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间活动》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3课间活动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3课间活动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3课间活动 |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活动,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2.学生能够通过活动,培养自己动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生能够通过活动,巩固和拓展已学知识,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通过课间活动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数学计算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随堂绘制的数学题目贴纸;2.两个以上的小学生志愿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在导入时,可以通过同学互相报数等活动,热烈气氛,通过活动的方式带动课堂,把孩子们带入课堂的氛围。

2. 活动一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课间活动设计。

1.数学题目贴纸活动老师预先绘制20张左右的小学数学题目贴纸,让学生自由选择题目。

将不同难度和题型的题目进行分类,让学生自由选择贴在自己课桌前或者随身携带,并在完成后通过老师的审核得到奖励。

这种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完成有趣的游戏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2.小学生志愿者比赛活动可以在班里招募2-3个小学生志愿者,他们和同学们进行比赛(每个同学5次机会)。

分别由小学生志愿者和同学抛骰子,每个骰子的点数相加,然后小学生志愿者和同学们互相挑战,如果同学获胜,则获得1分,如果小学生志愿者获胜,则小学生志愿者获得1分。

通过这种方式让小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增加了课堂活动的趣味性。

3. 活动二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整个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一道需要合作解决的数学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以三十以内的加减法为主,让同学们自主分组,并让他们合作解决一道题目。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巡视的方式帮助学生解答问题,鼓励学生们互帮互助,深入分析解题思路,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相关数学知识。

4. 活动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唱歌、跳舞、模仿等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们在放松的状态下巩固学习内容。

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的过程中,通过唱《几何儿歌》,让学生们能够准确地认识各种不同的几何图形。

五、教学评价通过教师的巡视、学生的互动和自我探索,学生能够在课间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并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和拓展已学知识。

5.3课间活动(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5.3课间活动(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5.3课间活动(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章第二节“认识时间”和第七章第一节“加减法运算”的相关知识。

通过这两个章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认识时间的基本方法,以及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认识时间的方法,能正确读写时间。

2.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10以内加减法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时间的认识,特别是小时、分钟之间的换算。

2. 教学重点: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技巧,以及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子钟、计时器、卡片、小黑板等。

2. 学具:练习本、笔、卡片、小算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电子钟,引导学生发现时间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通过讲解教材,让学生掌握认识时间的方法,学会正确读写时间。

3. 例题讲解:运用教材中的例题,讲解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算技巧。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团队游戏: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时间认识:小时、分钟、秒的换算关系。

2. 10以内加减法:加法运算、减法运算、运算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认识时间:将一天中的重要时间点用汉字和数字表示出来。

(2)加减法运算: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

2. 答案:(1)认识时间:早晨7时、上午9时、下午3时、晚上8时。

(2)加减法运算: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时间认识和10以内加减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通过设计有趣的练习题和团队游戏,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在课后,学生应加强时间认识和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上《课间活动》word教案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上《课间活动》word教案

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上冊《課間活動》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結合具體生活場景,能運用所學的乘法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通過圖與式的對應,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2、能力目標:能熟練運用口訣進行計算,提高靈活運用口訣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培養用數學的意識,體驗口訣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運用所學乘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結合實際情景理解乘法的意義。

教學方法:引導與探索教學準備:課件紅旗學具準備:練習本乒乓球教學設計:一、複習口訣1、幻燈片出示摘蘋果,讓學生說出算式的得數以及運用的口訣是哪一句。

2、說說下面乘法口訣表示的意義。

師:剛剛同學們摘蘋果的速度都很快,而且還能正確的說出用到了哪一句乘法口訣!真不錯!不過,除了會用口訣解決計算以外,咱們還要知道它表示的是什麼意思,讓老師來考考你們,誰來說說“五七三十五”表示什麼?(幻燈片出示口訣:五七三十五。

)3、引入新課: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乘法,而且還學習了2和5的乘法口訣。

這節課,老師想請同學們用這些跟乘法有關的知識來幫助老師一起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一起來看一看吧。

二、創設情境,自主探究1、出示“課間活動”主題圖,引導觀察。

師:快樂休息時間到了,學校的大操場突然熱鬧起來了。

請你先認真看圖,說說你從圖中知道了哪些具體的數學資訊?學生看圖交流彙報,如:操場左右兩側各有5面彩旗;有4個地方都有樹,每個地方都有5顆樹;有3組同學在玩套圈圈,每組有5人;有3組同學在打乒乓球,每組有2人,;在拔河遊戲中,每組有5人,有2組;操場上還擺了花盆,其中有3組是每組5盆花,另外一組是三盆花……師小結:同學們可真棒,找出了這麼多的數學資訊!2、引導完成活動一:說一說,5×2能解決操場上的什麼問題呢?(1)師:聰明的一休也和你們一樣找到了好多數學資訊,於是他給老師出了一個難題,我想不明白,你們願意幫忙嗎?(幻燈片呈現問題:說一說,5×2能解決操場上的什麼問題?)師提問:你能先說說5×2表示什麼意思嗎?生:表示5個2相加或者2個5相加。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间活动》优选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间活动》优选教案

课间活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进行圆面积计算;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感悟极限思想的价值,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用数学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提高灵活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发展问题意识,体验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相应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师:淘气、笑笑学校的课间活动可精彩了,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学校课间活动大家都在干什么?来,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淘气、笑笑学校的操场去参观吧!(板书课题——课间活动)。

二、新授1.参观课间活动,发现、汇报数学信息。

(1)课件出示课间活动主题图,教师提出观察要求:有序观察。

(2)学生观察后指名汇报。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叙述语言要完整。

(奖励叙述语言完整简练的孩子,引导学生模仿叙述。

)(3)师整理学生汇报信息到课件。

2.设疑激趣,图式对应,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

(1)课件出示整理好的课间活动中的数学信息。

师:我们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多不多?老师课件的这一页几乎都记不下了,智慧老人说他有更好的办法记录这些数学信息,又快又省力。

你们想不想看一看智慧老人的方法?(2)课件出示算式5×2,提问: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板书:2个5,5个2。

师:这个乘法算式就是智慧老人的记录,你知道智慧老人记录的是图中的什么数学信息吗?在图中找一找。

指名汇报,集体交流。

课件演示5×2可以表示的3个图中的数学信息。

师:既然5×2可以表示2个5也可以表示5个2,那智慧老人用5×2来表示图中的这三个数学信息,可不可以?用字来表示这3个数学信息需要好多字,智慧老人却只用了一个乘法算式就把它们都表示了出来,你们觉得那种方法更省时省力?小结:乘法算式也是一种语言,它是一种数学语言,不光能省时省力的记录生活中的许多事情,还能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呢,你们想不想用数学语言来解决一下淘气学校操场上的问题?(3)解决问题A.说一说,算一算。

《课间活动》(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课间活动》(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课间活动》(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今天,我们将在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课堂上开展一次有趣的课间活动。

本次活动以“认识时间”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时间的概念。

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涉及教材的第五章第二节“认识时间”。

内容包括:小时与分钟的转换,认识时钟的三个指针(时针、分针、秒针),以及如何正确读取时间。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小时与分钟之间的转换关系,能够独立识别时钟的三个指针,并能够准确地读取时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次活动的难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小时与分钟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及如何准确地读取时间。

重点是让学生们能够独立识别时钟的三个指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给学生们展示一个实际的例子,例如:“现在是3点,如果我们要等到4点,我们需要等多久?”让学生们思考并回答。

3. 随堂练习:在讲解之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例如:“如果现在是3点15分,那么10分钟后是几点几分?”让学生们独立解答。

5.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他们对于时间的理解和答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小时与分钟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及时钟的三个指针的识别。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们用彩色笔绘制一个时钟,并标注出小时与分钟之间的转换关系。

作业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这就是我对于《课间活动》(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设计。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时间的概念,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活动的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一、小时与分钟的转换关系对于学生们来说,理解和掌握小时与分钟之间的转换关系是一个难点。

因此,我会在讲解和演示环节特别注重这个部分。

我会使用时钟模型和计时器,通过实际的例子和操作,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小时与分钟之间的关系。

例如,我会展示如何从3点转换到4点,以及如何从30分钟转换到40分钟。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课间活动-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课间活动-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3课间活动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3课间活动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五章第三节《课间活动》。

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在课间活动中,我们如何进行合理的休息和活动,以及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

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课间活动的时间,以及如何根据时间来安排自己的活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计算课间活动时间的方法,学会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计算课间活动时间的方法,学会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间活动时间的计算,我准备了钟表模型和时间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在课堂上向学生们提问,了解他们对课间活动的看法,以及他们是如何安排自己的课间时间的。

2. 讲解:我会用钟表模型和时间卡片,向学生们展示如何计算课间活动的时间。

我会用简单的语言和例子,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3. 实践:我会让学生们分组进行实践,用钟表模型和时间卡片来计算课间活动的时间,并尝试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活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课间活动时间的计算方法和合理安排时间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如何计算课间活动的时间。

答案:我们需要知道课间活动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然后,我们可以用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得到课间活动的时间。

2. 请学生们根据自己课间活动的时间,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课间活动时间的计算掌握得比较好,但在合理安排时间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关注学生们的时间管理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拓展延伸:学生们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向家人或朋友解释课间活动时间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3《课间活动》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3《课间活动》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3《课间活动》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课间活动》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课,主要内容是通过学生的课间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加减法运算基础,但对具体的应用场景还不是很理解。

通过观察和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此外,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兴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间活动中的人数变化,运用加减法计算人数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间活动中的人数变化,运用加减法计算人数的变化。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教学卡片、实物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课间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提问:“如果我们想知道某个小组的人数变化,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教学卡片,呈现不同场景的人数变化,让学生观察并运用加减法计算人数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人数的变化,并提示学生可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每组选择一个场景,用实物进行人数的变化操作,并运用加减法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3《课间活动》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3《课间活动》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3《课间活动》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课间活动》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学习图形的对称和不对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学校课间活动为背景,通过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索图形的对称性,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理解图形的对称和不对称。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图形的对称和不对称,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索图形的对称性,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和理解图形的对称和不对称。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认识和理解图形的对称和不对称。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认识和理解图形的对称和不对称。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对称和不对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观察法、操作法、讲解法和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对称和不对称。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学校的课间活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对称图形,引出对称和不对称的概念。

3.教学讲解:讲解对称和不对称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和理解图形的对称和不对称。

4.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和理解图形的对称和不对称。

5.总结讲解: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总结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对称和不对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课间活动-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课间活动-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课间活动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五章第三节《课间活动》。

这一节主要讲述如何用线段来表示物体的长度,以及如何进行长度的比较和测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用线段来表示物体长度的方法,能够进行长度的比较和测量,并且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用线段来表示物体长度的方法,以及如何进行长度的比较和测量。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直尺、线段模型、实物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我打算通过一个小游戏来引入今天的课程。

我会让学生们闭上眼睛,然后在他们耳边轻轻地说:“想象一下,你手中有一条线段,你可以把它拉长或者缩短,那么这条线段的长度是多少呢?”接着我会让学生们睁开眼睛,用直尺量一量他们想象中的线段长度。

这个游戏旨在让学生们感受到长度是一个可以度量的物理量。

然后,我会让学生们进行一些实践活动,比如用直尺和彩笔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一条线段,并标出它的两个端点和长度。

这个活动旨在让学生们能够运用线段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我会让学生们进行一些随堂练习,比如用直尺量一量教室的长度,然后用厘米或者米作为单位来表示。

这个练习旨在让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线段的概念两个端点有限长度的直线段2. 长度单位厘米米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用直尺和彩笔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一条线段,并标出它的两个端点和长度。

2. 用直尺量一量教室的长度,然后用厘米或者米作为单位来表示。

作业答案:1. 略2. 教室的长度是10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学生们对线段的概念和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得还不错,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学生对长度的测量还有些困难,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辅导。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课间活动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课间活动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课间活动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间活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四章“我们的校园”中的课间活动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校园中的课间活动,通过实际情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校园中的课间活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情境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2. 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校园图片、课间活动场景图片、数学卡片等。

2. 学具:学生手册、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张校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校园中的课间活动。

让学生分享自己校园中的课间活动,激发学生对课间活动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校园中的课间活动,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课间活动对我们的校园生活有什么意义吗?”让学生思考并发表意见。

4. 成果分享: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5. 课堂练习:发放数学卡片,让学生观察卡片上的课间活动场景,并回答相关问题。

例如:“这张卡片上有多少人?他们在做什么?这个活动需要多少道具?”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本节课的主题“课间活动”和主要内容“观察、描述、思考、解决问题”。

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思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和家人、朋友的课间活动,用彩笔描绘出来,并写上相关描述。

2. 作业答案:根据学生的描绘和描述,判断是否能够准确表达课间活动的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将实际情境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校园、家庭和社区中观察和思考课间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课间活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课间活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5.创意题:请学生设计一个课间活动,旨在提高同学们的时间利用效率和增加乐趣。作业中需要包含活动名称、目标、内容和方法。
示例答案:
1.实践题答案:
家庭活动:吃饭
开始时间:18:00
结束时间:18:30
活动时长:30分钟
2.思考题答案:
我计划合理安排课间活动时间,例如在课间活动时完成作业或阅读书籍,确保课间时间不被浪费。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时间记录和珍惜时间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时间记录和珍惜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时间认识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课间活动》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引导学生理解时间的重要性,形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围绕数学素养、信息素养、创新素养和道德素养四个方面展开。
1.数学素养:通过观察和记录课间活动的时间,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钟表,掌握时间的读写方法,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信息素养:在观察和记录时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时间记录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时间记录和珍惜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1.时间的认识: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间活动》教案(二套)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间活动》教案(二套)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间活动》教案(二套)目录: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间活动》教案一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汇总二二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间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节《课间活动》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对2和5的乘法口诀进行复习巩固,在上两节课学习了2和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材首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了“课间活动”这一内容,进一步复习巩固了2、5的乘法口诀.然后再练一练中设计了不同形式的题目,进一步加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初步地灵活运用到生活情境中,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结合课间活动的具体情境,进一步巩固2和5的乘法口诀,通过图与式的对应,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2.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提高灵活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发展问题意识,体验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4.体验数学语言简练的特点,提高儿童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提高灵活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发展问题意识,体验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教学方法:情景教学合作学习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谈话:淘气、笑笑学校的课间活动可精彩了,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学校课间活动大家都在干什么?来,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淘气、笑笑学校的操场去参观吧!(板书课题——课间活动)1.参观课间活动,发现、汇报数学信息.(1)课件出示课间活动主题图,教师提出观察要求:有序观察.(2)学生观察后指名汇报.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叙述语言要完整.(奖励叙述语言完整简练的孩子,引导学生模仿叙述.)(3)师整理学生汇报信息到课件.2.设疑激趣,图式对应,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1)课件出示整理好的课间活动中的数学信息.谈话:我们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多不多?老师课件的这一页几乎都记不下了,智慧老人说他有更好的办法记录这些数学信息,又快又省力.你们想不想看发看智慧老人的方法?(2)课件出示算式5×2,提问: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板书:2个5,5个2.谈话:这个乘法算式就是智慧老人的记录,你知道智慧老人记录的是图中的什么数学信息吗?在图中找一找.指名汇报,集体交流.课件演示 5×2可以表示的3个图中的数学信息.谈话,既然5×2可以表示2个5也可以表示5个2,那智慧老人用5×2来表示图中的这三个数学信息,可不可以?用字来表示这3个数学信息需要好多字,智慧老人却只用了一个乘法算式就把它们都表示了出来,你觉得那种方法更省时省力?小结:乘法算式也是一种语言,它是一种数学语言,不光能能省时省力的记录生活中的许多事情,还能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呢,你想不想用数学语言来解决一下淘气学校操场上的问题?(3)解决问题A.说一说,算一算.谈话:淘气学校操场上打乒乓球的同学间就藏着一个问题,你能用乘法算式解指名说算式,再说一说这个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为什么可以用乘法来解决?套圈游戏同学间也藏着一个问题,你会解决吗?指名列式,说一说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为什么可以用乘法来解决?表扬鼓励学生.B.继续解决问题——一共有多少盆花?谈话,激发学生继续解决问题的欲望,智慧老人说,淘气操场上还藏着一个更难的问题,你有信心解决它吗?课件出示图及问题:一共有多少盆花?这个问题能解决吗?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指名汇报,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答出乘加、乘减的方法后,教师提问:这个问题只用乘法解决可以吗?乘法只能解决哪一类问题?(板书: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谈话:乘法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它只能解决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有时候要解决更复杂的问题,还需要用到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或减法.灵活的运用你学过的所有的数学方法,你解决问题的本领会更强!C.拓展发散.刚才我们说到乘法是解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一种数学方法,我们用它解决了淘气学校操场上的许多问题,你们自己课间活动中有没有能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呢?指名汇报,交流.三、巩固练习,提高用口诀计算的能力.教师谈话,激发练习兴趣.智慧老人看到大家乘法的意义学的都很好,他还想知道谁能算的更准确更快?让我们开展一次比赛,给智慧老人展示一下自己计算的能力,好不好?1.同桌比赛,完成数学书35页第2题,算一算.开火车汇报,先读算式,再说出计算用到的口诀.2.第3题,在圆圈里填上“>”“<”或“=”.3.淘气考考你35页第1题.观察,先说说哪一个问题和其他问题不一样,再解决.5.笑笑考考你.35页第4题.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再根据所求问题解答.四、全课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课间活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汇总二二1、树上有52只桃子,摘掉一些后还剩下19只,一共摘掉了多少只桃子?2、老师有30本数学书,分给8个人,每人分了3本,现在老师还有几本数学书?3、马路上每隔8米挂一盏彩灯,6盏彩灯共相隔多少米长?4、有桔子8只,苹果的只数是桔子的3倍,苹果有多少只?苹果比桔子多几只?5、教室图书架上有科技书40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5倍,两种书共有多少本?6、小胖看一本文艺书,每天看5页,看了一周后,还剩下18页,这本文艺书有多少页?7、鱼缸里有红金鱼7条,花金鱼和黑金鱼的条数都和红金鱼同样多,鱼缸里三种鱼共有多少条?8、苹果有9箱,桔子的箱数是苹果的3倍,桔子有几箱?9、小丁丁有2支笔,小巧、小亚、小胖也都各有2支笔,他们一共有几支笔?10、一根电线剪成4段,每段长8米,这根电线长多少米?11、(1、)8个2连加和是几?(2、)6的4倍是几?12、(1、)7与5的和是多少?(2、)7与5相乘是几?13、一盒铅笔有6支,4盒有几支?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几支?14、图书馆有50本书,每人借4本,9人共借了多少本?图书馆还剩下多少本书?。

5.3《课间活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5.3《课间活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5.3《课间活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当我走进教室,看到学生们充满期待的眼神,我知道他们已经准备好迎接今天的课间活动了。

我拿着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心中充满了教学的热情。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5.3课《课间活动》。

我们将通过这个课题,让学生们掌握如何用简单的数学运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并且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教学卡片、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我会用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比如一个学生在课间活动时买了一瓶饮料,然后又买了一块饼干,他会问你他一共花了多少钱。

然后我会让学生们尝试用加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接着,我会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出其他类似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的加法知识来解决。

在学生们掌握了加法之后,我会引入减法,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减法。

六、板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利用黑板和粉笔,将一些典型的例题和运算规则板书出来,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课后,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们通过实际的运算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比如,让学生们计算一些购物场景下的价格问题,或者计算一些简单的加减法题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们对加减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但在实际应用方面,还有一些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和练习。

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这就是我对于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5.3课《课间活动》的教学设计和思考。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三课 课间活动∣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三课 课间活动∣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三课课间活动∣北师大版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课间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其数学思维和良好的合作精神。

二、活动内容1.数学拼图活动目的通过拼图让学生掌握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培养孩子的数学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准备一组数学拼图,学生人均一份。

活动流程1.让学生将一堆分散的数字拼成有序的数字,如1到10。

2.老师可在黑板上出示数字,让学生将数字拼出来。

3.考察学生对数字大小顺序的掌握情况。

2.数学接龙活动目的通过数学接龙游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口算能力。

活动准备黑板、粉笔。

活动流程1.由老师先报出数字,要求学生根据算式规则将数字与算式接龙。

2.例如,老师报出“2”,学生可以接“6÷3”、“4-2”等计算题。

3.由学生依次接龙,如果某个学生接错则出局。

4.最后,剩下的学生在黑板上依次将自己的算式报出。

3.数学趣味游戏活动目的通过游戏让学生迅速掌握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棋盘、骰子、棋子。

活动流程1.由学生分组,每组4人。

2.每组轮流掷骰子,按数字移动棋子,落在格子上需要回答对应的计算题目才能得分。

3.完成所有题目的组获胜。

三、注意事项1.活动时不可大声喧哗,保持安静,不打扰到其他班级的上课。

2.师生之间做好相互配合,协商好任务分工,互相帮助。

3.按照时间规定严格执行各种活动,保证活动进度和活动质量的平衡。

4.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游戏,让每个人都能享受数学的快乐。

四、总结通过本课程的数学课间活动,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增强了对数字的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体验数学的美妙魅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第3课时《课间活动》优秀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第3课时《课间活动》优秀教案

《课间活动》教学简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课间活动的具体场景,进一步巩固2和5的乘法口诀,通过图与式的对应,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划,提高灵活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发展问题意识,体验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算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1.创设情境。

课间活动时间到了,快来操场上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吧!2.寻找信息。

引导学生说一说,在图中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3.提出问题。

说一说,5×2能解决操场上的什么问题?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问题:说一说,5×2能解决操场上的什么问题?1.独立思考,看一看,说一说。

(1)一共有多少个男生在拔河?(2)操场上一共有多少面红旗?(3)手上一共有多少面红旗?2.说一说,算一算?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3.一共有多少盆花?(1)看一看,说一说。

引导学生找数学信息,并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2)算一算,说一说。

引导学生算一算并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学生根据除法算式的例子,说出自己分香蕉的过程并用除法表示。

4.在你的课间活动中找一找,有没有能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活动经验说一说并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三、练习应用,巩固提升。

看一看,说一说,算一算。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到运用5×2解决的问题吗?。

数学《课间活动》教学设计

数学《课间活动》教学设计

《课间活动》教学设计1【课题名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节《课间活动》。

本课时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中“数的运算”范畴。

【标准相关陈述】1、基于课程标准(1) 数学教数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2)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3) 能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并能找出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问题。

2、基于教材特点本课时内容是对2和5的乘法口诀进行复习巩固,教材设计了不同形式的题目,进一步加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初步灵活运用到生活情境中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基于学生实际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在第三单元初步学习了乘法,并从图上能找出有关乘法的数学信息和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学习方式:小组之间能较好的合作、交流与倾听,能比较主动地探究新知,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学习新知。

三、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2和5的口诀,学生能熟练掌握2和5的乘法口诀。

并能运用口诀计算2和5的乘法算式。

2、通过观察幻灯片1,学生能根据情境图内容找出有关乘法的数学信息和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3、在计算“ 打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人?”过程中,学生能学会用乘法算式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并能规范的解答。

4、通过“5x2”的算式提问题的环节,学生能更充分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1、学生能熟练掌握2和5的乘法口诀。

2、学生能根据情境图内容提出有关乘法的数学问题。

3、学生能根据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乘法式子。

五、教学难点:学生能根据算式提数学问题。

六、评价方案设计:1、活动一:复习2和5的口诀(看男生、女生对口诀)——针对目标12、学生汇报展示——针对目标23、探索交流,解决问题——针对目标24、解决问题——针对目标35、综合应用——针对目标4七、教学设计:1、复习2和5的口诀 (1)男生女生对口诀(2)看乘法算式说出相应的口诀2、情境导入:师:孩子们,你们记的真熟练!给自己一些鼓励吧,看!听课的老师也在为你们高兴!在课前老师们问我,你们课间活动孩子们都做些什么?谁愿意来说说?师:从老师们的眼神中看出来是在表扬你们,因为你们的课间活动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有秩序!那你们想不想看看淘气和笑笑课间活动在做些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幻灯片13、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师:谁能说一说他们在课间都做些什么呢?生:……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在课间活动中隐藏了许多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现在就让我们通过淘气和笑笑的课间活动来开始今天的学习吧!(板书:课间活动)师:从图中你能找出那些有趣的数学信息呢? 生: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2)用5和2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师:孩子们,你们从图中找到这么多数学信息,并提出了相应的数学问题,看来你们很会观察!考考你们,能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吗?出示幻灯片2活动过程:生独立完成,找人演板:集体订正。

2022—2022年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间活动》教案1(精品教案

2022—2022年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间活动》教案1(精品教案

2022—2022年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间活动》教
案1(精品教案
《课间活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生活场景,能运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图与式的对应,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力目标: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提高灵活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结合实际情景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口诀
1、幻灯片出示摘苹果,让学生说出算式的得数以及运用的口诀是哪一句。

2、说说下面乘法口诀表示的意义。

师:刚刚同学们摘苹果的速度都很快,而且还能正确的说出用到了哪
一句乘法口诀=真不错=不过,除了会用口诀解决计算以外,咱们还要知
道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让老师来考考你们,谁来说说“五七三十五”表
示什么<
3、引入新课: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乘法,而且还学习了2
和5的乘法口诀。

这节课,老师想请同学们用这些跟乘法有关的知识来帮
助老师一起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出示“课间活动”主题图,引导观察。

师:快乐休息时间到了,学校的大操场突然热闹起来了。

请你先认真
看图,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具体的数学信息<学生看图交流汇报,如:操场左右两侧各有5面彩旗;有4个地方都有树,每个地方都有5颗树;
有3组同学在玩套圈圈,每组有5人;有3组同学在打乒乓球,每组有2人;在拔河游戏中,每组有5人,有2组;操场上还摆了花盆,其中有3
组是每组5盆花,另外一组是三盆花……。

《课间活动》(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课间活动》(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3课时课间活动·教案班级:课时:课型:一、学情分析本课的教育对象是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之前一年的学习,学生们已经能够在情境图中寻找数学信息,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法口诀计算,但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仍有待提升,比如通过乘法算式找情景图中有关的数学信息或灵活运用学过的所有方法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等能力上急需提高。

二、教学目标1.巩固2 和5 的乘法口诀,并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图与式的对应,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巩固 2 和 5 的乘法口诀,并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图与式的对应,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板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课间活动时,你们都在做什么呢?玩的开心吗?学生分享课间活动,老师认真聆听。

师:我们的小朋友真的是多才多艺呢!那么,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一起去看看育英小学的小朋友们,他们的课间活动。

师:你想知道他们在玩什么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中的情境图)同学们快看,他们在操场上玩的多高兴呀。

但他们也告诉我,照片里隐藏着许多数学问题,你们有信心找出来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习内容(板书课题:课间活动)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课间活动都做些什么,引入情境图,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第二板块【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1)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

师: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与同伴交流一下吧。

学生汇报交流发现的信息。

生1:操场四个角都有树,每个角上有 5 棵。

生2:操场左右两侧各有5面红旗。

生3:操场前后都摆着花,共有4组,其中3组都是5盆,另外一组有3盆。

生4:有2组男生在进行拔河比赛,每组有5名男生。

生5:有3组同学在玩套圈游戏,每组有5名同学。

生6:有3组同学在打乒乓球,每组有2名同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间活动》精品教案
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间活动。

(教材第34、3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运用2和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同一道乘法算式可以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

2.初步接触乘加计算,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会运用2和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并掌握乘加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
师:课间活动时操场上真热闹!老师拍了一张照片给大家,说说从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情境图。

学生可能会说:
·操场上有两组同学在拔河,每组5人。

·操场的四个角上各有5棵树。

·操场两边分别升起了5面旗子。

·操场上还有3组同学在打乒乓球,每组2人。

……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学生熟悉的课间活动场景把学生带入课堂,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探究
1.说一说:5×2能解决操场上的什么问题?
师:同学们在发现这么多的数学信息之后,能说说5×2这个乘法算式可以解决操场上的哪些问题吗?
生1:可以表示操场两边一共有多少面红旗。

生2:也可以表示有多少名同学在拔河。

2.说一说,算一算。

师:这是其中的一部分,你能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吗?怎样解决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打乒乓球图。

生:我知道了图中有3组同学在打乒乓球,每组有2人。

这样我们就可以解决“一共有多少人在打乒乓球?”的问题。

2×3=6(人),有6人在打乒乓球。

师:思路很清晰,说得很完整。

下面的这幅图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套圈图。

生:图中有3组同学在做套圈的游戏,每组有5人。

根据这两个条件,我们可以计算出一共有多少人在做套圈游戏。

列式是5×3=15(人)。

师:回答得真好!
3.一共有多少盆花?
师:操场上除了有同学们在玩耍,还有彩旗、大树和鲜花呢!在图中找一找,哪里摆着花?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主题图。

学生认真观察,找出哪里有花。

生1:最下面有2组花,每组有5盆;最上面也有2组,但是一组是5盆,另一组是3盆。

生2:是啊,图中的鲜花有3组是每组5盆的,还有1组有3盆。

师:那该怎么计算一共有多少盆花呢?
生1:用连加计算,5+5+5+3=18(盆)。

生2:我们可以先计算出3组都是5盆的有多少盆,5×3=15(盆);再加上另一组的3
盆,15+3=18(盆)。

如果学生没有出现第二种方法,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进行启发引导;如果出现了,教师就予以表扬鼓励。

可以引导学生写出综合的乘加算式,明确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师:从图中你还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怎么解答?
生:一共有多少棵树?5×4=20(棵)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充分的交流。

教师要及时地给予点评、鼓励。

【设计意图:个性化见解的交流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平台,同时也是互相学习的方式。

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优化自己思路的意识和能力。


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在你的课间活动中找一找,有没有能用乘法解决的问题,收集起来,下一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课间活动
5×2:表示操场两边一共有多少面红旗。

表示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在拔河。

5+5+5+3=18(盆)
5×3+3=18(盆)
教学反思
1.让学生结合图来展示自己的真实想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乘加的运算顺序。

这样能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索、发展创造、讨论交流,在主动的、相互启发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2.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主线,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资源,体现在不断的体验中形成能力,在多元化的评价中共同提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4+2=2×4+4=5×4+5=
(考查知识点:乘加运算;能力要求:能正确计算乘加算式。

)
B类
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考查知识点:乘加运算;能力要求:能运用乘加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10 12 25
B类:5×3+2=17(个)
教材习题
第35页“练一练”:
1. 2×7=14(人) 5×3=15(人) 2×3+2=8(人)
2. 10 20 15 35 5 45 40 25
10 35 15 40 30 20 45 30
3. < = = > > > > =
4.学生票:3×5=15(元) 成人票:5×7=35(元) 2张成人票和1张学生票:5×2+3=13(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