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
货币银行学讲义-易纲
讲义(易纲)第一章导言一、的研究对象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说,的研究对象是金融体系的运行及其与实际经济之间的关系。
其中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是作为金融体系血液的货币和作为金融体系主动脉的银行。
1为什么要研究货币(1)货币数量影响就业和产出;(2)货币数量影响通货膨胀;(3)货币数量影响金融市场;(4)货币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基本手段之一。
2、为什么要研究银行(1 )银行在资金分配方面有着支配性影响A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展望》从中可知,虽然直接融资再增加,间接融资在下降,但以银行融资为主的间接融资仍处于主导地位。
B、美国1970—— 1985年非金融企业外部资金来源:金融机构贷款:61.9% ;债券(包括商业票据):29.8% ;股票:2.1%。
同一时期内,其他发达国家中,证券融资均不足1/3,而银行融资达55%―― 70%,只有加拿大的证券融资达50%。
银行的主要作用是较好地处理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此银行则较好地充当了中介的作用。
(2)银行的行为会影响到货币的总量(3)银行为整个经济提供支付网络(4 )银行是金融机构创新的发动机二、内容安排:内容共分三部分:1、基本概念:货币与货币制度;禾I」息和利息率;风险和收益。
2、金融体系:金融体系概念;商业银行的业务;政府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中央银行。
3、货币理论与政策: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利率理论;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什么是货币一、货币的含义:定义:在购买商品或劳务或在清偿债务过程中能被普遍接受的任何物品。
该定义它的交换媒介职能。
1、现金:现钞和硬币。
现金是交易媒介,但可开支票的存款(支票存款),信用卡账户余额等也可作为交易媒介。
其实各种资产都具有一定的货币性,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货币。
因此,货币包括现金,但又不仅仅是现金。
2、财富:财富的概念广于货币。
货币是财富的持有形式之一,是一种财富。
3、收入;是一个流量,相对于一段时间而言。
《货币银行学》(全套课件)
42
第三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负债业务 吸收存款 存款结构的变化 其他负债业务
43
第四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 贴现 贷款及其种类 贷款证券化趋向
44
第四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
我国的银行贷款与对企业的资金供给 信贷原则 西方商业银行的“6C”原则 证券投资 租赁业务
58
第九章 货币需求
教学要点: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
59
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货币需求思想 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理论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MV PT
M d kPY
60
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分析
M M1 M 2 L1 (Y ) L2 (r )
通货膨胀及其度量 通货膨胀的成因 通货膨胀的经济社会效应 通货膨胀对策 无通货膨胀成长和通货紧缩
72
第一节 通货膨胀及其度量
古老的通货膨胀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对恶性通货膨胀的治理 过去我国流行的通货膨胀定义 近年来对通货膨胀的观点
6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 货币单位 价格 流通手段 货币需求 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
7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
货币贮藏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8
第四节 货币的定义
一般等价物 社会计算的工具和“选票” 从职能出发给货币下定义 货币与财富 货币与法律 从控制货币的要求出发定义货币 生产关系的体现
货币银行学 第十一章 货币需求
第三节 货币需求的主要理论
一、古典货币需求理论
1 现金交易数量说
现等金式交 左易 边M数V量为说货的币主总要值代,表右人边物P是T为美交国易经总济值学,家双欧方文总•费是雪恒(等Irv的in。g F因is此he,r)M。V他=P在T1是9一11个年恒出等版式的。《方货程币式的虽购然买主力要》说一明书了中P,是对由古M典决货定币的数, 量但论 当观把点P视作为了给清定晰的的物阐价述水,平提时出,了这著个名交的易现方金程交式易就方变程成式了(E货qu币a需tio求n 函of E数x:change),即“费雪方程式”:
第二节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三、社会商品可供给量、物价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
对于社会货币可供给量与物价水平和流通速度之间的关系,我们 可以用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加以说明。若M代表货币需求量,P代 表物价水平,Q代表社会商品供给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则根据马 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有如下公式:
M=PQ/V 由上式可以看出,物价水平和社会商品供给量同流通中的货币必 要量成正比,而货币流通速度同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成反比。
单位纸币代表的金属货币量
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流通中的纸币总额
第三节 货币需求的主要理论
三、凯恩斯和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1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M=kPY 其中,M表示货币需求数量,也就是所谓的现金余额;Y表示 总收入;P表示物价水平;k表示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占名义总 收入的比例。
第三节 货币需求的主要理论
一、古典货币需求理论
3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异同
不同: 相同(:1)费雪方程式强调货币作为媒介的功能,认为人们需要货币 是为了费便雪于方交程换式;与而剑剑桥桥方方程程式式都则属强于调古货典币经的济价学值,贮是藏货手币段数功量能论, 认为货币是具有充分流动性的价值贮藏工具。 的代(表2)与学费说雪,方都程是式在不经同济,能剑够桥自学动派实以现收充入分Y就代业替的了古总典交理易论量假T说, 以的个基人础持上有,货认币为对短收期入内的收比入例Y或k代交替易了额货T不币变流。通如速果度将V。费雪方程式
货币银行学 米什金 第十一章PPT
The intrinsic value of a put option is the greater of the strike price minus the underlying asset’s market price, and zero.
The time value of a put also equals the option premium
If market value is $120,000: Vo= Max( 120,000 - 100,000, 0) = 20,000 If market value is 80,000, Vo = 0
Example: Option to buy a house at $100,000
Options, market prices and strike prices
…as long as there is some time to expiration, it is possible for the market value of the option to be greater than its theoretical value.
options with the same expiration but different strike prices, decreases as the strike price increases.
the higher is the strike price, the greater is the price the call option buyer must pay for the underlying futures contract at exercise.
(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 货币需求(精品文档)
第十一章货币需求、供给、均衡第一节货币需求一、货币需求及其种类概念: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是一个存量概念,执行了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储存手段职能。
分类:1.主观货币需求与客观货币需求主观货币需求:指人们在主观上要占用的货币量,是一种无约束的需求。
客观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经济主体究竟需要多少货币才能满足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需要,在经济学中,我们研究的货币需求是指客观货币需求。
2.宏观货币需求与微观货币需求宏观货币需求:是从一个国家的社会总体出发,探讨一国需要多少货币量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
微观货币需求:是从社会经济个体出发,研究个体社会经济单位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所需要持有的货币量。
微观货币需求的总和往往大于宏观货币需求,货币理论主要关注宏观货币需求。
3.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是社会各经济部门当时所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
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那部分货币余额,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综上所述:经济学中研究的货币需求是客观的、宏观上的、实际的货币需求。
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1.价格水平:在商品和劳务量既定的情况下,价格越高,用于交易和周转的货币需求量就越大,价格与货币需求量呈正比关系。
2.收入水平: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正比关系。
3.利率水平:在正常情况下,利率和货币需求呈反比关系。
4.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求呈反比关系,在商品与交易总额一定的前提下,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对货币的需求量越少。
5.消费倾向: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开支占收入的比例。
消费倾向与货币需求呈正比关系。
6.企业、居民对未来利润和价格的预期:若企业预期利润下降,则会减少投资,货币需求量减少。
若人们预期物价下跌,则愿意多持有货币而放弃其他资产,因此货币需求增加。
7.其它因素:三、货币需求理论1.古典货币数量理论主要包括现金交易数量理论、收入数量理论和现金余额数量理论。
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 储蓄理论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李连辉货币银行学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李连辉主讲第十一章储蓄理论第一节绝对收入假说第二节相对收入假说第三节恒久收入假说第四节生命周期假说第十一章储蓄理论西方的储蓄理论主要是研究家庭或个人的储蓄行为,也就是要研究家庭或个人的储蓄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已如何决定的。
第一节绝对收入假说一、绝对收入假说的三个命题二、绝对收入假说的结论三、绝对收入假说的验证一、绝对收入假说的三个命题 1、当期消费是当期收入的一个相当稳定的函数,即:C=f(Y),消费由收入决定,?C/?Y 0 。
2、边际消费倾向的取值为:0 ?C/?Y 1,当收入增加时,消费增加的幅度要小于收入的增加。
3、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C/?Y C/Y 二、绝对收入假说的结论根据以上的假定,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占收入的比重会越来越小,而储蓄占收入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三、绝对收入假说的验证凯恩斯的理论是根据人类心理的规律推衍出来的,从其验证来看:时间序列(纵向)数据显示长期的消费倾向基本不变,意味着从长期来看,边际消费倾向基本等于平均消费倾向,从而平均储蓄倾向基本不变;从横截面(横向)数据来看,意味着短期内收入上升(下降),平均消费倾向趋于下降(上升),相应的,平均储蓄倾向上升(下降)。
第二节相对收入假说1949年,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里(enberry)首先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以试图解释对人们的消费行为进行实证研究所得的结果。
相对收入: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与周围其他人的收入相比较的本人收入;二是与本人过去相比较的本人当期收入。
第二节相对收入假说一、相对收入的横截面形式杜森贝里认为,人们的平均消费倾向不仅取决于其绝对收入水平,也依赖于它与周围其他人相比较的相对收入水平,这被称为消费的“示范效应”。
1、由于消费“示范效应”的存在,在短期内:当其收入相对下降时,其消费下降的幅度将小于其收入下降的幅度,故其平均消费倾向将上升,平均储蓄倾向将下降;而当其收入相对增加时,其消费增加的幅度将小于其收入的增加幅度,故其平均消费倾向将下降,平均储蓄倾向将上升。
货币银行学 授课教材 第十一章:通货膨胀
第十一章通货膨胀第一节通货膨胀:定义、类型及影响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在现代社会中,通货膨胀和货币、利率等词汇,使人们常接触到的经济术语。
但是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在很多时候,它和价格水平上涨时同义词。
例如,当本月的总体价格水平比上月上涨了1%时,人们会说,本月的通货膨胀率为1%。
但是确切地说,总体价格水平的上升并不意味着发生了通货膨胀。
当经济学家说到通货膨胀的时候,他们往往指的是总体价格水平的持续的和较为明显的上升。
以下两种情况不能被视为通货膨胀:(1)价格水平的某些微小的上升,例如每年上升不足1%;(2)某些暂时性的或一次性的价格水平上升也不能算作通货膨胀。
例如,某些偶发性的因素可能使价格水平发生了明显上升,譬如说2%。
但如果这种上升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说价格水平上升了2%后,就不再继续上升。
在经济学家看来,这也不能叫通货膨胀。
只有价格水平上涨的趋势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后,才能被称为通货膨胀。
在主要的西方国家,考虑到技术进步和产品和劳务质量的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一般会引起价格总水平上涨1%左右。
因此,当价格总水平上涨幅度不足3%时,不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
只有当价格总水平上涨大于等于3%时,才视为发生了通货膨胀。
在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通常将通货膨胀定义为: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的现象。
这个定义包括以下几个关节点;(1)强调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作陪考察对象,目的在于与股票、债券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相区别。
(2)强调“货币价格”,即每单位商品、服务用货币数量标出的价格,通货膨胀分析中关注的是商品服务与货币的关系,而不是商品、服务与商品、服务之间的对比关系。
(3)强调“总水平”说明这里关注的是普遍物价水平波动,而不仅仅是地区性的或某类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波动。
(4)关于“持续上涨”,是强调通货膨胀并非偶然的价格大幅度波动,而是一个“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具有上涨的趋向。
二、通货膨胀的度量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是通过通货膨胀率这一指标来衡量的。
货币银行学 米什金 11章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11-13
FIGURE 1 Bank Failures in the United States, 1934–2008
Source: /bank/historical/bank/index.html.
Assessment of Risk Management
• Greater emphasis on evaluating soundness of management 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risk • Trading Activities Manual of 1994 for risk management rating based on
Copyright © 2010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11-6
Financial Supervision: Chartering and Examination
• Chartering (screening of proposals to open new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prevent adverse selection • Examinations (scheduled and unscheduled) to monitor capital requirements and restrictions on asset holding to prevent moral hazard
– Bank regulations
• Promote diversification • Prohibit holdings of common stock
货币银行学11
•
国际收支途径
一国出现通货膨胀,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刺激本国 商品进口,导致该国国际收支逆差,商品出口国由于 出口增加,导致该国国际收支顺差。顺差国由于外汇 收入增加,为收兑外汇,导致向流通领域注入大量的 本国货币,使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产生通货膨胀。
•
示范作用途径
国际性的物价上涨,使一些尚不存在通货膨胀的国家的企 业预期本国物价也会上涨,为避免损失,提前将物价 上涨的因素计入成本,抬高物价,或囤积居奇,引起 本国物价总水平上涨。
3.收入在政府与私人部门的再分配与通货膨胀促进论 当发生通货膨胀时,政府占收入的比率增加,社会的储蓄 率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这种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 首先,降低资本——产出系数。 其次,改变投资结构。 最后,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是政府的一项政策,政府可以获得 直接利益,获利大小完全取决于政府调控经济水平的高低。
•通货紧缩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有利于债权人;
四、通货紧缩的治理
•积极的货币政策 •改进汇率形成机制,真正实行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浮动
汇率制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建立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完善
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调整信贷结构,扩大信贷范围,加大信贷资金的投入。 •定期和及时地向社会公布财政货币政策信息,公布规范
2.新古典学派的促进论
这一学派认为,通货膨胀通过强制储蓄,扩大投资来实现 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当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时,常常 借助于财政透支解决收入来源。如果政府将膨胀性的收入 用于实际投资,就会增加资本形成,而只要私人投资不降 低或降低数额不小于政府新增数额,就能提高社会总投资 并促进经济增长。
五、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
•价格途径
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发生通货膨胀,使本国商品价 格上涨,会刺激国外商品大量流入,而商品出口国在商品 供应减少的同时,由于出口的增加导致了货币供给增加, 必然使商品价格上升,导致该国发生通货膨胀。
浙江工商大学《货币银行学》习题集
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第一部分练习题一、填空题1、在商品经济发展中,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经历了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
2、1933年国民党政府实行的法币改革废止了在我国实行多年的。
3、现代经济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
4、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存在的主要形式是和。
5、是新型的信用货币形式,是高科技的信用货币。
6、国家发行的短期债券、银行签发的承兑汇票以及大额可转让存单等短期证券,可在货币市场上随时转让、贴现、抵押等多种形式变现,转化成现实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我们将它们称为。
7、所谓“流通中的货币”,就是发挥职能的货币和发挥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8、从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和四种主要货币制度形态。
9、金银复本位制主要有两种类型:和。
10、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高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
11、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低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
12、金本位制有三种形式:、、。
13、货币制度的四大构成要素:、、、。
、14、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15、狭义货币M1由和构成,广义货币M2由M1加构成。
16、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容是。
17、货币既可以作为一般商品消费,也可以作为货币进行流通。
18、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称为亦称。
19、根据货币购买力与价格水平负相关的关系,可得:货币购买力指数= 。
二、单项选择题1、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职能基础上的。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储藏手段2、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实物货币B、信用货币C、代用货币D、电子货币3、跛行本位制是指。
A 银币的铸造受到控制的金银两本位制B 金币的铸造受到控制的金银两本位制C 以金币为本位货币的金银复本位制D 以银币为本位货币的金银复本位制4、我国M1层次的货币口径是。
A、MI=流通中现金B、MI=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企业定期存款C、MI=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个人储蓄存款D、MI=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5、用货币数量来解释货币属性、货币价值与商品价格的学说是。
货币银行学课件——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二、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
各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既相统一,又相矛盾 长远看,各目标之间统一:
• 经济增长是基础,物价稳定是前提,充分就业促进 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
短期看,各目标之间冲突:
• 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的冲突 • 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冲突 • 3.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冲突 • 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 5.物价稳定与金融市场稳定之间的冲突
8
20世纪70年代,物价和失业又出现了互补关系, 即物价上涨、失业和经济停滞同时出现。
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高增长率、低失 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的并存。即所谓的新经济时 代。
9
2019/9/9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确定
《中国人民银行法》 “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 促进经济增长”。
(2)具有一定告示效应 (3)可以起到稳定金融市场的功能
19
2019/9/9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3.特点
特点
• 第一,再贴现率是一种短期利率 • 第二,再贴现率是一种官定利率
局限性
• 第一,央行在调控中处于被动地位 • 第二,间接的告示效应,效果相对较弱 • 第三,过于频繁地调整,不利于金融秩序稳定,操
• ……
7
2019/9/9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菲利普斯曲线
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之间 呈此消彼长关系
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 通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
在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 的两极之间组合,相机 抉择
通胀率(P`)
P`
A
8%
货币银行学课件1-11(第10章)
�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效应与对策
一,通货膨胀的效应: 通货膨胀的效应: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即通货膨胀是否具有产出效应. 1,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即通货膨胀是否具有产出效应. 促进论,促退论, 促进论,促退论,中性论 当经济体系中存在闲置资源时,通货膨胀可能会带来经济的短期增长. 当经济体系中存在闲置资源时,通货膨胀可能会带来经济的短期增长. 无闲置资源时,通货膨胀不会带来任何实际的经济增长. 无闲置资源时,通货膨胀不会带来任何实际的经济增长. 强制储蓄效应:资源供给相对短缺,总需求过大的国家无此效应. 2,强制储蓄效应:资源供给相对短缺,总需求过大的国家无此效应. 资产结构调整效应: 3,资产结构调整效应: 收入分配效应: 4,收入分配效应:
分析与讨论
1 , 时常有些年份中通货膨胀率很高而货币增长率却相 当低.因此, 当低.因此,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说法不可能 是正确的. 是正确的. 由于凯恩斯主义分析中, 2 , 由于凯恩斯主义分析中,政府支出的增加使总需求 曲线提高, 曲线提高,因此财政政策本身可能成为通货膨胀的根 试评述. 源.试评述. 3 , 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是因工人要求增加工资而发 生的.因此通货膨胀并不一定是一种货币现象.试评 生的.因此通货膨胀并不一定是一种货币现象. 述. 如果公众相信金融当局将采取适应性政策, 4 ,如果公众相信金融当局将采取适应性政策,那么成 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更可能发展起来. 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更可能发展起来.试评述
第十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一节 通货膨胀概述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效应与对策 第三节 我国的通货膨胀 第四节 通货紧缩
第一节
通货膨胀概述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从现象或表现形式的角度: 1,从现象或表现形式的角度: 通货膨胀是一个价格持续上升或货币持续贬值的过程. 通货膨胀是一个价格持续上升或货币持续贬值的过程. 从成因的角度: 2,从成因的角度: 由于货币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产品的增长速度. 由于货币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产品的增长速度. 从短期市场状态和长期走势看: 3,从短期市场状态和长期走势看: 当货币供应量持续超过了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货币量, 当货币供应量持续超过了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出现通货膨 胀. 从综合的角度: 4,从综合的角度: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流通中货币数量过多,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流通中货币数量过多,所引起 的纸币贬值,物价持续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的纸币贬值,物价持续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货币银行学教学课件-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
一、货币供需失衡的校正
央行的任务:准确预测货币需求量;合理控制货币供 给量及在此基础上货币供给量的适量增长;灵活地调 节进入流通的货币供给量;为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提 供一个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央行的干预思路:权变法(逆经济风向而行的货币供 给控制)。经济运行中主要的冲击来自商品市场上的 各种干扰,其修复要经过较长时间,只有通过政府校 正才能较快慰平;
规则论(货币供给的适度增长控制)。在自然失业率下,国民经济运 行具有内在稳定性,错误的货币政策造成经济波动,经济发展与 经济政策都存在不确定性(如:知识的、外生变量的、认识上的、 时滞上的等),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具有彼此矛盾的多目标性,权变 可能加剧经济波动。“由立法 机关制定规则,命令货币当局来使 得货币数量按照具体的比例增长”(弗里德曼),当经济过旺时,货 币供给增长率低于货币需求增长,可以约束过旺;反之,当经济 过分萧条时,货币供给增长高于需求,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固定 的货币供给增长率与最终产品的长期价格保持稳定为前提。
10、我国如何划分货币供应量的层次?
凯恩斯均衡(供给大于需求的需求约束型)与凯恩斯失 衡
需求约束型经济中普遍存在非自愿失业和非自愿的 商品过剩。凯恩斯 均衡是指由有效需求所决定的非 充分就业均衡,相对应的凯恩斯失衡是指除凯恩斯均 衡之处的状态
科尔纳均衡(需求大于供给的资源约束型)与科尔纳失 衡
广义的均衡和正常状态下的均衡。前者 指短缺和滞存都不超过一定幅度时的均衡,后者指均 衡本身是一种正常状态。科尔纳均衡是一种广义的均 衡与正常状态下均衡的有机结合,习惯上称其为非瓦 尔拉斯均衡。科尔纳失衡是指短缺和滞存都 超过一 定幅度,或经济运行处于不正常状态。
《货币银行学》期末重点整理
货币银行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市场是一种交换经济。
2.市场经济产生的前提是社会分工。
3.物物交换的弊端①需求的双重巧合;②时间的双重巧合;③地域的限制;④交换系列的无限延长;⑤难以建立相互一致的交叉兑换比率;⑥缺少普遍接受的价值储存手段。
4.货币的定义: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①货币是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②货币不是一般商品,是特殊商品。
5.金属货币退出的根本原因:金属的开采量跟不上货币需求量的增长速度。
6.价值尺度(基本职能)①含义:当货币用来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②特点:它是观念上想象的货币,不一定是现实的货币。
③价格标准:货币计量单位,包含一定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1两黄金,1两又分为10钱)。
④价格和价格标准的区分: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标准是为货币发挥价值尺度职能服务的一种技术性的规定。
7.流通手段(基本职能)①含义: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②特点: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一定是十足价值的货币;③计算: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必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待流通的商品数/货币流通速度④职能作用:改变了商品交换的方式,解决了物物交换的局限性,实现了商品交换买和卖的分离,便于商品交换,促进了商品流通的发展。
⑤局限性:隐藏着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因此,西方有些学者认为,货币作为一种交换媒介的存在是一般非均衡和非自愿失业的根源。
8.贮藏手段①含义: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而处于静止状态,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②现代的货币贮藏方式:货币沉淀、银行存款、利用金融资产贮藏价值。
特点为不足值货币。
9.支付手段①含义:当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②表现形式: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回流出现分离;③意义:克服了流通手段的局限性,加速了货币周转,节约了流通费用;④局限性: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完整word版)《货币银行学》各章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名词解释货币信用货币货币制度复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金本位制格雷欣法则法定平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二、填空题1.纸币和—-—--—-均属于信用货币.2.货币形态的演进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3.法定平价加黄金运送费用,就是黄金—————点.法定平价减黄金运送费用,就是黄金---—-点。
4.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具有-——-、—---—-—和—--—---特征。
三、选择题1.企业以现金采购原材料时,货币执行的是()职能。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储藏手段2.信用产生于货币的()职能.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储藏手段3.辅币具有()特点。
A、自由铸造B、限制铸造C、有限法偿D、无限法偿4.“劣币驱良币"现象产生于( )。
A、银单本位制B、平行本位制C、双本位制D、金银复本位制5.信用货币的性质是()。
A、商品货币B、价值符号C、债务货币D、超物货币6。
最不可能作为货币的是().A、燕麦B、冰激凌C、香烟D、松香7. 对我国目前发行的1元硬币最准确的描述是()。
A、本位币B、金属货币C、实物货币D、辅币8. 在信用发达的国家,占货币供应量最大的是()。
A、纸币B、硬币C、存款货币D、外汇9. 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为1:13,而市场比价为1:15,这时充斥市场的将是().A、银币B、金币C、金币和银币D.都不是10.货币发展的具体形态有().A、实物货币B、金属货币C、兑现的银行券D、支票E、不兑现的银行券四、判断题1.企业用现金向职工发放工资时,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2.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3.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大于实际价值。
4.双本位制是金银两种本位币均按其实际价值流通,国家法律不规定金银币比价的货币制度.5.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它是一种币值稳定的货币制度.6.在纸币本位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7.纸币之所以可以作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内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 m ·B
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社会总需求
关注货币乘数m
若m为稳定的常数则有能力控制货币供应量
若m波动幅度较大则对B的操作难度大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相机抉择
指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在不同时期,应根 据不同的经济形势,灵活机动地选择不同 的货币政策,以达到当时最需要达到的政 策目标。具体而言,在通货膨胀时期应当 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 而在经济萧条时期,应当实行扩张性的货 币政策,以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复苏。
简单规则
不以主观臆断为准,而是按照一套简单规 则来行事。原因是人们对经济状况不可能 作出完全准确的预期,且政策效果的预测 也不可能完全精确
操作目标
中间目标
工具
基础货币 准备金
货币供给量 利率 汇率
公开市场业务 再贴现政策 法定准备金
2020/5/24
最终目标
高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6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币值稳定
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指标选择
CPI PPI,CGPI GNP deflator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充分就业
何谓充分就业? “自然失业率”
教学目的与要求
明确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及各目标之间的 关系;
掌握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概念及选择中间 目标的标准;
掌握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及其运用; 了解凯恩斯与货币学派关于货币政策传导
机制问题的分歧。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第四节 货币政策效果
什么是货币政策
狭义的货币政策 广义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内容
目标——手段——效果
货币政策的特征
宏观经济政策 间接调节经济运行 需求管理政策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操作目标
• 基础货币 • 准备金
中介目标
• 货币供给量 • 长期利率 • 汇率
最终目标
• 稳定物价 • 经济增长 • 充分就业 • 国际收支平衡
指在没有货币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 场的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 态下的失业率。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目标的测度
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人均实际国民收入
货币政策应当追求多高的 经济增长速度?
中美两国经济增长率比较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国际收支平衡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
提高利率 本币贬值
货币政策目标间的关系 失业率每下降1%,经济增 长率增加2%;失业率每增 加1%,经济增长率减少2%。
充分就业
Okun's Law
经济增长
Phillips curve
币值稳定
国际收支 平衡
协调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矛盾的主要方法
统筹兼顾 简单规则 相机抉择 政策搭配
统筹兼顾
由于菲利普斯曲线揭示了 通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 相关关系。因此,该观点 认为,应根据社会的承受 能力确定通胀率和失业率 的安全区。在安全区内, 政府不必采取任何措施; 当某一指标超过安全临界 点,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措 施控制该指标。
扩张
(4) 失业/顺差 扩张
扩张
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目标
国别 20世纪50~60年代
70~80年代 90年代后
美国 以充分就业为主 以货币稳定为主 反通胀
英国
充分就业,兼顾国际 收支平衡
以货币稳定为主
反通胀
加拿大 充分就业、经济增长 以稳定物价为主 反通胀
德国
稳定货币,兼顾国际收支平衡
日本
国际收支平衡、稳定 物价
EB曲线表示外部均衡。在这条线的右上边 表示国际收支逆差,在这条线的左下边表 示国际收支顺差
政策搭配
货
1失业/逆差
币
AB扩2通胀/差张COIB
4 失业/顺差
EB
3通胀/顺差
预算增加
政策搭配
区间 经济状况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1) 失业/逆差 (2) 通胀/逆差
扩张 紧缩
紧缩 紧缩
(3) 通胀/顺差 紧缩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主要中介目标——远期——货币供应量
优点
• 可测性与可控性强; • 相关性强; • 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
直接影响经济活动; • 准确明了。
缺点
•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 量的控制能力有限;
•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 展变化难以控制;
• 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 策之间的关系不稳定。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
法律上的单一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 此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法》 ( 2003年修正)第三条
实践中的多目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可测性
一是央行能迅速获取有关中介指标的准确数据; 二是有较明确的定义并便于观察、分析和监测。
可控性
即是否易于为货币当局所控制。通常要求中介 指标与所能适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之间要有密切 的、稳定的和统计数量上的关系。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相关性
要求中介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要有密 切的、稳定的和统计数量上的联系。只要能达 到中介指标,终极目标的实现不会遇到障碍和 困难。
抗干扰性
要求中介指标应能较准确地反映政策效果,并 且较少受外来因素的干扰。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适应性
要求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 有较好的适应性。
根据弗里德曼的测算,美国可选M1按年45%的增长率为标准
政策搭配
根据蒙代尔(R、Mundell)法则,财政政 策主要解决国内经济问题,而货币政策主 要解决国际经济问题
他以预算作为财政政策的代表,以货币供 给作为货币政策的代表,来描述其搭配方 法的
政策搭配
IB曲线表示内部均衡。在这条线的左边表 示国内经济处于衰退和失业;在这条线的 右边表示国内经济处于膨胀
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
意大利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 稳定货币,兼顾国际收支平衡
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
单一目标还是多目标?
单一目标论
币值稳定 经济增长
双目标论
币值稳定+经济增长
多目标论
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
法律上的单一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 此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法》( 2003年修正)第三条
主要中介目标——远期——利率
优点
• 相关性强; • 中央银行有直接或间
接的控制权; • 资料易于获得并能够
经常汇集; • 通过利率的调整及时
传递中央银行的意图。
缺点
• 可测性问题; • 可控性问题; • 相关性问题; • 效果不明了。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主要中介目标——近期——基础货币 B
可控性强
相关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