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城市总体规划法定内容及说明

合集下载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与深度要求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与深度要求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与深度要求内容一、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对城市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旨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专项规划内容:1.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确定城市各类用地的分布和布局,包括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

土地利用规划要考虑城市的发展需求、环境保护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 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专项规划内容。

它包括道路交通规划、公共交通规划、交通网络规划等。

交通规划要考虑城市的交通需求、交通状况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便利性,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3. 环境保护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重要内容,旨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规划包括空气质量保护、水资源保护、噪音控制、固体废物管理等方面。

环境保护规划要考虑城市的环境质量、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策略。

4. 城市景观规划:城市景观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重要内容,旨在打造城市的美丽环境和宜居空间。

城市景观规划包括公园绿地规划、景观道路规划、城市广场规划等。

城市景观规划要考虑城市的文化特色、历史遗产和自然环境,注重景观设计和绿化建设,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5. 经济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重要内容,旨在促进城市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

经济发展规划包括产业布局规划、经济园区规划、创新创业规划等。

经济发展规划要考虑城市的产业结构、经济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

二、城市总体规划深度要求内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度要求是指规划编制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些重要问题和要求,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度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分析和调研:城市总体规划要求进行充分的数据分析和调研工作,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现状、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情况、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城市整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强制性内容要求

城市整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强制性内容要求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要求按照国务院国发[2002]13号文件要求,结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规章、规范,提出城市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规定,作为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监督实施的基本依据。

一、基本要求(一)各地必须在今年年底前,对已经批准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进行必要的整理,明确规定强制性内容。

正在编制中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应当重点突出强制性内容的规定。

(二)强制性内容是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必备内容,应当在图纸上有准确标明,在文本上有明确、严格、规范的表述,并提出相应的管治性措施。

二、强制性内容(一)省域城镇体系规划1、必须确定的控制开发区域。

包括:基本农田、风景区、自然湿地、野生物种生活环境、退耕还林(草)地区、大型湖泊、出海口和其它生态敏感区。

2、必须确定的重大基础设施(1)交通运输设施。

包括:高速公路、干支线公路、区域轨道交通(城际高速铁路、一般铁路、区域快速客运轨道)、港口、机场和物流中心的位置。

(2)水资源。

包括:水源保护区位置,毗邻城市的城市取水口,岸线分配、水利枢纽工程、区域引水和调水工程等的布局。

(3)环境设施。

包括:城际垃圾处理厂及毗邻城市的垃圾处理厂位置,城市污水处理厂位置,城市污水排放口的位置及其对水体污染的控制范围。

(4)电力设施。

包括:大型电源点位置、电网走向。

(5)天然气利用。

包括:天然气门站位置、天然气主干管走向。

(6)区域城市防洪、滞洪骨干工程。

3、必须确定的区域性公共设施的布局。

包括:大型会展中心、运动场馆等。

(二)城市总体规划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必须确定的控制开发地域。

包括:风景名胜保护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分滞洪地区,军事设施用地。

(2)必须确定的重大基础设施。

包括:机场、港口航道、铁路站场及线路、高速公路、国道等交通设施,跨地区引水工程、水利设施等供水设施,220KV及以上的区域性输电网、输油气管等能源设施,通信光缆、微波通道等通信设施,危险品仓库,垃圾处理场。

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与说明书---精品资料

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与说明书---精品资料

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与说明书---精品资料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与说明书1.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内容与深度文本是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采用条文形式。

文本格式和文字应规范、准确、肯定,利于具体操作。

在规划文本中应当明确表述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文本字数2000字左右。

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强制性内容◆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划定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湿地、水源保护区和水系等生态敏感区以及基本农田,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等市域内必须严格控制的地域范围;◆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土地使用限制性规定;◆城市各类绿地的具体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包括:—城市主干路的走向、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走向、大型停车场布局;—取水口及其保护区范围、给水和排水主管网的布局;—电厂与大型变电站位置、燃气储气罐站位置、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位置;—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等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包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具体控制指标和规定;—历史文化街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群、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的保护范围和界线等;◆城市防灾减灾。

包括:—城市防洪标准、防洪堤走向;—城市抗震与消防疏散通道;—城市人防设施布局;—地质灾害防护;—危险品生产储存设施布局等内容;2.城市总体规划文本首页文本审批机关: XXX人民政府文本批准文号: XXXXXXXXX文本批准日期: XXXX.XX.XXX文本审查部门: XX规划局.建设厅等文本编制单位: XX规划设计院等文本编制日期: XXXX.XX.XXX3.城市总体规划文本正文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第三章市域城镇发展与建设第四章城市性质与规模第五章城市总体布局第六章城市用地及布局第七章城市道路与交通第八章城市能源第九章城市给水与排水第十章城市邮政与电信第十一章城市绿地系统第十二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第十三章城市风貌规划第十四章城市防灾第十五章城市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第十六章城市规划分区建设第十七章土地使用控制管理第十八章近期建设第十九章规划实施管理第二十章附则第二十一章附录附录一:XX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一览表附录二:XX市城市规划区范围界定一览表附录三:XX市城市规划区用地汇总表附录四:XX市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附录五:XX市区工业企业布局调整一览表附录六:XX市城市总体规划附件目录附录七:XX市城市总体规划图纸目录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说明书1.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内容与深度文本说明书是对规划文本的具体解读,让读者不仅知道“是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与深度要求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与深度要求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与深度要求
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对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空间布局、功能定位、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的文件。

主要专项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具体规划项目,包括以下内容:
1. 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城市用地的分区、功能定位和规模,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设施区等。

2. 交通规划:确定城市交通网络布局,包括道路、铁路、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等,以提高交通效率和便利性。

3. 环境保护规划: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的目标和措施,包括水资源保护、空气质量改善、垃圾处理等。

4. 基础设施规划:确定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方案,包括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给排水等。

5. 经济发展规划:确定城市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包括产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等。

6. 城市景观规划:确定城市的景观设计和保护方案,包括公园、绿地、街道、广场等。

7. 社会公共服务规划:确定城市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和建设。

深度要求内容包括:
1. 长远性:规划应具有长远性,能够适应未来数十年的城市发展需要。

2. 综合性:规划应综合考虑城市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

3. 可行性:规划应具有可行性,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得到落实。

4. 可持续性:规划应考虑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包括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 参预性:规划应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和意见,鼓励公众参预规划过程。

6. 创新性:规划应具有创新性,能够引领城市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模式。

7. 可操作性:规划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指导具体的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1. 引言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对一个城市整体发展的宏观思考和规划,旨在提供一个指导城市发展的长期目标和发展方向。

本文档旨在说明城市总体规划的目的、任务和原则,从而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的指导。

2. 目的城市总体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内部的各个要素,包括土地利用、交通、环境保护、社会服务等,使得城市能够在保护自然资源、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

3. 任务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包括:•分析城市现状及问题:通过对城市的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找出城市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为后续规划提供依据。

•设定城市发展目标:根据城市的特点和需求,确定长期的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

•制定发展战略:制定可行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包括土地规划、交通规划、产业发展等方面,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指导。

•提出政策建议:针对城市发展中的重点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引导城市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4. 原则城市总体规划遵循以下原则:•综合性原则:综合考虑城市的各个领域,协调各个要素的发展,实现城市发展的整体性。

•可持续性原则:以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前提,确保城市发展能够持续进行。

•公平公正原则:保障城市居民的基本权益,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参与性原则:鼓励居民、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参与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提高规划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5. 规划内容城市总体规划包括以下内容:5.1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内容,旨在合理布局城市的用地,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设施等。

5.2 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为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包括道路网络规划、公共交通规划、骑行和步行规划等。

5.3 环境保护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是为了保护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包括水资源保护、空气质量改善、垃圾处理等。

5.4 社会服务设施规划社会服务设施规划是为了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设施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引言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路径进行综合性、长期性的规划,旨在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实现城市综合发展的目标。

本文档旨在针对某城市的总体规划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1. 规划背景规划背景部分需要交代该城市目前的发展状况、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分析该城市的人口结构、土地利用情况、交通状况等,以便更好地制定规划方案。

2. 规划目标规划目标部分需要明确该城市的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方面的目标。

明确目标有助于指导规划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3. 规划原则规划原则部分需要列举制定该规划方案所遵循的原则。

例如,可持续发展原则、空间优化原则、生态环境保护原则等。

这些原则是制定规划方案时的基本准则和指导。

4. 规划内容规划内容部分需要具体描述规划方案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包括城市用地布局、交通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

需要结合具体的城市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

4.1 城市用地布局在城市用地布局方面,可以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土地资源情况,划定不同用途区域,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园绿地等。

需要合理规划城市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2 交通规划在交通规划方面,可以制定交通路网规划,包括道路规划、公共交通规划等。

需要考虑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促进交通系统的便捷性和可持续性。

4.3 生态环境保护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可以设立生态保护区,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需要注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生态质量。

5. 实施步骤实施步骤部分需要说明规划方案的实施过程。

包括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建立规划管理机构、加强监督和评估等。

需要设定明确的时间节点和具体的实施措施。

6. 风险与挑战风险与挑战部分需要分析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包括经济风险、政策变化等。

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应对措施。

结论本文档详细描述了某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包括规划背景、规划目标、规划原则、规划内容、实施步骤、风险与挑战等方面。

城市总体规划内容及成果副本

城市总体规划内容及成果副本

城市总体规划内容及成果副本城市总体规划内容及成果1 任务及程序1.1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应是:综合研究市域城镇体系、合理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1.2 城市总体规划成果阶段工作可按下列程序进行:(1)以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为依据,在收集基础资料、进行现状调查基础上,进行分析预测,确定各专业规划的目标、标准和所需解决的重点问题;(2)以土地利用规划和道路交通规划为基础,进行总体布局方案比选,听取各方意见,提出推荐方案;(3)在总体布局推荐方案基础上提出各专业规划方案;(4)提出近期建设规划和城市远景发展构想;(5)综合、协调总图和各专业规划;(6)制作规划成果,绘制图纸,编写有关技术文件;(7)对成果检查、校对、审核、交付、验收、上报、归档。

2 编制内容2.1 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远期一般为20年.也可根据所在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的期限,与之吻合。

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5年。

2.2 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应包括:(1)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展战略,确定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调整观有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原则确定区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防洪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建议;(2)确定城市发展目标,论证城市职能,确定城市性质;(3)提出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及用地发展规模,选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确定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市中心、区中心位置;(4)进行居住用地分类并确定建设标准,安排居住用地,确定人口容量和布局结构,进行居住用地配套设施安排;(5)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以及车站、铁路枢纽、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3.0.1县以上级别的城市总体规划,一般应编制规划纲要。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对总体规划需要确定的主要目标、方向和内容提出框架性意见。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经批准后。

应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3.0.2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根据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包括总人口、国民生产总值、产业结构比重;(2)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发展目标与布局,包括市(县)域规划总人口、城镇人口、城市化水平、中心城市、重点城镇和城镇空间网络的确定;(3)原则确定城市性质、人口规模、用地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4)研究确定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原则;研究确定重要基础设施的主要技术标准。

3.0.3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时应作多方案比选。

3.0.4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包括文字和图纸两部分。

文字应由纲要和纲要说明组成。

纲要应简明扼要。

3.0.5 纲要内容可包括:(1)编制背景、依据、指导思想;(2)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发展目标;(3)市域城镇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4)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城市规模:(5)城市用地选择和总体布局初步方案比选,提出推荐方案;(6)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原则及目标;(7)需要解决的特殊问题和重大问题;(8)对下一阶段总体规划的要求。

3.0.6 纲要说明可包括:(1)城市自然、历史、现状特点:(2)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包括分析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3)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4)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原则确定规划期内的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初步预测人口规模、用地规模);(5)城市规划区范围确定;(6)城市总体布局方案(附观状、规划用地指标,包括提出城市用地发展方向);(7)城市综合交通发展;(8)城市远景发展构想;(9)主要基础设施规划(对城市能源、水源、交通、其他基础设施、防灾、环境保护、重点建设等主要问题提出原则规划意见)。

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城市总体规划方案1. 概述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是指对城市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功能划分、交通网络、绿化环境、土地利用等方面的规划和设计。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完整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包括城市规划的背景、目标、原则和具体实施方案等内容。

2. 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定一份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至关重要。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方案针对某市,旨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居住品质和人民生活水平。

3. 目标本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目标如下:•提高城市整体规划水平,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构建优美的城市环境,增加绿化面积,改善空气质量;•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文化底蕴。

4. 原则制定本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原则如下:•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兼顾后代发展需求。

•整体规划原则:将城市各部分规划视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实现协调发展。

•环保原则:强调绿色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排放。

•人性化原则:关注人民的生活需求,打造宜居城市。

•公众参与原则:尊重公众意见,保证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决策。

5. 实施方案5.1 空间布局•规划市中心商业区,集中高层建筑和商业设施,提高商业发展水平。

•划定产业发展区,优化产业布局,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

•建设文化教育区,打造文化艺术中心和教育培训机构集聚区。

•设立生态保护区,保护城市绿地和自然景观,提高空气质量。

5.2 交通网络•新建地铁线路,优化公交线路,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扩充道路容量,建设快速路和高速公路,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建设自行车道和步行街,鼓励绿色交通方式的使用。

5.3 绿化环境•增加绿化面积,修建公园和绿地,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推广节水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垃圾分类处理,推动垃圾回收再利用。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方向和蓝图。

它包括城市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竞争力。

以下是一份700字的城市总体规划示范文本:城市总体规划一、规划背景和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城市面临着空间有限、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挑战。

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我们制定了以下城市总体规划。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积极推进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二、空间布局规划我们将城市分为市中心区、商业区、居住区、生态保护区和工业区。

市中心区是城市的核心,将建设高楼大厦,集中各类公共设施,并规划绿地和休闲区。

商业区是城市的经济中心,将建设商业街区和购物中心,提供多元化的商业服务。

居住区将建设各类住宅社区,提供不同户型的住房,并规划学校、医院、公园等配套设施。

生态保护区将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公园、湖泊等绿色空间。

工业区将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传统工业区,促进经济发展。

三、土地利用规划我们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土地管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使用的综合效益。

在城市建设上,我们将注重保护农田、水源地和生态敏感区,推进土地整治和复垦工作。

四、交通规划我们将实施多层次交通系统,包括公共交通、道路交通和非机动交通。

公共交通将提高便捷性和服务质量,鼓励居民使用公交、地铁等交通工具。

道路交通将规划合理的道路网络,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

非机动交通将建设自行车道、人行道等,提供给居民进行步行、骑行等非机动出行。

五、环境保护规划我们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具体措施包括推进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加强垃圾处理和废物回收利用。

六、公共设施建设规划我们将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包括学校、医院、图书馆、公园等。

城市规划设计编制依据及说明

城市规划设计编制依据及说明

城市规划设计编制依据及说明1.引言城市规划设计是指对城市进行综合布局和功能规划的过程,旨在实现城市的有序发展和优化利用城市资源。

本文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编制依据进行说明。

2.编制依据城市规划设计的编制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国家法律法规城市规划设计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包括《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对城市规划设计的程序、内容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规定,是城市规划设计编制的重要依据。

2.2 地方政府规划文件地方政府的规划文件也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

地方政府会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文件,对城市的发展方向、空间布局、用地结构等进行明确规定。

城市规划设计必须与地方政府的规划文件相一致。

2.3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城市规划设计的编制还应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包括城市人口结构、经济产业布局、交通运输状况等。

这些因素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内容和重点有一定影响,需要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

2.4 环境保护要求城市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环境保护的要求。

在编制过程中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的目标和要求,合理布局城市各类功能区域,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说明城市规划设计的编制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内容和原则城市规划设计应包括城市总体布局、空间规划、用地结构、交通设计等内容。

在编制过程中,要遵循科学规划原则,注重综合性、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

3.2 技术要求城市规划设计的编制需要运用专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城市建模、空间分析等技术工具,以确保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3 参与主体城市规划设计的编制应征求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包括城市规划部门、环保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等,以及居民、企业等各方利益相关者。

多方参与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质量和可行性。

3.4 实施和监督城市规划设计的编制并不是终点,还需要进行实施和监督。

相关部门应建立有效的实施机制和监督体系,确保城市规划设计能够落地生根。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三号公布1990年4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地制定城市规划和进行城市建设,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法。

第二条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必须遵守本法。

第三条本法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本法所称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总体规划中划定。

第四条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五十万以上的城市。

中等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二十万以上,不满五十万的城市。

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二十万的城市。

第五条城市规划必须符合我国国情,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景发展的关系。

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必须坚持适用、经济的原则,贯彻勤俭建国的方针。

第六条城市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

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规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按计划分步实施。

第七条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和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江河流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第八条国家鼓励城市规划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规划科学技术水平。

第九条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城市规划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工作。

第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城市规划的义务,并有权对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制定第十一条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分别组织编制全国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一、城市总体规划的背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总体规划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工具。

城市总体规划不仅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布局,更能指导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约束性。

二、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一个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城市。

在这座城市里,人们可以便捷地生活、工作和学习,享受到优质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实现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健康的社会经济发展。

三、城市总体规划的原则1. 以人为本。

城市总体规划应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城市居民的合法权益。

2. 可持续发展。

规划应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确保城市发展具有长期稳定性。

3. 整体谋划。

城市总体规划要以城市空间结构为主线,统筹城市各项工作,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

4. 科学规划。

规划应充分调研,科学分析,提炼城市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以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5. 民主参与。

规划的制定过程应注重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形成多元化的决策机制。

四、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1. 城市发展目标。

确定城市在未来10-20年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

2. 城市空间结构。

规划城市的用地结构,包括主城区、郊区和新城的布局、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

3. 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道路交通、水利工程、能源设施、通信网络等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4. 生态环境保护。

制定城市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的规划,确保城市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5.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

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6. 经济发展布局。

确定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7. 土地利用和资源开发。

合理规划城市的土地利用,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五、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至关重要。

它涉及到城市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各个方面,是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和指导性文件。

城市总体规划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因素,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一、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性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在统一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发展思路下,对城市内的区域进行分区、分区规划和分区建设的规划工作。

它对于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城市总体规划能够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面临着土地资源短缺和混乱的空间布局。

通过城市总体规划,可以统筹规划城市各功能区的位置和规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其次,城市总体规划能够促进城市交通的快速高效发展。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交通规划是城市交通系统建设的基础和重要部分。

通过规划合理的交通布局和科学的交通组织方式,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方便居民出行。

再次,城市总体规划能够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发展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废弃物,给城市环境带来很多问题。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能够合理布局工业区和生活区,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废弃物产生,改善空气质量和水质,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

最后,城市总体规划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和人民的幸福感。

一个良好的城市总体规划应该尊重市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推动社会公正和平等。

通过规划公共设施和服务,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是一项复杂而持续的工作,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进行城市的基础调研和分析。

这一步骤主要是通过对城市的地理、人口、经济、环境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城市的基本情况和面临的问题,为后续的规划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城市总体规划文本1. 引言在城市开展的过程中,城市总体规划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确定城市开展的战略方向和开展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规划策略和措施,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开展。

本文将介绍一个城市总体规划的例如,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和过程。

2. 规划目标城市总体规划的首要任务是确定规划目标。

规划目标是指城市希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的开展目标。

例如,目标可以包括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城市根底设施,保护环境资源等。

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城市总体规划可以为城市的开展提供指导。

3. 规划范围城市总体规划还需要确定规划的范围。

规划范围包括城市内部的各个区域,以及城市周边地区。

通过确定规划范围,可以确保规划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在规划范围确定之后,城市总体规划可以针对不同区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差异化的规划工作。

4. 规划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的现状和未来开展的潜力,城市总体规划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

这包括对城市的人口结构、经济状况、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确定城市开展的瓶颈和机遇,并为制定相应的规划策略提供依据。

5. 开展策略在进行规划分析的根底上,城市总体规划需要确定相应的开展策略。

开展策略是指为实现规划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和行动方案。

例如,可以采取措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等。

开展策略的制定需要考虑城市的现实情况和开展需求,以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6. 规划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最终目标是将规划方案付诸实施。

规划实施是指将规划策略转化为具体的工程和行动,以推动城市开展。

规划实施需要依靠政府、企业和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和合作。

同时,规划实施还需要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7. 结论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开展的重要组成局部。

通过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规划策略和措施,可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开展。

本文介绍了城市总体规划的一般内容和过程,希望能对读者理解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和实施过程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总体规划法定内容及说明(2030版)城市总体规划法定内容第一章总则(一)规划依据(二)规划期限(三)城市规划区范围第二章发展目标与战略(一)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战略(二)城市发展目标(三)城市性质和职能(四)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五)城市总体规划核心指标第三章空间结构和总体布局第一节市域规划(一)区域协调(二)市域空间格局和分区管理要求(三)生态红线划定和生态红线区管控(四)镇村发展策略(五)城乡统筹规划要求(六)区域性重大设施和通道第二节城市规划区规划(规划区小于市域的城市应单列此节)(一)城市规划区空间管制(二)城市、镇开发边界和城市集中建设区第三节城市集中建设区规划(一般城市)(一)空间结构(二)建设用地布局(三)城市地下空间(四)城市更新(五)新城新区建设要求第三节分区指引(超大、特大城市)(一)中心城(主城)(二)外围组团(包括副中心、城市新区等)(三)镇按照集中建设区内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层次,分别提出规划指引,包括边界、功能、规模和规划管理要求等。

第四章主要专项第一节历史文化保护(一)历史文化保护目标和层次(二)各层次保护名录、保护范围和保护要求,划定城市紫线第二节城市特色风貌(一)城市特色风貌定位黄线(二)城市形态格局和景观体系求(三)城市设计重点地区和控制要求(四)公共空间体系和城市开敞空间布局.第三节生态环境(一)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目标(二)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三)绿地规划与城市绿线(四)水系统规划与城市蓝线第四节居住和公共服务(一)保障性住房需求预测和布局原则(二)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和建设标准(三)社区规划要求第五节综合交通(一)交通发展目标、指标和策略(二)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交通枢纽布局、城市(三)城市路网和轨道交通网(四)停车设施和管理(五)城市货运和物流(六)行人、自行车交通组织(七)保障措施第六节市政公用设施(一)各类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建设要求(二)市级重大市政设施(邻避设施)布局要求、城市黄线第六节综合防灾减灾第五章规划实施(一)搭建统一的空间信息平台(二)对专项规划和各层次规划深化细化要求(三)规划时序和远景展望(四)规划实施机制和政策保障(五)规划评估、报告和公开制度(六)加强规划实施监管(七)完善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第六章附则(一)法律效力(二)名词解释城市总体规划编写要求为规范上报国务院审批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成果,规范表达,强化强制性内容的刚性,提高规划的针对性、法定性和动态适应性,有利于城市总体规划的落实、实施和监管,现对总体规划上报成果提出以下要求:一、总体要求(一)总体规划上报成果包括法定内容及其说明。

编制总体规划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和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内容精炼、突出重点、格式规整、表述规范,体现本城市特点,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满足规划管理需要。

通过对详细规划、专项规划、近期建设的指导,使总体规划可落实、可考核、可监管。

(二)总体规划法定内容包括条文和图纸。

条文应直接表述为规划指标、结论和要求,措词准确,符合名词术语规定,体现法定性和政策性;图纸应穿插在条文中,文图对应,图例清晰,图文混编。

(三)说明应当对法定内容进行必要的分析、解释和说明,并作适当细化和补充。

二、具体要求(一)关于总则1、规划依据条文可从法律法规、上位规划、国家大政方针三方面明确规划编制的依据。

2、规划期限条文应明确规划起止年限,提出规划分期。

3、城市规划区范围条文应明确规划区的范围。

规划区范围包括城市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地级以上城市的规划区原则上不小于市区,有条件的城市可将市域作为规划区。

规划图纸I-I 区位图说明城市在区域中的位置、与周边城市的空间关系,标明行政区划和行政边界范围。

规划图纸1-2 规划空间层次示意图(可选)说明应结合本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需要,阐明规划区及城市集中建设区划定的理由和依据。

(二)关于发展目标与战略1、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战略条文可包括城镇化战略和城市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要求。

说明应说明城市发展现状和发展见着中存在的问题,对条文结论作必要的分析和解读。

2、城市发展目标条文应简要阐明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

3、城市性质和职能条文应简明扼要并清晰准确地阐述城市性质,一般3-5句话,说明在国内、省和区域层面的地位和应当承担的职能。

说明应当说明城市性质提出的依据,上层次规划对本城市的定位,与上版城市性质对照所做的调整和依据、理由,突出城市特点。

4、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条文应明确市域总人口、市域城镇人口、城区城镇人口、城市集中建设区人口、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和人均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建设用地和人均城镇建设用地、城市集中建设区城乡建设用地和城市集中建设区人均建设用地。

说明应对各空间层次人口和用地规模测算依据、方法和结论做必要的分析说明,分析城市规模增减趋势和目标导向,论证人口和用地规模的合理性。

5、城市总体规划核心指标按照人;口、用地和开发强度,经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资源环境五类50项指标进行罗列,并根据各城市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增减。

附表城市总体规划核心指标(一张表),见附件1。

说明应对总体目标和分项目标作必要的分析和名词解释,对与相关规划在目标、指标的衔接情况进行说明。

(三)关于空间结构和总体布局第一节市域规划1、区域协调条文应明确本城市在区域中的定位,提出大区域中城市之间需要协调的内容,以及市域内市区与外围县、市的协调内容。

2、市域空间格局和分区管理要求条文应明确市域内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的划分及比例,提出各类空间区划的管理要求。

说明应说明市域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的划定思路。

3、生态红线划定和生态红线区管控条文应列出各类保护要素、保护区名录,并综合划定生态红线,明确生态红线区的管控范围和管控要求。

附表生态保护要素、保护区名录表。

规划图纸:3-1市域生态红线管控图说明应将法律法规规定的各类保护区、保护要求在空间进行叠加,说明生态红线的内涵和构成要素。

4、镇村发展策略条文应提出市域各级城镇空间、职能、规模,对市域内县级市、县城和不同类型镇、特色小城镇进行规划建设指引,提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方案。

明确生态空间中现有村庄的环境整治和建设控制要求。

附表城镇等级、规模指引表。

规划图纸:3-2市域城镇分布现状图3-3市域城镇规模等级和空间结构规划图说明应提出市域城镇分布现状、问题,根据城镇化水平预测,分析人口流动、人口分布趋势,提出优化城、镇、村体系的方案。

5、城乡统筹规划要求条文应结合市域城镇体系,分级分类提出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附表各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表。

说明应提出市域城乡现状统筹问题及规划策略制定思路。

6、区域性重大设施和通道条文应提出交通、市政、水利等区域性重大设施及通道的预留与控制要求。

第二节城市规划区规划城市规划区为全市域的城市,应将市域规划和城市规划区规划的内容合并。

1、城市规划区空间管制条文应明确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城市、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提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内的建设行为控制要求及现有村庄的分类规划管理要求。

规划图纸:3-4城市规划区空间管制图说明应说明三类空间区域划定的理由及相应的管控要求制定思路。

2、城市、镇开发边界和城市集中建设区条文应在规划区内,划定城市、镇的开发边界,并对边界的管控提出管理要求;明确城市集中建设区范围,确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及发展备用地规划预留要求:明确开发边界中为改善城市宜居环境必须保护和控制建设的各类管控边界,包括耕地保护线、结构性绿地或绿化隔离带、生态廊道、山体、水面等:在城市开发边界内,分级分类提出现状集体建设用地的整治、腾退、保留建设等规划要求。

规划图纸:3-5城镇开发边界图。

应表达城市开发边界、城市集中建设区范围以及为改善城市宜居环境必须保留和控制建设的各类管控边界。

说明应说明开发边界划定的方法、依据。

对交叉、重叠的各类保护区,其保护要求和保护强度,应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城市、镇开发边界应在城市规划区内划定。

城市规划区小于市域的城市,还应对市域内的其他市、县提出开发边界划定要求。

市域生态红线管控图及城镇开发边界图应基于GIS平台绘制。

实现管理精细化。

第三节集中建设区规划1、空间结构条文应提出城市集中建设区内的空间结构。

2、建设用地布局条文应在城市开发边界内,明确规划期内城市集中建设区的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

附表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规划图纸:3-6 XX市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规划图说明应当说明城市集中建设区现状建设用地情况,未来布局的主要思路,对城市发展方向和远景备用地等作必要的分析说明。

3、城市地下空间条文应结合用地布局,提出地下空间建设目标、标准和建设原则,提出综合性的地下空间开发策略,结合轨道交通、地下管网、人防工程和用地挖潜等需求,明确地下空间重点建设和控制的地区。

说明应当说明地下空间现状、问题,明确开发重点和方式4、城市更新条文应提出规划期内城市更新的目标与更新原则,明确需要重点进行更新的集中连片地区,改造和功能提升的方向,提出分片区、分阶段的更新措施和支持政策。

说明应当说明城市更新改造现状、存在问题和改造思路,分析改造的可行性、必要性和改造模式,提出改造中需注意的问题。

5、新城新区建设要求条文应明确城市新区新城的功能定位、规模控制和总体布局思路,并提出集约紧凑发展、配套设施同步建设、绿色生态等方面的建设要求。

说明应当说明城市新区建设的必要性、规模控制和定位论证,高标准建设城市新区的思路。

第三节分区指引(超大、特大城市)条文:根据各自的城市形态和空间结构,按照中心城(主城)、外围组团(包括副中心、城市新区)、市域内的县级城市(县城)、重点镇等,有针对性地分别提出功能定位及布局、规模控制、边界划定、规划建设管理等的引导、管控要求和任务分解。

加强中心与外围的互联互通和联动发展。

城乡建设用地“零增长”或“负增长”的城市,还应当提出集中建设区外建设用地减量化(或增减挂钩)的要求。

大都市地区,可根据需要对城乡结合部地区、城中村地区、环城生态保育地区(平原城市)单独提出规划管理规定。

规划图纸:3-5 XX市城市总体规划空间规划图图中功能布局可按照大大类划分,标注城市发展预留用地或备用地。

说明应对未来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要素进行预测性分析,对分区引导和管控要求提出解释和细化措施。

(四)关于主要专项第一节历史文化保护1、历史文化保护目标与层次条文应明确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总体目标与保护层次构成。

说明应说明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现状、保护情况和问题。

2、各层次保护名录、保护范围、保护要求和城市紫线条文应当提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等各层次历史文化保护名录、保护范围(可列表说明)、建设控制地带、高度控制要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