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报告

合集下载

软件实验一 报告

软件实验一 报告

软件实验一:汇编编程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汇编语言设计、编写、调试和运行程序的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学生实验:分别编程实现两个16位无符号数相加,结果存放在40H41H中;两个16位的无符号数相减,结果存放在30H31H中。

相加程序思路:①输入加数高8位,加数低8位,被加数高8位,被加数低8位;

②将加数低8位和被加数低8位相加,结果存入41H;

③将加数高8位、被加数高8位和进位相加,结果存入40H。

相减程序思路:①输入减数高8位,减数低8位,被减数高8位,被减数低8位;

②将减数低8位和被减数低8位相减,结果存入31H;

③将减数高8位、被减数高8位相减,结果存入30H。

2、学生实验:编程实现

X (X≥40)

Y= 2X (20

0(X≤20)

实验程序如下: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030H

MAIN:

CMP40: CJNE R2,#40,NEXT0 ;X与40比较,结果由CY读出

NEXT0: JNC BIGGER40 ;判断C的值,C为0时则X大于或者等于40,跳到BIGGER40 JC CMP20 ;判断C的值,C不为0时则X小于40,跳到CMP20

CMP20: CJNE R2,#21,NEXT1 ;X与21比较,结果由CY读出

NEXT1: JNC BIGGER20 ;判断C的值,C为0时则X大于或者等于21(即X大于20),

跳到BIGGER20

JC SMALLER20 ;判断C的值,C不为0时则X小于20,跳到SMALLER20 BIGGER40: MOV A,R2 ;X>=40时,将X的值赋给存放Y的值的R3

【最新文档】实验一实验报告-优秀word范文 (6页)

【最新文档】实验一实验报告-优秀word范文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实验一实验报告

网络程序设计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_ Winsock编程接口实验 _

实验类型:_______ 验证型实验 ________

指导教师:专业班级:_________XXXXXXXXX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XXXXXXXXX_____ 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XXXXXXXXX____________

电子邮件:_______XXXXXXXXXXXX________

实验地点:_______XXXXXXXXX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 XXXXXXXXX

实验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掌握Winsock的启动和初始化;

2.掌握gethostname(),gethostbyname(),GetAdaptersInfo()等信息查询函数的使用。

二、实验设计

实验流程图

三、实验过程

1.在实验过程中调用GetAdaptersInfo()时,出现了undeclared identifier 的报错,原因是没有包含其头文件,但在加了头文件iphlpapi.h后,依然出现如下错误:

fatal error C1083: Cannot open include file: 'iphlpapi.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Error executing cl.exe.

实验报告模板-实验一

实验报告模板-实验一

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

实验

实验一 离散时间信号的M ATLA B 实现

班级: 数媒1403

姓名: 李欣 ___________ 学号:

1030514327 一、 实验目的

掌握:(1)序列的生成;(2)离散序列的基本运算与波形变换的 MATLAB 实现;(3)线性时不变系统求解的MATLAB 实现;(4)序列的傅 里叶变换与信号重构MATLAB 实现

二、 实验要求

按照实验材料内容,利用MATLAB 编程实现相关任务。

三、 实验步骤

(以实验材料第四部分“序列的傅里叶变换与信号重构MATLAB 实 现”为例,给出实验步骤描述、相关代码等。)

例1-11 訓=严叫 求其傅立叶变换引叶

轄:严格说,在MATLAB 中不使用symbolic 工具箱杲不能分析模拟•信号的,佢是当采样时 间间隔充分小的时候,可产生平滑的图琢,当时■间足够长,可显示出所有的嘆型,也就是可 以近似的分析。此例中,:Uf)为22000Hz 的带限信号,因此取

T = 5 K10 5 « ——-——=25 x 10-5 2 x 2000

程序如下:

Dt=O. 00005;

t二-0. 005: Dt: 0. 005;

xa=exp(-1000*abs(t));

%模拟信号

Winax 二2*pi*2000;

K二500;

k二0:1:K;

W=k*Wmax/K;

%连续时间傅立叶变换

Xa=xa*exp(~li*t'*W) *Dt;

Xa=real(Xa);

W=[-fliplr(W),W(2:501)];

Xa=[fliplr(Xa),Xa(2:501)];figure(l)

实验的报告(通用7篇)

实验的报告(通用7篇)

实验的报告(通用7篇)

实验报告篇一

实验名称

用实验证明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有什么不同

实验目的

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含量越高

一、实验器材:

药品水槽、集气瓶(250ml)两个、玻片两片、饮料管(或玻璃管)、酒精灯、火柴、小木条、水,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二、实验步骤:

1、检查仪器、药品。

2、做好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各项准备工作。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大于空。

3、用饮料管向集气瓶中吹气,用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排水法收集一瓶我们呼出的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小于空气中体,用玻璃片盖好。

4、将另一集气瓶放置在桌面上,用玻璃片盖好。

5、用燃烧的小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内。

6、观察实验现象,做出判断,并向教师报告实验结果。

7、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实验报告总结篇二

有一份工作是一个人步入社会的标志。社会的本质是实践,而实践最好的来源便是工作。刚进入工作一个星期,感受虽没有他人的五味杂陈,但也算的上清澈纯净。很荣幸能加入这个超级工程大团队。虽可能仅有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但在这样的一个大平台我觉得能收获很多。作为一个“超级工程”项目,这份工作的起点很高。起点高意味着能学到的东西更多,但也意味着工作难度的加大。

世界上没有一份工作是不辛苦的,但所谓工作便是越做越会做,当你做到极致,辛苦也会转化成成功的喜悦。就业指导教师告诫我们:到了单位后,少说多做。此刻感觉下来,还得做到以下几点:[由首先,要多问。这是要放在首位的。刚刚进入工作岗位,对自我的工作要求以及工作定位是不明确的,会显得有些茫然。所以多问便是最好的教师,不能不懂装懂,遇到问题就要及时问。如今的时代不像从前,师傅不会留着压箱底的技艺不教给你。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大家都乐意分享自我的经验与方法。而你所需要做的便是踩着巨人的肩膀,学习总结归纳。将他人的经验转化为自我的东西。如同一开始的写资料。大家的起点都相同,都是从资料入手,一步一步去认识,理解图纸的信息,将图面资料,转化为文字资料。即使你开始并不明白该怎样做,从哪开始做。但只要你肯问,闲暇之余也肯定有人会教你。

实验报告一

实验报告一

2

1.测量同一温度下,正向电压随正向电流的变化关系,绘制伏安特性曲线;

2.在同一恒定正向电流条件下,测绘 PN 结正向压降随温度的变化曲线,确定其灵敏度,估算被测 PN 结材 料的禁带宽度;

3.计算玻耳兹曼常数。

DH -PN -2型PN 结正向特性综合实验仪, DH -SJ 温度传感器实验装置, 加热炉, PN 结传感器, Pt100

传感器,四芯连接线等。

一、 PN 结的正向特性

理想情况下, PN 结的正向电流随正向压降按指数规律变化。其正向电流I 和正向压降 V 存在如下近关

F F

系式:

I = I exp

(| qV F )| (1)

其中 q 为电子电荷; k 为玻耳兹曼常数; T 为绝对温度; I 为反向饱和电流,它是一个和PN 结材料的禁 带宽度以及温度有关的系数,可以证明:

( qV )

其中 C 是与结面积、掺质浓度等有关的常数, r 也是常数(r 的数值取决于少数载流子迁移率对温度的关 系,通常取 r=3.4);V g(0)为绝对零度时 PN 结材料的带底和价带顶的电势差,对应的qV g(0) 即为禁带宽度。

将(2)式代入(1)式,两边取对数可得:

( k C )

1 n1 ( k C ) 其中

方程(3)就是 PN 结正向压降作为电流和温度函数的表达式,它是 PN 结温度传感器的基本方程。令 I = F

常数,则正向压降只随温度而变化,但是在方程(3)中还包含非线性顶 V 。下面来分析一下 V 项所引起的

n1 n1

非线性误差。

设温度由 T 1 变为 T 时,正向电压由 V F1 变为 V F ,由(3)式可得

实验报告一

实验报告一

实验报告一

课程名称:统计学指导老师:徐霞客实验日期:12月18日

院(系):商学院专业班级:财管11-4 实验地点:7机房

学生姓名:王庆学号:201108051133 同组人

实验项目名称:测试灯泡使用寿命

实验目的:练习图表制作

实验内容:绘制灯泡使用寿命的频数分布表并制作直方图

实验过程:第一步:输入原始数据(100个灯泡的使用寿命)

第二步:选择【工具】—【数据分析】。在分析工具中选择【直方图】。单击【确定】。

第三步:在【输入区域】方框内输入原始数据所在的区域;在【接受区域】方框内输入上线值所在的区域;在【输出区域】方框内输入结果输出的位

置;选择【图标输出】。单击【确定】。

第四步:在【插入】—【图表】选择折线图,在【数据区域】输入原始数据所在的范围,单击【下一步】,输入图表名称,单击【完成】。

第五步:在【工具】—【数据分析】。在分析工具中选择【描述统计】。单击确定。

第六步:在【输入区域】方框内输入原始数据所在的区域;在【输出区域】输入结果输出的位置。单击【确定】。

实验结果:

(1)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从一批灯泡中抽取100只进行测试如下

700 716 728 719 685 709 691 684 705 718

706 715 712 722 691 708 690 692 707 701

708 729 694 681 695 685 706 661 735 665

668 710 693 697 674 658 698 666 696 698

706 692 691 747 699 682 698 700 710 722

数据结构实验一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一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学号:

实验一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线性表的定义;

2、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如建立、查找、插入和删除等。

二、实验内容

定义一个包含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成绩)的顺序表和链表(二选一),使其具有如下功能:

(1) 根据指定学生个数,逐个输入学生信息;

(2) 逐个显示学生表中所有学生的相关信息;

(3) 根据姓名进行查找,返回此学生的学号和成绩;

(4) 根据指定的位置可返回相应的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成绩);

(5) 给定一个学生信息,插入到表中指定的位置;

(6) 删除指定位置的学生记录;

(7) 统计表中学生个数。

三、实验环境

Visual C++

四、程序分析与实验结果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OVERFLOW -2

typedef int Status; // 定义函数返回值类型

typedef struct

{

char num[10]; // 学号

char name[20]; // 姓名

double grade; // 成绩

}student;

typedef student ElemType;

typedef struct LNode

{

ElemType data; // 数据域

struct LNode *next; //指针域

}LNode,*LinkList;

Status InitList(LinkList &L) // 构造空链表L {

L=(struct LNode*)malloc(sizeof(struct LNode)); L->next=NULL;

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

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

题目实验1 P1口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1.学习P1口的使用方法。

2.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使用。

二、实验设备:

CPU挂箱、8031CPU模块

三、实验内容:

1.P1口做输出口,接八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使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

2.P1口做输入口,接八个按纽开关,以实验箱上74LS273做输出口,编写程序读取开关状态,在发光二极管上显示出来。

四、实验步骤:

1、打开CPU挂箱,正确安装8031CPU模块,指导显示屏上显示“199502”字样

2、执行程序1(T1_1.ASM)时:P1.0~P1.7口接发光二极管L1~L8。

执行程序2(T1_1.ASM)时:P1.0~P1.7口接平推开关K1~K8;74LS273的O0~O7接发光二极管L1~L8;74LS273的片选端CS273接CS0。

3、打开软件,选择相应的COM口和波特率,电脑与CPU挂箱正确连接上后,软件窗口的下端会显示已连接上,相应的CPU挂箱显示屏上会显示“C ”字样。

4、在软件上选择新建,新建文件类型为ASM51,新建好后,编写程序。

5、程序编写好后,选择保存,然后进行编译,调试,运行程序。

6、观察CPU挂箱上硬件的运行是否与设计的一样,否则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调试。

五、注意事项

1、P1口为准双向口,P1口的每一位都能独立地定义为输入位或输出位。作为输入位时,必须向锁存器相应位写入“1”,该位才能作为输入。8031中所有口锁存器在复位时均置为“1”,如果后来在口锁存器写过“0”,在需要时应写入一个“1”,使它成为一个输入。

2、延时程序的实现,采用指令循环来实现,本实验系统晶振为 6.144MHZ,则一个机器周期为12÷6.144us即1÷0.512us。现要写一个延时0.1s的程序,可大致写出如下: MOV R7,#X (1)X为外循环的次数,放在R7

实验报告6篇

实验报告6篇

实验报告6篇

实验报告 (1)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

一般过程:

1、选择适宜的溶剂:

①不与被提纯物起化学反应;

②温度高时,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室温或低温时溶解度很小;而杂

质的溶解度应该非常大或非常小;

③溶剂沸点较低,易挥发,易与被提纯物分离;

④价格便宜,毒性小,回收容易,操作安全;

2、将粗产品溶于适宜的热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如溶质过多则会成过饱

和溶液,会有结晶出现;如溶剂过多则会成不饱和溶液,会要蒸发掉一部分溶剂;

3、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如溶液颜色深,则应先用活性炭脱色,再进

行过滤;

4、冷却溶液或蒸发溶液,使之慢慢析出结晶,而杂质留在母液中或杂质析

出,而提纯的化合物则留在溶液中;

5、过滤:分离出结晶和杂质;

6、洗涤:除去附着在晶体表面的母液;

7、干燥结晶:若产品不吸水,可以放在空气中使溶剂自然挥发;不容易挥发

的溶剂,可根据产品的性质采用红外灯烘干或真空恒温干燥器干燥,特别是在制

备标准样品和分析样品以及产品易吸水时,需将产品放入真空恒温干燥器中干

燥;

实验报告 (2)

例一定量分析实验报告格式

(以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为例)

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

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

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两步离解的h+:

实验一的实验报告

实验一的实验报告

实验一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实验室基本操作流程和实验室安全常识,并对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有初步认识和了解。

实验器材:

- 试管

- 显微镜

- 称量器具

- 实验药品

实验原理: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探究实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物态变化规律。通过加热、冷却、搅拌等操作来观察物质的相变过程,并记录相应的实验数据。同时,我们还将借助显微镜,对微观世界的变化进行观察和研究。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

2. 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实验物质,并记录初始质量。

3. 借助称量器具,精确称量实验物质的质量。

4. 加热试管中的实验物质,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5. 在加热过程中,不断观察实验物质的变化,记录是否发生相变及

相应的温度。

6. 冷却实验物质,继续记录温度变化和是否发生相变。

7. 利用显微镜观察实验物质微观结构的变化,并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果:

1. 实验物质在加热至一定温度时发生了相变,由固态转变为液态。

2. 随着继续加热,液态物质再次发生相变,由液态转变为气态。

实验数据处理:

1. 统计实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质量变化情况,并作图表示。

2. 计算相变过程中的温度差异及质量差异,并绘制相应的变化曲线。

实验结论:

1. 实验一的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物质可以从固态转变为

液态,再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2. 通过显微镜的观察,我们还进一步认识到在微观层面上,这些相

变过程是由分子或原子的运动引起的。

实验心得:

本次实验中,通过亲身操作和观察,我对物态变化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实验过程中,我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要求进行操作,并注意实验室安全。通过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我对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有了初步掌握。在以后的实验中,我将更加注重实验细节和数据的准确性,以期取得更加准确和有意义的实验结果。

数字电路实验报告-实验一[总结]

数字电路实验报告-实验一[总结]

实验一数字电路实验基础

一、实验目的

⑴掌握实验设备的使用和操作

⑵掌握数字电路实验的一般程序

⑶了解数字集成电路的基本知识

二、预习要求

复习数字集成电路相关知识及与非门、或非门相关知识

三、实验器材

⑴直流稳压电源、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万用表

⑵74LS00、74LS02、74LS48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实验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及特点

目前,常用的中、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双极型的,另一类是单极型的。各类当中又有许多不同的产品系列。

⑴双极型

双极型数字集成电路以TTL电路为主,品种丰富,一般以74(民用)和54(军用)为前缀,是数字集成电路的参考标准。其中包含的系列主要有:

▪标准系列——主要产品,速度和功耗处于中等水平

▪LS系列——主要产品,功耗比标准系列低

▪S系列——高速型TTL、功耗大、品种少

▪ALS系列——快速、低功耗、品种少

▪AS系列——S系列的改进型

⑵单极型

单极型数字集成电路以CMOS电路为主,主要有4000/4500系列、40H系列、HC系列和HCT系列。其显著的特点之一是静态功耗非常低,其它方面的表现也相当突出,但速度不如TTL集成电路快。

TTL产品和CMOS产品的应用都很广泛,具体产品的性能指标可以查阅TTL、CMOS集成电路各自的产品数据手册。在本实验课程中,我们主要选用TTL数字集成电路来进行实验。

2、TTL集成电路使用注意事项

⑴外形及引脚

TTL集成电路的外形封装与引脚分配多种多样,如附录中所示的芯片封装形式为双列直插式(DIP)。芯片外形封装上有一处豁口标志,在辨认引脚分配时,芯片正面(有芯片型号的一面)面对自己,将此豁口标志朝向左手侧,则芯片下方左起的第一个引脚为芯片的1号引脚,其余引脚按序号沿芯片逆时针分布。

实验报告一

实验报告一

实验一 NaI(Tl)单晶γ闪烁谱仪和γ能谱的测量

引言

γ射线是原子核衰变或裂变时放出的辐射,本质上它是一种能量比可见光X 射线高得多的电磁辐射。利用γ射线和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人们设计和制造了多种类型的探测器。闪射探测器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利用某些物质在射线作用下发光的特性来探测射线的仪器,既能测量射线的强度,也能测量射线的能量,在核物理研究和放射性同位素测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嫦娥一号”卫星有多项探测功能,其中 γ射线谱仪通过采集月球表面发射出的γ射线光子,得用反符合技术抑制本底,根据能谱中的特征峰线来辨别月球表面元素的种类和丰度。本实验介绍一种常用的γ射线测量仪器:NaI(Tl)单晶γ闪烁谱仪。 实验目的

(1)了解γ闪烁谱仪的原理和结构,掌握用谱仪测γ能谱的方法;

(2)鉴定谱仪的基本性能,如能量分辨率、线性等。

(3)解核电子学仪器的数据采集、记录方法和数据处理原理。

注意事项

1、实验使用到放射源,需认真做好防护工作;

2、放射源和探头由起屏蔽射线作用的铅玻璃罩住,实验室不能拿开铅玻璃;

3、放射源置于起屏蔽射线的铅罐中,使用时,先把铅玻璃右边的盖子打开,然后再打开放射源的盖子,使用结束后必须盖上放射源的盖子。绝对不能把放射源拿出铅玻璃罩外,更不能把放射源拿出来打开盖对着人。

4、进入该实验室后必须先打开γ个人剂量仪,用以测量实验过程中的累积剂量,选择剂量仪中以sv μ为单位的模式,剂量仪检测到剂量每增加0.1sv μ就会响一短声报警,一般整个实验过程测到的剂量约为1sv μ,是符合安 全标准的(安全限值为msv 5≤)。

最新检测实验一实验报告

最新检测实验一实验报告

最新检测实验一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最新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通过对特定样本的检测,评估该技术在识别和分析目标物质方面的表现。

实验材料:

1. 待测样本:包括液体、固体和气体样本,每种样本均含有预期检测的目标物质。

2. 最新检测设备:具备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检测仪器。

3. 对照样本:不含目标物质的样本,用于对比分析。

4. 数据记录工具:用于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5. 实验室基本设备:包括实验台、手套、护目镜等安全防护设备。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确保实验室环境符合安全标准,检测设备校准完毕,并准备好所有实验材料。

2. 样本处理:按照操作手册,对待测样本进行适当的前处理,以适应检测设备的要求。

3. 检测操作:开启检测设备,按照操作指南进行样本的检测。记录设备的读数和分析结果。

4. 数据对比:使用对照样本进行检测,以验证设备读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结果分析:对比待测样本和对照样本的检测结果,评估新技术的检测性能。

6. 结论撰写: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撰写实验报告,总结新技术的优势和可能的局限性。

实验结果:

实验数据显示,最新检测技术在目标物质的识别和定量分析方面表现

出色。与对照样本相比,待测样本的检测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重

复性。此外,新技术在检测速度和操作便捷性方面也展现出明显优势。

结论:

最新检测技术在本次实验中证明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该技术的应用有望提高相关领域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为未来的研究

和开发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然而,为了进一步优化该技术,建议进行

思科实验-实验1报告

思科实验-实验1报告

思科实验-实验1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的(本次实验所涉及并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实验1.1:

第 1 部分:检查DR 和BDR ⾓⾊变化

第 2 部分:修改OSPF 优先级和强制选举

实验1.2

第 1 部分:配置基本交换机设置

第 2 部分:通过思科PAgP 配置EtherChannel

第 3 部分:配置802.3ad LACP EtherChannel

第 4 部分:配置冗余EtherChannel 链路

⼆、实验内容与设计思想(设计思路、主要数据结构、主要代码结构)

实验1.1:

在本练习中,您将检查DR 和BDR ⾓⾊并观察⽹络变化时⾓⾊的变化。然后您将修改优先级以控制⾓⾊并强制进⾏新的选举。最后,您将检验路由器是否充当所需⾓⾊。

实验1.2

三台交换机已完成安装。在交换机之间存在冗余上⾏链路。通常只能使⽤这些链路中的⼀条;否则,可能会产⽣桥接环路。但是,只使⽤⼀条链路只能利⽤⼀半可⽤带宽。EtherChannel 允许将多达⼋条的冗余链路捆绑在⼀起成为⼀条逻辑链路。在本实验中,您将配置端⼝聚合协议(PAgP)(Cisco EtherChannel 协议)和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EtherChannel 的IEEE 802.3ad 开放标准版本)。

三、实验使⽤环境(本次实验所使⽤的平台和相关软件)

Cisco Packet Tracer

四、实验步骤和调试过程(实验步骤、测试数据设计、测试结果分析)

实验1.1:

第⼀部分:检查DR 和BDR 的⾓⾊更改

第 1 步:请等待,直到链路指⽰灯由琥珀⾊变为绿⾊。

实验报告册1-1

实验报告册1-1

水质工程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水的物理性质测定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同组人: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

华北电力大学2012 年

、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数据记录和计算

1、电导分析

2、pH计校正

3、pH计校正

五、讨论与结论(对实验现象、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

实验一_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_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前言】

1、实验目的

①了解一些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方法,力求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培养学生在从事科研与生产活动中绿色、环保理念。

②掌握用微型合成装置合成、提纯二茂铁的操作技术。

③学会通过熔点的测定、红外光谱等手段来分析鉴定二茂铁。

2、意义

由于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具有广泛的用途,特别是在航天及军事工业上的应用,因而发达国家发展迅速。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二茂铁,但生产和衍生物的开发应用方面均较落后,年产量约2kt,而国内年需求量约为7.5kt,产不足需。随着二茂铁在石油、石油切割气、汽油、柴油等方面的应用,二茂铁的特殊作用逐渐被国人所认识,其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另外,随着我国石油化工的不断发展,C5来源也不断增加,以环戊二烯为原料制备二茂铁,进而开发二茂铁及其衍生物的利用途径,对于合理利用石油化工的C5资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将推动金属有机化工产品在我国的开发和利用。因此二茂铁及其衍生物的生产和应用开发在国内将会有一个突破性进展,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3、文献综述与总结

二茂铁(FcH)又名双环戊二烯基铁,学名二环戊二烯基铁,属于金属有机化合物,它是由两个环戊二烯基阴离子和一个二价铁阳离子组成的具有夹心形状的化合物(见图),其分子式为(C5H5)2Fe。二茂铁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汽油、二氯甲烷、苯等常用有机溶剂,溶于浓硫酸,在沸腾的烧碱和盐酸溶液中不溶解、不分解;二茂铁具有高度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耐辐射性;二茂铁具有芳香性,100℃以上能升华,不容易发生加成反应,易发生取代反应;此外二茂铁还有低毒性,在溶液中两个环可以自由旋转等特点。正是基于二茂铁的这种稳定性、芳香性、低毒、亲油性、富电性、氧化还原性和易取代等特点,使得自二茂铁出现以来就引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极大的兴趣,对于二茂铁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和应用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大家所关注的热点。二茂铁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被认为是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理工大学

EDA设计(Ⅰ)

实验报告

作者: 蔡雨彤学号:912104220107 学院(系): 电光学院

专业: 通信工程

指导老师:黄琳

实验日期:2014.9.9

实验名称:单级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一、实验要求

1.设计一个分压偏置的单管电压放大电路,要求信号源频率5kHz(峰值

10mV) ,负载电阻5.1kΩ,电压增益大于50。

2.调节电路静态工作点(调节电位计),观察电路出现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的

输出信号波形,并测试对应的静态工作点值。

3.调节电路静态工作点(调节电位计),使电路输出信号不失真,并且幅度最

大。在此状态下测试:

①电路静态工作点值;

②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和 、r be 、r ce值;

③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增益;

④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和f L、f H值。

二、单级放大电路实验原理图

三、饱和失真,截止失真以及不失真情况波形

2.1.1在滑动变阻器调在84%时不失真且信号幅度最大

2.1.2不失真情况下的静态工作点

2.2.1滑动变阻器在0%时是饱和失真

2.2.2饱和失真时的静态工作点

2.3.1 当滑动变阻器达到86%之后出现截止失真

2.3.2 截止失真时的静态工作点

四、测试三极管的特性

4.1 由最大不失真时静态工作点可知

Ic=2.06563mA,Ib=17.21502uA.利用Ic=β*Ib,可以得到β=120。

4.2 求rbe的实验设计

单独取出三极管连成如下电路:

然后利用DC sweep,可以的输入特性曲线:

同时,根据不失真时的ube的电压,通过拉杆显示,找到相应的dx,dy.则dx/dy 的值就是rbe的阻值,经过计算,阻值大约是2.34kΩ。

4.3 求rce的设计

接着取出三极管连成如图所示电路:

同样利用DC sweep 可以得到该单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

rce=△uce/△Ic=dx/dy=7.345kΩ。

五、对于该单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5.1 电路的输出电阻的计算及误差分析

5.1.1 输出电阻的测量电路

5.1.2 输出电阻的测量结果

5.1.3 输出电阻的误差分析

通过测量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可以计算出输出电阻Ro=5.099kΩ。然而计算电路的输出电阻可以得到输出电阻的理论值为 5.1kΩ。所以相对误差E=0.01%。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正确的。

5.2 电路输入电阻的计算及误差分析

5.2.1 输入电阻测量的电路图

5.2.2 输入电阻的测量值

5.2.3 输入电阻的误差分析

通过测量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经计算可以得到输入电阻的测量者Ri=2.823kΩ。计算输入电阻的理论值可以得到应为 1.976kΩ,所以相对误差E=42%,误差稍大,说明电路中有部分地方有待改进。

5.3 电压增益的计算及误差分析

5.3.1 电压增益的测量电路

5.3.2 电压增益测量

5.3.3 电压增益的计算及误差分析

通过对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的测量可以得到,Au=109.5,再通过对电路的计算,可以得到Au的理论值为130.76,所以可以得出相对误差E=16.2%。

六、对于电路的幅频、相频分析

利用波特器可以得到该放大电路的频响特性曲线,从中可以找到对应的上下限频率如下:

下限频率:

上限频率:

由此可得,该放大电路的频带宽度为

5.731MHz-2.424Hz,约等于5.731MHz。

七、对于实验的总结与分析

通过该实验,我对与单级放大电路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本次实验对于该放大电路从静态到动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Multisim使实验数据更加直观地展现在我面前。尤其是对于输出电阻的测量,需要采用外加激励法,才可以得到更为精确地答案。但是,我的输入电阻测量的误差稍大还有待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