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样本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骨伤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完整word版)骨伤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沛县中医院骨伤科2016年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骨伤科二〇一六年一月修订目录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1)一、病名 (1)二、诊断 (1)(一)疾病诊断 (1)(二)疾病分期 (2)(三)证候诊断 (2)三、治疗方案 (2)(一)手法治疗 (2)(二)辩证使用中药和中成药 (3)(三)牵引疗法 (4)(四)针灸疗法 (4)(五)手术治疗 (4)(六)护理 (4)四、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5)五、疗效评价 (5)(一)评价标准 (5)(二)评价方法 (5)桡骨下段骨折(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7)一、病名 (7)二、诊断 (7)(一)疾病诊断 (7)(二)证候诊断 (7)(三)骨折分期与分型 (8)三、治疗方案 (8)(一)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 (8)(二)手术治疗 (10)(三)药物治疗 (10)(四)康复治疗 (11)(五)护理 (11)四、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11)五、疗效评价 (12)(一)评价标准 (12)(二)评价方法 (12)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病名:腰痹病 TCD编码:BMY091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 ICD-10编码:M51.202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4)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5)腰部活动受限,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踇背伸或趾屈肌力可减弱。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腰痹病(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中医诊疗方案

腰痹病(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中医诊疗方案

腰痹病(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年发布的《中医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1]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1)有下腰痛病史,多见于老年人。

(2)腰腿痠楚、重着、疼痛,下肢麻木不仁、痿软无力,二便失调。

风寒痹阻者痛重着,时轻时重;气虚血瘀者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肝肾亏虚者腰腿酸痛,无力,形羸气短,肌肉瘦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2009年发布的《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3]。

(1)有反复下腰痛病史,多见于中老年人。

(2)可有持续的下腰痛、骶部疼痛、下肢痛,症状的轻重常与体位有关。

(3)间歇性跛行是本病最典型临床特征,90%以上患者有此症状。

直立或行走数十米至数百米后即出现腿痛无力等症状,弓腰或蹲坐后可缓解,被迫采取休息、下蹲后症状很快缓解,可继续行走,至出现同样症状时再休息。

(4)本病的症状与体征常常不一致,一般主观症状重,客观体征较轻。

主要体征:脊柱侧弯,病变节段压痛,腰椎后伸受限,腰椎后伸试验阳性。

病变节段神经支配区出现感觉减弱或消失,踇趾背伸或跖屈肌力减弱,下肢肌肉萎缩,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马尾神经受压则可出现鞍区麻木、肛门括约肌松弛,提睾反射及肛门反射减弱。

(5)影像学检查X线正位示左右关节突不对称,关节突肥大,椎体旋转、侧弯。

侧位示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牵张性骨刺,椎体间有前后滑移,椎曲异常。

CT检查可显示椎管骨性结构形态异常改变,椎管狭窄程度。

MRI检查显示病变节段硬脊膜囊及神经根受压程度。

(二)分型诊断[4]1.椎间盘型:多个椎间盘退变,后纵韧带钙化,黄韧带肥厚,引起椎管狭窄。

特点为X线摄片示腰椎椎曲变直或反弓,CT或MRI检查示多个椎间盘膨出或突出,后纵韧带钙化,黄韧带肥厚,关节突关节增生内聚,硬膜囊受压。

2.滑脱型:腰椎峡部裂,腰椎退行性变,关节突关节紊乱,周围韧带松弛,椎间隙不稳,椎体滑移,导致椎管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可减弱。

娇娇.lnk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三)证候诊断1.血瘀气滞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2.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3.湿热痹阻证:腰筋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

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

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等症。

二、治疗方案(一)手法治疗1.松解手法,包括点法、压法、摇法、滾法、推法、掌揉法、拍法、弹拨法等。

2.整复类手法,包括俯卧拔伸法、斜扳腰椎法、牵引按压法等。

(1)俯卧拔伸法:术者一手按压患者腰部,另一手托住患者两腿或者单腿,使其下肢尽量后伸。

腰痹症中医诊疗方案

腰痹症中医诊疗方案

腰痹病(腰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1.临床表现:腰关节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活动障碍.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的x线特点表现为脊柱侧凸,椎体边缘增生及椎间变窄等均提示退行性病变.如发现腰骶椎结构异常(移行椎、椎弓根崩裂、脊椎滑脱)说明相邻椎间盘将会由于应力增加而加快变性,增加突出机会。

此外可发现有误结核,等骨病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

4.具体诊断标准(1)近1个月内反复腰关节疼痛或伴有下肢放射头疼.(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表现为脊柱侧凸,椎体边缘增生及椎间变窄等均提示退行性病变。

(3)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2000个/m1(4)常见于20—50岁老年人发病率低长期弯腰劳动或长期坐位工作史。

(5)坐骨神经痛、马尾神经受压症状。

(6)活动时加重(感)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1)+(2)条或(1)+(3)+(5)+(6)条或(1)+(4)+(5)+(6)条,可诊断腰肢间盘突出。

(二)疾病分期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腰节疼痛,多见于腰椎4—5、腰5—骶椎1两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关节活动可。

中期:疼痛较重,可合下肢放射痛,患侧肌力下降,及活动受限,压痛,X线表现有轻度椎管狭窄.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患肢发射痛伴患侧肢体麻木不仁,支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阳性,患侧肌力明显降低x线表现椎管中重度狭窄,神经压迫症状严重,髓核突出等.(三)证候诊断1.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2.风湿热痹证: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

医院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医院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医院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1-001.9-94)。

中医病名参照《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657-1995)。

西医病名ICD-10编码为M51.202。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试验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特色与优势指南》(罗云坚、孙塑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腿痛重于腰痛,腿痛是典型的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

(2)按神经分布区域的皮肤感觉麻木。

(3)直腿提高较正常减少50%,兼或有好腿抬高试验阳性,作弓弦试验即腘窝区域指压神经引起的远近两端的放射痛。

(4)出现四种神经体征中的两种征象(肌肉萎缩、肌无力,感觉减退和反射减弱)。

(5)与临床检查一致的影像学检查发现,包括椎管造影,CT或MRI.(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三)证候诊断1.血瘀气滞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弦或沉涩。

2.寒湿痹阻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静卧痛不减,日轻夜重,受寒及阴雨疼痛加重,肢体发凉。

诊疗规范

诊疗规范

中医理疗科诊疗规范(一)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概述】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综合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以L4-5、L5-S1间隙,发病率最高。

属中医之腰痛病、痹病范畴。

【临床表现】一、症状与体征1.腰痛与放射性腿痛特点:①.根性放射痛。

②.疼痛与腹压有关。

③.疼痛与活动、体位有明显关系。

2.跛行患肢不能正常迈步及负重,常需扶拐行走。

3.腰肌痉挛、脊柱畸形和活动受限。

4.棘突间旁侧压痛与放射痛。

5.神经功能损害。

①运动:受累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发生萎缩。

②感觉:受累神经根分布区可出现感觉过敏、减退或消失。

③反射减弱或消失。

二、常用检查方法及体征1.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 征)阳性,2.直腿抬高加强试验3.屈颈试验及挺腹试验阳性三、辅助检查1.血常规及风湿组合加肝肾功能2.X线检查:腰椎正侧位片,腰间盘CT或MRI【诊断】参照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版的《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执行: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2.常发生于青壮年;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4.脊柱侧弯,腰生理孤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曲度变直,病变椎间隙可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膨出)部位及突出(膨出)程度。

附西医日本McCulloch诊断标准(1980年)(1)腿痛比腰痛明显,疼痛主要局限于坐骨神经或股神经支配区;(2)神经分布皮区感觉异常;(3)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角度小于正常的50%;或健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4)具备肌肉萎缩、无力、感觉减退以及腱反射减弱等4项中的2项;(5)与临床表现相符的影像学特征(MRI、CT显示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模版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模版

宜章县中医医院骨一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2013年修订)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在退行性变过程中,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为骨科常见病之一。

属中医学的“腰腿痛”、“腰脚痛”、“痹痛”、“偏痹”“肾亏”等范畴。

一、诊断本病证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进行诊断。

(一)诊断依据: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生理孤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影像学检查: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

CT、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间站立、行走。

(三)证候诊断:中医证候分类:1、血瘀气滞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

舌质暗紫或暗红,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2、寒湿痹阻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静卧痛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加重,得热则减,肢体发凉。

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弦紧或弦缓。

3、湿热痹阻证:腰筋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

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腿膝乏力、不耐劳,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

2012腰痹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2012腰痹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2012版)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

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
学中“腰痛”或“腰腿痛”“痹症”范畴。

一、病名:中医病名:腰痛病
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生理孤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可减弱。

娇娇.lnk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三)证候诊断1.血瘀气滞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2.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3.湿热痹阻证:腰筋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

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

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等症。

二、治疗方案(一)手法治疗1.松解手法,包括点法、压法、摇法、滾法、推法、掌揉法、拍法、弹拨法等。

2.整复类手法,包括俯卧拔伸法、斜扳腰椎法、牵引按压法等。

(1)俯卧拔伸法:术者一手按压患者腰部,另一手托住患者两腿或者单腿,使其下肢尽量后伸。

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方案

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方案

XXX中医医院骨伤科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方案骨伤科二〇一三年一月修订目录腰痹病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方案 0一、病名 0二、诊断 0(一)疾病诊断 0(二)疾病分期 0(三)证候诊断 (1)三、术前中医治疗方案 (1)(一)辩证使用中药汤剂及中成药 (1)(二)针灸治疗 (2)(三)推拿治疗 (2)(四)功能锻炼 (2)四、术后中医治疗方案 (2)(一)内治法 (2)(二)其他疗法 (3)五、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3)六、疗效标准 (3)腰痹病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病名:腰痹病TCD编码:BMY091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编码:M51.202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4)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5)腰部活动受限,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踇背伸或趾屈肌力可减弱。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2)在L4、L5或L5、S1棘间韧带侧方有明显的压痛点,同时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

(3)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趾肌力减退,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4)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2012腰痹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2012腰痹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2012版)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

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学中“腰痛”或“腰腿痛”“痹症”范畴。

一、病名:中医病名:腰痛病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生理孤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西医诊断标准:《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生理孤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腰痹诊疗方案.doc

腰痹诊疗方案.doc

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生理孤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实用骨科学》(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主编,第三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年)。

(1)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小腿或足,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2)腰椎棘突旁有明显压痛点,同时有放射性痛至小腿或足。

(3)伸拇(趾)肌力减弱,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胫后肌腱及跟腱反射减弱。

(4)X线平片排除其它腰椎病变。

(5)CT/MRI检查结果与临床相符。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三)证候诊断1、血瘀气滞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紧涩或脉弦。

2、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3、湿热痹阻证:腰筋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病名:腰痛病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二、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突出症诊断标准: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2.常发生于青壮年;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4.脊柱侧弯,腰生理孤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6. 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部位及程度或MRI确诊。

病例排除标准:1.合并腰椎肿瘤、结核、骨折者;2.其他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痛者;3.髓核突出严重压迫马尾神经者;4.两次以上椎间盘切除术或胶原化学溶盘术者;5.妊娠及严重心、肺疾病者。

(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际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2.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3.脊柱侧弯,腰生理孤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4.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5.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三、中医治疗原则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四、中医治疗方案(一)内治法1. 瘀血阻络型:症状:腰部疼痛,疼痛固定不移,痛有定处,夜间痛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2. 肝肾亏虚型:症状:腰部酸软无力,疼痛绵绵,劳累后加重,舌质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3. 寒湿痹阻型:症状:腰部冷痛,疼痛加剧,阴雨天加重,舌苔白腻,脉沉迟。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2022年版)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2022年版)

(依据重点专科检查要点修改,按照公文字体排版)针灸推拿科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2022年版)一、病名中医病名:腰痛(TCD编码:A17.42)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编码:M51.202)二、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4)。

(具有下列4条或4条以上即可诊断为腰痛病)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3)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4)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足趾背伸力减弱;(5)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相连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可能有骨赘增生。

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脊柱源性疼痛学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中国疼痛专家共识2020》。

诊断必须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症状和体征反映的受累节段神经应与MRI或CT显示突出物压迫的神经支配区域相符。

诊断标准:①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位置与相应受累神经支配区域相符;②下肢感觉异常,相应受累神经支配区域皮肤浅感觉减弱;③直腿抬高试验、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健侧直腿抬高试验或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④腱反射较健侧减弱;⑤肌力下降;⑥腰椎MRI或CT显示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与症状、体征受累神经相符。

前5项标准中,符合其中3项,结合第6项,即可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三)疾病分期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腰活动受限,站立、行走困难、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部疼痛缓解,活动改善,主要为下肢放射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耐久行、久站、久坐。

(四)中医证候诊断1、气滞血瘀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

痹证(腰椎间盘突出症)2012年度中医诊疗方案

痹证(腰椎间盘突出症)2012年度中医诊疗方案

痹证(腰椎间盘突出症)2012年度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3.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4.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和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可减弱。

5.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腰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三)证候诊断1.血瘀气滞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点,舌苔薄白,脉弦涩。

2.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

3.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

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细而数。

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肢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等症。

二、治疗方案(一)推拿疗法1.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理筋整复。

2.治疗手法松解类手法:(1)病人俯卧,用一指禅推法、滚法、按法、揉法、弹拨法等,施治于腰部、患侧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以放松肌肉,松解粘连,活血止痛。

(2)以拿法拿揉下腰部及患椎两侧的膀胱经。

(3)以拇指、掌根或肘尖点按揉患椎旁痛点,由轻而重1~2分钟,然后点按肾俞、大肠俞、气海俞、环跳、风市、委中、阳陵泉、承山、承筋、昆仑等穴,以舒通经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样本
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以后,因某种原因(损伤、过劳等)导致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连同髓核一并向外膨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腰痛和一系列神经症状者,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痹症范畴。

一、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疗疗效标准ZY/T001.1-94 第214 页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减弱。

6.X 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

CT 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术前中医治疗方案:
1.气滞血瘀证
症状:患者腰腿痛如刺,日轻夜重,痛有定处,痛处拒按,腰部板硬,俯卧转侧艰难,大多近期有腰部外伤史,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组成:羌活、独活、秦艽、桃仁、红花、地龙、甘草、牛膝、防己各10g,川芎15g,当归20g,五灵脂30g,制没药、制香附各6g。

临证加减:痛甚者加川乌9g 草乌9g。

2.寒湿阻络证
症状:患者腰腿冷痛,受寒及阴雨天加重,肢体发凉,喜暖怕冷,舌质淡,苔白滑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治法: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组成:独活(9g)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各6g) 荆芥9g 白芷6g 干姜6g 临证加减:冷甚者加附子10g 鹿角胶12g
3.湿热阻络证
症状:腰筋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方药:大秦艽汤或当归拈痛烫加减。

川芎,独活,当归,白芍,地龙,甘草,秦艽,羌活,防风,白芷,黄芩,白术,茯苓,生地,熟地等。

4.肝肾亏虚证
症状: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干肾阳虚证。

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
而数。

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胖淡,脉沉细无力等症。

治法: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方药:阳虚证推荐方药:右归丸加减。

山药,山萸肉,杜仲,附子,桂枝,枸杞子,鹿角胶,当归,川芎,狗脊,牛膝,川断,桑寄生,菟丝子等。

阴虚证推荐方药:虎潜丸加减。

知母,黄柏,熟地,锁阳,龟甲,白芍,牛膝,陈平,当归,狗骨等。

三、术后中医治疗方案
(一)内治法
治当益气化瘀,术后局部瘀血阻滞,气血不通,因瘀久影响气的流通和化生,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日久可见气血亏虚,同时伤后兼顾补益气血,使气血旺盛,气足则能行血,气血充足,筋骨得养,有利于损伤的康复。

治法:活血化瘀,补益气血。

方药:身痛逐瘀汤和四君子汤加减。

组成:羌活、独活、秦艽、桃仁、红花、地龙、甘草、牛膝、防己、白芍、熟地各10g,川芎15g,当归20g,五灵脂30g,制没药、制香附各6g。

临症加减:伴刺痛者加红花9g 蜈蚣3 条。

(二)中成药及其他疗法:
1.中成药治疗:
a.风寒湿型中成药治疗:附桂骨痛胶囊4 粒3/日口服。

b.气滞血瘀型中成药:根痛平冲剂,1 袋,2/日口服。

c.虚寒型中成药:痹祺胶囊4 粒3/日口服。

2.卧硬板床休息。

3.中药热奄包治疗2次/日,中频脉冲电治疗2次/日,十天一疗程。

4.中药蒸汽浴熏洗1次/日,10 天一疗程。

蒸气浴方:青风藤15g 海风藤15g 五灵脂24g 透骨草15g
蚕砂15g 伸筋草24g 香附30g 川芎24g 乳香15g 川乌15g
赤芍24g 没药15g 桃仁24g 干姜15g 草乌15g 独活24g
秦艽15g 羌活15g 木瓜15g 川牛膝15g 杜仲15g
5.微波照射腰痛部位。

6.针灸治疗选穴:大肠俞、肾俞、环跳、阴市、委中、承山、昆仑等穴。

疼痛局部采用艾条灸,每日1 次,每次留针30 分钟,10 天一疗程。

7.推拿治疗:解除肌肉痉挛、镇痛和提高局部组织痛阈,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介质和代谢产物的吸收和排泄,有利于病变组织的修复,增强腰腿部的肌力。

8.练功活动:腰腿疼痛症状减轻以后,应积极进行腰背肌的功能锻炼,可采用飞燕点水、五点支撑练功,经常后伸、旋转腰部,直腿抬高或压腿等动作,以增强腰腿部肌力,有利于腰椎的平稳稳定。

四、疗效标准
1.治愈:腰腿疼痛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恢复正常工作。

2.显效:腰部疼痛部分消失,无明显压痛点,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基本恢复正常工作。

3.有效:有轻度腰腿疼痛,直腿抬高试验可以阳性,部分恢复工作。

4.无效:腰腿疼痛无好转,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不能胜任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