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共36张PPT)

甲午 中日 战争
原因: 日本的侵略扩张政策
经过: 黄海战役—威海卫战役 结果: 签订《马关条约》
内容: (一厂、二亿、三地、四口) ①赔款②割地③增开通商口岸④设工厂
影响: 它大大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半殖 民地化程度。
材料一 下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 号上签订条约的场景。
2、 主要内容
(内容:一厂、二亿、三地、四口)
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进一步向内地深入
苏州
汉口
上海
重庆
沙市
杭州 宁波 福州
广州
厦门
项 《马关条 《南京条约》不同 影响

割 地
约辽东》半岛、澎
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想一想?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 为什么会战败?
材料一:
战前,清政府不作认真准备,战争 爆发后极力奉行“避战自保”的方
针,贻误战机。
避战,避战,
坚决的避战!
材料二:在西太后的心目中,颐和园比海军
更重要,因此,每年“由海军经费内腾挪
三 军
三十万两”以建造颐和园。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寿
黄海大战后,实力尚存。由于李鸿章消极避战,言“如违令出 战,虽胜亦罪”。致使北洋舰队失去战机。广大爱国官兵虽誓 死抵抗,但终难挽回败局。日本取得了黄海的制海权。
旅顺惨案
旅顺大屠杀:全城两万余人,仅为日军清理尸体的36人幸免。 美国报纸评论说:『日本国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
(2)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共23张PPT)

《马关条约》
割地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 ②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通商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设厂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 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
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 ——直接原因
1894年5月东学党起义
大清国


应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 帮助镇压,日本也乘机出兵朝 鲜。东学党起义平息后,日本 继续增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到了6月
中旬,日
本在朝军
力已经是
清军的2
倍,中日

战争迫在 眉捷。


1894年7月,日本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 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这场战争使日本获得战争赔款库白 银两亿两,加上日本掠夺的大量舰船、 武器、物资,折合日元5.1亿元,相当 于日本全国一年财政收入的4.5倍。借 这笔巨款,日本进一步发展工业,扩军 备战,其中85%被日本政府充作军费, 日本迅速成为世界级的强国。
疑问:甲午中日 战争,清朝为什么战败?
主观原因:中国制度落
丰岛海战 被迫迎战
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平壤战役 弃城逃走
客观原因:日本蓄谋已久,
黄海战役 辽东岛战役
避战自保 临阵脱逃
且制度先进。
威海卫战役 献船投敌
启示:①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②在反侵略的同时还要反封建
二、瓜分中国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
《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 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 为“赎辽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件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件共24张PPT

A.割让台澎地区
B.允许开办工厂
C.赔偿巨额军费
D.增开四口通商
3、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根本原因是( B )
A.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B.清朝腐败无能、避战求和 C.列强纵容侵略 D.清将贪生怕死
4、“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 冲重围 ,万火丛中呼杀贼。”下列战役中,邓世昌
率领200 余名将士奋勇杀敌,最后壮烈殉国的是B
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 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知识提纲
①原因: 日本为了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甲 ②时间:1894年——————1895年

中 ③经过: 丰岛之战—平壤战役—黄海大战—辽东半岛战

役—威海卫战役
战 争
④结果: 中国战败,被迫签定《马关条约》(时间、代表、内容、影响)
列岛给日本;②赔款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 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③④⑥
课堂巩固:
• 1、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_威_海__卫_战__役__。 • 2、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 • 不平等条约是《_马_关__条_约_》 • 3、甲午战争中,为保护旗舰壮烈牺牲的致远舰管带 • _邓__世__昌_。 • 4、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__瓜_分__中_国__狂潮。 • 5、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
李 鸿 章



1895年中日谈判,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件 (共16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件 (共16张PPT)

邓世昌
致远舰直冲敌舰
有 公 足 壮 海 军 威
致远舰部分官兵
生于1849年,卒于1894 年,近 代著名海军将领,祖籍广东番禺, 黄海海战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 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为国 捐躯。
(3)旅顺战役
• 大连守将不战 而逃,旅顺守 将大多庸懦畏 敌,只有徐邦 道孤军迎敌, 血战四天,终 因寡不敌众而 战败
小结
•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日本为实现称霸世界的 野心,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经过黄海海战、 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清政府战败, 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 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由此,列强掀起了瓜 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民族危 机和社会危机。

《七子之歌.台湾》表达了台湾人民对祖国大陆 母亲的眷恋和强烈要求回归祖国的愿望。在近代, 台湾是如何同祖国母亲分离的?这又给台湾人民 带来了哪些深重的灾难?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 瓜分中国狂潮
一、战争的原因
日本迅速崛起, 对外侵略扩张, 预备征朝侵华, 妄图称霸世界。
二、战争的经过
1.战争爆发
体的36人幸免。美国 报纸评论说:『日本国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
(4)威海卫战役
• 时间:1895年初 • 爱国将领:丁汝昌
• 结果:北洋舰队全 军覆没
三、战争的结果
1、时间地点 2、签署人
3、内容
①割让辽东半岛、台 湾、澎湖列岛 ②赔银二亿两 ③在华设厂 ④增开口岸 (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简表
国别
德国 俄国 法国 英国 日本
“势力范围”
山东 长城以北和新疆 广东、广西和云南 长江流域 福建
割占或租借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共30张PPT)

日军暴行: 屠杀旅顺居民
资料: 英国人阿伦曾亲眼见过日军在旅顺的大屠杀,他在《旅顺
落难记》一书中写道:“日军进城后,满路都是被杀者的尸体,竟辨不 清路来。在一个池塘边,站满了日军,赶着一群老百姓,往池塘里跳。 只见水里有断头的、腰斩的、穿胸的、破腹的,搅作一团。有一个妇女 抱着一个孩子浮出水面,正往岸边爬来,日本兵就用刺刀对准她当心扎
重要战役 平壤战役:1894年9 月,日军分多路围攻 平壤。中国守军奋起 反击,清军将领左宝 贵中炮牺牲。统帅叶 志超弃城逃跑,平壤 陷落。
邓世昌
此 日 漫 挥 天 黄海海战 下 ①时间:1894年9月。 泪 ②交战双方:清政府的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 有 公 足 壮 海 军 威
③地点:黄海海面。 ④经过:北洋舰队将士在战斗中奋勇杀敌,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 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准备 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 ⑤结果:此次海战,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可惜战后李鸿章命令 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门户开放”政策
时间--- 1899年 原因--- 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正忙于和西
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内容---承认各国……同时要求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实质---反映出美国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 矛盾,也形成了各国共同瓜分中国的局面。
课 堂 小 结
日本称霸野心狼,甲午中日战争响。 民族英雄邓世昌,黄海大战英明扬。 《马关条约》又签订,清朝割地赔款忙。 允许日本开工厂,列强纷纷来效仿。“ 瓜分”狂潮又掀起,美国忙于领土争。 无暇东顾不慌张,“门户开放”后来上。 机会均等各国享,中国再遭列强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
材料四:1894年3月,日本外相 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 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 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
二、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
黄海海战
1894-9-中旬
平壤战役
1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9-中旬
丰岛海战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1894-7-25
丰岛海战 标志甲午中日战
争爆发
平壤战役
左宝贵
(1837-1894)
日本因时制宜,实行新政,变革旧法,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国家富强独立于世界才是第
一要务,今天你们国家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当务之急,只有改革旧制,谋行新政,
国家才可相安,否则必然败亡呀!这次战争的胜败早就决定于两国的立国精神之中了。
(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之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2.(张家界中考)黄海海战结束后,光绪帝为海战中壮烈殉国的
海军将领垂泪撰写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位海军将领是( )
A.左宝贵
B.关天培
C.邓世昌 D.丁汝昌
3.(遂宁中考)“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
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
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与《马关条约》哪项内容直按相
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你们选拔官吏要通过考试,考试必考文艺,文章写得好的就
会升官,文艺优劣是你们升迁的依据,可是你们从来不看实际效果现在还在孤傲自大,
怎么可以立足于当今世界呢?
想想30年前,我们日本,国事沉沦,遭遇何其心酸,任人宰割,可是最终我们日
本能砸碎西方的枷锁,免除被殖民的命运,想必你是知道原因的?在危难之时,我们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甲午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甲午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共28张PPT)

给日本。
(失去更多领土、台湾的战略地位)
赔款
②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加重财政负担)
通商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深入到内陆)
设厂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 输出为主)
影 响 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
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左宝贵
一、甲午中日战争——过程(黄海战役)
1894年9月,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舰艇十余艘护送援军至大东沟。正当北 洋舰队准备返航旅顺时,遭到日本联合舰队的袭击,中日海军就此展开大战。
清国北洋舰队
提 督:丁汝昌
(定远舰)
日本联合舰队
总司令:伊东佑亨
(松岛舰)
人数 战舰
日 军
3916
12艘
清 军
2126
结果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一、甲午中日战争——结局
中国制度落后 清政府的腐败
落后就要挨打,在反侵 略的同时还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岛战役 威海卫战役
概括
被迫迎战 弃城逃走 避战自保 临阵脱逃 献船投敌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时 间 1895年
人 物 李鸿章
内容
割地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割让辽东半岛的条款损害了沙 皇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利益,为 了防止日本独霸东北,《马关 条约》条约签订6天后,在俄 国、法国、德国三国的干涉和 反对下,日本被迫放弃割让辽 东半岛。
三、瓜分中国狂潮
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 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三、瓜分中国狂潮
代表清政府的 三个人物
一、甲午中日战争——结局(威海卫战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件(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件(共20张PPT)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满蒙 中国
台湾
大陆政策: 亚洲乃至全世界
朝鲜
日本
岛国,人多,地少,
市场狭小,资源缺 乏。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确 定了先侵占台湾,再侵 占朝鲜,再侵占满蒙, 继而侵占整个全中国。
明治维新,走上资
本主义道路 ,国力 日强。
蓄谋已久的战争
黄海战役 平壤战役 辽东战役
过程: 提出照会
结果: 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勒 索白银3000万两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北极熊代表俄国; 虎代表英国; 肠代表德国; 大青蛙代表法国; 太阳代表日本。
图的东南部有一只秃鹰 正向中国飞来,它代表美国, 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 “迟到者”,但它不会吃其 它帝国主义国家的残羹剩饭 就善罢甘休,而是另有企图 和阴谋的……
一 八 九 五 年
赔偿日本军费 二亿两白银
增开重庆、沙市、苏 杭四口为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 商口岸开设工厂
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内容比较 《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
《马关条约》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东南沿海5个口岸
赔款二亿两白银
开放长江流域4个口岸
协定关税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 等的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台湾人民誓死捍卫台湾的壮烈誓言
决愿 不人 愿人 《拱战 台手死 民而而 布让失 告台台 》 ——
三、瓜分中国狂潮
三国干涉还辽
原因: 《马关条约》损害了俄、德、法三 国的侵略权益 武力强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