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 (第2章 心理的生物基础)【圣才出品】
第2章心理的生物基础一、概念题1.神经系统答:神经系统是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有组织的神经细胞(神经元)的集合体。
调节人和动物体内各种器官活动以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全部神经装置的总称。
人体神经系统包含约1011~1012个神经元以及为数更多的神经胶质细胞。
庞大的神经细胞数量以及神经细胞之间的复杂组织联系使神经系统具有复杂的功能。
它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躯体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组成,其中,躯体神经系统又可分为脑神经和脊神经,植物性神经系统又可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通过分布于身体各部分的许多感受器和感觉神经,获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信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2.中枢神经系统答: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简称CNS)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最主体部分,包括脑和脊髓,其主要功能是传递、储存和加工信息,并能调节学习记忆、注意和思维等高级心理功能及一切重要的生命活动,支配与控制人的全部行为。
中枢神经系统在动物进化过程中产生,并不断发展和完善,在人类身上高度发达。
3.周围神经系统答:周围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
周围神经系统从中枢神经系统发出,导向人体各部分,可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担负着与身体各部分的联络工作,起传入和传出信息的作用。
根据其发出部位和分布不同,通常包括三部分:①脊神经,主要分布于躯干和四肢;②脑神经,主要分布于头部;③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4.神经元答:神经元(neuron)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可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细胞体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其中典型的细胞体,直径一般小于100微米,其结构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
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是细胞质的线状延伸物。
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节内,通过细胞突起,与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官相接触。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 章节题库 (第7章 知 觉)【圣才出品】
6.小张去车站接一位陌生客人,他的预期会影响对这位客人的辨认。这种知觉的加工 方式主要是( )。(统考 2008 研)
A.“全或无”加工
2 / 25
圣才电子书
B.颉颃加工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C.自上而下的加工
D.自下而上的加工
【答案】C
7.在知觉实验中,常用动景盘来研究( )。(统考 2007 研) A.真动知觉 B.诱导运动 C.自主运动 D.似动现象 【答案】D
4 / 2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1.专业棋手和业余棋手对同一棋局产生很大差异的知觉特性是( )。 A.理解性 B.恒常性 C.选择性 D.整体性 【答案】A 【解析】知觉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解 释,并用语词加以概括与标志以赋予其意义的组织加工过程。
3 / 2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9.公园里看见一朵红花的心理活动属于( )。 A.感觉 B.知觉 C.直觉 D.遗觉象 【答案】B 【解析】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 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是人将感觉信息整合为有意义的事物并加以解释和理 解的过程。
10.俗话说“物以类聚”,即人倾向于会把大小、形状、颜色、亮度、形式等事物的物 理属性相同,或类似刺激组合在一起形成整体的知觉组织原则是( )。
A.接近原则 B.相似原则 C.连续原则 D.闭合原则 【答案】B 【解析】①接近原则是指视野中的接近,即空间位置相近的客体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②相似原则是指物理属性相似的客体,例如形状、大小、颜色和亮度等方面的相似容易被人 知觉为一个整体。③连续原则是指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等特点的客体,容易被知觉为 同一整体。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9章~第12章【圣才出品】
A.经典条件反射
十万种考研
D.社会学习
【答案】D
【解析】巴甫洛夫提出了经典条件反射作用说;操作条件反射作用说的代表人物有桑代
A.托尔曼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B.华生
C.斯金纳
D.桑代克
【答案】C
【解析】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其中一个应用就是程序教学。程序教学是
通过教学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
13.从榜样中所观察到的行为,产生动作再现是观察学习的( )。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复制(再造)过程 D.动机过程 【答案】C 【解析】观察学习有四个子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动 作再现过程也称复制过程,即学习者复制从榜样情景中所观察到的行为。
16.一般情况下,学校或单位里都会评出一些“先进分子”,开个表彰大会,并给予奖 励。主要可以用( )的理论来解释。 A.皮亚杰 B.斯金纳 C.韦纳 D.班杜拉 【答案】D 【解析】本题应用的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替代强化,它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
6 / 114
圣才电子书
圣才电子书
第9章 学 习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一、单项选择题 1.语法知识的学习促进了语言的表达。这种迁移现象是( )。(统考 2011 研) A.陈述性知识对陈述性知识的迁移 B.陈述性知识对程序性知识的迁移 C.程序性知识对陈述性知识的迁移 D.程序性知识对程序性知识的迁移 【答案】B
强化而间接地受到强化。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7.当学生安静下来时就允许他离开禁闭室,这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答案】B 【解析】正强化是指通过呈现个体喜爱的剌激增强其反应的概率。负强化是指通过消除 或中止不愉快的条件或剌激来增强反应概率。允许学生离开禁闭室是消除或中止不愉快的条 件或刺激,是为了增加学生安静的行为概率,因而是负强化。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思维【圣才出品】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思维【圣才出品】第11章思维11.1复习笔记一、概述(一)什么是思维思维(thinking)是指在超出现实的情境下分析有关条件以求得问题解决的高级认知过程。
思维是大脑在解决问题时的高级认知过程。
思维是很复杂的认知过程,包含着广泛的心理活动。
(二)思维的种类思维有多种形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思维进行分类。
1.命题思维、心象思维和动作思维(1)命题思维是指由概念组成命题的思维形式;(2)心象思维是照顾用心象,特别是视觉心象来思维的形式;(3)动作思维是以实际操作来进行的思维。
2.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根据思维探索的方向,可把思维区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1)聚合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2)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是一种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去探索新的远景,去追求多样性的思维。
3.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据思维的独创性,可把思维区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常规思维(normative thinking)就是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2)创造性思维(creative thinking)是产生新的并有社会价值成果的思维,具有独创性。
(三)思维的神经生理机制1.极其复杂的思维活动是脑的三个机能系统整体性活动的结果(1)神经病理学的研究表明,左侧半球颞上回后部是司词句记忆的,这一部位的损伤会导致言语听觉记忆障碍,病人记不住用口语表达的问题,因而连很简单的口头算题都很难解决。
(2)左侧顶—枕区系统的损伤会引起同时性(空间的)综合的严重破坏。
这既表现在直接的、直观的行为中,也表现在运用符号方面。
病人虽然能记住算题并主动尝试解题的方法,但由于不能理解逻辑—语法结构,因而仍不能解答算题。
(3)额叶损伤对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 章节题库 (第14章 意 志)【圣才出品】
第14章意志一、单项选择题1.与自制力相对立的意志品质是()。
(统考2009研)A.任性B.犹豫C.独断D.执拗【答案】A2.下面哪种活动是意志行动?()A.吹口哨B.背诵课文C.摇头晃脑D.膝跳反射【答案】B3.毕业生择业时,面对多重选择,是哪种冲突的表现?()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答案】D4.()是人的意识的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A.认知B.情绪C.意志D.个性【答案】C【解析】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5.()是一个人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
A.意志的自觉性B.意志的果断性C.意志的自制性D.意志的坚韧性【答案】B【解析】意志的果断性表现为有能力及时采取充分根据的决定,并且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去实现这些决定。
6.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是()。
A.有自觉的行动目的B.以随意动作为基础C.受意识能动调节支配D.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答案】D【解析】意志行动的特征包括:(1)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
(2)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3)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只有那些与克服困难相联系而产生的意志行动,才是意志行动的重要特点。
意志行为的重要特征是勇于克服困难和阻碍。
7.与独立性意志品质相反的是()。
A.草率B.顽固C.冲动性D.易受暗示性【答案】D【解析】独立性,表现为一个人自己有能力独立做出重要的决定并执行这些决定,有责任并愿意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负责,深信这样的行为是切实可行的。
与独立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受暗示性,表现为盲从、没有主见,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
8.魏征曾对唐太宗李世民说:“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每至所失。
”这说的是意志要有()。
A.自制性B.果断性C.坚持性【答案】A【解析】意志的自制性是指个体在意志行动中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动作和言语的品质。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从个体心理的动态-稳态维度,人的复杂心理系统可以区分出、和。
2.心理学研究的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如写字、看电视等,称为;另一类是如知觉、注意、欲望、意愿等。
3.心理学的科学性表现在,,三个基本特征上。
4.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在探寻心理与行为知识的过程中大多都遵循,,三项基本原则。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
可以把这些方法大致分为,,三大类。
二、选择题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是()A.选题和提出假说B.设计研究方案C.收集资料,整理与分析资料 D解释结果和检验假设2.心理学家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实证研究的范围很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描述心理事件B.揭示心理规律C.探明心理结构D.确定心理机能3.下列哪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属于描述研究()。
A.自然观察法B.调查法C.个案法D.实验法4.变量指在量上或质上可以有变异的因素或特征。
心理学研究的问题虽然很多,但它都要涉及()变量及其相互关系。
A.刺激变量B.中介变量C.反应变量D.机体变量5.相关法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从相关系数可以了解到变量之间相互联系的()。
A.变量的因果关系B.负相关C.相关的强度D.正相关三、名词解释1.认知过程2.意志过程3.心理状态4.心理特征5.心理结构四、简答题1. 什么是操作性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2. 什么是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的原则?3. 什么是刺激变量,它有哪些形式?4. 什么是机体变量,它有哪些特征?5. 什么是实验法?五、分析题1. 采用自然观察法研究心理学问题时可能遇到哪些困难?2. 调查法是以提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
可分为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两种方式,他们各有什么优缺点?3. 分析相关与因果之间的关系。
4. 在心理学中,相关研究与实验法在试图建立变量之间关系的问题上有什么不同?5. 分析实验法的优缺点。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 章节题库 (第2章 心理的生物基础)【圣才出品】
第2章心理的生物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除嗅觉外,感觉信息传入大脑皮层最后一个中转站是()。
(统考2011研)A.丘脑B.下丘脑C.海马D.桥脑【答案】A2.初级视觉区、初级听觉区、躯体感觉区、言语运动区,在大脑皮层的部位依次是()。
(统考2011研)A.顶叶,额叶,颞叶,枕叶,B.顶叶,枕叶,颞叶,额叶C.枕叶,额叶,顶叶,颞叶D.枕叶,颞叶,顶叶,额叶【答案】D3.右图为大脑半球分区结构图,其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分别代表的是()。
(统考2010研)A.额叶顶叶枕叶颞叶B.枕叶额叶颞叶顶叶C.顶叶颞叶枕叶额叶D.颞叶顶叶额叶枕叶【答案】A4.神经元结构中具有信息整合功能的部位是()。
(统考2009研)A.树突B.胞体C.突触D.轴突【答案】B5.人体的躯体感觉中枢位于()。
(统考2009研)A.额叶B.颞叶C.枕叶D.顶叶【答案】D6.通过裂脑人研究来揭示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科学家是()。
(统考2008研)A.布洛卡(P.Broca)B.拉什利(K.S.Lashley)C.斯佩里(R.Sperry)D.威尔尼克(C.Wernicke)【答案】C7.向胼胝体切断患者左视野快速呈现一个蓝色的圆圈,同时向右视野呈现一个红色的方块。
根据Roger Sperry的研究结果,你预测患者会报告()。
(中山大学2008研)A.“我看到一个蓝色圆圈。
”B.“我没有看见任何东西。
”C.“我看到一个蓝色圆圈和一个红色方块。
”D.“我看到一个红色方块。
”【答案】D8.Lin因车祸而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他现在仍然需要医学仪器来维持生命,因为在没有这些仪器的帮助时他尚不能呼吸和也没有心跳。
据此,你推测他可能伤到了下述哪个部位?()(中山大学2007研)A.延髓(Medulla)B.下丘脑(Hypothalamus)C.小脑(Cerebellum)D.中脑(Midbrain)【答案】A9.下面哪种功能与左脑的联系最少?()(中山大学2007研)A.口语B.音乐识别C.阅读D.书写单词【答案】B10.可卡因是一种兴奋性药物,它的作用机理是阻止神经系统中多巴胺的吸收,这就是说多巴胺在突触中停留的时间会延长并继续刺激突触后神经元。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 (第9章 学 习)【圣才出品】
第9章学习一、概念题1.学习答:学习(1earning)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学习的定义蕴涵三层意思:①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虽然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学习本身,但从其外在的行为改善和个人的饮食行为、对待工作方式等待人接物中,推断出其行为潜能的改变。
②学习行为是相对持久的变化。
一旦学会了某种行为,这种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就会相对持久地表现出来。
③学习是基于经验的过程。
学习只能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没有经验就无所谓学习。
个体的经验包括吸收信息和作出反应来影响环境。
学习既包含学习结果在行为上的改变,也包含记忆、思维等不能被直接观察到的内部智力活动。
但是学习不包含因机体成熟及大脑发育所带来的行为变化,也不包含因疾病和脑损伤而引起的行为变化。
2.联结学习理论答:联结学习理论是一种强调刺激—反应联结在个体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在学习领域的应用,该理论认为学习的发生是刺激与刺激或反应与结果联结的形成,又称为学习的行为论。
联结学习理论把学习看成行为或反应速度、发生频率或形式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是各种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
两个刺激(S)在时间和空间上紧密相连时,人们在头脑里就会把这两种心理表征联结起来。
人类在适应环境中形成了行为(R)与结果(O)之间的联结。
在联结学习理论看来,一旦建立了大量的这种简单联结,人类就能够更好地调整行为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刺激(S)与刺激(S)联结学习使人类能够预测环境,反应(R)与结果(O)联结学习使人类能够更好地改变行为以适应环境。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研究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析联结是怎样建立起来和被使用的。
3.认知学习理论答:认知学习理论是一种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个体学习的理论,着重研究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心理结构的形成、信息加工及信念等。
该理论认为,即便是刺激与刺激的联结、反应与结果之间联结会产生学习,但这种学习也含有心理成分。
用联结学习不能解释刺激与反应间形成联结的内在原因。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全】32853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从个体心理的动态-稳态维度,人的复杂心理系统可以区分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2.心理学研究的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观察到的行为为反应,如写字、看电视等,称为外显行为;另一类是内隐行为如知觉、注意、欲望、意愿等。
3.心理学的科学性表现在可复制性,可证伪性,系统性三个基本特征上。
4.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在探寻心理与行为知识的过程中大多都遵循可公开检验原则,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原则,人文关怀原则三项基本原则。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
可以把这些方法大致分为描述研究,实验研究,相关研究三大类。
二、选择题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是(ABC)A.选题和提出假说B.设计研究方案C.收集资料,整理与分析资料D解释结果和检验假设2.心理学家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实证研究的范围很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BCD)。
A.描述心理事件B.揭示心理规律C.探明心理结构D.确定心理机能3.下列哪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属于描述研究(ABC)。
A.自然观察法B.调查法C.个案法D.实验法4.变量指在量上或质上可以有变异的因素或特征。
心理学研究的问题虽然很多,但它都要涉及(ACD)变量及其相互关系。
A.刺激变量B.中介变量C.反应变量D.机体变量5.相关法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从相关系数可以了解到变量之间相互联系的( C )。
A.变量的因果关系B.负相关C.相关的强度D.正相关三、名词解释1.认知过程:是指个人获取知识的心智活动。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始于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通常是时有发生的因而合称感知,2.意志过程指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一定的目标,按计划不断地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并力求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3.心理状态指人在某一时刻的心理活动水平。
例如一个人在一定时间里是积极向上还是悲观失望,是紧张、激动还是轻松冷静等。
4.心理特征指一个人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如有的人观察敏锐,有的人粗枝大叶;有的人记得快且牢,有的人记得慢且易忘;有的人思维灵活,有的人思维呆板;有的人情绪稳定,有的人却易波动;有的人意志果断、坚韧不拔,有的人优柔寡断、朝三暮四。
心理学导论练习题第九十章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第九、十章)第九章一、填空题1.消退(extinction)是指_________习得之后,由于___________的多次呈现而没有伴随__________,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结逐渐削弱,从而使个体对条件刺激反应的强度和频率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的过程。
条件作用的消失并不意味着这一联结已经消失,如果再过一段时间,条件作用还会__________。
2.要想有效地形成一种反应,最好是先进行__________,然后过渡到__________,最后施以__________,这种将不同__________混合使用的方法可以达成最大学习的效果。
3.观察学习是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___在196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
神经科学家发现,__________是观察学习的神经基础。
4.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学习包含三个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生物反馈是指借助于__________把采集到的身体内部的生理过程、__________加以放大,以__________形式呈现出来,让个体了解自身的__________,并学会在一定程度上随意加以控制。
二、选择题1.药物成瘾是通过()而形成的A.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作用C.次级条件作用D.经典条件作用2.如果一个小孩害怕白鼠,那他最不可能泛化到害怕()A.白兔B.杯子C.猫D.棉毛衣3.齐梅曼的自我调节学习模型包括()阶段A.自我监控B.预先考虑C.操作或意志控制D.自我反思4.以下属于次级强化物的是()A.食物B.水C.奖品D.安全5.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原理应用于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A.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作用C.次级条件作用D.经典条件作用三、名词解释1.条件反射2.强化3.阻滞4.习得性无助感5.低路迁移四、简答题1.如何理解学习的含义?2.经典条件作用有哪些原理?3.部分强化包含哪几种基本的程式?4.观察学习由哪些相互关联的过程组成?5.行为论与认知论关于学习迁移是如何发生的有何不同观点。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 名校考研真题 【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理解问题的第一步是:()。
[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研]A.克服思维定势B.消除功能固着C.建立问题空间的内部表征D.决定使用算法、还是启发法【答案】C2.初级视觉区、初级听觉区、躯体感觉区、言语运动区在大脑皮层的部位依次是()。
[统考2011年研]A.顶叶、额叶、颞叶、枕叶B.顶叶、枕叶、颞叶、额叶C.枕叶、额叶、顶叶、颞叶D.枕叶、颞叶、顶叶、额叶【考点】大脑皮层的功能分区。
【答案】D【解析】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听觉区位在颞叶的颞横回处;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沟后面的一条狭长区域内;在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靠近外侧裂处,是言语运动区。
3.根据听觉位置理论,耳蜗对高频声波反应的敏感区域位于()。
[统考2011年研]A.顶部B.中部C.背部D.底部【考点】听觉的位置理论。
【答案】D【解析】位置理论又称共鸣理论,由赫尔姆霍茨提出。
他认为,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声音的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声音的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
4.双重编码理论是指:()。
[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研]A.视觉和听觉B.语义和表象C.语言和听觉D.概念和图像【答案】B5.Parkinson氏病被认为是下述哪一种原因所造成的?()[中山大学2005年研] A.神经胶质细胞损伤B.使用多巴胺的神经细胞功能退化C.大脑中在受体上颉颃性化学反应造成的D.缺乏清理神经系统废物的酶【答案】A6.人对同一个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这种动机冲突是()。
[统考2012年研]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答案】C【解析】趋避冲突指同一物体对人们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们在接近的同时,又故意回避它,从而引起内心的冲突。
A项,双趋冲突指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的冲突。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练习题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从个体心理的动态-稳态维度,人的复杂心理系统可以区分出、和。
2.心理学研究的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如写字、看电视等,称为;另一类是如知觉、注意、欲望、意愿等。
3.心理学的科学性表现在,,三个基本特征上。
4.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在探寻心理与行为知识的过程中大多都遵循,,三项基本原则。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
可以把这些方法大致分为,,三大类。
二、选择题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是()A.选题和提出假说B.设计研究方案C.收集资料,整理与分析资料 D解释结果和检验假设2.心理学家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实证研究的范围很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描述心理事件B.揭示心理规律C.探明心理结构D.确定心理机能3.下列哪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属于描述研究()。
A.自然观察法B.调查法C.个案法D.实验法4.变量指在量上或质上可以有变异的因素或特征。
心理学研究的问题虽然很多,但它都要涉及()变量及其相互关系。
A.刺激变量B.中介变量C.反应变量D.机体变量5.相关法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从相关系数可以了解到变量之间相互联系的()。
A.变量的因果关系B.负相关C.相关的强度D.正相关三、名词解释1.认知过程2.意志过程3.心理状态4.心理特征5.心理结构四、简答题1. 什么是操作性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2. 什么是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的原则?3. 什么是刺激变量,它有哪些形式?4. 什么是机体变量,它有哪些特征?5. 什么是实验法?五、分析题1. 采用自然观察法研究心理学问题时可能遇到哪些困难?2. 调查法是以提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
可分为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两种方式,他们各有什么优缺点?3. 分析相关与因果之间的关系。
4. 在心理学中,相关研究与实验法在试图建立变量之间关系的问题上有什么不同?5. 分析实验法的优缺点。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 章节题库 (第10章 记 忆)【圣才出品】
第10章记忆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了取得最好的记忆效果,个体对初次识记的无意义材料进行复习的时间应在识记后()。
(统考2011研)A.1小时内B.2-12小时C.13-24小时D.24小时后【答案】D2.根据米勒(G.Miller)的研究,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统考2010研)A.3±2组块B.5±2组块C.7±2组块D.9±2组块【答案】C3.学生在考试时,回答选择题的记忆活动主要是()。
(统考2010研)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答案】C4.贾维克(Jarvik)和艾斯曼(Essman)的小白鼠跳台实验所支持的记忆学说是()。
(统考2009研)A.脑机能定位说B.突触生长说C.反响回路说D.记忆分子说【答案】C5.长时记忆最主要的编码方式是()。
(统考2008研)A.视觉编码B.听觉编码C.语义编码D.形象编码【答案】C6.在对系列呈现的学习材料进行自由回忆时,最后呈现的材料遗忘少。
这种现象称为()。
(统考2008研)A.首因效应B.启动效应C.词优效应D.近因效应【答案】D7.小王正在向他的室友演示一个新的计算机程序。
当他告诉他的室友怎样启动软件和创建文档时,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的()。
(中山大学2007研)A.程序性记忆B.语义记忆C.情景记忆D.陈述性记忆【答案】A8.在下列选项中,既是记忆的重要标志,也是再认和回忆的重要条件的是()。
A.识记B.保持C.再认D.再现【答案】B【解析】①识记既是记忆过程的开端,又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
②保持是记忆过的信息在头脑中的巩固和储存,即已经识记了的信息在头脑中得以巩固的过程。
它既是记忆的重要标志,也是再认或回忆的重要条件。
③再现是从头脑中提取知识和经验,使之能够被利用的过程,是记忆和保持的结果和经验,包括回忆和再认两种主要形式。
9.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存、再现的心理过程是()。
心理学导论练习题第十六章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练习题(第十六章)第十六章人格一、填空题1.人格的大体特点包括、、和。
2.精神分析是奥地利神经病学家依照其连年对神经病人的诊断、医治和病理研究而在20世纪初提出的心理医治和说明人性的系统理论。
3.在荣格看来,人格(心灵),是由、和几个相互阻碍的系统所组成。
4.人本主义取向的人格理论既反对弗洛伊德对人格说明中强调本能和潜意识驱力的观点,以为,并寻求自身潜能的实现;又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类的特点视为机械的反映模式,强调自我概念的重要性,以为。
5.从学习论的观点看来,像其他习得行为一样,人格也是通过和的进程形成的,包括对他人行为的、、、和等各类进程。
二、选择题1.奥尔波特以为,指对一个人有一样意义偏向的特质是()A. 一样特质B. 首要特质C. 核心特质D. 次要特质E. 表面特质2.卡特尔以为,人格结构中最重要部份,一个人行为产生的最终本源是()A. 潜源特质B. 表面特质C. 一样特质D. 个人特质E.核心特质3.在荣格整个人格理论中最引发争辩的观点是()A. 集体无心识B. 个人无心识C. 意识自我D. 同一性E. 逻辑思维4.能够区分男女两性之别,表现出对异性父母的亲昵,而反对和排斥同性父母,是处于以下哪个时期的儿童?A. 肛门期B.生殖器期C.暗藏期D. 生殖期E. 两性期5.弗洛伊德以为,被压抑的欲望通过假装的知足常常表现为()A.意识B. 梦C.前意识D.潜意识E.自我6.行为主义的人格理论以为,对个体行为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结构B.情感C.情境D.强化E.遗传7.卡特尔为心理学引入的一个重要方式是()A.个案法B.谈话法C.调查法D.因素分析法E.人格理论8.斯金纳以为处置非期望行为的适合方式是()A.处惩B.奖励C.轻忽D.安慰E.及时反馈9.小小孩听教师的话,取得教师喜爱,这些使个体体验到踊跃关注的条件,叫做()A.价值条件B.顺应条件C.主动条件D.被动条件E.和谐条件10.艾森克人格考试的考试方式属于()A.自陈量表法B.投射考试法C.情境考试法D.评定量表法三、名词说明 1.人格2.人格理论3.顶峰体验4.特质。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 章节题库 (第11章 思 维)【圣才出品】
第11章思维一、单项选择题1.小明在游戏中把凳子当马骑,这种活动反应的想象功能是()。
(统考2011研)A.再造B.补充C.替代D.预见【答案】C2.天空出现朝霞,就会下雨;天空出现晚霞,就会放晴。
人们由此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结论。
这主要体现的思维特征是()。
(统考2011研)A.间接性B.抽象性C.概括性D.理解性【答案】C3.要求幼儿对香蕉、苹果、皮球、口琴等进行分类,幼儿将苹果与皮球归为一类,香蕉与口琴归为一类。
由此表明他们所具有的概念种类是()。
(统考2010研)A.具体概念B.抽象概念C.合取概念D.人工概念【答案】A4.解决“河内塔”问题最有效的策略是()。
(统考2010研)A.手段—目的分析策略B.算法策略C.逆向搜索策略D.选择性策略【答案】A5.库柏(L.A.Cooper)和谢帕德(R.N.Shepard)的“心理旋转”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最长时,字母“R”旋转的角度是()。
(统考2009研)A.60°B.90°C.180°D.240°【答案】C6.诵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句时,脑中浮现出相关形象的过程是()。
(统考2009研)A.创造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答案】C7.通常把对解决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事物称为()。
(统考2009研)A.原型B.定势C.迁移D.变式【答案】A8.谢帕德(R.N.Shepard)和库柏(L.A.Cooper)的“心理旋转”实验主要说明了表象具有()。
(统考2008研)A.概括性B.可变通性C.可操作性D.稳定性【答案】C9.理解问题的第一步是()(东北师范大学2006研)A.克服思维定势B.消除功能固着C.建立问题空间的内部表征D.决定使用算法、还是启发法【答案】C10.人脑借助言语、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是()。
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答案】D【解析】①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教材下载及真题视频讲解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教材下载及真题视频讲解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网授精讲班【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目录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网授精讲班【共37课时】电子书(题库)•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26小时高清视频】•试看部分内容名校考研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理解问题的第一步是:()。
[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研] A.克服思维定势B.消除功能固着C.建立问题空间的内部表征D.决定使用算法、还是启发法【答案】C查看答案2初级视觉区、初级听觉区、躯体感觉区、言语运动区在大脑皮层的部位依次是()。
[统考2011年研]A.顶叶、额叶、颞叶、枕叶B.顶叶、枕叶、颞叶、额叶C.枕叶、额叶、顶叶、颞叶D.枕叶、颞叶、顶叶、额叶【考点】大脑皮层的功能分区。
【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听觉区位在颞叶的颞横回处;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沟后面的一条狭长区域内;在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靠近外侧裂处,是言语运动区。
3根据听觉位置理论,耳蜗对高频声波反应的敏感区域位于()。
[统考2011年研]A.顶部B.中部C.背部D.底部【考点】听觉的位置理论。
【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位置理论又称共鸣理论,由赫尔姆霍茨提出。
他认为,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声音的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声音的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
4双重编码理论是指:()。
[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研]A.视觉和听觉B.语义和表象C.语言和听觉D.概念和图像【答案】B查看答案5Parkinson氏病被认为是下述哪一种原因所造成的?()[中山大学2005年研]A.神经胶质细胞损伤B.使用多巴胺的神经细胞功能退化C.大脑中在受体上颉颃性化学反应造成的D.缺乏清理神经系统废物的酶【答案】A查看答案6人对同一个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这种动机冲突是()。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 章节题库 (第1章 绪 论)【圣才出品】
第1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心理学派与其代表人物,正确匹配的是()。
(统考2010研)A.机能主义——冯特B.格式塔——铁钦纳C.人本主义——罗杰斯D.构造主义——詹姆斯【答案】C2.某次抽样调查研究显示,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越多,他们的学习成绩越差。
该研究属于()。
(统考2009研)A.因果研究B.相关研究C.个案研究D.纵向研究【答案】B3.强调心理学不应该以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派是()。
(统考2008研)A.构造主义B.机能主义C.人本主义D.行为主义【答案】D4.现代心理学诞生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历史渊源是哲学和()。
(统考2008研)A.生理学B.社会学C.人类学D.物理学【答案】A5.小虹被她的哥哥打哭了。
她妈妈询问她哥哥打她前她做了什么?她妈妈试图搞清楚她女儿的行为和她儿子的反应之间的联系。
小虹妈妈正采用下述哪类心理学家常用的方法?()(中山大学2008研)A.行为主义心理学家B.机能主义心理学家C.构造主义心理学家D.精神分析心理学家【答案】A6.持构造主义观点(stracturalism)的心理学家认为研究个体意识的最佳途径是全面了解构成意识经验的成份。
这种观点与下述哪种理论最为一致?()(中山大学2008研)A.关于知觉的自上而下加工模型B.关于知觉的折衷模型C.关于知觉的自下而上加工模型D.关于知觉的颉颃加工模型【答案】C7.Wilhelm Wundt 相信心理学应该重点()。
(中山大学2007研)A.探求存在的本质特点B.研究刺激和反应的关系C.确定人类行为的无意识动机D.检查人们对瞬间经验的觉察情况【答案】D8.Freud的观点与1900年代早期的主流观点不一样,他认为()。
(中山大学2007研)A.变态行为具有生物学基础B.人们不完全能意识到其行为的原因C.人具有自由意识(free will)D.强调环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答案】B9.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而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位被誉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旗手”的是()。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7章知觉)【圣才出品】
黄希庭《⼼理学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7章知觉)【圣才出品】第7章知觉⼀、概念题1.知觉答:知觉(perception)是个体把来⾃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理过程。
在正常⼈的⽇常⽣活中,纯粹的感觉是不存在的,感觉信息⼀经感觉系统传达到脑,知觉便随之产⽣。
知觉是个体借助于过去经验对来⾃感受器的信息进⾏组织和解释的过程:①知觉是个体对感觉信息的组织过程。
⼈们倾向于有选择地输⼊信息,把感觉信息整合、组织起来,形成稳定、清晰的完整印象。
这种组织功能主要依靠于⼈们的过去经验。
②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解释过程。
在知觉⼀个客体时,⼈们总是根据⾃⼰的经验把它归为某⼀类,说出它的名称或赋予它某种意义。
⼈们对感觉信息的解释,通常采取假设检验的⽅式,即从提出假设到检验假设的过程。
感觉是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知觉属于⾼于感觉的感性认识阶段。
2.不可能图形答:不可能图形是指能引起不可能知觉经验的图形。
它是⼀个客观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的图形。
这种图的内部存在着⽭盾,观察者总想通过推理活动使它得到理解,但这种努⼒总归要失败,从⽽引起观察者的“不可能”知觉经验。
这表明知觉是⼈们在感官所获信息的基础上,对事物主动寻求解释的过程,同时也表明原有的知识经验在知觉中的作⽤。
3.可逆图形答:可逆图形是⼀种特殊知觉刺激,是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觉组织之间“⾃发”切换的刺激模式。
在观察某个可逆图形时,个体会看到两个图形在不断地交替转换。
两个图形间的边界⾮常清晰,知觉到的不同对象也⾮常稳定,意义⾮常明确。
因此,可逆图形也可称为两可图或双关图。
在⼀般情况下交替转换的速度与图形的特殊性质有关。
注视可逆图形的时间越长,交替变换的速度越快。
在⼀定程度上,可逆图形的转换可以由知觉者有意识地控制。
4.知觉恒常性答:知觉恒常性指当知觉对象的刺激输⼊在⼀定范围内发⽣了变化的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相应的变化,⽽是维持恒定的知觉特性。
知觉恒常性现象在视知觉中表现得很明显、很普遍,主要表现为下列⼏种:①⼤⼩恒常性。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 章节题库 (第3章 心理的环境基础)【圣才出品】
第3章心理的环境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统考2011研)A.微观系统指儿童直接接触的环境B.环境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C.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D.外层系统包括社会意识形态、法律、文化等【答案】D2.在不同文化中,儿童发展基本动作技能的年龄,这可以说明。
()(中山大学2007研)A.略有不同;遗传因素可以延缓或加速早期动作发展B.略有不同;环境因素可以延缓或加速早期动作发展C.没有不同;遗传因素单独决定早期动作发展D.没有不同;环境因素单独决定早期动作发展【答案】B3.“三个和尚没水喝”,反映了()作用。
A.社会懈怠B.社会干扰C.去个体化D.从众【答案】A4.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态度维度的是()。
A.指向维度B.集中维度C.强度维度D.外显维度【答案】B【解析】态度具有五个维度:指向维度、强度维度、深刻维度、向中度或向中性维度和外显维度。
5.小王毕业后成为了某中学老师,他主动要求自己的行为与教师角色行为相一致。
这时他所处在的态度阶段是()。
A.服从阶段B.认同阶段C.内化阶段D.自动化阶段【答案】B【解析】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与三个不同的社会化过程有关:一是服从——它是人们由于担心受到惩罚或想要得到预期的回报,而采取与他人要求相一致的行为l二是认同——因为从心理上认可榜样,所以使自己的态度与榜样人物的一致,三是内化——指个人把态度当作自己内在的行为准则,当态度与个人的价值体系一致时,个体容易形成这样的态度。
6.态度的认知平衡理论认为,认知不平衡向平衡转化会尽可能以最小代价达到最大效用,在这个过程中主要遵循的原则是()。
A.情感经济原则B.认知经济原则C.思维经济原则D.意志经济原则【答案】B【解析】态度的认知平衡理论认为,在认知不平衡向平衡转化过程中往往遵循着认知经济原则,即尽可能以最小代价达到最大效用。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章~第4章【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章节题库第1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心理学派与其代表人物,正确匹配的是()。
(统考2010研)A.机能主义——冯特B.格式塔——铁钦纳C.人本主义——罗杰斯D.构造主义——詹姆斯【答案】C2.某次抽样调查研究显示,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越多,他们的学习成绩越差。
该研究属于()。
(统考2009研)A.因果研究B.相关研究C.个案研究D.纵向研究【答案】B3.强调心理学不应该以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派是()。
(统考2008研)A.构造主义B.机能主义C.人本主义D.行为主义【答案】D4.现代心理学诞生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历史渊源是哲学和()。
(统考2008研)A.生理学B.社会学C.人类学D.物理学【答案】A5.小虹被她的哥哥打哭了。
她妈妈询问她哥哥打她前她做了什么?她妈妈试图搞清楚她女儿的行为和她儿子的反应之间的联系。
小虹妈妈正采用下述哪类心理学家常用的方法?()(中山大学2008研)A.行为主义心理学家B.机能主义心理学家C.构造主义心理学家D.精神分析心理学家【答案】A6.持构造主义观点(stracturalism)的心理学家认为研究个体意识的最佳途径是全面了解构成意识经验的成份。
这种观点与下述哪种理论最为一致?()(中山大学2008研)A.关于知觉的自上而下加工模型B.关于知觉的折衷模型C.关于知觉的自下而上加工模型D.关于知觉的颉颃加工模型【答案】C7.Wilhelm Wundt相信心理学应该重点()。
(中山大学2007研)A.探求存在的本质特点B.研究刺激和反应的关系C.确定人类行为的无意识动机D.检查人们对瞬间经验的觉察情况【答案】D8.Freud的观点与1900年代早期的主流观点不一样,他认为()。
(中山大学2007研)A.变态行为具有生物学基础B.人们不完全能意识到其行为的原因C.人具有自由意识(free will)D.强调环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答案】B9.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而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位被誉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旗手”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从个体心理的动态-稳态维度,人的复杂心理系统可以区分出、和。
2.心理学研究的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如写字、看电视等,称为;另一类是如知觉、注意、欲望、意愿等。
3.心理学的科学性表现在,,三个基本特征上。
4.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在探寻心理与行为知识的过程中大多都遵循,,三项基本原则。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
可以把这些方法大致分为,,三大类。
二、选择题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是()A.选题和提出假说B.设计研究方案C.收集资料,整理与分析资料 D解释结果和检验假设2.心理学家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实证研究的范围很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描述心理事件B.揭示心理规律C.探明心理结构D.确定心理机能3.下列哪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属于描述研究()。
A.自然观察法B.调查法C.个案法D.实验法4.变量指在量上或质上可以有变异的因素或特征。
心理学研究的问题虽然很多,但它都要涉及()变量及其相互关系。
A.刺激变量B.中介变量C.反应变量D.机体变量5.相关法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从相关系数可以了解到变量之间相互联系的()。
A.变量的因果关系B.负相关C.相关的强度D.正相关三、名词解释1.认知过程2.意志过程3.心理状态4.心理特征5.心理结构四、简答题1. 什么是操作性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2. 什么是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的原则?3. 什么是刺激变量,它有哪些形式?4. 什么是机体变量,它有哪些特征?5. 什么是实验法?五、分析题1. 采用自然观察法研究心理学问题时可能遇到哪些困难?2. 调查法是以提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
可分为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两种方式,他们各有什么优缺点?3. 分析相关与因果之间的关系。
4. 在心理学中,相关研究与实验法在试图建立变量之间关系的问题上有什么不同?5. 分析实验法的优缺点。
六、论述题1. 试对个体心理现象进行分析?2. 怎样理解心理学是一门科学?3. 怎样才能做到使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公开接受检验?4. 阐述心理学研究中对主客观资料进行科学整合的含义。
5. 阐述当代心理学的特点。
第二章心理的生物基础一、填空题1. 神经系统是由巨量神经细胞形成的神经组织与结构的总称,可分为和。
2. 脑是主要部分,在构造上,按部位的不同分为、和三大部分。
3. 后脑(hindbrain)位居脑的后下部,其中包括三部分:,和。
4. 中脑(midbrain)位于之上,是与的反射中枢。
在中脑的中心有一个网状的神经组织,称为。
5. 前脑(forebrain)是脑的最复杂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前脑主要包括五部分:,,,,。
二、选择题1. 脑的三个主要的机能系统是(),以及大脑两半球之间的分工和协作。
A.感觉机能系统B.运动机能系统C.联络机能系统D.自主神经系统2. 下列哪些是神经元的组成部分()。
A.细胞体B.树突C.轴突D.髓鞘3. 大脑皮质的体表感觉代表区的感觉投射有()特点。
A.感觉传入的皮质投射是交叉的B.感觉传入的皮质投射是倒置的C.感觉不灵敏的部位,所占的代表区域较大D.感觉灵敏的部位所占的代表区域较大4. 能应用与人类的行为遗传学研究方法有()。
A.选择性繁殖家谱分析法B.群体调查分析法C.家谱分析法D.双生子研究三、名词解释1.中枢神经系统2.周围神经系统3.选择性繁殖4.遗传5.表现型四、简答题1. 什么是全或无定律?2. 什么是内分泌系统?3. 什么是功能磁共振成像?4. 什么是双生子研究?5. 什么是事件相关电位?五、分析题1. 分析各大脑皮质投射区的主要特点。
2. 分析大脑皮质运动区的机能特点。
3. 分析大脑皮质联络区的主要特点。
4. 分析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机能。
5. 分析神经元的结构和机能六、论述题1. 试述心理脑机制的研究方法。
2. 讨论行为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3. 论述神经系统各部及其主要机能4. 论述脑的运动机能系统的主要特点。
第三章心理的环境基础一、填空题1.人的心理和行为必须具备的两个基础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格式塔心理学家关于环境的理论主要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判断一个声音是否为噪声,需要具备三个维度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个体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下而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称为__________。
6.风俗的两个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心理学家勒温(Kurt Lewin)提出的重要环境理论是()。
A.行为环境理论 B.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C.动力场理论 D.心理社会发展论。
2.亚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下列属于亚文化的是()。
A.人种文化 B.年龄文化 C.郊区文化 D.学校文化。
3.“口服心服”和“口服心不服”反映的心理现象是()。
A.从众 B.服从 C.听从 D.盲从。
4.在现代社会中,多数手机用户的铃声都采用彩玲,这反映的社会心理现象是()。
A.舆论 B.服从 C.风俗 D.时尚。
三、名词解释1.心理环境2.社会影响3.从众4.舆论5. 群体人格四、简答题1.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什么意义?2.从众的原因有哪些?3.高社会密度对我们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有哪些?4.布朗芬布伦纳把个体的社会生态系统划分哪些类型?五、分析题1.古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故事;老师也经常引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来教导学生,你认为这些做法合理吗?请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
2.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作为一种特殊的大众传播媒介,以其特有的方式与丰富的内容向人们展示出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
但人们对网络的作用却是褒贬不一,对此你如何评价?3.2007年山西洪洞黑煤窑非法用工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而山西黑砖窑事件早在02年就有所曝光,并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社会反响,连总理也做了批示的,但却没有根治,事隔四五年后,经记者一再报到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效应,这种事情最终在相关部分的干预下得到了有效解决,请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事件得以解决的原因?六、论述题1.试述心理学家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的理论2.试述拷贝世界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方式。
3.试述社会对个体心理与行为影响的主要表现。
4.举例说明舆论、风俗和时尚对个体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第四章人的毕生发展一、填空题1.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主要有三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个体生长和发育中非常繁忙、最引人注目的阶段是____________。
3.脑的发育在个体早期相当迅速,约在__________岁时就几乎达到成人水平。
4.现代心理学中最有影响力的认知发展理论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儿童道德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6.青少年期的标志是___________的到来。
二、选择题1.儿童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A.皮亚杰 B.维果茨基 C.柯尔伯格 D.埃里克森2.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发展问题所采用的方法是()。
A.访谈法 B.对偶故事法 C.实验法 D.两难故事法。
3.依据皮亚杰的观察发现,儿童认知发展中形成“守恒”观念的阶段是()。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婴儿在母亲离开时,表现出难过,通常停止探索活动;等与母亲重聚时受到抚慰,很容易回到探索活动中,这反映出的婴儿依恋行为是()。
A.安全性依恋 B.不安全-回避型依恋 C.不安全-抵抗型依恋 D.无定向型依恋。
5.个人一生发展中,在家庭生活及职业上的创造力感和成就感的高峰期属于()。
A.青少年期 B.成年早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三、名词解释1.毕生发展2.横断研究3.依恋4.自我同一性5。
年龄特征四、简答题1.毕生发展的研究方法通常有哪些?2.婴儿依恋关系的形成阶段有哪些?3.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4.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五、分析题1.现代教育中,同一批入校的学生在年龄上相近,但学校往往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把他们分成A、B、C班三类,分别进行教学和管理。
对此有的学生很不满,社会和家长也多有怨言,如果你是一位心理学家,你该如何看待这种做法呢?2.现在,独生子女在我国儿童中的比例逐年增加,城市目前几乎为100%,全国农村也在70%以上,独特的先天和后天环境,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心理行为问题,如任性、自私、依赖性强、孤僻、社会交往不良,焦虑退缩等。
请你从依恋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3.假如有个学生要打扫教室卫生,因为没有工具,就去后勤处借,而后勤处借口工具都发到每个班里了为由不借给他,这个学生在打扫卫生和偷工具之间徘徊了良久,觉得偷工具来打扫卫生以避免第二天的惩罚。
请你站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角度来对这一学生的行为进行分析。
六、论述题1.为什么说个体心理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2.比较皮亚杰与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
3.试述婴儿期认知发展的特点。
第五章需要、动机与价值观一、填空题1.__________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
2. 动机具有三种功能,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需要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需要。
4.精神分析的动机理论认为:人有两大类本能。
一种是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
5._______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并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想象。
二、选择题单项选择1.动机产生的最根本的心理基础是()。
A.动机B.需要C.信念D.世界观2.即使学生不具有较强的求知欲,精彩的教学也能引导他们强烈的听课动机,这体现了().A.需求的作用B.内驱力的作用C.诱因的作用D.强化的作用多项选择3.下列属于生物性需要的有()A.依恋需要B.生理需要C.安全需要D.审美需要E.成就需要4.下列属于社会性需要的有()A.成就需要B.审美需要C.性需要D.交往需要E.权力需要5. 价值观的表现形式有()A.理想B.内驱力C.兴趣D.信念E.诱因三、名词解释1.需要2.动机3.本能4.内驱力5.叶克斯-多德森定律6.价值观四、简答题1.需要和动机如何分类?2.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关系怎样?3.生物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各有哪些表现?4.简述精神分析的动机理论5.简述内驱力降低理论6.简述期望理论五、分析题1.需要越强,动机就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