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江苏卷用)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20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20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江心寺①柴望寺北金焦②彻夜开,一山却似小蓬莱。

塔分两岸波中影,潮长三门③石上苔。

遗老为言前日事,上皇曾渡此江来。

中流滚滚英雄泪,输与高僧入定回。

[注] ①这首诗是作者在南宋亡国以后不久所作。

②金焦:指金山、焦山,原是南宋的江防要地。

③三门:寺院大门,也称山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第二句写此处的小山,像海中的小蓬莱一样,“安然”立在江中。

B.第三句写塔,塔势平分着沉浸在江心的山影,周围环境一片静透。

C.第四句写潮水,潮涨时,山门石上的苔痕也浸在水中,可见此处的荒寂。

D.最后句以景结情,表达兴亡之痛,只能使高僧增加些难忘的哀思了。

解析:选D D项,“最后句以景结情”错,应该是“中流滚滚英雄泪”这句诗是以景结情。

2.全诗运笔委婉,多用暗示手法,请结合诗句对这一手法加以分析。

(6分)答:解析:题干中说“全诗运笔委婉,多用暗示手法”可从用典、象征、借景抒情等角度分析。

结合诗下面的注释“这首诗是作者在南宋亡国以后不久所作”来把握情感。

参考答案:①“金焦彻夜开”暗示江防不复存在。

南宋的江防要地,而今彻夜开放,江防不复存在。

②“遗老”句暗示亡国之恨。

从遗老口中,谈论起上皇,暗示复国的希望已很渺茫。

③“输与”句暗示国运难回。

江水东流,浸沉过多少英雄的泪水,而今只能使高僧增加些难忘的哀思,表明国事已无可挽回。

名篇名句默写(6分)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观刈麦》中“,”两句描写了妇女儿童给田间劳作的人送饭的场景。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告诫统治者要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勿使后人再为此哀叹。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时的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之雄心,也只怕会落得“”的结局。

2019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2019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1~2题。

塞下曲六首(其三)李白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①。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②。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③。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④。

【注】①渭桥:位于唐代长安西北渭水上。

②辞汉月:指离开京城。

天骄:指匈奴,这里指敌人。

③星芒:指旌头星的光芒。

星芒尽:指战争结束。

海雾:沙漠上的雾气,指战争的气氛。

④霍嫖姚:即霍去病,汉武帝时名将,曾做过嫖姚校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的紧张气氛。

B.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的场景,在“弯弓”与“插羽”之间就迅速地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

C.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战争的气氛消失,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

D.尾联是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嫖姚这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麒麟阁,“独有”二字略有讽刺当政者之意。

解析:选C。

C项,颈联描写的景象并没有“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而是表现了将士们神勇无比,敌人不堪一击。

2.作者采用了哪些手法塑造将士们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答:解析:首句写战马飞奔,风驰电掣。

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

从“弯弓”到“插羽”是细节描写,表现唐军兵强马壮,士气高昂。

尾联用典,体现健儿们的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使此诗具有更能震撼人心的悲壮色彩。

答案:①侧面烘托。

首联写奔驰的骏马、催马前进的鞭声,从侧面衬托将士们斗志昂扬、杀敌心切的形象特点。

②细节描写(动作描写)。

颔联通过弯弓搭箭的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表现将士们的神勇无比、英勇矫健。

③巧妙用典。

尾联用霍去病建功立业的典故突出将士们报效国家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献身精神。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①杜牧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古诗词鉴赏(一)(江苏)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古诗词鉴赏(一)(江苏)

2019 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古诗词鉴赏(一)(江苏)【一】古诗词鉴赏〔10 分〕9、阅读下边这首宋诗,回答以下问题。

柳州开元寺夏雨吕本中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

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

①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沈浮。

②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说明】①沈〔沉〕浮:丢失。

②田字:六朝名将李安民“面方如田,封侯状也”。

〔1〕首联描述了什么样的情形?〔 3 分〕▲▲〔2〕颔联写“雨”却不着“雨”字,而句句突出“雨”意。

请联合诗句简要剖析。

〔4分〕▲▲〔3〕尾联运用了如何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触?〔 3 分〕▲▲【二】阅读下边这首诗,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10 分〕二月二日李商隐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恶棍,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 注 ] :元亮:陶渊明的字。

其诗中有“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的句子。

亚夫:指汉代的周亚夫。

他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正,后代用“细柳营”或“柳营”指军营。

〔 1〕前两联描述了一幅如何的画面?这些光景描绘有什么作用?〔 5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中的““游人意”详细指什么?请依据全诗内容简要剖析。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边这首词,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10分〕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⑴这首词的要点是写“夜闻杜鹃”,请分别归纳上下两片所写的内容。

〔 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两句,采纳了如何的艺术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利处?〔 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尊崇它是一篇“借物寓言”的佳作,谈谈这首词寄寓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20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20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幕次忆汉上旧居王安石汉水泱泱绕凤林,岘山南路白云深。

如何忧国忘家日,尚有求田问舍【注】心。

直以文章供润色,未应风月负登临。

超然便欲遗荣去,却恐元龙会见侵。

【注】据《三国志》记载,许汜曾向刘备抱怨元龙让自己睡下床。

刘备对许汜说:当今天下大乱,你没有忧国忘家,反而求田问舍,如果是我,就睡在百尺楼上,让你睡地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写了汉上旧居周围的环境,山水相依,远离喧嚣尘世。

B.本诗两处涉及求田典故,第一处侧重于借许汜暗示自己有归隐之意。

C.颈联写诗人沉醉于扑面而来的美景,文思泉涌,立马提笔写诗作文。

D.汉上旧居为回忆之景,诗人由此生发自己对仕途和人生的感慨。

15.本诗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析。

【答案】14.C15.①一方面,渴望超脱尘世,抛开名利,离开官场;②另一方面,担心自己归隐的行为,会被先贤元龙或类似于元龙的今人所耻笑,心中不免充满担忧和惶恐;③两种感情错综矛盾,“却”字表明后一感情更占上风,反映了诗人以国事为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③正侧结合。

“悲愁白日天地昏”形容边民的悲愁之气犹如阴云惨雾,弥漫天空,致使白日为之无光,天地为之昏黑,此为正面描写。

“路旁过者无颜色”指出道旁行人见此惨象,也不禁感到悲痛欲绝,神情黯然,此为侧面描写。

通过正侧结合,使百姓的苦难生活更为深入人心。

【解析】【1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1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这类题目作答时一般要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手法的运用,最后点明效果及情感。

诗的开篇“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

”这两句诗突出“近”与“长”二字,黄河以北边地的人民因“生近二边”而长期饱尝辽和西夏的侵扰之苦,接下去,诗人选取了一组典型材料,具体描写“河北民”的“长苦辛”。

2019年江苏省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训练: 诗歌鉴赏 (4) Word版含答案

2019年江苏省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训练: 诗歌鉴赏 (4) Word版含答案

二轮复习诗歌鉴赏训练(江苏)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朝玉阶·秋月有感沈宛①惆怅凄凄秋暮天。

萧条离别后,已经年。

乌丝②旧咏细生怜。

梦魂飞故国、不能前。

无穷幽怨类啼鹃。

总教多血泪,亦徒然。

枝分连理绝姻缘。

独窥天上月、几回圆?注①沈宛:浙江乌程人,纳兰性德的侍妾,著有《选梦词》。

本词作于纳兰性德故去,沈宛被遣归家之后。

②乌丝:乌丝栏,有墨线格子的笺纸,供书写。

(1)“惆怅凄凄秋暮天”这一写景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结句的表达效果。

答: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刘克庄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

磨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犹湿。

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

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②?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

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

生怕客谈榆塞③事,且教儿诵《花间集》。

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注①盾鼻:盾中央的纽。

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

②无功级:指汉代李广抗击匈奴,屡立战功,却不得封侯。

③榆塞:代指北方边塞。

(1)上片“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2)“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答: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明]陈继儒钟鼓沉沉,寺门落叶归僧独。

晚鸦初宿,影乱墙头竹。

长啸风前,清籁飞空谷。

松如沐,炊烟断续,杯底秋山绿。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上片写景的特色。

答:(2)这首词最后三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蔡伸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

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

追想彭门[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

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

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

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

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注彭门:指彭城,为徐州治所,蔡伸任徐州通判时曾率部北上,援助抗辽。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古诗词鉴赏(二)(江苏)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古诗词鉴赏(二)(江苏)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古诗词鉴赏(二)(江苏)【一】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始闻秋风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1〕首联中哪一个物象暗扣着题目?第二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2〕前人称刘禹锡“英迈之气,老而不衰”,【三】四两联是如何表现诗人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5分〕【二】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①向子諲②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同③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

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④还?【注】①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

②向子諲: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

③同:通“彤”。

④鸾辂:帝王所乘的车驾。

⑴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表现“断肠”的?(3分)⑵“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3分)⑶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金陵怀古王硅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试分析“独上江城满目秋”在全诗中的作用。

〔3分〕〔2〕概括这首诗中间两联的内容,并说说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

〔4分〕〔3〕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表达“凄凉”的。

〔3分〕【四】古诗鉴赏(10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10分〕倦夜苏轼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

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

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注]络纬:昆虫名,俗称“纺织娘”。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19)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19)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完成问题。

柳堤【明】金銮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点题,前句侧重“堤”,后句侧重“柳”,写景有视觉上的也有听觉上的,给人以美的感受。

B.三四句承题,用“十里”“千条”分别指代“堤”和“柳”,也用以表现堤的范围之广和柳树的数量之多。

C.五六句写雨天的景象,选取“啼莺”“飞燕”“风暖”“落花”这些春天典型意象来表现柳堤之上春意之浓。

D.尾联转入抒情,作者虽然有意避开“柳”字,其实还是使用“折柳”这一传统意象来表达离别相思的主题。

15.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等诗中也有体现。

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

【答案】14.C15.示例:王之涣《登颧雀楼》:诗人登上高高的鹳雀楼,极目四望,看到太阳慢慢向西山落去,黄河正奔流不息。

只有站在这高高的楼上,才能看到如此壮观的景色。

诗人由此悟出了一个道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如果想要看到更为广阔的风景,就必须努力再上一层楼。

做其他事情亦如此,只有不断努力,不断追求进步,人生的境界才会不断扩展升华。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草离离,生生不已。

离离是生长的态势;岁岁枯荣是其生命之律动过程,其意蕴是规律和永恒。

然而永恒的生命并不是在平庸中延续的。

诗人把它放在熊熊的烈火中去焚烧。

在毁灭与永生的壮烈对比中,验证其生命力之顽强。

野火焚烧象征生命之艰辛和考验;春风吹又生言其顽强不屈,执著不移;侵古道、接荒城则言其无所不往,势不可阻。

【解析】【1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主要集中对诗意、思想主旨、语言、【点睛】分析诗歌的情与理的关系,也就是分析行文的思路:考虑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使得诗歌呈现系统性,有中心有层次。

2019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3)

2019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3)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古代诗歌阅读(27分)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2题。

(9分)送沈左司从汪参政分省陕西汪由御史中丞出①高启重臣分陕去台端,宾从威仪尽汉官②。

四塞河山归版籍,百年父老见衣冠。

函关月落听鸡度,华岳云开立马看。

知尔西行定回首,如今江左是长安③。

【注】①这首诗作于明朝立国第二年(1369)。

当时,御史中丞汪广洋出任陕西参政,高启的朋友左司郎中沈某同行。

②《后汉书·光武帝纪》:更始帝将北都洛阳,以光武帝为司隶校尉,三辅吏士见光武僚属,皆喜不自胜,老吏或垂泪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③长安:此处代指明朝都城南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台端指御史台。

首联写汪广洋身兼重任,离开御史台出管陕西,随行之人都是一时俊彦。

B.四塞指四方。

颔联写天下已归入大明版图,长期遭受异族统治的人民又见到汉官的服饰。

C.江左指江东。

尾联写沈左司在西行途中一定会回望都城,其中暗寓着对朋友的赞扬之意。

D.这是一首送别诗,却摆脱了送别诗的一般格调,全诗用典贴切,气魄宏大,堂皇整饬。

解析B项,“四塞”指国境四周的天险屏障,形容地势险要,“天下”应为“陕西”。

答案 B2.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答:解析首联,说汪广洋受到朝廷的重用,离开御史台出管陕西。

随从的人都是当代的俊杰。

这里用此典,既称赞了汪广洋等人即将出发的浩大声势,又切合明朝乱后新建的局势。

第二联歌颂刚刚建立的明王朝。

第三联写汪广洋此去一定会受到热情的欢迎,不像孟尝君当年靠鸡鸣狗盗之徒骗开城门才得以逃出。

当他们从容渡过函谷关,驻马华山,遥望天空,乌云散去,心胸是何等开朗。

尾联写一行此去的终点是长安,而时代已经改变,当今明王朝的首都是南京,所以沈左司在长安定会回望江左,委婉地称赞了他的朋友为官在外而时刻把君王挂在心上。

答案①对朋友旅途顺利、广受欢迎的祝愿。

诗人想象朋友一行必将从容度过函谷关,受到陕西父老的热情欢迎,而不会像孟尝君一样狼狈。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7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7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这首唐,完成1~2题。

赠蜀府将①唐·温庭筠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

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

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

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

【注】①公元829年(大和三年)南诏入侵成都,蜀将抗击南诏有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十年前秋天诗人与蜀府将在边关分别,回想起来不禁感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

B. 诗中使用“汉节”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效忠国家的气节。

C. 蜀府将在被射下来的雕身上辨认出自己的箭,这一细节表现蜀将的武艺精湛。

D. 诗中极具边塞特色的意象,营造出压抑悲凉的氛围,也暗示蜀将被闲置冷落。

E. 尾联与首联相呼应,并运用典故、对比手法,直接表达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

2.本诗第四句“功名犹自滞吴钩”,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都使用了“吴钩”这一意象,请结合诗意比较二者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E2.吴钩,泛指利剑,二者都是比喻从军立功之志。

辛弃疾借“吴钩”表达自己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和悲愤。

而温庭筠表达的是对蜀将虽战功赫赫但却不得封赏滞居下位的不公境遇的感慨和同情。

【解析】点睛:诗歌的对比阅读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一道题目中出现两首诗歌,运用一首诗歌和课本中的一首诗歌进行对比,一般选择课本的首歌都是要求背诵的名篇。

命题方式有比较异同、相同点或不同点,有时给出比较的对象,有时不给。

如果给出就按要求进行比较,如果不给可以从诗歌的意象的选取、诗歌的意境特征、情感差别、手法的运用、写景的角度、诗歌的格调等方面着眼分析。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2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2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悲青坂杜甫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诗歌首联写我军驻地及当时的气候,“天寒”暗写我军士气不振,处于劣势,为后文描写战争的惨败巧妙铺垫。

B.颔联写敌军的骄横,“日向西”写出敌军步步紧逼的态势,“数骑”与“敢”搭配,巧妙写出了黄头奚儿藐视我军的强大。

C.颈联以白描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战争惨败的景象。

战争过后的原野,狼烟四起,白骨累累,好不萧瑟、悲凉。

D.诗人寓情于景,写山雪、河冰、烽烟、白骨,不言悲,而悲不自胜,这样的效果得益于景物描写对气氛的巧妙的烘托。

E.尾联写诗人希望自己附书我军,提醒他们不要仓促应战,表达了诗人对我军作战不理智的忧虑与愤怒。

2.诗歌以“悲青坂”为题,是如何来表现“悲”的?请结合诗歌具体说明。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落花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联写落花乱飞,渲染气氛,烘托诗人送客时的依恋之情。

B.尾联运用双关,“芳心”既指落花,也指诗人惜花之心。

C.全诗借落花抒写诗人惜花、伤春之情,又寄寓身世之慨。

D.诗歌运用白描手法,描摹人情物态贴切,物我融合无间。

E.颈联借景抒情。

春去花落,“肠断未忍扫”,表达的不只是一般的怜花惜花之情,而是断肠人又逢落花的伤感之情。

4.赏析颔联对落花的动态描写。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咏怀二首(其一)李贺长卿怀茂陵①,绿草垂石井。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

惟留一简书②,金泥③泰山顶。

【注】①长卿: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字长卿,公元118年,被免官,闲居茂陵。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6)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6)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诣红楼院寻广宣①不遇留题李益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②。

【注】①广宣:一位善诗的僧人,与李益诗酒唱和,过从甚密。

②户钩:开门的工具。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写诗人进入红楼院后,看到眼前的柿叶经霜后都已变红,给秋日的园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B.次句写诗人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感觉它像水洗过一般明净,把巍峨的红楼衬托得更加清晰壮丽。

C.末句写诗人访友不遇,并不急于返回,反而反客为主,设法开门,乍看似乎不合情理,细思却极富韵味。

D.纵观全诗,前面的壮美秋色,和诗人的磊落胸襟相映照。

全诗气脉流贯,洋溢着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

解析:A项,“诗人进入红楼院后”错,结合诗题看,李益来到红楼院,适值广宣外出,未能入内,但又不想离去,遂于门外观赏。

答案:A★(2)(技巧角度比较)本诗与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试比较异同。

答:答案:相同点:①都使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主人公的品格。

李诗写出广宣所居的红楼院的清新雅静,烘托出广宣的高雅洒脱;贾诗写出隐者采药的山之高,以白云显其高洁,以青松赞其风骨,烘托出隐者的超然脱俗。

②都从不遇入手,巧妙进入侧面描写。

不同点:①李诗对环境的描写注重渲染,红叶、碧天、红楼、翠竹掩映生姿;贾诗对环境的描写纯用白描,用笔简省。

②李诗在环境烘托之外,还通过对自己动作的描写,借自己貌似唐突实则亲密无间的“觅户钩”之举,间接写出广宣的洒脱不羁;贾诗则通过与童子问答的形式,暗寓自己对隐者的渴慕,也写出了隐者的飘逸绝尘。

2.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读书陆游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注]。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清明王禹偁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10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10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对点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梅雨①柳宗元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②。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③。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④。

:江南一带在杨梅成熟时常阴雨连绵,这段时间就称作梅雨季节。

②楚、越:指江南的永州,作者当时被贬谪于此。

③北津:北去回乡的渡口。

④这两句是对陆机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化用。

本诗的颔联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清平乐晏殊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下片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村夜[唐]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秋夜[宋]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这两首诗的结尾句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试结合诗句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观魏博何相公猎张祜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

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

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

本诗所写的出猎场景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括水调歌林正大仕宦至卿相,富贵好归乡。

高车驷马,都人夹道共瞻望。

意气当年尤盛,荣比昔人衣锦,昼锦以名堂①。

海内知名士,久矣望余光。

大丈夫,荣与贵,视寻常。

丰功令德,要将尧舜致君王。

事业光施社稷,勋烈遍铭彝鼎,此志孰能量。

妙语勒金石,千古一欧阳。

,在州署后院修建的一座堂舍。

欧阳修为其而写《昼锦堂记》。

请简要概括词中的“大丈夫”形象。

二、仿真练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渔家傲引洪适子月①水寒风又烈。

巨鱼漏网成虚设。

圉圉②从它归丙穴③。

谋自拙。

空归不管旁人说。

昨夜醉眠西浦月。

今宵独钓南溪雪。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1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1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江南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①,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注释)①田田:连绵不断的样子。

1.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特有的风俗画,你从中体会到了怎样的生活情趣?【答案】①荷塘、莲舟、游鱼,构成一幅江南采莲图画,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人与鱼儿各得其乐,充满生命的活力。

②采莲人劳动之时可赏美景,戏鱼儿,劳动不再枯燥无味,充满了对生活、对自然的审美之趣。

(劳动过程也可以很美)③“莲”“怜”谐音,双关爱情,展示了俊男靓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欢愉美好。

【解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一丛花张先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2. 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案】词的三至五句描绘了一幅萧瑟凄凉的暮春图景:千万条柳丝随风乱拂,东街上柳絮飘飞。

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春天将要逝去的伤感,被柳丝柳絮勾起的离愁和烦乱,以及对心上人的思念。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问“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是考查诗词的景物形象以及由此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作答时抓住景色描写的特点并分析情感,“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描写的是暮春时节千丝万缕的柳条纷乱不已景象,以及东陌之上,垂柳的飞絮蒙蒙了,这是一幅萧瑟凄凉的暮春图景。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登楼远望,乱拂的千万条柳丝引动了女主人公胸中的离思,使其的心绪纷乱不宁,从而引出对情人远去的怅惘之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古诗歌阅读(含解析)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古诗歌阅读(含解析)

古诗歌阅读通过一轮复习来看,考生已初步掌握了古诗歌阅读的相关知识和解题技巧,已有基本的应对之策,但是考生读不懂诗歌仍是一个棘手问题,直接影响着答题的准确性;而在各个题型的细节处理上,还存在一些失误,造成失分严重。

故二轮复习中,我们准备从如下两方面突破:(1)再次强化读懂诗歌的能力,进一步帮助考生利用多方面的信息来疏通诗意;(2)针对考生失分点,逐点例析,并提出应对策略补短板。

第1讲读懂诗歌通诗意,首要任务要明了准确答题是建立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的,在二轮复习中应继续强化“读懂”诗歌的能力,这仍是备考“古诗歌阅读”的首要任务。

一、明确考场读懂“标准”--- 别“求全责备”1•“读懂”只是相对的对于一首诗来说,“读懂”可能永远“在路上”。

考场上的“读懂”,仅限于把握了诗的大体内容,思路是什么,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不要求有多么深刻、全面。

不要为达不到平时课堂上在老师带领下理解得那么深入、只是“懂”而已。

2•咬文嚼字,理解诗意至少要读三遍,要把时间用在品读语言理解诗意上,尤其要咬文嚼字,要寻找最直接、最快捷、最牢靠的读懂路径。

3•多方联系,扫除障碍高考所给的诗歌会尽可能让考生读懂,但绝不可能让考生一览无余,其会在某一处某一点上有障碍,如某一两处诗句或词语,诗的层次跳跃性偏大,诗的感情不是那么明显。

而这些,只要多读几遍,多方联系,“连猜加蒙”,也会迎刃而解的。

二、掌握读懂“两大路径”一一要“双管齐下”[增分策略]1•最直接快捷的路径一一善借标题、注释和情语(1)看标题古诗歌,除一部分词、曲只有词牌、曲牌外,多数是有标题的。

唐人作诗,最重标题。

它们或标明写作对象、重点,或表现感情基调。

此外,诗题还可能会提示写作时令秋)、节日(如除夕、重阳)、题材(情感)(如送别怀人、即事抒怀)等。

总之,抓住了标题,就等于抓住了诗歌最直接、最牢靠的信息内容。

(2)析注释注释往往暗示着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细审读。

诗歌注释蕴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①介绍写作背景T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②介绍作者T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③介绍疑难词语、地名T帮助读懂诗句;④介绍相关诗句T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⑤提供与“此诗作于作者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T与诗人仕途失意、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等情感有关。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3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3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种柳戏题柳宗元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注】①此诗是诗人出任柳州刺史时所作。

②思人树:出自《史记·燕召公世家》,古代召公有惠化(德政与教化)于民,他死后,人们自觉地爱护他生前亲手种的甘棠树,还作了诗篇歌咏他,以表示对他的怀念。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十个字嵌入了四个“柳”字,交代了人物、事件和地点,既照应了诗题“种柳戏题”,又使读者感到新颖别致。

B.颔联想象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会成为人们将来谈笑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会变成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C.尾联中,诗歌运用了“思人树”这一典故,并以议论的口吻,表达诗人种柳也是为了追念古代召公的深挚情怀。

D.本诗虚实结合,首联、颈联分别实写载种柳树的事情与柳树长大后绿荫覆盖、耸入蓝天的样子;颔联、尾联或推测或议论,属虚写。

E. 本诗应是柳宗元现存诗歌中别具一格的作品,一改平时严肃风格,紧紧扣住诗题中的“戏”字而做,基调轻松。

2.结合诗文谈谈你对本诗语言风格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答案】1.CD2.(1)语言风格:幽默诙谐、轻松活泼。

开头有意运用“绕口”句式,连用四个“柳”字,以姓柳的柳州刺史在柳江边种柳树的绝妙巧合,来自嘲自勉,诙谐而开朗。

(2)思想感情:表达自己为官一方,造福一方,留惠于民的强烈愿望与做官准则。

诗人想象柳树长大后的样子,坚信自己今天种树能使百姓得利,能惠及后人;尾联用“思人树”的典故,表达后人怀念时,自己只感到惭愧没有什么良好政绩可以流传。

【解析】【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感情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和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可以从用词造句的特点来分析,《种柳戏题》一诗,是柳宗元现存诗歌中别具一格的作品。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4)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4)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阙题刘眘(shèn)虚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刘眘(shèn)虚,唐代诗人。

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山僧道侣。

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

早年逝世。

阙题:即缺题,原题缺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道由白云尽”,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之偏僻,环境之幽闭。

B.“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孤寂生活。

C.“深柳读书堂”,融情于景,流露了作者一心向学的沉静安详。

D.“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传达出作者真实自然的心理感受。

【答案】C【解析】A该句主要体现的是道路的高远与环境的清幽,偏僻、幽闭情感色彩不对。

B“孤寂”应该为“宁静”。

D“直抒胸臆”的理解与分析失当。

(2)这首诗中的写水之句堪称妙笔,其中“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最为突出。

请结合全诗对此二句作简要赏析。

( 6 分)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水村闲望(宋)俞紫芝①画桡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③。

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①俞紫芝:笃信佛教,得其心法,终身不娶不仕。

②桡:船桨,指代船。

③赊:语助词。

(1)下列对本诗有关内容的解说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写停泊在沙洲上的船,用“枕”字以写“闲”,以“两两”写“闲”中不乏和谐美好。

B.颔联所用的手法和“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相同,都是正衬。

C.颔联和颈联在写景上远近结合。

翠鸟闲眠,白鹭栖息为近观,溪云淡淡,酒旗招展为远望,极富层次感。

D.尾联抒怀,可惜这一幅栩栩如生的水墨画,没有人画了寄到京华去,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寄情山水,喜爱无羁绊的自然生活,与世无争的情怀。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古诗词鉴赏(一)(江苏)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古诗词鉴赏(一)(江苏)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古诗词鉴赏(一)(江苏)【一】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以下问题。

柳州开元寺夏雨吕本中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

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沈浮①。

面如田字②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注释】①沈〔沉〕浮:遗失。

②田字:六朝名将李安民“面方如田,封侯状也”。

〔1〕首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3分〕▲▲〔2〕颔联写“雨”却不着“雨”字,而句句突出“雨”意。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分〕▲▲〔3〕尾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3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10分〕二月二日李商隐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元亮:陶渊明的字。

其诗中有“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的句子。

亚夫:指汉代的周亚夫。

他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后世用“细柳营”或“柳营”指军营。

〔1〕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中的““游人意”具体指什么?请根据全诗内容简要分析。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10分〕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⑴这首词的重点是写“夜闻杜鹃”,请分别概括上下两片所写的内容。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推崇它是一篇“借物寓言”的佳作,说说这首词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江苏卷用)
一、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月下呈章秀才
刘长卿
自古悲摇落,谁人奈此何。

夜蛩偏傍枕,寒鸟数移柯。

向老三年谪,当秋百感多。

家贫惟好月,空愧子猷①过。

【注】①子猷:王徽之,东晋名士。

1.简要赏析第二联的表达效果。

(6分)
答:
答案①视听结合、借景抒情;②借蟋蟀鸣叫和寒鸟跳动,写自己难以入眠的愁苦;③承接开头的“摇落”和“奈此何”,引出下文的身世感慨。

2.结合全诗,概括作者“百感”的内容。

(5分)
答:
答案①草木凋零的无奈;②人生向老的忧伤;③被贬他乡的哀怨;④家贫无以招待好友的愧疚;⑤对章秀才的赞美(赞美章秀才有魏晋名士的风度)。

二、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发潭州①
杜甫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才未有,褚公②书绝伦。

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注】①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由夔州出峡,准备北归洛阳,终因时局动乱,亲友尽疏,北归无望,只得以舟为家,漂泊于江陵、公安、岳州、潭州一带,《发潭州》一诗,是诗人在大历四年春离开潭州赴衡州时所作。

②褚公:初唐褚遂良,因谏阻立武则天为皇后,被贬为潭州都督。

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5分)
答:
解析此题分析诗人的形象特点。

作者夜里在长沙痛饮沉醉而眠,拂晓就伴着湘江两岸的明媚春色远行。

环顾四周,只有江岸上春风中飞舞的落花为自己送行。

写出了自己的孤独。

借写“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写自己的怀才不遇。

诗的最后一联进一步借古人以抒怀,直接抒发诗人沦落他乡、抱负不能施展的情怀。

贾谊、褚遂良在不同的时代都名高一时,但俱被贬抑而死,而诗人流落荆、湘一带,漂泊无依,世事不堪回首,沉郁悲愤之情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诗人感叹身世、忧国伤时的愁绪,如湘水一样悠长。

答案①羁旅愁思,漂泊无定(辗转流徙、沦落天涯);②怀才不遇、孤寂寥落;③忧国忧民、沉郁悲愤。

2.请从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这首诗颔联进行赏析。

(6分)
答:
解析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

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

颔联表现手法:借物抒情(拟人)、渲染(烘托)。

第二联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落花、飞燕以人的感情,渲染一种十分悲凉冷清的气氛。

答案①第二联运用拟人、情景交融手法,赋予落花、飞燕以人的感情,渲染一种十分悲凉冷清的气氛。

生动地表现了世情的淡薄,人不若岸花樯燕;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辗转流徙,飘荡无依的深沉感喟,有着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道间即事
黄公度
花枝已尽莺声老,桑叶渐稀蚕欲眠。

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麦秋天。

村垆沽酒谁能择,邮①壁题诗尽偶然。

方寸②怡怡无一事,粗裘粝食地行仙。

【注】①邮:驿站、旅舍。

②方寸:指心。

1.本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出来的?(6分)
答:
解析概括时节要先关注诗人选取的意象。

诗中作者用到了“花”,写“花枝已尽”,可见花期已过。

“莺声”,用“老”形容,可见黄莺已经长成,属于暮春时节。

“桑叶”已经稀少,春“蚕”将要进入眠期。

可见已经是暮春初夏。

“梅雨”提示了这是江南初夏的景色;“麦秋天”进一步引证了这是初夏时节。

答案江南初夏的景色。

黄莺,借其“声老”,表明春天已逝;桑叶,写其稀疏,表明初夏来临;梅雨,更体现了江南初夏的季节特点。

2.简要概括颈联表达的情感。

(5分)
答:
解析赏析诗句,包括对诗句的表现手法、内容和情感的分析。

“村垆沽酒谁能择,邮壁题诗尽偶然。

”诗人在梅雨时节赶路,已见羁旅行役之苦。

走累了,也只能在乡村酒店歇歇脚,饮几杯水酒解解乏,更显出沉滞下僚,仕途奔波之艰辛。

“谁能择”一句反问,深化了意境,隐隐露出蹭蹬失意的情怀。

逆旅生活的另一侧面也反映了诗人随遇而安、恬然自适的心境。

在邮馆客舍的墙壁上,即兴题诗,把偶然的感受信手写出,只不过是为了排遣旅途的寂寞,消除心头的郁闷。

旅人皆然,己亦如是。

“尽偶然”与“谁能择”相对应,蕴含着不得不随俗浮沉、与时俯仰的哀曲。

答案奔波赶路的艰辛;怅惘失意的情怀;随遇而安的心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