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200详解4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写作提示与解题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方笔和圆笔的启示”导写及范文四篇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方笔和圆笔的启示”导写及范文四篇【原题呈现】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书法用笔有方笔和圆笔之分。
方笔即笔画起笔处和运笔中呈方形,如魏碑、唐楷中的欧体等可为典范,棱角分明而能给人刚毅正直之感。
圆笔即笔画起笔处和运笔中呈圆形。
如篆书、汉隶等可谓典范,圆润灵活而能给人通达圆融之感。
项穆则在《书法雅言》中说道:“圆而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
”确实如此,方笔与圆笔,处理和谐才是书法的妙境所在。
以上材料对我们当代青年无论是做人还是处世都具有启示意义。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材料第一段先“分”,分别介绍方笔与圆笔的特点,暗含“方笔与圆笔各得其妙”之意;再“合”,引用项穆之语,明示“方笔与圆笔处理和谐方臻书法妙境”之旨。
第二段,由书法延伸到“做人”“处世”,启发“当代青年”的思考。
审题时要提炼出“方笔”“圆笔”两大关键词,还要注意“做人”“处世”的领域要求和“当代青年”的身份提示。
立意上可谈“方笔与圆笔各得其妙”,亦可谈“方笔与圆笔处理和谐方臻妙境”,后者更胜一筹。
也可这样简单审题:界定概念:方,坚定性;圆,灵活性。
方圆关系处理举例:内方外圆,大方小圆。
确定主旨:方中带圆,大方小圆,以圆达方。
主旨阐释:当代青年,为人做事,以方为主,辅以圆通;在宗旨、方向、底线这些大处、长远处,需有坚定性,在具体、个别、临时等情况下,可以有灵活性。
在具体、个别、临时等情况下的妥协、退让、转换,是为了坚守宗旨、方向、底线。
构思上,可从三个方向进行:从“是什么”的角度,谈“方笔”与“圆笔”在为人处世层面的内涵;从“为什么”的角度,谈“方笔”与“圆笔”对于为人处世的意义;从“怎么样”的角度,谈为人处世如何做到“方圆中和”。
行文时,选择一个角度单成文即可,综合三个角度写成纵式结构更佳。
历年高考04年高04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写作提示
. . 。
. .2004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写作提示[设计一]老树的影子是一堵/黑色的墙/小树的脖子/伸了又伸/也望不到春天/它站在墙下等待岁月/老树走了的时候/小树也长成了墙/有更小的树/在墙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的人才培养、录用、奖惩等都遭遇过一堵堵无形的墙。
请以“墙”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此题设臵了一定的审题难度:①材料是一首诗,也是一则寓言,学生首先要审明材料的意蕴;②话题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学生不仅要理解现实中的“墙”,还要理解抽象的“墙”。
官场上有一堵厚厚的墙,岗位聘任中有一堵厚厚的墙……社会要想获得快速发展,就必须推倒这些“墙”。
[设计二]有一对父子性格都很不好,从不肯谦让别人。
一天,父亲留客人在家喝酒,派儿子进城去买肉。
儿子买肉回来走到城门前时,刚好遇到一个人从对面走过来,两人互不相让,于是都站在那里。
过了不久,父亲来找儿子,看到了这一幕,他就对儿子说:“你先拿肉回去陪客人吃饭,让我在这里跟他对着干。
”请以“性格与处事”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作文应该围绕“性格”对“处事”有没有影响和有怎样的影响来展开。
故事虽然浅显易懂,但二者的关系却需要做一番思考。
此题意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关注现实。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果只依照自己的性格处事,就会受到诸多阻碍,所以我们应培养良好的性格,灵活地处事。
[设计三]有一个劳改犯在外出修路的途中捡到1000元钱,他不假思索地把钱交给了监管警察。
可是,监管警察却轻蔑地对他说:“你别来这一套,拿自己的钱这样来贿赂我,想减刑是吗?你们这号人就是不老实。
”劳改犯顿时万念俱灰,觉得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相信他了。
当天晚上,他越狱了,准备远走高飞。
在抢到了足够的钱财后,他乘上开往边境的火车。
火车上很挤,他只好站在厕所旁。
这时,一位非常漂亮的姑娘走进厕所,关门时却发现门锁坏了。
她走出来,轻声对他说:“先生,你能为我把门吗?”他一愣,看着姑娘纯洁无邪的眼睛,他点点头。
2024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及优秀范文三篇
2024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及优秀范文三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承天寺的一轮明月治愈了失意的苏轼;温柔的莎莉文老师治愈了残缺的海伦·凯勒;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治愈了悲伤的宗璞。
亲爱的你,是否也有被治愈的经历?可能是一次期待的旅行,一句暖心的话,一本有趣的书……请自拟题目写下你被治愈的经历,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思考或感悟。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字;④不得抄装,不要套作,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优秀范文】:笔直的脚印清晨的雾还未散去,阳光挣扎着从云雾中倾泻而出,冲刷在我的脸上。
我静立窗前,一切仿佛都淹没在一片宁静之中。
耳边又响起父亲低沉的声音:所有的成功都离不开反复练习。
我坐在窗前,浮躁地做着手中的试卷,心中的压抑感无处释放,终于停下手中的笔,呆呆地望着墙壁。
父亲见我烦闷的样子,笑了笑,提出要和我出门走走,我不情愿地跟着走了出去。
雨后的天空很蓝,岸边的杨柳像拂尘一般轻抚着水面,却抚不平我焦躁的心。
父亲停下脚步,问我:“怎么了,这么不开心?”我低下头:“还能怎么了,跑步练不过,过不多久考试就要来了,我感到心烦。
”“你练过了吗?”父亲看着我,“练过几次,实在跑不动了。
”父亲皱了皱眉,思索了片刻说:“那你今天来跟我赛一场,看能不能赢我。
”看着父亲略微发福的身体,我感到些许不屑。
没想到父亲是认真的。
父亲将我领到小道前,喊了声:“开始!”我立刻如离弦的箭般冲了出去,没一会儿,父亲便被我甩开了一段距离。
我看着父亲肥胖的身躯,宽大的夹克如同披风飘在后面,不禁觉得有些好笑。
但是好景不长,还没跑多远,我竟然有些力不从心了,速度渐渐慢了下来,一边跑一边张大嘴巴喘着粗气。
再看父亲,还是那个速度,不快不慢不骄不躁,结果自然是父亲赢了。
我心中一阵挫败,看着父亲的背影,发现我竟然连父亲都跑不过,那我怎么应付即将到来的考试呢?这时父亲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让我回头看看路上的脚印。
2024年高考典型作文模拟题解析(二)
2024年高考典型作文模拟题解析(二)作者:张东河来源:《读写月报(高中版)》2024年第08期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底色指打底作为衬托的颜色,具有奠定基础和确定方向的作用;亮色是亮度较高的颜色,具有强调重点和突出特点的作用。
青春的底色各有光彩,青春的亮色耀眼夺目。
绘就底色,突出亮色,青春才可能更出色。
请以“青春的底色与亮色”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选自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镇江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考试题)【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前两句话,分别介绍了“底色”和“亮色”的美学内涵及其作用,这是“底色”与“亮色”的表层意思。
此后,材料指出青春的底色和亮色各有特点。
这也是在强调,在漫漫人生路上,即使未来充满很多不确定性,青年们都要铸就和坚守青春的“底色”。
因为只有打好“底色”,打好基本能力、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基础,人生才能有底气去追寻各种可能,获得更多发展,从而绽放更多光彩,让我们拥有更灿烂的“亮色”。
考生在写作时要深思“底色”与“亮色”的深层意义,指出:一个人选择怎样的“底色”,与他的人生发展密切相关。
关于“底色”,可以涉及国家、历史、文化、人格、道德情操等各个方面。
对“底色”的比喻义,多取其“本性”“本色”“本原”“基本素养”等意义,从选择、坚持、保有、发扬等方面发掘其内蕴和哲理。
“底色”可指谦虚、正直、宽容、坚忍、诚信、奋斗等美好品质,也可以指富于理想追求、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等高尚情操,还可以喻指不忘初心。
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指出青春与人生应以保持“底色”为前提,积极奋斗,焕发“亮色”,创造属于自己的业绩。
立意参考:1.保“善良”底色,以奋斗赢亮色。
2.提升素养底色,创造青春亮色。
3.以“宽容”为底色,铸就彼此的人生亮色。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写作解析与范文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写作解析与范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参考答案仅供参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解析本次考试作文得分普遍较低,很多作文都有偏题跑题的嫌疑。
尽管高考对立意放得比较宽,但是还是应该引导学生审准题目。
首先,明确概念。
什么是“参考答案”?思考生活中,“参考答案”起到什么作用,是我们做题对照答案正确与否的标准,是我们没有思路时的启示,同时,是会限制我们思考方向的有限思维,因此很难想到与参考答案完全不同的新思路。
总结,参考答案有优点有缺点,“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参考答案可以为我所用,但更要学会超越参考答案,想出新点子,或者截然不同的新思路,最终得到自己的答案。
其次,两句话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的前提,思维背景,不能忽视两者关系。
本次考试中有很多同学忽视两者关系,只写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进而从“怎样得出自己的答案”构思,“用坚持得出自己的答案”“用耐心、拼搏、奋斗”等等。
我们认为很偏题,有的写“用自信、不盲从、创新得出自己的答案”,我们认为这些立意与前半句关系密切,立意恰当。
优秀范文一参他人之经验书自我之答案“和鸾雍雍,万福攸同。
”在大势如砥,大道如潮的时代中,有太多所谓的标准答案,有太多值得借鉴的参考答案。
然俯颔深思,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独一无二的戏剧,主角由自己担任,答案由自己书写,所以青春的我们,当执如椽之笔,不做莽撞行走客,去书写独属于自己的人生答案。
择参考答案之优,扬其长,让自我答案有如唐棣之华。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苏洵在《六国论》中之言振聋发聩。
的确,有前人的经验作为参考,可以让自己的答案更为完整。
君不见,唐太宗秉“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之信条,乐于借鉴臣之谏言,使得大唐河清海曼,昌和盛世;君不见,李大钊、陈独秀借鉴苏联马克思主义思想,让共和之帆航起新中国之船;君不见,邓小平择世界开放答之优,让1979年的春天见证了中国的崛起。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及优秀范文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及优秀范文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扶手,生活中处处有。
楼道里的扶手,公交车上的扶手,商厦滚梯的扶手……都给人带来安全与方便。
扶手,人生之中也很多。
儿时学步,妈妈的双手,扶助你;上学读书,老师的教诲,启发你;参加工作,同事的指导,引领你。
扶手,有形的看得见,抓得着,让人好借力;无形的能感知,可体会,让人心安稳。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选好角度,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优秀范文】搀扶夕阳西下,两位老人步履维艰,相互搀扶走向漫漫人生路。
搀扶是夫妻相濡以沫的支持与理解。
为打破敌人最后一道防线,数万红军排成队列,相互搀扶一起走过艰难的沼泽之地。
搀扶是朋友之间一起克服困难渡过难关的同甘共苦。
站在川流不息的马路旁,束手无策的他退也不是,进也不是,手执盲杖干着急,忽然一双手轻轻地架住他的手,带他前行。
搀扶是陌生人的关爱与帮助。
人类社会是集体群居的社会,谁也不能离开集体而单独存活。
漫漫人生路就是一次登山旅行,每个人都会有疲惫的时候,当脚如灌铅之沉重时,我们需要另外一双手搀扶我们前行,这双手来自亲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
他们的搀扶使我们走过艰难苦恨、走过阴霾。
不得志的刘备桃园结义,使关羽、张飞搀扶他打江山,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搀扶他坐稳蜀地。
唐太宗李世民也由于魏征的搀扶开创了贞观之治。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哪一位贤君左右没有一位搀扶他坐稳江山的贤臣志士呢?搀扶使他们共同载入史册,名留青史。
试想,如果比尔盖茨没有保伦爱伦的友情搀扶,还会有今天的微软吗?假使欧阳修没有搀扶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还会存在吗?友情的搀扶使各行各业“青出于蓝,胜于蓝”,使大师成就了大师。
友情应是如此,在最需要的时候一最正确的方式扶对方一把。
搀扶,用手轻轻架住对方的手或胳膊的举动,并不是过分依靠、依赖对方前行。
2024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及优秀范文
2024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及优秀范文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就是经历了一场漂泊的旅途。
有人认为,人生一路上的美景动人,可以一边走一边欣赏;有人认为,人生旅途中的诱惑太多,稍有不慎,就会误入歧途;还有人认为,中途易辙,也可能是另辟蹊径。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漂泊人生,风景独好人生,便是一场漂泊的旅途。
在这漫长的旅程中,每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风景,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有人认为,人生路上的美景令人陶醉,可以一边漫步一边欣赏;有人认为,人生旅途中的诱惑层出不穷,稍有不慎,便可能误入歧途;而有人则认为,中途易辙,或许正是另辟蹊径的开始。
在这漂泊的旅程中,我们时而在山巅欣赏日出,时而在低谷品尝挫折。
每一个经历,都如同一幅动人的画卷,镌刻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那些美丽的风景,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无限可能,激发我们继续前行的勇气。
正如诗人所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欣赏人生路上的美景,便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然而,人生旅途中的诱惑亦如影随形。
它们像一道道艳丽的彩虹,引人步入歧途。
面对诱惑,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否则便可能在泥泞中越陷越深。
正如古人所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要学会抵制诱惑,坚守自己的信念。
或许,有人会觉得中途易辙是一种遗憾。
但换个角度看,它也是一种勇敢,一种敢于放弃与重新开始的勇气。
人生何处无风雨,何处无挫折?在逆境中,我们不应惧怕失败,而是要勇敢地寻求改变。
正如作家所言:“人生就像一场舞会,跳错了舞步,不妨重新开始。
”勇敢地面对挫折,拥抱改变,或许前方就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在这漂泊的旅程中,我们总会遇到种种困惑与迷茫。
但请相信,只要我们心怀信念,勇敢地向前,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范文四篇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范文四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论语>十二章》中,提倡“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老子>八章》中说“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训俭示康》中说“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
古代圣贤的智慧引发了我们很多思考。
现在的中学校园,沉溺于物质享受的现象屡见不鲜,为此,学校将组织一次“做生活的减法”的征文活动,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以学生李华的身份给你的好朋友王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书信,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范文1】:谦让与风骨,生活中的减法之道亲爱的王明:你好!近期,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过上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
这让我回想起了《论语》、《老子》和《训俭示康》等古代经典中的智慧,这些古老的教诲指引着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在《论语》的第十二章中,孔子提倡“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这句话让我明白,作为一个君子,我们应该对物质生活保持一种淡泊的态度,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追求精神世界的丰盈。
这是一种生活的减法,让我们摆脱物质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
与此同时,《老子》的第八章中提到:“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这句话警示我们,过度的物质享受会让人失去理智,甚至走上歧途。
因此,我们需要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学会做生活的减法,去除那些不必要的物质追求,让我们的生活回归简单与纯粹。
在《训俭示康》中,作者进一步阐述了“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的道理。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减少欲望,我们才能不被物质所役使,从而走在人生的正道上。
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减法,让我们从物质的泥沼中解脱出来,追求心灵的升华。
环顾我们现在的校园,我发现许多同学都陷入了物质享受的泥潭。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及优秀范文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及优秀范文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筚路蓝缕,攻坚克难,创造奇迹,但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一百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广大青年怀有美好初心与远大梦想,在时代大潮中经受淘洗,在人生之路上跋涉前行。
无论是面对风雨和荆棘,还是面对鲜花和掌声,都不要忘了初心,不要放弃梦想;都要牢记我们为什么出发,牢记自身肩负的使命。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以“坚守初心与梦想”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李白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言,杜甫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语,高远的人生目标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坚定的初心是我们心中的灯塔。
人生路漫漫,我们只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才能拨开云雾,找到通向成功的道路。
坚守初心,是守望梦想;坚守初心,是坚定方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初心是我们做事的最初动力,初心给我们前行的力量。
大学生村官杨宁毕业后毅然返回广西苗族老家,她把带领家乡人摆脱贫困、走向美好生活作为自己的梦想。
致富的路崎岖坎坷,是她不变的初心给予她面对一次次失败的勇气,是坚定的信念,使她没有停下追寻梦想的脚步,对初心的坚守,终让她走出阴霾,带领村民摘下贫困的帽子,使生活面貌焕然一新。
真可谓初心不忘,方得始终。
不忘初心,源于对所做的事的一腔热爱。
在诸侯纷争,战乱四起的春秋时期,五十五岁的孔子决定周游列国,他的梦想是推行儒家的“仁政德治”,他的初心是天下大同。
他坚守初心,承受一路的艰难;他为了传道,笑对世人的非难;回到鲁国他依然不改初心,教导学生,白发苍苍却仍呕心沥血。
这种坚守初心的守望,让孔子成为中国历史上历代人敬仰的“圣人”。
2004年高考作文命题预测作文2200字,高考优秀作文,.doc
2004年高考作文命题预测作文2,高考优秀作文,关键字:范文江苏省海安县大公中学唐步荣(226623)一、要关注考试说明。
2004年高考语文说明中关于高考作文的要求,明确提出“观点具有启发性”,而2003年考试说明中此句的表达为“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这是今年考试说明中关于写作内容的重大变化,这个变化应引起广大教师和考生的高度重视。
如2003年高考语文说明关于作文的要求是“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高考作文考的话题是“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作文考试话题和考试说明的要求非常契合,因为感情的亲疏关系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人们总喜欢带着感情色彩这个有色眼镜看问题看世界,浮云遮眼,由此可以“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
而今年高考说明确提出“观点具有启发性”的要求,所谓启发性就是见解深刻,能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
当然这里的启发性要依高中毕业生的年龄和水平在考场上所能作出的文章的见解的优秀程度而言的,不能用评价专家学者文章所达到的思想深度作为衡量高考作文的标准。
高考作文对\"深刻\"这一发展等级的认同实际上就是强调作文的观点要具有启发性,这种观点包含社会流行的正确观点与自己深切体会这两个方面。
这就意味着今年的作文话题也一定会与之相适应,可能首先要从所给的话题中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且所提炼的观点要具有启发性,然后再进行写作,而不再象前几年“诚信”“心灵的选择”“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那样,话题比较明确,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因而今年写作的难度可能有所加大,学生更容易偏题走题。
如今年南通市一模考试的作文是要求以“方西瓜”为话题,“方西瓜”本身具有比喻义,学生由于不能把握所提供材料中“方西瓜”的正确含义,因而审题错误,提出的观点不能紧扣话题,走题偏题的很多,所以要加强学生审题能力的重点训练,能让学生从话题中提炼出正确的并具有启发性的观点。
二、要关注双论题的话题。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不被表象蒙蔽,做出正确决定”审题指导及优秀作文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不被表象蒙蔽,做出正确决定”审题指导及优秀作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其中书写5分)孔子有一个学生救落水小孩后,接受了小孩父亲为表感谢送的一头牛,众人都批评他贪心,孔子却赞扬了他;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在他国垫钱赎回一个鲁国奴隶,却没有遵照鲁国的规定到官府去领回垫付的钱,众人都赞扬他品格高尚,孔子却批评了他。
众人看到的只是有人接受了一头牛或是舍弃了一袋钱的表面现象,而孔子则不同,他看到的是接受一头牛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舍弃了一袋钱反而会导致人们不愿花钱赎人。
由此看来,看待一件事,不能只看到表面现象,而要看清它的实质。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
文中如果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审题指导】1.题意分析:第一段写了两件事。
孔子的一个学生救助落水儿童,并接受了孩子父亲贵重的谢礼;另一个学生垫钱赎回了在他国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但没有按规定回国报销。
对于这两个学生的行为,众人批评前者而赞扬后者,孔子的态度却与众人截然相反。
第二段指出,众人只看到“接受一头牛”“舍弃一袋钱”这些事情的表面现象,而孔子能看到“接受一头牛”背后更多人会去救人的实质,看到“舍弃一袋钱”背后人们将不愿花钱赎人的真相。
这说明了看待一件事的时候,是否止步于表面现象,会让人们的看法相异甚至相反。
第三段揭示了:看待一件事,应该看清现象背后的实质。
结合第二段的内容,可以进一步明确,本题强调的是看清事情实质的重要性。
2.对题意支撑的界定:事情的表面现象往往和事情的实质存在着较大差异。
同时,表面现象又是简单的、直接的,更容易被人们看到和认可。
因此,人们常被事情的表面现象所蒙蔽,无法认清其后的实质。
本题题意理解:只有看清现象背后的实质,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事情,解决问题。
①支撑恰当:记叙性文章的事件或议论性文章的材料与所表达的题意(观点、思考等)有着内在逻辑的一致性,支撑的内容能具体呈现出题意所蕴含的事理逻辑,让人信服自己表达的观点和思考。
2024高考模拟作文试题解析与范文
2024高考模拟作文试题解析与范文2024高考模拟作文试题解析与范文【试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某中学的开学典礼上,校长为勉励师生,特邀请了四位嘉宾进行演讲。
其中三位嘉宾是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分别是科技创新者、航天员和创业者。
另外一位嘉宾是虚构的人物,是该校一位已故校友,生前为该校的学生会主席,虽然他早已离开人世,但他的事迹仍感染着许多人。
【试题解析】这道作文题的形式比较新颖,采取了嘉宾演讲的方式来进行。
题目中给出了四位嘉宾的身份和背景,要求从中选择一位作为写作的中心人物,并通过他的事迹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选择嘉宾时,需要注意到题目中给出的四种身份——科技创新者、航天员、创业者和已故学生会主席。
这些身份代表着不同的领域和价值观念,因此选择哪一位嘉宾作为中心人物,需要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和擅长的领域,以及对该领域的认知和理解。
在确定中心人物之后,需要深入了解该人物的事迹和成就,并从中挖掘出能够引人深思的主题和观点。
需要注意的是,该人物的事迹需要与自己的主题和观点相符合,不能过于离题或牵强附会。
在写作时,需要注意结构的清晰和语言的流畅。
文章的开头需要简明扼要地引出中心人物和主题,中间部分需要具体阐述该人物的事迹和观点,结尾部分需要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呼吁读者应该怎样去做。
【范文欣赏】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思考和感悟。
今天,我想与大家谈论的是我们学校已故校友、学生会主席李明。
李明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他不仅成绩优秀,而且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创新能力。
在他担任学生会主席期间,他积极组织各种活动,为学校的同学们带来了很多欢乐和收获。
他的创新思维也让我们学校的很多活动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但是,李明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他更是一个伟大的人。
在他毕业后的第三年,他被诊断出患有晚期癌症。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噩耗,李明不仅没有沮丧和消沉,反而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去面对生活和死亡。
2024年高考全国各地模拟考作文汇编第6辑
2024年高考模拟考作文“原题+审题+立意+例文”第6辑01【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鲁迅的杂文集《热风》里,有一篇《生命的路》。
这是鲁迅第一次给“路”下定义:“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一年多后,他又在《故乡》中说出了经典的一句:“其实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引用了鲁迅先生不同时期的两句话。
两句话之间的联系主要在于它们谈论的主体——路。
因此,文段内容可分为两层,两层之间是并列关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分。
第一句话“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重点在于“践踏出来”“开辟出来”,从“路”的象征义、比喻义出发,强调要成就事业,就必须有开拓性、创新性,侧重于对个人、个体奋斗特质的要求;第二句话“其实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也是从“路”的象征义、比喻义出发,从“本没有”到“便成了路”同样强调就要敢于探索,不怕艰难险阻,不怕迂回曲折,团结一致,持之以恒,才能达到人生目的,侧重于强调集体的力量,强调希望的引导作用。
在这里,要明白“路”这个词是富有抽象意义和象征意义的。
它既可以指一个人的成长之路,也可以指一个国家的发展之路,更可以指人类社会的文明进阶之路。
现实中的路往往有起点和终点,但成长之路、发展之路、文明之路却永无止境,更多的时候,阶段性的终点是下一阶段的起点。
考生在写的时候,要把握好“路”的抽象意义。
因此,文章在选择立意的过程中,可侧重于前者或侧重于后者,更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既强调个人的开创性和探索精神,又强调在个体的引领下发挥集体力量才能获得伟大的成功,成就宏伟的事业。
最后还可联系现实,说明今日世界正处于大动荡的变革时期,中国要发展,必须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更需要无数仁人志士汇聚集体力量,才能行稳致远,进而升华主题。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优秀范文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优秀范文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了匠人世界。
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
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
工匠精神深藏着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也有人说,现在是高铁时代,还在倡导工匠精神,显然与时代格格不入;还有人说,应把工匠精神与创新理念相结合,才与时俱进。
对于上述说法,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联系实际,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发出这样的感慨:我真的是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
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精致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说文》里记载:“匠,木工也。
”今天作为文字的“匠”,早已从木工的本义演变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
一位作家说过,能将胡辣汤做得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和能让火箭上天没有本质的区别。
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分殊。
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
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稳健人文素养的国家。
“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
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
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及优秀范文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及优秀范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老子认为“知足者富”“知足不辱”。
鲁迅却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xxx也说:“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1】:寻觅心灵深处的满足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被各种欲望和追求驱使着,不断地向前奔跑。
然而,当我们疲惫不堪地回首时,是否会感叹:我们是否走得太快,以至于忘记了我们为何出发?这时,我们不禁想起老子所说的“知足者富”“知足不辱”。
与此同时,鲁迅和xxx的观点也提醒我们,不满是向上的车轮,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么,在这个矛盾的世界里,我们如何在追求与知足间寻找平衡呢?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总是容易被眼前的诱惑所迷失,拼命地追求物质上的满足。
我们渴望拥有更多的金钱、更高的地位、更好的名誉,却忽略了心灵的滋养。
而心灵深处的满足,才是真正的财富。
当我们学会在心灵深处寻找满足时,我们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东西,是我们以前从未注意到的。
然而,知足并不意味着懈怠和停滞不前。
知足是一种心态,它让我们学会珍惜和感恩,让我们明白,生活中总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无法改变的,而我们要学会接受这些现实。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满足于现状,不再追求更高的目标。
相反,我们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更加努力地去追求我们的梦想,去实现我们的目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找到真正的满足。
在寻找心灵深处满足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学会放下那些不必要的负担。
我们总是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而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
我们害怕失败,害怕失去,于是我们紧紧抓住那些看似重要的东西,却忽略了生活中真正的美好。
当我们学会放下这些负担,我们会发现,生活原来可以如此轻松,如此美好。
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及优秀满分范文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及优秀满分范文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观点越来越多元的世界里,是否只有坚持自我,才能获得理想的人生?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上下求索品人生有人欣赏陶渊明“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人生态度,认为在观点越来越多元的世界中,只有坚持自我,才能获得理想的人生。
诚然,相较过去“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文人,在纷繁多元的世界里当代人接触到了太多的观点与想法。
而这些观点的传播在高速的信息时代似乎变得没有门槛,所有人都能在网络上各抒己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人们变得容易被信息过载所裹挟,在自己前进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所以,在信息洪流中,在雨滴汇成洪水的集体无意识中,坚持自我起到明辨、求本之用。
但只有坚持自我,是不能获得理想人生的。
马克思说:“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味地执着于坚持自我,而不顾身处之环境,就极易陷入“我执”的困境之中。
就像王安石在变法中不顾外界环境而一意孤行,最终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变法的失败。
因此,对于观点多元的世界,我们不能徒然抱以消极态度来面对。
观点的多元化恰恰带来思维的碰撞与交集。
在结果尘埃落定之前没有人能预知什么样的路径方法才能获得理想的人生。
人生曲折而漫长,注定充满失败与试错,观点的多元则提供了由不同人生所带来的经验结论的启示。
所谓独立的人格,是对世界纷繁的经验观点慎思明辨、有所筛选,而后笃志前行以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如同在洪流中像一滴雨滴一样爬上自我之井,而非单一地坚持自我。
鲁迅在弃医从文后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道路,难道不也是西方新观点与旧观念碰撞而给人提供的新机遇与新希望吗?进一步慎思明辨,即便是在观点多元的世界,也并不保证一定有理想的人生。
理想的人生总是因人的价值观而异的,没有谁的人生比谁更高贵。
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切莫因羡他人之生活而忘自身之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写作提示[设计一]老树的影子是一堵/黑色的墙/小树的脖子/伸了又伸/也望不到春天/它站在墙下等待岁月/老树走了的时候/小树也长成了墙/有更小的树/在墙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的人才培养、录用、奖惩等都遭遇过一堵堵无形的墙。
请以“墙”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此题设臵了一定的审题难度:①材料是一首诗,也是一则寓言,学生首先要审明材料的意蕴;②话题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学生不仅要理解现实中的“墙”,还要理解抽象的“墙”。
官场上有一堵厚厚的墙,岗位聘任中有一堵厚厚的墙……社会要想获得快速发展,就必须推倒这些“墙”。
[设计二]有一对父子性格都很不好,从不肯谦让别人。
一天,父亲留客人在家喝酒,派儿子进城去买肉。
儿子买肉回来走到城门前时,刚好遇到一个人从对面走过来,两人互不相让,于是都站在那里。
过了不久,父亲来找儿子,看到了这一幕,他就对儿子说:“你先拿肉回去陪客人吃饭,让我在这里跟他对着干。
”请以“性格与处事”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作文应该围绕“性格”对“处事”有没有影响和有怎样的影响来展开。
故事虽然浅显易懂,但二者的关系却需要做一番思考。
此题意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关注现实。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果只依照自己的性格处事,就会受到诸多阻碍,所以我们应培养良好的性格,灵活地处事。
[设计三]有一个劳改犯在外出修路的途中捡到1000元钱,他不假思索地把钱交给了监管警察。
可是,监管警察却轻蔑地对他说:“你别来这一套,拿自己的钱这样来贿赂我,想减刑是吗?你们这号人就是不老实。
”劳改犯顿时万念俱灰,觉得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相信他了。
当天晚上,他越狱了,准备远走高飞。
在抢到了足够的钱财后,他乘上开往边境的火车。
火车上很挤,他只好站在厕所旁。
这时,一位非常漂亮的姑娘走进厕所,关门时却发现门锁坏了。
她走出来,轻声对他说:“先生,你能为我把门吗?”他一愣,看着姑娘纯洁无邪的眼睛,他点点头。
姑娘红着脸进了厕所,而他则像一个忠诚的卫士一样,严严地把守着门。
在这一刹那,他突然改变了主意。
当火车停靠在下一站时,他到车站派出所投案自首了。
是啊,在这个世界上,信任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东西,它来自一个人的灵魂深处。
请以“信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此题意在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进行思考,可以写信任对人的影响,也可以写社会要营造一个相互信任的环境……[设计四]比利时《老人》杂志曾在全国范围内针对60岁以上的老人开展了一次题为“你后悔什么”的专题调查活动,调查结果很有意思:72%的老人后悔年轻时不够努力,以致事业无成;67%的老人后悔年轻时选错了职业;63%的老人后悔对子女教育不够或教育方法不当;58%的老人后悔没有锻炼身体;56%的老人后悔对伴侣不够忠诚;47%的老人后悔对双亲尽孝不够;41%的老人后悔选错了终身伴侣;36%的老人后悔自己未能周游世界;32%的老人后悔自己一生过于平淡;11%的老人后悔没有赚到更多金钱。
读上述材料,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或联系社会上的一些现象,以“为了将来不后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提示】要写好这个话题作文,应注意:一是原材料的提示作用,原材料总结了很多方面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某一方面来思考,不必面面俱到;二是要尽量符合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材料中的“年轻时不够努力,以致事业无成”、“对双亲尽孝不够”等角度都比较切合中学生的实际,也比较容易展开思路,有话可写;三是要突出“为了将[设计五]有个鲁国工匠,听说越国生活富足,便想搬到越国去住。
有人对他说:“你这样做不会有好结果。
”工匠不服,说:“我会做鞋,我的女人是纺织能手,靠我们的手艺难道还不能生活?”那人说:“越国人喜欢赤足,你做的鞋卖给谁?越国人习惯散发,你女人织出素绢做成帽子有人买吗?你的长处在那里都用不上,你能有好日子过吗?”工匠点头沉思。
以上是一则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中看到一些智慧。
开拓创新精神与成就事业有没有关系呢?请就“开拓创新精神与成就事业”这个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写作提示】英雄只有找到用武之地,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要找到用武之地,就要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勇于利用原有优势开拓新的领域。
大家都不去开拓创新,怎么促进社会的进步呢?[设计六]一位楚国商人要卖他的宝珠。
为了衬托宝珠的高贵,他用名贵的木材做了一个精美的匣子,用香喷喷的香料熏烤它,用光闪闪的珠玉镶嵌它,用漂亮的玫瑰石装饰它,用五光十色的羽毛点缀它,再把宝珠放在这美丽的匣子里。
有人见了十分喜欢,愿出重金,却只买那华美的匣子,不要匣子里那颗珍贵的宝珠。
楚国商人不同意,说不能单买匣子,要买一起买。
双方僵持不下。
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形式和内容与对事物判断的正误之间有没有关系呢?请就“形式和内容与对事物的判断”这个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写作提示】形式有时确实很重要,但它永远不会超过内容。
因此,一个人应有正确的判断力,决不能只看外表不看本质。
[设计七]前,鲁国有个名叫公孙绰的人,他对人们说:“我能把死人救活。
”人们问他有什么办法。
他回答说:“我本来就能治好半身瘫痪的病,现在,我再把药量增加一倍,就能救活死人了。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事物的数量与效果并不总是对应的,不能靠盲目增加数量来解决不同性质的问题。
请以“数量与效果”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写作提示】故事中的公孙绰只会机械地看问题,他看不到从“半身瘫痪”到“死”已经起了质的变化。
立意宜以批判机械追求数量、混淆量与质的界限为主题,但不要写成概念解析,而要融理于事。
[设计八]一户人家,灶上装了个直直的烟囱,灶旁堆满了柴禾。
有人劝他们把烟囱改弯,把柴禾搬开,免得发生火灾,这家人不听。
后来果然失火,幸亏邻居来救,才扑灭了。
于是这家人杀牛摆酒感谢救火的邻居,却不请早先劝他们改造烟囱的那个人。
有人对主人说:“如果你听了那人的话,不但不要破费摆酒,房子也不会起火。
今天,你论功请客,怎么可以忘记那位劝你改灶搬柴的朋友呢?”主人听了,这才醒悟,去请了那位客人。
直到今天,我们还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甚至相反的情况。
我们在驾驭和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时候,科学预案与事业的成功有没有关系呢?请就“科学预案与事业的成功”这个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写作提示】一场非典灾难,让人们了解了预案的重要。
“科学预案”实际上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有备无患”“防患未然”,它与事业的成功密切相关,千万不可轻视。
[设计九]热带丛林中,人们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式捕捉猴子: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子里面装上猴子爱吃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够猴子的前爪伸进去,猴子一旦抓住坚果就不再放下,爪子也就出不来了。
这就是猴子的习性和悲哀。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时也会犯类似于猴子的错误,对此你有什么体会和见地,请以“学会放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提示】材料中的猴子的确很愚蠢,它的可悲可叹就在于不愿放弃已经拥有的东西。
其实,不仅猴子这样,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有时也会如此。
[设计十]浪网与全国其他一些强势媒体共同推出的大型公众调查“20世纪文化偶像评选活动”已落下帷幕,根据选票评出的“十大文化偶像”按得票多少排列分别是:鲁迅、金庸、钱钟书、巴金、老舍、钱学森、张国荣、雷锋、梅兰芳和王菲。
这次调查无论是在参与人数还是在公众关注度上都创下了全新的纪录。
评选结束后,许多人对张国荣和王菲的当选议论纷纷。
请以“十大文化偶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从立意的角度看,可以对“十大文化偶像”的评选活动本身发表议论,褒贬均可,但必须言之有物,言之有理;也可对当选的人物进行评议,认为哪一个或哪几个你觉得不应当选。
无论持哪种观点,都应做到既照顾全面,又突出重点。
[设计十一]一位富人带他儿子到乡下去玩,想让儿子看看乡下人有多穷。
他们在一个非常简陋的农舍里呆了一天一夜。
回到家后,父亲问儿子:“这一趟玩得怎么样?”儿子回答:“好极了,爸爸。
”父亲又问:“你发现他们有多穷了吗?”儿子说:“发现了。
”父亲接着问:“你明白了什么?”儿子回答说:“我明白了我们家有一条狗而他们有四条;我们家花园里有一个喷泉,可他们有一条望不到尽头的河;我们花园里有进口的灯,可他们有星星;我们的花园只到院子尽头,可他们的花园一直到天边。
”儿子说完后父亲哑口无言,儿子又添了一句:“谢谢爸爸让我知道我们家有多穷。
”读完这则材料,请以“贫穷与富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提示】“贫穷”与“富有”永远是相对而言的,而且“贫穷”与“富有”的衡量标准也各有不同,腰缠万贯的富翁金钱无数,可是胸无点墨,为富不仁,这种人难道能说是富有的吗?而那些安贫乐道的人,追求知识、理想与美德,尽管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其精神世界却很丰富,你能说这种人贫穷吗?[设计十二]87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老人:“您是在哪里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的?”那位老人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老人继续说:“在幼儿园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永远不要打人;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伤害了别人要道歉;吃饭之前要洗手;要知羞耻,有廉耻之心;午饭后要休息一会儿;唱唱歌,跳跳舞;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要相互团结,彼此扶助;要始终保持一颗惊喜好奇的心……”请以“准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获得诺贝尔奖的老人讲到的这些幼儿园准则,作为成年人又能做到多少呢?我们在幼儿园里就学会了的准则,却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被我们渐渐遗忘甚至抛弃了。
在忙碌且有些茫然的生活中,如果我们能时常重温那些朴素的人生道理,我们将会受益匪浅。
[设计十三]霍金的一次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走上讲坛,面对这位已在轮椅上生活了几十年的“当代爱因斯坦”,深感景仰之余,她问:“霍金先生,你的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霍金的脸上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敲击键盘,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而醒目地显示出这样的文字: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及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一阵心灵的震颤之后,掌声雷动,人们纷纷拥向台前,簇拥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困境中的霍金,以自己超人的意志和毅力,战胜了自我,超越了自我,实现了自己的最大价值。
请以“生命的质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提示】世人推崇霍金,不仅仅因为他是智慧的英雄,更因为他是一位勇于同厄运抗争的斗士,令人感动的是他直面苦难时坚忍、坚韧、坚强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