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单元2教学文档

合集下载

2020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设计电子教案【龟仙岛】

2020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设计电子教案【龟仙岛】

第2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51页例2及第53页练习十一第3、4题。

内容简析例2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通过画示意图帮助学生分析和比较,探究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2.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与交流中通过画一画、摆一摆等学习方式,利用多种表征之间的转化,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的解题策略,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增强学生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培养建模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

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教学与学法1.本课时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思路时,主要是运用操作、比较、转化的教学方法:首先通过画示意图的方式,使学生理清题意,对已知数量进行比较。

其次是运用转化的思想将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再用除法解决。

2.本课时学生主要是通过操作、比较、分析等方法来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一数量关系的认识及建模、转化的数学思想。

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实际操作激趣法:(课件出示小飞机、玩具车、芭比娃娃等许多玩具的画面)师:同学们,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谁来说一说,你喜欢什么玩具?生:……师:下面我们就用小棒摆一架漂亮的小飞机好吗?(师说完后在黑板上摆出一个样子)数一数,老师摆一架小飞机用了几根小棒?生:……师:同学们想摆吗?请同学们按照这架小飞机的样子,摆出三架这样的小飞机。

学生操作。

师:你们用了几根小棒?你们用的小棒数量是老师用的小棒数量的几倍?【品析.........,.并使学................,.引入新课....,.巩固复习了倍的含义...:.师生共同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生感受到可以用图示表示数量.........................,.为新知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单元 第2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课件)-【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五单元 第2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课件)-【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学习任务一
探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1)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正好摆了15个小 正方形。它的面 积是15平方厘米。
试着用边长1厘米 的小正方形摆一摆。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1)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课后作业
homework
1. 完成教材P62~63第1~10题; 2. 完成《分层作业》。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5×25=875(平方米) 答: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 为875平方米。
达标练习
practice
2.用下面的长方形硬纸板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是多少?
长方形的宽即为正 方形的边长。
15分米 25分米
15×15=225(平方分米)
答: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25平方分米。
知识链接
knowledge link
ϿϾ你知道吗? 早在两千年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方田”章 中就记载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今有田广十五步,从(zòng)十六步。问:为田几何?”
“答曰:一亩。”
“又有田广十二步,从十四步。问:为田儿何?”
12 × 14 = 168
“答曰:一百六十八步。” “方田术曰:广从步数相乘得积步。”
6m
长:20×40=800cm 800cm=8m
宽:15×40=600cm 600cm=6m
8×6=48(平方米)
40cm
答: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8平方米。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归纳总结
1.已知长方形的长和宽,可以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 算公式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基本概念。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行为的目的和意义
3.生物行为的观察和分析方法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教学“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这一章节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以便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发现,尽管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并能够理解基本概念,但在实际应用和深入理解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往往不能准确地识别这两种行为,尤其是在具体的例子中。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的实例和案例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区分这两种行为。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责任意识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生命观念:通过学习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使学生能够理解生物的多样性,认识到生物的适应性和进化,从而形成对生命现象的全面认识。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生物行为进行科学的解释和思考。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生物班
3.授课时间:2024-2025学年上学期

小学劳动教育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校园导游》教学设计

小学劳动教育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校园导游》教学设计

《校园导游》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劳动教育》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校园小导游》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用一种全新的身份——校园小导游,了解自己的校园,并把美丽的校园介绍给大家,产生自己身在学校而自豪的情感,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学校,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我们的学校。

培养学生合作、组织、观察、动手实践的技能,树立正确的劳动技能。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外出游览的经验,但是对于如何介绍“风景”并不了解,大部分学生展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了解校园是一种最基本的爱校表现,不但自己了解校园,还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自己的校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当校园小导游,并会把自己的学校介绍给大家。

二、教学目标(1)了解校园的历史发展、美丽风景等,并当小导游向大家介绍,让更多人了解、喜欢我们的校园。

(2)在了解校园的过程中,感受学校的变化和发展,增加热爱校园的思想感情。

(3)在当小导游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口语表达、实践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会介绍自己的学校。

四、教学难点介绍过程中思路清晰,语言熟练优美。

五、教学准备教师用具:课件及校园图片、导游帽、导游旗等。

学生用具:导游帽、导游旗、纸、笔等。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情景导入师:美丽的校园是我们成长的乐园,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庄严的国旗、威严的雷锋雕塑、充满着运动气息的操场……都是我们学校独特的“风景”(欣赏图片)。

我们在这么美的学校生活与学习,作为热情的XXX(曲师附校)一员,这节课,我们就来当小导游,带着大家来一次“XXX(曲师附校)之旅”。

学生欣赏校园美景,感受校园之美,激发热爱校园的情怀。

师:我们要想做好校园小导游,我们就要有导游的“设备”,同学们想一想作为一名导游得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呢?(出示导游图片)生:导游帽、导游旗、纸、笔等。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欣赏校园美景导入,让学生感受校园之美,激发学生想当校园小导游的欲望,进而激发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怀,为后续学习做准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方程(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方程(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思维。]
板书设计
解方程(2)
教学反思与改进
【环节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白主计算解答,再请学生上黑板展示。注意学生的书写格式,并集体订正。(强调要检验)
2.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第2题。
(1)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找出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2)解答方程,要求验算。
(3)请学生上讲台汇报,汇报时让学生说清楚数量关系。
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生由于学生前面已经积累了大量采用逆运算解方程的经验,对于运用天平平衡的原理来解方程造成了极大的干扰,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借助观察、操作、猜想与验证等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目标确定
1.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掌握形如ax=b,a-x=b,x+a=b类型的简单方程的解法,会检验-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
方程左边=20-x
=20-11
=9
=方程右边
所以,x=11是方程的解。
9.教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解方程需要注意什么呢? (让学生自主说一说,再汇报。)
学生1:根据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解方程时要先写“解”,等号要对齐,解出结果后要检验。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互动交流,动口动脑又动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现、比较、归纳出解题方法,知识迁移起到重要作用。]
(2)教师:是不是有点难呀?我们可以根据复习题第2题来思考,
现在动动你们的大脑,把计算方法找出来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一道减法式子,x在这道题中是减数。根据:减数=被减数-差,来完成。
板书: 20-x=9
x=20-9

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学设计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学设计设计思想按照新课标要求,生物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为更好落实这一要求,力求课堂做到知识性加愉悦性。

知识性强调学生要学有所得,而愉悦性则表明学生在整个课堂当中要身心愉悦。

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激发学习热情,由浅入深,让学生自主构建“动物的行为由先天遗传或后天学习而获得,大致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两种类型”这一核心概念,并由“海南四大名菜”和“海南热带水果”链接练习对这一概念的掌握加以巩固,最后由“羊羔跪乳”和“乌鸦反哺”等动物行为引发学生思考。

教学分析1.1.教材分析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在本节中,学生只需学习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课本一开始由“想一想,议一议”创设学习情境。

例子虽然新鲜有趣,但缺乏相关视频,不足以在最短的时间抓住学生眼球。

于是在本堂课中将导入一环的内容替换为视频《鹦鹉妞妞》。

在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篇幅中,课本先是罗列了动物多种多样的行为(在课件中以图片逐一展示),再分析这些行为从获得的途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在这一阶段,课本只是对概念进行一个阐述。

而为了让学生巩固这一概念的学习,课本紧接着又安排了资料分析。

例子鲜活生动,设置的讨论题目由浅及深。

让学生在资料分析中逐渐加深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后,又让学生去往更高的学习层次,让其思考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生存有何意义。

至此,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以及两者对动物生存的意义便已跃然纸上。

1.2.学情分析学生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有模糊的认识,也能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但是并不能给两者有一个很好的定义。

需要在教学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让学生自己去得出定义,并可以用定义去区别其他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第2课时 分数除法(二)(1)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第2课时 分数除法(二)(1) 教学设计

活动一师:中秋节到了,兔博士准备了一些月饼,可是它不知道该怎样去分,咱们去帮帮忙好吗?师:现在老师这里有四张圆纸片,用它来表示4个月饼,大家跟着老师来分一分。

师:我们先看第一小题,4张同样大的饼,每2 张一份,可分成几份?你是怎样列式的?生:4÷2=2(份)师:为什么用除法?生:2张饼一份,4张饼包含这样的2份。

师:4÷2表示什么意义?生:4张饼里包含多少个2张饼。

师:真棒!一起看第二小题,4张同样大的饼,每1张一份,可分成几份?你是怎样列式的?生:4÷1=4(份)师:再看第三小题,4张同样大的饼,每1/2张一份,可分成几份?你是怎样列式的?生:4÷1/2=8(份)师:1/2表示什么意义?结果的8又是怎么得出来的?生:1/2表示把一张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1/2张,4÷1/2表示4里面有几个1/2,1张饼里有2个1/2,4张饼里就有4×2=8个1/2。

师:再看第四小题,4张同样大的饼,每1/3张一份,可分成几份?你是怎样列式的?生:4÷1/3=4×3=12(份),这道题就是算4里面有几个1/3,所以用4÷1/3,1张饼里有3个1/3,4张饼里就有4×3=12个1/3。

师:4张同样大的饼,每1/4张一份,可以分几份呢?4÷1/4=4×4=16(份)。

师:4张同样大的饼,每1/5张一份,可以分几份呢?4÷1/5=4×5=20(份)。

师:观察这4个式子,你发现了什么?4÷1/2=4×2=8 4÷1/3=4×3=12 4÷1/4=4×4=16 4÷1/5=4×5=20 生: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除以的这个数不能为0,因为0不能作为除数。

师: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第五单元第2课时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二)(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 苏教版

第五单元第2课时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二)(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 苏教版

第五单元第2课时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二) 教学设计教学流程【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1.解决问题。

(1)一个物体从高空落下,经过3秒落地。

已知第1秒下落的距离是5米,以后每一秒下落的距离都比前1秒多10米,这个物体每秒下落的距离分别是多少米?(2)李师傅今天加工零件15个,王师傅是李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2倍,王师傅加工零件多少个?(试着先画线段图,再解答。

)导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习“方法”学习任务一:合作探究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体会画线段图在分析数量关系方面的优势,积累丰富的解决问题的经验。

】1.出示例题2:2.提问: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3.提炼数学信息。

(1) 怎样用线段图表示条件?(2) 学生相互交流,教师指导归纳:3. 根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你打算怎样解答?交流:(1)可以根据前两个条件,先求出黄花有多少朵。

(2)求出黄花的朵数后,就能求出红花的朵数。

4. 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交流:5. 想一想:如果“红花比黄花少7朵”,应该怎样解答?(1)画出线段图(2)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6.上面两题的解答过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交流:相同点--都是根据前两个已知条件,先求出黄花有多少朵。

不同点--有一个已知条件不同,求红花朵数的方法也不同。

7. 根据学生反馈小结:解答问题时,可以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题中有一个条件不同,解答方法也会不同。

易错警示:解决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可以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帮助我们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三、达标练习---活“应用”【设计意图:在练习阶段,通过有层次的练习,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1.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说怎么解答。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第2课时数字密码锁(教学设计)-冀教版(修订编写)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第2课时数字密码锁(教学设计)-冀教版(修订编写)

第五单元第二课时数字密码锁(教案)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内容:数字密码锁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探索数字密码的组成规律的过程。

2.理解乘法原理,并知道什么情况下运用乘法原理。

情感目标:指导数字密码的用途,体会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原理,并指导什么情况下运用乘法原理。

教学难点: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学生自助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一位阿姨在柜员机钱等着取钱,可是前面的人在里面呆了半个多小时了,还不见出来,这位阿姨觉得不对,就报警了。

很快警察来了,抓捕了罪犯。

试密码需要这么长时间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关于数字密码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来源:学|(一)学习密码知识。

1、出示问题(1)假如密码锁的密码由两个数字□□组成,每格都可以出现0、1、2、3、4、5、6、7、8、9是个数字。

思考:这样的密码锁一共有多少个密码呢?1)写一写:用0打头得到几个密码呢?学生独立写一写。

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个。

2)想一想:每个数字打头都可以组成几个密码?(生:每个都有10个,这样推算,十个数字一共……10×10=100(个))2、出示问题(2)(2)如果密码锁的密码由三个数字□□□组成,那么0、1、2、3、4、5、6、7、8、9这是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密码?1)学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指导。

2)学生展示汇报。

10×10×10=1000(个)3)你能根据两个数字组成100个,推算出这个结果吗?试一试!学生尝试。

3、你知道吗?一个由三个数字组成密码的密码所,一共有1000个密码。

在这1000个密码中,只有一个密码能将锁打开。

知道密码的人,很容易就能把密码琐打开;不知道密码的人,想要偷偷打开锁就得一个不漏的去试,先000、001、002……一直是到999,这样就可能要试1000次,才能把锁打开。

小学劳动教育四上第五单元 2《场地服务员》教学设计

小学劳动教育四上第五单元 2《场地服务员》教学设计

场地服务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劳动教育》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场地服务员的职责,能够完成场地服务员的任务,体验为他人服务的快乐,形成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的劳动意识和能力,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初步形成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了解场地服务员的职责。

2.能完成场地服务员的任务。

3.体验为他人服务的快乐,初步形成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了解场地服务员的职责,能完成场地服务员的任务。

四、教学难点体验为他人服务的快乐,初步形成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准备工具:喇叭、中性笔、铅笔、标志物、成绩记录表、志愿者背心等。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每一次学校举办运动会,除了拼搏的运动员,忙碌的志愿者也是运动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广播员是运动会上的小百灵,用声音为运动员呐喊助威,把赛况送入我们耳中。

你还知道哪些运动会的志愿者呢?生交流(维持赛场秩序的志愿者、传送成绩单的同学、搬运运动器材的、帮助老师记录成绩的……)师:同学们刚才提到的这些志愿者,无论是跑前跑后维持看台秩序,还是联络运动员按时检录,或是奔跑着传送成绩单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场地服务员。

没有他们,运动会就难以有序进行,他们用热情周到的服务,保障着运动会的顺利进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场地服务员,去了解了解他们的职责和任务。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谈话导入,让学生们回忆起运动会上的志愿者身影,知道场地服务员对于运动会顺利进行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同学们了解场地服务员的兴趣。

二、劳动准备师:同学们,运动会得以顺利召开,离不开兢兢业业的志愿者团队。

请同学们观察图片,一边观察一边仔细思考:场地服务员工作时都需要什么工具呢?看完后汇报交流。

学生回答需要的工具:喇叭、中性笔、铅笔、标志物、成绩记录表、志愿者背心等。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场地服务员所需的工具,并为成为场地服务员准备好所需用品。

三、实践体验——场地服务员1.师:请大家观看运动会志愿者工作视频,观察思考:场地服务员有哪些职责呢?(1)生小组内交流分享。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杠杆》教学设计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杠杆》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2.杠杆》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杠杆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经典的研究主题了。

虽然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较为丰富的使用杠杆类工具的生活经历,但是他们不知道这是一种简单机械,不具备对杠杆作用与分类方面的明确认识。

学生在本课将通过实验探究并运用归纳、概括的思维方法发现杠杆的作用规律,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实例深入理解各类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整节课以改进跷跷板作为任务驱动,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导向作用。

【教学目标】(1)知道杠杆是常见的简单机械,了解杠杆的类型,以及各种杠杆因结构不同而具有的不同作用;能根据现实的需要设计简单器具、生产物品或完成任务。

(2)提高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阅读资料,收集信息提出关于杠杆作用的问题与假设,通过实验搜集证据,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通过演绎推理分析生活中的杠杆类工具。

(3)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4)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杠杆尺平衡实验中用到支架、杠杆尺、垫圈、记录单。

(2)活动场地:教室。

【教学过程】本课将按照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和要素进行组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基于经验作出假设———通过实验搜集证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迁移应用回归生活。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参与,另一方面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教学。

(1)引入活动:巧玩跷跷板。

师:大家玩过跷跷板吗? 我们在公园里经常见到它。

如果一个小朋友和他的妈妈一起玩跷跷板,可小朋友怎么也不能把妈妈翘起来。

这该怎么办呢? 我们来帮他出个主意吧。

(学生分组讨论后全班交流汇报)生:在妈妈的座位下边放上两块磁铁,地上一块,座位下一块,让它们同极相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大单元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大单元优秀教学案例)
3.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师提出具有挑战性和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4.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相互合作、共同探究。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学生能够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口诀记忆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这一单元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往往对于乘法口诀的记忆不够熟练,导致在实际运算中出现错误。针对这一问题,我制定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2~5的乘法口诀,提高他们的乘法运算能力。
本教学案例结合了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口诀游戏、小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巩固乘法口诀的记忆。同时,我还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确保他们能够在这一单元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教师为每个小组提供适量的学习任务,引导他们通过讨论、实验、观察等方式,共同解决问题。例如,让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个有趣的乘法口诀应用题,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3.教师对小组合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个人特长。例如,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大单元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2~5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口诀计算简单的乘法运算。这一单元的内容为基础性数学知识,对于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二)问题导向
1.教师提出具有挑战性和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例如,提问:“为什么乘法口诀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计算乘法运算?”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

第五单元课时2采松果-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第五单元课时2采松果-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2021/10/10
3
四、想一想,下面( )里最大可以填什么数?
4
39
49
5
7
3
2021/10/10
4
五、明明今年7岁,妈妈今年38岁,去年明明比妈妈小多少岁?
38-7=31(岁) 答:去年明明比妈妈小31岁。
2021/10/10
5
Offic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放一些财务数据或者市场份额(国内、国际)、产品归类、组织结构之类的文 字,反白字,加阴影。
2021/10/10
8TM G2021/1/10AGW9
作图元素
产品示意图标,使用时标上名称。 (组网图不能使用产品实物图, 所以大家要善于运用此示意图标)
Soft X (CS)
策略管理服务器
SGW 信令网关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2021/10T/1yp0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6
作图元素
立体部件化组合
数据库
2021/10/10
7
作图元素
GK
C&C08 iNET
MSR多业务交换机 (ATM/IP/MPLS)
路由器
2021/10/10
原则上产品 都要用右边 的符号,但 对于无法用 符号表达的 就用此色块 示意,标上 名称即可。
ATM交换机
MD
MPLS
10
Thank You!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2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2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2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2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了分数的比较大小、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等。

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分数的简单运算之后,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并能运用分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也学习了一些分数的简单运算,对于分数的再认识(二)的学习,他们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 对分数的比较大小理解不深,容易混淆;2.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容易理解,但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可能会存在困难;3. 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可能还不能很好地运用分数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2.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3.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4.让学生能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比较大小;2.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3.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练习题;3.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分数来表示这些问题,从而引出分数的比较大小。

2.呈现(15分钟)讲解分数的比较大小,通过一些例子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比较大小规则,并进行一些练习。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的比较大小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讲解。

4.巩固(10分钟)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通过一些例子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并进行一些练习。

5.拓展(10分钟)讲解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通过一些例子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并进行一些练习。

小学劳动教育二上第五单元 2 《剪五角红星》教学设计

小学劳动教育二上第五单元 2 《剪五角红星》教学设计

剪五角红星一、教学内容本课是第五单元第二课。

本节课通过剪五角红星让学生亲身感受剪纸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红色基因,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力与创造力。

生活中处处有灵感,创意探索中处处有启发,让我们开启趣味剪纸之旅,在实践中体验劳动制作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会剪五角红星,会灵活选择学过的方法创作剪纸作品。

2.培养学生造型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体会剪纸的类型特点以及表现内容,在实践中体验劳动制作的乐趣。

3.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剪标准的五角红星四、教学难点在学生动手和实践中体会劳动制作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准备学生用具:彩纸、剪刀、直尺、笔等。

教师用具:课件、展台、彩纸、剪刀、直尺、笔、记录单。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闪闪的红星片段)同学们,“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闪闪的红星寓意深远。

让我们一起剪个五角红星,来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吧!2.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低年龄段的学生对影视剧很感兴趣,以电影《闪闪的红星》导入激起学生爱国之情,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创造的积极性。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快速融入课堂。

“如何剪一个标准的五角红星呢?”这个小问题的设置,意在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内在学习动力。

环节二:自主尝试点拨引导1.自主尝试师:该怎么剪呢?请同学们观看操作视频,仔细研究课本上“实践体验”中的方法,不明白的地方小组讨论,动手尝试。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并在讨论中动手尝试剪五角星)2.交流讨论师:会剪吗?谁愿意上来剪给大家看看?请一位剪得好的学生在实物投影下为大家演示,边讲解边剪。

(1)选一张正方形彩纸,对折。

将折好的彩纸再对折,折出中间线打开。

(2)将右下角折压平展开,再将右上角折压平展开,印在两条折痕相交的地方画上中心点。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学设计【名师授课教案】1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归一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进一步感受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的过程,体会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的策略,能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实施解题活动。

2.学生经历把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现象的意识;经历通过独立思考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有条理地表达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3.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在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从条件出发”和“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进一步把“从条件出发”和“从问题出发”的推理有机融合,不仅认识通过摘录条件、运用列表等整理数学信息的策略找到数量之间的联系,更是认识和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

本节课则主要结合归一这样的实际问题,学生再次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综合运用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按一定的步骤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培养策略意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3重点难点列表整理和分析数量关系理解不同解题方法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进入课题,探究新知出示教科书第58页例2:今天刘老师带来这样一个问题。

看到这一题感觉怎么样?题目复杂不用怕?我们解决问题可以有策略的(贴出课题)想一想,按照我们以往的经验可以怎样一步一步解题?(板书: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检验反思)那我们还是按照这样的步骤一步一步来。

小学劳动教育一上第五单元2《向日葵花儿“开”》教学设计

小学劳动教育一上第五单元2《向日葵花儿“开”》教学设计

向日葵花儿“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劳动教育》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有趣的叶贴画》中的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手工技能,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

善于观察植物,发现生活中的美。

二、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简单的手工技能,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

2.善于观察植物,发现生活中的美。

三、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简单的手工技能,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

四、教学难点善于观察植物,发现生活中的美。

五、教学准备剪刀、树叶、纸、双面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情景导入1、向日葵因叶片和花瓣随太阳转动而被人们赋予了各种美好的意义,今天就让我们用树叶来做一个向日葵吧。

2、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图片感受不同笔触下向日葵的美。

环节二:分辨树叶1.仔细观察图片,看一看不同笔触下的向日葵有什么不同?2.让学生说一说要制作一个或者画一个向日葵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环节三:学习制作叶贴画沿着双面胶的内圈在卡纸上画两个圆。

用剪刀小心的剪下圆片。

1.在几片树叶背面的叶柄处贴上双面胶,并粘贴在其中一个圆片上,使树叶围成一个圆。

2.在树叶正面的叶柄处贴上双面胶,与另一片圆片粘贴在一起,叶片向日葵就做好了。

3.我们可以把不同形状的树叶贴到圆片上来,做眉毛,眼睛和嘴巴,让向日葵的形象更可爱。

4.我们还可以在圆片上,用彩色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

设计意图:(老师边讲解边示范,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制作叶贴画的方法。

)环节四:注意事项1.在卡纸上画圆时,还可以借助水杯盖等原型物品,注意圆的大小,要使树叶与圆片贴在一起使美观。

2.我们还可以用彩泥给向日葵加上绿叶和花盆,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设计意图:(让学生注意细节的把控,发现生活用品作为工具的使用。

)环节六:劳动评价师出示劳动评价表,讲解评价方法。

1.练习自己制作叶贴画,小组内评一评,选出最好的同学。

2.教师或家长为学生评价。

3.完成课本评一评的表格。

设计意图:(让学生上台展示,同学之间分享总结经验,取长补短,老师点评并及时给予奖励,是对学生的肯定,也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动手的欲望,真正体会其中的乐趣。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2~5的乘法口诀《做家务》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2~5的乘法口诀《做家务》说课稿

《做家务》说课稿一、说教材我今天执教的《做家务》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

这部分把乘法口诀以及它的意义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理解口诀的结构。

教材让学生参加编口诀的活动,体会编口诀的方法,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在编写口诀的过程中知道一些探索知识的方法,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和积极性。

乘法口诀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基础知识,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技能之一,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除法必备的知识。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 结合生活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 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掌握2的乘法口诀。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点:编制并掌握2的乘法口诀。

5、教学难点: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二、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

”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往往与我们的数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开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自己周围熟悉的环境、生活事例设计组织教学,适时把它们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中学习数学,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

在2乘法口诀教学中,我让学生欣赏画面,在感受生活的同时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将累加所得的数编写成乘法口诀,让学生轻松的经历口诀编制的过程,同时实现学科之间的整合。

1、口诀的编制建立在解决问题和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

口诀的编制都要与乘法的意义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编制乘法口诀不能脱离乘法的意义,要把解决问题和编制乘法口诀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利用直观教学。

借助情景图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利用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抽象出乘法口诀。

3、引导学生用探索的方式学习乘法口诀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列算式编口诀-寻找规律记口诀-利用口诀解决问题”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环节
一、基本练习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什么? 它是怎样推导出的? 2、口算下面各平行四边形的面 积。 (1)底 12 米,高 7 米; (2)高 13 分米,第 6 分米;
学生活动看问题思考后回来自。2、口算并说说过程。
设计意图
复习前一节 课的知识,为下 面的练习做准 备。
(3)底 2.5 厘米,高 4 厘米
1、小组讨论解答交流,然后 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 的。 2、小组讨论解答,然后看问 题回答问题。
3、独立解答同桌交流,然后 汇报。
引导学生一 步步发现问题, 尝试解决问题。
迁移平行线 间的距离处处 相等这一旧知 识,为新知识推 导服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c、生计算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 积。 d、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等 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 等。)
(3) 底是 6.5 米,高是底的三倍。
(4) 高是 2.4 米,底是高的 1.5 倍还多 0. 个

3 米。
业 设
2、 实践应用。

计 (1) 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钢板,底是 8.5 调

米,高是 6 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可 附 页
如果每平方米的钢板重 38 千克, 整
那么这块钢板重多少千克?

) 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底长 150 米,高是 8 见
0 米,这块地有多少公顷?在这块地里共收
小麦 7680 千克,平均每公顷收小麦多少千
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二)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sh


可以用不同的边做底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 学 反 思 或 案 例 分 析

检查人



时间
(2)练习十五 6 题 让学生抓住平行四边形的 底和高与正方形有什么关系。 (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等 于正方形的边长。) 3.练习十五第 3 题:已知一个平 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如图), 求高。
分析与解: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
积=底×高,如果已知平行四边
形的面积是 28 平方米,底是 7
米,求高就用面积除以底就可以
单元 主备人
教 学 内 容 分 析
朝阳小学五年级数学学科备课手册
第五单元 课 题
平行四边形 面积
计划课时
5-2 课时
李丽梅
复备人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一 系列的练习设计,就是在教学时对学生适当的引领;让学生通过联系 归纳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巩固平行 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二、指导练习
1.补充题:一块平行四边形的 麦地底长 250 米,高是 78 米,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 正。 (2)如果问题改为:“每公顷可 收小麦 7000 千克,这块地共可 收小麦多少千克? ①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②生独立列式,集体讲评: 先求这块地的面积:250×780÷ 10000=1.95 公顷, 再求共收小麦多少千克:7000× 1.95=13650 千克 (3)如果问题改为:“一共可收 小麦 58500 千克,平均每公顷可 收小麦多少千克?”又该怎样 想? 与⑵比较,从数量关系上看,什 么相同?什么不同? 讨论归纳后,生自己列式解答: 58500÷(250×78÷1000) (4)小结:上述几题,我们根 据一题多变的练习,尤其是变式 后的两道题,都是要先求面积, 再变换成地积后才能进入下一 环节,否则就会出问题。 2.(1)练习十五第 5 题: a、你能找出图中的两个平行四 边形吗? b、他们的面积相等吗?为什 么?
教 学 目
1.巩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 式解答有关应用题。

2.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重 、教 难学 点 教学准备
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应用题。 展示台
教 法教 设学 计设 、计 学思 法路 指( 导含 )
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些都为 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定的知识基础。但是学生对于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出平行 四边形的面积是正确的,这一认识不充分;还有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 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 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的形成过程。 通过练习法、比较法、分析法,让学生加深巩固本小节知识。
了。
学生活动
1、练习十五第 7 题、8 题。 2、小结:(师小结)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练 习中加深对知 识的理解,并通 过师小结帮助 学生整理思路, 形成系统的知 识体系。
三、巩固训练
解答练习,并集体订正
1、 计算下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
底是 25 厘米,高是 0.4 分米。
(2) 高是 12 米,底是高的一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