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合集下载

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证候:高热不退,右下腹痛剧烈,压痛明显,伴有恶心呕吐,腹泻便秘交替,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治法:清热解毒,通腑泻热。

方药:清热解毒汤加减。

热毒重者加连翘、金银花、野菊花;腹泻便秘交替者加枳壳、厚朴、生大黄。

二)中医治疗注意事项1、手术前期应根据患者证候予以中医治疗,以改善患者病情,减少手术风险。

2、手术后期应根据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予以中医调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3、中医治疗应与西医治疗相结合,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颈部肿瘤的症状和检查颈部出现单个或双侧半圆形肿块,表面光滑,随吞咽上下移动,无疼痛和压痛。

在出血时,肿块可能会迅速增大并伴随胀痛。

肿块增大时,可能会出现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

这种病多见于青中年妇女。

超声波检查显示甲状腺内有实质性肿块或液性暗区。

血清三碘甲状腺原胺酸(T3)、血清四碘甲状腺原胺酸(T4)及促甲状腺素(TSH)的检查可了解甲状腺功能。

2.西医诊断标准这种疾病多见于40岁以下的妇女。

按形态学可分为滤泡状和状囊性腺瘤两种。

颈部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结节状肿块,多为单发。

质稍硬,表面光滑,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

大部分病人无任何症状。

腺瘤生长缓慢。

当状囊性腺瘤因囊壁血管破裂发生囊内出血时,肿瘤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局部出现胀痛。

超声波检查显示甲状腺内有实质性肿块或液性暗区。

3.围手术期中医治疗一)中医辨证论治气滞痰凝证:颈部肿块,不红、不热、不痛,随吞咽上下移动,可有呼吸不畅或吞咽不利。

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

苔薄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解郁,化痰软坚。

方药:逍遥散合海藻玉壶汤加减。

气阴两虚证:颈部肿块柔韧,随吞咽上下移动,常伴性情急躁,易怒,怕热,XXX,口苦,心悸,失眠,多梦,手颤,善食,消瘦,月经不调。

舌红,苔薄,脉弦。

治法:益气养阴,软坚散结。

方药:生脉散合海藻玉壶汤加减。

二)中成药五海瘿瘤丸:软坚消肿。

用于痰核瘿瘤,瘰疠,乳核,甲状腺肿等症。

症瘕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症瘕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痛经(子宫腺肌病)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妇科临床研究》(肖承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病史:有随月经周期规律性发作的以小腹疼痛,呈现继发性、渐进性痛经的特点。

(2)临床表现:继发性、渐进性痛经。

腹痛多发生在经前1-2天,行经第1天达高峰,可呈阵发性痉挛性或胀痛伴下坠感,严重者可放射到腰骶部、肛门、阴道、股内侧。

甚至可见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等晕厥之象。

(3)妇科检查:盆腔检查发现内异症病灶或/和子宫增大、压痛。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症状:痛经;月经异常(可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及不规则出血);(2)妇科及辅助检查:子宫增大、压痛等;影像学检查(盆腔B超)、血清等提示。

CA125二、治疗方案(一)术前中医治疗1、肠道准备:中药内服:潘泻叶30g手术前一天开水泡服。

中药灌肠:小承气汤200ml于手术前一天晚上灌肠,手术前行清洁灌肠。

(二)术后中医治疗1、术后第三天开始服用术后饮:太子参30g 枳壳15g 川厚朴15g 大黄5g(后下)莱菔子15g2、辨证施治(1)、脾虚气滞:腹胀,甚则全腹胀气难忍,一般首先出现;后者表现为纳减,乏力,舌淡胖苔腻,脉弦或濡细。

治法:理气通腑、健脾化湿。

方药:香砂六君子加行气药组成:木香10g 砂仁6g 茯苓15g 党参20g 白术15g 槟榔12g 枳壳12g 莱菔子 15g 大腹皮10g(2)、气血两虚:头晕,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心悸失眠,低热,舌质淡,脉细。

治法:补气升阳、和脾调中、清热解毒化瘀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组成:黄芪30g 党参20g 白术15g 当归12g 川芎15g 柴胡10g 陈皮6G 青蒿12g 白薇15g 蒲公英20g 丹参20g3、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术后切口感染(化脓切口)除外治法:补中益气,养血生肌方药:黄芪甘草汤加减组成:黄芪20g,甘草5g,人参10g、当归10g,橘皮6g,升麻3g,柴胡3g,白术10g。

症瘕(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症瘕(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癥瘕(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癥瘕(子宫肌瘤)二、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一)诊断依据:1、月经改变:为最常见症状,表现为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流血等。

2、腹部巨块:如肌瘤较大,患者能自己触及下腹部有块物。

3、白带增多伴腹痛、腰酸、下腹坠胀。

5、全身症状:常可出现尿频,排尿障碍,尿潴留及便秘,大便困难。

6、不孕;继发性贫血。

8、辅助检查:妇科双合诊、三合诊检查及B超检查均可确诊;需排除卵巢肿瘤、妊娠及尿潴留所致下腹包块。

三、治疗方案治疗原则:重在辨气病、血病、新病、久病,病在气者,理气行滞为主佐以理血,病在血者,以活血破瘀散结为主,佐以理气。

并需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不可猛攻,俊伐,以免损伤元气。

(一)术前中医治疗1、气滞:小腹胀满,积块不坚,推之可移,或上或下,痛无定处,苔薄润,脉沉弦。

治法:行气导滞,活血消症。

方药:香棱丸加减。

组成:木香15g 丁香15g 三棱15 枳壳15g 青皮15g 川楝子15g 茴香10g 莪术10g2、血瘀:胞中积块坚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面色晦暗,肌肤乏润,月经量多或经期延后,口干不欲饮,舌边瘀点,脉沉涩。

治法:活血散结,祛瘀消症。

方药:桂枝茯苓丸加味。

组成:桂枝15g 茯苓15g 丹皮15g 桃仁15g 王不留行30g 泽兰10g 黄芩15g玄胡15g三七15g 赤芍15g3、痰湿:下腹包块时或作痛,按之柔软,带下较多,色白粘腻,形体畏寒,胸脘痞闷,小便不当,舌苦白腻,舌质暗紫,脉细弱或沉滑。

治法:理气化痰,破瘀消症。

方药:开郁二陈汤加味。

组成:制半夏15g 陈皮15g 茯苓15g 青皮15g川芎15g 莪术15g 木香10g 槟榔15g甘草3g 苍术10g 生姜10g 香附15g (二)术后中医治疗1、脾虚气滞:腹胀,甚则全腹胀气难忍,一般首先出现;后者表现为纳减,乏力,舌淡胖苔腻,脉弦或濡细。

肛肠科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与方案

肛肠科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与方案

中医院肛肠科痔(混合痔)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中医病名:痔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西医病名:混合痔。

(1)症状:①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

亦可表现为手纸带血。

②脱垂:便后颗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都可能脱出。

③肛门不适感:包括肛门坠胀、异物感、瘙痒或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二)证候诊断1.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2.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3.气滞血瘀证: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涩。

4.脾虚气陷证:肛门松弛,内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还纳。

便血色鲜或淡,伴头晕、气短、面色少华、神疲自汗、纳少、便溏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二、痔手术前后中医干预治疗(一)辩证选择口服汤剂或中成药适用于I度、II度内痔,或痔核嵌顿继发感染,或年老体弱的内痔患者,或兼有其他慢性病,不宜手术者,及痔术后患者,使用时需辩证分型论治。

1.风热肠燥证治法:清热祛风,凉血止血方药:凉血地黄汤加减,黄柏、知母、鲜生地、当归、槐角、荆芥炭、地榆炭、丹皮、玄参、火麻仁、郁李仁、生大黄(后下)。

2.湿热下注证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方药:龙胆泻肝汤、五神汤加减,龙胆草、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生地黄、当归、桅子、黄芩、地榆炭、槐花、甘草。

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全文剖析

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全文剖析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一.术前中医干预:(一)因阴道流血过多暂不适宜行宫腔镜手术,干预措施如下:1.中药口服a. 脾虚:治法:补气摄血,养血调经。

方药:固本止崩汤加减人参12g 黄芪30g 白术15g 熟地30g 当归12g 黑姜15gb.气虚血瘀:治法:健脾补肾,化瘀止血方药:参芪失笑散加减党参15g 熟地黄30g 炒白术15g 当归6g 炙黄芪 15g 桂枝 12g 乌贼骨15g 升麻12g 蒲黄15g 五灵脂15g旱莲草 12g 菟丝子20gc.肾阳虚证治法:温肾固冲,止血调经。

方药:右归丸加减。

制附子15g 肉桂15g 熟地黄30g 山药15g 山茱萸15g 枸杞15g 菟丝子20g 鹿角胶12g 当归12g 杜仲15gd.肾气虚证:治法:补肾益气,固冲止血。

方药: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党参、黄芪、阿胶熟地黄30g 肉苁蓉15g 枸杞15g 覆盆子12g 菟丝子15g 当归12g 桑寄生12g 艾叶12g 党参15g 黄芪30g阿胶12ge.实热证治法:清热凉血,止血调经。

方药:清热固经汤加味。

黄芩15g 焦栀子12g 生地30g 地骨皮15g 地榆20g阿胶12g 陈棕炭15g 炙龟板15g 牡蛎粉12g 生甘草12gf.虚热证:治法:养阴清热,固冲止血方药:上下相资汤人参12g 沙参15g 玄参12g 麦冬15g 玉竹12g 五味子12g 熟地黄20g 山萸肉15g 车前子12g 牛膝12g2.针灸治疗:针刺取穴:足三里、关元、中极、三阴交、血海、子宫、地机、太溪、气海、丰隆、隐白3.耳穴压豆:取穴:内生殖器、内分泌、脾、肾、交感4.中药穴位贴敷:【取穴】神阙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肾俞腰阳关命门地机【处方】固本止血散:炙黄芪100g 党参100g 丹参100g 升麻50g丁香25g 当归25g 艾叶炭25g 炮姜25g侧柏炭25g 炒白术15g 小蓟25g 煅龙骨40g煅牡蛎40g【用法】黄酒调和,贴敷于相应穴位,每日6-8小时。

前列腺癌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前列腺癌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前列腺癌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治疗前列腺癌的主要
方法之一、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术后,中医中药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帮助患者增强免疫力、减轻副作用、促进康复。

下面是一种中医诊疗方案,供参考。

手术前阶段:
1.中医辩证分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确定病机分型。

常见
的病机分型包括虚证、实证、湿热证等,不同的分型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2.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分型,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调理。

例如,对
于虚证患者,可以选用补肾益气、养阴清热的中药,如黄精、枸杞子、熟
地黄等,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3.饮食调理:建议患者在手术前适当调整饮食,避免辛辣、油腻和刺
激性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手术中阶段:
1.术前贴敷:可以在手术前使用一些中药贴敷在患者的肚脐周围或脚
心等穴位,以舒缓紧张情绪,减轻术前焦虑。

2.术中保护:手术过程中,中医可以配合麻醉师进行一些针灸或按摩
等手法,减少副作用和并发症的发生。

3.保护术后功能:在手术过程中,可进行一些中药精油的外敷,以防
止手术对前列腺功能的影响。

术后阶段:
1.中药康复:术后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中药康复治疗。

例如,对于术后排尿困难的患者,可以选用降火利湿、通便通淋的中药,如
车前子、莪术等。

2.中医按摩:可以进行前列腺按摩,促进术后康复。

按摩手法应柔和,轻柔地按摩前列腺区域,刺激血液循环,促进恢复。

3.饮食调理:术后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促进康复。

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_0

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_0

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急性阑尾炎(肠痈)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肠痈,病名。

痈疽之发肠部者。

出《素问厥论》。

肠痈可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等。

是外科急腹症常见的一种疾病。

本病的发生是与阑尾解剖特点、阑尾腔梗阻和细菌感染有关。

临床以右下腹固定压痛,肌紧张,反跳痛为特征。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本病多由进食厚味、恣食生冷和暴饮暴食等因,以致脾胃受损,胃肠传化功能不利,气机壅塞而成;或因饱食后急暴奔走,或跌仆损伤,导致肠腑血络损伤,瘀血凝滞,肠腑化热,瘀热互结,导致血败肉腐而成痈脓。

《外科正宗》卷三:肠痈者,皆湿热瘀血流于小肠而成也。

由来有三:男子暴急奔走,以致肠胃传送不能舒利,败血浊气壅遏而成者一也;妇人产后,体虚多卧,未经起坐,又或坐草(胎产)艰难,用力太过,育后失逐败瘀,以致败血停积肠胃,结滞而成者二也;饥饱劳伤,担负重物,致伤肠胃,又或醉饱房劳,过伤精力,或生冷并进,1/ 17气血凝滞而成者三也。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第 7 版外科学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1)转移性右下腹痛初起上腹或脐周痛,数小时或 10 余小时或转移到右下腹痛。

70-80%的.病人具有典型的转移性腹痛的特点。

(2)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有的病人伴腹泻、里急后重、腹胀等。

(3)全身症状乏力、发热(达 38 度左右)、心率增快。

发生门静脉炎时可出现寒战、高热、和黄疸。

(4)腹膜刺激征腹痛转移至右下腹部后,右下腹有局限性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点多在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 1/3 交点)。

右下腹包块,提示阑尾脓肿形成。

(5)病理体征结肠充气试验阳性、腰大肌试验阳性、闭孔内肌试验阳性、直肠指检示子宫直肠凹或膀胱直肠凹有触痛。

(6)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尿检查一般正常,尿中少量红细胞提示阑尾与输尿管或膀胱靠近。

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肠痈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一、疾病诊断:中医病名:肠痈;西医病名:急性阑尾炎二、诊断依据1、中医诊断(诊断要点)①病史:暴饮暴食,寒温不适,劳逸损伤病史:②转移性右下腹疼痛:腹痛初期于上腹部或脐周,数小时或1—2天内转移到右下腹。

初起腹部隐痛,或阵法性加重,化脓性阑尾炎开始多为持续性跳痛,坏疽后即变为持续性剧痛:③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食物残渣,多伴有纳差,便秘:④腹部体征:右下腹局限性压痛,反跳痛,腹痛拒按,按之坚硬,或右下腹可触及包块;⑤全身表现:早期体温正常或轻度升高,可有头晕、头疼,乏力等症状;体温持续升高,应考虑阑尾化脓或坏疽穿孔的可能。

少数热营入血、可有寒战、高热、神晕,谵语等表现。

⑥舌脉:初期舌多红,苔薄黄;后期舌红降,苔黄燥,脉象早期浮数,晚期滑数或细数;2、西医诊断①转移性右下腹痛,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剧。

②可伴发热,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

③右下腹固定压痛。

重者可有反跳痛,腹肌紧张。

腰大肌试验阳性,结肠充气试验阳性,肛门指检,直肠前壁有上方有触痛。

④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3.证候诊断:①、气滞血瘀:不发热或发热,腹胀,恶心呕吐。

苔白腻,脉弦紧。

气滞为主者,腹痛绕脐,尚未固定,腹壁柔软;血瘀为主者,痛点固定在右下腹,拒按,有轻度反跳痛。

②、热毒炽盛:腹痛剧烈,可遍及全腹,有弥漫性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或有界限不清之包块。

高热。

舌质红绛而干,苔黄厚干燥或黄厚腻,脉弦滑数,或洪大而数。

三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四、术前准备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

(2)尿常规。

(3)便常规。

(4)肝功能、肾功能。

(5)血糖。

(6)凝血功能。

(7)心电图。

(8)免疫系列。

(9)腹部彩超。

(10)肝功能、肾功能(11)胸部X线片。

(12)感染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3.与患者及其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子宫肌瘤,也称为症瘕病,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病因复杂,与雌激素分泌过多、遗传因素及内分泌紊乱等有关。

子宫肌瘤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浸润型、子宫腺肌瘤和纤维肌瘤等。

在围手术期,中医以调整内分泌、促进血液循环、消散肿块为主要治疗原则,以达到治疗及康复的效果。

一、中医辨证论治1.气郁血瘀型:主要表现为经期不调、经血量多、经血颜色深、经期延长、经痛、腰酸等症状。

治疗方案主要是活血化瘀,调经止痛,消除病症。

方剂:加味逍遥散、桃红四物饮、当归血竭等。

2.湿热蕴结型: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色黄稠厚、有臭味、下腹胀痛、尿频等症状。

治疗方案主要是清热利湿,消除炎症和病症。

方剂:清热利湿汤、五苓散、三黄疏胃饮等。

3.肝肾阴虚型: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肚子胀痛,小便量少,偏多颜色深,舌质红少苔、舌尖红,脉细数等症状。

治疗方案主要是滋养肝肾,补气养血。

方剂:八珍汤、八仙膏、润肠汤等。

二、中医治疗方法1.中药熏蒸疗法:将一些具有芳香气味且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研磨,让患者坐在药蒸汽上腾的床上,通过皮肤和呼吸道吸收有效成分,改善子宫肌瘤的症状。

2.针灸疗法:针灸通过调节经络,平衡阴阳气血,刺激穴位以改善内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和调节子宫功能。

常用的穴位包括养血汤、委中、三阴交、关元等。

3.中药膏方外治法:使用中药熬制成膏剂,外敷于下腹部,通过渗透和吸收改善重要穴位周围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散。

三、中医养生调理1.饮食调理: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和E的蔬菜水果,如橙、柠檬、芹菜等,以增强免疫力,消除炎症。

2.调节情绪: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和压力引起内分泌紊乱。

3.适量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帮助血液循环。

4.定期理疗:定期前往中医机构接受针灸、推拿等治疗,缓解疼痛和不适。

五、预防与注意事项1.提前发现和治疗妇科疾病,避免炎症蔓延。

2.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心情舒畅。

耳鼻喉科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方案

耳鼻喉科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方案

耳鼻喉科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方案
引言
耳鼻喉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程序,但手术后的恢复过程对于患者的舒适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提出一份耳鼻喉科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方案,以帮助患者在手术后尽快康复。

术前中医干预
术前中医干预是为了准备患者迎接手术,并尽可能降低手术风险。

1. 中药调理:根据个体情况,使用适合的中药进行调理,以促进身体的平衡和稳定,并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2. 针灸疗法:通过针灸刺激特定穴位,调理患者的气血流通,提升体内的自愈能力,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 中医推拿:通过按摩和推拿手法,舒缓患者的紧张情绪,缓解焦虑和压力,为手术做好心理准备。

术中中医干预
术中中医干预可以帮助缓解手术时的不适感,并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1. 针刺镇痛:在手术过程中,可以使用针刺技术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降低麻醉风险。

2. 气功呼吸法: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气功呼吸练,帮助舒缓身体紧张和疼痛感,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

术后中医干预
术后中医干预是为了加速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1. 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康复进程,使用适当的中药进行调理,促进伤口愈合和术后恢复。

2. 中医康复训练:结合中医理论和康复原则,进行个性化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功能和活动能力。

总结
耳鼻喉科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方案旨在辅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效果。

术前的中医干预可以帮助准备患者,术中的中医干预可以缓解不适感,术后的中医干预可以促进
康复。

在实施该方案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个体差异进行相应的调整。

剖宫产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剖宫产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剖宫产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者。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1.胎儿窘迫;2.头盆不称;3.瘢痕子宫;4.胎位异常;5.前置胎盘及前置血管;6.双胎(多胎)妊娠;7.脐带脱垂;8.胎盘早剥;9.孕妇存在严重的心脏病;10.糖尿病孕妇估计体重大于4250g;11.孕妇要求。

四、围手术期中医治疗产后多虚多瘀,剖宫产更伤及气血,因此产后中医治疗以围绕气虚、血瘀为主。

1、产后大便难或排气晚:产后失血伤阴,营虚津亏,肠道失于濡润,加之因产耗气,大肠无力传送,而至产后大便不解,便秘,伴神疲乏力,气短多汗,舌淡苔薄,脉细缓而弱。

1.1大黄贴敷配合穴位按摩药物:大黄方法:大黄碾粉,石蜡油调制。

取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三穴进行按摩,每次10分钟,2小时一次,得气后大黄敷贴,取穴神阙、足三里,每日一次,每次4-6小时更换。

作用:清热通下、行气导滞、凉血祛瘀。

1.2 揿针体穴:天枢足三里上巨虚疗程:3次为一个疗程,每次埋针24-72小时,每隔3-4小时按压一次,即点按20下,以患者能承受为度。

作用:术后促肛门排气2、术后呕吐耳穴埋豆方法:取双侧耳穴胃、神门、交感、内分泌,食道。

作用:和胃降逆止呕操作规程:每次选择两侧耳穴,隔日一次贴敷。

消毒耳部皮肤;取王不留行子,置于相应穴位,用胶布黏贴,定时按摩。

3、产后腹痛: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小腹疼痛,称为产后腹痛。

分娩后,由于子宫缩复作用,小腹呈阵阵作痛,于产后1-2日出现,持续2-3日自然消失,西医称“宫缩痛”、“产后痛”。

以瘀滞子宫为多见。

3.1穴位贴敷治疗药物:元胡12g、当归12g、川芎10g、赤芍10g、桃仁10g、桃仁10g、红花6g、香附10g、艾叶10g、炒川楝子12g。

方法:诸药碾粉,醋调制。

贴敷神阙、气海、子宫、肾俞穴,每日一次,夏季每次4-6小时,冬季每次6-8小时。

围手术期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

围手术期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

重型颅脑损伤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重型颅脑损伤相当于脑伤重症范畴。

是外力作用下,头皮挫裂、颅骨骨折、脑组织挫伤等形成血肿,导致脑组织肿胀、充血、软化,出现以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感觉及语言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损伤疾病。

是危害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生率高,死亡率、致残率突出。

该病相当于中医“脑伤重症”范畴。

幕上血肿大于40ml、幕下血肿大于10ml、中线偏移1cm即有手术指征。

重型颅脑损伤占急性颅脑损伤的13%-21%[1],是危害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生率高,死亡率、致残率突出。

一、诊断(一)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1997修订的《急性闭和性颅脑损伤分型(讨论稿)》(1997年9月天津召开的全国第2次颅脑损伤学术研讨会提出)[4]而设定,重型颅脑损伤:(1)伤后昏迷>12小时或持续昏迷,GCS 评分5~8分;(2)临床表现有偏瘫、失语或四肢瘫,有脑受压或生命体征改变,或已有脑疝形成,脑干反射消失。

(3)CT检查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颅内散在血肿或血肿>60ml,脑池变窄或封闭,中线结构移位>3cm二、检查1.常规检查:三大常规、心电图、胸片、肝肾功能、凝血常规等。

2.专科检查:头部CT、MRI、MRA、DSA,TCD,腰穿脑脊液检查等。

三、中医干预治疗方案此类患者因一般需急诊手术治疗,且术后较长时间都属于急危重症期,因此类患者术前时间及其短暂,患者围手术期科延续到术后30天内。

(一)辩证论治患者术后符合瘀阻清窍络的中医辨证特点,因此在急性期治疗中以活血化瘀,通窍醒脑为主,在此基础上清热化痰、通腑泄热再根据患者症候进行加减,在急性期中瘀热占有较重要地位。

⑴中药汤剂①瘀停清窍:伤后即昏馈目闭,牙关紧闭,颈强呕吐,或出现中间清醒期后再度昏迷,清醒时直呼头痛剧烈,痛处定,痛如锥刺,昏迷时或四肢痪软,或牙关紧闭,颈强呕吐,或二便失禁,头部或全身多处青紫、疲肿,舌质紫黯有癖点,脉弦涩。

异位妊娠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异位妊娠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异位妊娠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一、异位妊娠诊断:1、停经,腹痛;2、阴道不规则流血,或伴晕厥、休克;3、内出血多时有休克表现,腹部检查下腹有压痛及反跳痛,尤以病侧为甚;4、内出血超过300ml时叩诊即有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阴道常有少量血液,后穹隆饱满,有压痛,宫颈举痛、摆痛,子宫稍增大;5、宫旁触及肿物、边缘不清楚、触痛明显。

辅助诊断:(1)、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为阳性。

(2)、妊娠试验多为阳性或弱阳性。

(3)、B超探及子宫增大,宫腔空虚,子宫一侧可探及轮廓不清的液性或实质性肿块,宫腔外见到妊娠囊或胎心搏动即可确诊。

(4)、自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血红蛋白下降。

(5)、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呈A—S反应。

二、治疗二\、治疗(一)中药治疗1、未破损证:治法:活血化瘀,消症杀胚。

方药:炒蒲黄15g 五灵脂15g 槐花15g 白芨9g罂粟壳9g 红藤15g 蜈蚣2条(研未冲服) 每日一剂煎服,连服7一10天。

2、已破损证①休克证:治法:回阳救脱,活血祛瘀方药:人参30g 附子9g(先煎) 麦冬15g 五味子15g赤芍1 5g 丹参30g 桃仁9g一日一剂,水煎服②不稳定证:治法:止血化瘀,杀胚。

方药:炒蒲黄1 5g 五灵脂1 5g 槐花15g 白芨9g罂粟壳9g 红藤15g 蜈蚣2条(研末冲服)。

③包块证:治法:破瘀,消症散结方药:炒蒲黄15g 五灵腊15g 赤芍15g 桃仁9g三棱12g 莪术12g 归尾12g 红藤30g一日一剂,水煎服。

(二)手术后中医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确诊后,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如有以下情况,可立即手术。

(1)停经时间较长,疑为输卵管间质部或残角子宫妊娠;(2)内出血多而休克严重者;(3)妊娠试验持续阳性,包块继续长大,而药物治疗无效者;(4)愿意同时施行绝育手术者。

术后的中医治疗:1、脾虚湿困,脾失健运。

运脾饮(苍术、厚朴、陈皮、藿香、枳实、黄芪、丹参)加减 2、阳明腑实,胃失和降。

症瘕(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症瘕(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癥瘕(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癥瘕,也就是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数患者在更年期前就已经发现。

在围手术期中,中医诊疗方案可通过中药治疗、针灸、艾灸等多种方法,在减轻病人不适的同时,缩短病人康复周期,提高治疗效果。

一、中药治疗1. 祛瘀化瘤汤【组成】桃仁12g,赤芍12g,桔梗10g,苍术10g,当归10g,红花10g,川芎10g,丹参12g,红丝线20g,地龙12g,干姜6g,甘草6g。

【用法】上述药物加水煎煮,分两次服用。

祛瘀化瘤汤是常用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剂,主要以桃仁、赤芍、丹参等药物为主,具有血行通途、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消退肿块,使子宫肌瘤减少,疼痛较之前减轻。

2. 牛黄解毒丸【组成】阿胶、牛黄、甘草、黄芩、黄连、当归、桃仁、白芍等。

【用法】每日3次,10粒/次,水送。

牛黄解毒丸主要用于解毒化瘀、抑制病毒繁殖,有利于子宫肌瘤破裂后的愈合和细胞再生。

同时,该方剂还对病人的休息、养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在病人困顿不堪,情绪低落时,可以起到较好的调节作用。

二、针灸1. 中极点针法在病人的肚脐上,向上3个横指处,按摩病人的胃脘,将推拿后的手指缩起,用食指的指尖轻轻按压病人皮肤,使其自行扩张。

然后,在灸笼瓷盘中点燃艾灸,将瓷盘放到病人的脊椎最高处,沿着脊椎向下,同时按压病人的穴位,以增强针灸的效果。

中极点针法可促进子宫肌瘤的代谢细胞的再生,使病人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

2. 寻脉阳散针法将病人腰部的穴位,涉及诊断的癥瘕部位,以及自然排泄道膀胱、肠道、膝关节等穴位进行按摩、拍打,以导引自然气力,加强病人保健。

三、艾灸1 / 2。

围手术期诊疗方案

围手术期诊疗方案

桂林市中医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桂林医院手术科室常见病种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二0一二年七月目录一、外一科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1.肠痈(急性阑尾炎)2.石淋(泌尿结石)3.癃闭病(前列腺增生)二、外二科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1.乳核病(乳腺良性肿瘤)2.乳癌病(乳腺癌)3.乳痈病(急性乳腺炎)三、骨伤科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1.骨折病(股骨颈骨折)2.骨折病(锁骨骨折)3.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四、妇科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1.堕胎(流产)2.不孕症3.异位妊娠五、肛肠科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1.肛裂2.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3.痔(混合痔)六、耳鼻喉科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1.鼻渊病(慢性鼻-鼻窦炎)2.鼻窒病(鼻中隔偏曲)3.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七、眼科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1.圆翳内障病(老年性白内障)2.绿风内障病(急性闭角性型青光眼)3.翼状胬肉(胬肉攀睛病)肠痈(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急性阑尾炎,入院后多急诊手术,术前麻醉准备需要禁食水,故一般不与中药口服。

中医药治疗主要在术后进行。

中医学认为,腹部术后症状为“胀、闷、痛、闭”,乃脾胃枢纽不利,气机升降失常,气机阻滞所致。

由于术后病人有正气虚、手术所致瘀血特点,结合扶正或祛瘀或扶正祛瘀治疗。

对于术后留有胃管的病人,术后由胃管注入中药可代替口服给药。

一、诊断标准。

1.病史:转移性右下腹痛;2.体格检查:右下腹部压痛、反跳痛,局部腹肌紧张,可有腰大肌试验阳性、或结肠充气试验阳性、或闭孔内肌试验阳性;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尿常规、血淀粉酶等检查;4.辅助检查:腹部立位X光片除外上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有右下腹包块者行腹部超声检查,有无阑尾周围炎或脓肿形成;5.鉴别诊断:疑似右侧输尿管结石时,请泌尿外科会诊;疑似妇科疾病时,请妇科会诊。

诊断以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为主二、术前中医治疗方案1.瘀滞证: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持续隐痛,阵发性加剧,右下腹局限性压痛据按;一般伴有低热、恶心、纳差、舌淡红、脉弦或弦滑。

桡骨远端骨折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1)有外伤史,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2)伤后腕关节周围肿胀,疼痛,前臂下端畸形,压痛明显,腕臂活动功能障碍。

(3)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有跌倒用手掌撑地的病史;或有腕关节掌屈着地而受伤病史。

(2)伤后有腕部肿胀,并出现“餐叉”畸形;也可由于骨折远端向掌侧及尺侧移位,腕关节畸形不显著。

(3)伸直型X线片上具有三大特征:①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②桡骨远端关节面改向背侧倾斜,向尺侧倾斜的角度也消失;③桡骨长度短缩,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处于同一平面。

屈曲型桡骨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

(二)骨折分型与分期1.分型(1)无移位型: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入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行压痛,纵轴挤压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2)伸直型: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下端呈“餐叉样”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

(3)屈曲型: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可伴下尺桡关节脱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4)半脱位型:桡骨远端背侧或掌侧缘骨折,可合并腕关节半脱位,腕关节肿胀,畸形呈半脱位,腕横径增宽。

2.分期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期。

早期:伤后2周内,可进行手法整复治疗,但初期常肿胀严重,可伴有张力性水泡。

中期:伤后2~4周,肿胀逐步消退,有明显骨痂生长,骨折断端相对稳定,此时手法复位困难,如需要再次复位,应在麻醉下行折骨复位。

晚期:伤后4周以上。

骨折断端成熟骨痂形成,逐步塑形改造,已相当稳定。

此时无法手法复位、调整,如有影响功能的严重畸形,需手术治疗。

二、围手术期中医治疗方案(一)适应证: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关节面塌陷大于2mm,或伴有关节面压缩塌陷无法通过手法复位者;手法整复失败或复位后稳定性极差,桡骨长度、桡倾角、掌倾角等持续丢失者;陈旧性骨折伴有严重畸形,影响功能者;桡骨下端开放性骨折、伴有血管、神经损伤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外一科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外一科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锁骨骨折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锁骨骨折(1)有外伤史。

(2)多发于锁骨中1/3或中外1/3交界处。

(3)主要症状: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明显,有移位骨折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

(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2•西医诊断:锁骨骨折(1)有外伤史。

(2)多发于锁骨中1/3或中外1/3交界处。

(3)主要症状: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明显,有移位骨折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

(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血瘀气滞证治法: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推荐方药:桃仁、红花、当归、赤芍、血竭、丹参、川断、牛膝、补骨脂、延胡索、甘草。

2.瘀血凝滞证治法:和营生新,接骨续筋推荐方药:当归、赤芍、丹参、川断、牛膝、木瓜、木香、骨碎补、丝瓜络、桑枝。

(三)手术疗法1.手术指征(1)锁骨外端骨折伴喙锁韧带断裂。

(2)骨折块压迫邻近的血管神经如锁骨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者。

(3)锁骨开放性骨折。

(4)伴有多发性损伤的锁骨骨折,尤其伴有同侧上肢创伤、双侧上肢骨折或者有移位的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者。

(5)不能接受可能存在畸形愈合后的隆起外观要求手术者。

(6)闭合复位后不稳定或复位失败者。

2.手术方法:可用采用闭合复位或开放复位骨圆针、中空钉内固定,亦可选用钢板、外固定支架固定等材料固定,有骨缺损者应同时植骨。

(四)围手术期的准备围手术期的一般准备主要包括心理方面准备和病人的身体准备。

1.心理方面准备(含医务人员)(1)增进与病人及家属的交流,对病人的病情、诊断、手术方法、手术的必要性、手术的效果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手术的危险性、手术后的恢复过程及预后,向病人及家属交待清楚,以取得信任和配合,使病人愉快地接受手术。

(2)充分尊重病人自主权的选择,应在病人“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采取诊断治疗措施,在病人没有知情同意前,不宜做任何手术或有损伤的治疗。

2生理方面准备:病人维持良好的生理状态,以安全度过手术和手术后的过程。

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方案

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方案

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方案枣庄市中医医院妇产科2012年目录1.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中医干预方案2.剖宫产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方案3.卵巢肿瘤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方案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中医干预方案(一)、围手术期中医心理干预子宫肌瘤患者因对手术顾虑甚多,如术后疼痛程度,术后是否复发,机能能否正常维持等,有些患者对手术要求过高,以致情绪紧张,焦虑不安,导致机体器官功能失常的,常表现为精神抑郁、失眠、纳差、烦躁等肝气郁结征象。

术前应与患者家属及患者及时沟通,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及术后短时间内出现的并发症,取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并对手术前后的一些特殊要求,如饮食、体位、大小便交代清楚,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合作。

对于紧张、焦虑等症状不能自行控制,予以中药安神定志丸口服或给予神阙穴(穴位贴敷)安神贴以镇静安神以消除紧张情绪,并予心理开导。

(二)、围手术期中医生理干预(一)术前辨证论治(1)气滞血瘀证:下腹部结块,触之有形,按之痛或不痛,小腹胀满,月经先后不定,经血量多有块,经行难净,经色黯;精神抑郁,胸闷不舒,面色晦暗,肌肤甲错;舌质黯淡,或有瘀斑,脉沉弦涩。

治则:行气活血、化瘀消癥推荐方药:大黄蛰虫丸加减。

大黄、黄芩、桃仁、杏仁、地黄、芍药、甘草、干漆、虻虫、水蛭等。

中成药:大黄蛰虫丸、丹莪妇康煎膏。

(2)痰湿瘀结证:下腹结块,触之不坚,固定难移,经行量多,淋漓难净,经间带下量多;胸脘痞闷,腰腹疼痛;舌体胖大,紫黯,有瘀斑瘀点,苔白厚腻,脉弦滑或沉涩。

治则:化痰除湿、活血消癥推荐方药:苍附导痰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苍术、香附、半夏、橘红、茯苓、甘草、枳壳、神曲、桂枝、赤芍、丹皮、桃仁、胆南星、生姜等。

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3)湿热瘀阻证:下腹部肿块,热痛起伏,触智通剧,痛连腰骶,经行量多,经期延长,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或赤白兼杂;兼见身热口渴,心烦不宁,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黯红,有瘀斑,苔黄,脉弦滑数。

治则:清热利湿、化瘀消癥推荐方药:大黄牡丹汤加减.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木通、茯苓等中成药:宫瘤清胶囊(4)肾虚血瘀证:下腹部结块,触痛,月经量多或少,经行腹痛较剧,经色紫黯有块,婚久不孕或反复流产;腰酸膝软,头晕耳鸣;舌黯,脉弦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手术期中医诊疗
方案
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二〇一八年
目录
肛肠科 (1)
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1)
痔(混合痔)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4)
肛裂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7)
泌尿外科 (11)
石淋(泌尿结石)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11)
癃闭病(前列腺增生)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15)
水疝(睾丸鞘膜积液)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19)
普外科 (22)
肠痈(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23)
胁痛(胆道结石)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肠结(粘连性肠梗阻)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29)
骨伤一科 (34)
骨折病(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35)
骨折病(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39)
骨折病(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42)
骨伤二科 (45)
骨折病(锁骨骨折)中医围手术诊疗方案 (45)
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48)
膝痹(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53)
心脑血管外科 (56)
出血性中风(脑出血)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57)
筋瘤(大隐静脉曲张)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61)
脱疽(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64)
妇产科 (67)
乳核病(乳腺良性肿瘤)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67)
堕胎(流产)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72)
癥瘕(异位妊娠)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75)
介入科 (78)
胁痛(胆道结石)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79)
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82)
耳鼻喉科 (87)
鼻渊病(慢性鼻-鼻窦炎)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88)
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92)
眼科 (96)
圆翳内障病(老年性白内障)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97)
绿风内障病(急性闭角性型青光眼)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100)
翼状胬肉(胬肉攀睛病)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