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习指导手册
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学习策略与方法指导
![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学习策略与方法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052ec48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0b.png)
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学习策略与方法指导物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学科,对于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其抽象性和复杂性,初中生在学习物理时常常遇到困难。
因此,合理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对于初中物理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方法,帮助初中生在物理课程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效。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物理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基础。
首先,要有规律的学习时间表,合理分配时间。
在制定时间表时,要考虑到自己的学习状态和生活安排,合理安排物理学习时间,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和吸收知识。
其次,要保持良好的学习环境。
选择安静、明亮的地方进行学习,避免分散注意力的干扰。
另外,要培养阅读、笔记和整理知识的习惯,用自己的语言整理复习内容,主动理解和吸收知识。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物理学科本身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学习物理的关键。
在学习物理理论知识之余,尽量多参与实验和观察现象。
如果有条件,可以向老师请教,自己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实践中的问题和困难也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习效果。
三、理解与记忆相结合理解是学习物理的关键,而记忆则是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解物理原理,而不是机械地记忆公式和定义。
通过思考和实际运用,理解其中的道理和原理,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
同时,记忆也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通过做题、写总结、制作卡片等方式来巩固和记忆知识点,同时也可以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合作学习与交流合作学习和交流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物理学习中,可以与同学们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讨论和研究难题。
在小组中,可以相互答疑解惑、共同探讨,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此外,与老师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可以向老师请教,寻求帮助和解答。
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五、注意做好试卷分析针对初中物理课程考试,要将试卷分析作为重要的复习环节。
初中物理学习指南(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学习指南(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bb6f47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2.png)
初中物理学习指南第一篇范文:初中物理学习指南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科学,它涉及到力、能量、运动、声、光、热等众多方面。
初中物理是学生初步接触物理的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为广大初中生提供一份详细的学习指南,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一、理解物理概念1.准确理解物理概念是学习物理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解物理概念的本质,而不仅仅是记忆其表面含义。
2.对于新的物理概念,可以通过查阅课本、请教老师等方式进行深入学习,直至完全理解。
3.积极思考,将物理概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二、掌握物理规律1.物理规律是描述物理现象的一般性规律,掌握物理规律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2.学习物理规律时,要注意理解其推导过程,而不仅仅是记住结论。
3.加强对物理规律的运用,通过练习题目的方式,提高解题能力。
三、培养实验能力1.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也是学习物理的有效途径。
要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2.课内实验要积极参与,认真完成。
对于实验报告,要注重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3.课外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提高解题技巧1.分析题目,明确题意。
对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目标要清楚明了。
2.运用物理规律,列出方程。
注意选择合适的公式,准确计算。
3.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换算,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五、合理安排学习时间1.制定学习计划,确保每天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物理学习。
2.按照学习计划进行学习,不要轻易改变。
3.定期对学习进度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
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注重课堂学习,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
2.做好课后复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3.遇到问题要主动请教,善于与他人交流。
初中物理学习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同学们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希望本文的学习指南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在物理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第二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在当今社会,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其学习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物理教案学法指导
![初中物理教案学法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91f36f2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7b.png)
初中物理教案学法指导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的基本概念,掌握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传播概念2.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原理3. 光的传播现象及其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的传播规律。
2. 利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光的传播原理。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学法指导1.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鼓励学生在课前预习,了解光的传播的基本概念。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光现象,激发学生对光的传播规律的兴趣。
3. 教授学生实验方法,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实验观察、数据记录和分析。
4. 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光现象,如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引导学生思考光的传播特点。
2. 讲解光的传播概念:介绍光是一种电磁波,能在真空和各种介质中传播。
3. 光的传播原理:讲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并通过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4. 光的传播现象及其应用:介绍光的折射、反射、衍射等现象,并分析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5. 案例分析: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光纤通信、太阳能电池等,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讨论光的传播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光的传播规律及其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
8.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光的传播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指导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82d56b392e3f5727a4e9625d.png)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指导一、学好物理首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首先第一,学习初中物理最重要的就是记忆。
潜移默化地记住各种知识点,并且形成一个完善的理化知识体系。
这样子记忆起来就会更加容易。
基础知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基本概念(定义),基本规律(定律),基本方法。
如:对于“凸透镜”一节的概念的理解,“透镜”就是可以让光“透”过的光学元件,所以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的。
关于“凸透镜”“凹透镜”的定义则从透镜的形状和“凹、凸”两个字的形状上找相似点,而关于“焦点”则是利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可以把地面上的纸“烧焦”这个角度去考虑。
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把学过的大量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单位记忆下来,成为自己知识信息库中的信息。
前面学过的知识,是后面学习的基础。
反复自我检查,反复应用,是巩固记忆的必要步骤。
所以每次课后的复习,单元复习,解题应用,实验操作,学期学年复习等,都应有计划做好安排,才能不断巩固自己的记忆。
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物理思维的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物理概念以抽象,概括为主,建立物理规律以演绎、归纳、概括为主,而分析综合与比较的方法渗透到整个物理思维之中,特别是解决物理问题时,分析综合方法应用更为普遍,如下面介绍的顺藤摸瓜法,发散思维法和逆推法就是这些方法的具体体现.1顺藤摸瓜法,即正向推理法,它是从已知条件推论其结果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大多数的题目的分析过程都用到。
2发散思维法,即从某条物理规律出发,找出规律的多种表述,这是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的重要方法。
例如,从欧姆定律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出发,推出如下结论:串并联电路的电阻是“越串越大,越并越小”,串连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3逆推法,即根据所求问题逆推需要哪些条件,再看题目给出哪些条件,找出隐含条件或过度条件,最后解决问题。
三、重视课堂上的学习上课。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指导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41372faf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d.png)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指导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指导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因个人条件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选取的方法也不同。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指导,希望有所帮助!1、重视物理概念初中将学习大量的重要的物理概念、规律,而这些概念、规律,是解决各类问题的基础,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应力求做到“五会”:会表述: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
能表达:明确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科学意义。
会理解:能控制公式的利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会变形:会对公式进行精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
能应用:能应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2、重视画图和识图在初中物理课程里,同学们会学到力的图示、简单的机械图、电路图和光路图。
一类是属于作图类型题,例如,作光路图等,要力求符号标准、线条清晰、尺规作图。
另一类属于识图,例如,识别机械运动部分的v-t图象、s-t图象,以及物态变化部分的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象等,要记住讲过的最基本图象,明确图象中各部分所代表的物理含义。
3、重视观察和实验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对于初学物理的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仔细观察。
因为只有通过对观象的察看,才干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活泼、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细心、认真的察看,才干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
例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教师讲到参照物时,许多学生都会联想到:坐在火车上的人,会观察到铁路两旁的电杆、树木都向车尾方向飞去。
这个生动的例子使我们对运动的相对性有了一个生动的认识。
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重视实验,注意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物理实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物理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作为一个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学生,要认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并独立完成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
在认真完成课内规定试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自己设计试验,来断定自己设计的试验计划在实践中是否可行。
初中必备物理实验手册
![初中必备物理实验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4411982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2.png)
初中必备物理实验手册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原理。
为了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进行物理实验,我们编写了这份初中必备物理实验手册。
在手册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基础的物理实验,为初中学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第一章:力、压力和浮力实验1. 弹簧簧秤实验:通过观察弹簧簧秤的伸长量来了解物体的重力和弹力之间的关系。
2. 测量压力实验:使用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的压力,了解压力与物体面积和力的关系。
3. 研究浮力实验:通过在水中浸放不同物体,观察物体的浮沉情况,探究浮力与物体密度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光学实验1. 光直线传播实验:通过对光在直线上传播的观察,了解光的传播特点。
2. 光的折射实验:使用玻璃棱镜对光进行折射实验,观察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3. 成像实验:使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对物体进行成像实验,观察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第三章:电学实验1. 串联与并联的电阻实验:通过实验测量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阻,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阻的不同。
2.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通过改变电阻器中的电阻,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探究其关系。
3. 物体的导电性实验:使用导线和电池对不同物体进行导电性实验,观察物体导电与否的情况。
第四章:热学实验1. 测量物体的温度实验: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了解物体的热平衡和传导。
2. 测量物体的比热容实验:通过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热量和温度变化,计算物体的比热容。
3. 研究热传导实验:通过将铜棒的一端加热,观察热的传导过程,了解热传导的特点和规律。
第五章:声学实验1. 声音的传播实验:通过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情况,了解声音的传播特点和速度。
2. 音频与音调实验:利用音叉和共鸣管,观察音频和音调的变化,了解声音频率和音调的关系。
3. 听力实验:通过听不同频率和音量的声音,了解人耳对声音的感知和反应。
这份初中必备物理实验手册涵盖了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内容,并且通过实验的设计和观察分析,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原理和现象。
初中物理的学法指导
![初中物理的学法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2a8f41d05022aaea998f0f4e.png)
浅析初中物理的学法指导摘要:在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中,教法是先导,学法是中心。
教师不仅仅只关心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即“学会学习”。
关键词:物理学法在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中,教法是先导,学法是中心。
教师不仅仅只关心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即“学会学习”。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初中物理的学法指导”浅谈如下自己的想法:一、明确学习目标,注重理解物理概念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预期目标,否则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学习知识亦如此。
青少年时期的初二学生有着广泛的好奇心,但好奇心再多、再强也无法取代学习目标。
每位同学要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好奇情感,使之转化为求知的欲望,然后理智地确定全学期的总体学习目标,针对物理学科各章节的局部学习目标和平时各节课、各知识点的细节学习目标,使自己的学习过程是有序而行。
在物理课的学习过程中,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学习是重要的,也是困难的。
因为每一个物理概念的建立,每一条物理规律的认知,都需要由知道上升为理解,才能达到应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解答问题的目的,这在学习过程中是非一日能完成的。
同学们在学习每一个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时,要使自己由“机械记忆”转为“意义记忆”,最终上升为“逻辑记忆”。
俗话说得好:概念通了,一通百通。
就是说:知识的学习中,概念的学习是最重要的。
因此,同学们在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各章节中物理概念的学习,要特别注重理解每一个物理概念,每一条物理规律。
二、听好课,做好笔记上课要认真听讲,这是必须的。
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
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
也不要以为老师讲得枯燥而无趣,就做小动作或说话。
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
如果课堂效率不高,靠课后来巩固复习是得不偿失的。
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初中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材教法学习手册
![初中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材教法学习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cc71d3cdfab069dc50220153.png)
教学内容分析及教法建议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一、本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体系一、知识与技能1.基本知识(1)初步认识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等内容,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
(2)初步认识机械运动、声和光、电和磁等自然界常见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了解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3)初步认识能量、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机械能、内能、电磁能以及能量守恒、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等内容。
了解新能源的应用。
(4)初步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包含物理知识、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主要要求:一是了解常用基本仪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能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数;二是知道有关实验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三是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四是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五是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六是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包括爱护仪器、遵守安全操作规则和尊重实验事实的习惯等。
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①会选用仪器适当的量程;②会调节仪器零点或校正零点;③会正确读数;④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规则。
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主要有:刻度尺、量筒、秒表、托盘天平、温度计、测力计、压强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
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长度、时间、角度、温度、密度、力、机械效率、压强、比热容、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以及各种实践活动,在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中,利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1.发现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2.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学习信息处理方法,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处理和交流能力。
物理八上教科版活动手册
![物理八上教科版活动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130fdb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d.png)
物理八上教科版活动手册《物理八上教科版活动手册》是一本专门为八年级学生设计的物理实践活动手册。
本手册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下面将就手册的内容、特点以及对学生的影响进行详细介绍。
该手册的内容包括了八年级物理教学的各个方面,从简单的物理概念到复杂的实验探究,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物理学习资源。
手册共分为几个模块,如运动与力、声光电力、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传播等。
每个模块都包含了相应的实践活动,既有简单易懂的实验,也有较为复杂的探究性实践。
每个实践活动都配有详细的实验步骤、实验原理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通过亲身进行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
该手册的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在实验中不仅能够感受到物理现象,还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实践,提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实践活动也增强了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这本活动手册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通过亲身参与实践,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原理,巩固所学的知识。
其次,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同时,学生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提高了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实践活动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了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最重要的是,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让他们热爱科学,对科学感到兴趣,为后续学习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在使用这本手册时,老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实践活动的时间和步骤,确保学生的安全,提供必要的实验工具和材料,并及时纠正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错误。
同时,老师还应注重实践活动与理论知识的联系,合理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应用。
物理初中学法指导教案
![物理初中学法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52101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6.png)
物理初中学法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物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2. 物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3. 物理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或现象,引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讲解:讲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4. 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掌握物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如:如何阅读教材、如何做笔记、如何进行自学等。
5. 实验操作:演示物理实验,讲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实验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2. 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实例或现象,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物理知识。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实验法:演示物理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实验能力。
5. 指导法:引导学生掌握物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期中期末考试:通过考试评价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物理教材。
2. 实验器材:准备必要的物理实验器材,如:电压表、电流表、电阻器等。
3. 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最新的物理教学信息和素材。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学习。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温度计学习指导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温度计学习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9a48813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3.png)
温度计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知道体温计的结构特点。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液体温度计原理演示实验中的现象,感受液体体积膨胀与温度升高的对应关系。
2.经历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探究例如寒暑表等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关心温度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主体知识归纳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
常用的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零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一百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摄氏度。
用符号℃表示。
4.体温计:测体温用的医用温度计。
它的刻度范围是35℃到42℃,最小分度值为0.1℃,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5.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及分度值,再估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进行正确的测量。
6.观察与实验是学习本节知识用到的主要方法。
三、基础知识讲解(一)弄清温度的物理意义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物体的“冷热程度”最初是来源于人们的主观感觉,习惯用冷、温、热、烫等文字定性地来描述,但是这种表示方法模糊、粗糙、不准确。
在生活、生产和技术中,更需要对物体冷热程度的精确描述——定量化描述,于是我们引入了新的物理量——温度。
既然要对物体的冷热程度进行量化,那就需要首先规定温度的单位。
在历史上,人们曾经用过许多温度单位,但随着国际上科学技术的交流,现在用的最多的是瑞典的摄尔修斯提出的摄氏温度。
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某某物体的温度或气温多少度都是指的多少摄氏度。
我们在以后的研究和计算中还是常用摄氏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注意: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它只有“大小”之分,没有“有无”之意,即0℃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与冰水混合物的相同,而不是说物体没有温度。
初中物理学习指导(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学习指导(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9047cf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b.png)
初中物理学习指导第一篇范文在学生们的学习生涯中,初中阶段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它为高中乃至大学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别是在物理这一学科上,初中物理的学习不仅涉及基本的科学原理,更是培养学生们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阶段。
本篇文章旨在提供一份详尽的初中物理学习指导,以助力学生们在物理的世界里遨游,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一、理解物理概念,深化理论知识物理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概念性强。
初中生在学习物理时,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这要求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课本、习题等资料,深入理解各种物理量的定义、物理现象的本质和物理规律的应用。
例如,在学习力的概念时,学生不仅要明白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还要掌握力的计量单位、力的作用效果等。
二、注重实验教学,增强实践能力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习的灵魂。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物理现象,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校和老师应当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得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物理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光学时,可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光影现象,理解光学原理。
四、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初中物理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問題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物理题目,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既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为高中物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五、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习物理需要时间和精力。
初中生在学习物理时,应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物理学习中。
同时,学生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定期复习,及时总结,认真完成作业等。
这样,才能在物理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
初中生物理学法指导
![初中生物理学法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c5ad12c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9b.png)
在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中,教法是先导,学法是中⼼。
教师关⼼的不能只是学⽣“学会”知识,⽽对学⽣是否“会学”缺乏思考。
叶圣陶先⽣早有“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论述,九年制义务教育⼤纲也把对学⽣能⼒的培养提⾼到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研究教材,研究教学⼤纲,研究教学⽅法,研究符合学⽣⼼理特点、个性特征的学习⽅法,使学⽣想学、会学,使学⽣学得主动、积极,使学⽣掌握的物理知识既扎实⼜灵活。
根据⾃⼰的教学实践,下⾯我谈谈⼏点学习物理的⽅法指导:⼀、加强情景教学能使概念、现象、规律⽣动起来,激发学⽣的掌⼼兴趣。
兴趣是的⽼师。
只有使学⽣对这门功课有了兴趣,才可能使学⽣沿着兴趣→乐趣→志趣的途径发展;才可能激发学⽣的钻劲;才可能在“钻”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其创造⼒和创新精神。
⽬前,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往往将基本概念、现象、规律匆匆带过,⽽忙于让学⽣记结论,再辅之以⼤量的练习、测试,通过题海战术,来督促或强迫学⽣去掌握知识,结果就形成了事倍功半、⾼分低能的现象。
其实,每个物理概念、规律、现象都有其提出建⽴、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每⼀过程都有⼀⾸⽣动的有⾎有⾁的史诗,在教学中应讲清它的这⼀过程。
⼆、指导物理实验,激发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细⼼观察,认真实验的习惯。
物理学是⼀门实验科学。
新编教材中指出:“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的观察和实验能⼒,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存在不可代替的作⽤。
”可见,重视物理实验,掌握科学的观察、实验⽅法是实验教学成功所在。
我在⽇常课堂教学中以做好演⽰为前提,增强实验的趣味性,为学⽣做好实验起到良好⽰范作⽤。
同时,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认真观察现象,勤于思考问题的习惯。
例如:学习⼤⽓压时,让学⽣注意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茶壶盖上都有⼀个⼩眼,这个⼩眼起什么作⽤。
此外还要引导学⽣多细⼼观察周围的实际⽣活和⽣产中及⼤⾃然中的物理现象并与课本知识联系。
如学习压强、摩擦后,可以有意识地观察⽇常⽣活中⼈们⽤针在缝被⼦时,为什么⼿上套上顶针箍,并把针在头⽪上摩擦,这⽬的⼜是什么,使学⽣养成爱观察、勤思考的习惯。
中小学生八年级物理综合学习方法指导
![中小学生八年级物理综合学习方法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adebe61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a.png)
中小学生八年级物理综合学习方法指导中小学生八年级物理是学生进入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阶段。
要掌握好物理知识,除了课堂学习外,学生还需要合理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中小学生八年级物理学习。
1. 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物理学是一个基础学科,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
建议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先回顾和巩固已经学过的内容,确保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可以通过复习笔记、做题等方式来巩固基础。
2. 善于总结和归纳:物理学习内容很多,涉及到很多规律和公式。
学生可以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自己的学习笔记或思维导图。
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复习的效率。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物理学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学生应该注重实际操作和实验,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
如果条件不允许进行实验,也可以通过观看实验视频或进行虚拟实验来加深理解。
4. 运用数学工具:物理学与数学有很多交叉点,学生可以通过数学工具来辅助物理学习。
例如,运用代数、几何和三角等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概念和现象。
5. 多维学习:物理学习不仅仅限于课本上的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相关的科普视频、参观科技馆、阅读物理类书籍等方式进行多维度的学习。
这样可以拓宽视野,丰富物理知识,并培养对物理学的兴趣。
6.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物理学习需要时间和精力,学生应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建议在课后进行复习,把握好每天的学习进度,不要堆积过多的学习任务。
同时,也要给自己一定的休息时间,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7. 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应该养成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可以与同学、老师或家长进行讨论和交流。
通过解决问题,不仅能够提高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分析能力。
总之,中小学生八年级物理学习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物理学法指导(初二)
![物理学法指导(初二)](https://img.taocdn.com/s3/m/efc41955804d2b160b4ec0f2.png)
物理学法指导一、如何积极主动学习(一)在点滴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发展学生能力的前提。
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确定好学生学习物理的目标就显得尤为关键。
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做了如下的工作:1、营造宽松的范围。
学生对于物理这个科目还是比较喜欢的,这和我们在课堂上追求的轻松的氛围十分有关系,在物理课上,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也十分高涨。
例如:请同学演示实验,全班同学分组讨论进行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等等,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物理的乐趣。
2、给予学生成功的满足。
利用积极心理学有关理论,我们发现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更多的表扬是一种很好的培养兴趣的方法。
教师利用学生喜欢展示自己这一现象,在物理课堂上给学生更多机会展示自己,并且给学生很多肯定,这样在物理课堂上学生就会感到十分愉悦,自然就会将学习的潜力发挥到最大水准。
3、利用物理贴近生活感染学生。
物理和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物理处处可见,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美,课堂上我们的引入大都以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逐渐感受到原来物理和我们的生活是如此之接近。
此外,由于学生年龄比较小,对新鲜事物十分好奇,所以在课堂导入环节,我们也会选择那些学生熟知、喜闻乐见实例。
4、开展物理课外活动。
在初二这一年中,我们举办了物理嘉年华活动,学生个个兴奋参与其中,我们也为获得较好名次的学生颁奖,虽然奖品不是很贵重,但是却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勇攀高峰的决心,也对学生起到了较好的激励作用。
5、在班级内部开展小组学习活动,并进行小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二)帮助学生分析学习物理的优势,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1、利用多种不同方面的评价。
初中物理提倡素质教育,一味以分数高低来衡量学生学习好坏以及分析学生优势的时代已经过去。
很多学生厌烦某一个科目,归根结底是觉得自己学得太差了,实在没有优势可言,与其这样还不如利用时间去学习自己的优势科目。
为了帮助学生找到自身学习物理的优势,我们采取了适当的分层教学。
九年级上学期学习手册说明书稿(初中 物理教案)
![九年级上学期学习手册说明书稿(初中 物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b40327eff9aef8941e06a1.png)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学期学习手册
本书是依据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和江苏科技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上册而编写的,供九年级第一学期使用。
本书旨在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全面把握课本的学习体系,提高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习要求”结合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学习提出具体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学习要求。
“学习指导”对本节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学习方法方法的指导。
“典型范例”着重分析典型问题的解题思路、精析问题中的思考方法,帮助同学们理解所学知识,学会科学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通过点评使同学们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活动与探究”提供一些活动案例让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进行探究。
既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巩固了所学物理知识,又帮助同学们形成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思考与练习”编入了三个维度的基本试题,便于同学们达到课标的基本要求。
同时还有适量的拓展和提高,以利于同学们创新意识和开放思维的形成。
“相关链接”提供的是一些物理史科、趣味物理、思考性问题等阅读性短文,力求浅显具体、生动有趣,旨在扩大知识面,激发同学们科学探索的欲望。
本书聘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人员负责编写和统稿,本书编委会审稿、定稿。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书中定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在使用本书过程中多提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正,使之日臻完善。
本书编写组。
初中物理学法指导,最好的初中物理学习方法
![初中物理学法指导,最好的初中物理学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120e23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0.png)
初中物理学法指导,最好的初中物理学习方法初中物理学法指导1、要有很强的自信。
很多同学,特别是女同学,在进入初中之前,或者在刚进入初中的时候,就被“初中物理难学〞,“女孩子天生不是学理科的料〞之类的观点吓住了,从心里上给了自己一个消极的暗示。
还没有开始就给自己戴上了沉重的枷锁。
初次接触初中物理,你就要充分相信,凭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学好!乐观对待,付出实在的努力,你一定会成功!2、要重视复习和预习。
做到上课前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所了解。
这样在听课时,能将注意力很快集中到最重要、最关键的知识点上,提高听课效率,丰富感性认识,从而验证自己预习时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
也为自己在课外少留疑难问题,以便有更多的时间供自己支配。
3、要重视观察和实验,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是来源于观察和实验。
观察是收集材料,积累数据获得感性认识和认识客观规律的一条重要途径。
要认真观察物理现象,分析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要认真做好物理学生实验,学会使用仪器和处理数据,了解用实验研究问题的根本方法。
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同时,观察要有目的性,在观察时要明确观察对象、条件、要求及观察的方案和步骤。
4、要重在理解。
学好物理,应该对所学的知识有确切的理解,弄清其中的道理。
物理知识是在分析物理现象的根底上经过抽象,概括得来的,或者是经过推理得来的。
获得知识,要有—个科学思维的过程。
不重视这个过程,头脑里只剩下—些干巴巴的公式和条文,就不能真正理解知识,思维也得不到训练。
要重在理解,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
5、要学以致用。
学到的知识,要善于运用到实际中去。
不注意知识的运用,你得到的知识还是死的,不饱满的,而且不能在运用中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要在不断的运用中,扩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学会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纵横联系。
随着高考模式的改革,对同学们学习物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初中物理电学的学习方法指导
![初中物理电学的学习方法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0db6d59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8.png)
初中物理电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对于初中物理学习来说,在很多学生眼中电学部分的学习最为头痛。
由于这部分内容的容量大、概念多、规律多、公式多,对于不少学生来讲是个难学的部分。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初中物理电学的学习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物理电学的学习方法第一,多多动手,多多动脑,培养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电学的学习更不例外,有了兴趣就成功了一半。
由于电学内容贴近我们生活实际,很多现象学生在小学中已初识,或在自己的周围生活中见过,有一个好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第二,辨析概念,夯实基础任何知识的学习掌握都离不开基础知识。
电学部分的基础知识多、散、要辨析清楚、固记脑中。
第三,理解规律,把握关键有的学生感到电学学习困难,有的教师也说电学太难讲了,其实原因在于我们头脑中的知识点散、乱不成体系,没有规律。
所以要熟记规律,加深理解,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那解起题目来方可得心应手。
第四,疏通关系,构建框架在掌握了上述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想法疏通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熟悉各物理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能够快速选择相应的计算公式,列式解答。
第五,加强训练,巩固知识物理学科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练习去巩固所学的知识。
同样电学知识的巩固理解,熟练运用都要加大训练的力度,同时也要注意训练的题型,做题的策略培养。
第六,善于总结,归纳要领解决问题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懂得“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总结错误的原因,归纳解题的规律,注意解题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及时查漏补缺,成绩的提高肯定很快。
初中物理电学学习口诀1.电荷摩擦起电分电荷,电荷电性分两种。
毛皮橡胶橡带负,丝绸玻璃玻带正。
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
看到排斥的现象,电荷电性肯定同。
元电荷:带的电荷1.6,乘以10的-19方。
2.电流方向形成电流有规定,电荷定向之移动。
正电移动的方向,规定电流的方向。
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电子方向电流反。
初中物理学习规律教学指导
![初中物理学习规律教学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e215e813227916888486d7d2.png)
在 带 领 学 生探 索 和 研 究 具 体 的 物 理 规 律 时 , 一 定 要 按 水 中 , 与 玻 璃 杯 底 紧贴 , 此 蜡 块 所 受 的 浮 力 。 如 直 接用 阿 不 且 求 照历 史 上 建 立 物 理 规 律 的过 程 进 行 , 师 可 根 据 教学 要 求 、 基米 德 定 律 就 求 出 的浮 力 是 0 2 5牛 , 实 际 上 本 题 的 答 案 教 学 .4 而 生 的本 令 特 征 、 识 基 础 、 力 水 平 、 校 的设 备 条 件 、 体 的 应 该 是 0牛 , 知 能 学 具 因为 从 浮 力产 生 的条 件 去 分 析 , 蜡 块 是 没 有 受 该 教学 内容 等 来 确 定 教 学 方 法 。 例 如 : 想 立 体 状 态 方 程 的 教 到浮 力 的作 用 。 理
在 获 得 足 够 的感 性 认 识 的 基 础 上 , 师 可 指 导 学 生 探 索 起 状 态 量 动 量 的改 变 , 量 的 改 变 和 引 起 改 变 的 冲 量 是 相 等 教 动
物 理 规 律 。根 据 建 立 物 理 规 律 的 思 维 过 程 和 学 生 的 认 识 特 的 , 如 阿基 米 德 定 律 表述 为 “ 在 液 体 中的 物 体 受 到 液 体 向 又 浸
学 , 以用 理 论 分 析 法 , 据 当一 定 质 量 的 理 想 立 体 的 初 态 可 根
大 多 数 物 理 规 律 均 可用 数 字 表 示 , 有 引 入 了数 字 , 使 只 才
Pl V1 T 、 、 l和 终 态 P V T 2、 2、 2确 定 后 , 两个 状 态 之 间 的关 系 与 物 理 学 成 为 一 门 定 量 的 、 密 的 科 学 。对 于 物 理 规 律 的 表 达 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学习指导手册
一、学习计划
初中物理与其他科在学习上最大的不同就是:初中物理要求大家主动学习,逐步形成“以观察、实验为主的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即学习习惯)。
(许多同学在其他科目采用的是“听课——赶作业”的被动学习方式,这种被动方式已经完全不适合物理学习的要求,必须摒弃。
)所以初中物理必须讲究学习计划,因为这么多科目,如果没有计划,学习就显得很乱,没有目的,影响成绩的提高,所以一定要事先自己写好学习计划。
二、课前预习
1、要求:(1)看懂教材大意和一些实验要求(2)找出重点(3)找出不懂的问题,准备带着问题听课(培养好奇、兴趣和探究能力)
2、在上课时准备对老师提那些问题和实验中要提那些问题
三、上课
1、课前准备:(1)入室静坐,想想上堂所讲内容,准备回答老师的问题(第一想)(2)准备带着不懂的问题上课(第二想)。
2、课堂学习
(1)五动法:抓紧一切时间“眼看、口说、耳听、手写、脑想”——使大脑产生“合力”(课堂学习时,只“看和听”,能得70分;用五动法时,可得93分)。
(2)抓课堂重点:对比自己与老师确定的重点,记下重要内容(通过看板书、听语调、注意老师的提问、纠错、小结学会抓课堂重点)。
(3)每个环节都向自己提出具体学习目标,秒秒必争地为之努力,积极地眼看、口说、耳听、手写、脑想,此法乃效率之本!(注意课后休息)(4)大胆提问、探究,帮助教师了解自己,师生进行思维碰撞,相互促进。
(5)学会下课前独立做当堂小结。
下课后回忆一个重要知识点。
(第三想)四、课后复习:
复习当日内容,有了印象后再做作业。
这样不仅作业速度快、质量好,而且对端正学习态度和培养主动精神有益:把完成作业当作对能力的锻炼和考验。
这种做法实际上节约时间。
五、作业:
1、做模仿性练习:这一层次的练习较为容易,它们和书上的“例题”很像似。
2、做变式练习:“题型”变了,和例题不一样了。
这是十分重要的一次学习升级。
做变式练习时,很容易犯错误,因此一定要学会纠正错误
3、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
六、总结:
总结是巩固、升华所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必须逐步学会。
不会及时总结的人,往往劳而少获,令人惋惜!
1、当堂小结:向老师学习,下课前应独立对本堂所学内容做一个概括小结,为全面总结打下基础。
2、对比总结:将容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对比,这样能准确、细致地区分知识,能做好选择题(为将来的竞争做准备)。
3、概括总结:用一个高度概括的提纲,把一章,甚至一本书的内容加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