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论》第十章
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导论
第一章导论
1)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包括三个概念:个体、行为、心理。
2)心理学既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也会涉及动物的行为和心理。
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个体。
3)行为:是指有机体的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应动作或活动。
广义的行为还包括机体的生理现象,如肌肉的活动、神经系统
的活动等。
4)人的脑电波就是利用脑电仪才能观察到。
5)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个体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6)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其所涉及的范围分成人和动物两部分。
对人的内在心理规律的研究包含人的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两
部分;对动物心理的研究包括对动物的感觉、知觉、记忆、具
体思维、情绪、模仿性行为学习等方面的研究。
7)名词解释:正常心理指个体一般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异常心理主要指变态心理和缺陷心理。变态心理是指偏离常态
的心理,如焦虑、精神分裂症等。缺陷心理是指有心理或
生理缺陷人的心理,如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聋哑人心理等。8)普通心理学的含义:是指概论性的、具有基础性质的心理学,也是学习心理学的入门课程,主要阐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
一般规律,研究心理活动最基本的内容如感知觉、记忆、思维、
情趣,以及人格的主要特征等。
9)普通心理学包括的内容:心理的种系发生和个体发生、需要与动机、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智力、人格心理。
10)种系发生:指从动物心理到人的心理的进化过程。个体发生: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的变
化。需要:是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应,是个
人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动机:是指一种驱使人进行活
《心理学》第十章考试重点
第十章心理健康本章重点:
1、心理健康的标准
2、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3、压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
4、挫折产生的原因
5、焦虑的应对策略
6、心理防御机制
第一节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科学的健康观念:
1、1948年,WHO提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2、1978年,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满状态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概念: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二)鉴定原则: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2、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3、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
(三)心理健康等级:1、一般常态心理;2、轻度失调心理;3、严重病态心理。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4、善于调节和控制情绪;
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四、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1、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2、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
3、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的学习与工作;
4、提高自己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
5、增强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2008.4)1.有研究显示,一个人的成功,20%归属于智商,80%归属于情商。情商应归属于心理健康标准中的哪个方面?( )
A.悦纳自己
B.人际关系和谐C,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D.适应环境好(2008.7简答)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学导论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9th.ed.Benjamin hey吴庆麟 等译目录第一部分 介绍和基础第一章 心理学是什么前言心理+科学=心理学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的目标心理学的众多观点及其起源意识经验之本质有意识心理的功能心理测量学行为主义与社会学习理论神经科学观“无意识心理”之实质当代心理学的理论观点人的多样性:社会文化的观点进化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活动现代心理学的专门研究领域现代心理学的基础领域现代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关系我们对人的行为的理解:某些起点总结心理学历史时段的视图复习第二章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前言研究的基本概念经验证据和操作定义 理论与假设样本的代表性重复在研究中的重要性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正式实验描述和解释数据研究中的伦理准则以人作为被试的研究伦理对动物进行研究的道德人类的多样性:在研究中的同等出现心理学的应用:设计你自己的正式实验总结相关系数的视图回顾第三章 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前言神经系统:生物控制中心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单元胶质细胞神经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外周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自主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后脑和中脑:维持基本生命活动前脑:认知、动机、情绪及行动大脑皮层各叶大脑活动的实时影像大脑皮层半球的功能人的多样性:大脑皮层的性别差异大脑是一个发展的系统大脑是一个互动的系统内分泌系统:身体的化学信使脑垂体肾上腺胰岛(朗格罕氏岛)性腺甲状腺副甲状腺松果体腺遗传对行为的影响会遗传什么?遗传的生物学机制:基因代码对人的遗传研究心理学的应用:精神病与大脑总结大脑结构的视图复习第二部分 意 识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前言 感觉:接收外界的信息刺激:能接收何种信息?转导:将信息转换给大脑感觉阈值:信息须有多强?视觉:对光的感受光:它是什么?眼睛:它如何工作?暗适应与明适应色觉听觉躯体感化学感觉知觉心理学的应用第五章 意识状态前言广泛的清醒睡眠与梦改变了的意识状态药物和改变了的意识心理学的应用第三部分 学 习
《心理学导论》复习题
《心理学导论》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以后,直到20世纪中期以后才对其有了相对统一的定义:即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3、德国生理、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4、心理学界的学派之争最早出现在构造主义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之间。
5、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华生宣称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
二、名词解释:
1、认知:所谓认知,指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
维等,即通常所谓的认知过程
2、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
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三、简答题
1、简述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构造主义,机能主义,格式塔学派,行
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
认知心理学
2、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
理学,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
学,人格心理学,心理测量学,临床心理学与咨询心理学,教育和学
校心理学,工业和组织心理学
3、简述实验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围绕科学心理学发展初期的那
些传统核心课题,如感觉,知
觉,学习,动机和情绪等。
四、论述题
1.你认为学习心理学有何意义?心理学能解决什么问题?:学习心理学,目的就是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规律,把心理学知识直接用于实际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它既有助于对自己有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和认识,能够调节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二版)第十章记忆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二版)第十章记忆
第十章记忆
第一节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原先的刺激不复存在时所保持的有关刺激、事件、意向、观念等信息的心理机能,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从信息加工的观
点来看,记忆就是对信息进行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看到曾经看到过的人能
回想起来)
记忆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都有这一特点。
识记是记忆的开初阶段,是获得知识经验的记忆过程。识记具有选择性。
保持是识记过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巩固过程,也就是信息的储存。
回忆和再认是恢复经验的过程,也就是信息的提取
二、记忆系统(图一)
感觉记忆是保持感觉刺激的瞬时映象,其保持时间很短,大致不超过1~2秒
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约为20秒,一般不超过一分钟,除非积极加以复述,否则信息回很快在短时间内遗忘。(别人说了一个电话号码后,不复述马上就
忘了)
长时记忆保持信息的时间极长,从一分钟以上直至伴随人的终生。
三、记忆的种类
1、根据记忆中信息储存时间的不同
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程序记忆:对习得行为和技能的记忆,包括基本条件反射和
各种习得的动作
陈述记忆:对事实信息的记忆,包括各种特定的事实
情景记忆是每个人的自传性记录,存储着个人在特
定时空情景中发生的各种事件
语义记忆是关于世界的基本事实知识的记忆
2、根据记忆的内容
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所保持的是事物的具体形象
语词记忆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形式,对事物的关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等内容的记忆
情绪记忆以个体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动作记忆是以过去经历过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
心理学导论 第10讲 思维
估计结果:2250 1×2×3×4×5×6×7×8
估计结果:512 实际结果:40320
主要内容
推理与决策
形式推理 演绎 归纳 自然推理与决策
问题解决
问题的类型 问题解决的途径 问题解决的研究方法
什么是“问题(problem)”
问题是一种情境,具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考试:学生:成绩
A.往来:网民:电子邮件 B.汽车:司机:驾驶执照
C.工作:职员:工资待遇 D.饭菜:厨师:色鲜味美
杂志对于( )相当于( )对于农民
A.报纸 果农 B.传媒 农业 C.书刊 农村 D.编辑 菠菜
明确限定性问题
归纳结构问题
类比推理: 吉克和霍利约克(Gcik和Holyoak,1980,1983)的类比推理研 究
理性模型
评论
以“理想人”为对象,没有对个体决策的实
际过程给出描述
以“理想人”的标准为人规定了许多限制条件: “理想人”必须在决策中具有始终如一的偏好体系; “理想人”必须在决策中不受材料呈现方式的影响; “理想人”必须按照最大期望效用作选择: “理想人”还必须具有惊人的计算能力。 ——现实世界中的人很少能够达到“理想人”的标
决策者知道决策的所有选项以及所有选项的潜在结果 决策者可以极为敏锐地感知选项间的细微差别 决策者的选择是完全理性的
心理学导论 知识点框架和例题
心理学导论知识框架和题库
温馨提示:在这里只列出每个章节重要的名词解释,但是书上一切黑体名词都是可以出题的,所以请大家都要看和记。
第一章绪论
名词解释
心理过程(知情意)、心理特征、心理倾向、变量、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反应变量、操作性定义、实验法、准实验法、霍桑效应、单双盲研究、问卷法、演绎法、质性研究法
简答题
1、简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简述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内容?**
2、简述心理的过程?*
3、简述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者的关系?**
4、简述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5、怎么理解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科学性、原则、学科性质)*
6、简述实验法(或者其他研究方法)***
7、简述某一流派极及其观点**
论述题
1、论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论述当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3、当代心理学研究取向*
第二章起源
名词解释
感应性、感受性面容失认症、进化心理学、适应器
论述简答此章节较少出题
1、劳动和语言对人心理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生理基础
名词解释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本能行为、三角验证、裂脑、选择性繁殖、双生子研究
简答题
1.简述神经元的结构、类型及其作用*
3简述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
3.大脑皮层的主要分区及功能
第四章环境基础
名词解释
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影响、从众、服从、角色、社会促进、社会怠惰、去个性化、舆论、风俗、社会排斥
论述简答题
1.环境对心理的普遍制约作用表现在哪里?
2.简述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
3.大众传播媒介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表现在哪里
4.服从的影响因素?***
5.为什么会从众?***
《普通心理学》第十章考试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情绪和情感
一. 单选题
1. 鉴别情绪的主要标志是()
A.主观体验
B.面部表情
C.生理唤醒
D.姿势
2.用一个倒锥体来说明三个维度间的关系是()
A.达尔文
B.施洛伯格
C.冯特
D.普拉切克
3.冯特(Wundt)提出,情绪是由三个维度组成的,即愉快—不愉快,紧张—松弛和()
A.激动—平静
B.激动—不激动
C.平静—不平静
D.激活—宁静
4.普拉切克(Plutchik)提出情绪包括的三个纬度是()
A.强度、相似性、两极性
B.激动、相似性、两极性
C.平静、相似性、两极性
D.激活、强度、相似性
5.在普拉切克(Plutchik)的三维情绪模型中,锥体截面划分几种原始情绪()
A.5
B.8
C.7
D.6
6.伊扎德用什么方法提出人类的基本情绪有11种(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元素分析
D.问卷法
7.罗素提出情绪分类的环形模式,情绪可划分为两个维度:愉快度和( )
A.厌恶
B.轻松
C.不愉快度
D. 强度
8. “人逢喜事精神爽”说的是哪一种情绪状态()
A.愉快
B.应激
C.心境
D.激情
9.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的是()
A.美感
B.理智感
C.道德感
D.激情
10.下列哪个结构和情绪关系最小()(北京大学2000)
A.外侧膝状体
B.边缘叶
C.扣带回
D.丘脑
11.徐老师骑车经过路口,突然窜出一个小孩,他急忙刹车,停车后,心怦怦乱跳,并出了一身冷汗,这时他才感到“太可怕了”。这种现象支持的情绪理论是()(心理学统考2007)
A.詹姆斯—兰格理论
B.坎农—巴德理论
C.阿诺德“评定—兴奋”理论
D.沙赫特“认知—评价”理论
普通心理学 第10章 情绪(新)
威胁线索的适当反应,产生与撤退有关的消极情绪,如厌
恶和恐惧。
一、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一)前额皮层(PFC) PFC的机能具有不对称性 左PFC与积极感情有关 右PFC与消极感情有关
一、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二)杏仁核 研究表明,杏仁核对知觉和产生消极感情及
厌恶学习很重要。
一、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应激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疾病的机制之一
第二节 情绪与脑
神经回路 脑中枢机制 情绪系统
情绪与脑
植物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机制 躯体神经系统 分泌系统
一、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情绪的神经回路包括:前额皮层、杏仁核、海马、 前部扣带回、腹侧纹状体等。 两种情绪系统:趋近系统、退缩系统
趋近系统:促进欲求行为和产生趋近有关的积极情感, 如愉快、兴趣。 退缩系统:帮助有机体从厌恶刺激源撤退,或者组织对
一种基本情绪可能与相邻情绪混合而产生某种复合情绪,也可能 与相距更远的情绪混合而产生某种复合情绪。
38
2、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
积极情绪:有人认为积极情绪是当事情进展顺利时的 那种好的感受;有人认为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 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
快乐、兴趣、满足、爱
消极情绪:指生活事件对人的心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永金和卢大光,同十年前如出一辙。2003年,村
医余家林也是在午睡中被刘安平连捅七八刀身亡
普通心理学第十章-情绪与文化
当将各种类型的情绪模式视作人类经验进
化的结果时,也不要忘记文化在其中所起 的作用。
第二节 情绪的功能
动机与唤醒
——情绪实际上成为了行动的原动力,情绪 通过唤醒你对于正在经历或者想象中事件 的行动来完成它的动机功能。然后引导并 维持你的行为直到特定目标。
情绪的重要功能就是激励你前进——促进你向重要的 目标迈进。由情绪引发的生理唤醒可以令你达到最高 的绩效水平。然而应当 注意,情绪过于强烈会使绩效 下降。
与生俱来的情绪反应
• 跨文化的研究证实,生活在不同文化的儿 童具有很多相源自文库的情绪反应。
婴儿的跨文化情绪反应研究 美国和日本的5-12个月大的婴儿在家中进行观察。
实验者对每个婴儿采用同样的实验程序:将婴儿的 手腕抓住并交叉叠放于腹部。实验者对每个婴儿的 反应都录了像,结果发现两种文化下的婴儿运动面 部肌肉的方式都相同——高度相似的痛苦表情。日本 和美国的婴儿在发出负性的声音和身体挣扎的频率 也很相似。(Camras et al. ,1992)
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中情绪表达
• 研究者分别从美国(个人主义文化)和哥斯达黎 加(集体主义文化)的大学中招募学生,询问他们 在别人激起了他们的积极或负性情绪时,他们内心 的感受如何。研究者发现,在表达积极情绪时不存 在文化差异。但是在表达负性情绪时,美国学生感 觉更为轻松。(Stephan et al,1996)
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之情绪
心理学导论复习要点之情绪
第十章 :情绪
一、情绪和感情的概括
(一 )情绪和感情的含义
1.情绪和感情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主观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响,它反应的是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情绪和感情的定义中包含了以下四个内容:①情绪和感情是以需要为中介的心理活动绪和感情是个体的主观体验或感觉;③情绪和感情都有其外面的表现(即表情都伴有生理上的变化。
;②情); ④情绪和感情
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一样情绪状态的自我感觉。每种情绪有不一样的主观体验,它们代表了人的不一样感觉,如快乐仍是难过等,构成了情绪的心理内容。
表情是在情绪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答动作量化形式,包含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生理唤醒是指情绪产生的生理反响。它波及宽泛的神经构造,如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干、中央灰质、丘脑、杏仁核、下丘脑、蓝斑、松果体、前额皮层,及外周神经系统和内、外分泌腺等。
人们在情绪状态下,能自我觉知,可是不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主控情绪的植物性神经系一致般不受个人意志所控制。测谎仪就是依据情绪状态下个人不可以控制其生理变化的原理来设计的。测谎仪主要丈量呼吸、汗腺及心跳等个体不可以自行控制的反响。
2.情绪的维度及其两级性
情绪的维度是求情绪所拥有的特征,即它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这些特征的变化都体现出两极对峙的状态,比若有爱就有恨,有喜就有悲等等,这就是情绪的两极对峙的特征。
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 (提升人的活力 ) 和减力 (降低人的活力 )的两极 ;激动度有激动与沉静的两极 ;强度有强和弱的两极 ; 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的两极。
认知心理学-第十章--问题解决
38
知识库
新生 知识
先期 知识
无关 知识
算子 约束
设计 任务
(输入)
提取任务 信息
•厂家信息 •产品信息 •设计要求 •用户信息
搜索先期 经验
•形象功能 •公司要求 •吸引消费者 •体现创造性
确定算子
•广告设计 通用算子 •特定任务 专用算子
任务表 征
(输出)
广告设计专家任务理解过程模式图 39
17
密码算题
设在下列加法算式中,有10个不同的字母,每个字母 分别代表0至9的一个数码。现已知字母D=5,要求找 出每一个字母所代表的一个数码,运用通常的加法规 则,使得下面的算式得以成立:
DONALD + GERALD
ROBERT
526485
+ 197485
723970 18
二、问题表征
认知心理学家将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统称为表征。 问题空间是人们对问题的内部表征。
启发式策略的选择性与外界某种环境信息的反馈密切 相关。
32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其他心理因素
专业知识 定势 功能固着 动机 情绪 人际关系 类比
33
1、专业知识
专家与新手
专家(expert)是具有专门知识的(domain-specific knowledge)人。 新手(novice)是专门知识较少的人。
心理学导论.pdfx
心理学导论
精要提点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 心理学的对象
一、个体心理全貌
(一)心理倾向
1、认知性心理倾向——注意
2、情意性心理倾向——动机
(二)心理过程
1、认知性心理过程——感知、记忆、思维
2、情意性心理过程——情绪、意志
(三)心理特征
1、认知性心理特征——智力
2、情意性心理过程——人格
二、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一)心理支配行为
(二)行为表现心理
三、作为科学的心理学 (一)可复制性
(二)可证伪性
(三)系统性
一、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一)描述
(二)解释
(三)预测
(四)控制
第二节 心理学任务
第三节 心理学的方法
一、几种基本变量
(一)刺激变量
(二)机体变量
(三)反应变量
二、几种基本方法
(一)观察法
(二)调查法
(三)个案法
(四)测量法
(五)实验法
1.自变量、因变量与控制变量(无关变量)
2.主试与被试
实验者效应,霍桑效应
3.控制组与对照组
第四节心理学流派
* 注意:书中和各种材料不乏有对各种流派的各种总结,但是大家要掌握的不仅仅是各个流派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对现实问题的流派解释,如练习题。
第二章心理的生物基础
第二节:脑的三大机能系统
第三节:脑机制的研究方法
8第四章心理的环境基础
第一节环境的内容
环境(environment)是指与有机体发生联系的外部世界。
情境(situation)是指在一定场合下能被个体感知或觉察到的那一部分环境。
第三节文化传统与拷贝世界
群体人格、亚文化
*第四节社会影响
9从众、服从、社会促进、社会懈怠、去个性化、
什么情况下从众现象会增加?
人们为什么会从众?
影响服从的因素?
10第五章需要、动机与价值观
《教育心理学》课件 第十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二) 语义理解
在理解题意时,并非所有的语句都同等重要。关系语句 是理解题意的重点和关键。把握了关系语句,就把握了数量 之间的关系,就能从整体上把握问题中各数量之间的内在联 系,从而有助于找到已知数量和知数量之间的关系,最终运 用已知数量去解答知数量。
一、理解和表征问题阶段
(三) 整体表征
当问题解决者理解了问题中的每一句话之后,还要把对 所有句子的理解联系起来,将所有语句和数量整合到一个统 一的框架中来,达成对整个问题的准确理解。
• 一、问题及其分类 • 二、问题解决的界定 • 三、问题解决的理论
一、问题及其分类
(一) 问题的界定
问题(problem),是指这样一种情境:个体想做某件 事,但不能马上知道完成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每 一个问题都必然包以下三种成分:(1)给定信息,指有关 问题初始状态的一系列描述;(2)目标,指有关问题结果 状态的描述;(3)障碍,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的 种种需待解决的因素。
(二) 问题解决模式;问题解决模式是鲁宾斯坦编制的一 套供大学生使用的训练教程。教程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提供 许多可使用的问题解决工具。 (三) 德波诺的CoRT教程:德波诺的CoRT教程教学生如何 看待他们可能在校外面临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独特的解答。
(四) 弗斯坦的思维工具强化教程:弥补许多家庭教育的 上述缺陷,给儿童提供讨论和解释周围世界的机会,使思维 的工具逐渐丰富起来。
心理行为评定量表课件
心理行为评定量表课件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心理学导论》教材第十章“心理评估”中的“心理行为评定量表”。详细内容涉及:心理行为评定量表的定义、种类、应用领域及其编制原则;重点分析国内外常用的心理行为评定量表,例如SCL90、MMPI等。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心理行为评定量表的基本概念、种类和应用领域。
2. 培养学生运用心理行为评定量表进行实际测评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心理行为评定量表的编制原则及方法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心理行为评定量表的编制原则及方法。
教学重点:心理行为评定量表的基本概念、种类、应用领域以及常用量表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心理行为评定量表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心理行为评定量表的基本概念、种类和应用领域。
3. 例题讲解:以SCL90、MMPI为例,详细讲解量表的结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其他常用的心理行为评定量表,并选代表进行汇报。
5. 编制原则及方法讲解:引导学生学习心理行为评定量表的编制原则及方法。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心理行为评定量表。
六、板书设计
1. 心理行为评定量表的定义、种类、应用领域
2. 常用心理行为评定量表:SCL90、MMPI
3. 心理行为评定量表的编制原则及方法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设计一份简单的心理行为评定量表。
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导论
精要提点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 心理学的对象
一、个体心理全貌
(一)心理倾向
1、认知性心理倾向——注意
2、情意性心理倾向——动机
(二)心理过程
1、认知性心理过程——感知、记忆、思维
2、情意性心理过程——情绪、意志
(三)心理特征
1、认知性心理特征——智力
2、情意性心理过程——人格
二、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一)心理支配行为
(二)行为表现心理
三、作为科学的心理学 (一)可复制性
(二)可证伪性
(三)系统性
一、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一)描述
(二)解释
(三)预测
(四)控制
第二节 心理学任务
第三节 心理学的方法
一、几种基本变量
(一)刺激变量
(二)机体变量
(三)反应变量
二、几种基本方法
(一)观察法
(二)调查法
(三)个案法
(四)测量法
(五)实验法
1.自变量、因变量与控制变量(无关变量)
2.主试与被试
实验者效应,霍桑效应
3.控制组与对照组
第四节心理学流派
* 注意:书中和各种材料不乏有对各种流派的各种总结,但是大家要掌握的不仅仅是各个流派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对现实问题的流派解释,如练习题。
第二章心理的生物基础
第二节:脑的三大机能系统
第三节:脑机制的研究方法
8第四章心理的环境基础
第一节环境的内容
环境(environment)是指与有机体发生联系的外部世界。
情境(situation)是指在一定场合下能被个体感知或觉察到的那一部分环境。
第三节文化传统与拷贝世界
群体人格、亚文化
*第四节社会影响
9从众、服从、社会促进、社会懈怠、去个性化、
什么情况下从众现象会增加?
人们为什么会从众?
影响服从的因素?
10第五章需要、动机与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言语
【学习目标】 (2)
【学习建议】 (2)
【学习重点】 (2)
【关键词】 (2)
第一节言语概述 (4)
一、语言和言语的含义 (4)
二、语言和言语的特征 (5)
三、言语的种类 (7)
四、思维与言语和语言的关系 (9)
五、言语的生理机制 (10)
第二节言语的感知和言语理解 (12)
一、言语的感知与理解 (12)
第三节词汇和句子理解 (16)
一、词汇理解 (16)
二、句子理解 (16)
第四节言语发展 (18)
一、儿童言语发展阶段 (18)
二、言语发展理论 (19)
第五节第二语言的学习 (21)
一、双语教育 (21)
二、第二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 (21)
三、第二语言的教学 (21)
【学习目标】
了解和掌握言语和语言的基本概念、言语种类、言语的生理机制以及言语的基本特征与功能。了解言语感知和言语理解词汇和句子理解以及言语的发展过程。能够运用言语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有关言语产生与获得和使用的过程。
【学习建议】
理解和掌握言语的含义、言语活动类型、人类言语的生理机制、言语的感知与理解、言语获得的基本理论和言语产生过程、言语测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运用言语原理解决实际的问题。
【学习重点】
1.言语是一个人运用语言工具进行思考和社会交往的行为过程。通过言语活动,理解对方语言和利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言语具有的功能有:交际功能、符号功能和概括功能。言语的基本特征有目的性、开放性、规则性、离散性和个体性。
3.按照言语活动分类,把言语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外部言语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言语包括对话和独白言语。书面言语具有展开性、随意性和计划性特征。内部言语有两个特征是隐蔽性和简约性。
4.言语认知包含言语感知和言语理解,是一个人在接受他人的言语刺激时,对其语音、语调等进行识别、辨认并将其转变为具有符号意义的过程。言语感知包括口头言语感知和书面言语感知,它是通过视觉系统接受文字材料提供的字词作出正确判断和分析,包括单词再认和句子阅读。
5.言语知觉是个体对言语感知和理解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以听觉为基础,对说话者发出的语流信息进行译码加工以达到识别话语的过程,包括言语知觉的听觉阶段、语音阶段和音位阶段。
6.句子理解是在对词的理解基础上,通过对组成句子的各成分的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并在过去经验的参与下获得句子意义的过程。句子理解是多种相互联系的心理活动的复杂结合。
7.句法是规定句子中词的排列以及词与词之间结构关系的表现方式的规则体系。在句子理解过程中的句法策略有词序策略、词类策略、虚词策略和词缀策略。句法建构主要有三个基本原则:标准句原则、最小依附原则和后关闭原则。
8.言语发展又称言语获得,涉及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活动中母语及其理解能力的获得、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获得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
【关键词】
言语(speech)
外部言语(external speech)
内部言语(inner speech)
言语发展(speech development)言语理解(speech comprehension)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
词优效应(word superiority effect)布洛卡中枢(motor-speech area)
第一节 言语概述
一、语言和言语的含义
(一)什么是语言和言语
1.什么是语言
语言按层次结构进行组织。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是句子,句子可分为短语、单
词、词素和音位等不同层次。每个层次包含着一定的语言成分,并将这些成分组织起来的语言规则。
2.什么是言语
(二)言语与语言的关系
1.言语与语言的区别
(1)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人的心理现象;
(2)语言是交际活动的工具,言语是交际活动的过程;
(3)言语能力的欠缺,不是语言的缺陷。
2.言语与语言的联系
(1)言语离不开语言;
(2)语言离不开言语。
它是由人们共同约感情的过程,因此,言语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心理上
二、语言和言语的特征
(一)语言的特征
1.语言的创新性
语言具有两种组织水平,一个是无意义的声音水平,另一个是有意义的声音水
平,即词、词的片断和词的组合。
语言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人们使用有限数量的词汇与合并这些词汇的语法规
则,从而产生了或理解了无限数量的句子,这些语句可能是他们以前从未说过的或听到过的。
2.语言的结构性
语言的创新性受到语法的制约,任何语言符号都不能够离散地、孤立地存在,
例如,自造的文字,颠三倒四的表述,显然是不能为人们所理解,为社会所接受。因此,语言是作为由语法规则组织起来的有结构整体存在的。
3.语言的意义性
语言的意义又称为语义,任何一个词汇或一个句子,都具有一定含义,并需要
传递一定的意义,语言的意义性特征,使得人们之间通过言语交流能够相互了解和理解。因此,那些不能传递任何意义的语言都不能称为语言。
4.语言的社会性
语言是随着劳动过程而产生的,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具有社
会制约性。
语言的社会性还体现在人们只能使用社会上已经形成的语言,以及那些约定俗
成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否则就会失去作为人际交流功能的作用。同时,语言又是一种个体活动,带有许多特定色彩。
(二)言语的功能和特征
1.言语的功能
(1)言语的交际功能
言语的交际功能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言语活动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的过程。它是言语活动的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功能。
(2)符号功能
语言的特征 社会性 创新性 结构性 意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