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3-7《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同步训练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测试题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测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测试卷第七课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为什么要挣扎?倘若那正是我要到的去处,用不着使力挣扎的。

我一定放弃任何抵抗愿望,一直向下沉。

不管它是带咸味的海水,还是带苦味的人生,我要沉到底为止。

这才像是生活,是生命。

我需要的就是绝对的皈依,从皈依中见到神。

我是个乡下人,走到任何一处照例都带了一把尺、一把秤,和普遍社会总是不合。

一切来到我命运中的事事物物,我有我自己的尺寸和分量,来证实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沈从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美字体赏美文他在痛苦中开花清晨,醒得太早。

随手翻开一本书,是沈从文的书信集,其中有些是他生前没想到会发表的自呓般的文字。

自1949年1月到8月,正是他被人认为“精神失常”的一段岁月。

他在妻子张兆和的信上胡乱圈点,内容大致为:我的痛苦这个世界上没人知晓,生活已经失去意义。

在呓语里,他说:翠翠,你在一点零四的房间里酣睡,还在想着强势的人逼疯了。

一个人面对挫折和痛苦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人生和成就。

真的,这个世界一点儿也不可怕,黑暗也不会黑得真让你走投无路。

只要内心够强大,性情够执着,苦难不过是露珠,迟早会在阳光下化为轻雾。

它可能会改变你的轨迹,却不能摧毁你的尊严与傲气。

当然,它也可能是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

一切由你自己决定。

张兆和在沈从文逝后,轻声说道:斯人可贵。

她的妹妹张充和补充: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选自新浪博客) 【课内挖掘】沈从文及其作品如汩汩的湘江水,在默默流淌中告诉了世人许多许多。

晚年的沈从文调转了人生的方向,让生命的航向适时转了一个弯,在隐忍中孕育了辉煌。

他告诉我们改变亦是一种美丽,从他的人格魅力来看,坦诚、直率,讷于口而敏于心,铸就了一个又一个后人无法企及的辉煌。

他告诉我们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

从世人对其“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的评价中也可以看出“坚守的力量”。

适用角度本素材可应用于“改变”“人生”“坚守”等话题作文中。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习题:第7课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习题:第7课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

[语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67762036】①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②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③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蓝缕....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④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又都一直讳莫如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⑤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解析】本题从用错对象、望文生义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

①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

这里属望文生义。

②厝火积薪: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

这里误用为“事先做准备”了。

③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

使用正确。

④讳莫如深:形容紧紧隐瞒。

使用正确。

⑤安步当车:指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与句中“跑”的意思相矛盾。

⑥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使用正确。

【答案】 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B.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的美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C.《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D.不仅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有爱情的美好,有穿越时空的奇思妙想,也有诚实守信、谦恭礼让的传统美德,而且充满了时尚文化元素,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规范训练 3-7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规范训练 3-7 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三单元第七课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涨.水(zhànɡ)信札.(zhá)粗粝.(lì) 擘.画(bò)B.肖.像(xiào) 似.的(shì)佛.像(fú) 豁.达大度(huò)C.尸骸.(hái) 调.度(diào)淬.火(cuì) 大模.大样(mú)D.镌.雕(juān) 猛鸷.(zhì)规矩.(jù) 漫无涯涘.(sì)解析A项,“涨”应读“zhǎnɡ”;B项,“佛”应读“fó”;D项,“矩”应读“ju”。

答案 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尘封蔽病田塍举步维艰B.强悍暴躁忿怒报残守缺C.拮据惊骇抱歉龙飞凤舞D.擘画字帖誊录遂心所欲解析A项,“蔽”应写为“弊”;B项,“报”应写为“抱”;D项,“遂”应写为“随”。

答案 C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D.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与对手经过90分钟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解析A.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

符合语境。

B.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

句中用来指春雨,使用对象错误。

C.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地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第7课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 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第7课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 含答案

第七课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新中国成立以后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

1988年病逝于北京。

(一)求学于自然沈从文读过两年私塾,正规教育仅是小学,他的知识和智慧更多是自然和人生这部大书给他的。

沈从文15岁当兵,5年行旅生涯,大部分时间辗转于湘西沅水流域。

河水不但滋养了两岸的生命,也滋养了沈从文的性情。

对水的生命体验,培养了沈从文特殊的审美心理,转化成他小说优美的诗意。

(二)城里的乡下人沈从文认为自己始终与都市文明有一种难以消除的隔膜,他将这种隔膜称为“乡下人”和“城里人”的隔膜。

在沈从文看来,“城市”是民族文化的歧路,“现代化”是人类退化的根源。

在他看来,乡下原始、淳朴、自然的人性和人生,才是民族理想的精神和人生状态。

沈从文有一部分小说是写都市生活的,这类小说讽刺性强;还有一类小说在展示湘西原始的民风和朴素的人性时,暗带对人生的些许哀怜。

但真正奠定沈从文在文学史上地位的,是《边城》这一类“牧歌”小说,以真挚的感情、优美的语言、诗意的情绪,为我们营造出一派沈从文式的理想世界,宛如清新悠远的牧歌。

(三)湘西系列沈从文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位。

他以创作的小说、散文、文论完成了他的湘西系列,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形成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

“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创作要负载的内容。

沈从文由于其创作风格的独特,在中国文坛中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等40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

(四)历史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从文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他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专著,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

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人教版)检测:第七课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 含答案

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人教版)检测:第七课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 含答案

第七课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为什么要挣扎?倘若那正是我要到的去处,用不着使力挣扎的。

我一定放弃任何抵抗愿望,一直向下沉。

不管它是带咸味的海水,还是带苦味的人生,我要沉到底为止。

这才像是生活,是生命。

我需要的就是绝对的皈依,从皈依中见到神。

我是个乡下人,走到任何一处照例都带了一把尺、一把秤,和普遍社会总是不合。

一切来到我命运中的事事物物,我有我自己的尺寸和分量,来证实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沈从文) 美字体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赏美文他在痛苦中开花清晨,醒得太早。

随手翻开一本书,是沈从文的书信集,其中有些是他生前没想到会发表的自呓般的文字。

自1949年1月到8月,正是他被人认为“精神失常”的一段岁月。

他在妻子张兆和的信上胡乱圈点,内容大致为:我的痛苦这个世界上没人知晓,生活已经失去意义。

在呓语里,他说:翠翠,你在一点零四的房间里酣睡,还在想着我吗?我死了也想着我吗?我不由得吃了一惊。

原来,那个小说中“也许明天回来,也许永远不回来”的人,也是沈从文自己啊。

原来,他一直未能忘怀少年的情怀——他在自传里,写下了一段孽缘:一个白脸女孩和弟弟,趁着他的爱情正燃烧时,骗走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钱,令他不得不离开家乡。

而他将未曾在自传中落笔的美好感情,嵌入了小说《边城》中。

朴素洁白的期望,欲语还休的心动,用生命表达的纯粹,闪烁在字里行间。

在痛苦无法排遣的许多年后,他还挂念着她,而三三(张兆和的昵称)也排在翠翠的后面。

我终于有点理解了他对张兆和的爱恋,有许多无法言述的情愫,其中有许多映照着对翠翠的憧憬:美丽、忠诚、纯真、微黑,而张兆和还多了翠翠所没有的大家闺秀的才气。

沈张二人的恋爱,未必为对方完全懂得,却可恒久。

因为他对自己的懂,因为她的纯粹高洁。

幸好,他有她——那个虽然不太懂得他,却一直用自己温暖、坚定的爱心去支持和抚慰他的妻子。

后来他曾在家自杀,也幸亏担心着他的她匆匆从干校返回,及时发现而救了他一命。

这个世间只有一个沈从文,天分过人,外表温和,内心倔强。

【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7】《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7】《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学案(含答案)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一、基础知识1.【题目】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箴.(zhēn)言信札.(zhá)涨.水(zhàng)尸骸.(hái)B. 猛鸷.(zhì)似.的(shì)佛.像(fú)豁.达大度(huò)C. 擘.画(bò)调.度(diào)淬.火(cuì)大模.大样(mú)D. 规矩.(jù)镌.雕(juān)肖.像(xiào)漫无涯涘.(sì)【答案】C【解析】A项,“涨”应读“z hǎng”;B项,“佛”应读“fó”;D项,“矩”应读“jǔ”。

【考点】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难度】基础题【题型】单选题2.【题目】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竹篁簸荡沾鱼B.棒忤枇杷细蔑C.粗粝擘画萎悴D.涯涘糅到信札【答案】C【解析】A沾—鲇;B忤—杵;D糅—揉。

【考点】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难度】基础题【题型】单选题3.【题目】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拮据(缺少钱,境况窘迫)随心所欲(由着自己的心思做坏事)B.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临帖(照着字帖练习写字)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作榜样)C.勾留(逗留)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D.校对(按原稿核对抄件或付印样张,看有没有错误)手谕(指上级或尊长亲笔写的指示)龙飞凤舞(形容山势蜿蜒雄壮,也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答案】A【解析】A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考点】4、正确使用词语【难度】基础题【题型】单选题4.【题目】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是成都望江公园一副对联的上联,由于该联气势宏大,浑然天成,诗情画意,以致..无人对出下联。

高中语文 37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高中语文 37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第三单元第七课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涨.水(zhànɡ)信札.(zhá)粗粝.(lì) 擘.画(bò)B.肖.像(xiào) 似.的(shì)佛.像(fú) 豁.达大度(huò)C.尸骸.(hái) 调.度(diào)淬.火(cuì) 大模.大样(mú)D.镌.雕(juān) 猛鸷.(zhì)规矩.(jù) 漫无涯涘.(sì)解析A项,“涨”应读“zhǎnɡ”;B项,“佛”应读“fó”;D项,“矩”应读“ju”。

答案 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尘封蔽病田塍举步维艰B.强悍暴躁忿怒报残守缺C.拮据惊骇抱歉龙飞凤舞D.擘画字帖誊录遂心所欲解析A项,“蔽”应写为“弊”;B项,“报”应写为“抱”;D项,“遂”应写为“随”。

答案 C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D.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与对手经过90分钟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解析A.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

符合语境。

B.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

句中用来指春雨,使用对象错误。

C.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地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2016人教版语文选修《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同步练习

2016人教版语文选修《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同步练习

第七课沈从文:逆境也就是生活的恩赐本课测试(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一、基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就是()A、涨.水(zhànɡ)信札.(zhá)粗粝.(lì) 擘.画(bò)B、肖.像(xiào) 似.的(shì)佛.像(fú) 豁.达大度(huò)C、尸骸.(hái) 调.度(diào)淬.火(cuì) 大模.大样(mú)D、镌.雕(juān) 猛鸷.(zhì)规矩.(jù) 漫无涯涘.(sì)答案 C解析A项“涨”读zhǎnɡ。

B项“佛”读fó。

D项“矩”读j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就是()A、尘封蔽病田塍举步维艰B、强悍暴躁忿怒报残守缺C、拮据惊骇抱歉龙飞凤舞D、擘画字帖誊录遂心所欲答案 C解析A项蔽—弊。

B项报—抱。

D项遂—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就是()A、刘洋作为我国首位登上太空的女航天员,以坚定的意志、沉着的心态、精湛的技术,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实现了中华女性孜孜不倦....的飞天梦想。

B、今天的中国并非尽善尽美,改革开放也不可能一挥而...就,但中国的发展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大势所趋,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

C、她的导师希望她在完成硕士课程之后能够继续留在研究所里工作,可就是几经挽留,她还就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去美国淘金的道路。

D、央视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让深夜守候的观众垂涎欲滴....,更让许多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也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社会思考。

答案 D解析A项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这里应用“孜孜以求”。

B项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写成。

形容写字、画画、作文等很快就完成。

这里应用“一蹴而就”。

C项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

(练习)《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人教版语文选修第7课《沈从文:逆

(练习)《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人教版语文选修第7课《沈从文:逆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人教版语文选修第7课《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攻坚。

(共10题;共20分)1. (2分)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更要用人生的尺度②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人生的面貌也会不同③在一定意义上,人是教育的产物④衡量一种教育的优劣,不但要用社会的尺度,看它能否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⑤看它是拓展了还是缩减了受教育者的人生可能性⑥当然,这里说的教育是广义的,不限于学习教育A . ③②⑥④①⑤B . ④①⑤⑥②③C . ④⑤②③①⑥D . ③②④⑤⑥①2. (2分) (2019高三上·镇江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如果给田园诗人见了,必将赞叹为绝妙的题材。

①这时候忽然从山脊上长出两支牛角来②远看山顶的谷子丛密挺立,宛如人头上的怒发③他们姗姗而下,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上,成就了一幅剪影④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⑤随即牛的全身也出现,掮着犁的人形也出现,也许还跟着个小孩⑥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A . ①⑤④⑥②③B . ③④⑥②①⑤C . ④⑥②①⑤③D . ⑥④②③①⑤3. (2分)下列句子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舒婷把这个深厚的感情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诗的意象。

A . 品位灌注揣摩B . 品位贯注揣测C . 品味灌注揣摩D . 品味贯注揣测4. (2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孔雀东南飞(并序)》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玉台新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高中语文 第七课 沈从文 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 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高中语文 第七课 沈从文 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 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第7课一、夯实双基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淬.( suì)火嗅.(xiù)闻蝙.(biān)蝠B.田塍.(chénɡ) 强悍.(hàn) 猛鸷.(zhì)C.傀儡.(lěi) 蕨.(jué)菜镌.(juàn)雕D.蚱.(zà)蜢黄麂.(jī) 攫.(jué)住【答案】B(A淬:cuì,C镌:juān,D蚱:zhà)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竹篁簸荡沾鱼B.棒忤枇杷细蔑C.粗粝擘画萎悴D.涯涘糅到信札【答案】C(A沾—鲇,B忤—杵,D糅—揉)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拮据(缺少钱,境况窘迫)随心所欲(由着自己的心思做坏事)B.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临帖(照着字帖练习写字)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作榜样)C.勾留(逗留)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D.校对(按原稿核对抄件或付印样张,看有没有错误)手谕(指上级或尊长亲笔写的指示)龙飞凤舞(形容山势蜿蜒雄壮,也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答案】A(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4.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杜甫……都是唐代著名诗人。

B.昨天,我到农贸集市买了许多肉、蛋、鱼……足够一个星期吃的了。

C.公园里的石榴、木桃、月季……等,花开不断。

D.穿长袍的问:“这一位是?……”【答案】B(A不够三项,不能用省略号;C去掉“等”;D问号应放在省略号后)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从诞生的第一天起,有关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的争论就一直喋喋不休....,甚嚣尘上。

“转基因”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为何让全世界不得安宁?B.家长和老师习惯于激励孩子们刻苦学习,却忽视了培养他们客观冷静、审时度势....的能力。

高中语文选修 中外传记选读(人教版 练习):第七课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 含答案

高中语文选修 中外传记选读(人教版 练习):第七课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 含答案

一、夯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干瘪./瘪.三场.院/场.所伺.候/伺.机干劲./劲.旅B.画帖./请帖.记载./转载.悖谬./绸缪.朔.风/溯.源C.咀嚼./嚼.舌应.战/应.允哄.传/起哄.蜿.蜒/剜.肉D.积淀./靛.蓝堡.垒/堡.子行.头/行.家箴.言/缄.口项,读音依次为biě/biē,cháng/chǎng,cì/sì,jìn/jìng;B项,读音依次为tiè/tiě,zǎi,miù/móu,shuò/sù;C项,读音依次为jué/jiáo,yìng/yīng,hōng/hòng,wān;D项,读音依次为diàn,bǎo/bǔ,xíng/háng,zhēn/ji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尘封撕打田塍举步唯艰B.强悍暴躁忿怒报残守缺C.拮据惊骇抱歉食不果腹D.擘画缝罅誊录遂心所欲项,“唯”应为“维”;B项,“报”应为“抱”;D项,“遂”应为“随”。

3.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导学号59300013)“自然的人化”说一直遭到误解和反对,它常常被人们从字面含义上肤浅地理解为被人力开发了的自然对象。

①,“自然的人化”可以分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

②通过劳动、技术去改造自然事物,这是狭义的自然人化。

③我所说的,是广义的概念。

天空、大海、沙漠、荒山野林,没有经人去改造,④也是“自然的人化”。

⑤“自然的人化”指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尺度, ⑥指的是整个社会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

⑥而/而/“自然的人化”问题。

首先提出反面的观点,然后谈论作者自己的看法。

据此,第①处不能填“因为”,要填写具有转折意味的“其实”,排除B、C两项。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3.7《沈从文 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人教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3.7《沈从文 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人教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半个世纪的时光,几经沉浮,先生不争不言。建国后几十 年间,被搁置的不只是那支沉甸甸的笔,可叹的是那一颗本自 善良的心被冷落了。一朝尘埃落定,光华重现,如出土文物般 为世人瞩目之日,先生垂垂老矣。“美丽,总是愁人的。”沈 从文先生从十五岁即开始在沅水流域随土著军队过了五年的流 浪式生活,他说他的智慧得之于沅辰诸水,他学会思索、认识 美全是在水边,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一条绵长千里 的沅水,维系着先生的审美理想和人生寄托,流波逝水中裹挟 着先生浓浓的乡愁和对民族命运的忧虑,辽远深长,绵绵无尽。
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周语下》
赏读:一个人向善如登山涉险一样艰难,而从恶则如同山 岳崩决一样的容易。从善就像登山一样,需要坚强的毅力和 勇气,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从恶就像山崩塌一样,速度是 很快的!其实不然,善恶只是一种表象的东西,归根到底是 人的心灵,只要有颗善良的心,在这颗良心的支持和鼓舞之 下,就会有一种正义感,那么就不会有从恶之心了。其实善 恶就在人的一念之间!
修身名句
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赏读: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 通也应使他人事事行得通。这是孔子倡导的人与人之间相处的 积极原则。自己求立,并使人亦立;自己求达,并使人亦达; 即自强不息,并善为人谋。简言之,便是成己成人。推己及人, 察己知人,亦即承认他人之价值,关心他人之生存与发展,从 又一侧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义特征。
2.写作背景
由于传主生活经历的太多苦难,加上作者在回忆中不时融入 淳厚的情感,引发对人生的慨叹,读来有某种沉重与辛酸。沈从 文写自传,是借以从过去的经验中重新发现自我,以应对未来道 路上的挫折、苦难和挑战。他把所经历的苦难当做生活的恩赐, 看做生命流动过程的必然。正如文中所说:“好坏我总有一天得 死去,多见几个新鲜日头,多过几个新鲜的桥,在一些危险中使 尽最后一点儿气力,咽下最后一口气,比较在这儿病死或无意中 为流弹打死,似乎应当有意思些。”沈从文一生执著的眼光,不 可割弃的情结,自明于心的责任,都在这一部自传中有所表现。 对于强者来说,生活中的风霜雨雪也和阳光雨露一样,都从不同 侧面或者以不同的方式滋润着我们的生命,困苦和艰辛可以转化 为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锻造人坚韧的性格,激励人追寻生 活的意义。

高中语文_人教2003课标版_选修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_第七课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

高中语文_人教2003课标版_选修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_第七课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

_桃__的__棉__花__,__他__竟__然__遭__受__那__么__残__酷__的__迫__害__,__经__历__了__那__么__严__重__的_
斗争。
(3) 辨别/鉴别
_前__者__指__分__辨__、__区__分__;__后__者__指__通__过__审__察__而__确__定__事__物__的__性___ _质__或__特__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 目 链
_忌__,__或__者__表__示__对__可__能__产__生__不__利__后__果__的__事__力__求__避__免__,__例__如__,__过__ 接
_春__节__的__时__候__,__人__们__大__都__忌__讳__说__一__些__不__吉__利__的__话__。__“__避__讳__”__表__
于我那做书记的习惯和命运。


答案:这段文字以饱蘸深情的笔墨抒写了作者在阅读和学习“生 链

活”这本大书中所得到的深.切.感.悟.和生.命.体.验.,尤其是抒写了自己青
年时代的坎坷经历对自己今后的人生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表达了自己
对生活,甚至是对苦难的深.深.感.恩.之情。
(4)好坏我总有一天得死去,多见几个新鲜日头,多过几个新鲜的
沈从文(1902-1988),苗族。原名沈岳焕, 湖南凤凰县人。沈从 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 岁时,他投身 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 年开始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 栏

河》《边城》等小说,1931 年-1933 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 链

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 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 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 史的研究,1988 年病逝于北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第七课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涨.水(zhànɡ)信札.(zhá)粗粝.(lì) 擘.画(bò)B.肖.像(xiào) 似.的(shì)佛.像(fú) 豁.达大度(huò)C.尸骸.(hái) 调.度(diào)淬.火(cuì) 大模.大样(mú)D.镌.雕(juān) 猛鸷.(zhì)规矩.(jù) 漫无涯涘.(sì)解析A项,“涨”应读“zhǎnɡ”;B项,“佛”应读“fó”;D项,“矩”应读“ju”。

答案 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尘封蔽病田塍举步维艰B.强悍暴躁忿怒报残守缺C.拮据惊骇抱歉龙飞凤舞D.擘画字帖誊录遂心所欲解析A项,“蔽”应写为“弊”;B项,“报”应写为“抱”;D项,“遂”应写为“随”。

答案 C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D.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与对手经过90分钟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解析A.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

符合语境。

B.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

句中用来指春雨,使用对象错误。

C.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地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属望文生义。

D.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

指未经交锋而取得胜利。

而题中则说“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前后矛盾。

答案 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科学无禁区,不过并非没有科学伦理的规范。

B.潜泉印泥产品行销日本、韩国、东南亚,它是工业部和上海市的优质产品和著名的出口创汇企业。

C.把文化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创新训练提前到中学教育阶段,已是人们的共识,创新教育不仅尊重人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更重视人自身的发展规律。

D.爱心协会日前主办的以“关爱生命”为主题的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公益行动,已在北京朝阳公园启程上路前往全国各地。

解析B项结构混乱。

去掉“和……企业”或换“和”为“该厂家是”。

C项搭配不当。

应将“尊重”改为“重视”。

D项成分赘余。

应将“上路”去掉。

答案 A5.仿照画线句“假如……那么……”的句式,再续写两个句子。

(5分)在书中,假如你和沈从文畅游《边城》,那么你将收获到湘西淳朴的风土人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句的能力,句式上的要求非常明确。

因此我们在续写时,只要让整个语段语意贯通、续写的句子与例句表达的情感倾向一致即可。

答案假如你和徐志摩在康桥上徜徉,那么你将采摘到康桥下自由的水草假如你和老渔夫桑地亚哥一起抗拒鲨鱼的肆虐,那么你将感受到“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精神境界阅读与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6~9题。

一个转机调进报馆后,我同一个印刷工头住在一间房子里。

房中只有一个窗口,门小小的。

隔壁是两架手摇平板印刷机,终日叽叽格格大声响着。

这印刷工人倒是个有趣味的人物。

脸庞眼睛全是圆的,身个儿长长的,具有一点儿青年挺拔的气度。

虽只是个工人,却因为在长沙地方得风气之先,由于五四运动的影响,成了个进步工人。

他买了好些新书新杂志,削了几块白木板子,用钉子钉到墙上去,就把这些古怪东西放在上面。

我从司令部搬来的字帖同诗集,却把它们放到方桌上。

我们同在一个房里睡觉,同在一盏灯下做事,他看他新书时,我就看我的旧书。

他把印刷纸稿拿去同几个别的工人排好印出样张时,我就好好地来校对。

到后自然而然我们就熟悉了。

我们一熟悉,我那好向人发问的乡巴佬脾气,有机会时,必不放过那点儿机会。

我问那本封面上有一个打赤膊人像的书是什么,他告了我是《改造》以后,我又问他那《超人》是什么东西,我还记得他那时的样子,脸庞同眼睛皆圆圆的,简直同一匹猫儿一样:“唉,伢俐,怎么个末朽?一个天下闻名的女诗人……也不知道吗?”“我只知道唐朝女诗人鱼玄机是个道士。

”“新的呢?”“我知道随园女弟子。

”“再新一点儿?”我把头摇摇,不说话了。

我看他那神气,我觉得有点儿害羞,我实在什么也不知道。

一会儿我可就知道了,因为我顺从他的指点,看了这本书中一篇小说。

看完后我说:“这个我知道了。

你那报纸是什么报纸?是老《申报》吗?”于是他一句话不说,又把刚清理好的一卷《创造周报》推到我面前来,意思好像只要我一看就会明白似的,若不看,他纵说也说不明白。

看了一会,我记着了几个人的名字。

又知道白话文与文言文不同的地方,其一落脚用“也”字同“焉”字,其一落脚却用“呀”字同“啊”字;其一写一件事情越说得少越好,其一写一件事情越说得多越好。

我自己明白了这点区别以后,又去问那印刷工人,他告我的大体也差不多。

当时他似乎对于我有点儿觉得好笑。

在他眼中,我真如长沙话所谓有点儿“朽”。

不过他似乎也很寂寞,需要有人谈天,并且向这个人表现表现思想。

就告我白话文最要紧处是“有思想”,若无思想,不成文章。

当时我不明白什么是思想,觉得十分忸怩。

若猜得着10年后我写了些文章,被一些连看我文章上所说的话语意思也不懂的批评家,胡乱来批评我文章“没有思想”时,我即不懂“思想”是什么意思,当时似乎也就不必怎样惭愧了。

这印刷工人我很感谢他,因为若没有他的一些新书,我虽时时刻刻为人生现象自然现象所神往倾心,却不知道为新的人生智慧光辉而倾心。

我从他那儿知道了些新的,正在另一片土地同一日头所照及的地方的人,如何去用他们的脑子,对于目前社会作反复检讨与批判,又如何幻想一个未来社会的标准与轮廓。

他们那么热心在人类行为上找寻错误处,发现合理处,我最初注意到时,真发生不少反感!可是,为时不久,我便被这些大小书本征服了。

我对于新书投了降,不再看《花间集》,不再写《曹娥碑》,却欢喜看《新潮》《改造》了。

我记下了许多新人物的名字,好像这些人同我都非常熟悉。

我崇拜他们,觉得比任何人还值得崇拜。

我总觉得稀奇,他们为什么知道事情那么多,一动起手来就写了那么多,并且写得那么好。

为了读些新书,知识同权力相比,我愿意得到智慧,放下权力。

我明白人活到社会里,应当有许多事情可做,应当为现在的别人去设想,为未来的人类去设想,应当如何去思索生活,且应当如何去为大多数人牺牲,为自己一点点理想受苦,不能随便马虎过日子,不能委屈过日子。

……因为部中的文件缮写,需要我处似乎比报纸较多,我不久又被调了回去,仍然做我的书记。

过了不久,一场热病袭到了身上,在高热糊涂中任何食物不入口,头痛得像斧劈,鼻血一碗一摊的流。

我支持了40天。

感谢一切过去的生活,造就我这个结实的体魄,没有被这场大病把生命取去。

但危险期刚过不久,平时结实得同一只猛虎一样的老同学陆弢,为了同一个朋友争口气,泅过宽约一里的河中,却在小小疏忽中被洄流卷下淹死了。

第四天后把他尸体从水面拖起,我去收拾他的尸骸掩埋,看见那个臃肿样子时,我对自己发生了疑问。

我病死或淹死或到外边去饿死,有什么不同?若前些日子病死了,连许多没有看过的东西都不能见到,许多不曾到过的地方也无从走去,真无意思。

我知道见到的实在太少,应知道应见到的可太多,怎么办?我想我得进一个学校,去学些我不明白的问题,得向些新地方,去看些听些使我耳目一新的世界。

我闷闷沉沉地躺在床上,在水边,在山头,在大厨房同马房,我痴呆想了整四天,谁也不商量,自己很秘密地想了四天。

到后得到一个结论了,那么打量着:“好坏我总有一天得死去,多见几个新鲜日头,多过几个新鲜的桥,在一些危险中使尽最后一点儿气力,咽下最后一口气,比较在这儿病死或无意中为流弹打死,似乎应当有意思些。

”到后,我便这样决定了:“尽管向更远处走去,向一个生疏世界走去,把自己生命押上去,赌一注看看,看看我自己来支配一下自己,比让命运来处置得更合理一点儿呢还是更糟糕一点儿?若好,一切有办法,一切今天不能解决的明天可望解决,那我赢了;若不好,向一个陌生地方跑去,我终于有一时节肚子瘪瘪的倒在人家空房下阴沟边,那我输了。

”我准备去北京读书,读书不成便做一个警察,做警察也不成,那就认了输,不再做别的好打算了。

当我把这点意见,这样打算,怯怯地同我上司说及时,感谢他,尽我拿了三个月的薪水以外,还给了我一种鼓励。

临走时他说:“你到那儿去看看,能进什么学校,一年两年可以毕业,这里给你寄钱来。

情形不合,你想回来,这里仍然有你吃饭的地方。

”我于是就拿了他写给我的一个手谕,向军需处取了27块钱,连同他给我的一份勇气,离开了我那个学校,从湖南到汉口,从汉口到郑州,从郑州转徐州,从徐州又转天津,19天后,提了一卷行李,出了北京前门的车站,呆头呆脑在车站前面广坪中站了一会儿。

走来一个拉排车的,高个子,一看情形知道我是乡巴佬,就告给我可以坐他的排车到我所要到的地方去。

我相信了他的建议,把自己那点儿简单行李,同一个瘦小的身体,搁到那排车上去,很可笑地让这运货排车把我拖进了北京西河沿一家小客店,在旅客簿上写下——沈从文年二十岁学生湖南凤凰县人便开始进到一个使我永远无从毕业的学校,来学那课永远学不尽的人生了。

1932年8月在青岛作6.简述“我”的变化过程。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

阅读选文前四段,是“我”与印刷工人深入交往的时期,我从他那里了解到很多新书,从而改变了我的思想。

答案在印刷工人的影响下,“我”先知道了《改造》,又了解了《超人》、《创造周报》、《新潮》等先进的刊物,不再看《花间集》,不再写《曹娥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