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06英语高考阅卷

合集下载

2006年高考英语试题全国卷试题分析

2006年高考英语试题全国卷试题分析

2006年高考英语试题(全国卷)(2)试题解析一、单项填空:6、情景会话题。

对方问今天能否完成报告,回答人不很确定,故说:“我希望如此。

”其它选项均答非所问。

7、句型结构题,考查祈使句的反意问句。

除以Let’s 开头的祈使句外,其余祈使句均用will you,据此可排除其它项。

8、考查形容词比较级用法,题意为“你的故事很完美,我还从来没听过一个比这个更完美的故事”。

可把该问视为省略句,其完整形式应为“I’ve never heard a better one than your story。

”由此可排除其它选项。

9、句型结构题,考查含有not…u ntil结构的强调句。

其陈述形式为:She did not realize she had lost her key until she got home。

10、考查情态动词,由句意可知,Can意为“能够”,A项意为“需要”,B项意为“一定”,C项意为“应该”不合句意。

11、此题考查固定句型:It’s no use doing…意为“做…是徒劳的”故选A。

12、考查动词时态。

由句中其它动词判断,其正确选项应为D项,用过去完成时,意为“比原计划多花了三千美元”。

13、考查句式结构,该句为并列句,while在此意为“然而”,有转折之意。

其它选项不符合句意和结构。

14、考查在具体语境中应用比较级的能力。

问话人想知道对方是否带足了钱,而回答者说,他需要的钱大大超过了他原计划的,为否定回答,故选C。

A项与问句矛盾,B项不符合句意,D相亦与问句矛盾。

15、考查动词词义辨析。

选B项意为“允许”,A项为“禁止”,C项为“听从”,不合句意。

16、复合句引导词考查题。

选D项。

What引导宾语从句,在从句中做宾语,A和C项为疑问副词,不能做宾语,B项that在名词性从句中不做成分。

17、非谓语动词考查题。

选A项,为现在分词短语在句中做伴随状语,C项为不定式,不能做伴随状语,而B和D 项为谓语形式,显然不合适。

006年河南省普通高考英语试卷评析(五(AnalysisofEnglishexamina..

006年河南省普通高考英语试卷评析(五(AnalysisofEnglishexamina..

006年河南省普通高考英语试卷评析(五(Analysis of English examination papers for ordinary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in Henan in 006 (five)Analysis of English examination papers for gener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Henan in 2006 (five)The first section proofreading (10 items per day; 1 points out of 10 points)This question asks for correction of the mistakes in the passage. The number of each line marked with the judge: if there is no mistake, draw a hook in the line right on the line (V); if there is an error (one on each line is wrong,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correct):Here's one more word: cross out the superfluous words with a slash (\), and write the word on the line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line, and cross out it with a slash.What does the word with a missing word symbols in the missing word (a place), write the right on the line.There is a wrong word for this trip: cross the line under the wrong word, and write the corrected word on the right line of the row.Attention: do not change the original line.There are advantage for students to work while 76. __________Studying at school. One of them was that 77. __________They can earn money. For the most part, 78. __________ Students working to earn money for their own 79. __________ Use. Earning their own money allow them 80. __________To spend on anything as if they please. 81. __________They would have to ask their parents for 82. __________ Money or for permission to do things by 83. __________The money. Some students may also to save 84. __________Up for our college or future use. 85. __________76, [answer] 76., change the advantage to advantages. [purpose] to examine the use of nouns, single and plural nouns.[answer analysis] from the next sentence One of them can be seen: high school students during the part-time work has many advantages, therefore, the term advantage is applied in the plural form.77, [answer] change was to is.[purpose] to examine the use of tenses in verbs.[answer analysis] the full text is ab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use of the present tense, and this sentence does not explicitly indicate the past time adverbial, do not use the past tense, so in the tense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the full text. The difficulty coefficient of this question is 0.7, which is the most easily tested item in this section.78 [answer] right.[answer analysis] even though the line is error free, the error rate is higher because the for the, most, part (to a great extent, mostly) is not a prepositional phrase. The average score is only 0.33 points, the difficulty coefficient is 0.33 (according to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English sampling statistics), this section is difficult to test questions.79. [answer] change working to work or add are after working.[purpose] to examine the mastery of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sentence by the candidate.This sentence is not a complete sentence, missing the predicate verb. This question is an easy question in the big one.80, [answer] change allow to allows.Test verb form and subject verb agreement.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grammatical concord,A single gerund or gerund phrase "Earning, their, own, money" is considered an odd noun when it is used as the subject, andthe subsequent verb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ingular. Such as: (1) Seeing, is, believing. (2), Swimming, is, her, favorite, sport.81, [answer] remove if.[purpose] to examine the use of conjunctions.Answer the question [analysis] in the title in the lowest average score (0.12), (0.12) the biggest difficulty coefficient. As you please is a habit, meaning "if you like," as long as you like, "means someone can do whatever he wants.". Similar phrases include whatever, you, please, whenever, you, please, and so on. If you please Chinese means "excuse me, please excuse me", and often politely requests someone to do something. For example: I, will, have, another, cup, of, tea, if, you, please. (excerpt from the new English Chinese dictionary, P.1003). There are candidates in the examination paper before the if plus as, English as if Chinese means "like, as if", often connected to the adverbial clause, and subjunctive mood used. For example: He, talks, as, if, he, knew, everything.82, [answers] after would plus not, or change would to wouldn 't.[intention] to examin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logical relation of the context of the article.It means they don't need to ask their parents what they want when they make moneyWhen you spend money or money, you must ask your parents for permission. If the sentence is in a positive sentence, logically, it is clearly contrary to the meaning of the context and is self contradictory.83, [answer] change by to with.[purpose] to examine the habitual collocation of prepositions.[analysis] the average answer questions for 0.16 points, is the question of this question is difficult (0.16). Prepositions "by" and "with" have the meaning of "depend on" and "use", but the two are different in collocation. After the preposition "by", it often follows words such as "by", "means", "by", "bus", "this", and "with", often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specific words. Money is a concrete tool, so use with.84, [answer] remove to.[examination intention] examine the special usage of infinitive.According to the English grammar, the English modal verb "may" is followed by an infinitive without to. Therefore, "to" is unnecessary here. Only modal verbs ought followed by infinitive with to.85, [answer] change our to their.[purpose] to examine the use of personal pronouns.The subject of the sentence "Some students" belongs to the third person plural. Its possessive pronoun is their, and our is the possessive pronoun of the first person plural adjective. This is a personal pronoun error.Second sections of written expression (25 full marks)Suppose you're Li Hua, a short term language coach in Oxford, England, and plan to travel to London on Sunday. An ad on the Internet caught your eye, but some specific information was unclear. Please give the travel agency issued an email asking about the situation.Note: 1. words about 100 letter format has written for you.2.,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of the main points, increase the details, in order to make the text coherent.3. reference words: Oxford - Oxford costs - feeDear Sir/Madam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李华一个可能的版本:亲爱的先生/女士,我大约一天的伦敦之旅的更多信息写作。

2006年上海市高考英语试卷分析及反思

2006年上海市高考英语试卷分析及反思

2006年上海市高考英语试卷分析及反思2006年上海市高考英语试卷继续保持稳定,遵循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中学素质教育的开展;在命题中注意不出现一些偏题,怪题,注重考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侧重考察语言的运用能力;具有这样几个特点:重视考试的公平和公正,重视中学的双基教学,重视语言知识的原汁原味,重视语言材料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意义,重视考生的多样性并在部分试题内容上有所创新。

下面作者结合各个题型,分析一下全体考生的失分高的几个小题,希望能够对今后的英语日常教学有所裨益。

一、听力理解:在听力理解中,Part A中的第5题和第10题,以及Part C中的第19题错误率较高,得分率分别为44%,48%和35%。

5. A. Go to the movies. B. See a doctor. C. Get some fruit.D. Stay at home听力文字答案:----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movies with me this evening?--I’d love to. But I’m just getting over the flu.Q: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this evening?(D)分析:从答案选择上,有不少的学生选择了B和C。

其实,如果考生把第二个人的but听清了,就不会选择A了;如果把getting over听成了getting,而没有听到over,那么就很可能选择B了;同样,如果把flu和fruit这两个单词的发音听不出区别的话,那么就会选择C。

10. A. He's unable to finish his homework..B. He can’t give the woman his computer.C. He's to remove the virus.D. He's infected with some disease.听力文字答案:----Have you completed your assignment?----My computer is affected with a virus.Q: What does the man imply? (A)分析:本试题因为处在第一部分的最后一个题,有一定的难度,主要考察考生听懂言外之意的能力。

高定价2006年高职类高考英语试卷分析

高定价2006年高职类高考英语试卷分析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literature, means of observation, behavioral approach,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the pattern of information-seeking of local and oversea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asic pattern strategies of technology information-seeking2006年高职类高考英语试卷分析深圳市电子技术学校曾江2006年高考已经结束。

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及时吸取教训,我们应该对高考试题进行综合的分析,同时和历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对比,找出命题的规律性,以便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们在2007年的复习备考中认真准备,“打有把握的仗”,在2007年高考中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I.语音题1-5小题在各类英语考试中,语音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考试内容,其目的在于引导、促进考生重视语音基本功的学习和掌握。

(表中加*为正常发音,没有的为特殊发音)从上表可以看出,历届高考题中的语音部分主要还是考查考生对基本发音规则的掌握,同时也考查比较典型的特殊发音。

因此,在复习中重点还应该放在对基本发音规则的了解和掌握上,在记忆单词的同时掌握其发音。

对那些发音比较特别的单词进行特殊的记忆可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II.词汇题6-15小题考查考生英语词汇的掌握,要求根据上下文找出句中划线的单词或词组的含义。

词汇题部分词组出现的机率很大,每年都有4—5题,但不能光记词组。

在复习中,我们应该认真组织学生扎实记忆考纲词汇表中的单词、词组和短语,因为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填词、完成句子等项目都要这些词汇来支撑。

III.单项选择16-35小题(语法)考查考生的英语语法知识和句型结构的识记能力以及在通常语境中的应用能力。

(表中考点的小数表示同一试题中出现多个考点,则,每一考点用0.5表示。

2006年江苏省英语高考试卷评析

2006年江苏省英语高考试卷评析

S U Z H O U Z H O N G X U E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
2006年江苏省英语高考试卷评析
□ 张灵 管怡
风格总体未变
江苏省今年是第三年高考自主命题,从我省今年的高考英语试卷看,其命题思路保持了一贯的风格: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着重考查学生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

试卷内容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知识覆盖面广。

试卷难度同去年相比,变化不大,比去年还更容易一些。

实际情况对单词作出变动,例如: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形式。

这个题型既考查了学生对一段对话的理解,也考查了学生拼写单词的基本功。

作文
今年的作文是有关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

题目就志愿者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各自列出了3个要点。

生将这些内容表达出来外,还要求考生写出中
学。

深入剖析06高考英语完形及阅读

深入剖析06高考英语完形及阅读

深入剖析06高考英语完形及阅读06年的高考刚刚过去,战场上的硝烟未见尽逝,下一界的学子们已悄然踏上07高考备战之旅…这一届又一界的轮回来的如此之快,不禁让人感慨时光匆匆…下面我就凭借个人对历年高考的一些研究和经验对2006年高考英语上海卷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部分做一番剖析,希望能对广大奋战中的学子有所启发。

概述: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普遍提高,高考题也一直在变化,用“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来形容也不为过。

下面笔者就以阅读理解部分为例,给大家讲解历年考题变化的情况及发展趋势。

在2000年之前(含2000年),上海卷基本和全国卷保持同步,阅读理解出题形式固定,为4篇文章,每篇文章平均分配5道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2001年到2004年,阅读理解的出题形式开始活络起来。

新增了一类文章――“应用说明文”,这类文章几乎从2001年开始每年都会考到1篇,且文章题材新颖,出题形式年年翻新花样,上升势头很猛,不容小觑。

虽然依旧是4篇文章,但是由原先的20题降到了15题,且每篇文章所出题目数并不固定,基本上在3~4题之间,总分也降到了30分。

从2005年开始,阅读理解又有新变化。

新增了第5篇文章,最后一篇文章5小题,每题1分,总分上涨到了35分。

所增加的第五篇阅读材料在测试形式和要求上也作了改动,旨在考查考生对短文段落中心思想的概括,从所给六个中心句中选出五个正确答案。

对近几年阅读理解经历的“变脸三部曲”作一番分析,可以很轻易地得出以下三点结论:1.无论从总分、花费的时间等方面出发,阅读理解依然在高考英语中占有及其重要地位,并且阅读部分的改革只会变得越来越难。

2.近年来为了提高整张卷子的难度,在阅读理解上可谓做足了功夫,如:在不增加时间的前提下,又增加了第5篇文章;增加了新文章类型“应用说明文”;增加了新题型“六选五段落主旨概括”等等这一系列的变化都是在变相提高难度。

3.命题老师开始对考察重点有意识地引导转移。

近年来,以往占据大壁江山的细节题和推理题正在迅速没落,而主旨题却异军突起,一举成为新贵。

06安徽高考英语精品解析

06安徽高考英语精品解析

2006年安徽高考英语试题解析英语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14页,第II卷15至16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19.15.B.£9.15.C.£19.18.答案是B。

1.How much will the man pay for the tickets?A.£7.5.B.£15.C.£50.2.Which is the right gate for the man’s flight?A.Gate 16.B.Gate 22.C.Gate 25.3.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going to school by bike?A.Happy.B.Tired.C.Worried.4.When can the woman get the computers?A.On Tuesday.B.On Wednesday.C.On Thursday.5.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shirt for the party?A.The size is not large enough.B.The material is not good.C.The color is not suitable.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2006年高考英语陕西卷分析及启示

2006年高考英语陕西卷分析及启示

C. an extra job has been taken
D. an extra job has been given to John
18. He hurried to the booking office only
_____ that all the tickets had been sold out.
—No, not really. I’m tired out now.
A. Do you sleep
B. Were you sleeping
C. Did you sleep
D. Had you slept
12.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wo new railway lines
I’m are
spuarreticyuoluar形winillt容efrine词dstoe副ndeiny词oHuumlikaeniRt.2iIgkhntso.wSyooIuwill
80. it____
连词
2
81. particularly
see
that
there非is谓any语thi不ng o定n t式heir
16. Only then _______ how much damage had
been caused. (8)
A. she realized
B. she had realized
C. had she realized
D. did she realize
9.His plan was such a good one ______ we all
归结考查内容项目如下:
非谓语动词 3道 情态动词 1道 定语从句 1道 状语从句 1道 动词时态 1道 动词语态 1道 动词短语 1道

2006年高考英语试卷分析(陕西卷)

2006年高考英语试卷分析(陕西卷)

2006年高考英语试卷分析(陕西卷)期待已久的2006年陕西省自主命题高考终于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六月揭开了他神秘的面纱,正所谓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此套题单项选择部分应该使广大考生感到皆大欢喜,难度系数比2005年同期有所下调。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和广大考生们分享一下2006年陕西省高考的考查热点,以期待对所有的07年准备参加高考的考生提供帮助。

一、单项填空:6. I used to earn than a pound a week when I first started work.A. lessB. fewerC. a fewD. a little[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修饰不可数名词的比较级的掌握情况,用不定代词选项进行干扰。

注意本段有形容词比较级than 的明显特征,答案为A。

7. —You look very tired at all last night?—No, not really. I am tired out nowA.Do you sleepB. Did you sleepC. Were you sleepingD. Had you slept[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动词时态的基本掌握情况,注重在语境中考查时态的正确使用。

解答时态、语态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境,弄清时间先后关系,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找标法”(寻找时间标志词)解题技巧,答案为B。

8. —She was educated at Beijing University, _________ she went on to have her advanced study abroad.A. after thatB. from thatC. from whichD. after which[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介词加关系代词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介词的选用应考虑句意和固定搭配。

答案为D9. His plan was such a good one _______ we all agreed to accept it.A. asB. thatC. soD. and[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such…that 引导的结果状语从句。

2006年全国19套高考英语试卷评析

2006年全国19套高考英语试卷评析

语 态 、 非谓 语 形 式 、动 词 词 义 辨 析 ,兼 顾 名 词 、形 容 词 、 副 词 、介 词 、 代 词 、冠 词 ,还 涉 及 到 句 型 结 构 、 行 文 逻辑 和 固 定搭 配等 方面 的 错误 。
2阅 读 填 空 。 阅 读 短 文 填 写 关 键 信 息 是 “ 务 . 任
高 考英 语试 眷 评析
翔安 区教 文体局教研 中心 杨延从
在 2 0 年部 分 省 、 市 的高 考 试 卷 中 ,新 题 型 的 出 06
现是 个 很 大 的 亮点 。 广 东 卷 、上 海 卷 、 重庆 卷 、 湖南
学 也 有很 好 的导 向作 用 。
听 力 试 题 应 侧 重 考 查 考 生 对 语 言 材 料 的 反 应 能 力 和 理 解 能 力 ,听 力 试 题 语 言 务 求 简 单 平 易 , 口语 特 点 突 出 。 干 扰 项 的 设 计 应 难 度 适 中 ,侧 重 对 考 生 概 括 推 理 能 力 的考 查 ,录 音 材 料 长 度 应 适 中 ,语 境 明 确 ,充 分体 现 语 言 的 交 际 功 能 ,话 题 信 息 体 现 较
2听 取信 息 填 写单 词 。这 是 近 几年 听 力试 题 尝试 . 采用 的一 种 新 题 型 ,湖 南卷 1 - 0 就 属 此 列 。 这 种 82题 考 查 形 式 能 够 真 实 、 客 观 地 反 映 考 生 的 实 际 听 力 水
文 章 通 俗 易 懂 ,难 度 低 于 阅 读 理 解 题 中 的 文 章 ,考 点 设 置和 选 项 设 计 都 比较 科 学 和 合 理 ,能 充 分 体 现 完 形 填 空 题 在 考 试 中 的 效 度 和 区 分 度 。 如 福 建 卷 第

2006年福建省高考英语试卷第二卷质量分析与建议

2006年福建省高考英语试卷第二卷质量分析与建议

2006年福建省高考英语试卷第二卷质量分析与建议福建省高考英语科阅卷指导组杨良雄2006年全国高考英语试卷(福建)第二卷分值与近年一致,占35分。

笔者代表指导组对试卷做些评价,并根据福建省考生第二卷答题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今后英语教学及命题提些建议,供广大同仁参考。

短文改错部分一、总体评价今年短文全文114个词(2005年扣除空出的无须改动的2个词,实际改错短文长度是110个词),贴近学生生活,难度的控制令人满意。

试题注重基础、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主要考查了主要的、重要的、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特别重视对动词的考查,突出了英语的交际性、实用性。

试题设置较为合理、难度适中,该题文中所设置的错误均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范围,没有偏题、怪题,大部分错误较为明显、易改。

但文章的语言若能典型些、地道些,那效果会更好。

试题具体设置及考点分布如下:表1 05、06年福建省自行命题短文改错题试题设置年份正确多词少词改正2005年福建1 2 1 62006年福建1 1 2 6表2 05、06年福建省高考自行命题短文改错题考点分布年份动词(含时态语态、情态动词、非谓语等)代词名词介词冠词形容词和副词连词正确2005年福建 2 1 1 0 1 3 1 1 2006年福建 3 0 1 1 1 2 1 1二、数据分析表3 05、06年福建高考自行命题短文改错学生得分情况比较:年份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标准差2005年福建45.32% 14.49% 4.83 3.112006年福建30.74% 11.03% 3.91 2.71(注:2005年抽样231146份,2006年抽样258539份;数字包含文理科考生)由表3显示此次短文改错,无论是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还是标准差比去年都有下降,特别是及格率有明显下降。

标准差与去年相比,明显减小,说明短文改错区分度还不够。

虽然今年的短文改错难度并不大,但成绩并不理想。

可见,我省考生的书面表达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06、07江苏高考英语试卷分析及思考

06、07江苏高考英语试卷分析及思考
2.15个单选秉承了在语境中考察学生的语法能力的方针,从这些题目中已经很难再看到纯粹的语法题,这正是新课改的方向。?15题单选题目看上去简单,但其实有4、5道题目是有陷阱的。
3. 完型填空是一片夹叙夹议的文体,文章较易读懂,所设题目除个别有些难外,其他的还都属于基本题目,类似的文章在平时练习的完型中也有见过,难度比较小。
5.短文改错题延续了前几年高考改错题的特点:难度不大,考查的内容也都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
6.书面表达比较有特点,颇有语文与政治题的味道,所不同的是考生不需要在内容上做多大的发挥,因为内容要点都已给出。但虽然话题与学生生活贴近,用英语表达却并非易事。因此,考生若想在书面表达上拿高分,必须具备过硬英语表达能力。所以说书面表达应该能反映出学生的好坏差距。
2.单选题和04年的试题相比,难度也基本相当。但试题设置得更加灵活,题干和04年相比略有加长,语境题有所增加。单选题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除了考查冠词的第一题之外,另有三题一题设置了两空,这在以往的高考英语试题中是难得见到的。从考查的内容上看,试题的覆盖面很广,15个小题考查了十几个语言项目:冠词、形容词、副词及其比较级、代词、情态动词、非谓语动词、近义词比较、连词、主从复合句、倒装句等等。考生如果基础知识过硬,拿高分并不太难,因为题目不偏、不怪,也没有超纲;但若基础知识不牢固,在单选题上失分的肯定大有人在。
***[JimiSoft: Unregistered Software ONLY Convert Part Of File! Read Help To Know How To Register.]***
5.重视写作,把握新趋向。高考作文是分值最大的一道题,如果不重视就很容易失分。反之,也很容易拿分。在平时的训练中应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要求和特点。随着高考英语的改革,对作文的要求越来越高,命题更具开放性,此类作文不同于一般的供材作文,后者往往给出较为详细的提示,考生只需把提示要点译成英语,加上一些适当的连接词就行了。而开放式作文只给出主题或几点提示,由考生去构思、发挥,构思时首先要明确主题,根据主题构建文章结构,即写作提纲,接着进行文章的血肉填充,必须突出主题,条理清晰,对思维、语言能力的要求更高了。

[高考必看]浅析2006年高考英语试卷

[高考必看]浅析2006年高考英语试卷

浅析2006年高考英语试卷重温高考英语复习吴婉炯2006年高考在大家紧张的期盼下终于落下了帷幕。

对于今年的英语试卷,学生走出考场的第一感觉是“容易”、“不难”,原因有二:一是试卷结构、试题总体难度与去年相对持平,没有偏题、怪题。

二是学生对于考试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试卷的难度与题型在他们的预料之中。

但也有个别考生反映题目不简单。

笔者经分析后认为,部分题目看似不难,但灵活性较去年有所加强。

今年是浙江省继2004年自主命题以来的第三年。

如果说05年出卷还趋于保守,客观题的难度系数甚至都超过了0.60,今年部分考题有点灵活,有点难,还是情理之中的事。

针对今年的高考英语试卷,回顾以往的复习工作,有得有失。

一、单项填空注重基础知识,覆盖面广,难度较低,有大众化的趋势。

2006年高考英语单项填空考查内容2006年单项填空词类考查项目由此可见,试卷仍继承了前几年的传统,考查的覆盖面很广,内容涵盖了整个中学阶段的基本语法知识和习惯表达方式,其中与动词有关的试题继续有所侧重。

但总的来说,基础知识考查的难度不大,其中90%以上的题目都是考生再熟悉不过了的,所以学生和老师都不必去钻过难过偏的题目,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都有很大的好处。

虽然高考英语试题很早就已经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但语言知识在试卷中的地位、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仍非常重要。

从学生平时的答题情况来看,很多学生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仍不够扎实。

一些学生普遍有这样的感觉:很多题目“一看就会,一做就错”。

不少学生甚至是较优秀的学生也向我反映:“老师,您多给我们讲些语法。

”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基础不牢固,只有扎扎实实地从基础做起,“以不变应万变”,才能“一看就会,一做就对”。

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关注语境,语法和词法必须有语言丰厚的文化背景作为基础,而不是仅求其形。

面对漫长、烦重的高考复习,绝大多数的老师和同学都认可题海战术。

的确,对于基础不错,又能主动去学习的学生,题海战术很有用,但这毕竟是少数,真正有代表性的说法是“英语复习没意思,做的习题大都不会,要记的东西太多,老记不住。

稳中有变化,变中见新意——解读2006高考英语湖北卷

稳中有变化,变中见新意——解读2006高考英语湖北卷
力 的 考 查
首先 阅读理 解 题体 裁 和题 材 多样 , 言 语 风格 鲜 明 , 及 内容 广泛 , 有 浓 烈 的 文 化 涉 具 气 息 。且 所选 文 章 多来 源 于原 版 刊物 , 言 语 表达 方式 保 持 了原 汁原 味 , 考生 的 阅读 要 对 求 提 高 。从 题材 来看 , 文章 中有对 外 国杂 志 的介 绍 ; 从 礼物 谈 起 , 论 挑 选 礼物 的 过 有 讨 程 中所蕴 涵 的人 们 内心 的情 感 活 动 ; 感 人 有 至深 的记 叙 文 ; 有对 从外 国进 口食 品是 消 耗 燃 料 的观 点 的反 驳 ; 还有 对 人们 为 什 么爱 谈 话 的原 因 的剖析 等 。从 整体 上 来看 , 年 的 今 阅读理 解难 度较 大 。 例 如 A篇是 对某 种杂 志 的介 绍 , 于 广 属 告类 , 这是 一种 欧 洲 的音 像 杂 志 , 而不 是英 文 或汉 语 杂志 , 读者 群 是将 欧 洲语 言 当作 其 外 语 的懂 英语 的人 , 材 突破 了一般 人 的 思 选 维定 势 。 另 外 , 据 上 下 文猜测 词 义 的设 题 也较 根
下:
1 语 法 和 词 汇知 识 题 出现 明显 变化 。 . 加 大 了对词 汇辨 析 的考查
高 考英 语 湖 北 卷 第 二 部 分 英 语 知 识 运 用的第一节 , 自从 2 0 0 4年 把 “ 项 填 空 ” 单 改 为“ 法 和词汇 知 识 ” 语 以来 , 今年 的考 查 内容 显 得 更 加 清 晰 了 ,明 显加 大 了对 词 汇 的考 查, 突出 了淡化 语 法 的测 试 目的 ,5道 题 有 1 9题 是 考查 词 汇 辨析 的 , 中 以名 词 和动 词 其 为 主 , 词 3题 ( 12 、4 , 词 5题 ( 2 名 2 、3 2 ) 动 2、 2 、6 2 、8 , 5 2 、7 2 ) 另外还 有 副词 1 (0 。 题 3 ) 从 设题 来 看 , 命题 者 强调 基础 性 。这 一 部 分没 有刻 意 为难 考生 的试题 , 多 试题 都 大 有 明 确 和 较 为 真实 的语 境 ,没 有 偏 题 和怪 题 。例 如 , 2 第 9题 和 3 0题 都需 要 考 生深 入 语 境 , 会 说 话 人 的 意 图 , 能 做 出 合 理判 体 才 断。 这样 设题 考查 了考 生对 基础语 法 知识 的 掌握 和 灵 活运用 的能 力 , 不是 考查 语 法 规 而 则 的简单 记 忆 , 需要 考 生平 时 “ 言 经 验 ” 语 的 积 累 , 可谓 “ 真 根在 墙 内花在 外 ” 。 2 .完 形填 空 题 难 度 适 中 , 重 了对 语 加 篇整 体 的理解 和 能力 的考查

2006年高考英语(北京卷)试题解析

2006年高考英语(北京卷)试题解析

2006年高考英语(北京卷)试题解析单项填空21.A.该题考查形容词比较级,water 和electricity都是不可数名词,其比较级为less;修饰克数名词的比较级用fewer;”旧的,以前的”应用older,指人用elder.意为“年长的”。

22.B.该题通过语境考查介词的用法.句意:我们需要何时付清余额?在九月三十日以前。

In 只有加一段时间才能表示”多长时间以后”,而这里是这一天所以不对;during和within不符合语境,且有中式英语的印记.23.D.该题考查修饰名词的表量的固定词组.24.D.该题通过语境考查代词的用法。

25.A.该题通过语境考查情态动词的用法。

Shall用于第一或第三人称,且往往是疑问句中表示征求意见或请求指示。

Would请求对方为自己作某事;can和might请求允许为自己作某事。

26.B.该题通过语境考查冠词的用法。

句意:我把咖啡杯打翻了,刚好洒在键盘上(说话双方已知的)。

你不应该把饮料放在电脑旁边(表责备,此处泛指一台电脑)27.B.该题通过语境考查时态。

第一句用表计划打算的将来时;关键是第二句要用“从现”,没有一般现在时,故用现在完成时,更强调条件:某事完成才能做某事。

28.D.该题考查非谓语动词.句意:又有好几个新的项目被增加到2008奥运会上.29.C.该题通过语境考查名词性从句.能帮我个忙吗?那得看帮什么忙。

用whatever意思说不通;帮助内容不明确,不存在选择关系。

30.A.该题通过语境考查时态和语态。

由下句的“谢谢”得知:这个工作将为你保留到你回来,应用被动语态。

该句没有必要用过去完成时。

31.C.该题考查定语从句。

句意:每天和多于两杯咖啡的女性比那些没有改习惯的女性得心脏病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32.D. 该题通过语境考查时态.句意:你把钥匙放那儿了?我记得放在椅子上,因为我(刚才)进来的时候电话响了。

“放”的动作发生在过去,而“记得”是我现在的印象。

06山东高考试题点评:英语2让不少考生吃败仗

06山东高考试题点评:英语2让不少考生吃败仗

06山东高考试题点评:英语2让不少考生吃败仗早报讯 13日,记者到部分高考阅卷点现场打探了解到,2006年是我省第二年实行网上阅卷。

有了上一次的网上阅卷的经验,这一次的语文网上阅卷就显得轻松多了,但网上阅卷需要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

为此,阅卷组要求每隔两个小时,阅卷老师就要休息20分钟。

一名阅卷老师说,实行网上阅卷可以避免阅卷老师翻阅试卷带来的麻烦,另外阅卷人给出的分数都相对保密,考生最后分数的误差非常小,进一步保证了高考的公正、公平。

同时,网上阅卷的效率也比原来高。

记者在济南采访期间,接到部分岛城考生和家长的咨询电话,他们对网上阅卷的事情比较关注。

一名高二学生家长询问,语文已经两年实行了网上阅卷,明年的高考我省将实行“3+X+1”,文理科综合和基本能力试题也将由我省自行命制,那么是不是全部科目也会实行网上阅卷呢?对于这个问题,记者咨询了省考试院有关人士,对方答复说,这件事情还不好说,如果实行网上阅卷肯定会提前通知。

英语二卷让不少人吃败仗阅卷老师:词汇量太窄基础不牢等是主因早报讯2006年英语二卷的分数是35分,但不少考生得分却不高。

据一名阅卷老师介绍,改错题考生普遍得分在4.5分至5.5分之间,作文的平均分也只有十三四分,超过20分的考生很少见。

这位阅卷老师说,改错题考查的是对语法、词汇等基本知识的掌握,但好多考生因为基础不牢,仅仅拿到一半的分数。

“从英语作文的阅卷情况看,考生的词汇量实在太小了。

”这位老师说,部分考生连用够100个单词的要求都做不到,这样的作文也难拿到高分。

理综比去年简单了那么一点点除化学题难度略大外其他科目难度适中早报讯 13日,记者在理科综合阅卷现场外采访了一名阅卷老师。

2006年的理科试题难度如何?考生答题如何呢?面对这些疑问,这名阅卷老师说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2006年理综试题平和稳定、难度适中,试题不偏不怪,并均以考查能力为命题方向,着重考查考生对重要知识的熟练运用能力。

2006年安徽省高考英语试卷评析及估分

2006年安徽省高考英语试卷评析及估分

2006年安徽省高考英语试卷评析及估分一、听力部分今年听力的语速比较缓慢,语音清晰,所设置的问题比较浅显。

20个设问里只有一个是主观推断性问题,其他的都是客观细节题,学生比较容易得分。

保守些估计,一般学生在本部分可得到至少24分。

二、单项选择单选题难度不大,考察的基本上都是常规语法项目,着眼于句义理解,估计得分12分。

三、完型填空这是一篇论述文体的短文,从现象到结论,论述了电视网络购物得以流行的原因,以及电视网络购物与商场购物将会并存的结论。

文章论述内容是学生熟知的,淡化语法的考察,只要学生能理解这篇短文,根据文章的脉络和词组搭配就可做出准确的选择。

20个选项中只有第38、41、52、53四个小题稍难,保守估计一般学生应得24分。

四、阅读理解本部分包含5篇短文,A篇是活动介绍,B篇是人物介绍,C篇是动物介绍,D篇是关于灭火的说明文,E篇是议论文。

体裁单调,没有新意,文字简单。

整个试卷有17个带汉字解释的单词,但其中有13个词属于中学阶段学生应该会的单词,阅读部分没有一个阻碍学生阅读的新词。

但是这一部分可能是学生失分最多的地方。

虽然文章好理解,但题目设置不很简单。

看似单词释义类的问题,其实是考查对上下文的关联理解。

有些题目的干扰项目有一定的迷惑性。

还有几个综合推理判断的题目。

尤其是最后一篇,能得分的学生会很少。

这一篇不足两百字的短文似乎来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英语泛读教程》第一单元Fast Reading练习部分的第三篇文章。

但本卷对原文作了部分改动,却使得文章的内涵更让应试者难以捉摸,即便是有人能得分也可能是运气得分。

本部分20个问题中的58、59、61、67、72、73、74、75等8个小题失分率会很高,故,本部分学生一般可以得24分左右。

五、短文改错这一部分考察的也是常规题,除第79、82、84 等3小题要小心外,其它7题都比较容易得分。

估计这一部分,一般学生可以得7分。

六、书面表达今年的书面表达没有让学生写热点问题,设置的情境也不是一般学生有过的经历,属于给材料作文,内容限制较多,不便于学生发挥,文体也是古老的书信体,答案上给的参考范文只有一个定语从句,两个宾语从句,其它全为简单句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5. The we_a_th_e_r__ in the hills can change very quickly, so take suitable clothing.
得分
百分比
0
2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14%
2
12%
3
11%
4
10%
5
9% (81%)
6
8%
7
5%
8
3%
9
2%
10
1% (19%)
题号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68. She has written many articles for a popular women’s m_a_gz_in_e__.
69. Eric came running into the room, out of br_e_at_h____.
70. The curtains are made from a very expensive m_at_er_ia_l___.
难度系数
0.08 0.35 0.23 0.23 0.29 0.37 0.3 0.14 0.46 0.72
单词拼写的问题
1. 单词无记忆 2. 单词的音、形意识不清(记忆不 到位)
3. 句子结构概念不清(词性含糊) 4. 语境识别能力薄弱
短文改错------Better
得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百分比 9% 12% 9% 9% 9% 10% 11% 11% 9% 6% 5% (52%)
题号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难度系数 0.64 0.49 0.32 0.45 0.56 0.59 0.54 0.47 0.56 0.71
短文改错的问题
1. 句子结构概念不清。 2. 语篇识别能力不强。 3. 原文与右栏答案不一致。 4. 粗心,上下行错位。 5. 出现抄袭现象。 6.字迹潦草,字母间粘连,无法辨认。 7. 答题不规范。
% 6 1.3% 16 9.2% 26 0.1% 7 1.9% 17 8.3% 27 0.1% 8 1.7% 18 8.3% 28 / 9 2.8% 19 7.7% 29 /
抄阅读文章中的句子; 不知所
云.得分为0分
语言素质欠缺;基本功差;语句毛 病多;大小写;标点符号;书写不清
等等;得6分.
73. Everyone thought he was j_ok_i_n_g__, but in fact he was completely serious.
74. Boys and girls are e_q_ua_l___, and thus they should be treated fairly.
6000多份试卷为仲裁卷---小组长批阅。
100余份试卷为问题卷---大组长批阅。 何为问题卷?
图像不清------太潦草,无法辨认。
答错题目------位置错位,此现象少见。
其他错误------如署上自己真实姓名的 等。
当前不少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有人选择看电影,
有人则喜欢读原著。请你以“Film or book, which do you prefer?”为题,按照下列要点写一篇英语短
卷面不整洁; 涂改较多;语言错误
多;层次不清;得11分
语言不地道;中文式思维;词汇 错误;卷面有涂改;得20分.
语言表达流畅;层次分明;连接 不够;得27分.
有少许语言错误; 有背 的嫌疑;得27分
黄会健---评卷学科组组长
关联词的使用要与内容衔接。 在写作中不要唐突地出现试卷前
文:
1. 看电影:省时、有趣、易懂
2. 读原著:细节更多、语言优美
3. 我的看法及理由
注意:1.词数100~120,文章题目和开头已给出。
2.参考词汇:original work/book in the original (原著)
0 3.9% 10 4.2% 20 3.6% 1 2% 11 3.3% 21 1.7% 2 1.3% 12 5.3% 22 1.6% 3 1.1% 13 7.5% 23 1.5% 4 4% 14 9% 24 0.3% 5 1% 15 10.2 25 0.2%
总体情况与阅卷要求
’06全省考生人数:35,2624 作文阅卷人数:274 阅卷地点:浙江工业大学
阅卷 时间:6.11~6.18 阅卷形式:网上阅卷
作文阅卷中的常用语:
扣一分有理,给一分有据。 一把尺子量到底。
阅卷中质与量的要求:
质:1. 主客相关性。 2. 有效度(1评与2评的匹配率)
量:400份/天 回评卷:100份随机投放一份,检 查你的标准尺子是否一把量到底。 阅卷老师:tired, responsible, machinelike
71. The only piece of f_u_rn_i_tu_re__ he has in his room is a bed.
72. Bread is ex_p_e_n_si_v_e in this shop; it costs twice as much across the street.
文中的短语与句子。 连贯词的应用要注意说话人说话
的方向、态度,不能或左或右。 语言表达比内容更为重要。
阅卷教师 喜欢什么样的作文? 字体工整,卷面干净; 紧扣主题,条理清晰; 语言地道,过渡自然; 长度适中.一气呵成.
阅卷教师 讨厌什么样的作文?
解读’06英语高考阅 卷反思中学英语作文教学
’06高考英语第II卷成绩分析
单词拼写------ Terrible
66. Letting the water run while you brush your teeth w astes water.
67. Alexander Graham Bell i_nv_e_nt_e_d _ the telephone.
对课堂教学的建议
一、加强词汇教学
1. 音不离形,形不离音。 2. 词不离句,句中学词。 3. 意不离境,境中解疑。 4. 做中记忆,做中积累。
二、重视语法教学
1. 重视基础,不搞偏题。 2. 重视模仿,追求地道。 3. 重视语感,加强实践。 4. 重视综合,提高能力。
书面表达 Varying 平均得分13.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