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儿歌《见面歌》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800304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da.png)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快乐交往》,详细内容为《见面歌》。
通过学习这首儿歌,让幼儿掌握日常见面时的礼貌用语,培养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悉并掌握《见面歌》的内容,学会用简单的礼貌用语与人打招呼。
2. 培养幼儿与人交往时的礼貌行为,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快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礼貌用语与人交往,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儿歌磁带、《见面歌》歌词卡片。
2. 学具:彩色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活泼愉快的歌曲,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见面歌》。
2. 新课内容学习(10分钟)(1)教师播放《见面歌》磁带,让幼儿跟唱,熟悉歌曲旋律。
(2)教师出示歌词卡片,带领幼儿一起朗读歌词。
(3)教师邀请个别幼儿上台,演示见面时的礼貌行为,如握手、拥抱等。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见面”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礼貌用语。
(2)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礼貌用语。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见面场景的图片,引导幼儿用《见面歌》中的礼貌用语进行对话。
(2)教师邀请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分组进行对话练习。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记忆。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进行见面礼貌用语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见面歌》2. 歌词:(1)早上见面说“早上好”(2)中午见面说“中午好”(3)晚上见面说“晚上好”(4)见面问声好,大家都高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家人进行见面礼貌用语的练习,并用画纸记录下来。
答案示例:(1)早上起床,我对妈妈说:“早上好!”(2)吃午饭时,我对爸爸说:“中午好!”(3)晚上睡觉前,我对奶奶说:“晚上好!”2. 作业要求:家长签字确认,第二天课堂上分享。
幼儿园小班教案《见面歌》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见面歌》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b57468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e.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见面歌》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音乐教育活动教材的第三章《快乐歌唱》,详细内容为学习歌曲《见面歌》。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韵律美,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感知歌曲的韵律,能准确地唱出《见面歌》。
2. 培养幼儿与人见面时的礼貌行为,懂得尊重他人。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唱准音高。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见面歌》,并能正确表达见面时的礼貌用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歌词卡片、节奏乐器(如小鼓、沙锤等)。
学具:幼儿用书、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见面歌》,注意指导幼儿掌握节奏和音高。
(2)教师弹奏钢琴,幼儿跟随演唱,加强幼儿对歌曲的熟悉度。
(3)分组演唱,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歌词卡片,引导幼儿观察歌词中的节奏和音高,讲解歌曲的韵律特点。
4. 随堂练习(5分钟)(1)幼儿用书中的练习题,巩固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2)分组进行节奏乐器演奏,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韵律美。
(2)分组进行演唱展示,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培养集体荣誉感。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见面歌》2. 歌词卡片:展示歌曲的歌词,突出节奏和音高部分。
3. 节奏图示:用图示表示歌曲的节奏,帮助幼儿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见面歌》,并表演见面时的礼貌动作。
答案示例:(1)歌曲演唱:准确唱出《见面歌》的歌词,注意节奏和音高。
2. 作业要求:家长协助拍摄视频,记录幼儿的演唱和表演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2)开展家庭音乐活动,让幼儿在家与家人一起演唱《见面歌》,增进亲子关系。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70b448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5.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歌曲《见面歌》的内容,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
2.学会演唱歌曲,提高音乐表现力。
3.培养幼儿的社交礼仪,学会礼貌用语。
二、教学内容1.教学歌曲《见面歌》。
2.学习歌曲中的礼貌用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见面歌》,理解歌曲内容。
2.教学难点:学会歌曲中的礼貌用语,并能够在生活中运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自我介绍,引导幼儿互相认识。
(2)教师播放歌曲《见面歌》,让幼儿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
2.歌曲教学(1)教师演唱歌曲《见面歌》,让幼儿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引导幼儿学会歌曲中的礼貌用语。
(3)教师与幼儿共同演唱歌曲,巩固所学内容。
3.游戏活动(1)教师设计“找朋友”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歌曲中的礼貌用语。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见面场景,练习歌曲中的礼貌用语。
(2)教师针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反思1.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歌曲《见面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演唱和游戏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礼仪,引导幼儿学会礼貌用语,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3.本次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关注度较高,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幼儿在学习和游戏中遇到的问题。
4.但在活动中,部分幼儿对歌曲的节奏把握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6.今后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六、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歌曲表演,展示自己的歌唱才华。
2.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创作自己的见面歌曲,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3.教师可以开展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幼儿的社交礼仪教育。
4.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观社区,了解社区文化,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重难点补充: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歌叫做《见面歌》,你们知道我们见面的时候应该说什么吗?”幼儿B:“很高兴见到你。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067cf6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7.png)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日常用语》中的《见面歌》。
该部分内容详细介绍了简单的见面问候语,通过儿歌的形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日常交际用语。
二、教学目标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与人打招呼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简单的见面问候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难点: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主动与人打招呼的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儿歌《见面歌》的音频、图片、卡片等。
学具:小卡片、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卡通角色,与幼儿进行模拟见面问候,引导幼儿关注日常交际用语。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播放儿歌《见面歌》,让幼儿跟唱,感受儿歌的韵律和内容。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图片,结合儿歌内容,讲解见面问候语的用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模拟见面问候的情景,让幼儿进行实践操作。
5. 小组活动(1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设计一套见面问候的卡片,并展示分享。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拓展延伸。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儿歌《见面歌》的歌词,突出见面问候语。
2. 在旁边附上相关图片,增强视觉效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见面问候卡片,并与家长进行角色扮演。
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设计一套见面问候卡片,卡片上包含至少三种不同的问候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掌握简单的见面问候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难点: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主动与人打招呼的习惯。
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幼儿对见面问候语的掌握程度,并创造多种实际情景,让幼儿有足够的机会进行实践。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8b684f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9.png)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道歌曲名称,理解歌词含义。
2.能够用自然的音色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二、教学内容1.教学歌曲《见面歌》。
2.培养幼儿的社交礼仪。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见面歌》,理解歌词含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与幼儿互动,询问幼儿是否喜欢唱歌。
(2)教师播放《见面歌》,引导幼儿倾听。
2.歌曲教学(1)教师带领幼儿学唱《见面歌》,注意指导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韵律。
(2)教师逐句教唱,让幼儿跟唱。
(3)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唱,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3.社交礼仪教育(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歌曲中涉及的礼貌用语。
(2)教师示范礼貌用语,让幼儿模仿。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见面场景,运用礼貌用语。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歌曲《见面歌》。
(2)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在活动中学会的礼貌用语。
五、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歌曲《见面歌》很感兴趣,能够积极参与歌唱。
2.在教授歌曲时,我注意到了每个幼儿的音准和节奏,及时给予个别指导,使他们在歌唱中得到了提高。
3.在社交礼仪教育环节,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学会了礼貌用语,但在实际运用中还需加强练习。
4.不足之处:在歌曲教学中,我没有充分利用教具,如图片、卡片等,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词含义。
5.今后改进方向:在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教具的使用,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社交礼仪的实践环节,让幼儿在真实场景中学会运用礼貌用语。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教师与幼儿互动:“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和好朋友见面的时候呢?”“当我们见面时,我们通常会说什么呢?”(2)歌曲教学:“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关于见面的歌曲,它的名字叫《见面歌》。
”(3)教师逐句教唱:“第一句是‘早上好呀,早上好呀’,我们来一起唱一遍。
”“第二句是‘见面笑一笑,见面笑一笑’,你们能跟上吗?”2.教学难点补充:(1)掌握歌曲节奏和韵律:“听,歌曲中的节奏就像我们拍手一样,我们一起拍拍手,跟上节奏吧。
幼儿园小班教案《见面歌》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小班教案《见面歌》含反思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d986454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6.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见面歌》含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音乐教育活动教材,第三章《快乐歌唱》中的《见面歌》。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简单的音乐节奏,学习歌曲的歌词,理解歌曲所表达的美好情感,以及通过歌唱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友好。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学习《见面歌》,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幼儿与人见面时礼貌问候的良好习惯,增强幼儿的社交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见面歌》的歌词和节奏,培养幼儿见面问候的礼貌行为。
难点:理解和掌握音乐节奏,将礼貌行为融入日常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歌词卡片、节奏乐器(如小鼓、沙锤等)。
学具:幼儿用书、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设置一个模拟见面的场景,邀请两位幼儿进行表演,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见面时的礼貌用语。
2. 歌曲教学(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学习《见面歌》的歌词,通过钢琴伴奏,让幼儿跟唱。
教师使用歌词卡片,引导幼儿理解歌词的含义。
3. 节奏训练(5分钟)教师通过敲击节奏乐器,让幼儿模仿,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
邀请幼儿上台,跟随音乐节奏敲击乐器。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例题,让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如见面时的礼貌问候。
组织幼儿进行随堂练习,互相问候,巩固所学。
组织幼儿集体表演《见面歌》,展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歌曲《见面歌》2. 歌词卡片:展示歌曲中的重点歌词。
3. 节奏图谱:展示音乐节奏,方便幼儿学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练习《见面歌》,见面时用礼貌用语问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歌曲教学、节奏训练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见面歌》的歌词和节奏,培养了幼儿见面问候的礼貌行为。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的实际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类似的主题活动,如“友爱大家庭”,让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所学,将礼貌行为内化为自身素养。
小班语言儿歌《见面歌》教案与教学反思
![小班语言儿歌《见面歌》教案与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223a85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1e.png)
小班语言儿歌《见面歌》教案与教学反思教案:小班语言:儿歌《见面歌》一、教学内容教材:幼儿园语言领域教材《见面歌》内容:学习儿歌《见面歌》,通过唱儿歌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礼貌用语。
二、教学目标1. 学习儿歌《见面歌》,培养幼儿的语音韵律感。
2. 通过唱儿歌,让幼儿学会礼貌用语,提高社交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儿歌《见面歌》,掌握礼貌用语。
难点:儿歌的韵律感,社交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乐播放设备,儿歌《见面歌》歌谱,图片卡片。
学具:幼儿歌曲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见面场景,让幼儿学会礼貌用语。
2. 儿歌学习:教师播放儿歌《见面歌》,让幼儿边听边跟着音乐唱。
3. 歌词讲解:教师逐句讲解儿歌《见面歌》的歌词,让幼儿理解歌词的含义。
4. 跟唱练习: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儿歌,让幼儿熟悉儿歌的旋律和歌词。
5. 小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张图片卡片,根据儿歌《见面歌》的歌词,用彩笔在卡片上绘制相应的图案。
6. 成果展示:每组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幼儿,让大家一起唱儿歌,欣赏画作。
六、板书设计板书歌词《见面歌》,在歌词旁边标注重点礼貌用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表演儿歌《见面歌》。
(2)请幼儿和家长一起讨论,还有哪些礼貌用语可以加入到儿歌《见面歌》中。
2. 答案:(1)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表演儿歌《见面歌》。
(2)幼儿和家长一起讨论,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儿歌比赛,让幼儿在比赛中巩固所学知识。
还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增进家园联系。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礼貌用语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在实际场景中学习并实践礼貌用语。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d423a7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a.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我会打招呼》,详细内容为《见面歌》。
通过学习这首儿歌,让幼儿掌握见面时礼貌用语,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悉并掌握见面歌的内容,能够独立演唱。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见面歌的意义,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重点:掌握见面歌的内容,熟练演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歌词卡片、挂图。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彩色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各种见面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角色之间的礼貌用语。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歌词卡片,带领幼儿一起朗读《见面歌》。
(2)教师逐句解释歌词,让幼儿理解歌词的意义。
(3)教师示范演唱,幼儿跟唱。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见面场景,要求使用礼貌用语。
(2)每组轮流表演,其他幼儿观看并点评。
4. 巩固环节(5分钟)教师随机抽取幼儿,进行见面场景的模拟,检验幼儿对礼貌用语的掌握。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见面时使用礼貌用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歌词《见面歌》。
2. 用不同颜色标注礼貌用语,突出重点。
3. 画出各种见面场景的简笔画,帮助幼儿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模拟见面场景,使用礼貌用语。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不熟练的部分进行巩固。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学校等场合,主动使用礼貌用语,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例题讲解的详细步骤。
4.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实施。
5.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实用性。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落实。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需紧密围绕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实际需求。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274671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3.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悉并掌握《见面歌》的内容,能独立演唱。
3.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正确发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录音机、歌词卡片、挂图。
2. 学具:小鼓、沙锤、彩旗。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模拟日常生活中的见面场景,如早晨入园、课间活动等,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
2. 歌曲教学(10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见面歌》歌词,注意纠正发音。
b. 教师示范演唱,幼儿跟唱。
c. 教师钢琴伴奏,幼儿尝试独立演唱。
3. 例题讲解(5分钟)4. 随堂练习(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用小鼓、沙锤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b. 教师分组,让幼儿互相问候,练习见面礼仪。
a. 教师提问:“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引导幼儿回答。
b. 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庭、幼儿园中运用所学礼貌用语,与人友好相处。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见面歌》2. 歌词:附歌词卡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展示所学《见面歌》,并用礼貌用语与家人打招呼。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歌曲教学、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掌握了见面时的礼貌用语,教学效果良好。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幼儿园中礼貌用语的运用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同时,可结合其他社交礼仪教学内容,如自我介绍、道歉等,进一步拓展幼儿的社交技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节奏和发音的正确性。
2. 教学重点:见面时的礼貌用语和社交礼仪的养成。
3.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情景贴近幼儿生活,易于幼儿理解和模仿。
4. 作业设计:作业的实操性和家庭教育的结合。
一、歌曲节奏和发音的正确性1. 慢速示范:教师以慢速演唱歌曲,让幼儿能清晰地听到每个音节,便于模仿和学习。
2. 节奏练习:教师可带领幼儿用手拍击节奏,或使用打击乐器进行节奏练习,提高幼儿的节奏感。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ca1864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e.png)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儿歌》,详细内容为《见面歌》。
这首儿歌以轻松愉快的旋律,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小朋友见面时的场景,既能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增进彼此间的友谊。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发音,熟练朗读《见面歌》。
2. 理解儿歌内容,学会见面时礼貌问好。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正确发音,熟练朗读《见面歌》。
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学会见面时礼貌问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儿歌CD、玩具手偶。
学具:小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提前准备好玩具手偶,模拟一个见面场景,让幼儿观察并引导他们说出见面时应该怎么做。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见面歌》CD,让幼儿跟随音乐一起朗读。
然后逐句讲解儿歌内容,指导幼儿正确发音。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拟见面时的场景,用礼貌用语问好。
4. 巩固环节(5分钟)教师拿出小卡片,上面画有不同的表情和动作,让幼儿选择合适的卡片来表现见面时的情景。
六、板书设计1. 《见面歌》歌词2. 面部表情和动作示意图3. 礼貌用语示例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练习见面歌,明天向同学问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见面歌。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和学校的实际表现,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礼貌用语。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教授其他简单礼貌用语,如“谢谢!”、“对不起!”等,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角色扮演活动。
2. 例题讲解中逐句讲解儿歌内容和指导幼儿正确发音。
3. 作业设计中家人参与的实践练习。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的角色扮演活动角色扮演的目的是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理解见面时的礼貌行为,增强他们对儿歌内容的直观感受。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2df818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a.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三章《我会打招呼》,详细内容包括《见面歌》歌词学习、见面礼仪认识以及简单的问候语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见面歌》并理解歌词内容,能哼唱出来。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与人和睦相处的良好习惯,学会见面时礼貌问候。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掌握见面礼仪,学会用歌声表达友好。
重点:《见面歌》歌词的记忆和演唱,以及礼貌问候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歌词卡片、见面礼仪图、小熊玩偶。
学具:小话筒、小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小熊,在教室门口与幼儿见面,演示见面礼仪,并用《见面歌》与幼儿互动。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内容。
b. 教师示范演唱《见面歌》,并引导幼儿跟唱。
c. 分组练习,每组选代表进行演唱展示。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见面礼仪图,讲解图中正确与错误的见面方式,让幼儿判断并说明理由。
4. 随堂练习(5分钟)a. 教师拿出小话筒,邀请幼儿模拟见面场景,用《见面歌》进行问候。
b. 幼儿两两分组,互相练习见面礼仪和问候语。
a. 教师邀请几组幼儿进行见面礼仪和《见面歌》演唱展示。
b. 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强调礼貌问候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歌词《见面歌》2. 见面礼仪图3. 礼貌问候语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家人一起练习《见面歌》,并用歌声问候家人。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用画笔画出自己喜欢的见面场景,与老师分享。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歌曲学习、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见面礼仪和《见面歌》。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a.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运用见面礼仪和礼貌问候。
幼儿园小班教案《见面歌》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小班教案《见面歌》含反思(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f5f5621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60.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见面歌》含反思(通用)幼儿园小班教学方案《见面歌》带反思小班教学方案《见面歌》包括对小班语言主题教学活动的反思,让孩子们在与伴侣见面时懂得礼貌,熟识小动物的啼哭,可以完成歌曲,体验与伴侣一起玩耍的乐趣,来看看幼儿园班003010的课程方案。
活动目标1.熟识小动物的呼喊声,可以完全听歌。
2,会见伴侣时要礼貌。
3.体验与好伴侣玩嬉戏的乐趣。
4.引导孩子们认真观看图片并积累孩子的想象力。
5.依据您现有的阅历,大胆表达您的想法。
活动预备《见面歌》音乐,课件图片小鸡,小猫,小狗,儿童。
活动程序首先,导入对话今日天气真好!老师邀请了许多小动物和我们的孩子一起玩。
二,学习儿童歌曲01003010动物园在这里,让我们找到一个坐下的地方!动物园里有许多动物。
看看谁来了?1,显示鸡肉图片问题那里有几只鸡?(二)当两只鸡相遇时你好吗?他们怎么称呼?小鸡遇见,叽叽叽;2,出示小猫图片小鸡真的很有礼貌,让我们看看还有谁来?让我们鼓掌欢迎!问题那里有几只小猫?(三)小猫怎么称呼?小猫小猫遇见了3,显示小狗图片问题还有一只想要出来的小动物。
你猜谁(小狗)我们一起算几只小狗?小狗见面时我该怎么说?小狗猫王旺旺,王旺旺4.小动物真的很有礼貌,我们的孩子必需学习它。
孩子们见面时我该怎么说?伴侣和伴侣见面,笑哈哈,笑哈哈!小动物和孩子们很有礼貌,会打招呼。
老师还给了他们一首好听的歌,叫做《你好》。
让我们一起听吧?5,完全观赏儿童歌曲《见面歌》(老师示范阅读)6,孩子学歌7,角色作用8,思维扩展除了鸡,小猫和小狗,动物园里还有哪些其他动物?见面时他们打招呼吗?(指导孩子说其他动物的声音)参考《见面歌》四,结束部分今日玩很好玩,让我们回家吧!教学反思小班儿童缺乏生活阅历,参与活动时的留意力简单分散。
该嬉戏是幼儿最好玩的活动。
儿童歌曲《见面歌》是一首关于小动物礼貌的儿童歌曲。
内简单于理解,朗朗上口,没有特殊的记忆,好玩的儿童歌曲符合我们小班儿童的年龄特点,特别适合小班儿童学习。
幼儿园小班教案《见面歌》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见面歌》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fd1f57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a.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见面歌》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快乐唱歌》,详细内容为《见面歌》。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幼儿感受音乐节奏,培养音乐兴趣,学会基本的见面礼仪。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熟练唱出《见面歌》,并掌握歌曲中的基本节奏。
2.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歌曲中的见面礼仪。
3. 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掌握,见面礼仪的培养。
2. 教学重点:学会唱《见面歌》,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见面礼仪道具(如帽子、手套等)。
2. 学具:幼儿用书、彩色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在生活中见到亲朋好友时的情景,引导幼儿关注见面礼仪。
2. 歌曲学习:(1)教师示范演唱《见面歌》,让幼儿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师逐句教唱,让幼儿跟唱,并注意纠正节奏和音准。
(3)分组演唱,让幼儿在合作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3.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创设见面情景,引导幼儿运用歌曲中的礼仪进行互动。
(2)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见面礼仪。
4.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见面礼仪道具,讲解使用方法。
(2)教师示范如何用歌曲中的歌词进行见面问候。
5. 随堂练习:(1)幼儿两人一组,互相练习见面礼仪。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六、板书设计1. 《见面歌》2. 歌曲歌词及节奏3. 见面礼仪图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练习《见面歌》,并记录下练习过程中的趣事。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见面歌》让幼儿学会了见面礼仪,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幼儿仍存在节奏不稳、礼仪不熟练的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幼儿的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 拓展延伸:(2)开展“见面礼仪小能手”活动,让幼儿在竞赛中提高自己的礼仪水平。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e14097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b.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语言教材《可爱的小动物》一书的第二章《见面歌》。
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各种动物及其特征,学习用礼貌的语言与他人打招呼和介绍自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各种动物,并了解它们的特征。
2. 培养学生用礼貌的语言与他人打招呼和介绍自己的习惯。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各种动物及其特征,学习用礼貌的语言与他人打招呼和介绍自己。
难点:培养学生用礼貌的语言与他人打招呼和介绍自己的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动物图片、玩具动物学具: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动物,如兔子、小鸟、小狗等,并让学生说出它们的特征。
2. 教学互动(10分钟)3. 例题讲解(10分钟)4. 随堂练习(10分钟)六、板书设计《见面歌》礼貌用语 + 介绍自己 + 动物特征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见面歌》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2. 请学生用《见面歌》的方式,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认识各种动物及其特征,让学生学会用礼貌的语言与他人打招呼和介绍自己。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随堂练习中,部分学生对礼貌用语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练习用礼貌的语言与他人打招呼和介绍自己,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细节补充1. 认识动物:在教学内容中,认识各种动物及其特征是重要的学习目标之一。
动物特征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动物的认知,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教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如兔子、小鸟、小狗等,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如兔子的长耳朵、小鸟的翅膀、小狗的尾巴等。
二、教学难点的详细补充(1)示范引导:教师在课堂上应以示范的方式,展示如何用礼貌的语言与他人打招呼和介绍自己。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3481b0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b.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快乐成长》第三单元第一节《见面歌》。
本节课主要通过教授幼儿一首有趣的见面歌,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礼貌用语,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悉并掌握见面歌的内容,能正确运用歌词中的礼貌用语。
2. 培养幼儿与人交往时的礼貌行为,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增强幼儿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熟练掌握见面歌的内容,并能灵活运用。
重点:培养幼儿与人交往时的礼貌行为,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见面歌挂图、见面歌教学视频、小动物手偶。
学具:幼儿用书、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向幼儿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发幼儿兴趣。
2. 教学见面歌:教师播放见面歌教学视频,引导幼儿观看并跟唱,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3.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设置一个模拟见面的场景,邀请幼儿参与,引导幼儿运用见面歌中的礼貌用语进行交流。
4.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小动物手偶示范见面歌中的礼貌用语,让幼儿模仿学习。
5. 随堂练习: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用见面歌中的礼貌用语进行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7. 板书设计:见面歌歌词、礼貌用语、情景图。
六、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练习见面歌,并尝试用歌词中的礼貌用语与家人交流。
答案:略。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掌握了见面歌的内容,但在引导幼儿灵活运用礼貌用语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小小交际家”活动,让幼儿在真实的交往场景中运用见面歌,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创作自己的见面歌,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八、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幼儿园小班教案《见面歌》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见面歌》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7492ea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a.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见面歌》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音乐教育活动教材,第四章《认识音阶》,第一节《见面歌》。
本节课通过学习《见面歌》,让幼儿初步了解音阶知识,学会用简单的音符进行演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学习《见面歌》,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2. 使幼儿能够熟练地演唱《见面歌》,并掌握基本的音阶知识。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音阶的认识和演唱。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见面歌》,并能够熟练地运用音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教学挂图。
学具:小卡片、音阶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组织幼儿进行“早上见面”的情景剧,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体验见面时的快乐氛围,从而引出《见面歌》。
2. 例题讲解(10分钟)播放《见面歌》歌曲,让幼儿跟随老师一起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在此过程中,老师逐句讲解音阶知识,使幼儿初步了解音阶。
3.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挑选一名组长,带领组员进行《见面歌》的演唱练习。
老师巡回指导,纠正音准和节奏。
4. 小组展示(5分钟)每组轮流进行演唱展示,其他组员认真聆听,给予鼓励和掌声。
六、板书设计1. 《见面歌》歌词2. 音阶图示3. 各小组演唱成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演唱《见面歌》,并介绍音阶知识。
答案:略2. 家长评价:家长对幼儿的演唱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了音阶知识,并能够熟练地演唱《见面歌》。
在课后反思中,发现部分幼儿对音阶的认识仍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幼儿尝试创作自己的歌曲,运用音阶知识进行演唱。
还可以组织家长参与音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6.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的实用性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点。
2024年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5d98e4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8.png)
2024年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材第三单元《快乐的小伙伴》,具体内容为《见面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掌握基本的问候语,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熟练地演唱《见面歌》,并理解歌词内容。
2. 培养幼儿与人见面时主动问好、礼貌待人的好习惯。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的问候语,学会演唱《见面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歌词卡片、小熊玩偶、小鼓、铃铛等。
2. 学具:幼儿用书、彩色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小熊,与幼儿进行见面问候,引导幼儿主动问好,并让幼儿模仿小熊的问候动作。
2. 歌曲教学(5分钟)教师出示歌词卡片,引导幼儿跟读歌词,学习问候语。
然后教唱《见面歌》,并让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
3. 例题讲解(3分钟)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相互扮演小熊和其他角色,进行问候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问候方式。
5. 游戏环节(5分钟)教师组织“见面歌”游戏,让幼儿边唱歌边进行问候,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歌词《见面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演唱《见面歌》,并练习问候语。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问候语学习和演唱《见面歌》方面的掌握情况,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幼儿社交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中幼儿对歌词含义的理解。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游戏环节设计。
4. 作业设计中的家庭活动延伸。
一、教学目标中幼儿社交能力的培养1. 引导幼儿主动与人问候,培养其礼貌待人的好习惯。
2. 创设多种社交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提高社交能力。
3. 鼓励幼儿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见面歌》幼儿园教案(5篇)
![《见面歌》幼儿园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6fcd52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2.png)
《见面歌》幼儿园教案 (5篇)《见面歌》幼儿园教案 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看看、讲讲、玩玩中学习整首诗歌。
2、学习用XX见面XXX的句型创编儿歌,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爱动脑的习惯,体验合作的愉悦。
活动准备1、课件:怎样打招呼2、小兔头饰2个,小鸟、小象、小鱼、小猴、小朋友互相见面卡各一张。
3、每个幼儿一张动物见面小图卡放于椅子下。
活动过程一、情境表演,初步尝试学习见面的句式。
1、观看情境表演。
教师:小朋友看,谁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两只小兔见了面做些什么?2、小兔见面是怎样做的?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来说,用三个字说出来。
3、小兔见面除了用动作表示,它们心里还觉得怎样?教师用双响筒打节奏,我们把小兔见面也说进去把讲完整就更加好听了。
二、让幼儿在说一说、学一学、玩一玩中巩固学习见面的句式。
1、出示小鸟。
教师:小鸟见面会怎样呢?2、出示小象、小鱼、小猴见面卡。
教师:小象、小鱼、小猴见面又会怎么样呢?(幼儿互相讲讲,再个别幼儿讲述,根据幼儿讲述情况,让幼儿学一学小动物的动作或心理等)三、学习儿歌。
1、老师示范朗诵儿歌。
几点:老师把刚才小朋友说的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就叫《见面歌》,(出示文字)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听哪些是小朋友自己编到的,哪些没有讲到?2、提问:小朋友听出来没有,刚才老师念的'哪些是小朋友已经讲到的,哪些没有讲到?(出示小朋友见面卡,学习最后一句,讲解hello的意思。
)3、幼儿学习儿歌。
第一遍:老师指图,幼儿学习。
第二遍:找一个好朋友,一边念一边做动作。
四、创编儿歌。
1.看图卡编。
教师:刚才小朋友讲了好多小动物见面会怎么样,我们把它们也编进儿歌里去。
(1)编给旁边的好朋友听。
(2)请1——2位能力强的幼儿完整编。
2.人手一张小图卡进行创编。
(1)幼儿互相编编讲讲。
教师:森林里面来了好多小动物,他们也都想来编儿歌,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它们已经悄悄地来到小朋友的小椅子下了,我们帮他们编一编,编好了跟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精彩教案《见面歌》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精彩教案《见面歌》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8be17a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7.png)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精彩教案《见面歌》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歌谣》,详细内容为《见面歌》。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幼儿感知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培养他们与人交往时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见面歌》的内容,学会唱这首歌谣,感受歌谣的韵律美。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唱《见面歌》,感知歌谣的韵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录音机、歌谣挂图、《见面歌》歌词卡片。
2. 学具:小卡片、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歌谣学习(10分钟)教师播放《见面歌》录音,让幼儿跟随录音学唱。
同时,教师展示歌谣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中的内容,理解歌词。
3. 例题讲解(10分钟)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见面歌》歌词卡片,让幼儿按照歌词顺序排列卡片,并唱出歌谣。
5.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礼貌用语可以用来与人交往?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卡片,并唱出《见面歌》。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礼貌用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见面歌》2. 板书内容:歌词:展示《见面歌》的歌词,突出重点字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礼貌用语卡片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一套礼貌用语卡片,卡片上写上礼貌用语和对应的场景。
2. 答案:示例:卡片1:“早上好”,场景:见到老师、同学。
卡片2:“谢谢”,场景:接受别人的帮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歌谣《见面歌》的学习,幼儿掌握了基本的礼貌用语,并在实践情景中加以运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礼貌用语的运用仍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请家长在家庭中关注幼儿的礼貌用语使用情况,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交往习惯。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设置“礼貌用语角”,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巩固所学知识。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e923c3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9.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见面歌》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快乐成长》第三单元,主要围绕《见面歌》展开教学。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新朋友,学会用礼貌的语言打招呼,掌握见面歌的歌词及节奏。
二、教学目标2. 帮助幼儿理解见面歌的歌词,学会唱歌并感受音乐节奏。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见面歌的歌词及节奏。
难点:学会用礼貌的语言主动与同伴打招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见面歌音乐CD、歌词卡片、小熊玩偶。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彩色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小熊,在教室门口与幼儿打招呼,引导幼儿用礼貌的语言回应。
通过这个环节,让幼儿感受见面打招呼的乐趣。
2. 歌词学习(5分钟)教师播放见面歌,引导幼儿跟唱,并出示歌词卡片,让幼儿边唱歌边看歌词,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歌词中的一个场景,如“早上好,太阳”,引导幼儿用礼貌的语言模仿,并进行角色扮演。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用礼貌的语言进行角色扮演,其他小组观摩并给予掌声。
5. 歌曲演唱(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演唱见面歌,注意指导幼儿把握节奏,感受音乐的韵律。
六、板书设计1. 歌词卡片:见面歌歌词,字体醒目,配以可爱的小熊插图。
2. 课堂小结:用简笔画展示本节课所学内容,如礼貌用语、见面歌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展示见面歌,并教给家人礼貌的打招呼方式。
2. 答案:见面歌歌词及礼貌用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学会了用礼貌的语言打招呼,并掌握了见面歌的歌词及节奏。
但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部分幼儿对歌词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教师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家庭作业展示,鼓励幼儿将所学内容分享给家人,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礼貌小天使”,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礼貌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儿歌《见面歌》
设计意图:
经过这两周时间的幼儿园生活,孩子们基本能适
应幼儿园的作息制度,同样,渐渐地孩子们的各种生
活习惯也显露出来,不少孩子不会主动和老师打招呼,对待同伴时也很漠然,于是我们预设本次活动,使得
幼儿通过活动懂得见面时要有礼貌地打招呼。
同时,
喜爱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尤其是小班幼儿。
此活动
儿歌内容简单,形象生动,充满童趣,容易引起幼
儿学习的兴趣,且游戏融入教学活动过程中,符合幼
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
通过本活动,发展幼儿的
语言表达能力。
正如《纲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儿的
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看看、讲讲、玩玩中学习整首诗歌。
2、学习用XX见面XXX的句型创编儿歌,培养
幼儿的尝试精神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爱动脑的习惯,体验合作的愉悦。
重点:学习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创编儿歌。
难点:创编得与众不同。
活动准备:
1、小鸟头饰2个,事先排练好情境表演:两小兔
从不同方位跳出,碰在一起,手拉手儿跳跳跳,握握手,脸上表情笑嘻嘻的,很高兴。
2、小鸡、小狗、小猫、小朋友、小青蛙、小蜜蜂、小鸭子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情境表演,初步尝试学习XX见面XXX的句式。
1、观看情境表演。
师:小朋友看,谁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两只小鸟
见了面做些什么?
2、小鸟见面是怎样做的?说了些什么?
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来说,用三个字说出来。
二、让幼儿在说一说、学一学、玩一玩中巩固学习XX见面XXX的句式。
1、出示小鸡。
师:小朋友,谁来啦?(小鸡)小鸡见面会怎样呢?
2、出示小鸡、小狗、小猫图片。
师:小鸡、小狗、小猫见面又会怎么样呢?(幼儿互相讲讲,再个别幼儿讲述,根据幼儿讲述情况,让幼儿
学一学小动物的动作)3、出示小朋友的图片师:小朋友
说今天小班这么热闹,她也想来参加我们的活动,
你们跟小朋友打个招呼吧!(小朋友,你好)三、学习儿歌。
1、老师示范朗诵儿歌。
师:老师把刚才小朋友说的编成了一首好听的
儿歌,名字就叫《见面歌》
2、幼儿学习儿歌。
第一遍:老师指图,幼儿学习。
第二遍:找一个好朋友,一边念一边做动作。
四、创编儿歌。
1、看图卡编。
师:这时电话响了,老师接了电话后,小朋友
想不想知道是谁打电话的呢?(原来是另外几位小动物也想来参加我们的活动,我们们来看一看,是谁?)2、逐一出示小青蛙、小鸭子、小蜜蜂的图片,让孩子说说这些动物见面是怎么打招呼的,并用动
作表现!
五、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跟这些小动物一样有礼貌,做个有礼貌的好宝宝呢?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个讲礼
貌的机会,跟客人老师说再见!
附:《见面歌》
小鸡见面,叽叽叽,叽叽叽;小猫见面,喵喵喵,
喵喵喵;小狗见面,汪汪汪,汪汪汪;小朋友见面,你好,你好。
教学反思在组织《见面歌》活动中,运用了很多孩子们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孩子们通过情境表演的引入对
儿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方法的引用符合小班孩子
对事物的认识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对儿歌内容的理解
有了初步的印象,运用情境表演,把孩子注意力吸引住,带到情境当中来,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接下来的活
动中,小图片的使用让孩子从角色的分辨中,了解整首
儿歌所接触到的不同的动物,在情境表演后重新做了一
次梳理,为老师的范读打下基础,而老师在范读之后,
要求孩子们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把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对孩子们能力的要求提到了另一个高度,孩子们在游戏
情境中朗读儿歌,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一环节的应
用符合孩子的年龄发展特点。
在接下来的仿编活动中,
孩子们调动已有的经验,进行仿编活动,而对小班的孩
子而言,指偶的运用让孩子们的兴趣点转到了这上面,
让孩子们的游戏化往另一个高度迈进,孩子们在自由结
伴练习中活动自然结束。
本次活动的组织是在孩子们轻松,愉悦的状态下结束的。
但也存在着一些困惑,对于
小班孩子而言,知识点的渗透是否太多,孩子们的参与
性很强,兴趣也很高,但能力的提升是否能得到体现,还有待思考。
活动目标:
1、熟悉小动物的叫声,能完整地念儿歌。
2、懂得和朋友见面时要有礼貌。
3、体验和好朋友一起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你好》音乐、课件图片:小鸡、小猫、小狗、小朋友。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去动
物园玩吧!(听音乐做动作)二、学习儿歌《见面歌》动物园到了,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吧!动物园
里有很多的动物,看,都有谁来了?
1、出示小鸡图片提问:有几只小鸡呀?(两只)两只小鸡见面时该怎么问好呢?它们是怎么叫的?
小鸡小鸡见了面,叽叽叽,叽叽叽;2、出示
小猫图片小鸡真有礼貌,我们再看看还有谁来啦?
让我们用掌声把它请出来吧!
提问:小猫有几只呢?(三只)小猫又是怎么叫的呢?
小猫小猫见了面,喵喵喵,喵喵喵;3、出示小狗
图片提问:还有一个小动物也想来,你们猜猜会是谁呢?(小狗)我们一起数数有几只小狗?小狗见面时又该说些什么呢?
小狗小狗见了面,汪汪汪,汪汪汪;4、小动物们真有礼貌,我们小朋友也要学一学它。
小朋友见面时该说
些什么呢?
朋友朋友见了面,笑哈哈,笑哈哈!
小动物和小朋友都很有礼貌,都会打招呼,老师还
给它们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叫《见面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不好?
5、完整欣赏儿歌《见面歌》(教师示范朗读)
6、幼儿学念儿歌
7、分角色念
8、思维扩展动物园里除了
有小鸡、小猫、小狗,还会有哪些动物呢?它们见面时
又会怎样打招呼呢?(引导幼儿说出其他动物的叫声)参考《动物图片》
1、找朋友表演儿歌。
2、和客人老师一起表演。
四、结束部分今天玩的真开心,让我们开着火车回
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