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7930-2011国标充电协议CAN报文整理

合集下载

GBT27930-2011国标充电协议详情CAN报文整理

GBT27930-2011国标充电协议详情CAN报文整理

GB/T 27930-2011新国标充电CAN协议定义说明:多字节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

电流方向:放电为正,充电为负。

一、握手阶段:1、ID:1801F456 (PGN=256) CRM(充电机发送给BMS请求握手,数据长度8个字节,周期250ms)2、ID:180256F4 (PGN=512) BRM(BMS发送给充电机回答握手,数据长度41个字节,周期250m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二、充电参数配置阶段:1、ID:180656F4 (PGN=1536) BCP(BMS发送给充电机,动力蓄电池配置参数,数据长度13个字节,周期500ms,需要通过2、ID:1807F456 (PGN=1792) CTS3、ID:1808F456 (PGN=2048) CML4、ID:100956F4 (PGN=2304) BRO5、ID:100AF456 (PGN=2560)三、充电过程:1、ID:181056F4 (PGN=4096) BCL2、ID:181156F4 (PGN=4352) BCS(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充电总状态,数据长度9个字节,周期250ms,需要通过多包3、ID:1812F456 (PGN=4608) CCS(充电机发送给BMS,充电机充电状态,数据长度6个字节,周期50ms)4、ID:181356F4 (PGN=4864) BSM5、ID:181556F4 (PGN=5376) BMV(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单体电压信息,数据长度不定,周期1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6、ID:181656F4 (PGN=5632) BMT(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温度信息,数据长度不定,周期1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7、ID:181756F4 (PGN=5888) BSP(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预留报文,数据长度不定,周期1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说明:1、BMS中止充电原因:a)1~2位:达到所需求的SOC目标值(00:未达到,01:达到需求,10:不可信状态);b)3~4位:达到总电压的设定值(00:未达到总电压设定值,01:达到设定值,10:不可信状态);c)5~6位:达到单体电压的设定值(00:未达到,01:达到,10:不可信状态)2、BMS中止充电故障原因:a)1~2位:绝缘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b)3~4位:输出连接器过温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c)5~6位:BMS原件、输出连接器过温(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d)7~8位:充电连接器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e)9~10位:电池组温度过高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f)11~12位:其它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3、BMS中止充电错误原因:a)1~2位:电流过大(00:正常,01:电流超过需求值,10:不可信状态)b)3~4位:电压异常(00:正常,01:电压异常,10:不可信状态)说明:1、充电机中止充电原因:a)1~2位:达到充电机设定的条件中止(00:正常,01:达到设定条件中止,10:不可信状态)b)3~4位:人工中止(00:正常,01:人工中止,10:不可信状态)c)5~6位:故障中止(00:正常,01:故障中止,10:不可信状态)2、充电机中止充电故障原因:a)1~2位:充电机过温故障(00:温度正常,01:充电机过温,10:不可信状态)b)3~4位:充电连接器故障(00:连机器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c)5~6位:充电机内部过温故障(00:内部温度正常,01:内部过温,10:不可信)d)7~8位:所需电量不能传送(00:传送正常,01:不能传送,10:不可信)e)9~10位:充电机急停故障(00:正常,01:急停,10:不可信状态)f)11~12位:其它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3、充电机中止充电错误原因:a)1~2位:电流不匹配(00:电流匹配,01:电流不匹配,10:不可信状态)b)3~4位:电压异常(00:正常,01:异常,10:不可信状态)四、充电结束阶段:1、ID:181C56F4 (PGN=7168) BSD2、ID:181DF456 (PGN=7424) CSD(充电机发送给BMS,充电机统计数据,数据长度5个字节,周期250ms)五、发生错误:1、ID:081E56F4 (PGN=7680) BEM(BMS发送给充电机,BMS统计数据,数据长度4个字节,周期250ms)2、ID:081FF456 (PGN=7936) CEM六、多包发送过程:2、0x1CECF456(充电机应答多包发送请求,周期50ms) TPCM_CHG。

GBT 27930 修订稿编制说明

GBT 27930 修订稿编制说明

GB/T 27930-2011《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修订版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 任务来源GB/T 27930-2011《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的修订计划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修订计划号为20141716-T- 524。

2. 修订起草单位本标准修订,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牵头,联合电力、汽车行业共同开展,主要起草单位有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3. 编制原则和编制过程3.1 编制原则根据GB/T 27930-2011发布实施以来的实际应用经验,综合各方面意见,结合国际标准的最新进展,配合GB/T 18487.1-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GB/T 20234.1-201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及GB/T 20234.3《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等标准的修订需求,对GB/T 27930-2011进行修订完善,进一步提高标准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3.2 编制过程(1)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在汽车行业、电力行业内收集了GB/T 27930-2011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反馈,完成了标准修订的准备工作。

(2)2014年4月28日,中电联组织召开GB/T27930修编讨论会,对于各方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了逐条讨论,并对多数问题形成了一致的修改意见,对于与会各方新提出的修改意见也进行了讨论。

(3)2014年4月30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召开由国标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能源局四部委和部分单位共同参加的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及设施标准化工作会议。

会议要求电动汽车充电接口、通讯协议四项系列国家标准需根据应用经验、国际标准及相关国标的进展进行系统修订。

(4)2014年5月-11月,起草组综合各方面意见对原标准进行修订,形成GB/T 27930标准修订版草案。

新国标电动汽车充电CAN报文协议解析

新国标电动汽车充电CAN报文协议解析

新国标电动汽车充电CAN报文协议解析说明:多字节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

电流方向:放电为正,充电为负。

一、握手阶段:1、ID:1801F456(PGN=256)(充电机发送给BMS请求握手,数据长度8个字节,周期250ms)BYTE0辨识结果(0x00:BMS不能辨识,0xAA:BMS能辨识)BYTE1充电机编号(比例因子:1,偏移量:0,数据范围:0~100)BYTE2充电机/充电站所在区域编码,标准ASCII码BYTE3BYTE4BYTE5BYTE6BYTE72、ID:180256F4(PGN=512)(BMS发送给充电机回答握手,数据长度41个字节,周期250m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BYTE0BMS通信协议版本号,本标准规定当前版本为V1.0,表示为:byte2,byte1---0x0001,byte0---0x00BYTE1BYTE2BYTE3电池类型,01H:铅酸电池;02H:镍氢电池;03H:磷酸铁锂电池;04H:锰酸锂电池;05H:钴酸电池;06H:三元材料电池;07H:聚合物锂离子电池;08H:钛酸锂电池;FFH:其它电池BYTE4整车动力蓄电池系统额定容量/A·h,0.1A·h/位,0A·h偏移量,数据范围:0~1000A·hBYTE5BYTE6整车动力学电池系统额定总电压/V,0.1V/位,0V偏移量,数据范围:0~750V BYTE7BYTE8电池生产厂商名称,标准ASCII码BYTE9BYTE10BYTE11BYTE12电池组序号,预留,由厂商自行定义BYTE13BYTE14BYTE15BYTE16电池组生产日期:年(比例:1年/位,偏移量:1985,数据范围:1985~2235)BYTE17电池组生产日期:月(1月/位,偏移量:0月,数据范围:1~12月)BYTE18电池组生产日期:日(1日/位,偏移量:0日,数据范围:1~31日)BYTE19电池组充电次数,1次/位,偏移量:0次,以BMS统计为准BYTE20BYTE21BYTE22电池组产权表示(0:租赁,1:车自有)BYTE23预留BYTE24~40车辆识别码(vin)二、充电参数配置阶段:1、ID:180656F4(PGN=1536)(BMS发送给充电机,动力蓄电池配置参数,数据长度13个字节,周期500m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BYTE0单体动力蓄电池最高允许充电电压(比例:0.01V/bit,偏移量:0)BYTE1BYTE2最高允许充电电流(比例:0.1A/bit,偏移量:-400A)BYTE3BYTE4动力蓄电池标称总能量(0.1Kw·h/bit,偏移量:0)BYTE5BYTE6最高允许充电总电压(比例:0.1V/bit,偏移量:0)BYTE7BYTE8最高允许温度(比例:1度/bit,偏移量:-50度)BYTE9整车动力蓄电池荷电状态SOC(比例:0.1%/bit,偏移量:0)BYTE10BYTE11整车动力蓄电池总电压(比例:0.1V/bit,偏移量:0)BYTE122、ID:1807F456(PGN=1792)(充电机发送给BMS,时间同步信息,数据长度7个字节,周期500ms)BYTE0秒(压缩BCD码)BYTE1分(压缩BCD码)BYTE2时(压缩BCD码)BYTE3日(压缩BCD码)BYTE4月(压缩BCD码)BYTE5年(压缩BCD码)BYTE63、ID:1808F456(PGN=2048)(充电机发送给BMS,充电机最大输出能力,数据长度6个字节,周期250ms)BYTE0最高输出电压(比例:0.1V/bit,偏移量:0)BYTE1BYTE2最低输出电压(比例:0.1V/bit,偏移量:0)BYTE3BYTE4最大输出电流(0.1A/bit,偏移量:-400)BYTE54、ID:100956F4(PGN=2304)(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充电准备就绪,数据长度1个字节,周期250ms)BYTE0BMS是否充电准备好(0:BMS未准备好,0xAA:BMS完成充电准备)5、ID:100AF456(PGN=2560)(充电机发送给BMS,充电机输出准备就绪,数据长度1个字节,周期250ms)BYTE0充电机是否完成充电准备(0:充电机未完成准备,0xAA:完成准备)三、充电过程:1、ID:181056F4(PGN=4096)(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充电需求,数据长度5个字节,周期50ms)BYTE0充电电压需求(0.1V/bit,偏移量:0V)BYTE1BYTE2充电电流需求(0.1A/bit,偏移量:-400A)BYTE3BYTE4充电模式(0x01:恒压充电;0x02:恒流充电)2、ID:181156F4(PGN=4352)(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充电总状态,数据长度9个字节,周期250m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BYTE0充电电压测量值(0.1V/bit,偏移量:0V)BYTE1BYTE2充电电流测量值(0.1A/bit,偏移量:-400A)BYTE3BYTE4最高单体动力蓄电池电压及其组号(1~12:蓄电池电压,0.01V/bit;13~16:动力蓄电池电池电压所在组号:1/bit,偏移量:1)BYTE5BYTE6当前SOC(1%的比例,偏移量:0)BYTE7估算剩余充电时间(1min/bit,大于600分钟按600分钟发送)BYTE83、ID:1812F456(PGN=4608)(充电机发送给BMS,充电机充电状态,数据长度6个字节,周期50ms)BYTE0充电电压输出值(0.1V/bit,偏移量:0V)BYTE1BTYE2充电电流输出值(0.1A/bit,偏移量:-400A)BYTE3BYTE4累计充电时间(1min/bit,最大为600min)BYTE54、ID:181356F4(PGN=4864)(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状态信息,数据长度7个字节,周期250ms)BYTE0最高单体动力蓄电池电压所在编号BYTE1最高动力蓄电池温度(1度/bit,偏移量:-50)BYTE2最高温度检测点编号BYTE3最低动力蓄电池温度(1度/bit,偏移量:-50)BYTE4最低动力蓄电池温度检测点号BYTE5Bit0-bit1单体动力蓄电池电压过高/过低(00:正常;01:过高;10:过低)Bit2-bit3整车动力蓄电池荷电状态SOC过高/过低(00:正常;01:过高;10:过低)Bit4-bit5动力蓄电池充电过电流(00:正常;01:过流;10:不可信)Bit6-bit7动力蓄电池温度过高(00:正常;01:过高;10:不可信)BYTE6Bit0-bit1动力蓄电池绝缘状态(00:正常;01:不正常;10:不可信)Bit2-bit3动力蓄电池组输出连接器连接状态(00:正常,01:不正常,10:不可信)Bit4-bit5充电允许(00:禁止;01:允许)5、ID:181556F4(PGN=5376)(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单体电压信息,数据长度不定,周期1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BYTE01号单体动力电池电压BYTE1BYTE22号单体动力电池电压BYTE3BYTE43号单体动力电池电压BYTE5、、、、、、、、、、、、BYTE511256号单体动力电池电压6、ID:181656F4(PGN=5632)(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温度信息,数据长度不定,周期1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BYTE0动力蓄电池1温度信息(比例:1度/bit,偏移量:-50度)BYTE1动力蓄电池2温度信息(比例:1度/bit,偏移量:-50度)BYTE2动力蓄电池3温度信息(比例:1度/bit,偏移量:-50度)BYTE3动力蓄电池4温度信息(比例:1度/bit,偏移量:-50度)BYTE4动力蓄电池5温度信息(比例:1度/bit,偏移量:-50度)BYTE5动力蓄电池6温度信息(比例:1度/bit,偏移量:-50度)、、、、、、、、、、、、BYTEN动力蓄电池N+1温度信息(比例:1度/bit,偏移量:-50度)7、ID:181756F4(PGN=5888)(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预留报文,数据长度不定,周期1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BYTE0预留BYTE1预留BYTE2预留BYTE3预留BYTE4预留BYTE5预留、、、、、、预留BYTEN预留8、ID:101956F4(PGN=6400)(BMS发送给充电机,BMS中止充电,数据长度4个字节,周期10ms)BYTE0BMS中止充电原因BYTE1BMS中止充电故障原因BYTE2BYTE3BMS中止充电错误原因说明:1、BMS中止充电原因:a)1~2位:达到所需求的SOC目标值(00:未达到,01:达到需求,10:不可信状态);b)3~4位:达到总电压的设定值(00:未达到总电压设定值,01:达到设定值,10:不可信状态);c)5~6位:达到单体电压的设定值(00:未达到,01:达到,10:不可信状态)2、BMS中止充电故障原因:a)1~2位:绝缘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b)3~4位:输出连接器过温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c)5~6位:BMS原件、输出连接器过温(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d)7~8位:充电连接器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e)9~10位:电池组温度过高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f)11~12位:其它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3、BMS中止充电错误原因:a)1~2位:电流过大(00:正常,01:电流超过需求值,10:不可信状态)b)3~4位:电压异常(00:正常,01:电压异常,10:不可信状态)9、ID:101AF456(PGN=6656)(充电机发送给BMS,充电机中止充电,数据长度4个字节,周期10ms)BYTE0充电机中止充电原因BYTE1充电机中止充电故障原因BYTE2BYTE3充电机中止充电错误原因说明:1、充电机中止充电原因:a)1~2位:达到充电机设定的条件中止(00:正常,01:达到设定条件中止,10:不可信状态)b)3~4位:人工中止(00:正常,01:人工中止,10:不可信状态)c)5~6位:故障中止(00:正常,01:故障中止,10:不可信状态)2、充电机中止充电故障原因:a)1~2位:充电机过温故障(00:温度正常,01:充电机过温,10:不可信状态)b)3~4位:充电连接器故障(00:连机器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c)5~6位:充电机内部过温故障(00:内部温度正常,01:内部过温,10:不可信)d)7~8位:所需电量不能传送(00:传送正常,01:不能传送,10:不可信)e)9~10位:充电机急停故障(00:正常,01:急停,10:不可信状态)f)11~12位:其它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3、充电机中止充电错误原因:a)1~2位:电流不匹配(00:电流匹配,01:电流不匹配,10:不可信状态)b)3~4位:电压异常(00:正常,01:异常,10:不可信状态)四、充电结束阶段:1、ID:181C56F4(PGN=7168)(BMS发送给充电机,BMS统计数据,数据长度7个字节,周期250ms)BYTE0中止时SOC值(比例:1%,偏移量:0)BYTE1动力蓄电池单体最低电压(比例:0.01,偏移量:0)BYTE2BYTE3动力蓄电池单体最高电压(比例:0.01,偏移量:0)BYTE4BYTE5动力蓄电池最低温度(比例:1,偏移量:-50)BYTE6动力蓄电池最高温度(比例:1,偏移量:-50)2、ID:181DF456(PGN=7424)(充电机发送给BMS,充电机统计数据,数据长度5个字节,周期250ms)BYTE0累计充电时间(比例:1min,偏移量:0,范围:0~600)BYTE1BYTE2累计输出能量(比例:0.1kw·h,偏移量:0,范围:0~1000)BYTE3BYTE4充电机编号五、发生错误:1、ID:081E56F4(PGN=7680)(BMS发送给充电机,BMS统计数据,数据长度4个字节,周期250ms)BYTE0Bit0-Bit1接受SPN2560=0X00充电机辨识报文超时(00:正常,01:超时,10:不可信状态)Bit2-Bit3接受SPN2560=0XAA充电机辨识报文超时(00:正常,01:超时,10:不可信状态)BYTE1Bit0-Bit1接受充电机的时间同步和充电机最大能力报文超时(00:正常,01:超时,10:不可信状态)Bit2-Bit3接受充电机完成充电准备报文超时(00:正常,01:超时,10:不可信状态)BYTE2Bit0-Bit1接受充电机充电状态报文超时(00:正常,01:超时,10:不可信状态)Bit2-Bit3接受充电机中止报文超时(00:正常,01:超时,10:不可信状态)BYTE3Bit0-Bit1接受充电机充电统计报文超时(00:正常,01:超时,10:不可信状态)2、ID:081FF456(PGN=7936)(充电机发送给BMS,充电机中止充电,数据长度4个字节,周期250ms)BYTE0Bit0-Bit1接受BMS和车辆的辨识报文超时(00:正常,01:超时,10:不可信状态)BYTE1Bit0-Bit1接受电池充电参数报文超时(00:正常,01:超时,10:不可信状态)Bit2-Bit3接受BMS完成充电前准备报文超时(00:正常,01:超时,10:不可信状态)BYTE2Bit0-Bit1接受电池充电总状态报文超时(00:正常,01:超时,10:不可信状态)Bit2-Bit3接受电池充电需求报文超时(00:正常,01:超时,10:不可信状态)Bit4-Bit5接受BMS中止充电报文超时(00:正常,01:超时,10:不可信状态)BYTE3Bit0-Bit1接受BMS充电统计报文超时(00:正常,01:超时,10:不可信状态)六、多包发送过程:1、0x1CEC56F4(BMS请求建立多包发送,周期50ms)BYTE0请求控制字0x10BYTE1需要发送的总字节数BYTE2BYTE3需要发送的包数BYTE40XffBYTE5所装载数据的参数组群号,即其PGNBYTE6BYTE72、0x1CECF456(充电机应答多包发送请求,周期50ms)BYTE0回答控制字0x11BYTE1可发送的数据包数BYTE2接下来发送的第一个数据包号BYTE30xFFBYTE40xFFBYTE5所装载数据的参数组群号,即其PGN BYTE6BYTE73、0x1CEB56F4(BMS发送多包信息,周期根据国标定义) BYTE0包序号(1到N)BYTE1需发送的内容BYTE2需发送的内容BYTE3需发送的内容BYTE4需发送的内容BYTE5需发送的内容BYTE6需发送的内容BYTE7需发送的内容4、0x1CECF456(充电机响应完成多包接收,周期50ms) BYTE0请求控制字0x13BYTE1接受到的总字节数BYTE2BYTE3接受到的总包数BYTE40XffBYTE5所装载数据的参数组群号,即其PGN BYTE6BYTE7深圳市聚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武继坤整理。

GBT27930报文解读

GBT27930报文解读
GBT27930报 文 解 读
目录 1.握手阶段 (2) 1.1CHM 充电机握手 (2) 1.2BHM 车辆握手 (2) 1.3CRM充电机辨识 (2) 1.4BRM BMS辨识 (2) 2充电参数配置阶段 (3) 2.1BCP 动力蓄电池充电参数 (3) 2.2CTS 充电机发送时间同步信息 (4) 2.3CML 充电机最大输出能力 (4) 2.4BRO 电池充电准备就绪状态 (4) 2.5CRO 充电机输出准备就绪状态 (5) 3充电阶段 (5) 3.1BCL 电池充电需求 (5) 3.2BCS 电池充电总状态 (5) 3.3CCS 充电机充电状态 (6) 3.4BSM 动力蓄电池状态信息 (6) 3.5BST BMS中止充电 (7) 3.6CST 充电机中止充电 (8) 4充电结束阶段 (8) 4.1BSD BMS统计数据 (8) 4.2CSD 充电机统计数据 (9) 5错误报文 (9) 5.1BEM BMS错误报文 (9) 5.2CEM 充电机错误报文 (10) 1.握手阶段ຫໍສະໝຸດ 2充电参数配置阶段3充电阶段
4充电结束阶段
5错误报文

新国标充电CAN协议解析

新国标充电CAN协议解析

新国标充电CAN协议解析新国标充电CAN协议定义――BMS一、握手阶段:(098765)1、ID:1801F456(充电机发送给BMS请求握手,数据长度8个字节,周期250ms)BYTE0 辨识结果(0x00:BMS不能辨识,0xAA:BMS能辨识) BYTE1 BYTE2 BYTE3 BYTE4 BYTE5 BYTE6 BYTE72、ID:180256F4(BMS发送给充电机回答握手,数据长度41个字节,周期250m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 BYTE0 BYTE1 BYTE2 BYTE3 电池类型,01H:铅酸电池;02H:镍氢电池;03H:磷酸铁锂电池;04H:锰酸锂电池;05H:钴酸电池;06H:三元材料电池;07H:聚合物锂离子电池;08H:钛酸锂电池;FFH:其它电池整车动力蓄电池系统额定容量/A・h,0.1A・h/位,0A・h偏移量,数据范围:0~1000A・h 整车动力学电池系统额定总电压/V,0.1V/位,0V偏移量,数据范围:0~750V 电池生产厂商名称,标准ASCII码 BMS通信协议版本号,本标准规定当前版本为V1.0,表示为:byte2,byte1---0x0001,byte0---0x00 充电机编号(比例因子:1,偏移量:0,数据范围:0~100)充电机/充电站所在区域编码,标准ASCII码 BYTE4 BYTE5 BYTE6 BYTE7 BYTE8 BYTE9 BYTE10 BYTE11 BYTE12 BYTE13 BYTE14 BYTE15 BYTE16 BYTE17BYTE18 BYTE19 BYTE20 BYTE21 BYTE22 BYTE23 BYTE24~40电池组序号,预留,由厂商自行定义电池组生产日期:年(比例:1年/位,偏移量:1985,数据范围:1985~2235)电池组生产日期:月(1月/位,偏移量:0月,数据范围:1~12月)电池组生产日期:日(1日/位,偏移量:0日,数据范围:1~31日)电池组充电次数,1次/位,偏移量:0次,以BMS统计为准电池组产权表示(0:租赁,1:车自有)预留车辆识别码(vin)二、充电参数配置阶段: 1、ID:180656F4(BMS发送给充电机,动力蓄电池配置参数,数据长度13个字节,周期500m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 BYTE0 BYTE1 BYTE2 BYTE3 BYTE4 BYTE5 BYTE6 BYTE7 BYTE8 BYTE9 BYTE10 BYTE11 BYTE12 2、ID:1807F456(充电机发送给BMS,时间同步信息,数据长度7个字节,周期500ms)BYTE0 BYTE1 BYTE2 BYTE3 BYTE4 BYTE5 BYTE6 3、ID:1808F456(充电机发送给BMS,充电机最大输出能力,数据长度6个字节,周期250ms) BYTE0 最高输出电压(比例:0.1V/bit,偏移量:0) BYTE1 BYTE2 BYTE3 BYTE4 BYTE5 4、ID:100956F4(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充电准备就绪,数据长度1个字节,周期250ms) BYTE0 BMS是否充电准备好(0:BMS未准备好,0xAA:BMS完成充电准备) 5、ID:100AF456(充电机发送给BMS,充电机输出准备就绪,数据长度1个字节,周期250ms) BYTE0 充电机是否完成充电准备(0:充电机未完成准备,0xAA:完成准备)最大输出电流(0.1A/bit,偏移量:-400)最低输出电压(比例:0.1V/bit,偏移量:0)秒(压缩BCD码)分(压缩BCD码)时(压缩BCD码)日(压缩BCD码)月(压缩BCD码)年(压缩BCD码)整车动力蓄电池总电压(比例:0.1V/bit,偏移量:0)最高允许温度(比例:1度/bit,偏移量:-50度)整车动力蓄电池荷电状态SOC(比例:0.1%/bit,偏移量:0)最高允许充电总电压(比例:0.1V/bit,偏移量:0)动力蓄电池标称总能量(0.1Kw・h/bit,偏移量:0)最高允许充电电流(比例:0.1A/bit,偏移量:-400A)单体动力蓄电池最高允许充电电压(比例:0.01V/bit,偏移量:0)三、充电过程:1、ID:181056F4(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充电需求,数据长度5个字节,周期50ms)BYTE0 BYTE1 BYTE2 BYTE3 BYTE42、ID:181156F4(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充电总状态,数据长度9个字节,周期250m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 BYTE0 充电电压测量值(0.1V/bit,偏移量:0V) BYTE1 BYTE2 BYTE3 BYTE4 BYTE5 BYTE6 BYTE7 BYTE8 3、ID:1812F456(充电机发送给BMS,充电机充电状态,数据长度6个字节,周期50ms) BYTE0 充电电压输出值(0.1V/bit,偏移量:0V) BYTE1 BTYE2 BYTE3 BYTE4 BYTE5 4、ID:181356F4(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状态信息,数据长度7个字节,周期250ms) BYTE0 最高单体动力蓄电池电压所在编号 BYTE1 BYTE2 BYTE3 BYTE4 BYTE5 最高动力蓄电池温度(1度/bit,偏移量:-50)最高温度检测点编号最低动力蓄电池温度(1度/bit,偏移量:-50)最低动力蓄电池温度检测点号 Bit0-bit1 单体动力蓄电池电压过高/过低(00:正常;01:过高;10:过低) Bit2-bit3 整车动力蓄电池荷电状态SOC过高/过低(00:正常;01:过高;10:过低) Bit4-bit5 动力蓄电池充电过电流(00:正常;01:过流;10:不可信) Bit6-bit7 动力蓄电池温度过高(00:正常;01:过高;10:不可信)累计充电时间(1min/bit,最大为600min)充电电流输出值(0.1A/bit,偏移量:-400A)最高单体动力蓄电池电压及其组号(1~12:蓄电池电压,0.01V/bit;13~16:动力蓄电池电池电压所在组号:1/bit,偏移量:1)当前SOC(1%的比例,偏移量:0)估算剩余充电时间(1min/bit,大于600分钟按600分钟发送)充电电流测量值(0.1A/bit,偏移量:-400A)充电模式(0x01:恒压充电;0x02:恒流充电)充电电流需求(0.1A/bit,偏移量:-400A)充电电压需求(0.1V/bit,偏移量:0V) BYTE6 Bit0-bit1 动力蓄电池绝缘状态(00:正常;01:不正常;10:不可信) Bit2-bit3 动力蓄电池组输出连接器连接状态(00:正常,01:不正常,10:不可信) Bit4-bit5 充电允许(00:禁止;01:允许)5、ID:181556F4(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单体电压信息,数据长度不定,周期1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 BYTE0 1号单体动力电池电压 BYTE1 BYTE2 BYTE3 BYTE4 BYTE5 、、、、、、 BYTE511 、、、、、、 256号单体动力电池电压 3号单体动力电池电压 2号单体动力电池电压 6、ID:181656F4(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温度信息,数据长度不定,周期1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 BYTE0 动力蓄电池1温度信息(比例:1度/bit,偏移量:-50度) BYTE1 BYTE2 BYTE3 BYTE4 BYTE5 、、、、、、 BYTEN 动力蓄电池2温度信息(比例:1度/bit,偏移量:-50度)动力蓄电池3温度信息(比例:1度/bit,偏移量:-50度)动力蓄电池4温度信息(比例:1度/bit,偏移量:-50度)动力蓄电池5温度信息(比例:1度/bit,偏移量:-50度)动力蓄电池6温度信息(比例:1度/bit,偏移量:-50度)、、、、、、动力蓄电池N+1温度信息(比例:1度/bit,偏移量:-50度) 7、ID:181756F4(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预留报文,数据长度不定,周期1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BYTE0 预留 BYTE1 BYTE2 BYTE3 BYTE4 BYTE5 、、、、、、 BYTEN 预留预留预留预留预留预留预留 8、ID:101956F4(BMS发送给充电机,BMS中止充电,数据长度4个字节,周期10ms) BYTE0 BMS中止充电原因 BYTE1 BYTE2 BMS中止充电故障原因 BYTE3 BMS中止充电错误原因说明: 1、 BMS中止充电原因:a) 1~2位:达到所需求的SOC目标值(00:未达到,01:达到需求,10:不可信状态); b) 3~4位:达到总电压的设定值(00:未达到总电压设定值,01:达到设定值,10:不可信状态);c) 5~6位:达到单体电压的设定值(00:未达到,01:达到,10:不可信状态) 2、BMS中止充电故障原因:a) 1~2位:绝缘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b) 3~4位:输出连接器过温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c) 5~6位:BMS原件、输出连接器过温(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 d) 7~8位:充电连接器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e) 9~10位:电池组温度过高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 f)11~12位:其它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 3、 BMS中止充电错误原因:a) 1~2位:电流过大(00:正常,01:电流超过需求值,10:不可信状态) b) 3~4位:电压异常(00:正常,01:电压异常,10:不可信状态)9、ID:101AF456(充电机发送给BMS,充电机中止充电,数据长度4个字节,周期10ms) BYTE0 BYTE1 BYTE2 BYTE3 充电机中止充电原因充电机中止充电故障原因充电机中止充电错误原因说明: 1、充电机中止充电原因:a) 1~2位:达到充电机设定的条件中止(00:正常,01:达到设定条件中止,10:不可信状态)b) 3~4位:人工中止(00:正常,01:人工中止,10:不可信状态) c) 5~6位:故障中止(00:正常,01:故障中止,10:不可信状态) 2、充电机中止充电故障原因:a) 1~2位:充电机过温故障(00:温度正常,01:充电机过温,10:不可信状态) b) 3~4位:充电连接器故障(00:连机器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c) 5~6位:充电机内部过温故障(00:内部温度正常,01:内部过温,10:不可信)d) 7~8位:所需电量不能传送(00:传送正常,01:不能传送,10:不可信) e) 9~10位:充电机急停故障(00:正常,01:急停,10:不可信状态) f) 11~12位:其它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 3、充电机中止充电错误原因:a) 1~2位:电流不匹配(00:电流匹配,01:电流不匹配,10:不可信状态) b)3~4位:电压异常(00:正常,01:异常,10:不可信状态)四、充电结束阶段:1、ID:181C56F4(BMS发送给充电机,BMS统计数据,数据长度7个字节,周期250ms)BYTE0 中止时SOC值(比例:1%,偏移量:0) BYTE1 BYTE2 BYTE3 动力蓄电池单体最高电压(比例:0.01,偏移量:0)动力蓄电池单体最低电压(比例:0.01,偏移量:0)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GBT 27930-2015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讯协议 宣贯讲义

GBT 27930-2015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讯协议  宣贯讲义
表3(续) 充电握手阶段报文分类
报文 代号 CRM BRM 报文描述 充电机辨识 BMS和车辆辨识报 文 PGN PGN(Hex) 优先权 数据长度byte 报文周期ms 源地址-目的地址 256 512 000100H 000200H 6 7 8 49 250 250 充电机-BMS BMS-充电机
7
充电总体流程
整个充电过程包括六个阶段:物理连接完成、低压辅助上电、充电握手 阶段、充电参数配置阶段、充电阶段和充电结束阶段。 在各个阶段,充电机和BMS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对方报文或没 有收到正确报文,即判定为超时(超时指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收到对方的 完整数据包或正确数据包),超时时间除特殊规定外,均为5s。 当出现超时后,BMS或充电机发送9.5规定的错误报文,并进入错误处理 状态。在对故障处理的过程中,根据故障的类别,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 在充电结束阶段中,如果出现了故障,不必再进行处理,直接结束充电 流程。(见附录C)。 报文的开始发送条件和中止发送条件见附录D。
10
报文格式和内容
低压辅助上电及充电握手阶段 CRM报文:当充电机通过握手确认,并确定绝缘检测正常后,向BMS每隔 250ms发送一次充电机辨识报文,用于确认充电机和BMS之间通信链路正 确。在收到BMS辨识报文前,确认码=0x00;在收到BMS辨识报文后,确 认码=0xAA。
表10 PGN256报文格式
2816 单体动力蓄电池最高允许充电电压 2817 最高允许充电电流 2818 动力蓄电池标称总能量 2819 最高允许充电总电压 2820 最高允许温度 2821 整车动力蓄电池荷电状态 2822 整车动力蓄电池当前电池电压
16
报文格式和内容
充电参数配置阶段 CTS报文:充电参数配置阶段充电机发送给BMS的时间同步信息。 CML报文:充电机发送给BMS充电机最大输出能力,以便估算剩余充电时间。

关于国标GBT 27930容易理解有误的几点建议(zx改)

关于国标GBT 27930容易理解有误的几点建议(zx改)

关于国标容易理解有误的几点建议直流充电通信协议(依据GB/T 27930)1.BCL、CCS报文的超时时间GB/T 27930第10.3.1节的BCL报文和10.3.3节的CCS报文,两帧报文的发送周期均为50ms,而且都要求充电机或BMS在100ms 以内未收到BCL或CCS报文,即认为超时。

而在实际应用中,当CAN通信线路非常长或者干扰比较大,很容易发生超时出错现象(根据计算,只要在BCL和CCS报文在传输过程中,中间出现一次BCL或CCS报文传输报文丢帧),建议将双方的判定BCL和CCS报文超时的时间由100ms改成1s。

2.BMV,BMT和BSP报文的发送周期GB/T 27930的BMV,BMT和BSP报文的发送周期建议由1s改为10s。

因为有的车辆此类报文发送频繁,占用总线通信带宽,不利于某些突发故障数据帧的快速上送;当单体电池数量较多时,在1s内未必能完全发送;该类数据报文,充电机接收到之后仅保存上传,传送周期变长后不会影响充电过程控制,而且也能保证更有效地进行充电。

13.多帧报文优先级的问题GB/T 27930中6.5中的规定,当传输9字节或以上的数据报文时,应遵循为SAE J1939-21协议,SAE J1939-21协议规定超过8字节的报文的优先级为7,但是GB/T 27930的第9章“报文分类”中对超过8字节的报文的优先级规定是6,为了使GB/T 27930协议与SAE J1939-21协议中保持一致,建议GB/T 27930的第9章“报文分类”中将长度超过8字节的报文优先级由6改为7。

4.关于报文帧的数据长度及无效字节填充GB/T 27930中7.10的描述“对于多字节的信息单元,无效或预留的字节以0xFF填充,无效或预留的位均置为1。

”该定义在理解上有歧义,有的厂家对少于8字节的数据帧,要求按照传输协议规定的长度进行发送,否则不进行处理。

有的厂家理解为“所有报文帧均按照8字节长度信息单元发送,无效或预留的字节以0xFF填充,无效或预留的位均置为1。

关于国标GBT 27930容易理解有误的几点建议(zx改)

关于国标GBT 27930容易理解有误的几点建议(zx改)

关于国标容易理解有误的几点建议直流充电通信协议(依据GB/T 27930)1.BCL、CCS报文的超时时间GB/T 27930第10.3.1节的BCL报文和10.3.3节的CCS报文,两帧报文的发送周期均为50ms,而且都要求充电机或BMS在100ms 以内未收到BCL或CCS报文,即认为超时。

而在实际应用中,当CAN通信线路非常长或者干扰比较大,很容易发生超时出错现象(根据计算,只要在BCL和CCS报文在传输过程中,中间出现一次BCL或CCS报文传输报文丢帧),建议将双方的判定BCL和CCS报文超时的时间由100ms改成1s。

2.BMV,BMT和BSP报文的发送周期GB/T 27930的BMV,BMT和BSP报文的发送周期建议由1s改为10s。

因为有的车辆此类报文发送频繁,占用总线通信带宽,不利于某些突发故障数据帧的快速上送;当单体电池数量较多时,在1s内未必能完全发送;该类数据报文,充电机接收到之后仅保存上传,传送周期变长后不会影响充电过程控制,而且也能保证更有效地进行充电。

13.多帧报文优先级的问题GB/T 27930中6.5中的规定,当传输9字节或以上的数据报文时,应遵循为SAE J1939-21协议,SAE J1939-21协议规定超过8字节的报文的优先级为7,但是GB/T 27930的第9章“报文分类”中对超过8字节的报文的优先级规定是6,为了使GB/T 27930协议与SAE J1939-21协议中保持一致,建议GB/T 27930的第9章“报文分类”中将长度超过8字节的报文优先级由6改为7。

4.关于报文帧的数据长度及无效字节填充GB/T 27930中7.10的描述“对于多字节的信息单元,无效或预留的字节以0xFF填充,无效或预留的位均置为1。

”该定义在理解上有歧义,有的厂家对少于8字节的数据帧,要求按照传输协议规定的长度进行发送,否则不进行处理。

有的厂家理解为“所有报文帧均按照8字节长度信息单元发送,无效或预留的字节以0xFF填充,无效或预留的位均置为1。

新国标电动汽车充电CAN报文协议解析

新国标电动汽车充电CAN报文协议解析

CAN新国标电动汽车充电报文协议解析说明:多字节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

电流方向:放电为正,充电为负。

一、握手阶段:1、ID:1801F456(PGN=256)(充电机发送给BMS请求握手,数据长度8个字节,周期250ms)BYTE0辨识结果(0x00:BMS不能辨识,0xAA:BMS能辨识)BYTE1充电机编号(比例因子:,偏移量:,数据范围:)100~100BYTE2充电机充电站所在区域编码,标准码/ASCIIBYTE3BYTE4BYTE5BYTE6BYTE7、2ID:180256F4(PGN=512)(发送给充电机回答握手,数据长度个字节,周期,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BMS41250ms包发送过程见后文)BYTE0通信协议版本号,本标准规定当前版本为,表示为:BMSV1.0byte2,byte1---0x0001,byte0---0x00BYTE1BYTE2BYTE3电池类型,01H:铅酸电池;02H:镍氢电池;03H:磷酸铁锂电池;04H:锰酸锂电池;05H:钴酸电池;06H:三元材料电池;07H:聚合物锂离子电池;08H:钛酸锂电池;FFH:其它电池BYTE4整车动力蓄电池系统额定容量·,·位,·偏移量,数据范/Ah0.1Ah/0Ah围:·0~1000AhBYTE5BYTE6整车动力学电池系统额定总电压,数据范围:位,偏移量,/V0.1V/0V0~750VBYTE7BYTE8电池生产厂商名称,标准ASCII 码BYTE9BYTE10BYTE11BYTE12电池组序号,预留,由厂商自行定义BYTE13BYTE14BYTE15BYTE16电池组生产日期:年(比例:偏移量:数据范围:年位,,)1/19851985~2235BYTE17电池组生产日期:月(月位,偏移量:月,数据范围:月)1/01~12BYTE18电池组生产日期:日(日位,偏移量:日,数据范围:日)1/01~31BYTE19电池组充电次数,1次/位,偏移量:0次,以BMS统计为准BYTE20BYTE21BYTE22电池组产权表示(:租赁,:车自有)01BYTE23预留BYTE24~40车辆识别码(vin)二、充电参数配置阶段:1、ID:180656F4(PGN=1536)(BMS发送给充电机,动力蓄电池配置参数,数据长度13个字节,周期500m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BYTE0单体动力蓄电池最高允许充电电压(比例:0.01V/bit,偏移量:0)BYTE1BYTE2最高允许充电电流(比例:,偏移量:)0.1A/bit-400ABYTE3BYTE4动力蓄电池标称总能量(0.1Kw·h/bit,偏移量:0)BYTE5BYTE6最高允许充电总电压(比例:0.1V/bit,偏移量:0)BYTE7BYTE8最高允许温度(比例:度,偏移量:度)1/bit-50BYTE9整车动力蓄电池荷电状态(比例:,偏移量:)SOC0.1%/bit0BYTE10BYTE11整车动力蓄电池总电压(比例:0.1V/bit,偏移量:0)BYTE12、2ID:1807F456(PGN=1792)时间同步信息(充电机发送给,,数据长度个字节,周期)BMS7500ms BYTE0秒(压缩码)BCDBYTE1分(压缩码)BCDBYTE2时(压缩BCD码)BYTE3日(压缩BCD码)BYTE4月(压缩BCD码)BYTE5年(压缩码)BCDBYTE6、3ID:1808F456(PGN=2048)(充电机发送给,充电机最大输出能力,数据长度个字节,周期)BMS6250ms BYTE0最高输出电压(比例:0.1V/bit,偏移量:0)BYTE1BYTE2最低输出电压(比例:0.1V/bit,偏移量:0)BYTE3BYTE4最大输出电流(,偏移量:)0.1A/bit-400BYTE54、ID:100956F4(PGN=2304)(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充电准备就绪,数据长度1个字节,周期250ms)BYTE0BMS是否充电准备好(0:BMS未准备好,0xAA:BMS完成充电准备)、5ID:100AF456(PGN=2560)(充电机发送给,充电机输出准备就绪,数据长度个字节,周期)BMS1250ms BYTE0充电机是否完成充电准备(:充电机未完成准备,:完成准备)00xAA三、充电过程:、1ID:181056F4(PGN=4096)(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充电需求,数据长度个字节,周期)BMS550ms BYTE0充电电压需求(0.1V/bit,偏移量:0V)BYTE1BYTE2充电电流需求(0.1A/bit,偏移量:-400A)BYTE3BYTE4充电模式(恒压充电;:恒流充电)0x01:0x02、2ID:181156F4(PGN=4352)(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充电总状态,数据长度个字节,周期,需要通过多包BMS9250ms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BYTE0充电电压测量值(0.1V/bit,偏移量:0V)BYTE1BYTE2充电电流测量值(0.1A/bit,偏移量:-400A)BYTE3BYTE4最高单体动力蓄电池电压及其组号(:蓄电池电压,;:1~120.01V/bit13~16动力蓄电池电池电压所在组号:,偏移量:)1/bit1BYTE5BYTE6当前SOC(1%的比例,偏移量:0)BYTE7估算剩余充电时间(1min/bit,大于600分钟按600分钟发送)BYTE8、3ID:1812F456(PGN=4608)(充电机发送给,充电机充电状态,数据长度个字节,周期)BMS650ms BYTE0充电电压输出值(,偏移量:)0.1V/bit0VBYTE1BTYE2充电电流输出值(0.1A/bit,偏移量:-400A)BYTE3BYTE4累计充电时间(1min/bit,最大为600min)BYTE5、4ID:181356F4(PGN=4864)(发送给充电机,电池状态信息,数据长度个字节,周期)BMS7250msBYTE0最高单体动力蓄电池电压所在编号BYTE1最高动力蓄电池温度(度,偏移量:)1/bit-50BYTE2最高温度检测点编号BYTE3最低动力蓄电池温度(度,偏移量:)1/bit-50BYTE4最低动力蓄电池温度检测点号BYTE5Bit0-bit1单体动力蓄电池电压过高/过低(00:正常;01:过高;10:过低)Bit2-bit3整车动力蓄电池荷电状态SOC过高/过低(00:正常;01:过高;10:过低)Bit4-bit5动力蓄电池充电过电流(:正常;:过流;:不可信)000110Bit6-bit7动力蓄电池温度过高(:正常;:过高;:不可信)000110BYTE6Bit0-bit1动力蓄电池绝缘状态(:正常;:不正常;:不可信)000110Bit2-bit3动力蓄电池组输出连接器连接状态(00:正常,01:不正常,10:不可信)Bit4-bit5充电允许(00:禁止;01:允许)5、ID:181556F4(PGN=5376)(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单体电压信息,数据长度不定,周期1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BYTE0号单体动力电池电压1BYTE1BYTE2号单体动力电池电压2BYTE3BYTE43号单体动力电池电压BYTE5、、、、、、、、、、、、BYTE511号单体动力电池电压256、6ID:181656F4(PGN=5632)(发送给充电机,电池温度信息,数据长度不定,周期,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BMS1s发送过程见后文)BYTE0动力蓄电池1温度信息(比例:1度/bit,偏移量:-50度)BYTE1动力蓄电池2温度信息(比例:1度/bit,偏移量:-50度)BYTE2动力蓄电池3温度信息(比例:1度/bit,偏移量:-50度)BYTE3动力蓄电池温度信息(比例:度,偏移量:度)41/bit-50BYTE4动力蓄电池温度信息(比例:度,偏移量:度)51/bit-50BYTE5动力蓄电池温度信息(比例:度,偏移量:度)61/bit-50、、、、、、、、、、、、BYTEN动力蓄电池N+1温度信息(比例:1度/bit,偏移量:-50度)7、ID:181756F4(PGN=5888)(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预留报文,数据长度不定,周期1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BYTE0预留BYTE1预留BYTE2预留BYTE3预留BYTE4预留BYTE5预留、、、、、、预留BYTEN预留、8ID:101956F4(PGN=6400)中止充电(发送给充电机,,数据长度个字节,周期)BMSBMS410ms BYTE0中止充电原因BMS BYTE1BMS中止充电故障原因BYTE2BYTE3BMS中止充电错误原因说明:、中止充电原因:1BMS未达到,:达到需求,:不可信状态);位:达到所需求的目标值(:0110a)1~2SOC00位:达到总电压的设定值(:未达到总电压设定值,:达到设定值,:b)3~4000110不可信状态);位:达到单体电压的设定值(:未达到,:达到,:不可信状态)c)5~6000110、中止充电故障原因:2BMS位:绝缘故障(:正常,:故障,:不可信状态)a)1~2000110位:输出连接器过温故障(:正常,:故障,:不可信状态)b)3~4000110位:原件、输出连接器过温(:正常,:故障,:不可信状态)c)5~6BMS000110位:充电连接器故障(:正常,:故障,:不可信状态)d)7~8000110位:电池组温度过高故障(:正常,:故障,:不可信状态)e)9~10000110位:其它故障(:正常,:故障,:不可信状态)f)11~12000110、中止充电错误原因:3BMS位:电流过大(:正常,:电流超过需求值,:不可信状态)a)1~2000110位:电压异常(:正常,:电压异常,:不可信状态)b)3~4000110、9ID:101AF456(PGN=6656)充电机中止充电(充电机发送给,,数据长度个字节,周期)BMS410ms BYTE0充电机中止充电原因BYTE1充电机中止充电故障原因BYTE2BYTE3充电机中止充电错误原因说明:1、充电机中止充电原因:a)1~2位:达到充电机设定的条件中止(00:正常,01:达到设定条件中止,10:不可信状态)b)3~4位:人工中止(00:正常,01:人工中止,10:不可信状态)c)5~6位:故障中止(00:正常,01:故障中止,10:不可信状态)2、充电机中止充电故障原因:a)1~2位:充电机过温故障(00:温度正常,01:充电机过温,10:不可信状态)b)3~4位:充电连接器故障(00:连机器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c)5~6位:充电机内部过温故障(00:内部温度正常,01:内部过温,10:不可信)d)7~8位:所需电量不能传送(00:传送正常,01:不能传送,10:不可信)e)9~10位:充电机急停故障(00:正常,01:急停,10:不可信状态)f)11~12位:其它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3、充电机中止充电错误原因:a)1~2位:电流不匹配(00:电流匹配,01:电流不匹配,10:不可信状态)b)3~4位:电压异常(00:正常,01:异常,10:不可信状态)四、充电结束阶段:1、ID:181C56F4(PGN=7168)(BMS发送给充电机,BMS统计数据,数据长度7个字节,周期250ms)BYTE0中止时SOC值(比例:1%,偏移量:0)BYTE1动力蓄电池单体最低电压(比例:,偏移量:)0.010BYTE2BYTE3动力蓄电池单体最高电压(比例:,偏移量:)0.010BYTE4BYTE5动力蓄电池最低温度(比例:1,偏移量:-50)BYTE6动力蓄电池最高温度(比例:1,偏移量:-50)、2ID:181DF456(PGN=7424)(充电机发送给,充电机统计数据,数据长度个字节,周期)BMS5250ms BYTE0累计充电时间(比例:,偏移量:,范围:)1min00~600BYTE1BYTE2累计输出能量(比例:0.1kw·h,偏移量:0,范围:0~1000)BYTE3BYTE4充电机编号五、发生错误:、1ID:081E56F4(PGN=7680)(发送给充电机,统计数据,数据长度个字节,周期)BMSBMS4250ms BYTE0Bit0-Bit1接受充电机辨识报文超时(:正常,:SPN2560=0X000001超时,:不可信状态)10Bit2-Bit3接受充电机辨识报文超时(:正常,:SPN2560=0XAA0001超时,:不可信状态)10BYTE1Bit0-Bit1接受充电机的时间同步和充电机最大能力报文超时(00:正常,01:超时,10:不可信状态)Bit2-Bit3接受充电机完成充电准备报文超时(00:正常,01:超时,10:不可信状态)BYTE2Bit0-Bit1接受充电机充电状态报文超时(00:正常,01:超时,10:不可信状态)Bit2-Bit3接受充电机中止报文超时(00:正常,01:超时,10:不可信状态)BYTE3Bit0-Bit1接受充电机充电统计报文超时(:正常,:超时,:000110不可信状态)、2ID:081FF456(PGN=7936)(充电机发送给,充电机中止充电,数据长度个字节,周期)BMS4250ms BYTE0Bit0-Bit1接受和车辆的辨识报文超时(:正常,:超时,:BMS000110不可信状态)BYTE1Bit0-Bit1接受电池充电参数报文超时(00:正常,01:超时,10:不可信状态)Bit2-Bit3接受BMS完成充电前准备报文超时(00:正常,01:超时,10:不可信状态)BYTE2Bit0-Bit1接受电池充电总状态报文超时(00:正常,01:超时,10:不可信状态)Bit2-Bit3接受电池充电需求报文超时(:正常,:超时,:不000110可信状态)Bit4-Bit5接受中止充电报文超时(:正常,:超时,:不BMS000110可信状态)BYTE3Bit0-Bit1接受充电统计报文超时(:正常,:超时,:不BMS000110可信状态)六、多包发送过程:1、0x1CEC56F4(BMS请求建立多包发送,周期50ms)BYTE0请求控制字0x10BYTE1需要发送的总字节数BYTE2BYTE3需要发送的包数BYTE40XffBYTE5所装载数据的参数组群号,即其PGNBYTE6BYTE7、充电机应答多包发送请求周期20x1CECF456(,50ms)BYTE0回答控制字0x11BYTE1可发送的数据包数BYTE2接下来发送的第一个数据包号BYTE30xFFBYTE40xFFBYTE5所装载数据的参数组群号,即其PGNBYTE6BYTE7、发送多包信息周期根据国标定义30x1CEB56F4(BMS,)BYTE0包序号(1到N)BYTE1需发送的内容BYTE2需发送的内容BYTE3需发送的内容BYTE4需发送的内容BYTE5需发送的内容BYTE6需发送的内容BYTE7需发送的内容4、0x1CECF456(充电机响应完成多包接收,周期50ms)BYTE0请求控制字0x13BYTE1接受到的总字节数BYTE2BYTE3接受到的总包数BYTE40XffBYTE5所装载数据的参数组群号,即其PGNBYTE6BYTE7深圳市聚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武继坤整理。

国标直流充电桩标准 27930

国标直流充电桩标准 27930

国标直流充电桩标准 27930在我看来,国标直流充电桩标准 27930是当前电动汽车充电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这个标准的出台对于推动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提高充电设施的普及程度,以及增强整个产业的发展壮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国标直流充电桩标准27930展开深入探讨,重点在于从多个维度对这一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并共享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理解。

1. 国标直流充电桩标准 27930的背景与意义在谈论一个国家标准之前,应该首先了解它的背景和意义。

国标直流充电桩标准 27930的制定,是为了规范直流充电桩的技术参数、性能要求、测试方法等,以保障电动汽车的安全充电,提高充电效率,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立足于此,这一标准的出台必将对电动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国标直流充电桩标准 27930的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国标直流充电桩标准 27930对于直流充电桩的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进行了明确和规范的规定,例如充电功率、输入电压范围、直流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充电接口标准等。

这些要求的落实将有助于缩短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提高充电效率,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发展。

3. 国标直流充电桩标准 27930的工业影响和市场前景除了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外,国标直流充电桩标准 27930的出台还将对整个充电桩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一标准的实施将推动充电桩制造商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增强产品竞争力;另用户将会受益于更为标准化和智能化的充电设施,从而更加便捷地享受电动汽车出行带来的便利。

4. 对国标直流充电桩标准 27930的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一名电动车爱好者,我对国标直流充电桩标准 27930表示欢迎和支持。

这一标准的制定将有助于提升充电设施的性能和质量,加速电动汽车的推广和普及。

我相信,随着这一标准的逐步实施,我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从而为环保出行、能源节约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GBT国标充电协议CAN报文

GBT国标充电协议CAN报文

G B T国标充电协议C A N报文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GB/T 27930-2011新国标充电CAN协议定义说明:多字节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

电流方向:放电为正,充电为负。

一、握手阶段:1、ID:1801F456 (PGN=256) CRM(充电机发送给BMS请求握手,数据长度8个字节,周期250ms)2、ID:180256F4 (PGN=512) BRM(BMS发送给充电机回答握手,数据长度41个字节,周期250m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二、充电参数配置阶段:1、ID:180656F4 (PGN=1536) BCP(BMS发送给充电机,动力蓄电池配置参数,数据长度13个字节,周期500m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2、ID:1807F456 (PGN=1792) CTS(充电机发送给BMS,时间同步信息,数据长度7个字节,周期500ms)3、ID:1808F456 (PGN=2048) CML(充电机发送给BMS,充电机最大输出能力,数据长度6个字节,周期250ms)4、ID:100956F4 (PGN=2304) BRO(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充电准备就绪,数据长度1个字节,周期250ms)5、ID:100AF456 (PGN=2560)(充电机发送给BMS,充电机输出准备就绪,数据长度1个字节,周期250ms)三、充电过程:1、ID:181056F4 (PGN=4096) BCL(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充电需求,数据长度5个字节,周期50ms)2、ID:181156F4 (PGN=4352) BCS(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充电总状态,数据长度9个字节,周期250m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3、ID:1812F456 (PGN=4608) CCS(充电机发送给BMS,充电机充电状态,数据长度6个字节,周期50ms)4、ID:181356F4 (PGN=4864) BSM(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状态信息,数据长度7个字节,周期250ms)5、ID:181556F4 (PGN=5376) BMV(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单体电压信息,数据长度不定,周期1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6、ID:181656F4 (PGN=5632) BMT(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温度信息,数据长度不定,周期1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7、ID:181756F4 (PGN=5888) BSP(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预留报文,数据长度不定,周期1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8、ID:101956F4 (PGN=6400) BST(BMS发送给充电机,BMS中止充电,数据长度4个字节,周期10ms)说明:1、BMS中止充电原因:a)1~2位:达到所需求的SOC目标值(00:未达到,01:达到需求,10:不可信状态);b)3~4位:达到总电压的设定值(00:未达到总电压设定值,01:达到设定值,10:不可信状态);c)5~6位:达到单体电压的设定值(00:未达到,01:达到,10:不可信状态)2、BMS中止充电故障原因:a)1~2位:绝缘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b)3~4位:输出连接器过温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c)5~6位:BMS原件、输出连接器过温(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d)7~8位:充电连接器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e)9~10位:电池组温度过高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f)11~12位:其它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3、BMS中止充电错误原因:a)1~2位:电流过大(00:正常,01:电流超过需求值,10:不可信状态)b)3~4位:电压异常(00:正常,01:电压异常,10:不可信状态)9、ID:101AF456 (PGN=6656) CST(充电机发送给BMS,充电机中止充电,数据长度4个字节,周期10ms)说明:1、充电机中止充电原因:a)1~2位:达到充电机设定的条件中止(00:正常,01:达到设定条件中止,10:不可信状态)b)3~4位:人工中止(00:正常,01:人工中止,10:不可信状态)c)5~6位:故障中止(00:正常,01:故障中止,10:不可信状态)2、充电机中止充电故障原因:a)1~2位:充电机过温故障(00:温度正常,01:充电机过温,10:不可信状态)b)3~4位:充电连接器故障(00:连机器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c)5~6位:充电机内部过温故障(00:内部温度正常,01:内部过温,10:不可信)d)7~8位:所需电量不能传送(00:传送正常,01:不能传送,10:不可信)e)9~10位:充电机急停故障(00:正常,01:急停,10:不可信状态)f)11~12位:其它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3、充电机中止充电错误原因:a)1~2位:电流不匹配(00:电流匹配,01:电流不匹配,10:不可信状态)b)3~4位:电压异常(00:正常,01:异常,10:不可信状态)四、充电结束阶段:1、ID:181C56F4 (PGN=7168) BSD(BMS发送给充电机,BMS统计数据,数据长度7个字节,周期250ms)2、ID:181DF456 (PGN=7424) CSD(充电机发送给BMS,充电机统计数据,数据长度5个字节,周期250ms)五、发生错误:1、ID:081E56F4 (PGN=7680) BEM(BMS发送给充电机,BMS统计数据,数据长度4个字节,周期250ms)2、ID:081FF456 (PGN=7936) CEM(充电机发送给BMS,充电机中止充电,数据长度4个字节,周期250ms)六、多包发送过程:1、0x1CEC56F4(BMS请求建立多包发送,周期50ms) TPCM2、0x1CECF456(充电机应答多包发送请求,周期50ms) TPCM_CHG3、0x1CEB56F4(BMS发送多包信息,周期根据国标定义) TPCM_DATA4、0x1CECF456(充电机响应完成多包接收,周期50ms)。

新国标电动汽车充电CAN报文协议解析.

新国标电动汽车充电CAN报文协议解析.

新国标电动汽车充电CAN报文协议解析说明:多字节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

电流方向:放电为正,充电为负。

一、握手阶段:1、ID:1801F456(PGN=256(充电机发送给BMS请求握手,数据长度8个字节,周期250msBYTE0辨识结果(0x00:BMS不能辨识,0xAA:BMS能辨识BYTE1充电机编号(比例因子:1,偏移量:0,数据范围:0~100BYTE2充电机/充电站所在区域编码,标准ASCII码BYTE3BYTE4BYTE5BYTE6BYTE72、ID:180256F4(PGN=512(BMS发送给充电机回答握手,数据长度41个字节,周期250m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BYTE0BMS通信协议版本号,本标准规定当前版本为V1.0,表示为: byte2,byte1---0x0001,byte0---0x00BYTE1BYTE2BYTE3电池类型,01H:铅酸电池;02H:镍氢电池;03H:磷酸铁锂电池;04H:锰酸锂电池;05H:钴酸电池;06H:三元材料电池;07H:聚合物锂离子电池;08H:钛酸锂电池;FFH:其它电池BYTE4整车动力蓄电池系统额定容量/A·h,0.1A·h/位,0A·h偏移量,数据范围:0~1000A·hBYTE5BYTE6整车动力学电池系统额定总电压/V,0.1V/位,0V偏移量,数据范围:0~750V BYTE7BYTE8电池生产厂商名称,标准ASCII码BYTE9BYTE10BYTE11BYTE12电池组序号,预留,由厂商自行定义BYTE13BYTE14BYTE15BYTE16电池组生产日期:年(比例:1年/位,偏移量:1985,数据范围:1985~2235 BYTE17电池组生产日期:月(1月/位,偏移量:0月,数据范围:1~12月 BYTE18电池组生产日期:日(1日/位,偏移量:0日,数据范围:1~31日 BYTE19电池组充电次数,1次/位,偏移量:0次,以BMS统计为准BYTE20BYTE21BYTE22电池组产权表示(0:租赁,1:车自有BYTE23预留BYTE24~40车辆识别码(vin二、充电参数配置阶段:1、ID:180656F4(PGN=1536(BMS发送给充电机,动力蓄电池配置参数,数据长度13个字节,周期500m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BYTE0单体动力蓄电池最高允许充电电压(比例:0.01V/bit,偏移量:0 BYTE1BYTE2最高允许充电电流(比例:0.1A/bit,偏移量:-400ABYTE3BYTE4动力蓄电池标称总能量(0.1Kw·h/bit,偏移量:0BYTE5BYTE6最高允许充电总电压(比例:0.1V/bit,偏移量:0BYTE7BYTE8最高允许温度(比例:1度/bit,偏移量:-50度BYTE9整车动力蓄电池荷电状态SOC(比例:0.1%/bit,偏移量:0BYTE10BYTE11整车动力蓄电池总电压(比例:0.1V/bit,偏移量:0BYTE122、ID:1807F456(PGN=1792(充电机发送给BMS,时间同步信息,数据长度7个字节,周期500ms BYTE0秒(压缩BCD码BYTE1分(压缩BCD码BYTE2时(压缩BCD码BYTE3日(压缩BCD码BYTE4月(压缩BCD码BYTE5年(压缩BCD码BYTE63、ID:1808F456(PGN=2048(充电机发送给BMS,充电机最大输出能力,数据长度6个字节,周期250ms BYTE0最高输出电压(比例:0.1V/bit,偏移量:0BYTE1BYTE2最低输出电压(比例:0.1V/bit,偏移量:0BYTE3BYTE4最大输出电流(0.1A/bit,偏移量:-400BYTE54、ID:100956F4(PGN=2304(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充电准备就绪,数据长度1个字节,周期250ms BYTE0BMS是否充电准备好(0:BMS未准备好,0xAA:BMS完成充电准备5、ID:100AF456(PGN=2560(充电机发送给BMS,充电机输出准备就绪,数据长度1个字节,周期250ms BYTE0充电机是否完成充电准备(0:充电机未完成准备,0xAA:完成准备三、充电过程:1、ID:181056F4(PGN=4096(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充电需求,数据长度5个字节,周期50msBYTE0充电电压需求(0.1V/bit,偏移量:0VBYTE1BYTE2充电电流需求(0.1A/bit,偏移量:-400ABYTE3BYTE4充电模式(0x01:恒压充电;0x02:恒流充电2、ID:181156F4(PGN=4352(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充电总状态,数据长度9个字节,周期250m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BYTE0充电电压测量值(0.1V/bit,偏移量:0VBYTE1BYTE2充电电流测量值(0.1A/bit,偏移量:-400ABYTE3BYTE4最高单体动力蓄电池电压及其组号(1~12:蓄电池电压,0.01V/bit;13~16:动力蓄电池电池电压所在组号:1/bit,偏移量:1BYTE5BYTE6当前SOC(1%的比例,偏移量:0BYTE7估算剩余充电时间(1min/bit,大于600分钟按600分钟发送BYTE83、ID:1812F456(PGN=4608(充电机发送给BMS,充电机充电状态,数据长度6个字节,周期50msBYTE0充电电压输出值(0.1V/bit,偏移量:0VBYTE1BTYE2充电电流输出值(0.1A/bit,偏移量:-400ABYTE3BYTE4累计充电时间(1min/bit,最大为600minBYTE54、ID:181356F4(PGN=4864(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状态信息,数据长度7个字节,周期250msBYTE0最高单体动力蓄电池电压所在编号BYTE1最高动力蓄电池温度(1度/bit,偏移量:-50BYTE2最高温度检测点编号BYTE3最低动力蓄电池温度(1度/bit,偏移量:-50BYTE4最低动力蓄电池温度检测点号BYTE5Bit0-bit1单体动力蓄电池电压过高/过低(00:正常;01:过高;10:过低Bit2-bit3整车动力蓄电池荷电状态SOC过高/过低(00:正常;01:过高;10:过低Bit4-bit5动力蓄电池充电过电流(00:正常;01:过流;10:不可信Bit6-bit7动力蓄电池温度过高(00:正常;01:过高;10:不可信 BYTE6Bit0-bit1动力蓄电池绝缘状态(00:正常;01:不正常;10:不可信 Bit2-bit3动力蓄电池组输出连接器连接状态(00:正常,01:不正常,10:不可信Bit4-bit5充电允许(00:禁止;01:允许5、ID:181556F4(PGN=5376(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单体电压信息,数据长度不定,周期1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BYTE01号单体动力电池电压BYTE1BYTE22号单体动力电池电压BYTE3BYTE43号单体动力电池电压BYTE5、、、、、、、、、、、、BYTE511256号单体动力电池电压6、ID:181656F4(PGN=5632(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温度信息,数据长度不定,周期1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BYTE0动力蓄电池1温度信息(比例:1度/bit,偏移量:-50度BYTE1动力蓄电池2温度信息(比例:1度/bit,偏移量:-50度BYTE2动力蓄电池3温度信息(比例:1度/bit,偏移量:-50度BYTE3动力蓄电池4温度信息(比例:1度/bit,偏移量:-50度BYTE4动力蓄电池5温度信息(比例:1度/bit,偏移量:-50度BYTE5动力蓄电池6温度信息(比例:1度/bit,偏移量:-50度、、、、、、、、、、、、BYTEN动力蓄电池N+1温度信息(比例:1度/bit,偏移量:-50度7、ID:181756F4(PGN=5888(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预留报文,数据长度不定,周期1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BYTE0预留BYTE1预留BYTE2预留BYTE3预留BYTE4预留BYTE5预留、、、、、、预留BYTEN预留8、ID:101956F4(PGN=6400(BMS发送给充电机,BMS中止充电,数据长度4个字节,周期10msBYTE0BMS中止充电原因BYTE1BMS中止充电故障原因BYTE2BYTE3BMS中止充电错误原因说明:1、BMS中止充电原因:a1~2位:达到所需求的SOC目标值(00:未达到,01:达到需求,10:不可信状态; b3~4位:达到总电压的设定值(00:未达到总电压设定值,01:达到设定值,10: 不可信状态;c5~6位:达到单体电压的设定值(00:未达到,01:达到,10:不可信状态2、BMS中止充电故障原因:a1~2位:绝缘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b3~4位:输出连接器过温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c5~6位:BMS原件、输出连接器过温(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d7~8位:充电连接器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e9~10位:电池组温度过高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f11~12位:其它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3、BMS中止充电错误原因:a1~2位:电流过大(00:正常,01:电流超过需求值,10:不可信状态b3~4位:电压异常(00:正常,01:电压异常,10:不可信状态9、ID:101AF456(PGN=6656(充电机发送给BMS,充电机中止充电,数据长度4个字节,周期10ms BYTE0充电机中止充电原因BYTE1充电机中止充电故障原因BYTE2BYTE3充电机中止充电错误原因说明:1、充电机中止充电原因:a1~2位:达到充电机设定的条件中止(00:正常,01:达到设定条件中止,10:不可信状态b3~4位:人工中止(00:正常,01:人工中止,10:不可信状态c5~6位:故障中止(00:正常,01:故障中止,10:不可信状态2、充电机中止充电故障原因: a 1~2 位:充电机过温故障(00:温度正常,01:充电机过温,10:不可信状态) b 3~4 位:充电连接器故障(00:连机器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 c 5~6 位:充电机内部过温故障(00:内部温度正常,01:内部过温,10:不可信) d 7~8 位:所需电量不能传送(00:传送正常,01:不能传送,10:不可信) e 9~10 位:充电机急停故障(00:正常,01:急停,10:不可信状态) f 11~12 位:其它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3、充电机中止充电错误原因: a 1~2 位:电流不匹配(00:电流匹配,01:电流不匹配,10:不可信状态) b 3~4 位:电压异常(00:正常,01:异常,10:不可信状态)四、充电结束阶段: 1、ID:181C56F4 (PGN=7168 (BMS 发送给充电机,BMS 统计数据,数据长度 7 个字节,周期 250ms) BYTE0 BYTE1 BYTE2 BYTE3 BYTE4 BYTE5 BYTE6 动力蓄电池最低温度(比例:1,偏移量:-50)动力蓄电池最高温度(比例:1,偏移量:-50)动力蓄电池单体最高电压(比例:0.01,偏移量:0)中止时 SOC 值(比例:1%,偏移量:0)动力蓄电池单体最低电压(比例:0.01,偏移量:0) 2、ID:181DF456 (PGN=7424 (充电机发送给 BMS,充电机统计数据,数据长度 5 个字节,周期 250ms) BYTE0 BYTE1 BYTE2 BYTE3 BYTE4 充电机编号累计输出能量(比例:0.1kw·h,偏移量:0,范围:0~1000)累计充电时间(比例:1min,偏移量:0,范围:0~600)五、发生错误: 1、ID:081E56F4 (PGN=7680 (BMS 发送给充电机,BMS 统计数据,数据长度 4 个字节,周期 250ms) BYTE0 Bit0-Bit1 Bit2-Bit3 BYTE1 Bit0-Bit1 Bit2-Bit3 BYTE2 Bit0-Bit1 接受 SPN2560=0X00 充电机辨识报文超时(00 :正常,01 :超时,10:不可信状态)接受 SPN2560=0XAA 充电机辨识报文超时(00:正常,01 :超时,10:不可信状态)接受充电机的时间同步和充电机最大能力报文超时( 00:正常,01:超时,10:不可信状态)接受充电机完成充电准备报文超时(00:正常, 01:超时, 10:不可信状态)接受充电机充电状态报文超时(00:正常,01:超时, 10:不可信状态)Bit2-Bit3 BYTE3 Bit0-Bit1 接受充电机中止报文超时( 00:正常,01:超时,10:不可信状态)接受充电机充电统计报文超时(00:正常,01:超时, 10:不可信状态) 2、ID:081FF456 (PGN=7936 (充电机发送给 BMS,充电机中止充电,数据长度 4 个字节,周期 250ms) BYTE0 BYTE1 Bit0-Bit1 Bit0-Bit1 Bit2-Bit3 BYTE2 Bit0-Bit1 Bit2-Bit3 Bit4-Bit5 BYTE3 Bit0-Bit1 接受 BMS 和车辆的辨识报文超时(00:正常,01:超时,10:不可信状态)接受电池充电参数报文超时(00:正常, 01:超时,10:不可信状态)接受 BMS 完成充电前准备报文超时(00:正常,01:超时, 10:不可信状态)接受电池充电总状态报文超时(00:正常,01:超时, 10:不可信状态)接受电池充电需求报文超时(00:正常,01:超时,10:不可信状态)接受 BMS 中止充电报文超时(00:正常,01:超时,10:不可信状态)接受 BMS 充电统计报文超时(00:正常,01:超时,10:不可信状态)六、多包发送过程: 1、0x1CEC56F4(BMS 请求建立多包发送,周期 50ms BYTE0 BYTE1 BYTE2 BYTE3 BYTE4 BYTE5 BYTE6 BYTE7 2、0x1CECF456(充电机应答多包发送请求,周期 50ms BYTE0 BYTE1 BYTE2 BYTE3 BYTE4 回答控制字 0x11 可发送的数据包数接下来发送的第一个数据包号 0xFF0xFF 需要发送的包数 0Xff 所装载数据的参数组群号,即其 PGN 请求控制字 0x10 需要发送的总字节数BYTE5 BYTE6 BYTE7 所装载数据的参数组群号,即其 PGN 3、0x1CEB56F4(BMS 发送多包信息,周期根据国标定义 BYTE0 BYTE1 BYTE2 BYTE3 BYTE4 BYTE5 BYTE6 BYTE7 包序号(1 到 N)需发送的内容需发送的内容需发送的内容需发送的内容需发送的内容需发送的内容需发送的内容 4、0x1CECF456(充电机响应完成多包接收,周期 50ms BYTE0 BYTE1 BYTE2 BYTE3 BYTE4 BYTE5 BYTE6 BYTE7 接受到的总包数 0Xff 所装载数据的参数组群号,即其 PGN 请求控制字 0x13 接受到的总字节数深圳市聚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武继坤整理。

GBT 27930-2015充电流程及报文解析

GBT 27930-2015充电流程及报文解析

返回当充电枪与纯电动车上的充电座连接好并完成低压上电,且电压检测正常后,由充电桩每隔250ms发送一次充电机握手报文,用于确定双方是否握手正常。

SAEJ1939-21:2006返回当BMS收到充电机握手报文后向充电机每隔250ms返回BMS握手报文,报文内容为动力电池系统最高允许充电总电压。

返回当充电机通过握手确认,并确定绝缘检测正常后(充电机检测绝缘OK后停止绝缘检测,充电过程中的高压回路绝缘检测由BMS执行)向BMS每个250ms发送异常充电机辨识报文,在收到BMS反馈的BMS辨识报文前确认码=00,在收到BMS的辨识报文后确认码=aa;返回报文格式充电握手阶段当BMS接收到充电机的辨识报文后(CRM)每隔250ms向充电机发送一次BMS和车辆的辨识报文,因数据长度超过8字节,需要启用传输协议功能,发送间隔为10ms,指导在5s内收到充电机辨识报文(CRM)反馈辨识结果为aa时停止(即0x1801F456,byte1=aa)。

返回BMS发送给充电机的动力蓄电池充电参数,如果充电机在5s内没有收到该报文,即判定为超时错误,充电机应该立即结束充电。

该报文数据长度超过8个字节,需要启动传输协议功能。

返回充电机发送给BMS的时间同步信息,用以同步双方的时间,方便估算剩余充电时间。

BCD码:Binarycoded Decimal,用二进制码表示的十进制数,压缩BCD码是用4位二进制码组合代表十进制数的0-9。

返回充电机发送被BMS的充电机的最大输出能力,以便确认是否可以匹配整车动力蓄电池的充电需求并估算剩余充电时间。

BMS发送给充电机的准备就绪报文,让充电机确认BMS是否已经准备好充电,BMS在60s内未准备好,则充电机进行等待,否则充电机发送给BMS的充电输出准备就绪报文,让BMS确认充电机已经准备好输出,充电机在60s内未准备好,则BMS进行等待,否则返回让充电机根据电池充电需求来调整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确保充电过程正常进行,如果充电机在1s内没有收到该报文,即为超时错误,充电机应该立即结束充电。

新国标27930-2015报文解析

新国标27930-2015报文解析

直流充电桩与 BMS 通信一致性测试用例报文时间误差要求:各个阶段 报文代号 报文周期 报文 ID 报文功能 充电握手阶CHM250ms1826f456下发协议版本号段BHM 250ms 182756f4 车辆端电池最大允许充电电压CRM 250ms 1801f456 充电机辨识BRM 250ms 多包传输数据 多包数据之间间隔时间 10ms 充电参数配 BCP500ms多包传输协议给充电桩发送电池参数, 超过 5s 为超时置阶段CTS 500ms 1807f456 时间同步(可选项CML250ms1808f456充电桩最大输出能力报文,以便估算剩余充电时间BRO 250ms 100956f4 BMS 发送给充电机表示准备充电就绪CRO250ms101AF456充电机发送给 BMS 表示输出准备就绪充电阶段BCL 50ms 181056f4 电池充电需求报文 BCS 250ms 多包传输 电池充电总状态报文CCS 50ms 1812f456 充电桩当前输出电压,电流等信息 BSM 250ms 181356f4 充电阶段 BMS 发送的电池信息BMV 10s 多包传输 单体电池电压BMT10s多包传输动力蓄电池温度报文参数 标称值 1s误差范围 +0.2s 报文超时时间5s≥10s+0.5s+3s 报文周期时间10ms±3ms81FF456电机错误报文CH MB H MC R M B R M报文 ID1826f456182756F41801F4561CEC56F41CECF4561CEB56F41CEB56F41CEB56F41CEB56F401D2 001011010203040 1 0F0 0 2 90 6 0 1 1 3 F FF FF FF FF报文数据0 00 0 F FF F 0 3 F F F FF F FF F F FF F F 00 1 0 00 0 8 8 F FF FF FF FF0 1 0 20 2 1 3 F FF FF FF FF0 1 0 00 0 8 8 FFFFFFFFFF报文解析通信协议版本号最高允许充电电压: 405V ;0.1V/位, 0V 偏移量00: 请求辨识确认码, 00 00 00 00:充电机编号 01 01 01:充电站编号(可选项)10: 协议控制字 (16, 表示请求发送多包数 据, 29: 全部数据 41 字节 00:与第二字节 联合06:表示要发 6 包数据 FF :保留给 SAE 00 02 00:参数群编号 11:协议控制字 (17,表示允许发送多包数据 06: 数据包总数 01: 下一个要 发送的数据包编号 FF FF :保留给 SAETPCM_DT (TPCM:传输协议— 连接管理) (DT : 数据包01:第一包数据 01 00 01:通信协议版本号03:电池类型,磷酸铁锂电池88 13 :电池额定容量 500AH,低字节先发 88 与第二包的 13 组成电池额定电压 500V, 同样低字节先发详 见 : SEA-J1939-21: 传输 协议连接管理第三包数据 不用字节 FF 填充第四包数据第五包数据第六包数据老国标程序的充电桩 不发 1826 这条报文, 老国标的车也不会回 1827 报文,直接是从TPCM_CTS (响应者TPCM_RTS (发送者充电握 手 阶 段参 数 配C RMBC P 1CEB56F41CEB56F41CEB56F41CECF4561801F4561CEC56F41CECF4556713AA111F31D1FFFFFFFFFFFF6FF1FFFFFFFFFFFF7FFFFFFFFFFF2FF6FFFF第七包数据13:协议控制字 (19,表示发送完毕 31:全部数据 49 字节 07:发送 7 包数据AA:表明充电桩已和 BMS 握手辨识完成10:协议控制字 16 表示请求发送多包数据 0D:全部数据字节数 1302:一共发送两包数据11:协议控制字 17 表示允许发送多包数据 02:两包数据01:下一条发送的数据编号TPCM_EMEM:消息结束应答0 2FFCT SCM LBR OCR OBC LBC S61CEB56F4 1CEB56F4 1CECF456 1807F4561808F456100956F4100AF456181056F41CEC56F41CECF45010213404 C AA AA 4E10112D 0 0F0 D2 8 1D F F0 C 0 9 02 9 A 58 0 9110 7 1 E 0 0 1 5 C 4F F3 C 0 0 0 1 1 6 0 2 0 0 A 0 00 0 2 C 0 2 2 5 0 9 F F0F0 2 F FA 0 F FF0 0 0 1 F F 0 7 2 8 F F0 1 F F FF 0 F F FF F 0 0 1 87 0 E 80 0 1 7 0 A F FF F 0 0 0 0 7D F F61 7 0 3 0 62 0 14 F FF F1 1 1 1 5 1F F1 1 0D 2 FF0 00FFFFF0 0 0 0 3 2 FF01:表示这是第一包数据 D0 07 :单体蓄电池最高允许充电电压 20V00 00:最高允许充电电流 400A(-400 的偏移 70 17:电池标称容量: 600KWh D2 与第二包数据的 0F :最高允许充电电压: 405V1E:最高允许温度 80 ( -50 的偏移 2C 01:电池荷电状态 30% E8 03 :整车电池总电压: 100V13:协议控制字表示发送完毕时间同步,可选项报文 2017 年 7 月 25 日 15 点 28 分 40 秒4C 1D:最高输出电压: 750V (0.1V/位) C4 09 :最低输出电压: 250V28 0A:最高输出电流: 140A(先 0.1A/位,再-400 的偏移) 14 0F: 最小输出电流AA:表明电动汽车已准备好充电 00:未准备好AA:充电桩已准备好充电 00:未准备好4E 0C:电池电压需求 315V 3C 0F:电流需求 10A(-400 的偏移 01:恒压模式 02:恒流模式10:请求发送多包数据 09:发送的数据字节数和为 9 02:需要发送 2 包数据11:允许发送 02: 2 包数据 01:第一包数据编号01:第一包数据 9A 16:充电电压测量值 A0 0F:充充电阶 段置 阶段BC SCC SBS MB M V61CEB56F41CEB56F41CECF4561812F456181356F41CEC56F41213DC112FF922FFF2FFFD115FF电电流值7D 51:参照标准(位计算 32:当前 SOC 值02:第二包数据58 02 :剩余充电时间: 600minDC 12:充电机电压输出值 AO OF:电流值 00 00:充电时间FD: 充电允许 7.1 两位 00:暂停 01:允许其他位填充 FF01:单体电池编号 FF:电池温度 02:温度检测点编号 FF:最低温度18:参照标准10:提示发送多包数据 09:共发送 9 字节数据 02:发 2 包B MT BST 1CECF4561CEB56F41CEB56F41CECF4561CEC56F41CECF4561CEB56F41CEB56F41CECF456101956F41112131111213129A589929A5898C11621162F41FFAFF22FFAFF2FF8DFFFFFFFFFFFFFFFF117DFF7DFF481551FF15161651FF164B32FF32FF11:允许发送01:这是第一包02:第二包 #1 单体动力蓄电池电压……… .13:发送完BMV 为可选项,可发可不发。

GBT27930修订稿编制说明

GBT27930修订稿编制说明

GBT27930修订稿编制说明GB/T 27930-2011《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修订版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 任务来源GB/T 27930-2011《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的修订计划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修订计划号为20141716-T- 524。

2. 修订起草单位本标准修订,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牵头,联合电力、汽车行业共同开展,主要起草单位有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3. 编制原则和编制过程3.1 编制原则根据GB/T 27930-2011发布实施以来的实际应用经验,综合各方面意见,结合国际标准的最新进展,配合GB/T 18487.1-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GB/T 20234.1-201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及GB/T 20234.3《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等标准的修订需求,对GB/T 27930-2011进行修订完善,进一步提高标准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3.2 编制过程(1)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在汽车行业、电力行业内收集了GB/T 27930-2011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反馈,完成了标准修订的准备工作。

(2)2014年4月28日,中电联组织召开GB/T27930修编讨论会,对于各方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了逐条讨论,并对多数问题形成了一致的修改意见,对于与会各方新提出的修改意见也进行了讨论。

(3)2014年4月30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召开由国标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能源局四部委和部分单位共同参加的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及设施标准化工作会议。

会议要求电动汽车充电接口、通讯协议四项系列国家标准需根据应用经验、国际标准及相关国标的进展进行系统修订。

新国标27930-2015报文解析

新国标27930-2015报文解析
02
13
FF
FF
FF
FF
FF
FF
1CEB56F4
03
FF
FF
FF
FF
FF
FF
FF
第三包数据不用字节FF填充
1CEB56F4
04
FF
FF
FF
FF
FF
FF
FF
第四包数据
1CEB56F4
05
FF
FF
FF
FF
FF
FF
FF
第五包数据
1CEB56F4
06
FF
FF
FF
FF
FF
FF
FF
第六包数据
1CEB56F4
07
BRO
250ms
100956f4
BMS发送给充电机表示准备充电就绪
CRO
250ms
101AF456
充电机发送给BMS表示输出准备就绪
充电阶段
BCL
50ms
181056f4
电池充电需求报文
BCS
250ms
多包传输
电池充电总状态报文
CCS
50ms
1812f456
充电桩当前输出电压,电流等信息
BSM
250ms
FF
FF
FF
FF
FF
FF
FF
第七包数据
1CECF456
13
31
00
07
FF
00
02
00
TPCM_EM
EM:消息结束应答
13:协议控制字(19,表示发送完毕31:全部数据49字节07:发送7包数据
CRM
1801F456

27930-2023标准宣贯

27930-2023标准宣贯

27930-2023标准宣贯
GB/T 27930-2023是新国标充电CAN协议定义,该标准规定了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动汽车之间的数字通信协议。

在实施新国标充电CAN协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握手阶段:在握手阶段,充电机发送请求握手的数据包给BMS,BMS 需要对数据包进行辨识和确认。

如果BMS不能辨识数据包,则不能进行后续的通信。

2.通信协议:新国标充电CAN协议定义了通信协议。

包括数据格式、传输速率、消息类型等内容。

在实现通信时,需要按照协议规定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3.数据交互:在数据交互阶段,充电机和BMS之间需要进行数据的交换和协商。

充电机需要向BMS发送充电请求和状态信息,而BMS需要向充电机发送电池状态信息和充电接受指令等。

4.安全性:新国标充电CAN协议规定了通信数据的加密和认证方式,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

在通信过程中也需要对数据进行校验和错误处理,以避免出现错误或异常情况。

总之,实施新国标充电CAN协议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进行操作,以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制定:审核:批准:。

GBT 27930-2015充电流程及报文解析

GBT 27930-2015充电流程及报文解析

车辆握手
BHM
9984
3
充电握手 充电机对整个高压回路进行绝缘检测,绝缘值正常则继续进行充电流程。
充电机
BMS
充电机辨识
CRM
256
BMS
充电机
BMS和车辆辨识
BRM
512
BMS
充电机 动力蓄电池充电参数
BCPBiblioteka 1536充电机BMS 充电机发送时间同步信息 CTS
1792
4 充电参数配置 充电机
BMS
2. 地址分配: 2.1 充电机地址:86(56H); 2.2 BMS地址:244(F4H);
3. 报文地址格式解析: 例:1826F456 18——代表优先权级; 26——代表是哪个报文,通信协议PGN十六进制显示为002600H,PGN十进制显示为9728; F4——报文接受方,表示是BMS接受报文; 56——报文发出方,表示是充电机发出报文;
10
4
001C00H 0x181C56F4
7
250
6
001D00H 0x181DF456
8
250
6
001E00H 0x081E56F4
4
250
2
001F00H 0x081FF456
4
250
2
充电机最大输出能力
CML
2048
BMS
充电机
电池充电准备就绪
BRO
2304
充电机
BMS
充电机输出准备就绪
CRO
2560
BMS
充电机
电池充电需求
BCL
4096
BMS
充电机
电池充电总状态
BCS
4352

新国标27930-2023报文分析

新国标27930-2023报文分析

新国标27930-2023报文分析
简介
本文档旨在对新国标-2023报文进行分析和解读。

新国标-2023是关于报文交换的技术规范,该规范对报文格式、数据字段和交换机制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为信息交换提供了标准化的方式。

报文格式
新国标-2023规定了报文的基本格式。

报文由报文头和报文体组成,报文头包含了与报文相关的控制信息,而报文体则包含了具体的数据内容。

报文头通常包括报文类型、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标识等信息,而报文体则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定义数据字段。

数据字段
数据字段是报文中存储数据的基本单元。

新国标-2023规定了一系列常用的数据字段,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

这些数据字段
包括整数、浮点数、字符串等,同时还提供了日期、时间等特殊类
型的数据字段用于特定的应用场景。

交换机制
新国标-2023规范了报文的交换机制。

根据规范,报文的交换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基于文件的交换、基于消息队列的交
换和基于网络服务的交换等。

每种交换机制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势,具体的选择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

总结
新国标-2023是一项重要的技术规范,它为报文交换提供了标
准化的方式。

通过对报文格式、数据字段和交换机制等方面的规定,新国标-2023为信息交换提供了清晰和统一的标准,为各行业的信
息交流提供了便利。

以上是对新国标-2023报文的简要分析,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
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800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T 27930-2011
新国标充电CAN协议定义
说明:
多字节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

电流方向:放电为正,充电为负。

一、握手阶段:
1、ID:1801F456 (PGN=256) CRM
(充电机发送给BMS请求握手,数据长度8个字节,周期250ms)
2、ID:180256F4 (PGN=512) BRM
(BMS发送给充电机回答握手,数据长度41个字节,周期250m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
二、充电参数配置阶段:
1、ID:180656F4 (PGN=1536) BCP
(BMS发送给充电机,动力蓄电池配置参数,数据长度13个字节,周期500ms,需要通过
2、ID:1807F456 (PGN=1792) CTS
3、ID:1808F456 (PGN=2048) CML
4、ID:100956F4 (PGN=2304) BRO
5、ID:100AF456 (PGN=2560)
三、充电过程:
1、ID:181056F4 (PGN=4096) BCL
2、ID:181156F4 (PGN=4352) BCS
(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充电总状态,数据长度9个字节,周期250ms,需要通过多包
3、ID:1812F456 (PGN=4608) CCS
(充电机发送给BMS,充电机充电状态,数据长度6个字节,周期50ms)
4、ID:181356F4 (PGN=4864) BSM
5、ID:181556F4 (PGN=5376) BMV
(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单体电压信息,数据长度不定,周期1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
6、ID:181656F4 (PGN=5632) BMT
(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温度信息,数据长度不定,周期1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
7、ID:181756F4 (PGN=5888) BSP
(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预留报文,数据长度不定,周期1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
说明:
1、BMS中止充电原因:
a)1~2位:达到所需求的SOC目标值(00:未达到,01:达到需求,10:不可信状态);
b)3~4位:达到总电压的设定值(00:未达到总电压设定值,01:达到设定值,10:
不可信状态);
c)5~6位:达到单体电压的设定值(00:未达到,01:达到,10:不可信状态)
2、BMS中止充电故障原因:
a)1~2位:绝缘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
b)3~4位:输出连接器过温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
c)5~6位:BMS原件、输出连接器过温(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
d)7~8位:充电连接器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
e)9~10位:电池组温度过高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
f)11~12位:其它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
3、BMS中止充电错误原因:
a)1~2位:电流过大(00:正常,01:电流超过需求值,10:不可信状态)
b)3~4位:电压异常(00:正常,01:电压异常,10:不可信状态)
说明:
1、充电机中止充电原因:
a)1~2位:达到充电机设定的条件中止(00:正常,01:达到设定条件中止,10:不
可信状态)
b)3~4位:人工中止(00:正常,01:人工中止,10:不可信状态)
c)5~6位:故障中止(00:正常,01:故障中止,10:不可信状态)
2、充电机中止充电故障原因:
a)1~2位:充电机过温故障(00:温度正常,01:充电机过温,10:不可信状态)
b)3~4位:充电连接器故障(00:连机器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
c)5~6位:充电机内部过温故障(00:内部温度正常,01:内部过温,10:不可信)
d)7~8位:所需电量不能传送(00:传送正常,01:不能传送,10:不可信)
e)9~10位:充电机急停故障(00:正常,01:急停,10:不可信状态)
f)11~12位:其它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
3、充电机中止充电错误原因:
a)1~2位:电流不匹配(00:电流匹配,01:电流不匹配,10:不可信状态)
b)3~4位:电压异常(00:正常,01:异常,10:不可信状态)
四、充电结束阶段:
1、ID:181C56F4 (PGN=7168) BSD
2、ID:181DF456 (PGN=7424) CSD
(充电机发送给BMS,充电机统计数据,数据长度5个字节,周期250ms)
五、发生错误:
1、ID:081E56F4 (PGN=7680) BEM
(BMS发送给充电机,BMS统计数据,数据长度4个字节,周期250ms)
2、ID:081FF456 (PGN=7936) CEM
六、多包发送过程:
2、0x1CECF456(充电机应答多包发送请求,周期50ms) TPCM_CH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