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制度的有效性:我国政治稳定的基本前提

合集下载

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论述

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论述

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论述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职责和使命,也是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

重要论述如下:一、政治安全与社会稳定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政治安全与社会稳定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它们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只有在政治稳定的基础上,国家才能形成统一、稳定、有序的政治局面,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促进政治制度的顺利运行。

只有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国家才能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维护政治安全与社会稳定是国家治理的核心任务。

维护政治安全与社会稳定是国家治理的核心任务。

政府作为国家的管理者和执政机构,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责任。

政府要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法治体系,加强监督执纪问责,提高行政效能,为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坚实的基础。

政府还要积极实施民生工程,加大对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的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增强社会稳定性。

三、政治安全与社会稳定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

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对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维护政治安全是国家统一的重要条件,只有保持国家政治的稳定统一,才能有效防止国家分裂分离的可能。

维护社会稳定是民族团结的基本前提,只有社会稳定才能形成各族群众和谐相处的环境,共同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四、维护政治安全与社会稳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

政治安全是国家体制、政权和政治权威的安全,是国家从政治上抵抗内外威胁和风险的能力。

社会稳定是国家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的安全,是国家从社会上维护社会稳定和正常运行的能力。

只有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得到有效维护,才能保障国家整体安全和国民生命财产安全。

五、维护政治安全与社会稳定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政治、法治和文明的重要象征,它们体现了国家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国家社会的文明程度。

社会稳定基本情况汇报

社会稳定基本情况汇报

社会稳定基本情况汇报
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

当前,我国
社会稳定基本情况如下:
一、政治稳定。

我国政治稳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党的领导是我国政治稳
定的根本保障,各级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
肉联系,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二、经济稳定。

我国经济保持了长期稳定增长的态势,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政府加大了对就业、社会保障等方
面的投入,有效保障了社会的稳定。

三、社会治安稳定。

我国社会治安稳定良好,各地公安机关加大了对治安工作的投入,有效打击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
全。

四、民生稳定。

政府加大了对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大力改善
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增强了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五、文化稳定。

我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产业不
断壮大,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为社会稳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

六、外部环境稳定。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强与各国的友好交往,维护了国际
和平与稳定,为我国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之,当前我国社会稳定基本情况良好,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和问题。

我们要继续保持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民生稳定、文化稳定和外部环境稳定,加强风险防范,切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浅谈政治合法性视角下我国的政治稳定

浅谈政治合法性视角下我国的政治稳定

( 一) 政 治合 法 性 的 含 义
合 法性 是政 治学 的一个 重要 概念 , 李普 赛 特 曾 指出 : “ 合 法性 是 指政 治系 统使 人 们 产生 和 坚 持现 存政 治制 度是社 会最适 宜 制度之 信仰 的能力 。” l 1 I
政治合法性是人们对执政者地位 的一种 自愿
第3 4卷 第 1 1 期
2 0 1 3年 1 1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u ma l o f C h i f e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 S c i )
Vo 1 . 3 4 No . 11
基金项 目: 本 文 是 安 徽 师 范 大 学哲 学社 会 科 学 繁 荣 发 展 计 划重 点 项 目“ 社 会 风 险 中的 公 共 安 全 治 理 研 究 ” ( S RZ D2 0 1 3 0 5 ) 的
阶 段 性 成 果之 一 。

66 —
展 理性 、 科 学 的政治 合法 性 奠定 了基础 。 政 治合 法性 是 维 系政治 稳 定 的基础 , 是进 行 继 承 与发 展 ; 另 一方 面 , 指 被 统治 者 或公 民愿 意按照 政治权 威 的要求 去思想 和行 动 , 公 民不 会使 用 非法 手段来 参 与政治或 夺 取政权 , 政 府也 不 会采 用暴力 或强 制手 段压制公 民政治行 为l 3 l 。
二、 政治合 法性 和政治 稳定 二者 间的关 系
政 治 合 法性 是 被 统治 者 对 统治 者 政权 的一 种
的关 键成 分相 对来说 不发 生变 化 、 政治 发展 不发 生
认 同, 是他们用来表达和寻求 自己政治利益 的一种

政治稳定性

政治稳定性
其次,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主体是人民。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制度是按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 建立起来的,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占主体地位。全国人民通 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自己团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行使管理国家与社会事务的权力。同 时,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全国范围的、群众性的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与资产阶级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强调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强调党的群众路线,有着密切 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并且把民主集中制作为自己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因此,广大人民 群众的真实意志与利益要求基本上可以通过制度化渠道进入政治决策系统,从而有力地保证了人民民主权利,能有效地实现人民的利益要求。
当代中国政治是稳定的。事实胜于雄辩,中国这几年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面对困难时所展现的中华精神是振奋人心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2010年的世博会的绚丽开场。在面对汶川地震时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再一次遭受地震之痛的坚强奋进,众人高呼:玉树不倒,青海长青!
而谱写这绚烂史诗的恰是以政治稳定为基础的。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保证了政治的定性
一定的政治制度是一定的历史环境的产物,是各阶级利益调和、妥协的结果。所谓制度选择,就是各民族依据一定的历史环境,确立一种政治制度,以维持着一定的政治秩序,以一定的方式配置社会资源,从而求得社会系统有序生存、正常运行和合理发展。 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是指1949年10月以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它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人民民主专政为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政体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制度,民 主集中制的权力运行机制和组织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新型社会主 义政党制度,社会主义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选举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从这一制度体系的建立、运行与变迁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对我国政治的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制度的人民性使得中国政治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人心稳定是政治稳定的基础。

浅谈政治合法性视角下我国的政治稳定

浅谈政治合法性视角下我国的政治稳定

浅谈政治合法性视角下我国的政治稳定作者:谈晓敏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1期摘要:政治发展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动态过程,其内在政治体系的有序性就是政治稳定,而这种有序性是需要人民对政治统治者的认同和拥护来予以保证的,也就是说政治稳定是以政治合法性为前提和基础的。

目前,由于社会结构及体制的转轨和利益多元化,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凸显。

这些矛盾使得人民开始怀疑政治统治者的有效性,会影响政治体系合法性的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威胁政治稳定。

因此,我国政府必须重视合法性危机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来巩固其合法性基础,维持政治稳定。

关键词:政治合法性;合法性危机;政治稳定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066-03政治合法性是被统治者对统治者政权的一种认同,是他们用来表达和寻求自己政治利益的一种方式,它是政治体系正常运转、政治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维持政治稳定与促进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政治合法性与政治稳定的基本概念(一)政治合法性的含义合法性是政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李普赛特曾指出:“合法性是指政治系统使人们产生和坚持现存政治制度是社会最适宜制度之信仰的能力。

”[1]政治合法性是人们对执政者地位的一种自愿认同,这种认同感需要执政者采取一定措施来加以维护。

政治合法性关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个方面:其一,统治者借助意识形态、舆论宣传、传统习惯等手段来影响公众之认识,以证明加强其统治的合法性;其二,被统治者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并非丧失完全独立的判断能力,其必然根据现实利益情况来分析评判统治者的合法性。

(二)政治稳定的含义目前,学术界对政治稳定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是政治学家塞缪尔·P·亨廷顿的说法:“政治稳定有两个基本要素,即秩序和持续性。

秩序意味着政治体系相对来说不存在暴力、武力、高压政治和分裂;持续性意味着政治体系的关键成分相对来说不发生变化、政治发展不发生中断、社会中不存在希望政治体系来个根本改变的重要社会力量和政治运动。

毛概课后题答案补充2

毛概课后题答案补充2

1. 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

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就一定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有力支撑,一定要改变国人均劳动生产率低、附加值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物耗能耗高、生态环境代价高的现状。

必须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创造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创造自主世界著名品牌,提高制造产品的附加值、发展增值服务,鼓励发展跨国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必须在发展劳动密集产业的同时,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实现由世界工厂向创造强国的跨越,提高国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应对世界科技革命和提高国竞争力的需要。

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本出路。

我国在实现现在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后使经济总量大幅跃升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在经济发展的时间过程中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认识也不断深化越来越感到国民经济发展要速度快么热切还要质量和效益好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提国民年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同时也是金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十七大进一步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几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被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只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东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以来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继续包处经济平稳狡狯和可储蓄增长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2. 为什么要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第一,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能够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政治安全的核心内容

政治安全的核心内容

政治安全的核心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其中,“政治安全”位列其中。

对此,我国领导人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的方略”和“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目标”,以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等重要论述。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强调“政治安全”这一概念。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国家政治安全为核心的一系列安全思想与安全实践的总称。

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形成总体国家安全观,并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实践上升到党和国家战略高度,为国家安全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期中国国家安全工作总纲领和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我国国家安全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从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出发,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安全形势,积极推进国家安全战略建设,着力维护国家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马克思主义国家思想在新时期中国国家安全实践中形成的重要成果,是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理论体系在新时期中国国家安全实践中的重大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当代中国国家安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出发点,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保障,以军事安全为重点防御对象,注重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与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全面稳定和谐。

二、政治安全的核心要素政治安全,也就是国家政治生活中政治活动的状态,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关系,包含了政治安全与非政治安全两个方面。

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是,政治安全与社会生活状态、社会关系密切相关,是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二是,政治安全与政治制度存在紧密联系。

3.2020年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政府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3.2020年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政府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政府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27分)1.经济体制,是一个国家管理经济的方法、方式和制度的总称。

2、按照支出的经济性质,公共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3、货币政策一般分为三类,即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和均衡性货币政策。

4、市场经济的特征有自主性、平等性、平等性、法制性、竞争性、开放性。

5、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税种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6、所谓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7、按税收负担是否可以转嫁,税种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8、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区域布局政策。

9、财政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国家预算和税收/、狭义的政府专指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

/、政府职能,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而承担的职责。

/、财政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国家预算、国家税收、国家信用、财政补贴。

/、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区城布局政策。

/、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有有效竞争原则、公开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效益原则。

/、税收的原则有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适度原则。

/、按税收负担是否可以转嫁,税种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政府在进行社会经济管理中扮演着五种角色,即调控人角色、公益人角色、管制人角色、仲裁人角色和守夜人角色。

/、经济体制,是一个国家管理经济的方法、方式和制度的总称。

/、货币政策的目标一般都有四个,即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资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

/、私人产品是指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或服务。

/、按照支出的经济性质,公共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按收入形式,财政收入分为各项税收、专项收入、其他收入、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

/、市场机制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

/、政府管制包括经济管制和社会管制两大类。

/、公开市场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各种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行为。

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

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

3 . 1 政 治稳 定是 政治 发展 的前提 任 何 的发展 都要 以稳定 作 为前 提 。邓小 平 就说 过 , “ 中 国 的问 题 ,压倒 一切 的是 需要 稳定 。 ” 可 见稳 定 对 于发 展 的重 要 意 义 。政
治 稳定 对政 治发 展也具 有 同样 重 要 的 作 用 。稳 定 的 国内 外 环 境 是 个 国家政 治 、经 济 、文 化 发展 的必 要 前 提 ,经 济 文 化 的发 展 又
手 段 又 互 为 目的 。
派伊 在 《 政 治发 展 面面 观 》 一 书 中 总结 了政 治 发 展理 论 学 家 观点 ,说 政治 发展 就 是 政 治 现代 化 。政 治 发 展 是 现代 化过 程 中积 极 的政治 变迁 ,即 国家 公 共 权 力配 置 社 会 利 益 的 理 念 、制 度 、规 则 、程序 等 的积极 变 化 。政 治 发 展 的 内容 主 要 包 括 政 治 系统 功 能 的 完善 、政治 制度 化程 度 的提高 、政 治参 与广 度和深 度 的增 强等 。
级 中的政 治 领 导 集 团 ,根 据 社 会 矛 盾 状 况 ,适 应 社 会 发 展 要 求 ,
利于 人们 更好 地认 识 和评 价 政 府 政策 ,更 好地 实 现 政 治 参 与 ,为 政治 发展 汲取 人 民的智 慧 。 3 .2 政治 发 展是 实现政 治稳 定 的重要 途径 和 内在要 求 政 治发展 是经 济 发 展 的 前提 ,是 适 应 并 促 进 经 济 发 展 的 政 治
政治改革是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矛盾状况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依靠现有社会制度本身的力量所进行的改进政治体制调节政治关系完善政治功能以巩固和加强其政治统治的过程被称作政治改革
敢 法 论 坛

继续教育政治学理论考试试题

继续教育政治学理论考试试题

错误情况:单选题----------------------------------------------------------------------------------------------------3.()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过程,它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是政府与公民关系的重大变革。

正确答案:A.治理5.作为民间社会的公民社会,将公民社会解释为非政治的领域,这种做法把公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视作一种没有关系的关系,公民社会的政治是一种()。

正确答案:B.“非政治的政治”6.随着多数民主政体向两大政党体制转化的总体趋势,庞大的、努力取得各类选民支持的政党增加了,德国政治学家奥托·基西海默把这种新型的政党称为()。

正确答案:B.“兼容型”政党多选题----------------------------------------------------------------------------------------------------2.“资产阶级社会”的公民社会理论派别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正确答案:A.约翰·格雷D.约翰·基恩3.法国政治学家莫里斯·迪韦尔热认为政党的类型可以分为()。

正确答案:A.干部型B.群众型 D.信徒型4.治理兴起的背景有哪些?()正确答案:A.政府失灵的强烈反弹B.经济全球化的要求C.公民社会的不断成熟D.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5.我国政府主要有哪四大政治职能?()正确答案:A.军事保卫职能B.外交职能D.治安职能E.民主政治建设职能判断题----------------------------------------------------------------------------------------------------3.政党的成员构成可以作为政党阶级性的判断标准。

党的稳定是中国政治稳定的根本前提

党的稳定是中国政治稳定的根本前提

党的稳定是中国政治稳定的根本前提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日起,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党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独一无二的核心地位。

本文从政治稳定的含义、内容和表现类型出发,通过对中国国家体系、权力配置等方面的历史沿革、现实分析和比较研究得出中国共产党的稳定是中国政治稳定的前提,就如何保持党的稳定做了一些理论意义上的探讨。

标签:中国共产党;政治稳定;前提亨廷顿认为,现代性孕育稳定,而现代化则引发不稳定。

①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时期,维护社会稳定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安居乐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政治稳定是社会稳定最基本和最集中的表现,是社会稳定追求的首要目标。

影响一个国家政治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国共产党成为整个国家政治体系的建造者、发展者和完善者。

对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政治稳定之间关系的探究,应该说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一、“政治稳定”的含义、内容以及表现类型我国学者邓伟志先生认为,政治稳定就是指一国政治系统的连续性和有序性。

它包含稳定的政权体系、合理的权力结构和有序的政治过程等三个不同的层次。

政权体系的稳定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政治共同体的稳定,是指国家的完整统一和对国家的认同得以持续。

在我国,就是指公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一个统一完整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政治制度的稳定,是指宪政体制和基本政治制度以及规则得以持续。

在我国,主要是指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邓小平指出“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特别是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

②这里的不能动的遥就是指要保持稳定。

3)执政者的稳定,即不存在政治领导人的非正常更换。

在中国,中国共产党是唯一的合法执政党,执政党的稳定一方面是指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合法的执政党的地位要保持稳定,另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内部,在国家领导人之间,要实现政权的平稳交接,要保持连续稳定行。

从政治合法性浅谈我国政治稳定性的问题

从政治合法性浅谈我国政治稳定性的问题

从政治合法性浅谈我国政治稳定性的问题作者:王浩先来源:《时代金融》2011年第03期[摘要]社会的连续发展既是给政治提供动力的过程,又是在发展中不断产生不稳定因素的过程。

这就要求政治稳定和政治合法双重启动。

在发展中,政治合法性同政治稳定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政治合法意味着政治秩序的被认可,反过来又可以巩固和促进社会政治稳定。

但是,两者之间依然存在着一些变数关系。

某些方面的改变都会影响到二者之一。

本文旨在从政治合法性的角度来看我国政治稳定性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政治稳定性的现实思考。

[关键词]政治合法性政治稳定性政治思考政治合法性是政治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一个国家建立的核心。

当人类有了阶级分化、出现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出现了国家以及政治社会之后,政治合法性便是人类持续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其程度的大小不仅反映了政治民主化进程,同时又是政治体系保持持续稳定的先决条件。

但就目前来看,许多国家的政治合法同政治稳定的关系仍然比较复杂,其作用更像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增强社会的政治稳定,同时也可能带来社会的非稳定发展。

所以,政治合法性同政治稳定性的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政治合法性同政治稳定的关系政治稳定是一种与政治合法密不可分的政治现象,任何政权的存在都有一个合法性问题,并且这个合法性不是一劳永逸的,每个时代都具有不可预测的变动性和历史所赋予的特性,因此为了适应历史发展的转变,政治合法性往往是一个政权能否得以延续和稳定的保证。

所以从根本意义上讲,合法性的增强对于社会的政治稳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政治合法性同政治稳定存在着统一性从政治合法性的角度来说,科学的、理性的、普遍的政权合法性是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作为其建设和发展的平台的。

只有保持科学、有序的政治稳定,才能为政权的合法发展提供制度的保障。

而另一方面,政治的稳定同样也需要一个科学、理性和普遍的政治合法性来伴随。

国家政权的合法性程度越高,那么政治体制对公民意愿的反应程度就越高,就越能够综合公民的利益诉求,及时进行政策调整,使得政治环境保持生机与活力。

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原则性和稳定性

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原则性和稳定性

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原则性和稳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原则性和稳定性,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证。

本文从政治制度原则、制度稳定性以及维护措施三个方面,探讨如何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原则性和稳定性。

政治制度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原则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保持政治制度原则性的根本保证。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坚持这条道路,是保持政治制度原则性的关键。

3.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途径。

这一制度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4.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

这一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5.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要求,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保障。

坚持法治原则,就是要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制度稳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稳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体制稳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

这一体制有效地保证了国家政治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政治制度稳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的经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的经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的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道路,其政治制度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本文将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具体表现。

政治制度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政治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经济发展则是政治制度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政治制度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政治稳定:政治制度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通过强化党的领导、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2.政策制定与执行:政治制度决定了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效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注重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确保了国家政策的科学制定和有效执行,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权力监督与问责:政治制度建设还包括权力监督和问责机制的建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通过加强党内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防止腐败和权力滥用,保障了经济发展的公平和可持续性。

经济发展对政治制度建设的影响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发展是政治制度建设的基础。

经济的增长和现代化进程对政治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推动政治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2.社会利益与分配:经济发展带来了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和重新分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需要不断调整和平衡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

3.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经济发展提升了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需要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尊严。

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的核心。

通过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和战斗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政治稳定对我国社会建设的启示 2

关于政治稳定对我国社会建设的启示 2

关于政治稳定对我国社会建设的启示——读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有感摘要:亨廷顿,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政治思想家之一,也是政治稳定理论的代表人物。

他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这书中研究了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的关系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实现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了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和实现政治稳定的途径,这对于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字:政治稳定内涵因素启示一、政治稳定的内涵及影响因素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最初版在1968年出版,它是20世纪后期有关社会科学著作类的经典之一。

在亨廷顿看来,政治稳定和政治民主不一样,很难定义,他认为秩序和持续性是政治稳定的关键。

秩序是政治体系相对不存在暴力、分裂、高压政策等;持续性是意味着政治体系的关键部分能够稳定,相对不发生变化,当然这不变化也不是说处于一种静止的状态,而是处于变化发展中,只是这变化发展的过程很稳定,不存在根本改变政治体系的政治运动和社会力量。

如政治文化、政治价值、政治基本组织结构不发生变化。

亨廷顿认为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三大因素:现代化、政治参与、城乡差距。

1,现代化亨廷顿说,现代化是一个多层面的进程,它涉及人类思想和行为所有领域里的变革,和政治相关的就包含两类:社会动员和经济发展。

亨廷顿指出社会亨廷顿指出社会动员的程度与经济发展的程度与政治稳定直接相关,社会动员和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在政治上更稳定、更太平。

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打破了传统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社会的动员提高了人们对生活的渴望和追求,经济的发展则满足人们的渴望和追求,然而,现实中渴望和满足是有差距的,这差距就造成了社会的颓废和不满。

亨廷顿得出得出这样一个公式:社会动员÷经济发展=社会颓废而政治的现代化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政治现代化涉及权威合理化,并以单一的、全国的政治权威来取代传统的、宗教的、家庭的和种族的政治权威;第二,政治现代化划分新的政治职能并以专业的结构来执行这些职能;第三,政治现代化增加了社会上的集团参政的程度。

2024年高中语文《乡土中国》全书阅读专题讲解与练习 长老统治

2024年高中语文《乡土中国》全书阅读专题讲解与练习 长老统治

长老统治【内容概述】前面说到了发生于社会冲突之下的横暴权力,以及发生在社会合作过程当中的同意权利,在这一章费老又引入了教化权利。

因为中国的乡土社会显然不是冲突性的专制统治社会,也不是把每个人都当成相同分子的现代社会,如果说横暴权力的理论基础是中国法家思想,同意权力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契约论,那么教化权力就是来自于儒家思想,以长幼次序为前提,因为长辈德高望重,所以后辈要虚心求教,这种教化权力的统治方式就是长老统治。

教化权力是一种言传身教式的,或者说是爸爸式的,在由上一代人把经验传给下一代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威。

教化权力也是维持礼制的基础,靠传统的有效性来发挥作用,所以它发生的条件必然也是一个稳固不变的社会。

当然教化权力的目的不是为了统治你,教化权力是为了让你更好的适应社会,但是他又不会像同意权利一样征求你的许可我,它带着一定的强制性。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孩子上学,如果小孩子有选择,他肯定不会愿意去上学的,但他们又没有力量改变这个既定规则,因为这个规则是大人们定下来的,一方面是为了孩子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确保未来社会的正常运行。

这变化很少的社会里文化是稳定的,很少会出现新问题,那么政治的功能就会减弱,政治只有在应付社会新问题时才会加强。

乡土社会比较稳定,维持社会更多的是依靠教化,“无为而治”、“为政以德”便是这种社会环境下的政治特点。

【思维导图】【教法指导】“抓概念”阅读法“抓概念”就是抓观点、抓重点、抓关键,特别是那些核心概念,抓住了才能纲举目张,把握全书的主要内容和学术创见,理解其研究的价值。

《乡土中国》的后记、目录中都提到一些核心概念,要留心记下,把它们“抓住”。

社会科学论著一般都附有“内容简介”,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前面也会有“摘要”和“关键词”,其中都会标示出核心概念,方便我们去“抓”。

更重要的,是要在正文的阅读中时时留意概念。

碰到概念,就要停留一下,琢磨这么几点:这些概念是在哪些部分、什么“语境”中提出的,其内涵如何,属于一般概念还是核心概念,以及如何围绕概念展开论析,等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第一,邓小平从生产力的高度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

第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不仅讲发展生产力,而且将解放生产力。

的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根本目标,这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最本质的区别所在,是社会主义伟大理想的最本质的体现。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大指导意义: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我们坚持公有制以及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明了方向。

第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突破了把计划经济等一些原本不属于社会主义固有的东西当做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第四,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澄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视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观点,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3、为什么党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首先,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其次,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4、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国政治稳定研究综述_张体魄

我国政治稳定研究综述_张体魄

第23卷 第2期 毛泽东思想研究V o.l 23,No .22006年3月M aozedong Thought StudyM ar 1,2006我国政治稳定研究综述张体魄(西华师范大学 马列部,四川 南充 637002)1摘要2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领域研究的重大课题。

本文就政治稳定研究的必要性,政治稳定的内涵、标志、形态、特点,政治不稳定的产生及原因,实现政治稳定的对策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系统地梳理和归纳了近年来我国理论界研究的最新进展。

1关键词2政治稳定;研究成果;综述1中图分类号2D01文献标识码2A1文章编号21001-8999(2006)02-0153-051收稿日期22005-09-131作者简介2张体魄(1970-),男,四川盐亭人,西华师范大学马列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现代化与发展政治学研究。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比较全面地研究了政治稳定问题,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为了使我国的政治稳定研究自觉走向深入,本文对其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供同仁参考。

一、政治稳定研究的必要性众多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1989年以来,我国的政治稳定研究是新时期促进发展和保持稳定的需要。

首先,政治稳定研究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政治稳定的研究始自古希腊,但作为政治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进行系统研究则是在二战后。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政治发展研究的兴起和对发展中国家政治的关注,以美国政治学者塞缪尔#亨廷顿为代表,形成了一套关于政治稳定的经典界说和判断标准。

多数学者认为,虽其中不乏借鉴之处,但带有明显的西方制度和价值观倾向。

我国历代政治家和理论家虽对政治稳定思想有过许多有益的论述,但我国政治学界对政治稳定理论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政治学者才逐渐运用政治稳定这一概念来分析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现实。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以后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夺取政权过程中最关心政治革命,但十分重视革命成功后的政治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害了政治的稳定 的局面。因此 ,要维护我 国的政治稳定 ,就必须在 坚持基本政治制度 的同时对设置 不科学的各项具体政治制度进行改革或重设 。
其次 ,我们从政治制度运作的效率来看 ,部分政治制度运作低效率带来 了政治不稳定 的因子。我 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的运作不能及时、准确反映人 民的意愿 ,行政制度运作 附带了居高不下的行政 成本 ,基层民主制度运作的流于形式化 ,决策 的欠科学等等,都成为影响政治稳定 的重要 因素 。我们 抽取行政制度作为分析的样本。作为国家行政权的组织体现,行政机关 的职权范 围非常广泛 ,它管理 着经济、社会、文化 、教育、卫生等各方面工作。职权范围之广 ,不仅要求行政制度 的合理设置 ,更 加强调行政制度 的良性运作 。机构臃肿 、人 浮于事、行政审批繁琐 、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等等几乎成 了
的今天 ,深入研究我国政治制度 的有效性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有效性 ”的界定
国内外有若干政治、社会学者 曾对政治 的有效性做 出过界定 ,利普塞特认为:“ 有效性指实际的政 绩 ,即该制度在大多数人民及势力集 团如大商业或军队中能满足政府基本功能的程度。 …在利普塞特 ”1
的设置是科学的 ,这也为我国的政治稳定创设 了基本 的制度基础。如果 中国不搞社会主义 ,不实行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 ,大搞联邦制 ,中国必乱。但是 ,一些具体的政治制度设 置还欠科学 ,比如行 政制度 中原有的审批制度不能有效地解决审批 的效率 问题、户籍管理制度没有正确对待农 民工问题等等 ,司 法制度领域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没有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种劳资纠纷 ,酿成了大量的劳工群体性事件,
看来 ,有效性主要指的是政治制度的作用。国内有人认 为:“ 有效性是指政治权力 的实际作 为,是指政 治权力对社会进行政治管理或政治统治的实际业绩 。_ 以上两种观点基本都把有效性界定为一种实际 ”2 J 的业绩 ,却没有把有效性的全貌展示给我们看。业绩 只仅仅反映 了有效性 的一个侧 面,除此之外 ,有 效性还应该有着其他更为丰富的内容。政治制度有着宽广 的外延 ,它不仅 包括 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 也包括一系列具体的政治制度 ,甚至还包括一些基层 的民主政治制度 。“ 政治制度 的直接责任是根本利 益的分配和再分配,或者说是社会公正。[ 不难看 出 ,政治制度 涉及 的是权威机构 ( ”j 3 主要包括立法 、
收 稿 日期 :2O 0 O6— 6—2 6
作者简介 :张传亮 (92一 ) 18 ,男 ,河南 固始人 ,东南大学政治 公共管理 系政治学 理论 々业 硕士研 究生 ,主要从 事 当
代 中国政 治方 而的研究 。

3 ・ 0
维普资讯
张传亮 : 政治制度的有效性:我国政治稳定的基本前提
即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是与我 国革命和建设 的实践相符合的,也是合乎 中国国情 的一种
必然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政体 ,不仅充分反应了我 国的 国家性质 ,也保障了人 民的当 家作主。单一制作为我 国的国家结构制度 ,符合 中国的历史 和现实国情 。因此 ,我 国的基本政 治制度
二、政治 制度 的 内在 有效性是 我国政治体 系稳定的 内在起点和基本要求
首先 ,我们从制度设置来分析 。基本政治制度 的科学设置为我 国的政治稳定创设 了基本 的制度基
础 ,某些具体政治制度的欠科学设置影响了我 国政治稳定的局面。我 国的国体、政体及 国家结构制度
的设置都是与我国的具体 国情 以及我国社会主义革命 和建设 的实践相符合 的。国体体现我国国家性质 ,
维普资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 8卷第 4期 2 0 年 1月 06 O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Junl f U T (oi c ne din ora o B P Sc l i cs io) aS e E t
V 18。 N . o. o4
O tb r 0 6 coe .2 0
时政观察 ・
政 治 制度 的有 效 性 :我 国政 治 稳 定 的基 本 前 提
张传 亮
( 东南大学 政 治与公 共管理系 ,江苏 南京 2 09 ) 106
摘 要: 政治体系的稳定需要一个能够长期保持有效性的政治制度作为支撑,政治制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一个政治体
系的稳定。我国政 治制度的有效性不仅包含 内在 的有效性 ,也包括外在 的有效性 。政治制度 的内在有效性 是我 国政治 稳 定的内在起点 和基 本要求 ,政治制度 的外在有效性是我 国政治稳定 的外在 保障和必然要求 。 关键词 : 政治制 度 ; 治稳 定 政
中图分类号 :D 2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72 (0 6 4 00 3 08 79 20 )0 —03 —0
政治稳定是政治体系稳定的存在状态 。政治制度作为一系列强制性 的规范而存 在 ,其有效性直接 关系到一个政治体系的稳定 。一个政治体系如若缺乏有效性强劲 的政治制度作 为支撑 ,那么这个政治 体系必将丧失政治上的合法性 ,它也将因此而失去政治上 的稳定 。因此 ,在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司法和行政等机构)的运行规则及其 内部结构 、社会 中基本利益的分 配及分配 的原则等等。考察作为
政治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政治制度的有效性 ,应该从 内在有效和外在有效两个方面来进行。
我们认为 ,政治制度的有效性首先应该指称 的是政治制度 的内在有效性 ,它是政治体系稳定 的内 在起点和基本要求。政治制度的内在有效性不仅包括制度设置的科学性及制度 运作 的有效率性 ,同时 也包含该制度的制度化水平 ,即制度本身能否适应现实需要 ,与 时俱进地进行制度化建设 。其次指称
的应该是政治制度外在的有效性 ,这是政治体系稳定 的外在保 障和必然要求。政治制度的外在有效性 指的是政治制度运作带来的一系列实 际业绩,包括 经济 的、政治 的和社会观念方面的,外在有效性主 要体现在政绩方面。政治制度的内在有效性与外在有效性 的关 系是 :前者是后 者的前提与基础 ,后者
是前 者的表 现与 外化 。
反之如果我国的政治制度在分配根本利益的过程中不能以公正为目标在民众参与热情高涨的情形下不能有效地进行相应的制度化建设我国的政治体三政治制度的外在有效性是我国政治体系稳定的外在保障和必然要求虽然政治制度的内在有效性是其外在有效性的前提与基础但是内在的有效性不易为外界所广泛感知因而外在的有效性就成为衡量我国政治制度是否有效的根本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