过其他老师我了解到小志妈妈在生他时难产去世了,奶奶很宠爱他,什么事都依着他,由于他又顽皮又瘦小,同学们都管他叫“瘦猴”。

小志的学习很差,语文、数学成绩都在五六十分左右。

在与同学们一段时间接触后,我很快就与孩子们打成了一片,下课时大家都围着我,我跟他们一起跳皮筋、踢毽子、做游戏。

同学们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与我分享,小志也爱围在我身边,但他从不多说什么。

有一次班长问我能不能放学后在学校里做作业,我同意了,一开始只有三四个学生,后来慢慢聚集了十几个学生。

做完了作业我就给他们讲故事,有几次我注意到校门口有一个小脑袋在晃动,班长告诉我那是小志,他也想来做作业,因为成绩差不好意思来。

第二天一上课我就对他说老师欢迎他来做作业,他高兴得手舞足蹈,这一天上课特别认真。

于是我就利用这个机会来辅导他学习,把他以前落下的知识慢慢补上,看到自己一点一点的进步,他也很开心,来学校更勤了。

周六周日我又约他与同学们一起出去玩儿,我们玩得不亦乐乎,常常一头大汗一身泥巴回来,每次我都给他洗净衣服再让他回家。

听走进心灵师爱无痕有感——XX年国培心得体会

听走进心灵师爱无痕有感——XX年国培心得体会

听《走进心灵师爱无痕》有感——XX年国培心得体会岁末,我参加了小学教师国培远程研修学习,倾听了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王威教师《走进心灵师爱无痕》的班主任故事,我收成颇丰。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王威教师正是爱学生,才能教好他们。

班主任工作中,王威教师注重运用科学的方式和无私的爱心,走进学生心灵深处,探讨了一条符合新时期学生特点的教育教学途径。

众所周知,春夏秋冬,那不倦的是风,它飘但是来,再飘但是去。

催出盈盈春色,送来阵阵清凉,捧出累累硕果,吹来皑皑白雪。

当咱们想感激它带给咱们的不同出色时,它却悄但是去。

王威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正如这绵绵不断的、从不言谢的风吗?回忆自己十连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有所感想,愿与大伙儿分享。

一、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师的爱要如风,惠泽每一颗幼小的心灵作为班主任教师,就应该像王威教师那样对待学生,要用爱的教育来培育学生,给他们一个健康的、可持续进展的以后,教在今天,想在明天。

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大体单位,是学生学习、活动、成长的大体场所,是学生在学校的“家”。

因此,班主任应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在工作中,细心地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们制造成功的机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尽力有所前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王威教师说:教育需要聪慧,更需要胸怀。

记得我刚带一年级时,走进教室,就看到一双双清澈的眼睛,一张张天真的笑脸,还听到叽叽喳喳的声音充满了整个教室。

一年级的新生确实是这么可爱,想说就说,想笑就笑。

我成了一个统帅,统率着一群一般又干净的灵魂。

可是,好景不长,班上的一个小孩让我心烦意乱。

天天都有同窗和科任教师向我告状。

上体育课,他个子高,站在最后,他使劲向前一推,一队的小孩都摔倒;班长管他,他拿着喝水的瓶子当头一下;在课堂上,随意唱歌,无心识地高声说话,不时引得全班同窗哄堂大笑,学习成绩就更是什么也可不能。

我意识到那个小孩不正常,赶紧与家长交流。

走进心灵,师德无痕学习心得

走进心灵,师德无痕学习心得

走进心灵,师德无痕学习心得走进心灵,师德无痕学习心得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走进心灵,师德无痕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走进心灵,师德无痕学习心得1听了李晓凡老师《走进心灵,师德无痕》的学习报告,感触很深,心灵震撼,受益匪浅!从20xx年9月踏上工作岗位开始,我就教一年级。

自孩子们入学第一天到期末考试结束,这其间的每时每刻,我都在消耗我的智力和体能,透支我的生命,小学教育靠的`是经验和耐心,而我也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孩子,没有经验,不过好在还有耐心;小学一年级班主任的细节管理及对孩子们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我而言一片空白,我摸着石头过河,坎坎坷坷,一路走来,蓦然回首,我发现,我长大了,成熟了,扪心自问,对得起了领导的青睐、家长的重托、孩子们的未来。

但是其实每份工作都是这样,每天我们要面对太多琐碎的“鸡毛蒜皮”,在疲惫和无奈中,把“选择我爱的,爱我所选择”的誓言早已抛之九霄云外;每次走在路上,我都会观察路上的行人。

他们被工作所累,绝大多数都满身疲惫,他们脸上没有微笑,他们眼神游离而空洞,当时我想了很多,在很多事情上,没有是非对错的衡量标准。

回想我的事业却不行,教师这一职业太特殊也太重要,特殊到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要与之接触,特殊到它要肩负一个民族的大业,所以我们不能有半点的马虎与懈怠,在“光荣”、“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春蚕”、“蜡烛”这些过时的土气的名衔下,至少我们要从心底产生一份美好与崇高!虽然辛苦、虽然疲惫、虽然委屈、虽然平凡,我还是能体味到那来自心底的幸福,不管它一时被多少迷雾覆盖,不管它失意多久,当被真、被善、被爱、被良知唤醒时,它依然会冲破云雾,来感染心田那一方净土,来充盈大脑,来温暖学生和社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快乐原本如此简单,幸福就在这里。

“走进心灵,师德无痕”学习心得

“走进心灵,师德无痕”学习心得
爱心是真情,是温暖,是无穷的力量。老师的爱往往能感动学生,甚至挽救学是后进生,他们往往敏感而不自信,更需要老师的关爱。
尤其是自己带班以后,更能体会到班主任的爱心和耐心。特别是对特殊家庭的孩子,身体有残疾的学生,他们更渴望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信任、理解,所以,我们要因势利导,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肯定,给予鼓励,让其找回自已,获取信心,要格外用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爱心,对他们要有心里援助。我班有一个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和奶奶一起生活。久而久之,形成了他孤僻的性格,平时不言不语,和其它同学不合群,学习自然也差。我了解他的情况后,就对他多一份关爱,对他给予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学习关心他,生活照顾他,他身上有什么缺点,我会耐心地和他谈话,等待他的进步。努力挖掘他身上的闪光点,借机会大力赞扬。还让其它同学和他交朋友,带着他一起学习。一个月后,他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教育学生时还要因材施教。孩子的心是未经雕琢的璞玉,美丽而又稚嫩。当我们肯于俯下身来,走进他们的世界,就会发现,原来许多成人眼中的错误缘于我们对孩子的误解。记得去年班上有名学生,一上课就睡觉,毫无学习兴趣,成绩一塌糊涂。科任老师和值日生常常来告状,一提到他就头疼。于是,一段时间内,我从各方各面了解有关他以前的学习、生活,甚至家庭情况,并考虑如何燃起他对学习的兴趣。终于,在一次数学课上,他被数学老师怒气冲冲拽进了我的办公室。望着他一张无所谓的面孔和一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表情,我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轻轻抚摸着他的头发,让他坐到我旁边。把自己求学的经历和生活中的艰辛,把社会的现实和工作中的无奈,把父母的苦心和老师对他的期望,慢慢地说给他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教会他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会他怎样去学习,并向他表明我会一直关注他,帮助他。近1小时的谈话,他迷惘的眼神终于明亮了,也向我敞开了心扉,并向我表明今后上课再也不睡觉了,会和大家一起努力学习。事后证明,他也做到了。科任老师和同学们见他态度转变了,也很乐意帮助他。可见,温暖的阳光比冷酷的严寒更有威力,潺潺的春水可以融化坚冰。

《走进心灵师爱无痕》

《走进心灵师爱无痕》

走进心灵,师爱无痕高海燕曾看到这样一则材料,说是某一调查组“从5所学校随机抽取100名教师,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被试者回答‘是’;然后向这100名教师所教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12%。

”这样的结果,肯定出乎百名老师意料之外。

每个老师心里肯定也不好受,甚至有些愤然了:我们当教师的不计地位、不计名誉、不计时间、不计报酬,倾注满腔心血,不就是为了学生吗?白天,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晚上,我们备课、改作业;课余,我们苦口婆心跟差生磨嘴皮;假日,我们不厌其烦与家长打交道……这不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吗?这不就是爱吧?难道他们麻木了?难道他们真的走进了感情的荒漠?不然怎能没体会到?不要过多地责怪我们的学生,还是好好反省我们自己吧!我们的要求是不是太苛刻了?我们的语言是不是太刻薄了?我们的脾气是不是太急躁了?我们的行为是不是太粗暴了?……是啊,我们“恨铁不成钢”,我们“爱之深”,但表现出来的却往往是“责之切”。

训斥、挖苦、讽刺等处罚学生的事不是时有发生吗?至于罚课业、罚站、罚跑、罚劳役等变相体罚,更是被一些老师奉为最后的法宝。

诸如此类“只给好心,不给好脸”的爱,学生岂能接受?不要以为,燃烧自己,就一定能温暖别人、照亮别人。

你给学生一枝花,学生不一定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你给学生一块冰,学生却会感觉到冬天的严寒。

让我们牢记克鲁普斯卡娅的话:“光爱还不够,必须善于爱。

”一、关爱学生,就要最大限度宽容学生。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南风与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路上行人的大衣脱掉。

北风首先来了个猎猎呼啸、寒风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本分的侵袭,反而把大衣裹得更紧。

而南风徐徐吹动,渐渐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扣子,继而脱掉大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育应当是一种理解,一种感化,是一种同舟共济。

作为教育者要最大限度的理解、宽容、关爱学生,为学生创造如沐春风的成长环境。

要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的追求,欣赏学生的亮点,激励学生进步,信任学生言行,宽容学生的过错。

走进心灵,师爱无痕

走进心灵,师爱无痕
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孩子:他一点也不聪明,可以说很笨,学东西学的很慢。上课经常低着头,从不听讲回答问题。下了课却经常跑到办公室说谁拿玩具来了,谁带钱了,谁上课说话了等等。开始时我很生气,上课一点话也没有,下课光告状。因此我经常批评他。在听了王校长的报告后,我顿时感到晴天霹雳,我把爱给了那些爱学习的孩子,给了那些特别调皮的孩子,对这个被“埋在”人群中的孩子,我却忽视了。这是这种孩子才需要老师的爱啊!我赶紧亡羊补牢,先是找家长问问孩子在家里的情况。结果家长开口闭口就是“笨啊笨啊”的说,我严厉批评了家长,孩子的智力水平是父母给的,怎么能责备孩子?接着我又找孩子谈话。好几次后孩子终于向我敞开了心扉。原来孩子很喜欢我,羡慕其他孩子能得到我的表扬。可是孩子又觉得自己很笨,上课从不敢出声,怕我批评他,怕其他孩子笑话他。听完孩子断断续续的话语,我眼眶湿了。我犯了个多么大的错误啊。如果我再批评孩子,恐怕这孩子以后连来找我的勇气也没有了,整天低着头,活在不自信,懦弱的世界里,郁闷终身。我向孩子承认了错误,并知错就改。这时候孩子眼里闪着光,仿佛是看到了希望。我也对孩子说出了我的想法,孩子你不笨,只是没有付出很大的努力而已。成功来自于汗水,只要你努力了奋斗了,就能让所有的人喜欢你。孩子眼里也闪出了泪花,说出了自己以后会怎么做。从这天后,孩子终于悄悄抬起了头,悄悄的敢回答问题了,悄悄地敢提问题了,悄悄地不再来告状,而是来告诉我他发现的新奇的东西。
“捧着一颗心来”——爱与责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强调,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我们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用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用教师的爱与智慧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
工作两年来,我一直捧着这个原则教学。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我们要爱护这些幼苗。认真读懂每一个学生。用真心看到孩子们我们看到孩子们的内心渴望、恐惧、焦虑、需求。因此,我们要捧着一颗心来爱孩子。这是教师的爱,更是教师的责任。爱孩子,从倾听开始,,理解、专心倾听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让孩子感到你是他的大朋友,他们会向朋友敞开心扉。

《走进心灵,师爱无痕》模块二作业

《走进心灵,师爱无痕》模块二作业
教育应该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的潜移默化的过程。”“等待、耐心、从容、宽容、期待、悠闲、优雅、细节”,这些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所要培养的姿态和心态。正如有教育家指出:“不能奢望在学生的心田里撒几粒种子,淌几滴汗水,就能收获丰硕的自我教育的果实。只有日日夜夜、点点滴滴地坚持下去,学生自我教育的步子才会越走越坚实。”其实这就是一种等待的教育呀!
教育是慢的艺术。纵观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教师都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可有时也会赶鸭子上架,急功近利,甚至走各种极端,导致学生的压力与负担一直居高不下,学习的兴趣也慢慢消失,身心更是得不到健康发展。由此可见,教育是不可能立竿见影的,它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
案例式学习心得
联系我的平实的教育教学实际,2011年学校五年级有个殷同学,基础差,人很懒惰,怎找各种理由,经常不做作业,而且经常迟到。我只有慢慢地帮助他,细心地辅导他,做他的老师,朋友,不断的帮助他。有一天,他没来上课,我顾不上已经感冒几天的身体,放学后冒着雨,沿着泥泞的小路,去他家家访。他家很困难,父亲长年在海船上打工。母亲体弱无职业,且没有辅导他学习的能力。我骑车回家途中因太迟和疲劳,被路边一根电线杆斜拉铁丝绊着,重重地摔了一跤,回家后发高烧。但第二天,我带着满脸的伤,瘸着腿依然笑盈盈地走上了讲台,孩子们深受感动,那节课,教学效果很好。从此我经常带两盒饭,中午和殷同学一道吃完后稍作休息,就帮他从四年级数学补起,经过不懈的努力半学期下来,那个男同学终于脱下了数学不及格的帽子,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小学毕业,获得校园进步之星。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家长、学校、同事、领导都给与我较高的评价。我觉得要做一名新时期的合格的新型教师,光凭有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学历是远远不够的。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互相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的过程。细细想来,作为大人的我们都有迷失、犯错的时候,何况是成长中的孩子呢?其实教育需要我们能正确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要知道每个人的成长,就是犯错,改正错误,然后发生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跌倒和爬起。如果孩子一跌倒,我们就去惩罚他,而不是给予足够的耐心去等待他、鼓励他自己站起来,那他也许就会耍性子,干脆等着我们去拉扯他。要是这样,孩子又怎么能成长呢?

新课程标讲座

新课程标讲座
专题讲座名称
新课程标准心得《走进心灵师爱无痕》
主要观点记录
1.每接一个新班,让学生总结自己的10条优点,用卡片贴出闪光点。
2.把阳光洒进每一个学生的心里。源自3.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要有宽大的胸怀。
4.平凡蕴含伟大,细节铸就成功。
5.教育是心血累积的成长,是细节铸就的成功。教育是爱心铸就的责任,是百川归海的胸怀,我们必须增强自身的修养,让教育成长为抵达学生内心的感动,走进心灵。师爱无痕。
《走进心灵,师爱无痕》的讲座视频,我看了很多次了,每次都被深深地震撼,她那亲切的话语,她那用心扑捉的每一个教育心得都是我学习的楷模。她是一位行走在教育路线上的智者。我们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到:教育,首先是人学,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有血有肉,充满激情的人,而不是把学生当成死板的,没有灵魂,没有活力的标准化机件。是啊,真正的教育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理应理解学生,接受学生,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接受他们的优劣成败,像一个慈祥的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接纳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宽容孩子的缺点和短处。为孩子的喜而喜,为孩子的忧而忧,母子、师生的情感要产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占据学生的心灵,赢得学生的信任。
案例式学习心得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不但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体现,实际上更多的是倾注了我们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贴心。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乐趣。
“爱”要以爱动其心,更要以严导其行。我在学生身上倾注了爱心,但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不放过一点小错误,即时实行教育,以促其持续进步。二十年的教育生涯让我明白“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平等,民主,理解,尊重,信任会使我们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更好的协助他们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德听《感受心灵走进心灵培育心灵》师德讲座有感发布时间:2009-04-21 14:58:45听《感受心灵走进心灵培育心灵》师德讲座有感四月十日,荣获北京紫金杯优秀班主任垂杨柳中心小学的郑丹娜老师为我们作了一场题为《感受心灵、走进心灵、培育心灵》的精彩师德报告,听后感到心田如同一股春风吹过,又如灿烂的阳光沐浴,心中豁然开朗。

一、感受心灵――倾听心的呼唤:感受心灵是教育的前提,因为它可以让我们看到孩子们的内心渴望、恐惧、焦虑、需求等,让教育更有针对性。

因此,我们要善于感受学生的心灵。

感受心灵,从这里开始,即:要学会倾听,从倾听中感受学生心灵的呼唤。

走进孩子,倾听孩子们的内心,会让我们从那涓涓的细流读懂孩子。

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要做到“四要”即:1、要理解地倾听;2、要专心地倾听;3、要倾心地倾听;4、要冷静地倾听。

冷静让我们有了平和的心态有了清醒的判断,更有了让学生开口的机会。

理解、专心倾听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让孩子感到你是他的大朋友,他们会向朋友敞开心扉。

因此,我们要倾听孩子们的心灵呼唤,做到理解、专心、倾心、冷静是十分必要的。

二、走进心灵――进行“心”的对话孩子生活在社会里,在这个社会里扮演着各种角色,他们是爸妈的孩子,是同学的伙伴,是老师的学生……正是在这多重角色的转换中,在多重影响中成长发育,逐渐成熟。

然而,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困惑的心理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影响,会左右着孩子们的成长方向。

因此,走进学生的心灵,师生之间的心灵对话就会帮助孩子纠正成长过程的偏差,使孩子健康的发展。

师生心灵的对话要注意以下四点,1、写在孩子的品德迷失处,帮助孩子明确成长的方向。

2、写在孩子的心理抑郁处,帮助排解学生内心的郁闷,让生命的阳光照亮孩子的新房,重新点燃内心的希望。

3、写在学生的质疑问难处,质疑问难正是学生内心困惑的表现,说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问题,而老师的“导”也正体现在此,我们有责任帮助孩子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4、写在喜讯进步时,学生的成长正是在一个个进步的取得中成长起来的。

因此,我们要一次次强化孩子们的进步,让孩子们在感受成功的体验中,做自我的正强化,在一次次的进步喜悦中,不断前进、健康成长。

三、培育心灵——扬起学生心灵的帆教师的事业是心灵塑造的工作,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神圣的事业,虽然我们只有三尺讲台,但这里却是孕育心灵的殿堂。

这里有永远耕耘不完的土地,有播撒不尽的希望。

怎样培育心灵之花呢?我们要努力做到贴近童心扬起孩子的心灵之帆。

在教育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类型的孩子,我们应针对他们个性的差异,采取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面对听话型的孩子要聚合鼓励促其进步。

虽然他们是绝大多数的学生,但不能因为听话而忽略对他们的教育,要发现他们的进步点,鼓励促进其不断进步。

面对表现型的孩子,要因势利导促进提高,这类孩子往往注重表现,缺乏方向性,因此,教师要做到因势利导。

面对低沉型的孩子要唤醒自信促成功,这类孩子缺乏自信与欲望,因此,要适当给以刺激,感受内心成功的体验,激活积极向上的欲望。

面对冲击型的孩子,要启迪理智,这类型的孩子做事不冷静易出现突发后果,因此,教师平时要高度给以关注,从他们的日常小事中启发、引导、帮助,提升做事心智,提高理智、分析能力,减少做事时的冲动。

,总之,我们不管在教育工作不管遇到什么样地学生,都要细心观察,耐心教育,努力扬起孩子们的心灵之帆,让他们沐浴阳光,迎风破浪在成长的道路上安全、快乐、健康地扬帆远航。

让德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师德培训材料1让德育走进学生的心灵,就是指学生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需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

通俗地说,就是学生对德育的要求入耳、入脑、入心,从而变成自己的行为,并在学习和生活的点滴中逐步呈现出来。

中学阶段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知识的高素质的人,是时代赋予的要求,也是广大家长对学校的嘱托。

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做人。

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德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然而,作为学校中的一员,我们经常会遭遇到德育教育的尴尬,学生素质薄弱的一面在不经意间经常会暴露在我们面前,诸如,有时夜间的校园纸屑狼籍,教室宿舍公物损坏无人问津,班级集体利益很少关心……在这一方面我感触很深,记得上学期我去初三某一个班级上课,当时正好是做眼保健操,但是上一节课满满一黑板的粉笔字还留在黑板上,我顺口问了一句,“今天谁值日”?一部分同学大声回答我,上厕所去了。

接下来大部分同学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已的样子,一脸的漠然。

最后是前排的一位男生把黑板擦干净了。

一节课上完以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由擦黑板而想到的……”最后,我收到了四十六份作业纸,学生们给了我几种不同的回答,有的同学直白地写着,擦黑板是值日生的事与我无关;有的同学则认为在这么紧张的学习环境中,先做好自已的事才是最重要的;有的同学更直言,老师你自己为什么不去擦黑板呢?有的同学担心如果自己去擦了黑板,同学反而会讥笑他爱出风头。

当然,大部分同学还是感到一份内疚与不安。

其中,有一位女同学这样写道:“在今后的每一时,每一刻,我都必须牢记,集体就是力量,并且要做到关心集体。

”透过擦黑板这一件小事,或多或少折射出了我们学生的内心世界,一部分同学的爱心和责任心在逐步流失。

总感觉到,我们的目前的德育工作少了点什么,那就是德育还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变成学生自觉的行为。

今年暑期班主任培训工作会上,苏大黄辛隐教授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责任心和爱心是人格底色的两个方面”由此可见,责任心和爱心对我们学生的成长是何等的重要。

它是我们学生今后人生竞争有没有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

凭心而论,每一个学校对德育工作都十分重视,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德育教育的尴尬呢?这当然是有多种原因造成的。

其一是来自家庭方面的原因:当今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很多家庭都把孩子看成家里唯一的希望,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目标是“将来上大学”,这就导致家长认为孩子应把学习放在第一位。

所以,在一份调查报告中竟有53.4%的父母把“将来上大学”当作孩子最有前途的选择,甚至有6%的家长认为“孩子自己打扫房间会耽误学习”。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缺少对他人对集体的关爱之心,缺少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把学习看很重要,而忽略道德和情感的培养,把学习成绩的好坏看作是人生目标的唯一追求。

例如,清华大学生刘海洋为了证实“熊的嗅觉敏感,分辨能力强”这句话的正确性,先后几次拿硫酸泼到动物园5只黑熊身上,造成其中3只严重烧伤。

究其原因,跟他母亲对他的教育有关,他母亲给了他一种纯而又纯的教育,不搀杂丝毫跟升学无关的成份,因此,刘海洋虽然是一个应试教育的好学生,是一个智力发达的大学生,但他的其他素质很差,不会和其他人交往,甚至他洗澡都要在家里,因为他在学校里洗一次澡就把衣服丢了。

当然,这方面的例子还有很多。

其二是来自学校方面的原因: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决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评价。

而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往往是单一的,它只注重这个学校显性的东西,即学校中考与高考的成绩的优劣,从学生来看,只要有了好分数就可以升入好高中好大学;从老师来看,有好的分数,就可以多得奖金;从学校来看,有了好的分数,就有好的收费。

教育的功利必定导致功利的教育。

学校更注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一些隐性的东西,诸如,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的培养,虽然,从表面上看,学校对德育教育有一定的重视,但不能落实到细微之处,不能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

所以,德育教育的尴尬时常会在学校出现。

其三是来自社会方面的原因: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往往只注重文凭,而忽略了对实际能力的要求。

所以,文凭就成了走上社会的通行证,为了寻找一个好的工作,就必需发愤学习,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拿上一张好的文凭。

社会对人才评价的单一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应试教育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终导致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学校对学生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就成了高智商的“机器人”,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最终导致教育就离开真正的教育越来越远。

然而,真正的教育是嵩尚真理,追求自由,张扬个性,充满智慧,富有人性的教育。

只有分数的教育是畸形的教育、变态的教育,是摧残人性的教育。

21世纪需要有综合素质、创造能力的智慧型人才,需要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才。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细致性,让德育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已刻不容缓。

要让德育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必须遵循学生的道德内化规律,第一,从学生原有的思想认识水平出发,了解学生的原需要,激发情感,引起共鸣;第二,要激发学生个体内部的思想矛盾和斗争,这是让德育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的动力,是关键;第三,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作用;第四,要重视知、情、意、行等诸要素的培养;第五,要开展实践交往活动,要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

1,在各学科的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各学科的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最经常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中学德育大纲》在教学中,每一位任课老师要把学科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结合起来,把道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学科教育中去。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情感、信念、理想,并逐步形成志向,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能需求的标准,明确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重要性。

2,在班主任工作中强化德育教育。

班主任工作是让德育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的重要途径。

“班级是学校进行德育,实现《德育大纲》的基层单位。

班主任工作是培养良好思想品德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中学德育大纲》)中学的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促进学生道德内化的实现。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研究和探索有利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符合学生装年龄特征的班级文化目标,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自我教育能力。

同时班主任还必须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进行系列化教育活动,使学生逐渐形成紧迫心理,唤起学生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感。

另外班主任还要根据学生出现的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耐心地、持之以恒地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3,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现德育教育。

在学校生活中,要创设和谐健康的道德教育环境。

可通过教室、实验室的布置,橱窗、走廊宣传画的张贴,让学生置身于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中,身心得到陶冶。

同时,班级和学校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活动(包括课外兴趣小组和各社团活动)和比赛等,让学生的个性特长、良好的道德情操、意志品德和道德行为习惯得以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