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合集下载

小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方法5篇

小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方法5篇

小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方法5篇第1篇示例:小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方法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有逻辑性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并不容易。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小学生需要培养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下面就是一些小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方法,希望对家长和小学生本身有所帮助。

1. 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数学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学科,所以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

加减法、乘除法、算术题等基础知识是学习数学的基石,只有把这些基础知识学扎实了,后面的数学内容才能更好地掌握。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基础知识,让小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算术。

2. 多做数学题熟能生巧,这句话在学习数学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一定要多做数学题,通过在做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和总结,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家长和老师可以为小学生准备一些不同难度的数学题,让他们逐渐提高解题能力。

3. 运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学习数学数学是一个抽象的学科,但是它又离不开现实生活。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学习数学,比如通过购物、做饭、测量等活动来巩固数学知识。

这样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习数学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一定要养成认真、细心、耐心的学习态度,不能急躁,要有耐心,久久为功。

家长和老师也要在日常生活中为小学生树立榜样,培养他们勤奋、坚韧的学习态度。

5. 注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逻辑的学科,所以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一定要注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在解题时,要注意推理、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并逐步解决问题。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一些逻辑思维游戏来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6. 培养合作和竞争意识合作和竞争都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和竞赛的方式来巩固数学知识,这样可以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同时在竞争中取得进步。

积累小学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积累小学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积累小学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活动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数学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创造力和合作精神,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水平。

以下是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累的一些活动经验。

一、数学游戏:如数独、数码接龙等
数学游戏是一种很好的活动方式,它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逻辑能力、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并且让学生在游戏中收获乐趣。

比如数独游戏,它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数码接龙能够让学生巩固数字的大小、顺序和规则,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进行游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精神。

二、数学竞赛:如奥数比赛、数学竞赛等
数学竞赛是锻炼学生数学素养和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数学竞赛试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竞赛中感受到成就感和自信心。

同时,数学竞赛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

三、数学拓展活动:如数学探究、数学实验等
数学拓展活动是开拓学生思维和拓展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数学实验和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数学知识和规律,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比如,在学习几何知识的时候,可以设计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纸折活动来感受几何形状的变化和相关规律;在学习测量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物体体积和密度等概念。

四、数学研究课程。

数学教学中 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

数学教学中 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

数学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数学活动经验是一种过程性知识,它是指学习者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

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主动探索学习过程,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一、从已有生活经验入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

因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把数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主动探索数学活动的过程。

如:郑老师在讲解《比较图形的面积》一课中,在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可通过数俄罗斯方格,把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把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运用以往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去了解、认识新知识,探索、解决新问题。

二、从问题入手,生成数学活动经验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不断探讨新知识的学习,从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如:新授环节郑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计算出各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看哪些图形的面积是相等的。

再看一下小组内大多数同学都有的结论,并在这个结论前面打上对号;如果跟别人不一样,首先思考这个结论是否正确,要是正确就补充在报告单的下面,然后除了这些,你还能得出更多的结论吗?再给大家5分钟。

小组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5分钟后,教师请同学们迅速坐好。

有的同学还在继续思考着,可能还有一些是你们认为两个图形面积相等,但还没有拿出论证的,我们一会再来研究。

现在来汇报一下刚才讨论的结果,先汇报大多数同学都能发现的那些结论...... 在本环节中,郑老师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学习,找出共同点,然后引导学生解决不同点,层层分析,在学习活动中领悟学习方法,在活动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让学生记忆更深刻。

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促进了学生不断积累活动经验。

三、从兴趣入手,提升数学活动经验教学中,要激发小学生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

让学生在兴趣中分析信息来源、交流数学信息。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累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累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累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一、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1.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

可以通过提出有趣的数学问题或谜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探究数学的规律和性质。

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不仅要学会解决问题,还要学会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丰富数学教学的形式1. 多种表达形式的运用。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图表、实物模型、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视觉、听觉和触觉感受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 探究性学习的运用。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来发现数学知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3. 合作学习的开展。

在数学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注重数学知识和技巧的运用1. 温故知新,巩固基本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巩固和复习,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2. 提高数学技巧的训练。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数学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估算等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技巧。

3.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实用性认识。

四、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1.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综合整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和抽象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利用几何图形等教具,让学生进行几何图形的拼凑和变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具有逻辑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和证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方法

小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方法

小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方法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活动来帮助他们积累数学知识和提高数学技能。

以下是一些适用于小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方法。

1. 游戏化学习: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中,使学习变得有趣。

使用数字卡片玩拼图游戏,让学生通过拼凑数字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2. 实用化学习:将数学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通过制定购物清单并计算总价来教学生简单的加法和减法。

3. 视觉化学习:使用图形、图表和图片等视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通过画图展示平行线与垂直线的关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学原理。

4. 团队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互相学习。

分组进行数学问题解决竞赛,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5. 活动化学习: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活动,如参观数学展览、数学竞赛等,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应用价值。

6. 竞赛学习: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提升他们的数学技能和竞争意识。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数学竞赛或参加一些数学奥赛类比赛。

7. 创造性学习:鼓励学生进行数学创作和探索,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引导学生设计数学游戏或数学谜题,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8. 多媒体学习:利用多媒体教具,如电子白板、数学软件等,形象生动地展示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9. 互动学习: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提问和回答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并解释解决思路。

10. 激励学习: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鼓励和奖励,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给予学生表扬、奖品或奖状等肯定。

通过以上的数学活动经验方法,可以帮助小学生建立起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

教师和家长的指导和鼓励也是学生成功学习数学的重要因素,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帮助。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累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累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累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累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积累活动经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数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1. 组织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提供一个数学问题让他们一起思考和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同时引导他们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和推理。

2. 独立解决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些个体练习题,让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

通过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探究数学规律和性质。

给学生一张纸和一把剪刀,让他们观察纸能够剪成的各种形状,然后让他们总结和发现剪出来的形状的特点和性质。

4. 数学游戏:组织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和练习数学知识。

进行数学数独游戏或者数学竞赛,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实际问题解决: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给学生提供一张购物清单和一定金额的预算,让他们根据预算计算购买商品的最佳方案。

6. 探索数学工具:引导学生使用数学工具,如尺子、量角器等,进行数学探索和实验。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工具的作用和意义,提高数学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7. 数学讲解和展示:鼓励学生主动进行数学讲解和展示,让他们在课堂上向其他学生介绍和解释自己的数学经验和思考过程。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还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基础。

那么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有效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1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对接生活的过程,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时需要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背景,让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有效对接”,使得日常生活经验“数学化”。

因此,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亲身经历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使学生充分积累“数学化”的活动经验。

学生学习《年、月、日》时,掌握年、月、日的时长不像“分、秒”那样可以现场体验。

教师在教学时注意提取学生的生活经验,请学生用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描述一下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

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今年春节到明年春节是一年。

”“今年5月3日是我的生日,再到明年的5月3日,我长大了一岁,也就是又过了一年。

”“我爸爸这个月发工资到下个月再领工资就是一个月。

”“今天这时到明天这时就是一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年、月、日的经验构成了其进一步学习新知的数学现实。

数学教学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现实,把这些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化”处理,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以生成新的数学活动经验。

生活经验用于帮助经历、体验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简单、明了,而且生动形象。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积累有效的活动经验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动手操作能把抽象的知识变成看得见、讲得清的现象。

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使操作、思维、语言有机结合,获得的体验才会深刻、牢固,从而积累有效的操作经验。

例如,在学生研究“三角形内角和”问题时,一位学生把任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将角的顶点重合并依次拼在一起,发现正好形成一个平角,从而得出直观视觉印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这个过程,学生费时不多,但是亲自动手试一试的操作活动让他获得了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直观感受。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

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说”、“动手操作”、“探究”、“应用”的活动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

一.在数学动手操作活动中积累操作活动经验动作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在动手中探索、创新,并且在动手操作活动过程中,学会不断体验,“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能不能不这样做”、“要怎样做比较好”,这样既进一步深化了学习,加大了思维活动量,又可以积累活动经验。

让学生动手操作活动就是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动手操作,经历了对事物的认识过程和问题的探究过程,就能让学生更好的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建构和对规则的理解的活动经验。

为了更好让学生在数学动手活动中顺利积累操作活动经验,教师要考虑如何设计好问题,如何进行有效地引导又是最重要的。

本人认为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操作的目的和方法。

“操作要有目的,也就是说学生必须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们则不仅应当关注学生在做什么,而且还要关注为什么要这样做。

”只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活动的目的,从而相应的活动也才能够真正成为他们的一种自觉行为,学生才会主动地去做。

如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一位上课老师没有先让学生明确目的,就马上让学生用教师给的小棒摆三角形。

结果学生只把能摆成三角形的小棒摆了出来,对为什么有些小棒不能摆成三角形就没有思考,更没有去关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以上这样的活动就会仅仅成了一种形式,对数学学习就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没有内化思考的操作活动对积累活动经验也无多大用处。

另有一位教师,他在让学生动手操作以前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任意给你们三根小棒,把它们当作三条线,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让我们动手实验一下吧!如果学生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去操作,就会尝试去找有没有不能摆成三角形的小棒。

儿童数学经验

儿童数学经验

儿童数学经验
儿童数学经验是指儿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和思维方法。

以下是一些儿童数学经验的培养方法:
1. 生活中的数学:让儿童在生活中发现数学,例如数楼梯、辨认方向、比较大小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儿童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动手操作:通过拼图、搭积木、分类等动手活动,让儿童在实践中学习数学。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儿童理解形状、大小、数量等概念。

3. 数学游戏:通过数学游戏,如数独、猜数字、计算竞赛等,提高儿童的数学技能和思维能力。

4. 数学绘本:通过阅读数学绘本,让儿童了解数学的历史、文化和应用,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5. 家长引导: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儿童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例如在购物时让儿童计算价格、在出行时让儿童规划路线等。

6. 学校教育: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数学活动,如数学竞赛、数学文化节等,来增强儿童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总之,儿童数学经验的培养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引导,包括生活中的实践、动手操作、游戏、绘本阅读以及家长和学校的引导等。

小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方法

小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方法

小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思维发展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可以帮助小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方法:1.数学游戏:数学游戏是一种有趣而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培养数学思维。

通过参与各种数学游戏,小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概念和技巧。

例如,可以玩数字迷宫、数学卡片游戏、数独、数学折纸等。

这些游戏可以在课堂上或者课余时间进行。

2.数学实践:让小学生在实际生活场景中应用数学知识是提高他们数学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好方法。

例如,带他们去超市购物时,可以让他们计算商品价格,找零,比较不同品牌的价格等。

还可以带他们去花园里测量植物的高度、距离,或者让他们设计一个小规模的花园来学习面积和周长等。

3.数学拓展活动:提供一些拓展性的数学活动,帮助小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利用几何积木拼图进行几何形状的学习,使用数学拼图和谜题进行数字和模式的学习,或者在课堂上组织数学竞赛等。

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4.问题解决活动:提供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解决活动,帮助小学生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问题可以是与课程相关的,也可以是与实际生活无关的。

例如,让他们解决一些迷宫问题、数学谜题,或者设计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等。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小学生可以发展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5.数学竞赛和演示:鼓励小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和进行数学演示活动,可以提供一个展示他们所学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平台。

参加数学竞赛可以帮助他们锻炼解题速度和策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而进行数学演示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展示数学概念。

6.合作学习:鼓励小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学习数学,可以促进他们的互动和共享想法。

通过一起解决问题、讨论数学概念和分享解决方法,小学生可以相互帮助和学习。

此外,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7.数学实验室:建立一个数学实验室,提供各种数学学习资源,如数学游戏、数学工具、模型等。

巧用“分类”理解概念,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巧用“分类”理解概念,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巧用“分类”理解概念,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遇到理解概念困难的情况。

其中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巧用“分类”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从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本文将从分类的角度出发,介绍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并提供一些实践活动的经验。

一、分类是理解概念的重要途径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各种抽象概念,有时会觉得难以理解和把握。

而“分类”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它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清晰起来。

通过分类,学生可以将概念分门别类,形成系统和有序的知识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

在学习集合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分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集合、集合的元素有哪些特征、如何表示和描述集合等问题。

通过将集合分为有限集合和无限集合、空集合和非空集合等不同的类别,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集合的概念。

二、分类助力实践活动经验的积累除了在理解概念的过程中,分类也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通过将数学活动按照不同的特征和目的进行分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数学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提高数学活动的能力和水平。

举个例子,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可以将不同的方程按照是否含有未知数、是否含有参数、是否可以化简等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

通过分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的方程,从而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制作分类表或分类图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制作分类表或分类图表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知识、活动等的分类关系。

在学习平面图形的过程中,可以制作平面图形的分类表,将各种平面图形按照边数、顶点数、对称性等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的特点和规律。

2. 创设分类活动3. 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分类本巧用“分类”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解决困难问题,提高数学活动的经验和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分类的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小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方法

小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方法

小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方法小学生数学活动是培养孩子数学兴趣和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数学活动,小学生可以在玩中学习,不仅能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下面将介绍一些小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开展小学生的数学教育工作。

一、游戏化教学在小学生的数学教育中,游戏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游戏,能够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增加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比如可以利用数学游戏来教授小学生简单的数学概念,如加减乘除、几何图形、分数等,还可以通过数学游戏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计算能力。

游戏化教学还可以促进孩子的思维发展和交际能力,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到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竞争,如何克服失败等。

游戏化教学不仅可以使孩子对数学感兴趣,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观察力和判断力。

二、趣味化教学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常常存在抵触情绪,这主要是由于数学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和学习方法的枯燥性导致的。

我们可以通过趣味化教学来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比如利用数学游戏、数学实验、数学艺术等形式来教学。

数学游戏是一种趣味化教学的重要形式,可以利用一些小道具和游戏规则,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变成具体的游戏情境,从而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实验则是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小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从而使数学知识更易理解,更深入人心。

数学艺术则是将数学知识与艺术相结合,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艺术作品来吸引孩子注意,让他们在欣赏中学习数学知识。

三、动手实践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除了借助游戏和趣味化教学,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动手实践。

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通过给孩子几何制作模型,让他们用各种材料动手制作不同的几何图形,让他们亲手感受几何图形的特点,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几何图形的知识。

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数学工具和教具,如计算器、尺子、计数棒等,让孩子进行实际操作。

通过计算器进行简单数学计算,通过尺子进行长度的比较,通过计数棒进行数学统计等,让孩子在动手实践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累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累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累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累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下面是一些可以用来积累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方法和活动:1. 数学游戏数学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数学游戏,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巧。

可以设计一些数学谜题、数学迷宫或者数学拼图游戏,让学生通过解决这些游戏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2. 竞赛和比赛通过参加数学竞赛和比赛,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比赛中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比较。

可以组织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展示自己的数学才能,同时也可以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3. 数学探究活动数学探究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

通过进行一些实践性的数学探究活动,学生可以亲自操作、实验和观察,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可以让学生通过做数学实验、解决实际问题或者进行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来进行数学探究。

4. 团队合作活动通过团队合作活动,学生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同时也可以共同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

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一个较难的数学问题,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展示并讨论自己的解决方案。

5. 数学角色扮演活动通过数学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情境中去,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可以让学生扮演商店老板、银行家或者工程师等角色,通过模拟商店购物、银行存取款或者设计建筑物等实际情境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累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累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累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帮助他们建立牢固的数学基础。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积累一些有效的教学经验,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一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累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建议。

一、开启数学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提供不同的解决途径。

帮助学生从“有多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到“没有固定答案”的数学思维转变。

二、培养数学交流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互相倾听和交流。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三、巩固基本概念和技能每堂课结束前,总结当堂所学的基本概念和技能,并提供一些锻炼的机会。

可以布置一些小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他们的基本知识。

四、运用实际问题数学是实际问题的抽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法。

通过实际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应用和意义。

五、培养思考习惯鼓励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采用系统思考的方法。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关数学思维方法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六、评价与反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反馈。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并提出改进建议。

七、多样化教学生活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和互动教学工具,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

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八、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鼓励学生在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扩展,自主学习。

九、注重知识的联结鼓励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相联系,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怎么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怎么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怎么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怎么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怎么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希望大家喜欢。

怎么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篇1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郑老师《比较图形的面积》一课,做的比较好。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郑老师以学生喜欢的俄罗斯方块为数学活动经验的载体,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很容易从已有的生活经验进入新知的探究与学习。

(二)在活动探究环节,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探讨出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如:数格法,割补转化法,重叠法等。

然后教师接着又出示一组较难的图形,在提出问题后,并没有马上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而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并给予充分的时间。

巧妙地运用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引发学生反思,进行经验的迁移。

(三)在课的最后实践活动环节,郑老师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一,引导学生对图形进行平移和分割,让学生体会形状变化而面积不变的事实,培养学生图形的转化思想,为后续运用转化思想学习面积公式的推导打下基础;活动二,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把不规则图形补成规则图形的意识,为今后运用“补”的方法去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做好铺垫;活动三,引导学生画出面积相同但形状不一样的图形,从而让学生将已积累的活动经验得以应用。

总之,郑老师这节课通过学生独立发现,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感受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获取了具有数学本质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想方法。

如何有效构建数学模型如何有效构建数学模型,听了刘老师的《相遇问题》后,我有了新的认识。

现就刘老师是如何有效构建相遇问题的模型的谈两点自己的浅显认识:一、模拟表演,构建了相遇问题的直观动作模型。

首先,刘老师让学生观看王明和李华步行上学的动画情景,然后创设了四次师生现场模拟表演,第一次表演是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学生发现问题“两人没有从两地出发”。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累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累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累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非常重要。

数学基本活动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需要运用的一系列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

下面将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对积累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方法进行总结,希望对广大教师和学生有所启发。

数学基本活动的积累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

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的基本活动。

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让学生能够反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

教师还可以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里进行练习,加深对数学基本活动的理解和应用。

数学基本活动的积累需要注重思维的培养。

数学是一门需要思维的学科,而数学基本活动正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重要手段。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基本活动的积累需要通过合作学习来实现。

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一起思考和解答问题。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借鉴,共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提升数学基本活动的水平。

数学基本活动的积累需要注重巩固和拓展。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之前所学内容的巩固和复习,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技能。

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拓展相关的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在基本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和应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数学基本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帮助学生有效地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帮助学生有效地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在实际教学中协助学生有效地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随着数学新课程对“过程与方法”的注重,“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日益成为数学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

人们对其内涵、组成、教育意义等都实行了深入的探讨。

我认为能够从以下几个活动中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一、在操作活动中侧重于丰富来自感官、知觉的经验。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外显的行为操作,对学习材料的第一手直观感受、体验和经验一般是直接经验。

这类操作的直接价值并不是问题的解决,而是对学习材料的感性理解。

例如,在学生研究“三角形内角和”问题时,一位学生把任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将角的顶点重合并依次拼在一起,发现正好形成一个平角,从而得出直观视觉印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度。

这个过程,学生费时不多,但是亲自动手试一试的操作活动让他获得了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直观感受。

即使类似于这样的感知明显带有个体理解的成分,并且还存有原始、肤浅、片面、模糊的特征,但这类直接经验的获得,是构建个人理解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

当然,要使这类经验能合理地积淀,有时还需要经历一个判断、筛选、确认的环节,因为学生首次操作感知的结果并不一定是准确的,而错误的经验将会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带来负面的影响。

举个例子来说,在教学“理解角”时,很多教师都会让学生去摸一摸具体实物上“角的顶点”,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学生往往会回答:“角的顶点是尖尖的,摸上去有刺痛的感觉。

”这个回答表达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及初始经验处于“生活数学”范畴,缺乏以反映数学的本质特征,假如教师不即时加以纠正和引导,那么在接下去的练习中就有可能会出现类似钟面上指针的针尖也是角、墙角也是角的错误理解。

所以,数学活动所期望学生获得的经验应与某些生活经验加以区别。

再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教师往往会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力求使学生获得更充分的关于平方厘米、平方分米以及平方米的表象。

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有可能因为夸大了多媒体的作用而无视了学生实际感知给他带来的错误体验。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五个“着眼点”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五个“着眼点”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五个“着眼点”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基本活动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只有通过经验积累,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才能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

在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着眼点”出发,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水平。

一、“习题导向”,巩固基本概念和方法在数学学习中,习题是巩固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有效途径。

在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习题导向”作为第一个“着眼点”,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帮助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在选择习题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设计一系列习题,既要保证难度适中,又要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步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二、“实践探索”,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

在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实践探索”作为第二个“着眼点”,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案例和问题的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数学学习和应用。

三、“生活贴近”,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四、“因材施教”,个性化指导和辅导五、“师生互动”,促进学习效果持续提升在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过程中,师生互动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将“师生互动”作为第五个“着眼点”,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促进学习效果的持续提升。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积极与学生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在课后辅导中,老师可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进展,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作者:————————————————————————————————日期:
如何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中学数学论文
如何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滨小学杨月凤
【摘要】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个体在经历数学活动的基础上获得的经验,是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它既包括经历数学活动所获得的经验本身,也包括经历数学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

关键词读懂教材;读懂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30-0116-0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四基”,即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在数学教学中,强调数学“双基”和“数学思想方法”已成为共识。

数学教学应致力于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

下面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研究文本,用具体的课例呈现谈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认识。

一、读懂教材,组织好每一个数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源泉,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最核心的课程资源。

数学教学一定要从多层面入手悉心地钻研教材、读懂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藏的新思想、新理念、人文性和发展性等因素,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向学生靠近,向学生开放,使学生在精心设计、组织的每一个数学活动中,学到更多更有用的数学知识,同时获得系统的数学活动经验。

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轴对称图形”为例:
适当重组教材,感受对称
师:同学们,你们出去旅游过吗?
生:去过。

师:去过哪些地方?
生:苏州乐园、常州恐龙园、春秋园……
师:你们去过的地方可真多!今天这节课,老师也想带大家一起去世界各地看一看,愿意吗?
生:愿意!
(出示教材P61“你知道吗”世界著名建筑图片,欣赏)
师:这些都是世界著名的建筑,美吗?
生:美!
师:欣赏了这些名胜,你有什么想说的?
揭示:这些世界著名的建筑之所以这么美丽、奇妙,那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对称。

(板书)
讲述:对称是一种美,这种美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请看!
(出示教材P60“你知道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带着数学的眼光来研究——对称。

新课标强调,教师是用教材教学,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中有很多地方“留白、空白”,是给教师独创的机会,教师要明确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学离不开教材,要赋予教材以生命,并灵活掌握教材。

在本课的导入环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前后的衔接,适当重组教材,先让学生欣赏了课后“你知道吗?”部分的世界
著名建筑,并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在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中,对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有了初步体验与建构,新知的学习就更容易主动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

二、读懂学生,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并使之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
要使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就需要读懂学生,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起点,积极创设基于学生数学学习需要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引导他们经历数学“对接”生活的过程。

同时,还应提供较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经历参与、交流、内化、反思等数学活动,使之及时激活、总结和提升数学活动经验,努力使浅层次的活动经验向较高层次的活动经验转化,并在概括和运用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提升数学活动经验。

下面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为例:
唤醒经验,操作中揭示长方形的特征
1.谈话: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同学举举手。

闭上眼想一想,长方形是什么样的?
举例:我们身边有长方形吗?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
生:黑板的面、课桌面、电视柜的面……
2.激趣:看来大家真的已经认识长方形了,但是不是很了解它呢?敢不敢接受下面的挑战?
游戏:“猜猜信封里的图形是不是长方形”。

(课件出示)
(1)图一:
提问:这个图形只探出一个角,它是长方形吗?为什么?
生:它不是长方形,因为这个图形的角是锐角,长方形的角是直角。

设疑:长方形的角真的是直角吗,谁能验证给大家看看?
指名上台展示介绍: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就能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小结方法:比一比(板书)。

揭示:通过验证,你们的结论是——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板书)。

(2)图二:
(出示直角梯形的一部分)它是长方形吗,理由?
生1:是的,它的角是直角。

生2:信封里还藏着一部分,可能不是长方形。

揭秘:到底是不是?(课件揭示答案)为什么它不是长方形?
生:它的4个角不是直角。

师:对呀,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这个图形除了有角,还有边。

那么从边的角度看,它为什么不是长方形?
生1:它的一条边是斜的。

生2:长方形的边应该是上面和下面的边一样长,左边和右边的边一样长。

介绍并板书:对边、长、宽,长方形对边相等。

自主验证长方形对边相等。

同桌交流,指名上台介绍方法。

教师相机板书方法:量一量、折一折(板书)。

(3)小结:观察物体要全面,通过比一比、折一折、量一量,发现长方形的特征——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齐读)。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初步感知的前提下展开的,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了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

三、读懂课堂,让生成的不利经验提升为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教学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

有时由于教师没有预见到学生的个别生成,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不利教学的生成后,教师就难以及时调整,而匆匆予以否定。

事实上,学生的不利经验正反映了他们的认知困惑,应成为教学的着力点。

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生成的不利经验,因势利导地把它提升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积累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

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一课为例:
1.学生借助形象、直观的动态演示,认识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2.自主探索数平移格数的方法:
谈话:推箱子的游戏玩过吗?(课件演示)把小房子平移到红色区域就能过关。

(1)提问:现在你来指挥,小房图应该向哪平移?你是怎么知道的?
(2)平移几格?(预设:6格)
尝试:请同学们拿出作业单,先想一想,再数一数,边数边把你的方法画出来。

巡视:大多数学生数房子中间的空格数,数出了2格、4格的答案。

(搜集2格、4格、6格的作业纸同步呈现)
展示作业,请学生介绍:数了几格,哪几格?
引发认知冲突:究竟哪种说法对?
(3)因势利导:动手移一移马上就能揭晓。

(用纸做成小房图,请同学上台移一移)
学生平移一格的时候提问:从哪看出一格?数的时候眼睛盯着哪里?
要求:看准点,一起数。

(一一排除2格、4格,得出结论)
分析:为什么你会数出2格、4格的答案?
发现:数中间空格的方法不正确。

小结:数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要怎么办?(在这个图形上找到一个点,看这个点平移了几格,那么它所在的图形就平移了几格。


学生改错。

在课前预设中,教师高估了学生的认知经验,以为都能数出想要的答案6格,但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采用数房子中间间隔的方法。

这时如果冷眼回避,机械套搬教学预设,就会使教师的教脱离学生的学,学生的困惑也得不到有效解决。

该教师直面问题,及时调整预设,展示不同答案,引发认知冲突,学生带着疑惑主动寻求方法,在操作验证中发现错误原因,将不利经验提升为有效经验。

课堂中生成的不利经验,是学生个性的张扬,教师在教学中只有珍视不利经验,然后加以引导,才能引起心灵共鸣、思维共振,让学生在失利中长进,生成精彩的教学。

(编辑:朱泽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