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检测题
文言文专题测试题及答案
文言文专题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句子中,哪一项是正确的文言文表达?A.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B.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乎C.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D.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哉答案:C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3.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名言?A. 曹操B. 诸葛亮C. 刘备D. 孙权答案:B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的意思是?A. 桃树和李树不说话,下面自然形成小路。
B.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果实却能吸引人们前来。
C.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树下自然形成小路。
D.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树下自然形成小路,比喻人有德行,自然能吸引人。
答案:D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出自?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左传》答案:C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学习的重要性B.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C. 谦虚的态度D. 尊师重道答案:C7.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A. 复习旧知识,可以学到新知识B. 复习旧知识,可以发现新问题C. 复习旧知识,可以巩固新知识D. 复习旧知识,可以发现新知识答案:D8.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的意思是?A. 不用尺子,不能画出方形和圆形B. 不遵守规则,就无法完成事情C. 不用尺子,就无法画出方形和圆形D. 不遵守规则,就无法成功答案:B9.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1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自私的行为B. 公平的原则C. 道德的规范D. 个人的权利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作者是______。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伯中幼警敏嗜学,不以食息废,口不绝吟讽,精思妙契①,至忘寒暑。
幼时,大父②庄山藏书万卷,窃读殆遍,大父久而方觉已,甚奇之。
受学于季大父主静公。
公善诱导,居尝举所见宋儒诸老,宿德仪型③,嘉言善行④,令人竦然⑤。
伯中益自刻苦。
父万安公,清旷不仕,家仅给无余。
独处一室,隘甚,人不能堪。
晨起供洒扫,园疏厨灶之下,书册不离手。
箪瓢饮,炊菽数边⑥,且啖且读,未尝知味。
天文、地理、兵刑、历律,靡不精究。
(注释)①精思妙契:精心思考,神妙契合。
②大父:祖父。
下文“季大父”即叔祖父。
③宿德仪型:以年老有德者做典范。
④嘉言善行: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⑤竦然:恭敬的样子。
⑥箪瓢饮,炊菽数边:吃一算饭,喝一瓢水,只以一些菽豆为食。
这里都是指清苦的生活。
(1)下列对文中“大父久而方觉已”一句的分析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句中的“已”是句末语气词,在句中无实意。
B.句中的“而”,是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才。
C.句中的“觉”应读“jué”,与“觉悟”的“觉”意思相同。
D.这句话应翻译为“祖父过了很久才发觉”。
(2)仔细阅读选文,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选文中伯中最终能学有所成的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用四字词概括)2.阅读《醉翁亭记》,回答下列小题。
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中考语文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用“/”标示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吾妻之美我者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徐公何能及君也________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________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________④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悟出了怎样的道理?(5)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我们能从齐王身上学到了什么?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古代汉语文言文考试题目及答案
古代汉语文言文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哪个词的用法是名词用作状语?A. 风烟俱净B. 星汉灿烂C. 举头望明月D. 低头思故乡答案:A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位古代文学家之口?A. 司马迁B. 陶渊明C. 李白D. 杜甫答案:B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之”字的指代用法的是:A. 之乎者也B. 之子于归C. 之乎者也,可以休矣D.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答案:B4. “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三省”指的是:A. 早中晚三次反省B. 反省三次C. 反省自己的三个方面D. 反省三次不同的事情答案:C5.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窈窕”一词,其含义是:A. 身材苗条B. 举止优雅C. 心灵手巧D. 容貌美丽答案:B6.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的意思是:A. 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但它们下面的路自然形成B. 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但它们下面的道路自然变得平坦C. 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但它们下面的小路自然形成D. 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但它们下面的小径自然形成答案:D7.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蒹葭》C. 《子衿》D. 《采薇》答案:C8.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的意思是:A. 不进入老虎的洞穴,怎么能捕获老虎的幼崽B. 不经历困难和危险,怎么能获得成功C. 不进入老虎的洞穴,就无法了解老虎的生活习性D. 不进入老虎的洞穴,就无法知道老虎的凶猛答案:B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A10.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A. 月亮B. 美丽的女子C. 明亮的星星D. 清澈的泉水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______,温故而知新”是《论语》中的一句话,强调了复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答案:学而时习之2. “______,可以为师矣”出自《论语》,意味着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
小学文言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文言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句子中,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C.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D.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喜乎?”答案:A2. “温故而知新”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老子》答案:A3.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A. 不去虎穴,就得不到虎子。
B. 不冒险,就得不到成功。
C. 不进虎穴,就得不到虎子。
D. 不去虎穴,就得不到成功。
答案:B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出自哪里?A. 《诗经》B. 《尚书》C. 《论语》D. 《春秋》答案:C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的意思是?A. 桃树和李树不讲话,但树下自然形成了小路。
B. 桃树和李树不讲话,但树下自然形成了道路。
C. 桃树和李树不讲话,但树下自然形成了小径。
D. 桃树和李树不讲话,但树下自然形成了路径。
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______,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
答案:学而不厌2. “______,可以为师矣”是孔子的名言。
答案:温故知新3. “______,不亦乐乎?”是孔子在《论语》中对学习的态度。
答案:学而时习之4. “______,不亦君子乎?”是孔子在《论语》中对君子的要求。
答案:人不知而不愠5. “______,小人长戚戚”是孔子在《论语》中对君子与小人的不同态度的描述。
答案:君子坦荡荡三、翻译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将“吾日三省吾身”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的现代汉语翻译是什么?答案: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识。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的现代汉语翻译是什么?答案:自己不希望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七年级上学期文言文语文检测试题1
七年级上学期文言文语文检测试题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其二)》)(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狼自苫中探爪入。
屠急捉之,令出不去。
但思无计可以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蒲松龄《狼(其三)》)【注释】①遗:留下。
②行室:指农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
③豕(shǐ):猪。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B.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C.缀行甚远夫君子之行D.屠自后断其股狼自苫中探爪入(2)把“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写两只狼紧跟屠户,屠户一次又一次投给它们骨头,仍无法满足狼的贪欲。
B.甲文里,其中一只狼好像闭上眼,神情很悠闲,屠户一跃而起,最终砍杀了它。
C.甲文中,作者认为聪明的狼尽管诡计多端,但最终败给了屠户,只是笑料罢了。
D.乙文写屠户用吹猪法吹狼,狼胀得像牛,只有屠户才能想到用这种方法对付狼。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狼蒲松龄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文言文检测试题
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文言文检测试题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1)宋濂,字景濂,号________,元末明初________家。
(2)下列各项与“负箧曳屣”中的“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负荆请罪B.如释重负C.忘恩负义D.胜负兵家事不期(3)选文写了作者求学路上的“深山巨谷”“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有何用意?(4)作者用穿着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的目的是什么?(5)宋濂身上具有成功者必备的哪些品格,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回答。
2.文言文阅读。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
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裤,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①欲放去邪?”遂遣之。
初一上学期文言文语文检测试题带答案
初一上学期文言文语文检测试题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ǘ)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必,而已能诵其书。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乙)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①绝编②,迨③能倍④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
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①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
②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牛筒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
③迨:等到。
④倍:通“背”。
(1)下列对甲文中欧阳修处境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幼年丧父B.经济困难C.身体不适D.勤奋好学(2)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3)参考字典解释,谈谈“惟”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惟”的义项:①思,考虑。
②只,只有。
③句首语气词。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为止。
(5)欧阳修和司马光的故事,在学习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
”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语文初一上学期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
语文初一上学期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戒子书 ________②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③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悲守穷庐,将复何及!(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B.在书信的前半部,他则以慈父的口吻淳淳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C.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鲜明地突出了做人治学的经验。
D.“悲穷守庐,将复何及”一句是以父亲身份告诫儿子要珍惜光阴,努力成才,为社会所用。
2.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这则寓言选自《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中的“此”指的是什么?(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________。
3.课内阅读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汉语文言文考试题库及答案
汉语文言文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吾爱之B. 彼之来也C. 之于彼D. 之乎者也答案:D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位作者之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安石答案:C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蒹葭》C. 《子衿》D. 《采薇》答案:C二、填空题1. “________,死而后已”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形容人至死方休的精神。
答案:生而为人2. “________,温故而知新”是《论语·为政》中的一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答案:学而时习之3. “________,可以为师矣”出自《论语·述而》,孔子用以表达对学习者的要求。
答案:温故而知新三、翻译题1.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案: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文言文:“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放弃追求。
”答案:吾人不可因一时之败而弃其追求。
四、简答题1. 简述《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他所著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
《史记》以其严谨的史学态度、生动的文学描写,对后世史学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请简述《论语》中“仁”的概念。
答案:《论语》中的“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涵盖了爱人、克己、宽容、礼敬等多重含义。
孔子认为“仁”是个人品德的最高境界,是社会和谐与秩序的基石。
五、论述题1. 论述《庄子》中“逍遥游”的思想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答案:《庄子》中的“逍遥游”主张顺应自然,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
在现代社会,这一思想启示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平衡,倡导一种超脱物欲、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初一下学期文言文语文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1
初一下学期文言文语文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乙】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①,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
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②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刘元卿《南岐之人》)【注】①瘿:读yǐng。
颈瘤,俗称大脖子病。
②焦:细瘦干枯。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湮于沙上________②转转不已________③及见外方人至________④焦而不吾类________(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B.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C.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D.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②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4)【甲】、【乙】两文揭示的共同道理是什么?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语文初三上册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带解析1
语文初三上册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带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醉翁亭记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 ②伛偻提携________ ③名之者谁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②段中,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洁”“水”四个典型情景来写四季变幻之美,情状俱到,精确而熨帖。
B.第③段写宴饮之乐,却别有情致地从捕鱼酿酒写起,既夸耀滁地的富足,也表明野餐的简朴。
C.选文围绕“乐”,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D.选文巧用诗的语言表达形式,全用对句,句式整齐,音节铿锵,读来声声清朗,极具音乐的节奏美。
中考文言文语文检测试题附解析1
中考文言文语文检测试题附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宗泽传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
泽兵进至卫南①,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
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
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②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
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
”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
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却,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
乃暮徙其军。
金人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
泽出其不意,遣兵过大河袭击,败之。
——选自《宋史·列传一百一十九》【注释】①卫南:今河南濮阳西南。
②生兵:生力军,新投入战斗的精锐部队。
③等:同样。
④大河:黄河。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小惠未遍________②故克之________③先驱云前有敌营________④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______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士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
(3)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内容。
①________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②泽挥众直前与________战,败之(4)甲文中的曹判和乙文中的宗泽都能根据敌情指挥若定,以少胜多。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综合检测试题含解析1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综合检测试题含解析1一、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修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史事。
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①。
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②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③之。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注释)①物:自己以外的人。
此处指群众的利益。
②宽简:宽松简易。
③便:安逸、安适。
(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是()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高大的样子B.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趣,情趣C.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D.未尝及文章尝:曾经(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高中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之”字用作代词的是哪一句?A.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B. 之虚所卖之C. 辍耕之垄上D. 无丝竹之乱耳答案:B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以下哪部古代典籍?A. 《诗经》B. 《尚书》C. 《孟子》D. 《礼记》答案:D3. 下列句子中,表示“如果”意思的是:A. 苟富贵,无相忘B.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C. 吾尝终日而思矣D.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答案:B二、填空题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出自《________》。
答案:论语5.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是北宋文学家________的名言。
答案:范仲淹三、翻译题6. 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答案:在大道通行的时代,世界是人们共有的。
7.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答案: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责任给这个人,一定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饥饿,使他身无一物,使他所做的事颠倒混乱,用这些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四、阅读理解8.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落,并回答问题。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问题:(1)解释文中“辍耕”一词的含义。
(2)陈涉所说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是什么意思?答案:(1)辍耕:停止耕作。
(2)这句话的意思是,燕雀这样的小鸟怎么会理解鸿鹄(大雁)的远大志向呢?陈涉用这句话比喻那些目光短浅的人无法理解他的远大抱负。
五、作文题9. 根据你对“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略(考生需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撰写作文)【注】本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内容以实际考试为准。
初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1
初一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1 一、文言文1.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①。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聊斋志异·牧竖》)(注释)①仓皇:惊慌。
②跑:同“刨”,兽类用足扒土。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1)下列每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C.以刀劈狼首/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其一犬坐于前/及其家穿井(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长篇小说集。
“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B.(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是: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
C.(甲)文中的“屠”是指屠户,即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生意人;(乙)文中的“竖”是“童仆”的意思,“牧竖”指牧童。
D.(甲)文“顾野有麦场”和(乙)文“跑号如前状”分别是省略句和倒装句。
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检测试题附解析1
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检测试题附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归田录》卷一)【乙】三上欧阳修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
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欧阳文忠公文集》)(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亦笃学如此________②康肃忿然曰________③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④以我酌油知之________(2)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尔安敢轻吾射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之/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C.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每走厕必挟书以往D.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自钱孔入,而钱不湿(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噬好。
(4)阅读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①【甲】文中通过卖油翁的言行,作者旨在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②【乙】文中作者与其他二人的事例,给我们有什么启发?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少习骑,长而益精。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初一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质量检测试题附解析1
初一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质量检测试题附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孟母三迁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①。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②也。
”________去,舍市旁。
其嬉游为贾人③炫卖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④,揖让进退⑤。
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吾子矣。
”________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________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选自刘向《列女传》)【注】①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死人一类的事。
②处子:安顿儿子。
③贾(gǔ)人:商贩。
④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礼仪式。
⑤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1)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乃/遂/卒B.乃/卒/遂C.遂/乃/卒(2)选文讲述孟母为了教育儿子成才,多次搬家,努力为孟子选择良好的成长环境,后来孟子成为“大儒”的故事。
下面的语言材料,与本文主旨不相关的一项是()A.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C.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D.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1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阋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有龙则灵(________)②谈笑有鸿儒(________)③可以调素琴(____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仙不在高,有仙则名。
中考文言文语文检测试题含答案
中考文言文语文检测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见足下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
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
庭坚少孤,窘于衣食,虽早知从先生长者学问,而偏亲①白发,不得已而从仕。
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以衰懦不进,至今落诸公之后也。
窃观足下天资超迈,有亲以为之依归,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
非敢谓足下今日所有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但为未及古人,故为足下惜此日力②耳。
(节选自《黄庭坚集·答李几仲书》,有删改)【注】①偏亲:黄庭坚父亲早亡,而母亲在世,故称偏亲。
②日力:时光,岁月。
(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窘于衣食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故人具鸡黍C.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有亲以为之依归吾谁与归(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足下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
②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
(4)【甲】、【乙】两文都是文学前辈写给年轻人的文字。
依据选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甲】文表现了宋濂怎样的优秀品质?________(请用自己的话概括)②【乙】文中黄庭坚指出李几仲在学业上的差距是________,对他提出的希望是________。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出师表(节选)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
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千金市骨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
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②,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③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①涓人:近侍之臣。
②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
③安事:怎么能够。
④期年:满一年。
不能期年,即不到周年。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执策而临之________②才美不外见________③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________④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________(2)下面句中划线“之”字的解释与其它三句有明显不同的一项是()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策之不以其道C.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
”D.死马且市之五百金(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4)请结合【甲】文内容说说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千里马”。
(5)请谈谈你如何评价【乙】文中涓人“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的做法。
2.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检测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能为也已已通矣,相当于了B.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不这样D.之二虫又何知知通智,智慧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B. 常以身翼蔽沛公C. 头发上指D. 有泉侧出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以乱易整,不武易:替代B.旦日飨士卒飨:犒劳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除:免除D.御六气之辩辩:通变,变化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察:详审B.樊哙从良坐从:依傍C.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如:好像D.举酒属客属:音zh,劝酒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废先王之道道:主张,思想,学说B.则或咎其欲出者咎:过失、过错C.噫吁嚱,危乎高哉危:危险D.遂命酒,使快弹数曲快:快速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鸡豚狗彘之畜畜:音x,畜养B.金就砺则利就:接近,靠近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爱:喜欢,爱好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通:普遍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患:忧虑,担心C.相如因持璧却立却:退,后退D.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高雅B.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谏:劝谏C.是无难,别具本间章本: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寻:寻求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与成语义不容辞中的辞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B.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C.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 我从去年辞帝京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与成语泽被后世中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将军身被坚执锐B. 被发行吟泽畔C.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D.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B.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C. 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D. 臣欲奉诏奔驰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贫穷B.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行为文雅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学问广博精深D.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普通人,一般人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去来江口守空船B.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C.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D.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与成语首当其冲中的当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B. 北邀当国者相见C.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D. 木兰当户织15.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A.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B. 侣鱼虾而友糜鹿C. 序八州而朝同列D.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45.0分)16.用/ 给下面文章断句然后完成后面题目阴兴字君陵光烈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守期门仆射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与同郡张宗上谷鲜于裒不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其忠平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令天下觖望诚为盈溢臣蒙陛下贵人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贵人问其故兴曰贵人不读书记邪亢龙有悔夫外戚家苦不知谦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也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十九年拜卫尉亦辅导皇太子二十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会疾瘳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二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兴疾病帝亲临问以政事及臣能不兴顿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嵩监羽林十余年以谨敕见幸明帝即位拜长乐卫尉迁执金吾明帝永平元年诏曰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军功显受封爵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辅导朕躬有周昌之直在家仁孝有曾闵之行不幸早卒朕甚伤之贤者子孙宜加优异封兴子庆为鲖阳侯庆弟博为隐强侯庆卒子琴嗣万全卒子桂嗣(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______A.障翳风雨景翳翳以将入B.躬履涂泥履至尊而制六合C.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童子何知,躬逢胜饯D.率先期门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______A.躬履涂泥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C.光武所幸之处而君幸于赵王D.辄先入清宫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3)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______A.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B.甚见亲信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C.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犹且从师而问焉D.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素善留侯张良(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______A.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B.置印绶于前,兴固让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C.知其有用,犹所长称而达之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D.令天下觖望,诚为盈溢战败而亡,诚不得已(5)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______A.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行年四岁,舅夺母志B.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C.夸奢益为观听所讥其孰能讥之乎D.会疾瘳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句是______例句:卒不为宗亲求位A.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B.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C.万全卒,子桂嗣D.而卒惶急无以击轲(7)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______A.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B.会其怒,不敢献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C.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素善留侯张良D.庆卒,子琴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______A.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B.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苟以天下之大,下而従六国破亡之故事C.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D.遂擢广为光禄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句是______例句:兴皆固让,安乎里巷A.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B.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C.君安与项伯有故D.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___A.阴兴字君陵,光烈皇后同母弟也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B.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D.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其皆出於此乎(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阴兴处事忠平的一组是______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A.B.C.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阴兴和同郡的张宗、上谷的鲜于裒并不相好,但推荐他们为官;和张汜、杜禽很要好,但只给他们钱财,始终不给推荐。
B.光武帝后来召请阴兴,准备封赏他,阴兴坚决不接受,说自己没有冲锋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都蒙恩受封,令天下人为之倾慕向往,实在是过分了。
C.光武十九年,任卫尉,并辅导皇太子。
二十年夏季,光武风眩病很重,后以阴兴为待中,他在云台的广室里接受光武临终嘱托,可见皇帝十分器重他。
D.明帝永平元年诏书说阴兴,管领禁军,随我平定天下,应以军功光荣地受到封爵奖赏,被阴兴推让了,又曾辅导于我,这么好的人他的贤人子孙,应给予优异的待遇。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三、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冯唐翻译的泰戈尔的《飞鸟集》引起网络热议,如他将原来郑振铎翻译的大地借助于绿草,显出她自己的殷勤好客,翻译为有了绿草,大地变得挺骚;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翻译成现世里孤孤单单的小混蛋啊,混到我的文字里留下你们的痕迹吧!有人认为这是冯唐对传统翻译的创新尝试,有人说这是文学翻译界的一次恐怖袭击,也有人讥讽冯唐借低俗迎合世人、炒作自己。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解析】1. A项,正确;B项,正确;C项,正确;D项,知:动词,知道,了解.不是通假字.译文: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故选:D.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即通用、借代,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或其他类型的字代替本字.需要考生平时对通假字多归纳汇总,并熟悉常见通假字.常见通假字:俨通严(俨骖騑于上路《滕王阁序》)销通消(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滕王阁序》)机通几(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滕王阁序》)受通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不通否(或师焉,或否焉《师说》)厌通餍(暴秦之欲无厌《六国论》)当通倘(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2. A.意动用法,以…为鉴;B.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C.名词作状语,向上;D.名词作状语,从旁边;故选:A.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辨别词语的词性,然后再看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语的词性,最后辨别该位置需要一个什么词性的词语,由此确定其活用类型.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3.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4.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辨别词类活用最好的方法是进行成分分析,即把句子的成分先划出来,然后去分辨各个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3. A译为:用混乱来代替整齐,是不符合武德的.B译为:明天犒劳军队.C 除:授予官职,译为:不久蒙受国恩,提拔我让我做洗马的官职.D 译为:驾驭六气的变化.答案:C本题重点考查一词多义和通假字注意句中的通假字,如辩:通变,变化,对教材中的典型通假字要予以归纳梳理,并熟练记忆4. A译为:刚才我详审众人的议论,他们是专门想要耽误大将军啊.B译为:樊哙靠着张良坐下.C如:到,译为:听任小船漂流而去,出没在旷远迷茫的江面上.D译为:举起酒杯,劝客人喝酒.答案:C本题重点考查一词多义一词多义靠积累,结合教材和工具书,和字典做朋友,勤翻看,勤背诵,如:属读zh 时还有一种常见义写作、撰写,如衡少善属文(《张衡传》).5. B 咎:责备,译为:就有人责备那个想要出来的.C 危:高,译为:啊,这山高啊真高啊.D 快:轻快,畅快,译为:于是就让人重新摆上酒,让琵琶女轻快的弹上几曲.A 正确.译为:于是废除了先王的政策.答案:A本题重点考查一词多义注意不要以今释古,如危,不要译为危险.6.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一词多义.C项爱解释为喜欢,爱好有误,应解释为吝惜.句子翻译为:不吝惜珍奇,宝贵的东西,肥沃的土地,来招揽天下人才.故选:C此题是考查文言实词的使用,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一、答题步骤第一步,审题.看要求是选正确的还是选不正确的.第二步,对有把握的选项迅速作出判断.第三步,借助方法,主攻难点.二.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一)依形推义法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虽历经演变,但表意的功能并没有完全丧失,这种表意功能就是理解词义的已知条件之一.因此,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此外古汉语中的通假字绝大多数为形近通假,故而借助字形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通假字1.有牧人御众之才该句中的牧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为牛,泛指牲畜,右为人手中拿着一条鞭子,把两者的意思起来,就是放牧牲畜;引申一下,对象如果是人,自然就是统治,治理之意了.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信是一个会意字,一个人一个言意为人言真实.此句中的信就解为真实.3.启听淮北取籴d籴就是一个会意字,粜意思是卖出粮食,籴与粜相对,意思是买进粮食.4.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造的义符为之,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5.若少屈,冀得一归觐.jn觐,义符为见,下文推断为拜见之义.6.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ku馈的意义可由它的饣旁推断出它是供军队吃的东西,即军饷,这里活用作动词,发放军饷.7.赢粮而景从.yng景用本义在此解释不通,借助读音推断其通影,名词作状语,就好理解了.8.殚dn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mng饥寒冻馁,ni死背相望.馁在现代汉语中多指气馁,但是这个字的本意是饥饿,因为它的形旁是食字旁.当然这里也可以根据词语构成法来帮助推断.译为:用尽财物不能够完成赋税,费尽体力不能够完成劳役,老百姓饥寒交迫,冻饿而死的尸体到处都是.(二)语境分析法一个文言实词一般有多个义项,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却又是唯一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善于把实词放在语言环境中来考查分析,根据上下文来进行词义的推断.1.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在古汉语中,多有五个义项:数量多;重要,重视;赞美;多数,大都;实足,只.我们根据语境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来推断,原文说何远离开东阳回到家乡后,数年不谈荣誉耻辱之事,士大夫们更因为这样而赞赏他,由此可以判定解释为称赞是正确的.2.汝时犹小,当不复记忆.《祭十二郎文》犹多数同学把它解为还,句意为你当时还小,一定不再记得了乍一看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放在语境中就错了,因为与十二郎虽为叔侄,但年龄相差无几,不会这样说话,因此解为更才更合理.3.今河内带河为国,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审视该句语境可以看出,南迫洛阳一句是交代河内的地理位置,所以迫解释为逼近更符合上下文意.据此可以推断,该题A项的解释是不合语境的,因为逼迫的对象应为人,而该句中迫的对象是物(洛阳).4.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质字的含义,从这一段的上下文来看是说那些富人不拥有田籍却要向百姓收税,由此看来质与质问之间显然没有什么关系,而应理解为抵押.5.郦道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根据前文语境可知,郦道元对石钟山的命名,有自己的看法,只是在观点表述上说得不够详细,由此推知这句中言为叙述之意.6.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全篇及背景看,渔工水师虽知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但因文化水平低,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因此这句中的言可以理解为记载,而不能理解为说.7.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居有的同学译为居住,有的同学译为待过,放在全文语境中考查都不太确切,应为做官才合理.8.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解为优待,遇在句中处于谓语的位置,优待虽为动词,但从语境来看是译不通的,只能是对待.(三)语法分析法用语法分析句子结构的方法推断词义.将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行分析,找出主干和枝叶成分,然后可以迅速判断其用法即词性,可以在具体的选择中使用排除的方法.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虚词的用法判断和文言文的翻译中.1.资生之业,靡不毕书.由语法结构可以看出资生一词应为动宾结构,生应为资的宾语,故这里解释为资财显然有误,应理解为凭借、获取,本文指用来谋生的方法.2.庭除甚芜.w从句子结构形式看庭除是句子的主语,从而推断除是名词,解释为废弃显然有误.《苏武传》可知除是台阶的意思.3.昌期少年,不闲吏事.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该句主语是昌期,后边有宾语是吏事,根据语法可以推断闲应该是一个动词,由此初步推断空闲这种解释有误,这里应理解为通假字,通娴,是熟悉的意思.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受助动词能的修饰,并处在谓语位置,便可推断它是动词游泳之意.5.仆诚以著此书.《报任安书》以许多书中都未标明其意义,若用语法来断定,本句中仆为主语,著为谓语,诚为状语.因而以应为通假字,本字为已,当副词已经解.6.自放驴,取樵饮爨(cun).把樵解为打柴,看上下文樵字之前有动词取,其后又有动词饮爨,整体意思为取柴做饭,因此樵字应是名词,当解为木柴而非打柴.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渔樵作句子的谓语,而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故渔樵应释为动词捕鱼砍柴.8.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使是动词,很显然这个动作是由人而不是隶发出的.这样隶只能作状语来修饰使,是像奴隶那样的意思.9.故久立与其客语.故作动词立的状语,而状语一般由副词或形容词充当,据此可推故作副词故意讲.10.徒立故琅lng琊y王泽为燕王.故作名词琅琊王的定语,而定语相当部分由形容词充当,因此可释为旧有的、原来的.1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句中梁君臣之首是名词性短语,作宾语,而函带这个宾语,由此可推知函此时应由名词(匣子)活用为动词,可理解为用匣子装.12.部使者檄刚抚定.x这个句子的主语应该是部使者,刚是廖刚,廖刚做什么呢,去抚定,所以中间的檄就不是名词文告,而应该是个动词下令全句的意思就是路政司下令廖刚安抚平定.13.周穷振乏,家无余财.应为赈济,因为对于穷乏当然只能是赈济而不是振作了.13.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应为抓获、扣留、收监既然官吏错误地收访,若是收留,周访不用奋力反抗了.根据语境即可得知理解错误.(四)妙用修辞法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互文等相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对应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反,相近,相同.1.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jn顽鲁一词的含义,我们可以参照原文,找到与这句话相对应的句子贤俊者自可赏爱,从而可得出顽鲁是相对贤俊而言的,即才德不出众,愚昧蠢笨之意,而非顽皮、固执抑或鲁莽.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结构整齐,忠贤近义,用和以处于同一位置,那么语法功能应该一致,并且词义相近.那么以也解释为任用,这种解释虽不常见,但却可以据此推断出来.3.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拜的含义,所给选项解释为拜:拜访,首先考虑到拜原指古人表示敬意的礼节,后又引申出行礼、拜谢、拜见、授予官职、任命等含义,拜:用在表官职的名词前面,一般讲为授职、任命,故而此处讲为授职、任命.4.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根据恶人者即是憎恶别人的人,那么利人者中的利应该是个动词,而不是名词利益,那么这句话应该翻译为: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这做有利于他的事;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憎恶他.5.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6.急湍甚箭,猛浪若奔.7.党同伐异.8.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屈原列传》).9.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d未尝不呼父母也.(五)成语印证法即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1.始速祸焉.《六国论》速我们可成语不速之客而推知其应为招致.2.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r我们可联想成语遐迩闻名而推出其为近.3.其文约,其辞微.我们可和成语微言大义相,就可解为精微,含蓄之意.4.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ji堪字成语狼狈不堪,可推知为忍受义.5.拜住袖其疏入谏.袖字成语袖手旁观,可推知为藏在袖里之义.6.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拜字熟语封侯拜相,可推知为授职义,拜用在表官职的名词前面,一般讲为授职、任命.7.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少字成语少安毋躁,可推知为稍微义.8.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有的放矢的:箭靶9.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狐假虎威假:借助(六)课文求义法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同时,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1.金人曳y出,击之败面.将曳解为蜂拥,将其放在句中考查作出的状语似可通,这是不顾它本身的含文而望文生义.我们可以联想课文中《口技》中的曳屋许许声及《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弃甲曳兵而走等句就可解为拖、拉的意思.2.岁凶,汝旁诸县多盗.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寡人之于国也》)3.齐人追亡逐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