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号化学元素再次被实验确认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上册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答案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1-11 “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的元素论,至今仍有许多人对它们的“相生相克”深信不疑。
与化学元素论相比,它出发点最致命的错误是什么?1-12 请用计算机编一个小程序,按1.3式计算氢光谱各谱系的谱线的波长(本练习为开放式习题,并不需要所有学生都会做)。
图解化学元素1000字感想
图解化学元素1000字感想本书的封面封底是把各个元素依次列出来。
所以我拿到本书,第一件事是翻到封底,看看第112、114、116号元素是怎么写的。
这是因为我前一段时间在找相关资料时发现,国内网站,包括物理学会、化学学会等官方网站上,对元素周期表的更新资料非常少,大多数找到的资料还是多年以前的,只更新到105号左右。
这让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元素周期表如此有名的东西,相关官方网站对它却如此冷漠呢?2012年2月19日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537岁”生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选择在这天宣布,第112号元素正式以哥白尼的名字命名,相应的元素符号为Cn。
把伟大科学家的名字列入元素周期表,是向他们致敬的一种方式。
96号元素的名字是锔(Curium),是以居里夫妇的姓氏命名的,实际上98号及之后的元素正式名称,均是以伟大科学家的姓氏起名。
科学普及范儿能做到这份上,也必须说,相关机构还是很是费了一些心力的。
114号、116号元素的正式名称是在2012年5月30日被正式采纳,中文名出来要更晚一些。
但如此重大的事件,在中文网络里竟然几乎毫无动静,这实在有点令人费解。
(当然,国外原版科普图书也有不少留白甚多,没能及时更新。
)不过这本《图解化学元素》给我了一个惊喜,112、114、116号元素端端正正地印在了封底上,看来原版作者和中文译者编辑都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元素,不仅仅化学本书的书名里有“化学元素”几个大字,前言开篇却洋洋洒洒地写5页原子结构的物理知识,直到第6页上才开始说化学键和化学反应。
为什么会这样的呢?当然很多人会想到,化学结构也是以物理结构(质子、中子和电子)为基础的,尤其是电子的量子行为,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包括化学性质。
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诺贝尔化学奖变得越来越不“化学”,被科学界戏称为“理科综合奖”。
但我想指出的是,我们习惯用的“化学元素”这个名词,是出于历史习惯,其实应该说是不严格的。
正如本书导读“元素简史”指出的,“元素”这个词的产生,是古代哲学家在思考世间万物是有什么构成。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卷
【17题答案】
【答案】(1)①. ②.SO2③.S2->N3->Na+
(2)①.NH +OH-=NH3↑+H2O②.SiO2+2OH-=SiO +H2O
(1)画出F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元素H的单质与足量氧气反应的产物为_______,元素C、D、H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2)C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的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G的最高价氧化物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D.用玻璃瓶盛装氢氟酸溶液
6.寿山石是我国四大印章石之首,被称为国石。寿山石由X、Y、Z、W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组成,X的某一种核素只由两种微粒构成,高温烧结的Z2Y3称为人造刚玉或人造宝石,W元素的单质常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W
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W
D
用灼烧后的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
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火焰呈浅紫色
溶液中一定含有K+可能含有Na+
A.AB.BC.CD.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16.(I)俄美科学家联合小组宣布合成出114号元素(Fl)的一种同位素,该原子的质量数是289,试回答下列问题:
14.下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B、C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B的质量数,B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B为第二周期的元素
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南庙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南庙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表所示为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 A、B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A>BB. D、E形成单质的氧化性D2>E2C. A单质着火时,可以用干粉灭火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2CO4<HEO4参考答案:C上述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由元素的化合价可以知道,D、E为-1价,则D为F元素,E为Cl元素;C主要化合价为-2、+6价,可以知道C为S元素,A为+2价,原子半径等于S元素,故A为Mg元素;B为+3价,原子半径小于Mg大于S,故B为Al元素;金属性Mg比Al强,则Mg与酸反应越剧烈,则相同条件下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为Mg>Al,A错误;非金属性F>Cl,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就越强,所以氧化性F2>Cl2,B错误;金属镁能够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所以镁单质着火时,不能用干粉灭火,C正确;非金属性Cl>S,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性H2SO4<HClO4,D错误;正确选项C。
点睛:金属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剧烈;非金属性越强,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2. 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是氢氧燃料电池,其电池反应为:2H2+O2==2H2O,电解液为KOH,反应保持在较高温度,使H2O蒸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此电池能发出蓝色火焰B. H2为正极,O2为负极C. 工作时,电解液的pH不断减小D. 此电池反应只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参考答案:D【详解】A.该电池中燃料不燃烧,是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所以不能发出蓝色火焰,故A错误;B.通入氢气的电极为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故B错误;C.放电时反应过程中生成水,但反应保持在较高温度,使H2O蒸发,所以KOH浓度不变,则溶液的pH不变,故C错误;D.氢氧燃料电池反应实际上就相当于氢气的燃烧反应,生成水,不污染环境,故D正确。
化学元素周期表又添新成员
化学元素周期表又添新成员国际化学界为新元素举行命名典礼2012年10月24日,“第116号和第114号新元素命名典礼”在俄罗斯科学院中央大楼金色礼堂举行。
出席典礼的嘉宾,是2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政界人士。
其中包括:新元素的“父母”——俄罗斯弗雷洛夫核反应实验室和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新元素诞生地俄罗斯莫斯科市的代表。
新元素命名地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市的代表,俄罗斯科学院的代表,俄罗斯联邦政府教育与科学部官员,美国利弗莫尔市市长,以及波兰、南非等国驻俄罗斯的大使。
在科学家、官员以及媒体等各界人士的见证下,114号和116号元素“兄弟”俩终于迎来了它们的正式命名典礼。
化学元素命名权威机构——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简称IUPAC)主席巽和行宣布:俄罗斯和美国的两个实验室经过长期合作,共同合成出第116号和第114号两种新化学元素。
根据新化学元素命名惯例。
决定将第114号元素命名为Flerovium,其化学符号为FI,以纪念俄罗斯弗雷洛夫核反应实验室(the Flerov Laboratory of Nuclear Reactions)和前苏联原子物理学家格奥尔基-弗雷洛夫;将第116号元素命名为Livermorium,其化学符号为Lv,以纪念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the Lawrence LivermoreNational Laboratory)和该实验室所在的利弗莫尔市。
巽和行的话语刚落。
会场掌声四起。
两个新元素终于在化学元素周期表里安家落户。
为新元素举办“命名典礼”。
是国际化学界的传统和盛事。
这一活动起源于欧洲为新生儿举办“命名礼”的习俗。
上一次为新元素举办命名典礼是在2010年,在112号新元素鎶的诞生地德国达姆施塔特重离子研究中心举行的。
不过。
此次在元素周期表创建人门捷列夫的故乡,为元素周期表上的两个新成员举办如此隆重的命名典礼,过程和创意本身就是一个让科学变得兴味盎然的乐事。
118种化学元素的名称来源说明
118种化学元素的名称来源说明1. 氢,H(Hydrogenium, [En]Hydrogen),即形成水的元素,由希腊语Ydor(意思是水,演变为拉丁语就是Hydra)和Gennao(我产生)构成。
2. 氦,He(Helium),这是从日光光谱中发现的元素,所以用希腊语Helios(太阳)命名。
3. 锂,Li(Lithium),因从叶石中发现而得名,希腊语Lithos意思是石头。
4. 铍,Be(Beryllium),因从绿宝石(Beryl)中发现而得名。
5. 硼,B(Borum, [En]Boron),得名于硼砂,硼砂的拉丁语是Boron,因为它可以熔融金属,阿拉伯语Boron的意思是焊接。
6. 碳,C(Carboneum, [En]Carbon),古代就已发现,得名于炭(Carbon)。
7. 氮,N(Nitrogenium, [En]Nitrogen),即形成硝石的元素,由希腊语Nitron(意思是硝石,演变为拉丁语就是Nitre)得名,后缀-gen参见氢(1)。
8. 氧,O(Oxygenium, [En]Oxygen),即形成酸的元素,希腊语Oxys(酸),后缀-gen 参见氢(1)。
9. 氟,F(Fluorum, [En]Fluorine),得名于萤石(拉丁语Fluor,原意是熔剂),化学成分是氟化钙。
10. 氖,Ne(Neon),来自希腊语Neon(新的)。
11. 钠,Na(Natrium),英语为Sodium,因电解苏打(Soda,化学成分是碳酸钠)制得而得名。
拉丁语Natrium意思也是苏打。
12. 镁,Mg(Magnesium),得名于苦土(Magnesia,希腊一个盛产苦土的地方)。
13. 铝,Al(Aluminium),得名于明矾(拉丁语Alumen,原意是具有收敛性的矾),化学成分是硫酸铝钾。
14. 硅,Si(Silicium, [En]Silicon),得名于石英玻璃(Silex)。
进一步接近认识“稳定岛理论”
龙源期刊网 进一步接近认识“稳定岛理论”作者:来源:《硅谷》2010年第21期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10月26日宣布,该实验室的科研小组发现了部分超重元素的6种同位素。
据悉,科学家此次在获得了还未命名的第114号元素的新同位素后,通过观察阿尔法粒子连续性辐射,又发现了第112号元素(copernic-Ium)、第110号元素(darmstadtium)、第108号元素(hassium)、第106号元素(seaborgium)和第104号元素(rutherfordium)的5种同位素。
此项研究成果将发表在10月29日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上。
从新的同位素中获取的信息将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认识原子核壳体结构理论,该理论是“稳定岛理论”预测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理论物理学家预言,位于质子数为114和中子数为184的双“幻数”球形核附近,存在一个“超重稳定岛”,岛内的元素具有超常寿命。
发现超重元素同位素科研小组的负责人为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核科学部重元素原子核与辐射化学组组长海诺·尼奇,他同时还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教授。
研究文章第一作者为伯克利分校化学系研究生保罗·埃里森,他负责对具体实验提出建议并进行管理。
尼奇表示,借助实验室的88英寸(约2.2米)回旋加速器,他们对钙48进行加速并撞击充气分离器中的钚242,从而获得了新的超重元素的同位素。
这与他们去年证实第114号元素存在时的实验布置类同。
科研小组共有20名成员,他们来自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俄勒冈州立大学、德国GSI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以及挪威能源技术研究所。
他们中的许多人曾参与了2009年9月第114号元素的确认研究。
第114号元素于10年前由俄罗斯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的科学家分离出来,但直到去年才被确认。
超铀元素的发现史
在用中子轰击铀时出现的好些元素当中,有一种起初无法证认的元素。
这使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麦克米伦开始认识到,裂变中释出的中子很可能已经像费米曾经希望会发生的那样,使某些铀原子转变为原子序数更高的元素了,而且麦克米伦和物理化学家艾贝尔森能够证明,那个未被证认出来的元素实际上就是第93号元素。
证实这个元素存在的证据是它在放射性方面所具有的特点,这是后来新发现的所有元素的一个共同点。
麦克米伦认为,很可能还有另外一种超铀元素和第93号元素混在一起.后来,化学家西博格同他的合作者沃尔和肯尼迪很快就证实了事情确是如此,并指出这个元素就是第94号元素。
第93和第94号元素分别被命名为镎和钚。
后来发现,它们也在自然界中存在,因为人们后来在铀矿石中发现了痕量的镎和钚。
这样一来,铀这个元素就不再是最重的天然元素了。
后来,西博格以及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继续得到了一种又一种超铀元素。
他们在1944年通过用亚原子粒子来轰击钚的方法,得到了第95和96号元素,并分别把它们命名为镅和锔,后者是为纪念居里夫妇而命名的。
在他们制出了足够数量的媚和锔以后,他们又对这些元素进行轰击,并先后在1949年和1950年成功地获得了第97和98号元素。
他们把这两种元素分别命名为锫和锎。
1951年,西博格和麦克米伦由于这一系列成就而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第99和100号元素则是在一种更加戏剧性的场合下发现的,它们是1952年11月第一颗氢弹在太平洋上空爆炸时出现的。
尽管它们的存在早巳在爆炸碎片中被检测到,但是直到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小组1955年在实验室中获得了小量这两种元素以后,它们才得到确认,并被分别命名为锿和镄,前者是为了纪念爱因斯坦,后者则是为了纪念费米,因为他们两人都在这以前几个月去世了。
后来,这个研究小组又对小量的锿进行了轰击,并获得了第101号元素。
他们把这个元素命名为钔,以纪念门捷列夫。
接着,加利福尼亚大学又和瑞典的诺贝尔研究所合作,在这个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步。
人教版化学教科书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的内容变化与解读
人教版化学教科书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的内容变化与解读作者:郭震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3年第12期一、历史的回顾——化学教科书中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的起源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形象地展示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与递变关系,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相对原子质量是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基本数据,是进行化学定量研究的基石。
二者历来受到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清朝末年我国最早出现的一批化学教科书,如190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新中学教科书化学》列入了“原质简要表”(“原质”即元素)。
表中将相对原子质量称为“元重”,列举了68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和发现日期,可谓相对原子质量表的雏形。
190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化学新教科书》在附录中加入了“周期律表”和“金类之比热、原子量及原子热”,开始使用了原子量[1]这一名词。
相对原子质量以前称原子量,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3102.8-1993,目前在国内教科书和文献中大都使用相对原子质量(relative atomic mass)。
而出于习惯,部分国外组织和文献仍使用原子量(atomic weight)的说法,如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下属的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Commission on Isotopic Abundances and Atomic Weights)及其发布的《Atomic weights of the elements》。
两种说法在当下文献中均有出现,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而1907年中国图书公司出版的《最新化学理论解说》[2]中则已经出现了和现代教科书中形式非常接近的元素周期表和原子量表(图1)。
百年来,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出现在不同时期各种版本的化学教科书中,成为公众视野中化学学科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元素周期表和相对原子质量表是自然界中物质固有规律和性质的具体体现,因而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相对稳定性,其基本形式百年来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118种化学元素发现先后顺序
118种化学元素发现先后顺序前5000年原子序82 铅:Pb 铅古人发现。
前4000年原子序29 铜:Cu 铜古人发现。
前3100年原子序51 锑:Sb 锑古人发现。
前2600原子序79 金:Au 金古人发现。
前2000年原子序26 铁:Fe 铁古人发现。
前1500年原子序80 汞:Hg 汞古希腊人发现。
三千年前原子序30 锌:Zn 锌中国古人发现。
前7世纪原子序50 锡:Sn 锡古人发现。
前600年原子序47 银:Ag 银古人发现。
317原子序33 砷:As 砷公元317年,中国葛洪从雄黄、松脂、硝石合炼制得,后由法国拉瓦锡确认为一种新元素。
14501669原子序15 磷:P 磷1669年,德国人波兰特通过蒸发尿液发现。
1735原子序27 钴:Co 钴1735年,布兰特发现。
1735原子序78 铂:Pt 铂1735年,西班牙安东尼奥.乌洛阿在平托河金矿中发现,1748年有英国化学家W.沃森确认为一种新元素。
1751原子序28 镍:Ni 镍中国古人发现并使用。
1751年,瑞典矿物学家克朗斯塔特首先认为它是一种元素。
1766原子序1 氢:H 氢1766年,英国贵族亨利.卡文迪西(1731-1810)发现。
氢[hydrogen],金属氢[Hydrogenium]。
气体元素符号。
无色无臭无味。
是元素中最轻的。
工业上用途很广。
1770原子序16 硫:S 硫古人发现(法国拉瓦锡确定它为一种元素)。
1771原子序8 氧:O 氧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里和瑞典舍勒发现;中国古代科学家马和发现(有争议)。
1772原子序7 氮:N 氮1772年,瑞典化学家卡尔.威廉.舍勒和法国化学家拉瓦节和蘇格兰化学家丹尼尔.卢瑟福(1749-1819) 同时发现氮气。
1774原子序17 氯:Cl 氯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氯气,1810年英国戴维指出它是一种元素。
1774原子序25 锰:Mn 锰1774年,瑞典舍勒从软锰矿中发现。
2011年度十大科技事件
2011年度十大科技事件作者:创新科技来源:《创新科技》 2011年第12期《创新科技》对本年度科学领域的重大事件进行了一次全面盘点。
经过专业编辑和专家团队的商讨,《创新科技》筛选出了10 件科技大事。
1日本大地震引发核危机令世界关注可再生能源的前景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和海啸造成15 500余人遇难,5 300余人失踪。
另外,地震和海啸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接连发生核泄漏事故,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日本各地均监测到超出本地标准值的辐射量。
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根据测定值推算的结果显示,从3月12日上午6时至24日零时止,福岛第一核电站外泄放射性碘的总量约为3万万亿—11万万亿贝克勒尔,这个数值已经相当于国际评价机制的6级“重大事故”水平。
而部分地区的土壤核污染水平已与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事故相当(被定性为最高等级7级的“特大事故”)。
2011年4月12日,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根据国际核事件分级表将福岛核事故定为最高级7级。
这是国际核事件分级表(International Nuclear Event Scale)中第二个被评为第七级事件的事故。
日本是全球核电大国之一,也是核电技术的积极倡导者。
在日本危机之前,可再生能源并没有真正受到关注,但这场灾难将促使许多国家反思。
在欧洲,可再生能源电力指导组织设定的201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总发电量21%的目标并没有实现,该组织称现在的目标是到2020年达到20%。
日本的事故将会加速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美国能源部曾于2010年12月做出预期,受高油价和政府支持因素的刺激,到203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将从2007年的18%增至23%,其中绝大部分来自水力和风力发电的增长。
俄罗斯最大的民间发电商Euro Sib Ernego的首席执行官表示,可再生能源将占到很大份额,虽然还会有其他能源,但这类能源的比重将会增长。
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
人员机构
人员机构
截止2016年,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现有约6300名雇员、2700余名科学家和工程师(40%以上拥有博士 学位) ,以及700余名访问学者、教师和学生等 。主实验室占地约820英亩(约4978亩,332公顷) ,拥有 497座研究设施 ;第300号试验场占地7000英亩(2833公顷) ,拥有216座研究设施 。2013年实验室i科研 经费达15亿美金 ,其中对武器研发占总经费62%、国防科技占12% 。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化学元素
发现了6种化学元素,包括:113号, 114号, 115号, 116号,117号和 118号。 其中,第116号元素被命 名为“利弗莫尔”(鉝,Livermorium)。 值得注意的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此 前共同发现了16种化学元素, 后化学元素的研究项目被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所继承。
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建立于1952年,最早是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设在加州旧金山湾区利弗莫尔 (Livermore)的分支实验室,由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教授欧内斯特·劳伦斯(诺贝尔奖得主)、 爱德华·泰勒(氢弹之父)共同建立。实验室早期由加州大学全权负责运行,2007年后改由LLNS负责运行,主要 负责研发包括核武器在内的美国国防科技。
超级计算机
超级计算机Sequoia - Blue Gene/Q以及Blue Gene/L等等,其中Sequoia世界第3快的超级计算机。
美国国家点火装置
NIF基础平面图2010年11月14日,位于美国加州利弗莫尔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称,被称为 “人造太阳”的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日前完成了其首次综合点火实验——192束激光系统向首个低温靶室发 射了1兆焦(MJ)激光能量。 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是全球最大的激光器,建成于2009年5月29日,其研究人 员致力于尝试如何“驾驭太阳的能量”。
新元素的发现、性质和定名
新元素的发现、性质和定名作者:郭剑来源:《中国科技术语》2014年第05期中图分类号:H083;N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4)05-0020-04收稿日期:2014-09-11作者简介:郭剑(1986—),男,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编辑,研究方向为编辑出版学、传播学。
通信方式:guoj@。
2014年9月10日下午,初秋的北京风和日丽、沁人心脾。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的策划推动下,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张焕乔,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中科院百人计划、973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宇亮做客光明网《名家访谈》节目,笔者作为《中国科技术语》杂志社的编辑,有幸参与此次节目的录制,并且借此机会,就112号元素“钅哥”、 114号元素“钅夫”、116号元素“钅立”以及113号、115号、117号等新元素的发现、确认、性质、定名和术语规范问题对三位专家进行了采访。
新元素的发现对技术要求很高谈起科学家发现新元素的不易,身处科研一线的张院士和赵研究员对此深有体会。
张院士首先介绍了利用重离子熔合反应合成新元素的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热熔合反应,即利用比较轻的重离子“炮弹”去轰击锕系靶核②,形成激发能约为40~50MeV(兆电子伏[特])的复合核,通过蒸发4~5个中子退激,生成104~106号元素超重核。
美国加州伯克利实验室通过这种方式合成了104、105、106号元素。
第二种是冷熔合反应,即用A>40的重离子轰击球形双幻核208Pb[铅]、209Bi[铋],形成激发能约为10~15MeV的复合核,通过蒸发1个中子退激,生成107~113号元素超重核。
通过这种方式,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GSI)合成了107~112号元素,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科学家在2004年利用70Zn[锌]轰击209Bi[铋],合成了113号新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新发现的化学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新发现的化学元素自从1869年德国化学家门德莱耳提出了元素周期表的概念以来,这张神奇的表格一直是化学家们的重要工具。
它将所有已知的化学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元素之间的关系和性质。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元素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最近几十年,科学家们又相继发现了一些新的化学元素,为元素周期表增添了新的篇章。
在2016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正式宣布了元素周期表中的四个新成员,它们分别是113号元素(Nihonium,Nh)、115号元素(Moscovium,Mc)、117号元素(Tennessine,Ts)和118号元素(Oganesson,Og)。
这四个元素的发现是一项伟大的成就,也是化学界的重要里程碑。
113号元素,也被称为日本元素,因为它是由日本的科学家们首次合成出来的。
这个元素的命名来源于日本的名字“Nihon”,意为“日本”。
115号元素和117号元素则分别以俄罗斯的莫斯科和美国的田纳西州为名。
而118号元素则是以俄罗斯的科学家尤里·奥加内森命名的,以表彰他在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这些新元素的发现对于化学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的合成和性质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应机制。
此外,新元素的发现也为材料科学和能源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除了这四个新元素,还有一些元素也在近年来被发现或合成出来,尽管它们的存在时间很短暂,但仍然对科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比如,1999年,科学家们合成出了元素114,它被命名为“Flerovium”,以纪念俄罗斯核物理学家乌拉姆·弗列罗夫。
这个元素的合成对于核物理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新元素的发现不仅仅是实验室中的成果,也需要大量的理论计算和模拟。
科学家们通过计算机模拟和理论推演,预测了一些可能存在的元素,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些预测。
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第2节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练习含解析第二册
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夯实基础轻松达标1.(2019山东济宁高一检测)俄罗斯科学家用含20个质子的钙的一种原子轰击含95个质子的镅原子,结果4次成功合成4个第115号元素的原子。
这4个原子生成数微秒后衰变成第113号元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15号元素在第6周期B。
113号元素在第7周期ⅢA族C.115号和113号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D.镅元素和115号元素不在同一周期号元素镅、115号元素、113号元素,原子序数都大于86而小于118,所以都在第7周期;115号元素比118号元素原子序数小3,应在第ⅤA族,113号元素在第ⅢA族;113号元素和115号元素都是金属元素.2.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已正式确定了第114号和第116号元素的名称缩写为Fl、Lv。
下列有关这两种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两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B。
116号元素位于ⅥA族C。
两种元素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D。
114号元素的原子半径比116号元素的大114号元素和第116号元素分别处于第7周期ⅣA族和ⅥA族,均为金属元素,A项、B项正确,C项错误;依据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递变规律可知,114号元素的原子半径比116号元素的大,D项正确。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ⅠA族元素又叫碱金属元素,ⅦA族元素又叫卤族元素,0族元素又叫稀有气体元素B。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七个周期C。
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8纵列D.X2+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则X在第4周期第ⅡA族A族元素(除氢外)又叫碱金属元素,第ⅦA族元素又叫卤族元素,0族元素又叫稀有气体元素,A项错误;元素周期表有七个横行,称为七个周期,B项正确;元素周期表中有18纵列,除8、9、10三个纵列叫作Ⅷ族外,其余每个纵列各为一族,有7个主族、7个副族和1个0族,C项正确;X2+的核外电子数为18,则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0,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X位于第4周期ⅡA族,D项正确。
21版:章末(五) 化学素材与命题架构(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
(2) 元素周期表中第116号元素已由俄罗斯科学家找到。假设第116号元素的元素符 号为R,则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①R的非金属性比S强 ②R元素原子的内层电子共有110个 ③R是过渡金属元素 ④R元素原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⑤R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 学式为RO3 解析 (1)A.其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A错误;B.原子结构中有7个电子层,位于元素 周期表的第七周期,故B正确;C.该元素为金属元素,没有-4价,故C错误;D.因 氧化性Cu2+的大于“类铅”离子,则电解硝酸铜与硝酸“类铅”的混合溶液时首先 会析出Cu,故D错误。 答案 (1)B (2)①③④
@《创新设计》
章末(五) 化学素材与命题架构
1
@《创新设计》
【最新素材一】 为纪念门捷列夫发表第一张元素周期表(部分如下)150周年,联合国宣布2019年为 “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俄罗斯科学家, 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但是真正第一位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是纽兰兹,门捷列夫 是后来经过总结,改进得出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律的),依照原子量,制作出世 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并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1880年瑞典的尼尔森发 现了钪,1885年德国的文克勒发现了锗,这两种新元素与门捷列夫预言的类硼、 类硅也完全吻合,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经受了实践的检验。
20
本节内容结束
21
3.铍铜是力学、化学综合性能良好的合金,广泛应用于制造高级弹性元件。以下是 从某废旧铍铜元件(含BeO、CuS、少量FeS 和SiO2)中回收铍和铜两种金属的流程。
15
@《创新设计》
已知:铍、铝元素处于周期表中的对角线位置,化学性质相似
元素周期表的第七行终于被填满了!
元素周期表的第七⾏终于被填满了!根据英国卫报⽹站1⽉4⽇报道,来⾃⽇本、俄罗斯和美国的研究⼈员分别获得四种新元素的命名权,以替代它们冗长的临时名称。
(如117号元素⽬前简称Uus,这个单词来源于拉丁⽂和希腊⽂中的117)这四种元素分别为113、115、117和118号元素。
⾄此,元素周期表第七⾏终于被填满。
IUPAC官⽹公布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终被填满,⽇美俄科学家分获4种新元素的命名权。
正经君查询国际纯粹与应⽤化学联合会(IUPAC)⽹站,这⼀总部位于美国的机构是化学元素认定的权威组织。
去年12⽉30⽇,该机构⽹站对上述4种新元素的发现予以了确认。
其中,认定⽇本理化学研究所仁科加速器研究中⼼发现的元素是第113号元素,并授予该元素的命名权,另外3个元素的发现权和命名权被授予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和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
化学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相同质⼦数)的同⼀类原⼦的总称。
现代使⽤的元素周期表由俄国化学家德⽶特⾥·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在1869年⾸先独⽴发表。
这个周期表包含并且整理了当时⼈类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按照原⼦序数排列。
此外,这张元素周期表还为⼀些当时尚未被发现的元素预先留下了位置。
此后随着科学的发展,元素周期表⼀再被更新。
迄今为⽌,元素周期表上从⾃然界发现的元素只到第92号元素铀(Uranium),92以后的重元素在⾃然界中难以稳定存在,只能⼈⼯合成。
在过去的⼏⼗年⾥,⼤量⼈⼯合成的新元素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被制造出来。
要确认⼀个新元素的发现,必须有不同的实验室做出可重复的实验,之后再经过谨慎的考虑,由IUPAC最终认定。
⽐如,第114号和116号元素都是在2011年才被正式收⼊到元素周期表中,它们在此前都经过了长达3年的考查。
此次获得命名权的⽇本研究⼈员,于2004年就宣布合成了第113号元素。
这也是亚洲科学家⾸次合成新元素,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能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员参与了这⼀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次月 食 , 别是 1 1日凌晨 和 6月 2 分 月 6 日傍 晚的月偏食 , 以及 1 月 2 日傍晚 的 2 1 月全食 。 6 2 月 6日月偏食从 1 时 1 分左右开 8 7 始 ,9时 3 1 9分左 右达 到最 大值 , 1 0 2时 1 分左 右结束 。与 2 1 年元 旦凌晨发生的 00 月偏食相 比, 此次月偏食观赏性较高 。
目前 正 处 于 初 夏 时 节 , 阳 落 山 较 太
和化学仪器” T S A) ( A C 。这一设备 能很 有 选择性地将第 14 号化学元素 的原子从加 1
速 器 其 他 反 应 产 物 中分 离 出 来 , 将 其 移 并
这种温度异常趋势持续了相当长一 段 时间。戈达德空 间科学研究 所还将 1
待 的是 , 明 年 后 , 国将 迎 来 罕 见 的 月 从 中 全 食 高 发期 。 据 了解 ,0 1 一 0 2 这 1 年 间 , 21 年 22 年 2
研究所 的科学 家于 1 0多年 前首次合成 并 确认 的。其后美 国科学 家也制 造 出了两 个该 元素 的原子 。但该元 素迄今 尚未得 到 国际纯 粹与应 用化学 联合会 的正式 承
开 发 的复 杂 测 量 设 备 “ 锕 系元 素 分 离分地 区 , 度高 温 于平 均温度 5 氏度 。这些地 区包 括北 摄 美 洲的最北端 、 陵兰 岛的西北部 以及 格 欧亚大 陆的北部海岸 区域 。这种异常温 暖 区域还 向南延伸到东欧和西伯利亚地 区。在南极洲 内陆地 区 , 别是在南 极 特
泰 德 ・ 卡 姆 博 斯 认 为 ,像 这 种 持 续 的 斯 “ 温 度 异 常 , 是 全 球 气 候 变 化 影 响 扩 大 也 到北 极 地 区 的 明显 证 据 。北 极 地 区 最 易 ”
赏并 拍摄 到了这次 “ 带食 月出” 的美 丽画 面 。中科 院紫 金山天文 台研究员王 思潮 介绍说 , 月食分 为半 影月食 、 月偏食 和月 全食 三种 。在这 3 种月食 中, 当属月全食 最为好看 , 时 , 此 从地球上看去 , 月亮并不 是从空 中消失 , 而是呈现难得一见的古铜 色, 也就是平 常所说 的“ 红月亮 ” 。令人期
创新论坛・ 观察I I
第 14 化学 元素再 次被 实验确 认 l号
新 华网柏林 6 5日电, 月2 德国美因茨 大学 2 5日报告说 , 一个 国际研究小组在德 国重离 子研究 中心通 过实验再 次确认 了 第 l4 l 号化学元 素。 在为期 4 的实验 中 , 学家 在 10 周 科 2 米长 的粒 子加速 器 内用 钙离子 轰击涂 有
据 天 文 专 家 介 绍 , 年 中国 一共 发 生 今
化学元 素的原子 。虽 然数量看 上去并 不 多 , 这 已是 目前 世界上第 14 化学元 但 1号 素合成效 率最高 的实验 了 。科学 家在 实 验中还鉴定 出了第 l4 1 号化学元素质量数 分别为 2 8 2 9 8 和 8 的两 种同位 素 , 其半 衰 期大约为一秒 。 在有关实验 中 , 科学家使用 了近年来
认。
受 到全球气 候变化 的影 响 , 而且这 种影 响会反过来进一步扩大这种变化 。海冰 消退和积雪融化会大大减小地球的反射 率, 从而使得地球更加温暖 , 冰雪融化速
比。2 1 年 l 5 的表 面温度异 常显 00 至 月 示 ,0 0年将可 能成 为 1 1 21 3 年来最 热年 份 (0 5 2 0 年和 19 后分别是第 四热 和第 98 五热年份 ) 。此外 , 北极地 区的温度 异常 也特别 明显 , 而且 自2 世 纪开始 以来一 1 直如此。 美 国国家冰雪数据 中心 首席科学家
记 录 , 在 北 极 附 近 地 区却 出 现 异 常 温 但
2 1 年 起 中国进 入月全 食 高发期 0 1
新华 网消息 , 6月 2 6H晚 , 月偏食 如约现身苍穹 , 不少人有幸 目睹到了一半 白色 , 一半 古铜 色 的月亮 。令 人期 待 的 是, 天文 专家说 , 2 1 年开始 , 从 01 中国将 迎来 罕见 的月全 食高 发期 , 2 间将 发 1年 生9 次月全食。
钚 涂 层 的 薄 箔 , 制 造 出 了 l 个 第 14 共 3 1 号
2 1 或成 为 1 1 00 3 年来最 热年 份
据美 国宇 航局 官 网报 道 ,0 0 5 21年 月 , 国宇航局 戈达德空 间科学研 究所 美 根 据 当月 的气温记 录 , 制 了一 幅全球 绘 表 面温度 对 比图 , 图片显示 了2 1 年 5 00 月全球表面温度 的异常变化 。在全球大 部 分地 区 , 面温度略高 或略低于 正常 表
定 位 。科 学 家 还 希 望 T S A能 帮 助 他 们 AC 发现 第 18 1 号化 学 元 素之 后 的新 元 素 。 第 14 号化 学元 素 是 俄 罗 斯 杜 布 纳 核 1
19 年 1 5 98 至 月份的平均 温度进行 了对 挡影 响。尽管如此 , 天津等地公众还是欣
至 5月 的 平 均 表 面 温 度 与 2 0 0 5年 和
迟, 这直接影响了本次月偏食 观测时 间的 长短 , 再加上 中国大部地区月球地平高度
较 低 , 测 时 易 受 到 大气 透 明度 和地 面 遮 观
入 一个特殊 的半 导体检波 器 中。通过测
量元 素衰变 时 的辐射 即可 准确鉴 定 出第 14 号化学元素的原子。 1 德 国科学家说 ,A C T S A装置是世上现 有效率最高的验证加速器中超重元 素的设 备 。它将帮 助科学 家在未 来实验 中对第 14 号元素附近的超重元素进行化学检验 , 1 以便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为这些元 素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