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学课件:第4章 4.8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4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2)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探究加速度和力之间的关系,需要小
车的质量保持不变,即两小车质量相等。
(3)实验中用小盘和砝码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拉力。只有
在小盘和盘中砝码的质量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时,绳对小车
拉力的大小近似等于小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此题是采用控
置示意图,图乙是其俯视图。两个相同的小车,放在带有定滑
轮的木板上(事先通过调节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来平衡小
车受到的阻力),前端各系一条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
挂一个小盘,盘里放有砝码。两个小车后端各系一条细线,细
线后端用夹子固定,打开夹子,小盘和砝码牵引小车运动,合上
夹子,两小车同时停止运动。
(1)用刻度尺测出两小车的位移,位移之比就等于它们的
直法”“控制变量法”或“近似法”)
答案:(1)平衡阻力法
(2)控制变量法
(3)近似法
(4)图像法
(5)化曲为直法
解析:(1)由于小车运动受到阻力,所以要平衡小车受到的阻力,
用平衡阻力法减小实验误差。
(2)在探究加速度、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其中一个
量不变,来探究其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称为控制变量法。
图像
(2)①应用工作电压约为8 V的交流电源 ②应靠右端
③应使细绳平行于木板 ④应靠近打点计时器 ⑤应垫高右
端以平衡小车受到的阻力
解析:(1)实验中把小桶及其中沙子的重力之和看成与小车
所受拉力大小相等,没有考虑阻力,故必须平衡小车受到的阻
力且应排在步骤B之后。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蓄电池上将无
法工作,必须接在工作电压约为8 V的交流电源上。作a-m关
3.平衡小车受到的阻力: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
新教材2023年高中物理 第4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4 力学单位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对点训练
1.(多选)关于国际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 )
A.国际单位制是世界各国统一使用的一种通用的单位制
B.各国均有不同的单位制,国际单位制是为了交流方便而采用的
一种单位制
C.国际单位制是一种基本的单位制,只要在物理运算中各物理量
均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则最后得出的结果必然是国际单位制中的
要点提炼
1.简化运算:在解题计算时,已知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计算过 程中不用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在式子的末尾写出所求量的单位即可, 简化了书写。
2.检验结果:各量的单位统一成国际单位制单位,只要正确地应 用公式,计算结果必定是用国际单位制单位来表示。只有所求物理量的 计算结果的单位和该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完全一致时,该运算 过程才可能是正确的。若所求物理量的单位不对,则结果一定错。
要点提炼
1.单位制的意义 单位是物理量的组成部分,对于物理量,如果有单位一定要在数字 后带上单位,同一物理量,选用不同单位时其数值不同,统一单位,便 于人们的相互交流,统一人们的认识。
2.单位制的组成
长度:米(m)
国 单际力学
基本单位质 时间量::秒千克(s)(kg)
位 制单 位 制单位制导(例出如单) 位速 功 压度率 强:: :米瓦 帕特 斯/秒卡((Wm()P/sa))
探究 情景导入
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应用
如图所示,一艘快艇以2 m/s2的加速度在海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 动,快艇的初速度是10 km/h。求这艘快艇在10 min内经过的位移。在 解题过程中,怎样合理应用单位制,才能做到既简单又不容易产生错 误?
提示:把题目中的已知量用国际单位制表示,若不是国际单位的首 先要转化为国际单位,计算的结果同样要用国际单位表示,这样,计算 过程中,就不必一一写出各量后面的单位,只在数字后面写出正确的单 位就可以了。
高中物理高一必修第四章《力学单位制》教育教学课件
所用的时间为
t = va = 05.205
s = 200
s。此过程中火车前进的距离
x
=
1 2
at2
=
1 2
×0.25×2002 m=5×103 m=5 km。 答案: 200 s 5 km
【规律方法】 本题所给质量的单位是 t,速度的单位是 km/h,不是国际制 单位,在做题时应先把 t 换算为 kg,km/h 换算为 m/s,这样在计算过程中就不必 一一写出各量的单位,只在数字后面写出正确单位就可以了。最后所问的位移要 求单位是千米,应先用国际单位制单位进行计算,然后把米换算成千米。
答案: C
3.(2016·北京市东城区检测)有研究发现,轿车的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将影响乘
客的舒适度。若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加速度的变化率来表示加速度变化的快
慢,则该物理量的单位是( )
A.m/s
B.m/s2
C.m/s3
D.m2/s
解析: 由题意可知,加速度的变化率ΔΔat ,而加速度的变化量 Δa 的单位是
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应用 1.简化计算过程的单位表达:在解题计算时,已知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计 算过程中不用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要在式子末尾写出所求量的单位即可。 2.推导物理量的单位:物理公式在确定各物理量的数量关系时,同时也确定 了各物理量的单位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物理公式中物理量间的关系推导出物 理量的单位。
a=v22-xv02=22×00120-×31000-22 m/s2。 =-2.5×105 m/s2。 对子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阻力 F=ma=10×10-3×(-2.5×105)N=-2.5×103 N(负号表示阻力的方向 与运动的方向相反)。 答案: 2.5×103 N 与运动的方向相反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精品课件 第4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3.牛顿第二定律
1 m/s2 的加速度,这个力称为1 N,即1 N= 1 kg·m/s2 。
情境链接
如图所示,在平直轨道上运动的车厢中的光滑水平桌面上用弹簧系着一个
小球,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当乘客看到弹簧的长度变长时,则火车的速度变
化情况是怎样的?
【例1】 (多选)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
正确的是( CD )
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
B.由 m= 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的合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
反比
C.由 a= 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滑的水平面的左端有个一端被固定的弹簧,一个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滚向
弹簧,从弹簧开始被压缩到变为最短的过程中,关于小球的速度与加速度变
化的情况,下列正确的是( A )
A.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B.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C.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
D.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1 2 3 4
3.(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2023山东济南高一期末)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质
质量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 作用力 成正比,跟它的_______
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 作用力 的方向相同。
F为物体所受的合力
2.表达式:F= kma 。
3.当力的单位取N、质量的单位取kg、加速度的单位取m/s2时,k=1,表达式
变为F=ma。
二、力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牛顿 ,符号 N 。
来越小,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越来越大,则飞箭( B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第三定律》(18张)-PPT优秀课件
4.5
本节主要内容
• 1、牛顿第三定律内容。 • 2、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的异同。
•1、力是 物体 对 物体 的作用。 •2、力不能离开 物体而独立存在。 •3、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4、力具有 矢量性。
一、一牛、顿牛第顿三第定三律定律三、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5节《 牛顿第 三定律 》课件 (共18 张PPT) 【PPT优 秀课件 】-精 美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5节《 牛顿第 三定律 》课件 (共18 张PPT) 【PPT优 秀课件 】-精 美版
两块磁铁之间的吸引作用
F1
F2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5节《 牛顿第 三定律 》课件 (共18 张PPT) 【PPT优 秀课件 】-精 美版
想一想: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 力比较,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5节《 牛顿第 三定律 》课件 (共18 张PPT) 【PPT优 秀课件 】-精 美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5节《 牛顿第 三定律 》课件 (共18 张PPT) 【PPT优 秀课件 】-精 美版
二、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1、人对地的压力N’与地对人的支持力N 2、地球对人的引力G与人对地球的引力G’ 3、地面对人的摩擦力f与人对地面的摩擦力f’
N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5节《 牛顿第 三定律 》课件 (共18 张PPT) 【PPT优 秀课件 】-精 美版
G f’
N’ f
G’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5节《 牛顿第 三定律 》课件 (共18 张PPT) 【PPT优 秀课件 】-精 美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精品课件 第4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列等式正确的是( D )
A.末速度vB=2 m/s
3
B.平均速度v= 2 m/s
C.速度变化量Δv=1 m/s
1
D.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位移x= 6 m
解析 由题知,规定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故末速度vB=-2 m/s,A错误;设斜面
(2)求滑草装置与草皮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设游客连同滑草装置滑下50 m后进入水平草坪,滑草装置与水平草坪间
的动摩擦因数也为μ,求游客连同滑草装置在水平草坪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解析 (1)设在山坡上游客连同滑草装置的加速度为a1,则x=
1 2
a
t
1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sin θ-Ff=ma1
对点演练
2.(2023山东潍坊期末)质量为0.6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有水平
拉力F作用于物体上,2 s后撤去拉力F,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
示。由以上信息可求得水平拉力F的大小为( C )
A.1.5 N
B.2.1 N
C.2.5 N
D.3.0 N
解析 v-t图像的斜率代表加速度,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1=
5
2,则阻力
m/s
3
5
Ff=ma1,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2= 2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f=ma2,联
立以上各式得F=2.5 N,故选C。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1.(从受力确定运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质量为5 kg,在50 N的水平
拉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2 s内匀加速前进了4 m,在这个过程中
Δ
=-3 m/s,故C错误;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则加速度为 a= Δ =-3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4课《力学单位制》课件(共16张PPT)
2.什么是导出单位?哪些物理量是导出单位?
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它物理量 的单位,叫导出单位。
3.我们学过的力的单位牛顿是不是基本单位?
牛顿也是一个导出单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可得力的单位应该和质量的单位和加 速度的单位有关,1N=1kg.m/s²
所以,__基__本_单_位____和___导__出_单_位____一起 组成了单位制。
h R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4课《 力学单 位制》 课件( 共16张P 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4课《 力学单 位制》 课件( 共16张P PT)
练习题 一艘在太空飞行的宇宙飞船,开动推进器后,收 到的推力是900N,开动3秒的时间,速度的改变为 0.9m/s,飞船的质量是多大? 解:由 a=△v/△t a=0.9/3 m/s²=0.3m/s² 由牛顿第二定律:F=ma m=F/a=900/0.3 kg=3000kg
单位的有_B__C__E.
例一: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静止的物体,质量是7㎏, 在14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开始运动,5s末的速度是多少? 5s内的位移是多少?
F
解:根据已知条件,m=7kg,F=14N, t=5s,vo=0, 由牛顿第二定律 F=ma ; ① a= F/m= 14N/7kg = 2N/kg= 2m/s² ②V =Vo+at=2×5 m/s= 10m/s ③ x=vot+½at²=½×2×25 m= 25m
物体质量m=500g=0.5kg 物体的加速度a=10cm/s2=0.1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F=ma 得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0.5×0.1N=0.05N
利用国际单位制运算时,不需要带单位运算, 只要在每一个结果的后面写上正确单位即可.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4章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宣讲PPT课件
惯性现象的应用与防止Fra bibliotek1、交通部门规定:在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必须系好安全带。请从物理学的角度加以说明。
思考
答:汽车紧急刹车时,突然减速,乘客由于惯性将会撞在前面而造成危险,系上了安会带就可以靠安全带的拉力而随汽车一起减速,避免危险。
牛顿第一定律
2、如图,离开喷泉口的水,为什么还会继续向上运动?
3、如图,撞击锤子把柄,可以使锤头紧套在把柄上。
惯性(inertia)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2 特点
⑴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1 定义
⑵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性。⑶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mass)有关。与运动与否、速度大小、所受外力无关。
思 考
物体都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或者说,它们都有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但是这种“本领”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物体抵抗运动状态改变的“本领”与什么因素有关?请大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⑴ 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⑵ 物体不受外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 反映
1 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可不可以用实验来验证?什么时候可以看作不受力并举例说明。
课堂小结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1 内容
2 反映
⑴ 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1课《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1课《 牛顿第 一定律 》课件. (共37 张PPT)
是指宇宙中所有物体,不论物体
1)一切物体 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牛顿第
一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2)不受外力作用 孤立的单个物体
3)总保持
是指"一直不变"的意思。
4)改变这种(运动)状态 相当于改变速度
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到底处于哪种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1课《 牛顿第 一定律 》课件. (共37 张PPT)
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爱因斯坦: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 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发现 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的真正开端。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1课《 牛顿第 一定律 》课件. (共37 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1课《 牛顿第 一定律 》课件. (共37 张PPT)
推理:
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下__去__,_____运__动__速__度__将__保__持__不__变_。
无休止地运动 _______________
理想状态: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 阻力为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1课《 牛顿第 一定律 》课件. (共37 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1课《 牛顿第 一定律 》课件. (共37 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1课《 牛顿第 一定律 》课件. (共37 张PPT)
那么下图中,汽车做什么运动?
汽车加速 当汽车加速时,人的脚底由于摩擦而随之静止,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仍 保持原来慢速行驶的运动状态,所以加速时,人会后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1课《 牛顿第 一定律 》课件. (共37 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4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3 牛顿第二定律
生相互作用的整个过程中(
)
A.P的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化,方向也不断变化
B.P的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化,但方向只改变一次
C.P的加速度大小不断改变,当加速度数值最大时,速度最小
D.有一段过程,P的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也逐渐增大
答案:C
解析:物体P向右压缩弹簧,P的合力F=kx,由于x不断增大,则
规律总结
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中,采用正交分解法时,在受力分析后,
建立直角坐标系是关键。坐标系的建立原则上是任意的,但
常常使加速度在某一坐标轴上,另一坐标轴上的合力为零。
学以致用
3.如图所示,某一缆车沿着坡度为30°的山坡以加速度a上行,
在缆车中放一个与山坡表面平行的斜面,斜面上放一个质量
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相对斜面静止(设缆车保持竖直状态不
3
牛顿第二定律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随 堂 训 练
素养·目标定位
目标素养
1.根据实验结果推导出牛顿第二定律及其表达式 a∝ 或
F=kma,并理解其确切含义。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培养科学
思维能力。
2.掌握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分析解答
实际问题的能力。
3.知道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m∝F、m∝的结论,物体的质量
m=得出
m 是由自身决定的,与物体
所受的合力和运动的加速度无关。
(3)认为作用力与m和a都成正比:不能由F=ma得出F∝m、
F∝a的结论,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是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决定
的,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无关。
高中物理必修一 讲义 第4章 专题强化 板块问题
专题强化板块问题[学习目标] 1.能正确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处理水平面上的滑块—木板问题(重难点)。
2.熟练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重点)。
一、地面光滑的板块问题1.如图,木板B、物块A的质量分别为M和m,不计物块大小,开始A、B均静止,现使A以v0从B的左端开始运动。
已知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地面光滑。
(1)分析A刚滑上B时,A、B的加速度大小?(2)分析A、B各自的运动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A的质量m=1 kg,B的质量M=4 kg,A、B间动摩擦因数μ=0.2,地面光滑,A、B 开始均静止,现对A施加向右的水平恒力F,试分析在以下两种情况下A、B的可能运动情况。
(1)F=5 N;(2)F=2 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M为2 kg的长度足够长的长木板,一质量m为1 kg的小物块从长木板的左端以大小为3 m/s的初速度v0滑上长木板,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2,重力加速度g=10 m/s2。
求:(1)小物块刚滑上木板时,小物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2)小物块的最终速度的大小;(3)小物块最终距长木板左端的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长为L=0.64 m、质量为m A=4 kg的木板A,在木板的左端有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 B=2 kg的小物体B,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求:(g取10 m/s2)(1)当对B施加水平向右的力F=4 N时,A、B加速度各为多大?(2)当F=10 N时,A、B加速度各为多大?(3)当F=10 N时,经过多长时间可将B从木板A的左端拉到右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地面粗糙的板块问题1.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质量为M的长木板,一小木块质量为m,以速度v0冲上木板,若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2,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1。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08-重难专题11 动力学连接体问题
关联的物体连接(叠放,并排或由轻绳、细杆联系)在一起的物体组称为连 接体。连接体一般具有相同的运动情况(速度、加速度)。 2.常见连接体模型
3.连接体的外力和内力 如果以物体(包括物体间的绳、弹簧等)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则系统之外的作用 力为该系统受到的外力,而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该系统的内力。 4.处理连接体问题的常用方法 (1)整体法:若连接物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可以把连接体看成一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 只分析外力,不分析内力,然后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2)隔离法:把研究的物体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单独进行分析,从而求解物体之间 的相互作用力。
D
十年寒窗磨利剑, 一朝折桂展宏图!
注意:①此“协议”与有无摩擦无关(若有摩擦,两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必须 相同); ②此“协议”与两物体间有无连接物、何种连接物(轻绳、轻杆、轻弹簧)无关; ③物体系统处于水平面、斜面或竖直方向上一起加速运动时此“协议”都成立。
D
(1)求滑块的加速度大小;
(2)求绳对滑块的水平拉力大小;
5.整体法与隔离法的选择 (1)整体法的研究对象少,受力少,方程少,所以连接体问题优先采用整体法。 (2)涉及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时,必须采用隔离法。 (3)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需要求解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就可以先 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再用隔离法分析其中一个物体的受力,即“先整体求加速度,后 隔离求内力”。 (4)若已知某个物体的受力情况,可先隔离该物体求出加速度,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求解外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共16张PPT)
6
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
研究方法上, 伽利略比亚里士 多德高明在哪?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7
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
——伽利略(Galileo 1564-1642 )
“研究方法——“理想实验”
●事实基础(接近…) ●逻辑推理(光滑、足够长…) ●本质、规律(力不是维持…)
16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年)
10
牛顿第一定律
力和运动的关系
1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惯性含义——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12源自 学以致用 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3
学以致用
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4
课堂小结
观察经验
理想实验
系统总结
15
推荐阅读
《物理学的进化》 爱因斯坦、英费尔德 (著)
8
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
笛卡儿的补充和完善:
1.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 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 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 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
2.这应该成为一个原理,它是人 类整个自然观的基础。
9
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
牛顿(Isaac Newton 1643-1727)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 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让我们像伽利略那样思考
4
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伽利略
5
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
亚里士多德其人:
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他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 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 美学、博物学等。 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4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4.力学单位制
确,不符合题意;牛顿是导出单位,1 N=1 kg·m/s2,故D错误,符合题意。
探究点二
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应用
导学探究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0、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斜面
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沿斜面下滑。有一位同学求出的合力结果
身高两米,你能直接比较二者的身高吗?为什么?
提示 不能。因为古代的“尺”和现代的“尺”不一样。由于未知三国时代的
“尺与米”的换算关系,故无法直接比较二者的身高。
教材拓展 阅读教材P100,思考下面的问题:20世纪末,美国曾发射过一个火
星探测器,但是由于探测器制造商计算加速度时使用了英制单位,而喷气推
瓦特(W)等都不是基本单位,而是导出单位。
(2)是国际单位的不一定是基本单位。基本单位只是组成国际单位制的一
小部分,在国际单位制中,除七个基本单位以外的单位都是导出单位。
(3)物理量单位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相应的物理公式导出,但并不是所有物
理量的单位都可以互相导出。
应用体验
【例1】 现有下列物理量或单位,按下面的要求选择填空。(填序号字母)
确的是( D )
A.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质量的单位、电流的单位都是基本单位
B.千米不是力学基本单位
C.在厘米、克、秒制中,重力加速度g的值等于9.8 cm/s2
D.牛顿第二定律F=ma中,所涉及的物理量单位都应取国际单位
解析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不是基本单位,A错误;千米不是国际单位
制中的基本单位,但有可能是其他单位制中的力学基本单位,故B错误;在厘
单位 之间的关系。
2.基本量
2022-2023年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1 第4章运动和力第4节力学单位制(4)课件
3
说明该公式是错的.
答案
1.单位制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计算时首先将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到国际单位制中,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 单位和导出单位表示,这样就可以省去计算过程中单位的代入,只在数字后面 写上相应待求量的单位即可,从而使计算更简便. 2.推导物理量的单位:根据物理公式中物理量间的关系推导出物理量的单位. 3.单位制可检查物理量关系式的正误 根据物理量的单位,如果发现某公式在单位上有问题,或者所求结果的单位与 采用的单位制中该量的单位不一致,那么该公式或计算结果肯定是错误的.
解析 答案
一、单位制的理解
如图1,某运动员的最快速度可以达到10 m/s,某人骑助力车的速度为35 km/h.
图1 (1)某同学仅凭所给两个速度的数值能否判断运动员的速度与助力车的 速度的大小关系? 答案 不能
答案
(2)你能比较以上两个速度的大小关系吗?以上两个速度哪个大? 答案 能.10 m/s=36 km/h>35 km/h,所以运动员的速度较大.
速度:千米每小时(km/h)、 厘米每秒(cm/s)
功率:千瓦(kW) 压强:千帕(kPa)
例1 (多选)关于国际单位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力学单位制中,若采用cm、g、s作为基本单位,力的单位是牛(N) B.在力学中,力是基本概念,所以力的单位“牛顿”是力学单位的基本
单位
√C.各物理量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通过物理公式运算的结果的单位
D.m=Fa=02.1=20 kg
解析 答案
例3 在解一道计算题时(由字母表达结果的计算题)一个同学解得位移x
=
F 2m
(t1+t2),用单位制的方法检查,这个结果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4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2)
解析 (1)为使纸带上有足够多的数据点,应该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故A
错误;用钩码的重力充当细绳的拉力时,钩码的质量应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故B正确;改变小车质量不影响木板倾斜度,重力的下滑分力仍然和摩擦力
相等,不需要再平衡摩擦力,故C错误;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所以作
第四章
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
(科学探究)
课标要求
2.会测量加速度、力和质量,能作出物体运动的a-F、a-
1
图像。
M
(科学探究)
3.通过图像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科学思维)
内
容
索
引
0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F.分析每条纸带,测量并计算出加速度的值
G.作a-m关系图像,并由图像确定a与m的关系
(1)请改正实验装置图中的错误。
①电磁打点计时器位置__________;
②小车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滑轮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漏掉的重要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步骤应排在步
压交变电源,导线两根,纸带,复写纸,托盘天平,米尺。
四、实验步骤
1.称量质量——用天平测量槽码的质量m0和小车的质量m。
2.安装器材——按照如图所示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小盘
的细线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牵引力)。
小车重力沿斜木板的分力等于所受阻力
3.补偿阻力——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块,反复移
03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四章光1光的折射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1.折射率的定义式中θ1为真空(空气)中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一 定是入射角;θ2为介质中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也不一定是折射角.
2.介质的折射率与介质的密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密度大,折射率 未必大,如水和酒精,水的密度较大,但水的折射率较小.
实验: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测玻璃折射率的方法; 2.加深对折射定律的理解. 二、实验过程 用插针法确定光路,找出跟入射光线相对应的折射光线,用量角器 测入射角i和折射角r,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n=ssiinn ri.
c v
,由于光在
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大于光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所以任何介质的
折射率n都大于1.
4.决定因素
介质的折射率是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由介质本
身及光的性质共同决定,不随入射角、折射角的变化而变化.
特别提醒:折射率的定义式n=
sin sin
θ1 θ2
中的θ1为真空中光线与法线的
c 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之比,即n=____v____.
4.特点 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__大__于__1__.
1.是否可以由折射率的定义式n=
sin sin
θ1 θ2
得出介质的折射率与入射
角θ1的正弦成正比,与折射角θ2的正弦成反比?
【答案】不可以.折射率n由介质的性质和光的颜Biblioteka 决定,与入射 角θ1和折射角θ2无关.
变式1 (2021届嘉兴联考)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折射率为 2 的玻璃
内,入射角为45°,下面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光在两介质的界面上通常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故A错
误;由反射定律得反射角为45°,根据折射定律n=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四章光本章小结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乙
丙
(3)如果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干涉条纹不在同一方向上,
如图丙所示.则在这种情况下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Δx时,测量值
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值.
【答案】(1)ACD (2)0.705 (3)大于 【解析】(1)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清晰,灯丝与单缝和双缝必须平行 放置,所得到的干涉条纹与双缝平行;由Δx=dl λ可知,条纹的疏密程度 与双缝间距离、光的波长有关,所以A、C、D正确. (2)固定刻度读数为0.5 mm,可动刻度读数为20.5,所以测量结果为 0.5 mm+20.5×0.01 mm=0.705 mm. (3)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干涉条纹不在同一方向上,由几何 知识可知测量头的读数大于条纹间的实际距离.
则n=ssinin9C0°= ACA2C+h2=43, 解得AC=172 7 m(或AC=4.5 m). 答案:(1)34 (2)127 7 m(或4.5 m)
专题3 光的干涉、衍射与偏振 1.光的干涉 (1)产生条件:两列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的单色光在相互覆盖的区 域发生叠加,会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产生亮条纹的条件是双缝到光屏 某点的路程差等于光波半波长的偶数倍,产生暗条纹的条件是双缝到光 屏某点的路程差等于光波半波长的奇数倍.
波长较长,由干涉条纹间距公式Δx=
l d
λ可知,红光的条纹间距较大,D
错误.
2.[物理观念]如图所示,用单色光A做双缝干涉实验时,P处为第
二条暗纹的中心,改用频率较低的单色光B重做实验,若其他条件不
变,则
()
A.第二条暗纹中点仍在P点
B.第二条暗纹中点在P点上方
C.中央亮纹的宽度变小,亮纹中点仍在O点
例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知识链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力和运动关系问题的分析 流程为受力情况 加速度 a 运动情况。
拓展一:牛顿运动定律与图象的综合应用 运用图象解答物理问题的一般步骤 (1)看坐标轴,弄清楚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明确因变量 (纵轴表示的量)与自变量(横轴所表示的量)间的关系。 (2)看图线,识别两个相关量的变化趋势,从而分析具体的物 理过程。 (3)看交点,弄清楚两个相关量的变化范围及给定的相关条 件,明确图线纵轴截距、横轴截距、斜率、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 积”的物理意义。
解答:(1)王敏同学的分析和解答是错误的,王敏错在把水平 力 F 当作合力。 正确的求解过程是:由图象可知,物体在水平方向受拉力 2 F=12 N 时,物体的加速度 a=4 m/s ,摩擦力的大小 f=4 N 由牛顿第二定律 F 合=ma 故 m=
������-������ 12 -4 = 4 ������
课时 4.8
《牛顿运动定律》整合与评价
序号 知识目标 1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学法建议 联系生活实践分析 归纳法 联系生活实践 理解整体法与隔离 法习题训练 理解图象的意义 逻辑推理
标准要求 掌握
2
整体法与隔离法的综 合运用 图象与牛顿运动定律 的综合运用
掌握
3
掌握
重点难点:正确地理解牛顿的三个定律,熟练地运用牛顿 定律解决问题;教学难点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受力分析。 教学建议:本章在探究力和运动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进而应用三大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过程 中要掌握四个概念,三个定律和四种研究方法。四个概念:惯性、 力学单位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超重与失重。三个定律:牛顿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四种研究 方法: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整体法和隔离法。
知识链接: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 定律,惯性与惯性定律不是同一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主题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如图所示,马拉着马车加速向前运动,马车为什么会向前运 动呢?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吗?
解答:车能向前跑是因为马拉车的力 F 大于车受到的摩擦力 f;不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其实马拉车的力 F 与车 拉马的力 F'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 条直线上。
知识链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三个特征:(1)等值;(2)反 向;(3)共线。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四种性质:(1)异体性;(2)同时 性;(3)相互性;(4)同性性。
主题 3: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蹦极是近来新兴的一项非常刺激的户外休闲运动。 跳跃者站在约 40 米以上(相当于 10 层楼)高度的桥梁、 塔顶、高楼、吊车甚至热气球上,把一端固定的一根长 长的橡皮绳绑在踝关节处然后两臂伸开,双腿并拢,头 朝下跳下去。绑在跳跃者踝部的橡皮绳很长,足以使跳 跃者在空中享受几秒钟的“自由落体”。当人体落到离地面一定 距离时,橡皮绳被拉开、绷紧、阻止人体继续下落,当到达最低点 时橡皮绳再次弹起,人被拉起,随后,又落下,这样反复多次直到 橡皮绳的弹性消失为止。 请分析人在下落的整个过程中,加速度和速度各怎样变化?
学生不能准确地把握运动和力的关系始终是解题时出错的 主要原因。不少同学处理这部分问题时不能从力与运动的基本关 系出发,进行分析、推理、计算,而是过多的受一些不正确的经验 影响或思维定式的影响,做出错误的判断。针对学生易错易混点, 要通过本节课再次梳理,帮助学生总结一些解题方法,澄清对概 念的错误认识。
知识链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其瞬时性、 矢量性。
主题 4: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物体静止在一水平面上,它的质量为 m,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用平行于 水平面的力 F 拉物体,得到加速度 a 和拉力 F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 示。
(1)根据图象可以求出物体的质量 m。 王敏同学的分析过程是: 2 从图象中得到 F=12 N 时,物体的加速度 a=4 m/s ,根据牛顿第二 定律 F=ma,求得质量 m=3 kg。 请判断王敏同学的分析过程是否正确,并分析原因,最后给 出正确的结果。 (2)根据图象计算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数值 (g=10 m/s2)。
解答:在橡皮绳未拉直之前,人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为 g, 速度增大;人继续下落,拉长橡皮绳,在重力与橡皮绳的弹力平衡 前,加速度是减小的,方向向下,速度仍然在增大;当重力等于橡 皮绳弹力时,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最大值;随后橡皮绳继续被拉 长,橡皮绳的弹力超过重力,加速度增大,方向变为向上,由于加 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导致速度减小,直到速度为零。
主题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小瓶内装有水,其中有一气泡。当瓶子 从静止状态突然向右加速运动时,小气泡在瓶内将向何方运动? 当瓶子从向右匀速运动状态突然停止时,小气泡在瓶内又将如何 运动?
解答:许多学生错误地认为:当瓶子从静止状态突然向右运 动时,小气泡在瓶内由于惯性将向左运动;当瓶子从向右匀速运 动状态突然停止时,小气泡在瓶内由于惯性将向右运动。 而正确答案刚好与之相反。因为当瓶子从静止状态突然向右 加速运动时,瓶中的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相对瓶 来说是向左运动,气泡也有惯性,但相比水来说质量很小,惯性小 可忽略不计,所以气泡相对水向右移动。同理,当瓶子从向右匀速 运动状态突然停止时,小气泡在瓶内将向左运动。
1.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一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 水平拉力 F 及运动速度 v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甲和图乙所示。 取重力加速度 g=10 m/s2。求: (1)前 2 s 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位移。 (2)物体的质量 m 和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甲 乙 问 1:从图甲看在 0~2 s 时间内物体受到的拉力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