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异位妊娠诊疗方案
异位妊娠诊疗方案一、病名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是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俗称“宫外孕”。
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占95%,病因常由于输卵管管腔或周围的炎症,引起管腔通畅不佳,阻碍孕卵正常运行,使之在输卵管内停留着床发育,导致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
中医学古籍中未见有异位妊娠的病名记载,但在“妊娠腹痛”、“经漏”、“癥瘕”等病证中有类似症状的描述。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20XX)本病临床症状常有停经史、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根据异位妊娠体征,结合B超检查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20XX1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20XX)。
1.症状:常有停经史、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2.体征:育龄期妇女有停经、下腹单侧隐痛,不规则阴道出血,妇科检查:宫颈举痛,后穹窿饱满触痛,子宫后方或患侧附件扪与包块,边界多不清楚,其大小、质地、形态随病变差异而不同。
3.辅助检查:(1)超声检查:子宫内不见妊娠囊,子宫内膜增厚,宫旁一侧见边界不清、回声不均的混合性包块。
(2)实验室检查:尿妊娠试验阳性或阴性,血β-HCG高于正常或阴性,β-HCG倍增在48小时内常不足66%。
(3)腹腔镜:适用于早期与诊断困难病例,可见表面紫蓝色,腹腔内无血或有少量血液。
(二)证候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20XX)1.未破损期主症:患者可有停经史和早孕反应,或有一侧下腹隐痛,或阴道出血淋漓;妇科检查可触与一侧附件有软性包块、压痛,妊娠试验阳性或弱阳性。
舌脉:舌正常,苔薄白,脉弦滑。
具备以上主症,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2.已破损期(1)休克型:输卵管妊娠破损后引起急性大量出血,有休克征象。
主症:突发性下腹剧痛,肛门下坠感,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或冷汗淋漓,恶心呕吐,血压下降或不稳定,有时烦躁不安,脉微欲绝或细数无力,并有腹部与妇科检查体征。
异位妊娠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修正版)
异位妊娠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修正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DQTY-KII云浮市中医院妇产科异位妊娠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一、异位妊娠诊断:诊断标准:1.停经,腹痛;2.阴道不规则流血,或伴晕厥、休克;3.内出血多时有休克表现,腹部检查下腹有压痛及反跳痛,尤以病侧为甚;4.内出血超过300ml时叩诊即有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阴道常有少量血液,后穹隆饱满,有压痛,宫颈举痛、摆痛,子宫稍增大;5.宫旁触及肿物、边缘不清楚、触痛明显。
辅助诊断:(1)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为阳性。
(2)妊娠试验多为阳性或弱阳性。
(3)B超探及子宫增大,宫腔空虚,子宫一侧可探及轮廓不清的液性或实质性肿块,宫腔外见到妊娠囊或胎心搏动即可确诊。
(4)自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血红蛋白下降。
(5)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呈A—S反应。
二、手术治疗指征:手术治疗适用于:①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有腹腔内出血者;②诊断不明确者;③血β-HCG值高或附件包块大者:B-HCG大于1000mIU/L,孕囊直径大于5cm,附件包块>3cm或未探及④期待疗法或药物治疗禁忌症者;⑤随诊不可靠者。
三、手术方式:以输卵管妊娠为例,可分为根治手术和保守手术。
根治手术为切除患侧输卵管,保守手术为保留患侧输卵管。
⑴根治手术适用于内出血并发休克的急症患者。
⑵保守性手术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妇女,以保留输卵管及其功能。
四、围手术期治疗(一)术前中医治疗:1、未破损证:治法:活血化瘀,消症杀胚。
方药;炒蒲黄15g 五灵脂15g 槐花15g 白芨9g罂粟壳9g 红藤15g 蜈蚣2条(研未冲服)每日一剂煎服,连服7一10天。
2、已破损证①休克证:治法:回阳救脱,活血祛瘀方药:宫外孕1号方人参30g 附子9g(先煎) 麦冬15g 五味子15g赤芍1 5g 丹参30g 桃仁9g每日一剂煎服。
亦可用中成药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或者参附注射液,分别有回阳固脱,益气生津的作用。
妇产科中医优势病种异位妊娠诊疗方案
妇产科中医优势病种异位妊娠诊疗方案
1.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在异位妊
娠的诊疗中,中医药可以起到调理气血、温经通络的作用,促进胚胎的着
床和生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中药方剂的常用组方有调经化瘀方、化瘀通络方、健脾补气方等。
其中,调经化瘀方可以通过调理气血,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子宫内环境,增
加胚胎的着床率。
化瘀通络方可以通过活血化瘀,消除输卵管或卵巢的疏通,增加胚胎着床率。
健脾补气方可以通过补充脾胃的营养,提高身体免
疫力,增加子宫对胚胎的容纳能力。
此外,中医药还可以通过调理内分泌,改善卵巢功能,平衡激素水平,增加受精卵的质量和数量,提高妊娠率。
2.针灸疗法
针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促进孕妇身体健康的目的。
对于异位妊娠的诊疗,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输卵管、卵巢等经络,
改善其血液循环,增强局部血液供应,促进组织修复,增加胚胎着床的机会。
此外,针灸还可以通过调理内分泌,平衡激素水平,改善子宫内环境,增加胚胎着床的机会。
异位妊娠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异位妊娠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一、辨证分型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中医可以将异位妊娠围手术期的病情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寒凝型:表现为腹痛、腹胀、怕冷、舌淡苔白等症状。
2.瘀阻型:表现为腹痛剧烈、色紫或暗红血块、舌质紫暗等症状。
3.血虚型:表现为腹痛钝胀、月经量少、舌质淡红少苔等症状。
4.气滞型:表现为腹痛拒按、胸闷、脘腹胀满等症状。
二、中医治疗方案1.温经散寒治疗:对于寒凝型的异位妊娠围手术期,可采用温经散寒的中药治疗方法。
常用中药有生姜、附子、肉桂等,可用于温和腹中寒凝之气,舒缓腹痛和腹胀感。
同时,还可以通过温热的饮食来辅助治疗,如姜汤、糖姜水等。
2.活血化瘀治疗:对于瘀阻型的异位妊娠围手术期,可以采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方法。
常用中药有丹参、桃仁、川芎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痛经和经血异常等症状。
此外,还可以适量进行温水浴或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
3.益气养血治疗:对于血虚型的异位妊娠围手术期,可以采用益气养血的中药治疗方法。
常用中药有党参、黄芪、当归等,可以补充气血不足,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
此外,还可以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铁质的食物,如菠菜、猪肝等。
4.疏肝理气治疗:对于气滞型的异位妊娠围手术期,可以采用疏肝理气的中药治疗方法。
常用中药有柴胡、枳壳、香附等,可以缓解腹痛和胸闷感。
同时,也要注意调节情绪,避免长时间的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
三、中医药配合其他治疗方案中医治疗异位妊娠围手术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的方法,配合其他治疗方案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进行中医治疗的同时,患者还需要接受西医的手术治疗或其他药物治疗。
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和久坐。
总结起来,对于异位妊娠围手术期的治疗,中医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和病情进行辨证施治,选择相应的中药治疗方案。
但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仅作为辅助治疗方法,在进行中医治疗的同时,患者还需要接受西医的综合治疗措施。
异位妊娠围手术期的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
异位妊娠围手术期的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围手术期的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的效果。
方法以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的方式评价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的满意度。
结果在护理工作中实施的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方法如辨证施膳指导、情志调护、康复指导等,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都为98.83%,明显高于其他几项。
结论异位妊娠围手术期的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是一门综合的整体护理模式,通过辨证施护,克服护理工作的盲从性、随机性,积极配合临床医疗技术,主动施护,使护理质量显著提高。
标签:异位妊娠;围手术期;中西结合;辨证施护通过对86例异位妊娠围手术期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异位妊娠患者86例,年龄16~42岁,平均26.7岁。
异位妊娠未破裂25例,破裂出血伴休克61例;辨证分型[1]瘀血结聚28例,气虚血瘀15例,气随血脱43例。
1.2辨证施护方法86例异位妊娠均采用了手术治疗,在围手术期给予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以辨证施膳指导、情志调护、康复指导为重点考核内容。
1.3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2],将辨证施护的主要内容:入院宣教、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技术操作水平评价、护理服务工作态度、辨证施膳指导、康复指导、情志调护、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共9条,每条以优、良、中、差作为考核分数,最后以优、良、中作为满意求出满意率反馈给科室。
2结果内容(满意率%):入院宣教(84.88)、基础护理质量评价(91.86)、技术操作水平评价(87.21)、护理服务工作态度(88.37)、康复指导(98.83)、辨证施膳指导(98.83)、情志调护(98.83)、护患沟通(90.70)、健康教育(83.71)。
从结果来看,病患者及家属对实施的辨证施膳指导、情志调护、康复指导满意率都为98.83%,明显高于其他几项。
最低的是健康教育,满意率为83.71%。
3辨证施护重点3.1瘀血结聚的施护措施3.1.1情志调护医护人員应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安慰患者,使其保持心境平静,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以助疾病康复。
剖宫产异位妊娠诊疗方案
围手术期中医干预诊疗方案异位妊娠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西医诊断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为异位妊娠。
因部位不同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
2.中医诊断中医学没有“异位妊娠”和“宫外孕”的病名,但在“停经腹痛”、“少腹瘀血”、“症瘕”等病证中有类似症状的描述。
如宋代的《圣济总录〃妇人血积气痛》中用没药丸“治妇人血气血积,坚僻血瘀,发竭攻刺疼痛,呕逆噎塞,迷闷及血蛊胀满,经水不行。
”明代《普济方》“月水不行,腹为瘢块”中用桂枝桃仁汤“治气郁乘血,经候顿然不行,脐腹疗痛,上攻心肋欲死。
”这与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产时,多数患者出现的停经,突发下腹剧痛,晕厥,或伴恶心呕吐,以及腹腔内出血等症状和体征有相似之处。
(二)证候诊断1.未破损型:停经后可有早孕反应,或下腹一侧有隐痛,双合诊可触及一侧附件有软性包块,有压痛,尿妊娠试验阳性。
脉弦滑。
2.已破损型:(1)休克型:突发下腹疼痛,面色苍白,四肢厥逆,或冷汗淋漓,恶心呕吐,血压下降或不稳定,有时烦躁不安,脉微欲绝或细数无力。
并有腹部及妇科检查指征。
(2)不稳定型:腹痛拒按,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但逐渐减轻,可触及界线不清的包块,兼有少量阴道流血,血压平稳,脉细缓。
(3)包块型:腹腔血肿包块形成,腹痛逐渐减轻,可有下腹坠胀或便意,阴道出血逐渐停止,脉细涩。
二.治疗方案(一)术前辨证选择中药汤剂未破损型治法:活血化瘀,消癥杀胚。
用药:宫外孕二号方。
丹参赤芍桃仁三棱莪术已破损型:(1)休克型:治法:益气固脱,活血祛瘀用药:生脉散合宫外孕一号方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宫外孕一号方:丹参赤芍桃仁(2)不稳定型:治法:活血祛瘀为主方药:宫外孕一号方(3)包块型治法:破瘀消癥。
方药:宫外孕二号方(二)术后中药汤剂术后患者“多虚多瘀”,术后予以桃红四物汤合生化汤加减以养血活血,具体方药如下:桃仁、红花、生地、当归、白芍、川芎、炮姜、炒地榆、炒贯众、益母草炭(三)术后中医特色疗法1.腹胀:①中药热奄包外敷治法:温通行气通络用药:吴茱萸炒粗盐选穴:下腹部。
异位妊娠病(输卵管妊娠)未破损期中医中医诊疗方案[1]-推荐下载
异位妊娠病(输卵管妊娠)未破损期中医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病名1、中医诊断:异位妊娠病。
2、西医诊断:输卵管妊娠。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本病多表现为停经,恶心,厌食,或下腹一侧隐痛,双合诊可触及一侧软性包块,有压痛。
本病由于胎元孕于异位,有碍气血流畅和胎元本身的发育,以致瘀阻发生,脉络破损,血不归经,血溢少腹,瘀血阻滞不通而致腹痛大作。
2、西医诊断标准:(1)病史:多有停经史。
(2)症状:或有下腹疼痛,或有不规则阴道流血。
(3)妇科检查:子宫略大,一侧附件区域可触及包块,有压痛。
(4)B-HCG阳性,或曾经阳性现转为阴性。
(5)盆腔B超:宫内未见孕囊,宫旁出现轮廓不清的液性或混合性回声区,或该区查有胚芽或原始心管搏动,或腹腔内存在无回声暗区或子宫直肠窝有积液。
(6)或伴有腹腔移动性浊音,或伴有休克。
(7)或诊断性刮宫及病理检查未见妊娠组织。
(2)疾病分期和证候诊断1、辩病分期要点:未破损期(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流产):①多有停经史,无明显下腹疼痛,或伴有阴道不规则流血。
②妇科检查,子宫略大,一侧附件区或可触及包块。
③β-HCG阳性,或曾经阳性现转为阴性。
④盆腔B超:宫内未见孕囊,宫旁出现轮廓不清的液性或混合性回声区,或该区查有胚芽或原始心管搏动2、辩证分型要点:未破损期;辩证分为两证。
①胎元阻络证:或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或下腹隐痛,舌暗苔薄,脉弦滑。
②胎瘀阻滞证:(因病例较少,不进入临床路径)胎元(包括胚胎和滋养细胞活性)已死亡,但未发生输卵管破裂或流产,腹痛减轻或消失,可有小腹坠胀不适,妇检或可触及局限性包块。
β-HCG曾经阳性现转为阴性。
舌质暗,脉弦细涩。
三、治疗方案表1 输卵管妊娠的病情影响因子评分模型1分2分3分妊娠周数≤6周>6周~8周>8周腹痛无隐痛剧痛B-HCG <1000IU/L 1000~3000IU/L >3000IU/L (B超)盆腔内出血量最大径<3cm 3~6cm >6cm (B超)输卵管妊娠包块最大径<3cm 3~5cm >5cm总积分根据患者的诊断、辩病分期进行分层(两层),层内再根据中医辩证分型、病情影响因子评分模型的总积分进行分组治疗。
妇产科中医优势病种异位妊娠诊疗方案
妇产科中医优势病种异位妊娠诊疗方案一、概述凡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亦称“宫外孕”。
但两者含义稍有不同,宫外孕指子宫以外的妊娠,如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异位妊娠指孕卵位于正常着床部位之外的妊娠,还可包括宫颈妊娠、间质部妊娠及子宫残角妊娠。
因此异位妊娠的名称含义更广。
异位妊娠中以输卵管妊娠为最常见,约占90%-95%,故本节以其为例叙述。
当输卵管妊娠破裂后,可造成急性腹腔内出血,发病急,病情重,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
中医学文献中没有“异位妊娠”和“宫外孕”的病名,但在“停经腹痛”、“少腹瘀血”、“经漏”、“经闭”及“症瘕”等病证中有类似症状的描述。
中医病名:停经腹痛、少腹瘀血等;西医病名:异位妊娠。
二、诊断【西医诊断标准】1.典型临床表现(1)停经:发病前常有短期的停史,但也有无停经史;(2)腹痛:腹痛为患者就诊时最主要症状,腹痛系由输卵管膨大,破裂及血液刺激腹膜等多种因素引起,破裂时患者突感一侧下腹撕裂样疼痛,常伴恶心呕吐,若血液局限于病变区,表现为下腹局部疼痛;血液积聚在子宫直肠陷凹时,肛门有坠胀感;出血量过多,血液由盆腔流至腹腔,疼痛即由下腹向全腹扩散;血液刺激膈肌时,可引起肩胛放射性疼痛;(3)阴道不规则出血:一般出血量少,色深褐,一般不超过月经量,但淋漓不净;(4)晕厥与休克:由于腹腔内急性出血,可引起血容量减少及剧烈腹痛,轻者常有晕厥,重者出现休克,其严重程度与腹腔内出血速度和出血量成正比,即出血越多越急,症状出现越迅速越严重,但与阴道出血量不成正比。
2.妇科检查阴道后穹窿饱满,触痛,宫颈有明显举痛,将宫颈轻轻上抬或向左右摇动时,即可引起剧烈疼痛,子宫稍大而软,内出血多时,子宫有漂浮感,子宫一侧或后方可触及肿块,质似湿面粉团,边界不清楚,触痛明显。
3.辅助检查(1)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尿HCG检测为阳性,血HCG检测其HCG较正常妊娠为低。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异位妊娠腹腔镜围手术期应用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异位妊娠腹腔镜围手术期应用临床效果摘要】目的:对异位妊娠腹腔镜围手术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患者共260例,将其分为145 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和15 例进行单纯西医治疗,对于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等进行记录比较。
结果: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方面的差异并未发现明显的差异。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治疗腹腔镜围手术期对于患者术后肠胃功能的恢复以及降低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加以大力推广。
【关键词】异位妊娠;中西医结合;腹腔镜【中图分类号】R71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240-01通过搜集整理了我院两年间住院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共260例,通过比较分析中西医结合资料同单纯的西医治疗的效果得出其各自的优缺点,旨在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有所指导和帮助,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均为我院自2010 年10 月至2015年10 月收治的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患者共260 例,随机分为结合组与单纯组,其中结合组包括145 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年龄跨度为18 岁至41 岁,平均年龄为27.85±5.74岁,其中经产妇患者有52 例,未产妇患者有93 例,同时在这145 例患者中包括59 例曾有过流产史的患者。
另外115 例患者为单纯组,即采用单纯的西医的方法进行治疗,年龄跨度为19 岁至41 岁,平均年龄为29.85±6.08 岁,其中包括经产妇61 例,未产妇54 例,并且在115 例患者中有29 例患者曾有过流产史。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未发现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具体数据详见表1。
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患者围手术治疗具体方法为在手术之前每天给予患者常规静脉点滴香丹针20 毫升剂量的中药汤剂以辅助治疗异位妊娠,具体药方为:赤药15 克,丹参15 克;桃仁12 克以及三棱10 克[1]。
异位妊娠中医诊疗方案中医诊疗方案
异位妊娠中医诊疗方案中医诊疗方案异位妊娠诊疗方案一、中西医病名:(一)中医病名:异位妊娠(二)西医病名:异位妊娠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产学》(罗颂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妇科临床研究》(肖承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西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院校教材《妇产科学》(丰有吉、沈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病史:多有停经史。
(2)症状:或有下腹疼痛,或有不规则阴道流血。
(3)妇科检查:子宫略大,一侧附件区或可触及包块,有压痛。
(4)β-HCG阳性,或曾经阳性现转为阴性。
(5)盆腔B超:宫内未见孕囊,宫旁出现轮廓不清的液性或混合性回声区,或该区查有胚芽或原始心管搏动,或腹腔内存在无回声暗区或子宫直肠窝有积液。
(6)或伴有腹腔移动性浊音,或伴有休克。
(7)或诊断性刮宫及病理检查未见妊娠组织。
(二)疾病分期和证候诊断1.辨病分期要点:未破损期(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流产):①多有停经史,无明显下腹疼痛,或伴有阴道不规则流血。
②妇科检查,子宫略大,一侧附件区或可触及包块。
③β-HCG阳性,或曾经阳性现转为阴性。
④盆腔B超:宫内未见孕囊,宫旁出现轮廓不清的液性或混合性回声区,或该区查有胚芽或原始心管搏动。
2.辨证分型要点:未破损期:辨证分为两证。
①胎元阻络证:或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或下腹隐痛,舌暗苔薄,脉弦滑。
②胎瘀阻滞证:(因病例较少,不进入临床路径)胎元(包括胚胎和滋养细胞活性)已死亡,但未发生输卵管破裂或流产,腹痛减轻或消失,可有小腹坠胀不适,妇检或可触及局限性包块。
β-HCG曾经阳性现转为阴性。
舌质暗,脉弦细涩。
三、治疗方案表1 输卵管妊娠的病情影响因子评分模型总积分根据患者的诊断、辨病分期进行分层(两层),层内再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病情影响因子评分模型的总积分进行分组治疗。
异位妊娠中医护理方案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 患者纠正对疾病的错误认 知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异位妊娠的病 因、症状、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方 面的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
护理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提供护理指导,包括 饮食、休息、锻炼等方面的注意事 项,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心理支持
鼓励患者及家属寻求心理支持,如 参加病友会、心理咨询等,增强患 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06
异位妊娠的中医康复与 保健
出院指导
总结
为确保患者出院后的 安全与健康,提供详 细的出院指导。
饮食调理
建议食用温补、易消 化食物,避免生冷、 辛辣食物。
生活方式
保持作息规律,避免 劳累,适当锻炼,增 强体质。
详细描述:中医认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期间需要补充气血,因此可以适当食用补血的食物,如红枣、 桂圆、枸杞等。此外,还可以食用一些益气养血的药膳,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等,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
保守治疗期间的饮食护理
总结词:避免食疗
详细描述:虽然有些食物被认为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功效,但并不建议患者在保守治疗期间自行尝试食疗。食疗需要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配制,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饮食 调整。
处理。
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舌 脉等变化,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
化。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 的护理措施,如保暖、止痛等。
用药护理
遵医嘱准确给药,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 助处理。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中药汤剂,注意温服、饭后服用等注意事项。
对于需要外敷药物的患者,应观察局部皮肤情况,避免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急症护理
82妇科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中医诊疗方案版
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谈勇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
(1)多有停经史和下腹疼痛,或有不规则阴道流血。
(2)妇科检查:子宫可略大,一侧附件区或可触及包块,有压痛。
(3)β-HCG阳性,或曾经阳性现转为阴性。
(4)盆腔B超:宫内未见孕囊,宫旁出现轮廓不清的液性或混合性回声区,或该区查有胚芽或原始心管搏动,或腹腔内存在无回声暗区或子宫直肠窝有积液。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妇产科学》(谢幸,苟文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输卵管妊娠未发生流产或破裂时,临床表现不明显,诊断较困难,需采用辅助检查方能确诊。
(1)血β-HCG测定。
(2)血清孕酮测定。
(3)B型超声诊断。
(4)阴道后穹窿隆穿刺。
(5)诊断性刮宫,适用于无生育要求,且超声检查不能确定妊娠部位者。
(二)疾病分期1.未破损期(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或流产)。
2.已破损期(输卵管妊娠已发生破裂或流产)。
(三)证候诊断1.未破损期:辨证分为两证。
(1)胎元阻络证:不规则阴道流血或下腹隐痛,β-HCG阳性,妇科检查或可触及一侧附件区局限性包块。
舌质暗,苔薄白,脉弦滑。
(2)胎瘀阻滞证:胎元已亡,腹痛减轻或消失,可有小腹坠胀不适,β-HCG 曾经阳性现转为阴性。
舌质暗,苔薄白,脉弦涩。
2.已破损期:辨证分为三证。
(1)气血亏脱证:多有停经,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突发下腹剧痛,肛门坠胀,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甚或昏厥,β-HCG阳性,妇科检查或可触及一侧附件区包块。
舌质淡,苔白,脉细微。
(2)正虚血瘀证:下腹隐痛,或有不规则阴道流血,神疲乏力,肛门坠胀,妇科检查或可触及一侧附件区包块,β-HCG阳性。
异位妊娠中医治疗
一、未破损期主要证候:患者可有停经史或早孕反应,或有一侧下腹隐痛,或阴道出血淋漓;妇科检查可触及一侧附件有软性包块、压痛,妊娠试验阳性或者弱阳性;舌正常,苔薄白,脉弦滑证候分析:停经妊娠,故可有早孕反应;孕卵在输卵管着床发育,胞络瘀阻,气血运行不畅,故患者附件有包块、压痛;孕卵滞于宫外,生长受阻,则阴道出血淋漓;脉弦滑为妊娠之征。
治疗法则:活血化瘀,消癥杀胚。
方药举例:宫外孕Ⅱ号方(山西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方)。
丹参15g 赤芍15g 桃仁9g 三棱3~6g 莪术3~6g二、已破损期(一)休克型输卵管妊娠破损后引起急性大量出血。
临床有休克征象者。
主要证候:突发下腹剧痛,肛门坠胀感,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或冷汗淋漓,恶心呕吐,血压下降或不稳定,有时烦躁不安,阴道出血,脉微欲绝或细数无力,并有腹部及妇科检查的体征;证候分析:孕卵停滞于胞宫之外,胀破脉络,故突发下腹剧痛;络伤内崩,阴血暴亡,气随血脱,则面色苍白,四肢厥逆,冷汗淋漓;亡血心神失养,故烦躁不安;胚胎受损,故阴道出血;脉微欲绝或细数无力,为阴血暴亡,阳气暴脱之征。
治疗法则:益气固脱,活血祛瘀。
方药举例: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合宫外孕I号方(山西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方)。
生脉散:人参(重用人参)麦冬五味子宫外孕I号:丹参赤芍桃仁若四肢厥逆者,酌加附子回阳救逆;大汗淋漓不止者,酌加山茱萸敛汗涩精气。
(二)不稳定型输卵管妊娠破损后时间不长,病情不够稳定,有再次发生内出血可能者。
主要证候:腹痛拒按,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但逐渐减轻,可触及界线不清的包块.时有少量阴道流血,或头晕神疲,血压平稳,舌正常或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
证候分析:脉络破损,伤络血溢,离经之血,瘀于少腹,则腹痛拒按;血蓄少腹,日久不去,则渐成包块;瘀血内阻,新血不得归经,故有阴道流血;气随血泄,气血虚弱,则头晕神疲;气血骤虚,脉道不充,故脉细缓。
治疗法则:活血祛瘀为主。
方药举例:宫外孕I号方加党参、黄芪(见休克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浮市中医院妇产科
异位妊娠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一、异位妊娠诊断:
诊断标准:1、停经,腹痛;2、阴道不规则流血,或伴晕厥、休克;3、内出血多时有休
克表现,腹部检查下腹有压痛及反跳痛,尤以病侧为甚;4、内出血超过300ml时叩诊即有
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阴道常有少量血液,后穹隆饱满,有压痛,宫颈举痛、摆痛,子宫稍
增大;5、宫旁触及肿物、边缘不清楚、触痛明显。
辅助诊断:(1)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
血为阳性。
(2)妊娠试验多为阳性或弱阳性。
(3)B超探及子宫增大,宫腔空虚,子宫一侧
可探及轮廓不清的液性或实质性肿块,宫腔外见到妊娠囊或胎心搏动即可确诊。
(4)自细
胞计数正常或稍高,血红蛋白下降。
(5)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呈A—S反应。
二、手术治疗指征:
手术治疗适用于:
①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有腹腔内出血者;
②诊断不明确者;
③血β-HCG值高或附件包块大者:B-HCG大于1000mIU/L,孕囊直径大于5cm,
附件包块>3cm或未探及
④期待疗法或药物治疗禁忌症者;
⑤随诊不可靠者。
三、手术方式:
以输卵管妊娠为例,可分为根治手术与保守手术。
根治手术为切除患侧输卵管,保守
手术为保留患侧输卵管。
⑴根治手术适用于内出血并发休克的急症患者。
⑵保守性手术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妇女,以保留输卵管及其功能。
四、围手术期治疗
(一)术前中医治疗:
1、未破损证:
治法:活血化瘀,消症杀胚。
方药;
炒蒲黄15g 五灵脂15g 槐花15g 白芨9g
罂粟壳9g 红藤15g 蜈蚣2条(研未冲服)
每日一剂煎服,连服7一10天。
2、已破损证
①休克证:
治法:回阳救脱,活血祛瘀
方药:宫外孕1号方
人参30g 附子9g(先煎) 麦冬15g 五味子15g
赤芍1 5g 丹参30g 桃仁9g
每日一剂煎服。
亦可用中成药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或者参附注射液,分别有回阳固脱,益气生津的作用。
②不稳定证:
治法:止血化瘀,杀胚。
方药:宫外孕1号方加党参、黄芪
桃仁15g 赤芍15g 丹参15g 白芨10g
黄芪15g 党参20g 天花粉15g
③包块证:
治法:破瘀,消症散结
方药:宫外孕2号方
炒蒲黄15g 五灵腊15g 赤芍15g 桃仁9g
三棱12g 莪术12g 归尾12g 红藤30g
一日一剂,水煎服。
(二)手术指征:
输卵管妊娠确诊后,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如有以下情况,可立即手术。
1、停经时间较长,疑为输卵管间质部或残角子宫妊娠;2、内出血多而休克严重者;3、妊娠试验持续阳性,包块继续长大,而药物治疗无效者;4、愿意同时施行绝育手术者。
(三)术后的中医治疗:
1、脾虚湿困,脾失健运。
症见:胃脘满闷、大便溏泻,甚或恶心欲吐、口粘不渴或渴喜热饮、肢体困倦,甚或
浮肿,舌苔厚腻,脉缓等。
治法:健脾化湿
运脾饮(苍术、厚朴、陈皮、藿香、枳实、黄芪、丹参)加减
2、阳明腑实,胃失与降。
症见:症见不思饮食,胃脘胀满作痛,嗳气吞酸,呃逆呕吐,大便秘结,舌苔黄燥,脉弦或脉实有力等
治法:行气通腑泄热。
大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加减
3、气阴两虚。
症见: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舌红暗。
舌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阴
养阴益胃汤(沙参、麦冬、玉竹、生地、党参、石斛、白芍、五味子)加减。
4、气滞血瘀
症见:胸胁胀闷,走窜疼痛,胁下痞块,刺痛拒按,大便秘结,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
治法:行气活血消瘀。
桃红四物汤(当归、桃仁、红花、熟地、川芎、白芍)加减。
关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术后切口感染(化脓切口)用大黄240g,芒硝60g,共研细末混匀。
治疗时将药末装入布袋,切口上面先置2-3层纱布,然后将药袋敷于纱布上包扎,切口渗液较多时,每日换药1次,6 天为1疗程。
常规可结合TDP治疗腹部术口促进术口愈合。
其她治疗
1、中药保留灌肠可用大承气汤加味(大黄、芒硝、金银花、蒲公英、枳壳、炒莱菔子、赤芍、厚朴、陈皮)。
适合于术后属于阳明腑实,胃失与降证型患者
2、敷脐可用吴茱萸研末,加米醋调为稀糊状,贴敷于肚脐处,外用敷料盖住并以胶布固定,每12小时换药1次,连续3次。
适合于术后属于气滞血瘀型的患者。
3、针灸取足三里、曲池、上巨虚、手三里、合谷等,适合于术后属于脾失健运型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