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6课冷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6课 冷战 (共18张PPT)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6课
冷战
一、冷战政策
铁幕演说
——揭开“冷战”的序幕
“从波罗的海的什 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 的里雅斯特,一幅横 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 经降落下来……”。 ——温斯顿· 丘吉尔: 《和平砥柱》
右图是英国的一幅 政治漫画。
1946年,英国首相邱 吉尔用“铁幕”一词 来说明资本主义阵营 和社会主义阵营之间 互不信任的情形。
华盛顿的“和平鸽”(苏联冷战宣传漫画)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扶植控制西欧
1)提出:1947年,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也叫“马 歇尔计划”。 2)内容:要求欧洲各国联合起来,主动向美国提出经济合作 计划,美国尽可能地加以援助。自1948年至1952年,美国用 于马歇尔计划的实际拨款达130亿美元 3)影响: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复苏,巩固了美国在西欧的势力, 在经济上遏制了苏联。 4)地位: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 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应用。在 政治上是杜鲁门主义的延伸, 是美国“冷战”政策的一个重 要步骤。
“冷战” 的表现。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建立“北约”组织。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冷战开始标志
1)提出: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 2)内容:美国能够在世界各地“承 担义务”,援助“自由” 国家,遏 制共产主义的“扩张”,确保美国的 安全和繁荣。 3)实质: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 球战略。 4)影响: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 始的标志,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终结,美国进 入全球扩张阶段。
高潮
20世纪80 双方实现 1.苏联经济负担沉重 年代 2.美国成为最大债务国, 有限缓和 西欧、日本的竞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6课冷战共21张PPT

《北大西洋公约》宣称:“各缔约国同意 对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整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 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各缔约国可 采取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
布鲁塞尔的北约盟军总部
1955年,苏联、 保加利亚、匈牙 利、波兰等7国华 沙条约组织,简 称“华约”
华约标志
影响: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从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归纳出美 苏冷战的表现。
1、政治: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2、经济: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马歇尔计划) 3、军事: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建立
雅尔塔会议:美英法苏联分区占领德国
二、德国分裂
(1)1949年9月,在 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 西
东 德
“联邦德国”或“西德”。 德
第16课 冷战
一、冷战的发生
冷战的含义:
“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 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与“热 战”相对而言。
冷战的原因。
二战后,美国经济、政治、军事实力 强大,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盟主。 美国欲称霸世界,而苏联经过战争的 洗礼同样变得强大起来,由于社会制 度不同,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主 要障碍。
(2)1949年10月,在苏 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 和国,又称“民主德国” 或“东德”。
欧洲冷战对峙基本形成
1961年8月12日, 一堵将东西方分隔 长达28年的墙在柏 林建了起来,这是 冷战的标志性建筑。
1989年柏林墙拆除,1990年两德重归统一
达标训练
1.二战后,美国提出的“冷战”是( ) A.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全面与苏联对抗 B.欧洲用经济手段,亚洲用军事手段对抗形式 C.战争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对抗形式 D.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冷战(共31张PPT)

冷战的原 因
(1)二战结束,美苏两国战时联盟基础丧失 ——直接原因 (2)战后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问题上有了冲 突。(美国要称霸世界,苏联要扩大影响) ——根本原因 (3)美苏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导致相互猜 疑,夸大对方对自身的威胁。 ——重要原因
冷战的序幕
什切青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 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 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 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 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 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 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 围之内。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主导的世界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
3.(2009年江苏连云港)二战后初期, 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 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 “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 垒”的标准是( )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政治
(即苏联的生了什么变化)? 这段材料表明了赫鲁晓夫什么样的战略意图 (即苏联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追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
美苏争霸
从赫鲁晓夫任苏联领导人开始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长达30多年。
古巴导弹危机
出兵阿富汗
尼克松访华
从越南撤军
5、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美
思考:美苏争霸攻守转化 美 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第二关: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一篇咨文, 声称希腊土耳其正面临极权主义威胁.他说: “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 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1)材料一中这位总统是谁?极权主义是指 什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冷战课件(共20张PPT)

图2:勃兰登堡门前的带刺铁丝网。标志牌上 的警告语写着:如果你穿过这里,你就离开了 西德。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相关史事
经互会
经济互助委员会会旗
为了与西方的经济封锁 和遏制政策相抗衡,1949年 1月,苏、保、匈、波、罗、捷六国 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的经济会议上协议 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同年4月,该组织正式宣布成立。
经互会的宗旨是,通过经济互助、 技术合作和交流经验,促进会员国的 经济发展。
目的:
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 复经济 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实质:
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称霸世界。
二、德国的分裂: 1、背景:
德国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 极其首都柏林。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美英法与苏联在 处理德国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
1948年2月,美、英、法三国计划将占领区合并,准备发行货 币,筹建政权,引起苏联的抗议。
图1:刚开始建墙时,带刺铁丝网旁的东德士兵。 他们准备加固屏障。 德国,柏林,1961年 © Burt Glinn | Magnum Photos
图2:1962 年 8 月 17 日,东德青年彼得 ·费希 特在逃跑时被边防军击中身亡,年仅18岁。
图1:隔着柏林墙,让祖父母看看孙辈。
三、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马歇尔计划》的附加 条款: 7、受援国必须优先购买 美国的过剩农产品;
11、受援国必须在经济 上接受美国监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16课 冷战课件 (21张)

冷战的表现 政治方面:杜鲁门主义; 经济方面:马歇尔计划; 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 约组织。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势力在资本主义世界
中有压倒一切的优势,除在军事上拥有庞大的海陆空军外,还垄 断了生产原子弹的技术。
材料二:“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凯撒、成吉思汗 、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 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1945年4月16日 杜鲁门总统的谈话
(2)根据所学,谈谈美国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 济和军事上有哪些重要表现?
政治上:实行杜鲁门主义 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 影响?
逐渐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和以苏联 为首的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
谢谢大家
“柏林危机”爆发
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分别支持下,德 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 意志民主共和国
影响: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德国分裂是冷战的产物)
冷战中的冲突
各抒己见
谈谈你对冷战的认识
本课小结:
美国
资本主义 阵营形成
北约
冷战、争霸 西德东德 两极格局
苏联
社会主义 阵营形成
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里的B“它”是( )
A.杜鲁门主义 尔计划
C.华沙条约组织 洋公约组织
B.马歇 D.北大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课件共33张

——斯大林
美
VS
苏
矛盾不断加深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
无论是通过直接侵略还是间接侵略,将极权主义政权强加给自由国家人民,都破 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从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
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不论在什么地方, 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美国都有权干涉。
荡不安,局部“热战”时有发生。 课本第77面相关事实
1、下列各项,哪些发生在1949年?
请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内画√,
错误的画X。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55年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 (√) (√) (X)
2、美苏冷战有哪些表现形式?
冷战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 1)政治对抗; (2)军备竞赛; (3)意识形态和经济上的对立; (4)局部热战;等等
合作探究
学习《冷战》后,甲同学说:“两强对峙,谁也不敢打,维护了
世世界界和和平平。的”最乙大同威学胁说。:”“你两觉强得对他峙们,的把话世对界吗冷推?战到试的战结争合影边史响缘实,加是以
评析。
积极:⑴两大军事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 世界大战的爆发。⑵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长期对抗,不同程度上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 经验,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在客观上有利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⑶有利于第 三世界的发展。 消极:美苏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得不到安宁。导致了霸权主义的存在,世界局势动
说明什么问题?
苏联在战后实力大大增强,成为唯一能抗衡美国的 国家。
“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我们赢得了胜利, 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在美国人头上,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6课 冷战(共27张PPT)

VS
美苏由战时同盟走向对峙的原因?
姓“资”还是 “社” 世界霸权
矛 盾
意识形态 国家利益
美国杜鲁门总统的一段话: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 位。……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 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 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 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此材料表明美国什么野心?
①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妄图 称霸世界;
②苏联的力量壮大,成为美国称霸全球的障碍; ③随着社会主义力量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和社 会主义的矛盾不断加深;
④二战刚刚结束,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美苏不愿 也不敢挑起新的世界大战。
阅读教材P57.内容,思考: 3.这一政策目的和实施方式是什么? 4.这一政策展开的双方是谁? 5.揭开这一政策序幕的是什么事件? 3.目的: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方式:除直接武装进攻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
4.双方: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为首的 社会主义国家。
5.序幕:铁幕演说。
2.揭开序幕
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访问美国期间发表了 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 海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 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 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 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 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 亚 — 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 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 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 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 马歇尔计划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控制西欧,牵制苏联
马歇尔计划的宣传画
马歇尔
目标导学二:德国的分裂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主要讲述了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对抗,以及这种对抗对全球政治格局的影响。
本课内容较为复杂,包括冷战的背景、美苏两国在各个领域的竞争、以及冷战对世界的影响等方面。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示了冷战时期的历史画卷。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冷战这一历史事件,他们可能听说过一些基本概念,但对于冷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等方面的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冷战的整体框架,使他们能够全面、系统地认识冷战时期的美苏对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竞争,掌握冷战对全球政治格局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和平、发展的价值观念,增强历史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各个领域的竞争;2.冷战对全球政治格局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视频等资料,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冷战时期的美苏对峙;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概括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各个领域的竞争;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冷战对全球政治格局的影响;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冷战时期的历史事件。
六. 教学准备2.图片、图表、视频等教学资料;3.小组讨论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冷战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冷战?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之间的关系如何?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概括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竞争。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冷战对全球政治格局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耳其
二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两个权力中心
北约成立(以美国为首 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
1955年 两极格局形成
华约成立(以苏联为首 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知识点归纳
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序幕
开始标志
最终形 成
1946年
1947年
1949年、1955年
铁
杜鲁门主义
幕
演
说
北约、华约成立
结束
1991年
苏 联 解 体
冷战的发生 开始标志: 杜鲁门主义出台
资本主义制度
(世界已经分成两个敌对营垒)“几乎所有国家必须在 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一种是“自由制度”,一 种是“极权政权”。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 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
社会主义制度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
美国的目的: 称霸世界遏制共产主义
C.肯尼迪
D.尼克松
3.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
“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
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A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政治
4.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当代史就是一
部冷战史。把“冷战”推向高潮的事件是
英 俄
德 奥
法意
北
•——•——•
约
华
柏林 罗马 东京
约
图一
图二
(1)图一反映的是哪场战争前剑拔弩张的气氛?
图三
一战
(2)图二反映了哪一反动势力的猖獗?它的猖獗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①法西斯势力
②引发二战
(3)图三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世界形势?这种对峙局面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①冷战时期
② 1991年苏联解体
(4)三幅图反映出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A.马歇尔计划的推行、苏联解体 B.北约组织的建立、华约组织的建立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解体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8、“二战”后,美国用经济手段控制
西欧的霸权主义措施是( A)
A 马歇尔计划 B 杜鲁门主义 C铁幕演说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以下三幅图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世界形势,请仔细观察, 回答下列问题:
大国结盟、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等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一篇咨文,声称希腊土耳其正面临极 权主义威胁.他说:“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 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1)材料一中这位总统是谁?极权主义是指什么?
杜鲁门 共产主义
材料二: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恢复经济健全的状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 局势,帮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华沙条约》规定: “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 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 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
苏联的目的:
加强与东欧各国的合作,与美国抗衡;
冰岛
中立国
北约成员国
挪
华约成员国
威
英
丹
国
麦
社会主义阵营
苏联
资本主义阵营
联 邦
民 德
波
兰
德
法
国
国
瑞士
西 北班 牙约
和
华
约
两
大
集
团的
建阿 尔
立影
响
:标
志
着
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形成巴 尼 亚 。
达标检测·巩固新知
1.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
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此处
C “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 )
A.一战
B.二战
C.冷战
D.科索沃战争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对苏联等社
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的美国总统是
() B
A.罗斯福
B.杜鲁门
冷战的发生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开始信号——铁幕演说
什 切 青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
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 条线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 林……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高压控 制下。”
特
里 雅 斯
——1946年3月英国首相 丘吉尔《和平砥柱》
()
C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6.北约组织与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B )
A.都是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B.都是由一个大 国控制的政治军事集团 C.都是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但却利益一致的大国集团
7. 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 D)
第16课 冷 战
冷战的发生
冷战政 二战后,美国为遏制共产主义,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 策 取一切手段进行敌对,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目的 为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冷战的 双方
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冷战的 手段
除了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
冷战的 实质
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国)。
冷战的发生 最终形成: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规定:“对 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 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性质:军事政治集团
1949年,美国、加拿大 和西欧10国在华盛顿签署 《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 “北约”。
作用:形成了西方集体防御体 系,以达到对抗苏联、称霸世 界的目的。
政治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冷 经济 战 表 马歇尔计划 现
军事
军事:1949年北约建立
杜鲁门 马歇尔
北约标志
针对美国的冷战政策,苏联采取了什么对策?
政治上: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上:1949年,成立“经互会”
军事上:1955年,成立华约(华沙条约组织)
时间: 1955年5月; 参加国: 苏联和东欧7国; 标志:签订《华沙条约》;
(2)材料二是美国的什么政策?
马歇尔计划
材料三:美国又策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遏止苏联的军事政治 集团.
(3)材料三军事政治集团是什么?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这三段材料说明美国在战后初期采取什么政策?概括这 一政策的表现.
冷战政策 政治杜鲁门主义;经济马歇 尔计划;军事北大西鲁门主义的出台带来什么影响?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 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
冷战的发生
发展:
马歇尔计划
内容:1948年到1950年,共有
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
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
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 “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马歇尔计划的地位:
本质目的:控制西欧 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遏制苏联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应用。在政治上是杜 鲁门主义的延伸,是美国“冷战”政策的一个重要步骤。
冷战的发生 基本形成:
英国占领区
柏 林 墙
苏联占领区
法国占领区
美国占领区
德国分裂
德国分裂
德 国国 )分 和19裂 德49年德 意,意 志在志 民美联 主欧 峙国邦 共洲 基和共 和冷 本苏和 国联国 (战 形的( 民对 成支联 主持邦 德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