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的中介作用及其理论意义..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67018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12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3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4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5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6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7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8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09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0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1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2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3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4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5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6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19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0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1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2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3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4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5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6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7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8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29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30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31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32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33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34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35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36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37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38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39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40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41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42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43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44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中医基础理论学科45感谢下载!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哪几个方面?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它对于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多种生理功能。
故曰:“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素问·五常政大论》)。
“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八难》)。
“人之生死,全赖乎气。
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医权初编》)。
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动作用气的推动作用,指气具有激发和推动作用。
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能推动血液的生成、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
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气自身具有运动的能力,“气有胜复,胜复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变”(《素问·六微旨大论》)。
气的这种胜复作用,即克制与反克制作用。
气是阴阳的矛盾统一体,阴阳是气本身内在的矛盾要素。
气的克制与反克制作用,亦即阴阳的矛盾运动,是“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气本身的相互作用,是推动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
“气血,人身之二仪也,气为主而血为配。
故曰:气化即物生,气变即物易,气盛即物壮,气弱即物弱,气正即物和,气乱即物病,气绝即物死。
是气之当养也明矣”(《医方考,气门》)。
“人之生死由乎气”(《医门法律,先哲格言》)。
人体的脏腑经络,赖气的推动以维持其正常的机能。
如血液在经脉中运行于周身,其动力来源于气。
“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证论·吐血》),血为气之配,气升则升,气降则降,气凝则凝,气滞则滞。
津液的输布和排泄赖气的推动,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滞。
气这种动力作用,是由脏腑之气所体现的,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依赖于肾气的推动;水谷精微的化生赖脾胃之气的推动等等。
三焦为元气通行之道路,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三焦囊括了整个人体最主要的新陈代谢功能,其自我完成的能动过程是通过气化作用实现的。
中医基础理论 习题集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一、填空题1. 精是人体生命的( ) 。
2. 人体之精分藏于五脏,但主要藏于( ) 中。
3. 精是神化生的( ) 。
4. 气的运动称作( ) 。
5. 人体之气的运动形式,简单地归纳为( ) 四种基本形式。
6. 气的运动保持正常状态,称之为( ) 。
7. 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 ) 。
8. 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 ) 。
9. 元气是通过( ) 而流行于全身的。
10. 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又称为( ) 海。
11. 血液的生成主要依赖于( ) 的运化功能。
12. 血具有( ) 和( ) 两方面功能。
13. 津液是机体( ) 的总称。
14. 津液有( ) 血液浓度的作用。
15. 津液的排泄主要通过排出( ) 和( ) 来完成的。
16.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 ) 。
17. 神寓于( ) 之中。
18. 精、气、神三者称为人身之( ) 。
19. 气为血之( ) 。
20. 血为气之( ) 。
21. 大失血导致气的涣散不收,称为( ) 。
22. 精与血之间互相滋生、相互转化的关系,称为( ) 。
23. 津液与血液之心互相渗透转化称为( ) 。
24. 神可以( ) 精与气。
二、选择题( 一)A1 型题25. 由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称之为( )A. 先天之精B. 后天之精C. 肾精D. 水谷之精E. 生殖之精26. 人体之精分藏于五脏,但主要贮藏于( )A. 肝B. 心C. 脾D. 肺E. 肾27. 肾精化为生殖之精以施泄,依靠于( )A. 肾阳推动B. 肾阴滋润C. 天癸促发D. 脾胃运化E. 肝气疏泄28. 人体中活力很强的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是( )A. 精B. 气C. 血D. 津E. 液29. 一身之气的生成与哪组脏腑的关系最为密切( )A. 心肝脾B. 心肺肾C. 脾肺肾D. 肝脾肾E. 心脾肾30. 人体之气的运动称作( )A. 气机B. 气化C. 升降出入D. 气机调畅E. 阴阳转化31. 维持人体相对恒定的体温,属于气的哪项功能( )A. 推动B. 温煦C. 凉润D. 防御E. 中介32. 人体生长发育迟缓,责之于气的哪项功能减退( )A. 凉润B. 中介C. 推动D. 防御E. 固摄33. 控制人体体液有规律地排泄和分泌,属于气的哪项功能( )A. 推动B. 凉润C. 温煦D. 防御E. 以上都不是34. 人体内各种生命信息的感应和传递,属于气的哪项功能( )A. 调控B. 防御( )C. 温煦D. 中介E. 固摄35. 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 )A. 元气B. 宗气C. 营气D. 卫气E. 脏腑之气36. 对血运和呼吸运动均有推动作用的是( )A. 心气B. 宗气C. 脾气D. 卫气E. 营气37. 称为水谷之悍气的是( )A. 谷气B. 清气C. 宗气D. 营气E. 卫气38. 逸出脉外的血称为( )A. 血府B. 瘀血C. 离经之血D. 坏血E. 以上都不是39. 具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功能的是( )A. 脾B. 心C. 脉D. 气E. 三焦40. 在津液的生成中,最为密切相关的脏腑是( )A. 脾肺B. 脾胃C. 脾肾D. 肠胃E. 肺肾41. 《素问·厥论》中称“为胃行其津液者”,是指( )A. 肝B. 肺C. 肾D. 脾E. 三焦42. 对津液输布代谢的影响最为重要的腑是( )A. 胃B. 小肠C. 膀胱D. 大肠E. 三焦43. 布散于体表,渗入血脉之内起滋润作用的是( )A. 气H. 水C. 精D. 津E. 液44. 与津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哪一组脏腑( )A. 心肝肾B. 心脾肾C. 脾肝肾D. 脾肺肾E. 脾胃肾45. 称为“神之宅”的是( )A. 精B. 脏C. 腑D. 气E. 形46. 称为“形之主”的是( )A. 精B. 神C. 气D. 血E. 脏47. 血液的运行离不开气的功能,说明了气与血之间的什么关系( )A. 气能生血B. 气能行血C. 气能摄血D. 血能载气E. 血能养气48. “吐下之余,定无完气”说明哪一项病理变化( )A. 气血两虚B. 气随血脱C. 气不化水D. 气不摄血E. 气随津脱49. “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说明哪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A. 气与津液B. 气与血C. 血液与精D. 血液与津液E. 以上都不是50. 血虚引起气虚病变的理论根据是( )A. 气能生血B. 气能行血! C. 气为血帅D. 血能养气E. 血能载气51. “亡血家不可发汗”的告诫,是哪一项理论的实际应用( )A. 精血同源B. 气血同源C. 肝肾同源D. 津血同源E. 血汗问源52. 人体内物质新陈代谢的调控勺主宰是( )A. 气B. 血C. 肾D. 神E. 心( 二)A2 型题53. 患者,年老体弱,少气声低,小便清长,尿次频数,甚至有余沥不尽,夜间尤,证属( )A. 气失凉润B. 气失防卫C. 气失固摄D. 气失温煦E. 气失感传54. 患者,半月前下肢创伤大出血,经手术治疗后,精神疲惫,失眠多梦,健忘,证属( )A. 血不养气B. 血不化神C. 血不濡筋D. 血不载气E. 以上都不是55. 患者,下肢浮肿两月余。
中医理论气血对人体的重要性
中医气血对人体的重要性人们常说“人活一口气”、“三寸气在”等等,这里所说的“气”,实际上是指人的生命活动,也是中医所说气的基本含义。
确切地说,人体的气是指推动人体生命运行的能量,它有很强的活力,能在人体内运行不息而又无形可见,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气难以用肉眼观察到,所以说它“无形”。
气在体内运行不息,从而推动和调控着人的呼吸、心跳、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的进行。
气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所在,气是生命的表征。
气是由精化生的。
人体之气由三部分组成,即先天之气、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亦称“天气”)。
所以《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真气,即人体的一身之气;天,在此应含有先天之气的“天”及天气之“天”两层意思;谷气,则是水谷之气的简称。
人体之气的生成,需要通过多个脏腑,特别是肾、脾、胃、肺三脏功能的综合作用。
如先天之气由先天之精所化生,而先天之精藏于肾,故有“先天之气在肾”之说。
先天之气的生成,与肾主藏精的功能密切相关,因此,称肾为“生气之根”。
水谷之气由水谷之精所化生。
饮食物通过胃的受纳、脾的运化始能化生水谷之精,因而水谷之气的生成与脾胃的纳运功能关系十分密切。
《内经》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就是对脾胃功能重要意义的强调。
所以,脾被称为“生气之源”。
自然界的清气,不仅要依靠肺的呼吸作用才能源源不断地进入体内,同时,肺吸入的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而成的“宗气”,聚积在胸中以后,也需要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作用,才能布散到周身上下,以发挥其生理效应。
因此,肺被称为“生气之主”。
总之,人体之气的生成,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来源要充足,或者说要有足够的原料,这就需要先天禀赋充足、后天饮食营养丰富,以及吸入的自然界清气源源不断;二是肺、脾(胃)、肾三脏的功能正常且配合协调,才能保障气的来源充足。
三脏之中,又以脾、肺两脏的功能更为重要。
中医气的概念及作用是什么
中医气的概念及作用是什么中医学理论认为,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人体的生命进程。
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气的作用有推动、调控、温煦、凉润、防御、固摄、中介。
气的具体作用如下。
1.推动与调控作用:推动作用是指气中属阳的部分的激发、兴奋、促进等作用,能够激发和促进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精血津液的生成及运行输布;调控作用是指气中属阴的部分的减缓、抑制、宁静作用,对以上各种起到抑制、减缓的作用。
2.温煦与凉润作用:温煦作用是指气中属阳的部分的促进产热、消除寒冷,使人体温暖的作用;凉润作用是指气中属阴的部分的抑制产热、消除热量,使人体寒凉的作用。
3.防御作用:气既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同时也可以祛除侵入人体内的病邪。
4.固摄作用:指气对体内血、津液、精等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和控制作用,防止其无故流失,保证它们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5.中介作用:现代医学认为气能够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
中医学理论认为,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人体的生命进程。
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气的作用有推动、调控、温煦、凉润、防御、固摄、中介。
气的具体作用如下。
1.推动与调控作用:推动作用是指气中属阳的部分的激发、兴奋、促进等作用,能够激发和促进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精血津液的生成及运行输布;调控作用是指气中属阴的部分的减缓、抑制、宁静作用,对以上各种起到抑制、减缓的作用。
2.温煦与凉润作用:温煦作用是指气中属阳的部分的促进产热、消除寒冷,使人体温暖的作用;凉润作用是指气中属阴的部分的抑制产热、消除热量,使人体寒凉的作用。
3.防御作用:气既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同时也可以祛除侵入人体内的病邪。
全面讲解中医的“气”!(没有比这更全面的了)
全面讲解中医的“气”!(没有比这更全面的了)一中医之气与气化论可以说气和气化论是中医的精髓,是中医的理论支柱。
学习中医不把中医里的气和气化理论搞明白,就算你把《伤寒论》、《温病条辨》背熟,你还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医医生。
或者说你也只能是一个问而知之的下工,你还没有学到中医的精髓。
在临床上,你就不可能做到“临症察机,使药要和”,你只能拿书上的条文与患者的证症相查对,在用药上也只能“对病欲愈,执方愈加”,很难会有创新,若遇到新的病症那更是无所适从了。
气的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共用共知的一个词,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很重要的哲学范畴,不独医学专用。
《淮南子·原道训》中有:“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
《太平经》也有论述:“人本生混沌之气,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明……”。
《庄子·至乐》中说:“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
杂乎芝笏之间。
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等等。
所以说中医文化是根植于中华大地上的本土文化。
气的文化在诸子百家的学术言论中随处可见。
《内经》发展了这一学说,并使它更进一步的系统化。
气在中医的理论里很重要。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
所以有人说《内经》的全部学说都是建立在气的理论之上的,一点也不为过。
《内经》是中医之根,中医之祖。
在中医众多典籍里,《内经》里面讲气的内容最多也是最详细的。
它最早地综合了中医的养生,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阴阳、五行、经络、气血、五运六气、针灸等等内容。
《内经》之所以称为中医之祖,恐怕原因即在此。
《内经》之后,自张仲景之《伤寒杂病治》至今,历朝历代的中医界名流圣手的大作大论,无不是在《内经》的内容之上来发挥创造的。
可以说《内经》之后的作品都是《内经》内容的细化、泛化。
可以这样说《内经》是树干,后代诸书是树枝。
气机的概念
气机的概念什么是气机气机,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之一。
气机是中医理论研究人体气血运行、协调和调节的基础。
在中医理论中,气机被认为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气机的组成气机由两个部分组成,即气和机,气指的是人体中的气血,机指的是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运行和调节等作用。
气和机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人体的生命活动。
气的作用气是人体中的重要物质之一,它在人体内部流动,并与机组织相互作用。
气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濡养脏腑:气血通过经络渗透到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起到濡养和滋养的作用,保证器官和组织的正常功能。
2.运行调节:气血通过经络的运行,调节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3.抵御外邪:气血的流动和调节可以增强身体的抵御病邪的能力,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机的作用机是指人体内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和器官,它们通过气血的运行和调节发挥作用。
机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脏腑功能:不同的脏腑有不同的功能,比如心脏主管血液循环,肺脏主管呼吸等,它们通过气血的运行和调节,保持器官功能的正常运作。
2.经络作用: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它们通过气血的流动和调节,保持人体经络的畅通和协调。
3.调节平衡:机组织通过气血的运行和调节,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状态。
气机失调的表现当人体的气机失调时,就会产生各种疾病和不适。
气机失调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气滞气滞是指气血在经络中阻塞不畅,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情况。
气滞的症状主要有胸闷、脘腹胀满、呕恶等。
气虚气虚是指人体的气血不足,无法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行和抵抗外邪的能力。
气虚的症状主要有疲乏无力、易感冒、气短懒言等。
气逆气逆是指气血的运行逆乱,违背正常的方向流动的情况。
气逆的症状主要有头痛眩晕、胸闷气短等。
气瘀气瘀是指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气血凝滞在某些地方,形成血瘀的情况。
气瘀的症状主要有瘀斑、瘀血性疼痛等。
气机调养的方法针对气机失调引起的疾病,中医提出了一系列的调养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辅导:气的生理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辅导:气的生理功能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物质,它对于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多种生理功能。
故《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
”张景岳亦说:“人之有生,全赖此气。
”(《类经・摄生类》)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如下几方面: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营养作用推动作用: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它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起着推动和激发其运动的作用。
此外,人体的整个水液代谢过程,也都要依赖于气的推动而完成。
如果气有所虚衰或气的推动、激发作用减弱,则均能影响及人体的生长、发育,或出现早衰,或使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减退,或使血和津液的生成不足或运行迟缓,从而引起血虚、血液运行不利和水液停滞等病理变化。
温煦作用:所谓温煦,是说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
故《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
”人体的体温相对恒定,主要靠气的温煦作用来维持和调节;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也要在气的温煦作用下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机体内的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也要依靠气的温煦,才能维持正常的循环运行。
故又有“血得温而行,得寒而凝”等说法。
如果气的温煦作用失常,则不仅可出现畏寒喜热、四肢不温、体温下降、血和津液运行迟缓等虚寒之象;还可因某些原因,引起气聚而不散,气郁而化热,从而出现恶热喜冷、发热等实热之象。
故《素问・刺志论》说:“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
”防御作用:机体的防御系统是非常复杂的,虽然包括了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多方面的综合作用,但毫无异议,气在防御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气的防御作用,主要体现于护卫全身的肌表,防御外邪的入侵。
如《卫生宝鉴》说:“盖阳气为卫,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合,此皆卫外而为固也。
”《医旨绪余》亦说:“卫气者,为言扩卫周身,温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侵犯也。
”正因为气有防御外邪之作用,所以,一旦外邪侵入人体,则气能趋于病所,积极与邪抗争,并能驱邪外出,使人体恢复健康。
气的生理功能
气的生理功能气的生理功能2017-05-17慧福生命文化气,既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础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它对于人体生命活动具有多种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
张景岳曾说:“人之有生,全赖此气。
”(《类经·摄生类》)《难经,八难》中指出:“气者,人之根本也。
”修身内功之所以能够发挥去病疗疾,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作用,正是以此“气”为本,从人体的最基本的也是最广泛无处不在的组织成分上进行调整、补充加强。
人体生命活动中,隐态质元物质气的生理功能,是多维性、整体性、人体性、全息性的,炁为万物之母,它无处不在,如同每个细胞中都有DNA和双螺旋结构一样,炁的特性是有质无形,更为精徽和广泛。
在三元(源)学说中,炁也是涵盖统驭三元(源)的,可以说是三元一炁,一炁三源。
前人是整体性地研究人体生命,从根本上、本源上进行研究,以简驭繁,以一统万。
所以以气为本,以气为纲进行人体生理病理阐述和研究。
气的生理功能,按照前人的总结,分而言之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功能:1营养作用人体内的气,是天德地气和人体本身先天元气的聚合物质,这正如《灵枢·本神》中指出的:“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人体内的德一能量流动和地气的汇化交融,是生命的源动力。
天德养精神,地气养命形。
摄入人体的天德地气,最终汇化为人体内的一种有质无形之气,成为生命之气,供给人体的精神系统和命体系统使用,发挥营养性和命两大系统的作用。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天德能使人体内的无形体液和有形体液不断地健康生成,人体内天地中的“天”,在获得天德能量后,才能产生体内的先天水(肾元炁)。
而人体内的“地”在获得地气以后,五添一为六,先天肾水与脾胃之气相合,则能滋养成就有形有质的各种生理组织器官,使它们具有活力机能。
如果人体主动摄入天德地气的能力丧失,并且体内的库储匮乏时,性和命的葡养缺乏,则疾病容易丛生。
如果同时经食物摄入而转化的水谷精气也不足时,性和命的双重营养会都入不敷出时,也就极为容易发生性命的分离,生命的终结。
气的中介作用是什么意思
气的中介作用是什么意思1. 引言在社会语言交流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关于“气”的说法。
尽管“气”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但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气”的中介作用是什么意思,并探讨其在社会和文化中的重要性。
2. 定义在中文语境中,“气”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随着语境而有所不同。
在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气”的中介作用,即指代“情感的传递”或“情绪的交流”。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通过肢体语言、语音语调、表情等方式传递自己的情绪和意图。
3. 气的中介作用气的中介作用是一种非语言交流的方式,通过“气”的表达,人们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和感受别人的情感和意图。
以下是气的中介作用的几个重要方面:3.1 肢体语言和姿态人的身体语言可以传达丰富的信息,如手势、姿态、身体的动作等。
通过这些非语言元素,人们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态度,传递出一种肢体上的“气”。
举例来说,当一个人愤怒时,他可能会挥舞着手臂,脚步重重地踏地,体现出愤怒的情绪。
3.2 语音语调和音量人们的语音语调和音量也是情感传递的重要方式。
当我们生气、悲伤或兴奋时,我们的语音语调可能会变得尖锐、低沉或兴奋。
这种语音上的“气”能够传达我们的情绪并引起他人的共鸣。
3.3 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非常重要的情感传递方式,常常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一个人的情绪状态。
通过眼神、微笑、皱眉等面部表情,我们能够传递出一种直观的情感感受,并帮助他人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意图。
3.4 社交礼仪和行为社交礼仪和行为在情感的中介作用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我们可能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在聚会上,我们可能会高兴地和朋友们交谈,而在丧礼上,我们则会保持庄重和悲伤。
3.5 文化背景和信仰文化背景和信仰也会影响人们的情感表达方式。
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可能对特定情感有不同的理解和反应。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对于成功的庆祝往往会更加充满喜悦和热情,而在东方文化中,人们可能更加内敛和谨慎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辅导-人体之气的中介作用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辅导:人体之气的中介
作用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人体之气的中介作用,主要是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
气充斥于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内部或彼此之间,成为其相互之间联系的中介。
气是感应传递信息的载体。
人体内各种生命信息,都可以通过在体内升降出入运行的气来感应或传递,从而构建了体内各部分之间的密切联系。
外在信息的感应可传递于内脏,内脏各种信息可反映予体表,以及内脏各种信息的相互传递,均以无形之气作为信息载体来感应和传导。
官方信息:执业药师考试信息最新资讯:执业药师考试资讯准考证信息:执业药师准考证考试信息:
执业药师考试信息成绩查询:执业药师成绩查询合格分数:执业药师合格分数考试真题:执业药师考试真题考试答案:执业药师考试答案考生经验:执业药师考生经验考试辅导:执业药师考试辅导2021年执业药师精品VIP课程,让您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
第五单元精、气、血、津液细目一:精1.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人体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人体之精的概念与古代哲学中的精概念有严格的区别:人体之精是人体生命的本原,古代哲学的精是宇宙万物的生成本原。
2.人体之精的功能①繁衍生命②濡养作用③化血作用④化气作用⑤化神作用3.人体之精的分类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生殖之精脏腑之精细目二:气1.人体之气的概念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人体之气的生成①生成之源先天之气(元气):源于先天之精,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水谷之气:水谷之精化生后天之气(宗气)J I清气:来源于自然界②与气生成的相关脏腑3.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1)人体之气的运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气自下而上的运行降:气自上而下的运行出:气自内向外的运行入:气自外向内的运行气运动的意义之气、谷气、清气的布散全身。
精、血、津液在体内的运行。
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与自然相联系和适应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具体而言: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居中,为升降之枢纽;六腑气机是降中寓升。
一般规律: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称“气机失调”。
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称作“气机不畅”;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称作“气滞”;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称作“气逆”;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称作“气陷”;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称作“气脱”;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称作“气闭”。
(2)气化的概念和形式概念: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
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形式:精的生成、精化为气、精化为髓、精血同源互化、津液与血同源互化;血的化生与其化气生神、津液的化生与其汗化尿、气的生成与代谢等。
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与意义
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与意义1.引言1.1 概述气运动是大气中的空气质量和能量的运动,是大气中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之一。
它涵盖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各种尺度和时间范围内的运动,从小至微观的分子和离子的运动,到大至宏观的天气系统和气候变化的运动。
气运动的特点在于其快速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气运动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气运动是地球上的能量和物质交换过程的主要方式之一,它参与了水循环、能量平衡、物质输送等多个地球系统的基本运行。
其次,气运动是天气系统和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它决定了气候带的形成、季风的变化、暴雨和飓风的发生等天气现象。
此外,气运动还对大气污染扩散、空气质量改善、农作物生长和食物供应等方面有着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了解和研究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意义对于认识地球系统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气运动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大气环境的变化和演变,为天气预报、气候模拟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因此,进一步探索和了解气运动的特性和机制是当前和未来的研究重点之一。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写为:文章结构的设计是为了合理组织和呈现文章的内容,让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和理解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与意义。
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展开:引言部分(Introduction):概述了本文的主题和目的,并简要介绍了气运动的基本概念。
通过引入读者,激发读者对于气运动的兴趣,引起读者的思考。
正文部分(Main Body):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气运动的定义与基本形式,以及气运动的意义与作用。
2.1 气运动的定义与基本形式(Definition and Basic Forms of Atmospheric Motion):在本部分,我们将对气运动进行定义,并探讨其基本形式。
通过解释气流的概念以及不同尺度上的气运动,包括大尺度的大气环流、中尺度的天气系统和小尺度的对流运动,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气运动的本质和特点。
气的五种作用
气的五种作用《气的五种作用》我有个朋友叫小李,是个健身爱好者。
有一天,我和他一起去爬山。
那山可真是又高又陡,刚开始我还信心满满,像只欢快的小兔子,蹦蹦跳跳地往上走。
可没一会儿,我就气喘吁吁,感觉自己像是被抽干了力气的木偶。
小李却不一样,他呼吸均匀,步伐稳健,还时不时地回头鼓励我。
我就纳闷了,同样是爬山,怎么差距这么大呢?这时候,小李就开始给我讲起了气的五种作用,他说这就像游戏里的五种技能,掌握好了,整个人的状态都不一样。
第一种作用是推动作用。
小李说,你看咱们身体里的气,就像一辆汽车的发动机。
气在身体里流动,推动着血液在血管里跑。
如果气不足,就像发动机没油了,血液跑不动,身体的各个器官就得不到营养,就像汽车的各个零件得不到润滑一样。
你看你,平时不爱运动,气就不足,这爬山没一会儿就累得不行了。
我听了,心里有点不服气,但又觉得他说得好像有点道理。
接着他说到温煦作用。
他笑着说,气就像身体里的小火炉。
有了这个小火炉,身体才能保持温暖。
要是气不足,小火炉灭了,人就容易怕冷。
你看那些身体虚弱的人,大夏天都要穿得厚厚的,就像个粽子似的,就是因为他们身体里的小火炉火力不够。
我听了,不禁打了个寒颤,想象自己变成一个被冻得瑟瑟发抖的小可怜。
第三种是防御作用。
小李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兄弟,这气啊,就像身体的保安。
当有病菌或者邪气想要入侵咱们身体的时候,气就会像勇敢的战士一样,站出来抵抗。
如果气很足,保安力量强大,病菌就很难进来。
但是如果你的气很弱,就像保安队里没几个人,那些病菌就会大摇大摆地进来,然后你就生病了。
我想起自己老是感冒,不禁叹了口气,看来我的保安队得好好加强一下了。
然后是固摄作用。
小李蹲下身子,捡起一片树叶,对我说,你看这树叶为什么能在树上长着呢?那是因为有东西把它固定住。
咱们身体里的气就有这个固摄的本事。
比如说,气能把血液固摄在血管里,不让它乱跑。
要是气不足,就像固定树叶的东西坏了,血液就会溢出血管,出现各种问题。
高中地理知识海——气作用
高中地理知识海——气作用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气候与气象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而气候和气象的形成和演变离不开气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气作用的介绍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地理知识。
一、气作用的概念气作用是指大气中水汽、气体和颗粒物质与地球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
它包括气候和气象两个方面,气候是长期的、统计的天气状况,而气象是短期的天气现象。
气作用对地球的影响深远,它通过大气循环和大气层结构的变化,调节和平衡了地球的温度、湿度、压力等要素,影响着生态环境、水循环等自然现象。
二、气作用的种类1. 辐射作用:太阳光是地球上的能量来源,它经过大气层的吸收、反射和散射,对地球表面产生辐射作用。
这种辐射作用分为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它们的分布和变化决定了地球的能量收支和温度分布。
2. 对流作用:热空气的密度较小,容易上升。
当地面受到辐射加热,产生热空气上升运动,形成对流作用。
对流作用对大气温度、湿度、降水等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在热带和赤道地区。
3. 蒸发和降水作用:水蒸发是地面水源进入大气层的重要途径,而降水则是水蒸发的结果。
蒸发和降水作用是水循环的关键环节,对地球的水资源分布和气候形成有重要影响。
4. 风力和风向作用:地球的自转和不同地区受热不均导致了气压差,风力是由气压差所引起的。
风的方向取决于地球的旋转和气压分布,风力和风向的变化影响着天气的变化,也对农业、航空和能源利用等产生重要影响。
5. 季风作用:季风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和改变方向的风。
它主要分为夏季风和冬季风,在亚洲和非洲等地区影响着当地的降水量、气温和气候类型。
三、气作用与地理环境气作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气候类型与分布:气候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一个地理区域长期的气象状况。
气作用通过调节和平衡大气的温度、湿度和压力等要素,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和分布。
比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地中海气候等,它们在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体“气”的种类与运行机理
人体“气”的种类与运行机理
人体“气”的种类与运行机理气,是人体生命的能量,有气则存,无气则亡。
《图解黄帝内经》中的大气,又分为“天气”和“地气”。
天地之气是人体所必须依赖的气,是形成人体所需后天之气的来源。
天气,是指由人体肺吸收的空气中的氧气,由人体皮肤接受的阳光(紫外线、红外线等),和人体接受的热能,以及日月星辰对人体的有益作用等。
地气,是指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营养成本及水分,以及一切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和地磁等,谓之“水谷之气”。
元气,又叫“原气”,包括元阴之气和元阳之气。
元气根源于肾,由肾中精气所化生,以禀受于父母先天之精为基础,赖后天水谷精气之营养培育而滋生。
故言,元气之盛衰,与先天禀赋及后天营养有关,尤其与肾、脾胃的功能有关。
因为“元气”发源于肾(包括命门),藏于脐下“丹田”,借“三焦”的通路敷布全身,推动脏腑等一切组织器官的活动,可谓人体生化动力的源泉。
人体吸收水谷之精气与自然清气结合而成的阴气(精、血、津液),与阳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脉之气)共同作用于人体,“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
阴气主物质,阳气主功能,阴阳二气可相互转化。
真气,又叫正气,《灵枢.刺节真邪篇》“真气者,所授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这说明“真气”是由先天之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的中介作用及其理论意义
标题:气的中介作用及其理论意义(阴阳,相互作用,化生,理论,相互影响,自然界)
摘要:气别阴阳,以成天地。
天地交感,以生万物。
天地万物既生,它们之间就是相对独立的物体。
但它们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关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由于气是宇宙万物化生的共同本原,天地万物之间又存在和充斥着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气,而且这无形之气还能渗透于有形物体之中,与已构成有形物体的气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换活动,……
关键词:阴阳相互作用化生相互影响阳气自然界理论气相
气别阴阳,以成天地。
天地交感,以生万物。
天地万物既生,它们之间就是相对独立的物体。
但它们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关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由于气是宇宙万物化生的共同本原,天地万物之间又存在和充斥着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气,而且这无形之气还能渗透于有形物体之中,与已构成有形物体的气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换活动,因而气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而且还是宇宙万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介性物质;气不仅是宇宙万物构成的物质材料或元素,而且还充当宇宙万物之间各种信息的传递载体。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源于它们之间的相互感应。
而存在于它们之间的无形可见的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气(量子),因而气是宇宙万物得以相互感应的中介性物质。
所谓感应,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动和相互影响,表达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最早提出事物之间存在着感应关系的是《易传》,如该书《乾》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
”《咸》说:“二气感应以相与。
”即指出宇宙之中不论有形之万物,还是无形的阴阳二气,既存在着同类属性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相互影响,又有相反属性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吕氏春秋》指出同类事物之间有相互招求、相互应答之势,如该书《应同》说:“类同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
鼓宫而宫动,鼓角而角动;平地注水,水流湿;均薪施火,火就燥。
山云草莽,水云鱼鳞;旱云烟火,雨云水波。
无不皆类其所生。
”该书《精通》说:“月也者,群阴之本也。
月望则蚌蛤实,群阴盈;月晦则蚌蛤虚,群阴亏。
夫月形乎天而群阴化乎渊……故父母之与子也,子之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若草莽之有华实也,若树木之有根心也,虽异处而相通,隐志相及,痛疾相救,忧思相感,生则相欢,死则相哀。
”
《黄帝内经》也指出了人体内之气,受自然界的大气和四时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出现规律性的变化,人体内的脏腑之气与四时气候变化相通应。
如《灵枢。
邪客》说:“人与天地相应也。
”《素问·诊要经终论》说:“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
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阳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
”人体内的阳气也与自然界之气一日之内的变化相通应,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内,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
《淮南子》认为,宇宙万物禀阴阳之气而生,故万物能够同气相应,同类相生,“精气为人,烦气为虫”。
即便人类自身,由于禀受的精气不同,也表现出男女、寿夭、愚智之差异。
如《淮南子·地形训》说:“土地各以其类生,是故山气多男,泽气多女,鄣气多喑,风气多聋,林气多癃,木气多伛,岸下气多肿,石气多力,险阻气多瘿,暑气多夭,寒气多寿,谷气多痹,邱气多狂,衍气多仁,陵气多贪;轻土多利,重土多迟,清水音小,浊水音大,湍水人轻,迟水人重,中土多圣人,皆象其气,皆应其类。
”
《春秋繁露》认为,天人相互感应,彼此相副。
阴阳之气不但存在于自然界,而且存在于人类自身。
如《春秋繁露·如天之为》说:“阴阳之气,在上天,亦在人。
在人者为好恶喜怒,在天者为暖清寒暑。
”《春秋繁露·人副天数》说:“天地之符,阴阳之副,常设于身,身犹天也。
”人的喜怒哀乐,如同自然界的春夏秋冬,皆是阴阳二气变化的结果。
因此,天人是相互感应而合一的。
如《春秋繁露·天辨人在》说:“人无春气,何以博爱而容众?人无秋气,何以立严而成功?人无夏气,何以盛养而乐生?人无冬气,何以哀死而恤丧?天无喜气,亦何以暖而春生育?天无怒气,亦何以清而秋就杀?天无乐
气,亦何以竦阳而夏养长?天无哀气,亦何以激阴而冬闭藏?故曰:天乃有喜怒哀乐之行,人亦有春夏秋冬之气者,合类之谓也。
”故人类必须遵循天地阴阳的运动变化规律来调摄自身的性情,此与《内经》所说的“四气调神”,一脉相承。
宋代张载认为,阴阳两端的相互感应是自然产生的,由此化生的宇宙万物存在着普遍联系,这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他在《横渠易说·上经》中说:“有两则须有感,然天之感有何思虑?莫非自然。
”所谓感,即两者有感必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两者有差异,就有相互感应以求统一。
如《正蒙·乾称》说:“以万物本一,故一能合异,以其能合异,故谓之感。
……二端故有感,本一故能合。
天地生万物,所受虽不同,皆无须臾之不感。
”然感应的方式不一,他在《横渠易说·下经》中说:“感之道不一,或以同而感,圣人感人心以道,此是以同也;或以异而应,男女是也,二女同居则无感也;或以相悦而感,或以相畏而感,如虎先见犬,犬自不能去,犬若见虎则能避之;又如磁石引针,相应而感也。
……圣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而人欲老其老,此是以事相感也。
感如影响,无复先后,有动必感,咸感而应,故曰咸速也。
”宇宙万物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广泛的,不论同类还是异类,都存在着普遍的相互感应,相互影响。
故他在《正蒙·动物》中说:“物无孤立之理,……非同异,有无相感,则不见其成。
”事物之所以存在与变化,是因为事物内部存在着既相异,又相同的两个矛盾着的方面。
宋代胡宏也指出天地之气相互感应是自然规律,一旦感应失调,就会发生自然灾害。
如他在《释疑孟·仕》中说:“天气感乎下,则地气应乎上,一有感而不应,则为水旱寒燠之灾。
”
总之,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说的感应,是指无形之气之间,无形之气与其化生的有形之物之间,以及有形之物之间的相互感动,相互吸引,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天地阴阳之气的升降交感,氤氲合和而化生有形万物,即是无形之气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王充在《论衡·变动》中所说的“鹤唳夜半,鸡鸣将旦”的“天气感物”,自然界大气的运动及其所化生的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皆属于无形之气与有形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日月之间的相互感应,月球的运动对海水潮汐的影响,磁石的吸引铁块,亲人之间的感情交流等,则属于有形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古人认为,宇宙中有形实体之间的相互感应,不受空间距离的限制,也不受有形之物的阻隔。
这是由于宇宙有形万物之间存在和充塞着运动不息的无形之气。
此无形之气,既是参与相互感应而化生宇宙有形万物的本原物质,又是有形万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中介。
宇宙万物之间的以气为中介的相互感应,构成了宇宙空间的多层次、多方面、多交叉的广泛性联系。
感应是宇宙空间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二程遗书·卷十五》说:“天地间只有一个感应而已,更有甚事?”但古代哲学家认为,一气之内的阴阳两个方面之间,或其自身化生的天地阴阳二气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是宇宙万事万物相互感应的基本规律。
事物之间的感应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同气相感:即同性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相互联系。
如人体内之阳气随自然界一日之内的温热寒凉的变化而有规律的盛衰变化,某些以阳气虚衰为主要病机的慢性病证出现“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病理变化,以及《淮南子》所谓的“山气多男,泽气多女”等,皆属于同气相感,又称“同气相求”。
异气相感:即异性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
如天地阴阳之气交相感应,氤氲合和,相互渗透而化生万物;男女相互感应,精气相合而产生新的生命个体;以及磁石吸铁,琥珀拾芥,等等,皆属于异气相感。
由上可见,气作为宇宙万物之间的中介性物质,维系了它们之间的相互感应,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感动,相互吸引,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从而构筑了宇宙万物之间的广泛性联系,将宇宙万物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一以无形之气将整个宇宙空间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的认识,实际上就是对《庄子·天下》所谓的“天地一体”观点的发挥,也是对《淮南子·泰族训》所说的“万物有以相连,精侵(气侵入)有以相荡”之说的进一步阐发。
人为宇宙万物之一,处于天地气交之中,故也是宇宙整体的一部分。
通过气的中介作用,人与天地万物的变化息息相通,与自然界的大气的运动及其气候的变化时时相应。
故《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灵枢·岁露》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