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合集下载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党*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新闻,狭义上又称消息,是对新近 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通常分为动态 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 述评四类。
新 何时?--时间
表 达
闻 的
何地?--地点 何人?--人物 何因?--事情发生的原因
六 何事?-事情发生的经过
方 式 以
记 叙
个 如何?--事情发生的结果
为 主
要பைடு நூலகம்
素 新闻六要素,阅读新闻是心里要自觉地问 这六个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
⑵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风平浪静:
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
7、品析语言,领悟情感
从理论上说,新闻只是向读者提供最 新的事实,好像是中立的、纯客观的。但 是,完全中立的,客观的,不带主观价值 判断的“事实”是不可能存在的,请你判 断记者倾向哪一方,从哪些倾向词句可以 看出?这其中蕴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我们学后怎么办?
把握新闻结构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扼要的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新闻开
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主体——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
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 的内容)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新闻结尾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中新网平壤10月4日电(记者 周兆军)温家宝总理10月4 日上午乘专机前往朝鲜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访问期间,温家宝将同朝鲜领导人举行会谈、会见, 就发展中朝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作为纪念朝 中建交60周年活动的一部分,朝鲜总理金英日曾于3月访问 中国,这次温家宝的回访是就任总理后第一次访问平壤。
渡江战役示意图

1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1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 一、解题 • “三十万大军”突出了人民解放军的宏大 气势,“南渡长江”点明了事件,“胜利” 点明了结果,传达出作者的喜悦之情,令 人振奋。
• 二、作者简介 •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 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 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 他的讲话讲稿收在《毛泽东选集》里,他的诗 词收在《毛泽东诗词文集》里,他撰写的新闻 消息收在《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里。代表作 有《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
• 2、主体从几个方面来写渡江情况的? 时间、地点,敌军溃败,我军竞渡,英勇战斗
• 3、本文的结语是?作用是?
新闻最后一句。说明我军胜利进军的原因,突出主题。 发出豪迈号召,饱含赞叹之情。
问题探究:这篇新闻是怎样表达胜利者的 自豪和对失败者的藐视的?
自豪感从“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中毫不隐讳地 流露出来,对失败者的藐视也溢于言表。 从“万船齐发,直取对岸”表现了胜利者稳操胜券的心态, 再现我军攻势迅猛、凌厉的战斗情景,暗示了失败者毫无 抵抗能力、束手就擒的现实。
方法技巧: 1、抓关键句、特征句 2、表达形式要规范 (通常:谁干什么?谁怎么样?什么怎么样?) 3、注意限制条件(字数) 标题:“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启动
三、背景资料
• 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 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 动派依然负隅顽抗,他们对长江防线苦心经营3个 月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 21日,毛泽东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并于该日 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4月22日毛泽东写下了这则 消息,全民报道前线的最新战况。
问 题 讨 论
• 请找出本文的导语和主体,说说导语 从哪几个方面概括了全文? • 主体从几个方面来写渡江情况的? • 请找出本文的结语句,并说说它的作 用。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文详解及教案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文详解及教案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文详解及教案《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一篇历史教科书上的重要课文。

以下是对该课文的详解及教案。

课文详解:这篇课文讲述了南渡长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课文主要内容如下:1. 时代背景:南渡长江发生在南宋时期,此时金朝已经建立,南方的宋朝势力受到金朝的逼迫。

2. 声名远扬:作者开篇介绍了宋高宗时期,忠臣岳飞所建立的军队,战绩斐然,声名远扬。

3. 三十万大军:金军攻打宋朝,宋高宗下令出动三十万大军,准备南渡长江,与金军进行决战。

4. 空前艰险:课文描述了南渡长江的艰险,包括长江的险要之处、水势湍急、船只稀少等。

5. 岳飞的智谋:为了顺利南渡长江,岳飞采取了多种智谋。

比如,修建木排、设立烽燧、计划地点和时间等。

6. 胜利结果:经过艰苦的战斗,宋军最终胜利南渡长江,并且与金军展开了决战。

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南宋时期南渡长江这一历史事件;2. 了解岳飞在南渡长江中所做出的贡献;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意义;2. 掌握相关的历史背景和事件;3. 探讨岳飞在南渡长江中所采取的智谋和战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思考):以问题导入,如“你知道南渡长江这一历史事件吗?为什么南渡长江具有重要的意义?”2. 学习与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师带领学生讨论,了解岳飞在南渡长江中所采取的智谋和战略;-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归纳总结南渡长江的胜利结果及意义。

3. 辅助材料(补充教学内容):- 展示岳飞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对岳飞的形象有更直观的了解;- 展示南渡长江现场的图片或地图,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现场情况。

4.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 给学生一定时间自主搜索相关资料,了解其他历史人物在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交流讨论不同历史人物的贡献。

八上语文 课文理解(解析版)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八上语文 课文理解(解析版)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八上课文理解(一)比较阅读下面两则短文,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毛泽东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①。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②。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③。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④。

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⑤。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⑥。

(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①。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②。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③。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④。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⑤。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⑥。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⑦。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⑧。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⑨。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⑩。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⑪。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⑫。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⑬。

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作用
合作探究
3.本文主体部分有什么特点?
✓ 以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依据逐步推进 ,直至现在的“进击中”,脉络清晰,节奏明 快,富有视觉动感。
合作探究
4.这篇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 有一个凸显事件的开头,又有一个铿锵有力的 结尾,叫倒金字塔与金字塔相结合结构。
品味语言
从理论上说,新闻只是向读者提供最新的事实,好像是中立的、纯客观的。但是, 完全中立的,客观的,不带主观价值判断的“事实”是不可能存在的,请你判断下面词 句蕴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解读新闻文本的方法:
➢2.报道迅速及时。
➢3.简明扼要。
消息的特点
六要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表达方式
新闻的作用
1.真实性 2.及时性 3. 简明性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 结果。
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和抒情。
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资料链接
标题
结语
导语
5部分
构成
背景
主体
•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品味语言
这里的“风平浪静”,明显不完全是自然景观的描述,而 “万船齐放,直取对岸”,则更是表现了胜利者稳操胜券的心 态。这可以说是在新闻消息中难得一见的抒情笔调,渡江战斗 如有天助,江景美丽,军威壮观,犹如一幅景物画,令人赏心 悦目,透露着乐观轻松的心情。
品味语言
“不到、即已、正向”,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和“突 破、占领、进击”这些表示行为的词语的恰当地配合, 把我军攻势迅猛、锐不可当的态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标题
主标题 概括和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标题 副标题
提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 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第1课《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共27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课《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共27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写作特色
1.去粗取精 对比场面广阔,史无前例的伟大战役,应报道的内容本来很多, 但作者却仅仅选择了最能表现这场战役的基本情况来写,余则不提, 这固然是“新闻”体裁的特殊需要,但也体现了作者善于撮要记事的 功力。 2.语言准确精炼,铿锵有力 新闻报道对语言的要求很高,特别是对重大事件的报道,语言 必须准确精炼,当然还要鲜明生动。这篇新闻稿在这方面是个典范。
文体知识
新闻六要素 标题:包括主标题,引标题和副标题。可 以三个标题齐全,也 可以只有其中一部分。它是对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导语:一般为消息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它扼要地揭示消 息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 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背景:指的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是消息的结尾。
整体感知
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 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万船齐发、直取(对岸)、突破(敌阵)、占领、进击、英雄式的战 斗
整体感知
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此处为消息的结语,概括前文的内容。“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突 出了解放军将士一如既往以英勇的气概取得更大的胜利。
语言赏析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已” 和“大约”能否去掉?
不能去掉,“已”是“已经”,表明解放军三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大约” 表明三十万人是一个概数,不是确数。
语言赏析
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 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从用词角度赏析)
“不到、即已、正向”,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和“突破、占领、进击”这些 表示行为的词语的恰当地配合,把我军攻势迅猛、锐不可挡的态势,表现 得淋漓尽致。

1.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1.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 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 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奉毛主席、 朱总司令命令横渡长江,一夜之间,人民解放军 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横渡长江,从 此揭开了解放全中国的序幕。这两篇新闻便是在 4月22日夜撰写。
新闻 新闻 从广义上来讲,新闻包括消息、通讯、 报告文学等;从狭义上来讲,专指消息。 新闻 三个最基本的特征:
1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
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真实性(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不能虚构) 及时性(报道迅速及时) 准确性
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 结语。消息正文部分的典型结构是“倒金字塔 结构”,即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事实。
消息写作的“六要素”:when(何时)、 where(何地)、what(何事)、who(何人)、 why(何故)、how(如何)。
文中“不到”“即已”“突破”“占领” “正向”“进击”等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不到”表明时间短,“即已”“正 向”表明人民解放军突破敌阵的速度快, “突破”“占领”“进击”等词语,表现 了人民解放军攻势猛烈、势如破竹的特点, 抒发了作者激动的心情。
1.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人民解 放军“英雄式的战斗”的。
1.叙事简洁,言简意赅。 全文不到200字,但是具备了“五要素”和消息
结构的导语、主体、结语三个部分,没有一个多余 的字;而且叙述层次清楚,一目了然。导语部分交 代了事件总体面貌。主体分成三个层次展开:渡江 战斗的时间、地点;国民党长江防线崩溃;人民解 放军破敌、进击的态势。结语一句话流露出人民解 放军必胜,敌军必败的坚定信念。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引言南渡长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军事事件之一。

而我所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在这次战役中取得了巨大胜利。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次战役的背景、策略、战术以及胜利的原因。

背景在南渡长江之前,我所领导的大军一直面临着北方敌人的威胁。

加之长江的险阻,南渡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然而,为了稳定国家疆土,并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决定挑战长江的阻碍。

策略为了成功南渡长江,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有力的策略。

首先,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情报收集和军事力量评估,以了解敌人的兵力和防守策略。

其次,我们加强了军队的训练和装备,确保士兵们具备优秀的战斗能力。

最后,我们积极探索了多种南渡方案,寻找最佳的作战路径。

战术在具体行动中,我们采用了一系列巧妙的战术来克服长江的难关。

首先,我们在战前进行了大规模的干扰行动,引起敌人的注意并分散了他们的精力。

接着,我们采用了疑兵、夜袭等策略来扰乱敌人的军队,并在夜晚选择了一段长江宽阔且流速较慢的河段进行渡江。

最后,我们利用了水军的优势,采取了火攻策略,迅速攻破敌人的防线,并夺取了南岸的制高点。

胜利原因我所领导的三十万大军能够胜利南渡长江,除了上述的策略和战术外,还有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我们的军队具备着强大的士气和不畏艰难的勇气,他们对胜利充满了信心。

其次,我们充分利用了地形和环境的优势,如选择较宽阔的河段进行渡江,使用水军等。

最后,我们在战役中做出了正确的决策,及时调整战术,并迅速行动。

结论我所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在南渡长江的战役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通过精心策划的战略和战术,我们成功克服了长江的阻碍,实现了胜利。

这次战役不仅巩固了我们的国土疆域,也提升了士兵们的战斗信心和士气。

这是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胜利,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意:此篇文档仅为人工智能生成的示例文本,并非真实事件的描述。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文详解及教案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文详解及教案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课文详解(包含课文解析、问题探究、教案设计、教学反思)(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品句: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导语:概括消息报道的主要内容——渡江战役的情况,言简意赅。

层意:导语——总述解放军二十一日的渡江情况。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对比:作者将敌方“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与实际作战时的不堪一击进行对比,客观地表现出国民党军的虚弱和解放军的英勇。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风平浪静”“万船齐发”“直取对岸”四字短语连用,言简意赅,气势如虹,既写出了长江的天气情况,又暗示了我军的稳操胜算。

)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精练地交代了人民解放军一片大好的战斗形势。

层意:主体——我军英勇,敌军溃败,人民解放军迅速占领南岸广大地区)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坚决”“执行”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目标,表明人民解放军将一如既往,以英勇的气概取得更大的胜利。

层意:结束语——人民解放军继续着英雄式的战斗。

)【课堂探究】1.这则消息的导语是什么?它在文中有何作用?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作用:简洁明了地介绍了渡江战役的情况,吸引读者的注意。

2.仔细阅读全文,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人民解放军“英雄式的战斗”的?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人民解放军“英雄式的战斗”。

作者先用“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从侧面反衬我军的英勇善战;接着又用“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从正面表现我军的锐不可当。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准确的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事 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
辅 助
和阐释。 背景 背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 环境。这两部分有时在主体中,有 结语 时可省略。
倒金字塔结构
默读课文,标好句序, 找出这则消息的六要素及 消息的结构。
这则消息的六要素是: 何时: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何地: 芜湖、安庆之间 何人: 三十万人民解放军 何事: 我军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何故: 如何: 我军英勇善战,敌军纷纷溃
不到、即已、风平浪静、万箭齐放、直取、 突破、占领、进击、英雄式战斗 ——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作者对人民解放军的赞美之情
这则消息以极其简练的 语言报道了我军顺利渡江的 事件,赞扬了人民解放军的 英勇善战,也从侧面反映出 国民党军队的军心涣散,毫 无斗志。
1.以下是人民解放军占 领南京后毛泽东写的一首诗, 大家仔细欣赏,结合本文的 学习,写一篇200字以内的小 作文,表达你的看法。
1.了解新闻知识。 2、了解消息的结构及特点, 并用所学知识辨析消息结构。 3.感受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 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

新闻: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迅、报告文学等。
狭义的新闻即指消息,指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迅 速及时的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事实事件的 报道。
★消息的特点: 真实性 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2.学过本文,你是否已掌握了 消息的写作规律?请你仿照本文拟 写一则消息,报道本班刚发生的一 件事。
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 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 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 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 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 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主 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 军的命令》,我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 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新华社全 文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 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中路 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 地区的战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第1篇】这是一则动态新闻,它报道了三十万人民解放军胜利南渡长江的壮举。

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即开头一句(导语),报道了人民解放军三十万人已渡过长江这一基本事实;第二部分是从“渡江战斗……”至“进击中”,这是主体部分,具体地生动地报道了大军渡江的情况,写了战斗打响的时间、大军渡江的地点、敌方狼狈溃退情况、解放军渡江的壮景、战斗的进程、结果和目前的趋向;第三部分即末一句,写战斗的趋势,亦说明了胜利渡江的力量的源泉,充满了胜利的信心。

全文只有六句话,一百七十余字,却概括了这场震惊全球的渡江战斗,写清了渡江的有关基本情况,告诉了人们极关心的事情。

内容充实,层次井然;气势磅礴,鲜明生动,感情充沛。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第2篇】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同步练习第一部分:1、常识填写。

(2分)⑴消息的主要结构有三:、和。

⑵消息的主要特点。

2、这则消息的题目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三十万大军”突出了,“胜利南渡”点明了。

(2分)3、这是一篇动态消息,请指出本文所包含的五个要素:(5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事件结果:4、试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

(2分)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摧枯拉朽:⑵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风平浪静:5、请揣摩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⑵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6、请写出该消息的导语。

(2分)7、本文作者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他的许多经典语言哲理深刻,广为流传。

第一课一《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第一课一《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 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 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 (主体) 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 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传播性、真实性、 2、新闻的特点: 时效性、简单扼要 3、这则消息的题目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 容,“三十万大军”突出了: 人民解放军 的宏大气势 “胜利南渡”点明了:渡江已取得胜利
作业:
请你就校园内发生的事情拟 写一则消息,200字左右。
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标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 容提要。
导语:是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 主体:是新闻的主干部分。承接导语之后,
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 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 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的所概括的内容, 表现新闻的主题思想。
新闻的结构
新闻的结构由五部分构成, 即标题(分为:正标题、 副标题、引标题)、导语、 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
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必须简明、 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 事实。一般包括主标题、副标题、引标题 。
主标题:概括和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
容。
引标题:提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
我三十万大军 胜利南渡长江
学习目标
一、知识梳理(字词义、背景、文体知识) 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理清新闻的内容、 要素、结构。 三、品析语言,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四、精读课文,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 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 畏精神。

1.消息二则

1.消息二则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語文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找出这则 消息中包含的六要素。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語文
请同学们阅读本则消息,并理清消息结构。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下列新闻标题拟写最恰当的一,各种颜色鲜 艳,做工精美的手工香包,颇受市民的青睐。 30日上午8点,记者在西宁市城中区南川东路早市 看到,许多市民围着一个老奶奶的香包摊,争相购 买各色香包,元宝、口袋、莲花等多种造型的香包 非常吸引人的眼球。“这种是‘元宝香包’,有招 财的意思,这是‘福袋香包’有带福的意思!”在 老奶奶的讲解宣传下,一位中年女性一下就买了10 个。在采访中,很多市民表示,端午节是我国传统 的节日,虽然很多传统习俗已慢慢变淡,但我们西 宁人的端午节依然要过得古色古香:粽子要吃,尤 其手工香包一定要戴。所以,端午节这天老奶奶手 工香包的生意格外好。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語文
A.端午节手工香包颇受西宁人青睐。 B.手工香包颇受市民青睐。 C.西宁手工香包颇受青睐。 D.端午节手工香包颇受青睐。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拟写标题,不超过15个字。
語文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月23日成功完成 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的首次下潜(总第143 潜次)。本次下潜为工程下潜调查区域为世 界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高北操最大下潜深度 4811米。本潜次沿测线开展了近底观察和取 样,完成了环境参数测量,并采集了近底海 水、岩石和生物等样品,拍摄了大量海底高 清视像资料。“蛟龙” 号下潜作业获取的玄 武岩样品,对研究马里亚纳海沟的成因以及 其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采集的生 物样品对于促进深水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 、生物地理学等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2024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说课推荐3篇

2024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说课推荐3篇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说课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标】1. 通过角色转换进行文体比较,了解新闻的结构和文体特点,掌握阅读和写作新闻的方法。

2.通过朗读与交流,了解渡江战役第一天的经过与战况,感受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感与立场。

3.能够结合时代背景,通过揣摩关键字,了解新闻的语言特点,学会用思辨的眼光洞察事实真实,深层次阅读新闻。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角色转换进行文体比较,了解新闻的结构和文体特点,掌握阅读和写作新闻的方法。

难点:能够结合时代背景,通过揣摩关键字,了解新闻的语言特点,学会用思辨的眼光洞察事实真实,深层次阅读新闻。

【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闻”字甲骨文写法为“闻”字组词,释义,初步了解新闻的含义与特点,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我是小小通讯员活动一:由新闻社团成员、班级小讲师讲解,初步了解消息的结构。

学生阅读课文,结合课本P3 旁批、P2阅读任务一新闻六要素,由新闻社团成员、小讲师带领大家学习,了解新闻的结构与六要素,初步感知新闻的结构特点。

活动二:通过消息与记叙文的比较,完成表格梳理,进一步明晰消息的结构与文体特点。

将91岁的渡江战役老兵赵富贵,在抗战胜利暨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之际,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回忆他渡江战役的经过—《难忘那次渡江战役》与本文进行比较。

(节选部分内容,导学案中有详细介绍)通过小组合作,了解消息与记叙文在结构上、文体特点等方面的异同,完成表格梳理,进一步明晰消息的结构与文体特点。

(三)我是新闻播音员学生再读课文,了解新闻播报的原则,结合背景透视,抓住关键字词,读出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活动一:如果你是新闻播音员,应该如何播报消息?从语音、语速、语调三方面进行阅读指导。

活动二:背景透视观看视频《百万雄师过大江之渡江战役》约3分钟,了解渡江战役背景,进一步理解毛主席此时的思想感情,了解新闻的及时性与宣传性的特点。

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的事迹很多,但作者只用了不到二百字,就对这次战役作了简
洁又不失完整的报道,其短小精悍、一气呵成的写作特点,令 人叹为观止。
3.四字词语的运用,简洁有力。 四字词语的运用,使该文言简意赅,生动而有气势和力度。 如,“军无斗志”“纷纷溃退”“直取对岸”,把人民解放 军横渡长江、长驱直入、英勇向前的进攻豪气生动地展现了 出来。
1
我三十万 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消 息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 湖南湘潭人。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 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中华人
民共和国“开国领袖”之一。主要作品
集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 著名诗词有《沁园春•雪》《七律•长
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
异:“锐不可当”指攻势凌厉;“势不可挡”指来势迅猛。 例:(1)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2)洪水汹涌 而至,势不可挡。 2.摧枯拉朽:“枯”指枯草,“朽”指烂了的木头,比 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文中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
可阻挡。
听读课文,初读感知
文章讲述了什么事情?表现了
解放军的什么品质?
1.“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属于新闻 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以极其简练的语言报道了我军胜利渡江的事实, 赞扬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也从侧面 反映了国民党军队的军心涣散、毫无斗志。
1.本文运用了“倒金字塔式”结构写作。在这篇消息中,什 么时间,多少人,结果如何是人们最关心的、分量最重的,应 放在导语中表达,其他一些不太重要的内容在后面再一一列 出。 2.短小精悍、一气呵成。本文所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胜利南 渡长江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一战役声势浩大,值得报道、称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消息二则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并积累“溃退、摧枯拉朽、锐不可当”等词语。

2.了解新闻的“六要素”,把握消息的结构形式。

分析两则消息的特点,学会迅速抓取文中的主要信息。

3.梳理两则消息的内容、层次,学习文章详略得当、叙议结合等写作手法,体会文中语言准确、简洁、情感鲜明的特点。

教学重点1.理解消息内容,把握战争的主题,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2.了解消息的特点,重点把握消息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教学难点1.理解主体部分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2.运用所学知识撰写消息,学习为消息拟定标题。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新课导入1948年秋天,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打击。

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以图卷土重来,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任总统,支撑残局,并大搞“和平谈判”的阴谋。

1948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我方提出八条二十一款,限蒋介石在4月20日前表态。

4月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共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

4月21日,毛主席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即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发动了闻名中外的渡江战役。

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学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了解那个决定着中国未来走向的重要时刻。

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也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主要作品集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诗词代表作有《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蝶恋花·答李淑一》等。

2.知识链接(1)消息的概念。

消息是新闻的一种。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也叫消息。

消息是一种报纸文体,指关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

(2)消息的三个特点:传播性、真实性、时效性。

(3)消息的结构。

一般分为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①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消息事实。

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

引题:提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正题(也叫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也是本则消息报道的价值所在。

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新闻事件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③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

承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

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④背景:是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

⑤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

(4)消息固定的格式——“倒金字塔结构”: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前,即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消息的最前面,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最重要的信息。

3.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摧枯拉朽.(xiǔ) 区域.(yù) 督.战(dū)歼.灭(jiān)溃.退(k uì) 荻.港(dí)锐不可当.(dāng)泄.气(xiè) 要塞.(sài)(2)词语释义摧枯拉朽:本义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溃退:败退。

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督战:监督作战。

歼灭:消灭(敌人)。

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业已:已经。

三、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仔细阅读课文,找出这则消息的“六要素”。

明确:何时:1949年4月20午夜开始的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内。

何地:在芜湖和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

何人:人民解放军,三十万之众。

何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何故:人民解放军攻破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占领长江南岸。

如何:一方面是解放军不到二十四小时,突破敌阵,摧枯拉朽,渡江后乘胜追击;另一方面是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防线,军无斗志,土崩瓦解。

2、参看课文批注,思考: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迅速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样说?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比较完整地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么说?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具体地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么说?你的告知方式和消息的哪些部分相对应?明确:迅速告知: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完整地告知: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具体地告知: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迅速告知对应消息标题。

完整地告知对应消息导语。

具体地告知对应消息主体。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1.“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属于消息的什么?在消息中起什么作用?明确:是消息的电头。

作用: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告诉人们消息的来源,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2、据了解,渡江战役将有百万大军渡江,那么标题中的“三十万大军”可否改为“百万大军”?作者能否等全体作战部队胜利渡江之后再撰写此则消息发表?为什么?明确:不能改成“百万大军”,因为消息必须具有真实性。

也不能等到战斗结束后再撰文发表,因为消息必须具有及时性。

3、默读文章,找出本文中带有作者主观倾向的词句并加以简要分析。

明确: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歌颂:“英勇的、万船齐放、直取、突破、占领、进击、英雄式的、坚决地、不到二十四小时、即已”。

“英勇的、英雄式的、坚决地”直接赞美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万船齐放、直取、突破、占领、进击”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解放军英勇善战、行动果敢、进军神速、战果辉煌;“不到二十四小时、即已”说明时间短,战果大,从而表现出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

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嘲讽:“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一正一反,对比鲜明,褒贬之情强烈。

教师点拨:从理论上说,消息只是向读者提供最新的事实,好像是中立的、纯客观的。

但是完全中立、客观、不带主观价值判断的“事实”是不可能存在的。

作者主观的立场和观点往往渗透在对事实的叙述、议论之中,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概括。

(三)品读课文,句段赏析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中的“已”和“大约”能否去掉?为什么?明确:不能去掉。

“已”是“已经”的意思,表明解放军约有三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大约”表明“三十万人”是一个概数,不是确数。

表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2、“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一句中的“经营”能否换成“构筑”?“溃退”能否换成“败退”?为什么?明确:不能换。

因为“经营”有精心筹划和准备之意,更能够说明解放军突破敌军防线的英勇形象。

“溃退”指失败后毫无秩序地撤退,有被迫后退之意,更能够表现国民党军队败退时的狼狈之态。

从词语的意义和表达的情感入手,就可以体会句中表达了对人民解放军的赞颂以及字里行间透出的豪迈之情。

3、揣摩下面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A.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明确:“经营了三个半月”极言准备之充分,按理说长江防线应当是牢不可破的,但是后面紧接着说国民党军溃退之快,二者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摧枯拉朽”形象地表现了人民解放军英勇进军的气势和敌人狼狈败退之态。

这里运用对比的手法,凸显了我军势不可当,敌军不堪一击。

B.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明确:长江的“平”和“静”,衬托出我军的从容镇定;“万船齐放,直取对岸”则更加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稳操胜券的信心。

这里的“风平浪静”不完全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还隐含着全国局势已趋向稳定之意。

这是新闻消息中难得一见的抒情笔调,透露出作者乐观轻松的心情。

(四)熟读课文,主旨探究这则短小精悍的消息集中表现了什么?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表现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大无畏精神,高度赞扬了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渡江战役取得伟大胜利的自豪感。

(五)赏读课文,鉴赏评价找出这则消息在写作手法上呈现的特点。

明确:(1) 短小精悍,一气呵成。

本文所反映的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我军南渡长江,这揭开了解放全中国的序幕。

这场战役声势浩大,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突破敌阵,横渡长江。

可以想见,这场战役历经大小战斗无数,值得报道的动人事迹无数,但是正文部分作者只用了区区199字(含标点),便作了简洁而不失完整的报道。

全文气韵生动,令人叹为观止。

(2) 运用四字句,简洁有力大量运用四字句是本文的一个显著特色。

全文没有一个多余的字。

四字句的运用,使本文言简意赅,生动而充满气势和力度。

四、课堂小结这是毛泽东同志1949年4月22日亲自为新华社撰写的一篇消息,堪称我国新闻报道的经典之作。

面对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重大事件,作者举重若轻,挥动如椽之笔,仅用不足两百字的篇幅就写出了它的基本情况,及时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势如破竹的事实。

消息以叙述展开,其中穿插白描,文字简洁,语言凝练,平实中彰显了宏大的气势。

五、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标题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 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主体⎩⎨⎧ 时间:二十日午夜至二十一日地点:芜湖、安庆之间人物: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事件:渡过长江背景——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结语——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命令英勇善战进军迅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