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中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及参考答案-(精校)

合集下载

2014-2017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解析

2014-2017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解析

第2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第1题(6分)合成氨原料气由天然气在高温下与水和空气反应而得。

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1)CH4(g)+H2O(g)→CO(g)+3H2(g)(2)2CH4(g)+O2(g)→2CO(g)+4H2(g)(3)CO(g)+H2O(g)→H2(g)+CO2(g)假设反应产生的CO全部转化为CO2,CO2被碱液完全吸收,剩余的H2O通过冷凝干燥除去。

进入合成氨反应塔的原料气为纯净的N2和H2。

1-1为使原料气中的N2和H2的体积比为1∶3,推出起始气体中CH4和空气的比例。

设空气中O2和N2的体积比为1∶4,所有气体均按理想气体处理。

1-2计算反应(2)的反应热。

已知:(4)C(s)+2H2(g)→CH4(g)ΔH4=-74.8kJ mol-1(5)C(s)+1/2O2(g)→CO(g)ΔH5=-110.5kJ mol-1第2题(5分)连二亚硫酸钠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

硫同位素交换和核磁共振实验证实,其水溶液中存在亚硫酰自由基负离子。

2-1写出该自由基负离子的结构简式,根据VSEPR理论推测其形状。

2-2连二亚硫酸钠与CF3Br反应得到三氟甲烷亚磺酸钠。

文献报道,反应过程主要包括自由基的产生、转移和湮灭(生成产物)三步,写出三氟甲烷亚磺酸根形成的反应机理。

第3题(6分)2013年,科学家通过计算预测了高压下固态氮的一种新结构:N8分子晶体。

其中,N8分子呈首尾不分的链状结构;按价键理论,氮原子有4种成键方式;除端位以外,其他氮原子采用3种不同类型的杂化轨道。

3-1画出N8分子的Lewis结构并标出形式电荷。

写出端位之外的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3-2画出N8分子的构型异构体。

第4题(5分)2014年6月18日,发明开夫拉(Kevlar)的波兰裔美国女化学家Stephanie Kwolek 谢世,享年90岁。

开夫拉的强度比钢丝高5倍,用于制防弹衣,也用于制从飞机、装甲车、帆船到手机的多种部件。

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

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

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H 1.008 元素周期表He4.003Li 6.941Be9.012B10.81C12.01N14.01O16.00F19.00Ne20.18Na 22.99Mg24.31Al26.98Si28.09P30.97S32.07Cl35.45Ar39.95K 39.10Ca40.08Sc44.96Ti47.88V50.94Cr52.00Mn54.94Fe55.85Co58.93Ni58.69Cu63.55Zn65.39Ga69.72Ge72.61As74.92Se78.96Br79.90Kr83.80Rb 85.47Sr87.62Y88.91Zr91.22Nb92.91Mo95.94Tc[98]Ru101.1Rh102.9Pd106.4Ag107.9Cd112.4In114.8Sn118.7Sb121.8Te127.6I126.9Xe131.3Cs 132.9Ba137.3La-LuHf178.5Ta180.9W183.8Re186.2Os190.2Ir192.2Pt195.1Au197.0Hg200.6Tl204.4Pb207.2Bi209.0Po[210]At[210]Rn[222]Fr [223]Ra[226]Ac-La......................一、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该题只有1个选项合题意,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若该题有2个选项合题意,选对1个得1分,选对2个得2分;选错1个,该题不得分。

⒈我国有些煤矿的坑道中具有丰富的可燃性气体。

目前已建成利用坑道气的发电厂,这样既充分利用了能源,又保证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坑道中的可燃性气体是A.H2B.COC.CH4D. CH4和CO的混合气体⒉A是烷烃,B是单烯烃,B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比A分子中多。

常温下1L该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可得到同温同压下的二氧化碳气体2.5L,则原混合气体中A和B的组合方式可能有A.2和B.3和C.4和D.5和⒊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2、HCl、CO。

安徽省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安徽省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2004年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一、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该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若该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1个得1分,选对2个得2分;选错1个,该题不得分。

1.下列卤素互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A)ClI3(B)ClF3(C)BrF3(D)ICl32.下列各结构式中,最有可能的N2OLewis结构式为(A)N=N=O —O (C)N—(D)N=O=N3.下列各金属碳化物中,与水反应能生成C3H4的是(A)Be2C (B)Na2C3(C)Mg2C3(D)A14C34.在一定温度下,某浓度的硝酸与金属锌反应,生成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则要使1摩金属锌完全反应,需要HNO3的物质的量为(A)0.8 (B)2.4 (C)2.6 (D)2.85.在恒温条件下,有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为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乙容器为一个带有理想活塞(即无质量、无摩擦力的刚性活塞)的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两容器起始状态完全相同,都充有C气体,若发生可逆反应C(g) A(g)+B(g),经一段时间后,甲、乙两容器反应都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均反应速度:乙>甲(B)平衡时nc(甲)>nc(乙)(C)平衡时C的转化率:乙>甲(D)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甲>乙6.对手由CrO42—转化为Cr2O72—的下列各叙述中,正确的是(A)这是Lewis酸碱反应(B)这是氧化还原反应(C)加酸,该反应向右移动(D)加酸,该反应向左移动7.在水溶液中,KHSO3(aq)的电荷平衡式为(A)[H3O+]十[K+]=[OH—]+[HSO3—]+[SO32—](B) [H3O+]十[K+]=[OH—]+[HSO3—]+2[SO32—](C) [H3O+]十[K+]=[OH—]+[HSO3—]+1/2[SO32—](D) [H3O+]十2[K+]=[OH—]+[HSO3—]+2[SO32—]8.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强碱性溶液中共存,且在滴加盐酸过程中会生成气体和沉淀的是(A)Na+、CrO2—、SO42—、CO32—(B)NH4+、A1O2—、SO42—、CO32—(C)K+、A1O2—、SO42—、HCO3—(D)K+、ZnO2—·、SO42—、CO32—9.已知Al和Ga是同族元素,且都是两性元素,并知A1(OH)3的碱性比Ga(OH)3大。

近几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精美Word版含答案】

近几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精美Word版含答案】

乱shi 佳人编辑整理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试场号______________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装◆◆◆◆◆◆◆◆◆◆◆◆◆◆◆◆◆◆◆◆◆订◆◆◆◆◆◆◆◆◆◆◆◆◆◆◆◆◆◆线◆◆◆◆◆◆◆◆◆◆◆◆◆◆◆◆◆2010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注意: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

直接在试卷上答题,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

1. 化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与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低碳经济”主要是指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B 、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晶体硅C 、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 、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蛋白质由C 、H 、O 元素组成 2.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pH=1的溶液中:Na +、Mg 2+、SO 42- 、HCO 3-B 、含有大量Fe 3+的溶液中:Al 3+、Cu 2+、Cl - 、SO 42- C 、加入铝能放出H 2的溶液中:K + 、NH 4+ 、NO 3- 、Cl -D 、水电离产生的c (H +)=10-12mol ²L -1的溶液中:K + 、Ba 2+ 、NO 3- 、OH - 3.用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一下叙述正确的是( )A 、1mol 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完全取代,需要氯气分子数为2N AB 、1.7g H 2O 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 AC 、2mol 的NO 2与水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D 、在pH=13的NaOH 溶液中,OH -数目为0.1 N A一、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该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若该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1个得1分,选对2个得2分;错选1个该题不得分。

4.科学解释能力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第31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含参考答案)

2017年第31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含参考答案)
2-2P4S5是个多面体分子,结构中的多边形虽非平面状,但仍符合(fúhé)欧拉定律,两种原子成键
后价层均满足(mǎnzú)8电子(diànzǐ),S的氧化(yǎnghuà)数为-2。画出该分子(fēnzǐ)的结构图(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
2-3水煤气转化反应[CO(g)+H2O(g)→H2(g)+CO2(g)]是一个重要的化工过程,已知如下键
4-2-1写出晶胞中的钠离子数。
4-2-2写出体现该化合物结构特点的化学式。
4-2-3 若将氦原子放在晶胞顶点,写出所有电子对(2e-)在晶胞中的位置。
4-2-4晶胞边长a=395pm。计算此结构中Na-He的间距d和晶体的密度ρ(单位:g·cm-1)。

由元素X和Y形成的化合物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可用于制备润滑剂、杀虫剂等。A
7.82-8.13 (4H)。画出B的结构简式;解释生成B的原因。
10-3.当R=OEt时,产物为C,分子式为C14H10O5。参照以上实验结果,画出C的结构简
式。
内容总结
(1)中国化学会第 31 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卷 估分用答案
(2017 年 8 月 27 日9:00 ~ 12:00)
4-1 NaCl晶体在50-300GPa的高压下和Na或Cl2反应,可以形成不同组成、不同结构的晶体。下图给出其中三种晶体的晶胞(大球为氯原子,小球为钠原子)。写出A、B、C的化学式。
4-2 在超高压(300GPa)下,金属钠和氦可形成化合物。结构中,钠离子按简单立方排布,形成Na4立方体空隙(如右图所示),电子对(2e-)和氦原子交替分布填充在立方体的中心。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所有解答(jiědá)必须写在指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写。草稿纸在最后一页。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

年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

年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

年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卷一、本题包括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每小题有个或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该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若该题有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个得分,选对个得分;选错个,该题不得分。

.下列卤素互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 () () ().下列各结构式中,最有可能的结构式为() ()().下列各金属碳化物中,与水反应能生成的是() () () ().在一定温度下,某浓度的硝酸与金属锌反应,生成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则要使摩金属锌完全反应,需要的物质的量为() () () ().在恒温条件下,有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为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乙容器为一个带有理想活塞(即无质量、无摩擦力的刚性活塞)的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两容器起始状态完全相同,都充有气体,若发生可逆反应() ()(),经一段时间后,甲、乙两容器反应都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平均反应速度:乙>甲()平衡时(甲)>(乙)()平衡时的转化率:乙>甲()平衡时的物质的量甲>乙.对手由—转化为—的下列各叙述中,正确的是()这是酸碱反应()这是氧化还原反应()加酸,该反应向右移动()加酸,该反应向左移动.在水溶液中,()的电荷平衡式为()[]十[][—][—][—]() []十[][—][—][—]() []十[][—][—][—]() []十[][—][—][—].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强碱性溶液中共存,且在滴加盐酸过程中会生成气体和沉淀的是()、—、—、—()、—、—、—()、—、—、—()、—·、—、—.已知和是同族元素,且都是两性元素,并知()的碱性比()大。

若将等物质的量的的和溶于溶液中,然后再通入,则()()先沉淀()()和()同时沉淀出来()()先沉淀()无法判断两种沉淀的先后次序.在抢救大出血的病危病人时,常需静脉点滴.%氯化钠溶液(从俗称“生理盐水’’),是由于人体血液的“矿化度”(即无机盐的含量)为.%。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及参考答案————————————————————————————————作者:————————————————————————————————日期:22001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注意:⒈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⒉考生开始答题前,请先将答题卷上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完整。

⒊有关计算中,请遵循近似数计算法则。

H1.008 元素周期表He 4.003Li 6.941Be9.012B10.81C12.01N14.01O16.00F19.00Ne20.18Na 22.99Mg24.31Al26.98Si28.09P30.97S32.07Cl35.45Ar39.95K 39.10Ca40.08Sc44.96Ti47.88V50.94Cr52.00Mn54.94Fe55.85Co58.93Ni58.69Cu63.55Zn65.39Ga69.72Ge72.61As74.92Se78.96Br79.90Kr83.80Rb 85.47Sr87.62Y88.91Zr91.22Nb92.91Mo95.94Tc[98]Ru101.1Rh102.9Pd106.4Ag107.9Cd112.4In114.8Sn118.7Sb121.8Te127.6I126.9Xe131.3Cs 132.9Ba137.3La-LuHf178.5Ta180.9W183.8Re186.2Os190.2Ir192.2Pt195.1Au197.0Hg200.6Tl204.4Pb207.2Bi209.0Po[210]At[210]Rn[222]Fr [223]Ra [226]Ac-La一、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⒈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H+、Cl-、HPO42-、K+B.OH-、Zn2+、Al3+、Mn2+C.OH-、HPO42-、Na+、SO42-D.OH-、CO32-、AlO2-、Na+⒉现有X、Y、Z、W四种主族元素。

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2017(带答案)

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2017(带答案)

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2017(带答案)一、选择题(单选,本题包括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1.设N0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对0.2mol/L硫酸钠溶液的正确说法是()。

A.1L溶液中含有0.2NA个钠离子B.1L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总数为0.6NAC.3L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1.2mol/LD.2L溶液中含有0.6NA个硫酸根离子2.下列化合物中键的极性最弱的是()。

A.FeCl3B.AlCl3C.SiCl4D.PCl5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3+、Na+、Cl-、I-B.Cu2+、K+、NO3-、S2-C.AlO2-、K+、NO3-、OH-D.Ba2+、H+、Cl-、SO4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2gB.碳元素的原子量是12gC.碳元素的近似原子量是12gD.1mol12C的质量是12g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H++OH-=H2OB.用氨水溶解氯化银沉淀:Ag++2NH3·H2O=[Ag(NH3)2]++2H2OC.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H++HCO3-=CO2↑+H2OD.硫化氢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MnO4-+5S2-+16H+=2Mn2++5S ↓+8H2O6.下列分子或离子中,构型不为直线型的是()。

A.I3+B.I3-C.CS2D.BeCl27.苯可被臭氧分解,发生如下化学反应:二甲苯通过上述反应可能的产物为:若邻二甲苯进行上述反应,对其反应产物描述正确的是()。

A.产物为a、b、c,其分子个数比为a:b:c=1:2:3B.产物为a、b、c,其分子个数比为a:b:c=1:2:1C.产物为a和c,其分子个数比为a:c=1:2D.产物为b和c,其分子个数比为b:c=2:18.既易溶于稀氢氧化钠,又易溶于氨水的是()。

A.Al(OH)3B.Cu(OH)2C.Zn(OH)2D.Ag2O9.工业上生产SO2的方法主要是()。

17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17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C:N:Q:Cls。B是一种大口模生口的化工口品, 全球年口达
5万吨以上。
B在水中能持口不断地口生次口酸和化合物
10-1画出化合物
A的阴离子的口构式。
10-2画出化合物B的口构式并军出它与水反口的化学方程式。
10-3化合物C有一个互口异构体,口出 10-4写出上述尿素受口口生反口的配平方程式。
C及其互口异构体的口构式。
CHO
HOS K
-R+R
-R
H
口了合成一口新口,口口了下列合成路口:
CI、 CI
CHs CHs
CI
A
CI
COOH -HO
A COOH
C
IO1
CHO
CL
HaO:
C
CHO
C
E
9-1
口与出A的化学式,画出
B、C、D和口□G的口构式。
9-2
由E生成F和F生成G的反口分口属于哪口基本有机反口口型。
9-3
口画出化合物
20
14 12
10 25
30
40 50
6078
样品中A的质量分数/%
aa
ao 100
第5(10分)
甲苯与干燥口气在光照下反口生成口化口, 口品, 与25mL4molL-1□氧化口水溶液在
用下列方法分析粗口品的口度: 100mL口底口瓶中混合,加口回流
冷至室温,加入
50mL20%硝酸后,用
25.00mL 0.1000mol·L 1硝酸口水溶液口理, 再用
1-1 已知反口分两步口行,口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溶解口程。
区治目市省
Si(OH)4。
早在上世口
50年代就口口了
而,直至1999年,才在低温下口得口离子的振口

2017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理论试题、参考答案、详细解析

2017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理论试题、参考答案、详细解析

第31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试题第1题(11分)1-1 1.000 g铝黄铜合金(设只含有铜、锌、铝)与0.100 moldm-3硫酸反应,在25 °C和101.325 kPa下测得放出的气体的体积为149.3 cm3,将相同质量的该合金溶于足量热浓硫酸,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测得放出的气体的提交为411.1 cm3,计算此铝黄铜合金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主要考察基本的计算和硫酸的酸性和氧化性。

铜不能和常温下的硫酸反应,所以第一步只有Zn和Al被H+ 氧化成Zn2+和Al3+;当硫酸温度提高浓度加大时,SO42-具有氧化性,可将Cu,Al和Zn全部氧化到最高价态,自身被还原成SO2。

计算的具体步骤很简单,如下:由已知三种组分的总质量为1.000 g,即M(Cu)n(Cu)+ M(Al)n(Al)+ M(Zn)n(Zn)= m(总)(1)合金与0.100 mol/L 的硫酸在低温下反应的方程式如下:Zn + 2 H+→ Zn2+ + H2 (g)2 Al + 6 H+→ 2 Al3+ +3 H2 (g)放出气体H2 149.3 cm3,由pV = nRTn(H2)= pV(H2) /RT(2)由上述方程式知n(Zn)+ 3/2 n(Al)= n(H2)(3)合金与0.100 mol/L 的浓硫酸在高温下反应的方程式如下:Zn + 2 H2SO4 (浓) → ZnSO4 + SO2 (g) + 2 H2O2 Al + 6 H2SO4 (浓) → Al2(SO4)3 + 3 SO2 (g) + 6 H2OCu + 2 H2SO4 (浓) → CuSO4 + SO2 (g) + 2 H2O放出气体SO2 411.1 cm3,由pV=nRTn(SO2)= pV(SO2)/RT(4)由上述方程式知:n(Zn)+ 3/2 n(Al)+ n (Cu) = n(SO2)(5)由已知M(Cu)= 63.55 g/mol,M(Al)= 26.98 g/mol,M(Zn)= 65.38 g/molR = 8.31441 J/K mol,T = 25 + 273.15 = 298.15 K,p = 101.325 kPaV(H2) = 149.3 cm3,V(SO2) = 411.1 cm3,m(总)= 1.000 g联立(1)、(2)、(3)、(4)、(5)可得n(Cu)= 1.070 ×10-2n(Al)= 1.112 ×10-3n(Zn)= 4.434 ×10-3w%(Cu)= m(Cu)n(Cu)/m(总)= 68.0%w%(Al)= m(Al)n(Al)/m(总)= 3.0%w%(Zn)= m(Zn)n(Zn)/m(总)= 29.0%1-2 向[Cu(NH3)4]SO4水溶液中通入SO2气体至溶液呈微酸性,析出白色沉淀CuNH4SO3。

2017年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7年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7年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注意:考试时间2.5小时,满分150分。

请在答题卡上答题,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一、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仅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科学研究发现液态水可能存在第二形态。

当水被加热到4℃~6℃之间时,它的导热性、折射率、导电性等属性均会发生改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态水中水分子间以范德华力结合 B .液态水两种形态间转化需断裂O —H 键 C .纯液态水均以分子H 2O 形式存在,不能导电 D .导热性、折射率属于水的物理性质2.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高压钠灯能发出透雾能力强的淡紫色光,常用做路灯 B .食品包装内放置生石灰与放置硅胶的作用相同C .燃煤中加入CaO 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 .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单体相同3.设Ⅳ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5molO 2转移的电子数为N AB .标准状况下,22.4L 氯气与56g 铁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C .16g 16O 2和18O 3的混合物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8N AD .42gC 3H 6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8N A4.25℃时,c (CH 3COOH )+c (CH 3COO -)=0。

1mol·L —1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中,c (CH 3COOH )、c (CH 3COO -)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pH=5的溶液中:c (CH 3COOH ))〉c (CH 3COO -)>c (H +)〉c (OH -) B .溶液中:c (H +)+c (Na +)=c (CH 3COO-)+c (OH -)C .由W 点可以求出25℃时CH 3COOH 的电离常数D .pH=4的溶液中:c (H +)+c (Na +)+c (CH 3COOH)-c (OH -)=0.1mol·L —15.常温下,K a (CH 3COOH )=K b (NH 3·H 2O )=1。

2017年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含答案)

2017年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含答案)
国 学奥
试时间
时满
竞赛
请 题卡
赛区
题许
赛试 题
编计
国图
ĺ围
围国 围园园



题仅 个选项 题
学研 发现 态
态当

导 电 属 会发 变


华结
态 两 种 态 间转 断
纯态
说确
键 导电
导热


学与
会发

说确
Į
压钠灯 发

装内


减 烯 氯 烯 单体
温 气体
设为
罗数值 说 确
过氧 钠与 应时
转 电 数为
标 状况
氯气与 铁
应 转 电 数为
质பைடு நூலகம்为
电 对数 为



关图
关该


间时 它 导热
ţ

电离 数
国 学奥
竞赛
赛区 赛
温 碱
钠 盐与


铵体
韵减
氨 体积
说确
图 装进
实验 将
园 预测 现 与实际
选项 区 质

预测园
氯铝
圆浓

国盐
氢氧 钠
国 纸 过 铝条

碳钠
即产


即产
沉 气体



种应过 另种应



浓盐 与 氧 锰

与铁
过 红 磷与氧气

组离



国 学奥
竞赛
赛区

17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17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翻印无效中国化学会第21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2007年9月16日 9:00 - 12:00共3小时)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总分 满分 12 6 10 7 10 12 8 4 10 12 9 100 得分 评卷人● 竞赛时间3小时。

迟到超过半小时者不能进考场。

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到,把试卷(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

所有解答必须写在指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写。

草稿纸在最后一页。

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

●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处。

●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第1题(12分)通常,硅不与水反应,然而,弱碱性水溶液能使一定量的硅溶解,生成Si(OH)4。

1-1 已知反应分两步进行,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溶解过程。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发现了CH 5+的存在,人们曾提出该离子结构的多种假设,然而,直至1999年,才在低温下获得该离子的振动-转动光谱,并由此提出该离子的如下结构模型:氢原子围绕着碳原子快速转动;所有C-H 键的键长相等。

1-2 该离子的结构能否用经典的共价键理论说明?简述理由。

1-3 该离子是( )。

姓名学校赛场报名号赛区省市自治区A.质子酸B.路易斯酸C.自由基D.亲核试剂2003年5月报道,在石油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烷烃分子,因其结构类似于金刚石,被称为“分子钻石”,若能合成,有可能用做合成纳米材料的理想模板。

该分子的结构简图如下:1-4该分子的分子式为;1-5该分子有无对称中心?1-6该分子有几种不同级的碳原子?1-7该分子有无手性碳原子?1-8该分子有无手性?第2题(5分)羟胺和用同位素标记氮原子(N﹡)的亚硝酸在不同介质中发生反应,方程式如下:NH2OH+HN﹡O2→A+H2ONH2OH+HN﹡O2→B+H2OA、B脱水都能形成N2O,由A得到N﹡NO和NN﹡O,而由B只得到NN﹡O。

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及参考答案(精校版)

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及参考答案(精校版)

2012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注意: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

直接在试卷上答题,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

第一大题(选择题)答案写在下表中,其余题答案写在试卷上1.为了缓解石油危机,科学家正在进行“生物质油”代替柴油的试验。

所谓“生物质油”是指以光合作用产生的植物、农作物等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物质为原料,采用生物热解液化技术而产生的新能源。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生物质油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B 、这一类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C 、利用生物质能就是间接利用太阳能D 、生物质油提炼技术中只要利用的是化学变化2.一块铜板被等分成两块,Cu(a)和Cu(b);锤打Cu(a),Cu(b)不动。

再由Cu(a)、Cu(b)及CuSO 4溶液组成电池:Cu(a)|CuSO 4(c mol/L)|Cu(b),测得电动势E >0,因为Cu(a)的A .ΔS >0,ΔH =0B .ΔS >0,ΔH <=0C .ΔS ><0,ΔH =0D .ΔS <0,ΔH <0一、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该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若该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1个得1分,选对2个得2分;错选1个该题不得分。

3.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 ),RFC 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

下图为RFC 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有0.1mol 电子转移时,a 电极产生1.12L H 2(标准状况下)B 、b 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4H 2O+4e -=2H 2↑+4OH-C 、c 电极上进行还原反应,B 电池中的H +可以通过 隔膜进入A 池D 、d 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 2+4H ++4e -=2H 2O 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pH=12的溶液中:AlO 2-、Na +、SO 42-、SO 32-B .水电离出的c (H +)=10﹣12mol/L 的溶液中:K +、Na +、SO 42-、AlO 2-C .能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中:Mg 2+、Na +、Cl -、NO 3-D .c (H +)=0.10mol/L 的溶液中:CH3COO -、NH 4+、Cl -、Na +5.已知化学反应A 2(g)+B 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每生成2分子AB 吸收bkJ 热量 B .该反应焓变为ΔH=+(a -b)kJ/mol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断裂1molA -A 键和1molB -B 键,放出a kJ 能量6.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的数据教材,下面是某学生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错误的是 A .利用K sp 数据可判断BaCO 3与Na 2SO 4溶液能否反应 B .利用沸点数据可推测将一些液体混合物分离出来的可能性 C .利用第一电离能数据可判断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D .利用液体密度可以判断液体物质挥发的难易7.As 2S 3和HNO 3有如下反应:As 2S 3+10H -++10NO 3-→2H 3AsO 4+3S+10NO 2↑+2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成1mol H 3AsO 4时,转移电子个数为10N AB .将该反应设计成一原电池,则NO 2应该在正极附近逸出C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之一为SD .反应产物NO 2与11.2LO 2(标准状况)混合后用水吸收全部转化为浓HNO 3,然后与过量的碳反应,所产生的CO 2的量为0.5mol能量(kJ ·mol -1)1molA 2 1molB 22molABab8.关于下列各装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装置①中,d 为阳极、c 为阴极 B .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 2、CO 2 C .装置③中X 若为CCl 4,可用于吸收 氨气或氯化氢,并能防倒吸D .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NH3,并吸收多余的氨气9.可逆反应2A(g)+B(g) 2C(g),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判断下列图像错误的是A .B .C .D .10.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 .足量的硫酸铝溶液与纯碱溶液反应:2Al 3++3CO 32-+3H 2O =2Al(OH)3↓+3CO 2↑ B .NaHS 溶液的水解方程式:HS ﹣+H 2O H 3O ++S 2﹣C .Fe(OH)3与足量的HI 溶液反应:Fe(OH)3+3H +=Fe 3++3H 2OD .向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Ba 2++2HSO 3-+2OH -=BaSO 3+2H 2O+SO 32-11.在室温下,向氢硫酸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溶液的pH 发生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注意:考试时间2.5小时,满分150分。

请在答题卡上答题,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

一、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仅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科学研究发现液态水可能存在第二形态。

当水被加热到40℃~60℃之间时,它的导热性、折射率、导电性等属性均会发生改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水中水分子间以范德华力结合B.液态水两种形态间转化需断裂O—H键C.纯液态水均以分子H2O形式存在,不能导电D.导热性、折射率属于水的物理性质2.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压钠灯能发出透雾能力强的淡紫色光,常用做路灯B.食品包装内放置生石灰与放置硅胶的作用相同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单体相同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5molO2转移的电子数为N AB.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56g铁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C.16g16O2和18O3的混合物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8N AD.42gC3H6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8N A4.25℃时,c(CH3COOH)+c(CH3COO-)=0.1mol·L-1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pH=5的溶液中:c (CH 3COOH))>c (CH 3COO -)>c (H +)>c (OH -)B .溶液中:c (H +)+c (Na +)=c (CH 3COO -)+c (OH -) C .由W 点可以求出25℃时CH 3COOH 的电离常数 D .pH=4的溶液中:c (H +)+c (Na +)+c (CH 3COOH)-c (OH -)=0.1mol·L -1 5.常温下,K a (CH 3COOH)=K b (NH 3·H 2O)=1.75×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以用酸碱直接滴定法测定醋酸铵的含量B .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铵固体,溶液的pH 减小C .pH=3的盐酸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 (NH 3·H 2O)>c (Cl -)>c (NH 4+)D .用0.1mol·L -1的盐酸滴定0.1mol·L -1的氨水时,可用酚酞作指示剂 6.已知下列反应:SO 2(g)+2OH -(aq)=SO 32-(aq)+H 2O(1) ΔH 1 ClO -(aq)+SO 32-(aq)=SO 42-(aq)+Cl -(aq) ΔH 2 CaSO 4(s)=Ca 2+(aq)+SO 42-(aq) ΔH 3则反应SO 2(g)+Ca 2+(aq)+ClO -(aq)+2OH -(aq)=CaSO 4(s)+H 2O(I)+Cl -(aq)的ΔH 为 A.ΔH 1+ΔH 2+ΔH 3B.ΔH 1+ΔH 2-ΔH 3C.ΔH 1-ΔH 2+ΔH 3D.ΔH 3-ΔH 1+ΔH 27.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选项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预测②中的现象A 氯化铝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立即产生白色沉淀B 浓硝酸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C 草酸溶液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溶液逐渐褪色 D稀盐酸碳酸钠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8.一定条件下,一种反应物过量,另一种反应物仍不能完全反应的是 A .过量的Fe 粒与稀硝酸溶液 B .过量的浓盐酸与二氧化锰 C .过量的稀硫酸与铁D .过量的红磷与氧气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0.1mol·L -1NH 4HCO 3溶液中:K +、Na +、NO 3-、Cl -B .c (H +)=1×10-13mol·L -1的溶液中:Mg 2+、Cu 2+、SO 42-、NO 3-C .K w /c (OH -)=1×10-13mol·L -1的溶液中:NH 4+、Ca 2+、Cl -、NO 3-0.100 0.075- 0.050- 0.025-2.73.74.75.76.7pHc /m o l ·L -1 WD.0.1mol·L-1AgNO3溶液:H+、Na+、SO42-、Cl-10.药物Z可用于治疗哮喘,可由X(咖啡酸)和Y(1,4-环己二酮单乙二醇缩酮)为原料合成(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分子式为C9H9O4B.Y中不存在手性碳原子C.Z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1molZ至多可与2molBr2发生反应11.化合物X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中两个苯环不一定处于同一平面B.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C.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有2种D.l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12.为测定镀锌铁皮锌镀层的的厚度,将镀锌铁皮与足量盐酸反应,待产生的气泡明显减少时取出,洗涤,烘干,称重。

关于该实验的操作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判断正确的是①铁皮未及时取出,导致测定结果偏大②铁皮未洗涤干净,导致测定结果偏大③烘干温度过高,导致测定结果偏小④铁皮把盐酸换成硫酸,导致测定结果偏大A.①和②B.③和④C.②和④D.①和③1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 向盐酸中滴入少量NaAlO2溶液无明显现象AlO2-与H+未发生反应B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排水法收集气体HA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HA酸性比HB强C 用激光笔照射鸡蛋蛋白水溶液有丁达尔效应鸡蛋蛋白分子直径小于lnmD 向FeBr2溶液中加人少量氯水,再加CC14CCl4层无色Fe2+的还原性强振荡于Br-14.高密度储能电池锌溴电池如图所示,放电时总反应为Zn+Br2=ZnBr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电极M为正极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C.充电时,ZnBr2溶液的浓度增大D.充电时,每转移2mole-,理论上有lmolZn2+通过离子交换膜从左向右扩散15.下列化合物中,碱性最弱的是二、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若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2个得2分,选对1个得1分,选错1个,该题不得分。

16.下列化合物分别与氯化氢发生氧化加成反应,生成的产物不稳定的是A.IrCl(CO)(PPh3)2B.IrCl(CO)(PMe3)2C.IrMe(CO)(PMe3)2D.IrPh(CO)(PMe3)217.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备银氨溶液:向2%的氨水中逐滴加入足量的2%AgNO3溶液B.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FeCl3: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C.比较Ag2CO3与AgCl溶度积大小: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Na2CO3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1AgNO3溶液,观察现象D.验证Fe3+与I一的反应有一定限度:向5mL0.1mol·L-1KI溶液中滴人0.1mol·L-1FeCl3溶液5-6滴,加2mLCCl4振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观察现象18.类比推理是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Fe与CuC12溶液反应置换出Cu,推测Na与CuCl2溶液反应也能置换出CuB.SiH4的沸点高于CH4,推测H2Se的沸点高于H2SC.CO2是直线型分子,推测SO2也是直线型分子D.NaCl与浓H2SO4加热可制HCl,推测NaBr与浓H2SO4加热可制HBr19.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弱酸(HA、HB和HD)溶液,滴定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室温下,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K HA>K HB>K HDB.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c(Na+)>c(B-)>c(HB)>c(H+)>c(OH-)C.pH=7时,三种溶液中:c(A-)=c(B-)=c(D-).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c(HA)+c(HB)+c(HD)=c(OH-)-c(H+)20.某含Na+的溶液中还可能含有NH4+、Fe2+、Br-、CO32-、SO32-、I-。

取样,滴加足量氯水无气泡产生,溶液呈橙色;向橙色溶液中加BaCl2溶液或淀粉溶液均无现象。

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进行的实验有A.取样,加氯水和CC14,振荡、静置B.取样,加足量盐酸加热,用湿润的品红试纸检验气体C.取样,加足量的NaOH浓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D.取样,滴加硫氰化钾溶液21.下列物质中均含杂质(括号中是杂质),除杂质方法正确的是A.碳酸氢钠(碳酸钠):加热,直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B.乙酸丁酯(乙酸):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C.乙醇(乙醛):加入新制氢氧化铜煮沸,过滤D.溴苯(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22.在体积为l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 2(g)+H2(g)CO(g)+H2O(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00 830K 0.6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CO和H2O的反应为吸热反应B.平衡时通入H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2的转化率增大C.700℃达平衡后,再充入1.0molH2,K值增大,平衡正向移动D.830℃时反应CO (g)+H 2O (g)CO2 (g)+H2 (g)的平衡常数为l23.右图为Ge单晶的晶胞,已知晶胞参数a=565.76pm,原子坐标参数M1为(0,0,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24.在Ag+催化作用下,Cr3+被S2O82-氧化为Cr2O72-的机理为:S2O82-+2Ag+=2SO42-+2Ag2+ 慢2Cr3++6Ag2++7H2O=6Ag++14H++Cr2O72- 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与c(Ag+)无关B.Ag2+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Ag+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D.υ(Cr3+)=υ(S2O82-)2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Al溶于NaOH溶液:Al+2OH-AlO2-+H2↑B.石灰石溶于醋酸:CaCO3+2CH3COOH2CH3COO-+Ca2++CO2↑+H2OC.Fe3O4溶于稀HNO3:3Fe3O4+28H++NO3-9Fe3++NO↑+14H2OD.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H2SiO3↓+2Na+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26分26.(10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黄铁矿(FeS2)与硝酸钾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亚硫酸钾、二氧化硫、氧化铁(Ⅲ)和氮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