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总论

合集下载

皮肤性病学-知识总结

皮肤性病学-知识总结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皮肤性病学总论

皮肤性病学(dennatoVenereology)包括皮肤病学和性病学。皮肤病学是研究皮肤及附属器相关疾病的科学,其内容包括各种皮肤及附属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性病学是研究性传播疾病的科学,包括各种性传播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

第二章皮肤的结构

皮肤(skin)被覆于体表,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其中含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及各种皮肤附属器如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等。

表皮(epidermis)表皮属复层鳞状上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等构成。表皮借基底膜带与真皮相连接。

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

根据分化阶段可分为五层,由深至浅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真皮由浅至深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

皮肤附属器(cutaneousappendages)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

第三章皮肤的功能

皮肤覆盖体表,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具有屏障、吸收、感觉、分泌和排泄、体温调节、物质代谢功能。

皮肤的屏障功能1.物理性损伤的防护2、化学性刺激的防护3.微生物的防御作用4.防止营养物质的丢失

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主要通过皮脂腺和汗腺完成。

第四章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

体征是视觉或触觉检查出来的客观病变,其中皮肤损害(简称皮损)是皮肤性病最重要的体征,是对各种皮肤性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皮损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皮损(primary lesion) :由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皮肤损害。

皮肤性病学总结终极版

皮肤性病学总结终极版

皮肤性病学总论:皮肤的结构:表皮层、真皮层、皮下层.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总重量约占个体体重的16%,成人皮肤总面积约为 1.5m2,新生儿约为0.21m2。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正常情况下约30%的基底层细胞处于核分裂期,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有次序地逐渐向上移动,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①表皮(epidermis)表皮在组织学上发球扁平上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占表皮的80%(表皮的主要构成细胞)、黑素细胞位于基底层,产生黑色素,表皮黑素单元epidermal melanin unit:1个黑素细胞可以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约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1个表皮黑素单元(含黑素,可遮挡和反射紫处线,保护真皮及深部组织)、朗格汉斯细胞抗原呈递细胞(免疫活性细胞,消化细胞外物质)和梅克尔细胞(可能具有非神经末梢介导感觉作用)连接部分:角质形成细胞间及与真皮间靠桥粒(desmosome)、半桥粒及基底膜带相互连接等构成,表皮中的连接结构:桥粒、半桥粒、基底膜带。基底膜带在电镜下由胞膜层、透明层、致密层和致密下层四层结构构成。基底膜带(BMZ)位于表皮与真皮之间,电镜下BMZ由胞膜层、透明层、致密层和致密下层四层结构组成。BMZ的作用:①使真皮与表皮紧密连接②渗透作用③屏障作用。角质形成细胞分五层,内→外基底层(basal layer):1层;棘层(prickle layer):4-8层;颗粒层;透明层(granular layer/diaphanotheca):掌跖部位,2-4层;角质层(corneous layer):5-20层,无细胞核.②真皮(dermis): 由浅到深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由纤维(主)、基质和细胞成分构成。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基质和细胞。③皮下组织(subdermis): 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下方,由疏松结缔组织及脂肪小叶组成,又称皮下脂肪层④皮肤附属器(skin appendages):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均由外胚层分化.⑤皮肤内其它组织结构:血管、淋巴管、神经等.

皮肤与性病:皮 肤 性 病 学 总 论(二)

皮肤与性病:皮 肤 性 病 学 总 论(二)
第一节 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目的及基本要求
检查目的:确诊、鉴别、指导 皮损的选择 取材方法 标本处理 注意事项
第五章皮肤组织病理学
第二节 常用术语
hyperkeratosis
parakeratosis
第五章皮肤组织病理学
dyskeratosis
hypergranulosis
第五章皮肤组织病理学
醋酸白试验
第六章 其它常用实验诊断技术
蠕形螨、疥螨、阴虱检查
第七章 皮肤性病的预防和治疗
第二节 皮肤性病的治疗(内用)
抗组胺类药物
H1受体拮抗剂:适应症,副作用 H2受体拮抗剂:适应症,副作用
第七章 皮肤性病的预防和治疗
第二节 皮肤性病的治疗(内用)
糖皮质激素
1、用法:小、中、大、冲击 2、效价: 3、副作用:
第二节 皮肤性病的治疗(内用)
免疫抑制剂 免疫调节剂 其他药物:氯喹、DDS、沙立度胺 维生素 钙剂 硫代硫酸钠 封闭疗法及IVIG
第七章 皮肤性病的预防和治疗
第二节 皮肤性病的治疗(外用)
外用药物性能:
清洁剂、保护剂、止痒剂、抗菌剂、抗真菌剂、 抗病毒剂、杀虫剂、角质促成剂、角质剥脱剂、 收敛剂、腐蚀剂、外用细胞毒性药物、遮光剂、 脱色剂、糖皮质激素
第五章皮肤组织病理学
第六章 其它常用实验诊断技术
皮肤的免疫病理

皮肤性病学(总论)1-4章 吉林大学皮肤病学

皮肤性病学(总论)1-4章 吉林大学皮肤病学

皮肤的功能
一、皮肤的屏障功能 二、皮肤的吸收功能 三、皮肤的感觉功能 四、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 五、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 六、皮肤的代谢功能 七、皮肤的免疫功能
皮肤的屏障功能
1、物理性损害的防护:角质层柔韧致密;真皮 胶原纤维、弹力纤
维等交织如网,使皮肤有弹性和伸展性;皮下脂肪缓冲作用。
2、化学性刺激的防护:角质层的脂质膜有抗弱酸、弱碱的作用。 3、微生物的防御作用:致密的角质层;表面干燥和弱酸环境不利
又称弹性蛋白(elastin ),对皮肤的弹性和顺应性起 着重要的作用,使皮肤有弹性,光滑
皮肤附属器
A.毛发 B.皮脂腺 C.汗腺 D.甲
健康人
灰指甲
皮下组织
位于真皮下方,由疏松结缔组织及脂肪小叶组成, 又称皮下脂肪层。
皮肤的神经、脉管和肌肉
神经: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血管:具有营养皮肤组织和调节体温作用。 淋巴管:盲端起始于真皮乳头层的毛细淋巴管。 肌肉:立毛肌(当精神紧张、寒冷可引起收缩)。
1-3层梭形细胞 D .透明层(stratum lucidum)
2-3层扁平境界不清,无核细胞。 E .角质层(stratum corneum)
5-20层已经死亡的扁平细胞。
ຫໍສະໝຸດ Baidu
(一)基底层
1.位于表皮的最底层,与基底 膜带垂直排列成栅栏状
2.为表皮细胞的“发源地”。

皮肤性病学:总论(结构、功能、症状、诊断)

皮肤性病学:总论(结构、功能、症状、诊断)

基底膜带
真皮(dermis)
皮肤附属器 (skin appendages)
• 毛囊、皮脂腺、 小汗腺、顶泌腺 和甲组成
皮肤内其 它组织结 构:
• 血管、淋巴 管、神经等
皮下组织(subepidermis)
5
表皮(epidermis)
真皮(dermis)
皮下组织 (subepidermis)
6
根据皮肤的结构特点,可分为
③划后1~3分钟,划过处出现隆起、苍白色风团状 线条,可能是组胺、激肽等引起水肿所致。
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
30
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
31
皮疹的自觉症状
瘙痒
疼痛
烧灼感
麻木感
32
皮肤是身体的一部分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扁鹊见蔡恒公》
33
皮疹与全身疾病的关系
是全身疾病的一种表现 是全身疾病的前驱症状 是全身疾病的发展结果 有独特之处
电镜下基底膜带由
胞膜层
透明层
致密层
致密下层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四层构成。
15
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
16
真皮
真皮:
由中胚层分化而来, 由浅至深分为
乳头层:为凸向表皮底部的乳头状隆起,与表皮 突呈犬牙状交错相接,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 细淋巴管,还有游离的神经末梢和囊状小体,

人卫《皮肤性病学》(第八版)数字教材

人卫《皮肤性病学》(第八版)数字教材

人卫《皮肤性病学》(第八版)数字教材

人卫教材——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数字教材,源自医学“干细胞”教材——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八轮规划教材,全套53种。本套数字教材编写团队由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八轮规划教材全体编委,联合医学数字教育专家、技术专家总计1300多位组成,覆盖近百所医药院校。教材内容以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八轮规划教材内容为蓝本,利用多媒体、互联网、触控等技术,整合图片、音频、视频、动画、习题、扩展阅读等媒体内容和交互效果,支持平板电脑、手机等各类移动阅读终端。

《皮肤性病学》数字教材在纸质教材基础上增加约四百余张图片,电子版教材图片采用数字化处理技术保证每一张图片图像逼真、色彩真实自然,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掌握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增加二十余个临床检查及治疗视频帮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本立体生动的皮肤性病学教材。

目录:

第一篇皮肤性病学总论1

第一章皮肤性病学导论1

第一节皮肤性病学的定义和范畴1

第二节皮肤性病学发展简史 1

第三节我国皮肤性病学发展现状2

第四节皮肤性病学的学科特点3

第五节关于皮肤性病学的学习路径4

第二章皮肤的结构5

第一节表皮5

第二节真皮9

第三节皮下组织10

第四节皮肤附属器10

第五节皮肤的神经、脉管和肌肉12

第三章皮肤的功能14

第一节皮肤的屏障功能14

第二节皮肤的吸收功能14

第三节皮肤的感觉功能15

第四节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15

第五节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16

第六节皮肤的代谢功能16

第七节皮肤的免疫功能17

皮肤性病学总论

皮肤性病学总论

激素
适应症:
绝对适应症 相对适应症
禁忌症 副作用
应用激素需解决的 三个问题
用或不用(适应症) 用多少(病情) 用多长(病种)
抗组织胺药
作用机理和组织胺竞争受体 (H1+H2)
药物
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
氨烃醚类:苯海拉明、晕海宁 烃胺类:扑尔敏 哌嗪类:去氯羟嗪 乙二胺类:非那根
副作用:嗜睡、口干
8.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隐球菌性脑膜炎
9.特比奈芬
10.益康唑 11.咪康唑 12.酮康唑
13.伊曲康唑 14.氟康唑
维生素A酸
激素和维生素A酸是20世纪 皮肤病治疗的两大里程

适应征:角化性皮肤病 副作用:口干、唇炎、致畸
第一代
维A酸 异维A酸 维胺脂
第二代
阿维脂 阿维A
第三代
他扎罗丁 阿哒帕林 芳香维A酸 芳香维A酸乙酯
2. 疑难及危重病例的诊治 有待于高新技术的出现 和应用及基础理论的突破
中国皮肤病学研究展望
中国人口多,病人基数大, 在科技信息交流日趋便捷、 实验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
中国的皮肤病研究将会有 一个灿烂的明天
皮肤病学简史
麻风 性病 中医外科学
20世纪中国皮肤病学的发展
皮肤的组织解剖 和生理功能
表皮更替时间
28天

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整理

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整理

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整理

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整理

—一. 总论

1. 角质形成细胞:是表皮的主要细胞,可产生角蛋白。胞内含有张力原纤维,有桥粒结构。角质形成细胞分为5层: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2. 表皮基膜带:①基底细胞与真皮交界面呈波浪状,由向真皮伸入的表皮角和向表皮突入的真皮乳头相互

镶嵌而成②PAS染色呈紫红色染色带③可分为四层:胞膜层、透明层、基板层、网状层④功能:使表皮

真皮紧密连接、渗透屏障、营养物质交换。

3. 黑素细胞:来源于神经嵴,有合成黑素的功能。分散在基底层细胞间、毛发、真皮结缔组织中。硝酸银

染色阳性。黑素细胞有细长树枝状突起。每个黑素细胞通过树状突起可与大约36个角质形成细胞接触,形

成表皮黑素单位。无桥粒,含黑素颗粒。黑素颗粒以胞吐形式释放,再被临近细胞吞噬,吸收紫外线。

4. 朗格汉斯细胞:来源于骨髓,功能是摄取、处理和抗原呈递给T 淋巴细胞,及免疫监视。主要分布于表

皮中上部、真皮、口腔黏膜等。氯化金染色显示树枝状突起。细胞表面有n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

抗原。胞内有特征性的 Birbeck颗粒。

5. 斑疹:局限性的颜色改变,不隆起也不凹陷,直径<1cm,包括红斑、瘀点、瘀斑及色素异常。斑疹密集

融合成大片叫斑片。

6. 丘疹:高出皮面的实质性隆起,直径<1cm,形态可呈扁平、半球形、多角形。由皮肤炎症浸润、皮表增

生、代谢产物沉积引起。丘疹密集融合成大片叫斑块。

7. 水疱:高出皮面内含液体的腔隙性损害,若直径>0.5cm称为

大疱,多为炎性反应所致,也可因棘细胞间

皮肤病性病学重点小结

皮肤病性病学重点小结

皮肤性病学(加粗重点)

总论

一皮肤的结构

1.表皮

表皮角质形成细胞

(属于外胚叶分化

的上皮细胞基底层

根据分化阶段和

特点分层)

角质层

透明层

颗粒层

棘层

基底层(由浅至深)

(是表皮的主要细胞

占80%以上。

特点是有细胞间桥

主要功能是形成起保

护作用的角蛋白。)

非角质形成细胞

non-keratinocytes

(树枝状细胞)

“透明”细胞

郎格汉斯细胞(来自

骨髓)

黑素细胞(来自外胚

层的神经嵴)

梅克尔细胞(同上)

未定类细胞

淋巴细胞

(无角质成细胞特点和功

能)

2 .KC与N-KC的区别:

KC:有细胞间桥,能合成角质,产生角蛋白

N-KC:无细胞间桥,不能合成角质,零星的散布在角质形成细胞之间,需特殊染色识别(仅黑素细胞HE 可识别),数量很少。

3.表皮分层特点如下:

基底层:位于表皮的最深层。由一层排列呈栅栏状的圆柱状细胞组成。其长轴与基底膜带垂直。胞浆嗜碱性,胞核浓染呈椭圆形,位置偏下方。该层有活跃的分裂能力,可分裂、产生新的角质形成细胞,故又叫生发层。

表皮更替时间(表皮通过时间):Epidermal turnover time

共约28天,基底层移到颗粒层最上部:约14d,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约14d

棘层:位于基底层上方,一般由4~8层多角形、有棘突的棘细胞构成,胞核较大呈圆形,相邻细胞之间的突起以桥粒相连。最深层的棘细胞也有分裂功能,参与基底细胞共同组成生发层。由里向外,棘细胞渐趋扁平,电镜下,胞质内出现许多200~300nm椭圆形有膜颗粒,称为被膜颗粒(membranecoating granule),亦称为角质小体(karatinosome)或Odland小体。

皮肤性病护理学总论知识习题

皮肤性病护理学总论知识习题

第一章皮肤的结构

一填空题

1.人体皮肤由__、__、__构成,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2.表皮由内向外一次分为__、__、__、__、__。

3.黑素细胞起源于外胚叶的神经嵴,约在胚胎第三个月时分化为黑素细胞,进入__。

4.成人的表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和__两大类细胞组成,后者包括__、__、__。

5.真皮由__、__、__等结缔组织组成,此外还有__及__成分。按部位深浅又分__和_

_。

6.皮肤有__、__、__、__、__等附属器。

二判断改错题

1.正常表皮细胞分裂只在基层发生,正常表皮基底细胞的分裂周期约为13-19天。

2.表皮在正常情况下最薄的一层是角质层。

3.成人皮肤表面积约1.5-2.0m2。

4. 掌跖部的表皮不具有透明层。

三选择题

【A型题】

1.皮肤内的排泄器官有__。C

A.真皮的基质

B.毛囊

C.小汗腺

D.淋巴管

E.胶原纤维

2.表皮分为五层,正常情况下最厚的一层是__。C

A.颗粒层

B.角质层

C.棘细胞层

D.透明层

E.基底层

3.在基底细胞上部有一种有吞噬作用并能加工及传递接触过敏性抗原的免疫活性细胞,叫__。

A

A.郎格罕细胞

B.角朊细胞

C.未定型细胞

D.组织细胞

E.棘细胞

4.皮肤及毛发的润泽主要依赖于__。B

A.大汗腺

B.皮脂腺

C.小汗腺

D.淋巴管

E.真皮内血管

5.小汗腺分布范围很广,但有的部位缺如。例如__。E

A.掌跖

B.面部

C.躯干

D.头皮

E.唇红

6.大汗腺起源于毛囊上皮细胞,主要分布于__。D

A.掌跖部

B.四肢伸侧

C.面颈部

D.腋窝、肛门、外生殖器、乳晕

E.指趾间

7.表皮基底层有一种可反射遮蔽紫外线对人体损伤的细胞叫做__。A

《皮肤性病学》总论详解

《皮肤性病学》总论详解

糜烂 为表皮或粘膜上皮的缺损而露 出的湿润面。
溃疡 为皮肤或粘膜深层真皮或皮下 组织的局限性缺损。
裂隙 也称皲裂,为线条状的皮肤 裂口,通常深达真皮。
抓痕 为搔抓或摩擦所致的表皮或达到 真皮浅层的缺损。
痂 为创面上浆液、脓液、血液、药物、上皮细 胞、鳞屑、杂物及细菌等混合干涸而成的附着物。
主要包括: 内用药物 外用药物(重点掌握) 物理治疗 外科治疗
内用药物(一)
抗组胺药物
•机理:竞争性抑制组胺受体 •分类:H1受体阻断剂 H2受体阻断剂 •第一代抗组胺药:赛庚啶 等 •第二代抗组胺药:氯雷他定 等
内用药物(二)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剂、抗核分裂、抗毒
皮肤性病学
总论
导论 皮肤的结构(重点掌握) 皮肤的功能 (自学) 皮肤病的症状学及诊断学(重点掌握) 皮肤性病实验室技术(自学) 皮肤病的治疗 (重点掌握) 皮肤的保健及皮肤病的辅助治疗与预防(自 学)
第一章
皮肤性病学导论
皮肤性病学的定义和范畴
• 皮肤性病学包括皮肤病学和性病学,二 者都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内容
丘疹 为局限、充实、隆起的浅表损害,直径小于1cm,其病变通常位于表皮或真皮浅层, 一般由炎性渗出或增生所致。
丘疹的外观可呈扁平,如扁平疣;圆形,如传染性软疣;乳头状,如寻常疣。 颜色可不相同,可呈紫红色,如扁平苔藓;

第1-3章 皮肤性病护理学总论 习题及答案

第1-3章 皮肤性病护理学总论 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皮肤的结构

一填空题

1.人体皮肤由__、__、__构成,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2.表皮由内向外一次分为__、__、__、__、__。

3.黑素细胞起源于外胚叶的神经嵴,约在胚胎第三个月时分化为黑素细胞,进入__。

4.成人的表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和__两大类细胞组成,后者包括__、__、__。

5.真皮由__、__、__等结缔组织组成,此外还有__及__成分。按部位深浅又分__和_

_。

6.皮肤有__、__、__、__、__等附属器。

二判断改错题

1.正常表皮细胞分裂只在基层发生,正常表皮基底细胞的分裂周期约为13-19天。

2.表皮在正常情况下最薄的一层是角质层。

3.成人皮肤表面积约1.5-2.0m2。

4. 掌跖部的表皮不具有透明层。

三选择题

【A型题】

1.皮肤内的排泄器官有__。C

A.真皮的基质

B.毛囊

C.小汗腺

D.淋巴管

E.胶原纤维

2.表皮分为五层,正常情况下最厚的一层是__。C

A.颗粒层

B.角质层

C.棘细胞层

D.透明层

E.基底层

3.在基底细胞上部有一种有吞噬作用并能加工及传递接触过敏性抗原的免疫活性细胞,叫__。

A

A.郎格罕细胞

B.角朊细胞

C.未定型细胞

D.组织细胞

E.棘细胞

4.皮肤及毛发的润泽主要依赖于__。B

A.大汗腺

B.皮脂腺

C.小汗腺

D.淋巴管

E.真皮内血管

5.小汗腺分布范围很广,但有的部位缺如。例如__。E

A.掌跖

B.面部

C.躯干

D.头皮

E.唇红

6.大汗腺起源于毛囊上皮细胞,主要分布于__。D

A.掌跖部

B.四肢伸侧

C.面颈部

D.腋窝、肛门、外生殖器、乳晕

E.指趾间

7.表皮基底层有一种可反射遮蔽紫外线对人体损伤的细胞叫做__。A

皮肤性病学_总结

皮肤性病学_总结

皮肤性病学

总论皮肤的解剖和组织学

皮肤的特点: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约占总体重的16%,

成人面积约为1.5㎡

不同部位皮肤厚薄不一。

皮肤颜色因种族、年龄、性别、部位不同而异。

皮沟:皮肤表面纤细的沟,是真皮中纤维束排列和牵拉所致。

皮嵴:皮肤被皮沟划分为细长较平行、略隆起的部分。

皮野:皮肤表面被皮沟划分为三角形、菱形、多边形小区。

指纹:指、趾末端曲面皮沟、皮嵴呈涡纹状特称∽。

表皮的细胞构成:角质形成细胞和树突状细胞(黑素细胞、梅克尔细胞、朗格汉斯细胞)表皮由深至浅: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表皮通过时间: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需14天,从颗粒

层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而脱落又需14天,共28天。

表皮黑素单元:一个黑素细胞可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约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一个表皮黑素单元。

真皮:由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细胞和基质构成,并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

皮肤附属器:毛发、皮脂腺、汗腺、甲(均由外胚层发育而来)。

毛发生长周期为生长期、休止期、退行期。

皮肤的生理功能:屏障、感觉、吸收、免疫、物质代谢、调节体温、分泌和排泄。

皮肤病、性病的症状

皮肤病的症状即皮肤病的临床表现分为自觉症状和他觉症状。

自觉症状:患者主观感觉到的症状,主要有痒、痛、烧灼感及麻木等感觉。

他觉症状:即皮肤损害,亦称皮疹。包括原发性皮损和继发性皮损。

原发性损害:是由皮肤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结果。

斑疹:简称斑,是限局的皮肤颜色改变,损害与周围皮肤平齐,触诊时既不高起也不凹下。直径大于2cm的斑疹称斑片。可分为4种:红斑、紫斑、色素沉着斑、色素减退斑及色素脱失斑。

皮肤性病学课件总论

皮肤性病学课件总论

① 红斑:皮肤的细小血管炎症性充
血所致,境界清楚,压之褪色。
② 紫斑:真皮或皮下脂肪组织内的
出血称紫斑,指压时不褪色,分点状出 血和斑状出血两种。原因为血小板异常, 血管壁炎症,血管周围支持组织的脆弱 等。
③ 色素斑(色素沉着):表皮色素颗
粒特别是黑色素颗粒增加及真皮内色素颗 粒沉着时即发生色素斑。色素斑主要因内 分泌的影响,局部的刺激(如炎症后的色 素沉着)及先天性异常所引起。
7、结痂:
渗出液、血液、脓液,坏死组织干燥 时即可结痂。
从结痂的色调可推测出分泌物的性状。 血清形成的血痂一般为透明黄白色,血 液形成的结痂为褐色(血痂),脓液形 成的结痂为黄褐色,坏死物形成的结痂 呈灰黑色。
8、苔藓样变:
为角朊细胞及角质层增殖和真皮炎症 细胞浸润而形成的斑块状结构。
表现为皮肤浸润肥厚,纹理增深,表 面粗糙如皮革状,边缘清楚。
(一)角质形成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可以产生角质蛋 白、根据它的不同分化过程及细 胞形态分为五层,即基底细胞层、 棘细胞层、颗粒细胞层、透明层 及角质层。
1、基底层(basal cell layer):
仅一层基底细胞,呈圆柱状或立方形, 核较大,卵圆形,细胞嗜碱性兰染。呈 栅栏状排列于其下的基底膜上。它是生 发细胞,代谢活跃,不断有丝状分裂, 产生子细胞以更新表皮。
1、不适(discomfort) 2、外观影响 (disfigurement) 3、心理影响(depression) 4、能力丧失(disablement) 5、死亡(death)

皮肤病与性病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皮肤病与性病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皮肤病与性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皮肤性病学包括皮肤病学和性病学,二者都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内容。皮肤性病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应用学科。同时又与其他临床学科之间存在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皮肤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是保护机体健康,防止各种外来有害因子侵袭内脏的重要屏障,同时许多系统性疾病亦常在皮肤上表现出来。皮肤病中有很多常见病和多发病,因此学习有关皮肤病的诊断,病因和防治,对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皮肤性病学的基础理论和防治常见皮肤病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以便为进一步从事医疗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二、总体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

1.掌握皮肤性病学基础理论和重点疾病。

2.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应用于临床。

3.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不断进行积累,并与已经学到的皮肤性病学理论知识互相结合。

三、时数分配

四、考核要求

按照掌握、熟悉两个层次,记忆、解释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理论考核占80%,题型为:1.选择题,2.填空题,3.简答题,4.问答题。实习考核占20%。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皮肤性病学的解剖结构和组织学特点、皮肤病的原发损害、继发损害、以及外用药的治疗原则;熟悉外用药的剂型、作用、使用方法。

课程内容

一、皮肤的解剖和组织。

1.表皮的来源及其组织学特点

表皮由5层结构和3种类型细胞组成,表皮各层细胞的演变过程,特点及功能。

2.真皮:分2层和3种纤维及基质构成。

3.皮下组织: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构成。

4.皮肤附属器:大小汗腺、毛发、皮脂腺和甲构成、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的解剖。

皮肤病学总论PPT课件

皮肤病学总论PPT课件
7
表皮的结构 ◦ 基底细胞层:1层,表皮生发层,连接表皮与真皮 ◦ 棘细胞层:4~8层 ◦ 颗粒细胞层/透明层(掌跖部位):2~4层 ◦ 角质层:5~10层,无细胞核。 表皮的更新 ◦ 表皮通过时间(turnover time):约28天:
◦ 由基底细胞层移行至颗粒层:约14天 ◦ 由颗粒层移行至角质层表面脱落:约14天
糜烂:表皮的缺损,愈后不留疤痕
54
糜烂:表皮的缺损,浅表
55
Ulcer:
An ulcer is a depressed lesion in which the epidermis and at least the upper dermis have been destroied.
溃疡:皮肤缺损达到真皮或真皮以下
◦ 毛囊、皮脂腺、小汗腺、顶泌腺和甲
皮肤内其它组织结构:
◦ 血管、淋巴管、神经等
5
表皮 真皮 皮下
6
表皮(epidermis)
组成: ◦ 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占表皮的80% ◦ 黑素细胞(melanocyte):位于基底层,产生黑色素 ◦ 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抗原呈递细胞 ◦ 默克细胞(Merkel cell):可能功能APUD,感觉
14
黑素细胞
1. In the basal layer; 2.Connect with10-36 layer keratinocytes(epidermal melanin unit) 3. Contains melanosome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member!
(一)原发损害
1、斑疹:(macule)
是局限性皮肤颜色的改变, 既不隆起,也不凹下。直径大于 2厘米者称斑片patch。
① 红斑:皮肤的细小血管炎症性
充血所致,境界清楚,压之褪色。
② 紫斑:真皮或皮下脂肪组织内
的出血称紫斑,指压时不褪色,分点状 出血和斑状出血两种。原因为血小板异 常,血管壁炎症,血管周围支持组织的 脆弱等。
2、网状纤维:
是较幼稚的纤细胶原纤维。 在HE染色时,此种纤维不易辩认, 但其具有嗜银性,故可以用硝酸 银浸染显示。网状纤维在真皮中 数量很少,主要位于表皮下,毛 细血管及皮肤附属器周围。
3、弹力纤维:
纤细、呈波浪状,缠绕于胶原 束之间,在乳头层它犹如树枝状伸 向表皮方向终止于基底膜。需用弹 力纤维染色显示。具有较强的弹性。
原发损害

继发损害




斑疹 斑片 丘疹 斑块 风团 水疱 大疱 脓疱 结节 囊肿
macule patch papule plaque wheal vesicle bulla pustule nodular cyst




糜烂 erosion 溃疡 ulcer 鳞屑 scale 浸渍 maceration 裂隙 fissure 瘢痕 scar 萎缩 atrophy 痂 crust 抓痕 excoration 苔藓样变 lichenification
皮 肤 性 病 学
皮肤病学
皮肤解剖学 皮肤组织学 皮肤免疫学 皮肤病理学 皮肤真菌学 皮肤病的诊断学 皮肤病的治疗学 性病的免疫学 性病的病理学 性病的诊断学√ 性病的治疗学√
性病学
第一章 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学习要点】 掌握表皮各层,皮肤附属器的结构与功能。 熟悉皮肤的超微结构。 了解真皮、皮下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皮肤 的血管、淋巴管、肌肉和神经。
毛发露出外面部分称毛干,毛囊 内的部分称毛根,毛根下端略膨大 为毛球,毛球下端向内凹入部分称 毛乳头,由此供给营养。
毛发从内到外可分为三层:即髓 质、皮质和毛小皮。 毛发的性状与遗传、健康、激素 水平、药物和气候等因素有关。
2.皮脂腺(sebaceous gland):
是一种全浆分泌腺,皮脂腺导管大 多数开口于毛囊漏斗部。
①皮下血管丛;
②真皮血管丛;
③乳头下血管丛;
2、淋巴管:
3、肌肉:主要为平滑肌,包括
立毛肌、阴囊肉膜、乳晕和血管平 滑肌。 其中立毛肌受交感神经支配,当 精神紧张及寒冷时立毛肌收缩引起 毛发直立,即所谓的“鸡皮疙瘩”。
面部表情肌和颈部的颈阔肌属于 横纹肌。
4、神经:
皮肤中有丰富的神经,可分为感觉神 经和运动神经,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之 间的联系感受各种刺激,支配靶器官活 动及完成各种神经反射。 皮肤的神经支配呈节段性,神经纤维 多分布在真皮和皮下组织中。
7、囊肿:
是含有液体或粘稠分泌物及 细胞成分的囊样损害,位于真皮或 更深,圆形或卵圆形。
4、基质:
是一种无定形物质、由纤维母 细胞所生、其主要成份为酸性粘多糖, 特别是透明质酸及硫酸软骨素为多。 其它成份有中性粘多糖、蛋白质及电 解质等。HE染色基质看不到。用阿申 兰(Alcian blue)及胶样铁 (Colloidiron)等可使其显色。
5、细胞:
真皮中的细胞主要有成纤维细胞、 肥大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噬 黑细胞等。
③ 色素斑(色素沉着):表皮色素
颗粒特别是黑色素颗粒增加及真皮内色素 颗粒沉着时即发生色素斑。色素斑主要因 内分泌的影响,局部的刺激(如炎症后的 色素沉着)及先天性异常所引起。
④ 白斑(色素脱失):由于黑色素
细胞发生异常而皮肤颜色变白时称为色素 脱失,局限性色素脱失称为白斑。
2、丘疹:
为局限、充实、隆起的浅表损 害,直径小于1厘米,病变通常 位于表皮或真皮浅层。 一般由炎性渗出或增生所致。
皮肤性病学
总 论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皮肤的解剖和组织 2.了解皮肤的功能 3.了解皮肤的病因、症状和诊断 4掌握皮肤病的基本损害(原发性损害 和继发性损害)
2013-03-07
【定义】:
皮肤性病学(dermatovenereology) 包括皮肤病学(dermatology)和性病 学(venereology),是研究皮肤病、 性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 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重要的临床科学。
4、甲(Nail)
包括甲板,甲根及包绕它的组织甲 廓组成。
甲板之下为甲床。甲根之下为甲母, 是甲母质细胞所在的区域。
甲半月的远端是甲根与甲床的分界线。 疾病、营养状况、环境和生活习惯的 改变可影响甲的性状和生长速度。
五、皮肤的脉管、肌肉和神经
1、血管:皮肤的血管具有营养皮肤
组织和调节体温等作用,主要有:
思考题:黑素细胞的数量与人种和肤 色有关,对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黑素细胞数量与部位、年龄有关而与肤色、 人种、性别等无关。
2、郎格罕细胞
(langerhanˊs cell) 大多位于棘层中上层,来源于骨髓, 具有吞噬细胞功能,并有摄取、加工并递 呈抗原作用,是与免疫有关的一种细胞。 胞浆内有一特征性的网球拍样颗粒 (Bibeck颗粒)亦称郎格罕颗粒。
皮损可以分为原发疹(皮肤病理变 化直接产生的结果)及继发疹(是由原 发性皮损转变而来或因搔抓、感染所引 起)两种。
皮损 skin lesion 原发皮损 primary lesion 由皮病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 对诊断意义重大。 继发皮损 secondary lesion 由原发皮损演变而来,对诊断意 义较小。 注意:两者有时不能截然分开
角质形成细胞正常细胞周期
remember!
正常的角化 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表面约14天 由颗粒层移行至角质层表面约14天 正常表皮更替时间约为28天
2、棘层(pricle cell layer) :
由4~10层多角形细胞所组成。由于 胞浆有多个棘状突起故称为棘细胞,胞 体比较透明,核染色质比基底细胞核染 色质少。相邻细小突起形成桥粒。在棘 细胞间可散有郎格罕细胞 (Langerhanˊs cells )。
3、Merkel细胞(merkel cell):
在皮肤感觉敏锐的部位(如指尖和 鼻尖)密度较大。 目前认为merkel细胞很可能是一个 触觉感受器。
4、 未定型细胞(indeterminate
cell) 常位于表皮下层,其特点是没有黑 素体及Langerhanˊs颗粒。此种细胞可 能分化为Langerhans细胞。也可能是黑 素细胞前身。
3、颗粒层(stratum gramulosum):
由2~4层扁平或菱形细胞所组 成,胞浆内充满粗大,深嗜碱性的透 明角质颗粒。其厚度与角质层厚度一 般成正比。
4、透明层(stratum lucidum):
在掌跖皮肤角质层厚的部位, 由2~3层细胞组成。在HE染色切片 中,表现为一均匀一致的嗜酸性带, 称为透明带或透明层。
皮脂腺分布广泛,分泌物具有滋润 皮肤和毛发的作用。 皮脂腺的发育及分泌活动主要受雄 激素的影响,它并不直接受神经的支配。
3、汗腺:
分作大小汗腺两种。
①小汗腺:
几乎遍及全身。其导管多在表皮内呈 螺旋状直行,开口于皮肤表面。 受交感神经支配,有分泌汗液,调节 体温的作用。
②大汗腺(又称顶泌汗腺): 仅分布在腋窝、包皮、阴囊、小阴 唇、会阴等处。多在皮脂腺开口的上方 开口于毛囊。 分泌物为乳状液,本身没气味,如 被细菌分解后产生刺鼻气味,是为狐臭。 受性激素影响。
毛发由角化的角质形成细胞所 构成。 全身皮肤除掌跖、指(趾)末 节伸侧,唇红、龟头、包皮内侧及 阴蒂外均有毛发。
毛发生长周期
•生长期 3y •退行期 3w •休止期 3m •正常人每日可脱落100根头发
根据有无髓和有无黑色素可分为毳 毛、短毛、长毛。 所有毛囊的活动均呈周期性,即分 为生长期(占头发85%),退行期(仅 占头发的1%),休止期(占头发14%)。 毛囊下部随不同生长周期而变化。
5、角质层:
位于表皮最上层,由5~10层已 死亡的扁平细胞(为扁平、无核、嗜 酸性染色的角质化细胞)组成。 在掌跖部可厚达40~50层。 起主要的屏障和保护作用。
(二)非角质形成细胞
1、黑素细胞(melanocyte)
来源于外胚叶的神经嵴、具有合成 黑色素的作用,位于基底细胞层,约 8~10个基底细胞间有一个黑素细胞。
第三章 皮肤的功能(自学)
屏障功能 吸收功能 感觉功能 分泌排泄 体温调节 代谢功能 免疫功能
思考题 1.皮肤如何防护光线? 2.比较不同部位皮肤的吸收 差异。 3.what is the meaning of 'skin immune system'?
第四章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临床表现 • 症状(主观感觉) 体征(皮疹)重点掌握 诊断 内科诊断学+专科查体
三、皮下组织
(Subcutaneous tissue)
又称皮下脂肪层,由疏松结缔组织 和脂肪小叶组成。此层还有汗腺、毛 根、大的血管网、淋巴管和神经。 皮下脂肪层具有保温、缓冲机械震 荡、参与体内脂肪代谢等功能。
四、皮肤附属器
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毛囊、
大小汗腺、皮脂腺与指(趾)甲
等。
1、毛发与毛囊 (Hair and Hair follicle)
第一节 皮肤的结构
皮肤(skin):位于体表,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2 2 面积:成人1.2m2~2.0m 约0.21m 。 厚度:0.5mm~4mm ,随年龄、部位不同。 厚度:0.5~4mm,眼睑最薄,掌跖部最厚


隆起的称为皮嵴,凹下的 重量:占总体重的16%。 称皮沟,皮沟和皮嵴组成 表面:有皮纹。 指纹,受遗传因素决定, 其形状因人而异,各不相 同,终生不变

一、表皮(epidermis)
表皮来源于外胚层,属于复层鳞 状上皮。表皮由两大类细胞组成。即 角质形成细胞(角朊细胞 keratin- ocytes KC) 与 非角质形成细胞 ( non-keratinocytes,或树枝状细 胞dendritic cells )。树枝状细胞 包括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 Merkel细胞。
(一)角质形成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可以产生角质蛋 白、根据它的不同分化过程及细 胞形态分为五层,即基底细胞层、 棘细胞层、颗粒细胞层、透明层 及角质层。
1、基底层(basal cell layer):
仅一层基底细胞,呈圆柱状或立方形, 核较大,卵圆形,细胞嗜碱性兰染。呈 栅栏状排列于其下的基底膜上。它是生 发细胞,代谢活跃,不断有丝状分裂, 产生子细胞以更新表皮。
二、真皮 (Dermis)
由中胚层分化而来,主要由结缔组织 组成,包括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及基质, 分为两层,即乳头层及网状层。
神经、血管、淋巴管、肌肉、毛囊、 皮脂腺及大、小汗腺均位于真皮结缔组 织内。 厚度约为表皮的15~40倍。
1、胶原纤维:
在真皮结缔组织中,胶原纤 维最为丰富。乳头层的胶原纤维 纤细,排列紊乱。网状层的胶原 纤维束粗厚,多与表皮平行走向。 HE染色呈深红色。
第一节 皮肤的结构
表皮 真皮 皮下组织 皮肤附属器 皮肤血管、淋巴管、肌肉和神经。

皮 肤
皮肤的组织学
一· 表皮 (epidermis) 来源于外胚层,属于复层鳞状上皮。

由2种细胞构成 1、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 2、非质形成角朊细胞(non-keratinocytes)
一、症状:
患者主观感受到的不适称症状。
主要有痒、痛、烧灼、麻木等感 觉。其它还有刺痛,异物感,对温度 及接触异物的易感性增加或降低等。 另外,皮肤病还可有寒战、发热 、 乏力、食欲不振及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二、体征:
即皮肤损害,亦称皮损,是指客观 存在、可看到或触摸到的皮肤黏膜及其 附属器的改变。
3、斑块:
为较大的或多数丘疹融合而 成的直径大于1厘米的扁平、 隆起的浅表性损害。
4、水疱:
为高出皮面的内含液体的 限局性、腔隙性损害。
5、脓疱:
是含有脓液的疱,大多由 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但少数 可由非感染因素引起。
6、结节:
为圆形或类圆形、局限、实性、 深在性损害,病变常深达真皮或 皮下组织,可稍高出皮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