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搭一搭(二)丛静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_北师大版(2022秋)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二)_北师大版(2022秋)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小孩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形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小孩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专门快。
搭一搭(二)。
(教材第6、第7页)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经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如何会向高层次进军?专门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畴专门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刻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如此,就会在有限的时刻、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1.进一步明白得有余数除法和余数的意义。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事实上“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专门是汉代以后,关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2.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进一步明白得“余数小于除数”。
难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
[来源:ZXXK][来源:ZXXK]课件、小棒。
[来源:ZXXK][来源:学+科+网Z+X+X+K]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
谁能说一说在做有余数除法的题目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指定学生回答问题。
【K12学习】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教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教案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搭一搭二》教学设计教案课题搭一搭(二)教材简析有余数除法竖式。
学生已经掌握除法竖式运算及认识了余数。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借助搭房子的操作过程,进一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掌握其书写格式。
能力目标:通过联系具体情境说明算式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掌握其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掌握其书写格式解决策略合作探究前置作业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并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教学内容有余数除法竖式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二、探究新知: 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还剩几根?搭一搭,填一填。
1.结合上面搭房子的过程,认一认,说一说。
由具体到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
(1)小组内议一议,怎样用竖式表示,了解每一步的含义。
(2)交待写法,指名余数及单位名称的写法。
16÷6=2(个)——4(根)2.看一看,说一说。
尝试独立填写算式,再结合搭房子的过程,解释算式的意思。
独立探究,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解释并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加上单位。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三、练一练:四、总结 1.练习竖式书写格式并加深理解。
直接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2.第4题为试商做铺垫。
3.学生自主编,并根据具体情境添加单位。
这堂课有那些收获?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搭一搭(二)》北师大版PPT课件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搭一搭(二) 》北师 大版PPT 课件
1 .由 当 事人 谈这件 事发生 后的心 理感受 。
2 .学 生 自由 谈对这 件事的 看法和 建议。 3 .宽 容 带来 和谐、 友善; 不宽容 影响友 谊,影 响健康 ,生活 不愉快
4 . 初 步 形成 宽容他 人的良 好品质 。 5 . 通 过 具体 事例体 验宽容 对己对 人带来 的慰藉 。 6. 传统的 节日也 应有时 代的价 值,不 符合时 代需要 的,应 该淘汰 。 7. 生活中 ,伴随 着我们 成长有 许多风 俗,其 中不少 体现了 尊老的 传统美 德。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搭一搭(二) 》北师 大版PPT 课件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搭一搭(二) 》北师 大版PPT 课件
考考你
(1)15 6 = 2 …… 3
列除法竖式 要注意什么
?
除法竖式
商要对着被 除数的个位
除数
6
2 15 12
3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搭一搭(二) 》北师 大版PPT 课件
商
被除数
6根小棒 一个房子
6
2个房子需要的小 棒数量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搭一搭(二) 》北师 大版PPT 课件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搭一搭(二) 》北师 大版PPT 课件
6根小棒 一个房子
6
2 16 12
还剩4根小棒 4
可以搭2个房子
小棒的总数
2个房子需要的小 棒数量
2和6的积 15和12的差 叫余数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搭一搭(二) 》北师 大版PPT 课件
13÷3 = 4 ······1 4
3 13 12 1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搭一搭(二) 》北师 大版PPT 课件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1.3《搭一搭(二)》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1.3《搭一搭(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搭一搭”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和相互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复习和巩固平面图形的基本知识,学习图形的旋转和平移,掌握图形的对称性,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搭一搭”活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旋转和平移,以及图形的对称性。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包括:平面图形模型、旋转和平移演示工具、对称性演示工具。
学具包括:平面图形卡片、剪刀、胶水、彩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图形游戏,引起学生对图形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 新课导入:通过展示平面图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进而引出图形的旋转和平移,以及图形的对称性。
3. 活动一: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平面图形卡片进行“搭一搭”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图形的旋转和平移,以及图形的对称性。
4. 活动二:让学生分组进行“搭一搭”比赛,每组学生需要用给定的图形,通过旋转、平移和对称,搭建出指定的图案。
5. 总结: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总结出图形的旋转、平移和对称的基本规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6. 应用: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图形的旋转和平移2. 图形的对称性3. “搭一搭”活动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自己设计一个“搭一搭”活动,并和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图形的旋转、平移和对称性方面有一定的理解,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我也发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有待提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搭一搭(二)》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搭一搭(二)》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搭一搭(二)》这一章节。
这一章节主要让我们学习如何通过搭积木的方式来培养我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并且让我们在搭积木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搭积木的基本技巧,提高空间想象力,并且能够运用加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一章节的难点是如何将搭积木的过程与数学运算相结合,重点是让大家掌握搭积木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学习这一章节,我已经准备好了积木和计算器,希望大家能够利用这些学具,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大家展示如何用积木搭建一个简单的城堡,让大家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2. 讲解与示范:我会详细讲解如何用积木进行搭建,以及如何在搭建的过程中进行加减法运算。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大家一些练习题,让大家在课堂上进行实际的操作和计算。
4.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大家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以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搭积木的过程以及相关的数学运算。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积木搭建一个自己喜欢的形状,并计算一下所用积木的数量。
答案:由于每个人的搭建形状不同,所用积木的数量也会有所不同,所以答案不唯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课堂的教学效果,看看大家是否掌握了搭积木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数学运算。
同时,我也会给大家拓展一些相关的知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它们分别是: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选择了《搭一搭(二)》这一章节,主要考虑到这一章节的内容既能够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又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数学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二)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二)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单元“搭一搭(二)”。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搭积木活动,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用厘米和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知道厘米和米的关系。
2. 能够用厘米和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长度。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用厘米和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难点: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够正确地进行长度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积木、计时器学具:每人一套测量工具(尺子、笔、记录本)、积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会让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用积木搭建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结构,并记录下所用积木的数量。
2. 讲解长度单位(10分钟)我会用尺子作为教具,向学生们解释厘米和米的概念。
我会让学生们观察尺子,并指出1厘米和1米的长度,让他们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3. 测量长度(10分钟)学生们将以小组为单位,用尺子测量他们搭建的积木结构的长度,并记录在记录本上。
4. 例题讲解(10分钟)我会用PPT展示一些测量长度的例题,并进行讲解。
例题将会涵盖如何用厘米和米作为单位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们将独立完成随堂练习,练习题将包括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填写相应的单位。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长度单位的定义,厘米和米的关系,以及测量长度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尺子测量你身边的某个物体,并记录下长度,填写在作业本上。
答案:学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量,并将结果填写在作业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课后,我会反思今天教学的效果,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如果发现有学生没有掌握,我会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拓展延伸:我可以让学生们在家里找一些物体,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并记录下来,下次上课分享给大家。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搭一搭(二)》教学设计
搭一搭(二)教学设计新墩镇中心学校王静教学目标1.借助搭房子的操作过程,进一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掌握其书写格式。
2.通过联系具体情境说明算式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和表达能力。
3.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学习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用小棒搭图形的游戏吗?那你可以用几根小棒搭什么图形呢?引出课题。
二、新知探究,展示交流1.观察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你从图上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上图知道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2.出示数学问题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还剩几根?搭一搭。
3.小组合作,方法探究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和大家说一说。
(1)搭一搭6根小棒搭成一个房子,16根小棒就可以搭成2个房子,还剩4根小棒。
(2)连减法16-6-6=4,可以搭成2个房子,还剩4根小棒。
(3)乘法口诀(二)六十二,16-12=4搭成2个房子,还剩4根小棒。
4.学生独立列式,并尝试用竖式计算。
这道题如果让你列个式子,应该怎样列呢?16÷6=2(个)……4(根)用16根小棒搭房子,搭每个房子用6根小棒,可以搭成2个房子,还剩4根小棒,我们用算式16÷6=2(个)……4(根)来表示,那么你会用竖式表示出来吗?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5.由具体到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教师结合学生汇报板演竖式,并总结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的4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26 丿 1 61 24……余数6.让学生说一说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体验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当堂检测,学以致用(一)基础达标竖式计算:9÷2= 17÷3= 21÷5=(二)能力测试有20块积木,分给3人,平均每人分到几块积木,还剩几块?(三)拓展提高想一个可以用“10÷4=2……2”解决的问题,和同伴说一说。
《搭一搭(二)》(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搭一搭(二)》(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搭一搭(二)》是一节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的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是第73页例1和第74页的练习。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搭积木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搭积木的基本原理,学会如何稳定地搭建积木。
2. 学生能够通过搭积木的过程,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合作完成搭建任务。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搭积木的技巧,创造出不同的造型。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搭积木的基本原理,学会如何稳定地搭建积木。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积木、积木搭建视频、图片等。
2. 学具:每组学生准备一套积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积木搭建的视频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搭积木的原理和技巧。
2. 讲解:讲解搭积木的基本原理,如如何保持积木的稳定性,如何利用积木的形状和颜色等。
3. 示范:教师搭建一个简单的积木模型,展示搭积木的步骤和方法。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搭积木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掌握搭积木的技巧。
5. 创新: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搭建自己喜欢的造型,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学习和交流。
五、板书设计1. 板书搭一搭(二)2. 板书内容:搭积木的基本原理、技巧和步骤。
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用积木搭建一个自己喜欢的造型,并拍下照片,附上简短的说明。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搭建不同的造型,如房屋、车辆、人物等,并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创作思路。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搭积木的创新活动,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增加亲子互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对于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的设定,我认为这是整个教案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方向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年级下北师大《搭一搭(二)》王静PPT课件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123
搭一搭(二)
阜蒙县蒙古族实验小学 王 静
6根小棒搭一个 房子……
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还剩几根?
看一看,说一说。
13÷5=2······3
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
5片树叶粘成一朵花。
每人分到2辆车, 还剩3辆。
5片树叶粘一朵花, 可以粘2朵花,还 剩3片。
Hale Waihona Puke 1.(1)平均每人分到□块积木,还剩□块。 (2)结合分物过程,和同伴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2.有15个车轮,分别可以装几辆车,还剩几个车轮? (1)填一填
(2)分别写出除法竖式,算一算。
5. 想一个可以用“10÷4=2 ······2”解决的问题, 和同伴说说。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二)北师大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二)北师大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二)北师大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第61页的内容,主要是学习用七巧板拼图。
学生会通过这一课了解到七巧板的基本形状和拼图方法,并能用七巧板拼出简单的图形。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七巧板的基本形状和拼图方法,并能用七巧板拼出简单的图形。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学生对七巧板拼图方法的掌握,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用七巧板拼出简单的图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一课,我已经准备好了七巧板、剪刀、胶水等工具,以及一些拼图的示例。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先给学生展示一些用七巧板拼出的图形,引发他们的兴趣。
2. 讲解:我会向学生介绍七巧板的基本形状和拼图方法,并演示如何用七巧板拼出不同的图形。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七巧板拼出他们自己设计的图形。
4. 展示:我会邀请一些学生上来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七巧板的基本形状: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拼图方法:切割、组合七、作业设计1. 用七巧板拼出一个自己设计的图形,并画出拼图的过程。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用七巧板拼出不同的图形,并画出拼图的过程。
2. 找一找生活中的七巧板,并拍照记录下来。
答案:学生可以找到生活中的七巧板,比如拼图玩具、剪纸等,并拍照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七巧板的基本形状和拼图方法,并能用七巧板拼出简单的图形。
但在实践活动中,有些学生对于如何切割和组合七巧板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更复杂的七巧板拼图方法,或者进行七巧板创意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环节在教学内容的引入环节,我选择了用七巧板拼出的图形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搭一搭(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
教案:《搭一搭(二)》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的一部分,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搭积木的活动,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提高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搭积木的活动,巩固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运用。
2. 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积木2. 长度单位尺3. 画图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搭建好的积木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主题:“搭一搭(二)”,并说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者实物展示,讲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和用法。
2. 教师用积木作为教具,展示如何用长度单位来测量和比较积木的长度。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用长度单位来测量和比较积木的长度。
三、课堂实践(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搭建积木的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搭建积木的任务。
四、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2. 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实践中的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1. 长度单位的概念和用法。
2. 搭建积木的题目和答案。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用积木搭建一个自己喜欢的物品,并测量和记录其长度。
2. 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讨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完成课后练习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搭积木的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对长度单位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搭一搭(二)(导学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搭一搭(二)(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组成三角形的条件。
2.掌握搭配三角形的方法。
3.了解三角形的性质,判断和分类三角形。
4.提高直觉能力,发现、解决三角形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的“搭一搭(二)”单元,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习组成三角形的条件和透过图形或实际问题,探讨三角形的特性、分类和应用。
在学习方法上,引导学生通过直觉寻求解答,以提高他们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组成三角形的条件。
2.掌握搭配三角形的方法。
3.了解三角形的性质,判断和分类三角形。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直觉寻求解答,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2.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实际问题中发现三角形的特性,并处理和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学方法1.讲授法2.观察法3.实践法1.三角尺2.直尺、圆规等几何工具3.标准三角板、立体模型、图片等多媒体资源教学过程导入1.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讲授1.了解组成三角形的条件–引导学生观察通过三个点可以连接成的线段,即三边。
–让学生发现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如果可以,有什么条件?–引入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条件,让学生理解这个条件的意义,并反复演示。
2.掌握搭配三角形的方法–像上一节课一样,在讲解过程中反复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性地学习.3.了解三角形的性质,判断和分类三角形–引导学生用相同的三条线段通过不同的顶点相连接,完成三种不同的三角形,并让学生分别了解斜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性质。
实践1.提高直觉能力,发现和解决三角形的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实际应用问题,如饮料杯底、风筝线等的三角形形态,让学生探索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1.针对上述内容进行课堂随堂测验或练习。
总结1.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的内容,概括三角形的性质。
2.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发现、应用三角形的特性。
2022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搭一搭(二)教案范文
2022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搭一搭(二)教案范文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偶然性较大。
所以课堂教学难免出现一些失误和不足,教师在课后应当总结不足,西区教训,使教学过程中能更加完善处理各种问题。
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2021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搭一搭(二)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21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搭一搭(二)教案范文1教学内容:P36我长高了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活动,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巩固统计的知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能准确测量,收集数据。
教学准备:刻度尺(米尺、厘米尺)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1、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常用的长度单位。
(复习常用的长度单位。
)2、学习了怎样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复习刻度尺使用方法)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用我们手中的’尺子来测量我们身边的物体。
你想测量什么东西的长度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二、小组活动要求。
1、小组合作选择你们感兴趣的四样东西进行测量。
2、组长做好记录工作。
(教师巡视指导)三、小组开始活动。
四、汇报、记录数据。
1、把测量的数据汇报记录在黑板上。
2、完成学生身高统计表。
3、讨论、交流:看统计表了解到一些什么内容?五、课堂总结。
2021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搭一搭(二)教案范文2教学内容:“搭一搭”活动1教学目标: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培养学生的立体感。
重点难点: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具准备:小立方体(学生用),大立方体(教师用)教学过程:一、新课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
1、拿出5个小正方体,摆成下面形状观察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想一想,从正面看是什么形状,从侧面、上面看呢?又是什么形状?画一画,分别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搭一搭(二)-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搭一搭(二)北师大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三单元《搭一搭(二)》,北师大版教材。
这一单元主要让我们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以及如何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能够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能够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
难点是如何让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进行测量。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准备了长度单位的小棒,每组一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长度单位的存在。
第一步,导入新课。
我会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导入新课。
比如,我会问学生:“你们知道我们的教室有多长吗?”这个问题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会想要知道答案,从而导入新课。
第三步,实践活动。
我会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小棒来测量教室的长度。
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板书设计如下:长度单位实践活动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
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测量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错误。
在课后,我需要对这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设计:1. 用小棒测量一下你们家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答案:略2. 请你们观察一下,你们身边的事物,用长度单位来描述一下它们的大小。
答案:略课后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用长度单位来描述它们的大小,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节课中,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活动环节和板书设计。
这两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关键,也是课程的核心部分。
实践活动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需要通过动手操作来测量教室的长度,这个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如何准确地测量长度,如何避免误差等等。
二年级下册数学-《搭一搭(二)》 北师大版 (14张)
搭一搭(二)
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还剩几根?
减一减 16 - 6 - 6=4
搭2个房子,还剩4根小棒。
用乘法口诀 二六十二 16-12=4
搭2个房子,还剩4根小棒。
二年级下册数学-《搭一搭(二)》 北师大版 (14张)
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还剩几根? 16 ÷ 6 = 2(个)…… 4(根) 答:16根小棒可以搭2个房子,还 剩4根。
二年级下册数学-《搭一搭(二)》 北师大版 (14张)
二年级下册数学-《搭一搭(二)》 北师大版 (14张)
有余数除法竖式 16 ÷ 6 = 2(个)...... 4(根)
2 6 16
12 4 ......余数
二年级下册数学-《搭一搭(二)》 北师大版 (14张)
二年级下册数学-《搭一搭(二)》 北师大版 (14张)
( ×)
1
二年级下册数学-《搭一搭(二)》 北师大版 (14张)
二年级下册数学-《搭一搭(二)》 北师大版 (14张) 二年级下册数学-《搭一搭(二)》 北师大版 (14张)
二年级下册数学-《搭一搭(二)》 北师大版 (14张)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商: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 又比被除数小,商就是几; 二乘:商和除数相乘; 三减: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相乘的积; 四比:余数要比除数小。
二年级下册数学-《搭一搭(二)》 北师大版 (14张)
每人分几块,还剩几块?
二年级下册数学-《搭一搭(二)》 北师大版 (14张)
二年级下册数学-《搭一搭(二)》 北师大版 (14张)
判断对错。
(1)37 ÷ 5 = 6……7 (×)
(2)30÷ 5 = 5……5 ( ×)
搭一搭(二)(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搭一搭(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搭配”的概念,能够通过图片和实物进行观察、分类和归纳。
2.能够利用已知规律,自主完成3个数的组合活动。
3.能够发现、总结出任意两个数之和的规律,制定自己的规律,且能够进行简单的验证。
4.能够在练习中灵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提高搭配的灵活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和掌握概念“搭配”。
2.发现任意两个数之和的规律,形成自己的规律并进行简单的验证。
三、教学过程1. 活动一——“搭配”实物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搭配”,发现生活中的事物间的“搭配”关系。
活动规则:学生自带一件物品,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和搭配等方式发现物品中的“搭配”关系,并进行简单讲解。
活动提示语:请你们拿出自己的物品,看看它有没有“搭配”关系?2. 活动二——“搭配”图片活动目的: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发现其中物品的“搭配”关系,并归纳整理,进一步理解“搭配”的本质。
活动规则:教师通过图片让学生发现其中物品的“搭配”关系,并在板书上进行归纳整理。
活动提示语:请看看这些图片中物品的“搭配”关系?3. 活动三——“搭配”得出数字规律活动目的:通过搭配数字,发现任意两个数之和的规律,制定自己的规律,并进行简单的验证。
活动规则:1.教师提供一张数字卡片,学生自主组合,完成任意三个数的搭配,并计算其和。
2.学生发现任意两个数之和的规律,并制定自己的规律,并进行简单的验证。
活动提示语:不同的数字能否搭配出相同的和?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4. 活动四——“搭配”运用活动目的: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搭配能力,将已掌握的知识灵活运用。
活动规则:1.教师提供一些数字卡片,学生自主搭配,并计算出其和。
2.学生应用已经掌握的搭配规律相互出题,让其他同学进行计算和检验。
活动提示语:同学们,你们刚才练习的时候感觉怎么样?请根据你们目前的理解制作题目,让其他同学进行计算和检验。
四、教学后记本课为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搭一搭”系列的第二篇教案,本节课主要是学生通过实物、图片和数字的搭配来理解和掌握“搭配”的概念,并在练习中提高自己的搭配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搭一搭(二)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识别和运用。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2. 长方形、正方形的识别和运用3.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识别和运用。
2. 教学难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直尺、圆规、剪刀、彩纸、胶水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特征。
2. 新课:讲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让学生观察、操作、讨论,形成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3. 操练:让学生分组进行搭一搭活动,运用长方形、正方形进行创作。
4. 小结: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强调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长方形的特征: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2. 正方形的特征: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3. 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4. 正方形的周长:4×边长5.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6.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计算方法。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同学。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2. 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如何?3. 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针对性的指导?4.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能否有效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计算方法,并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教案表课题搭一搭(二) 上课班级二(1)(2)班主备教师罗锦红副备教师上课时间星期四
教学目标知识与
能力
借助搭房子的操作过程,进一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掌握其书写格式。
过程与
方法
通过联系具体情境说明算式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进一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掌握其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竖式写格式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
教法运用谈话导入引导法分析法
学法指导动手操作小组交流
基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检查预习)一、创设情境淘气和笑笑在玩摆小棒的游戏,6
根小棒搭一个房子,16根小棒可以搭多少个房子,还剩几
根?
让生根据问题自己思考,再
全班汇报。
调动学习热
情。
初
学
新
课
(初步探究)二、探究新知:
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还剩几根?搭一搭,填一填。
1、结合上面搭房子的过程,认一认,说一说。
由
具体到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
(1)小组内议一议,怎样用竖式表示,了解每一步的含义。
(2)引导学生探究竖式各数表示的意思及单位名称的写
法,认识余数。
(2)16÷6=2(个)……4(根)
(3)说一说竖式中各数表示的意义。
体验余数一定要比
除数小。
(4)2.看一看,说一说。
(5)先观察,再解释算式的意义。
1.认一认,说一说。
2.小组内议一议,怎样用竖
式表示,了解每一步的含义
3.指生回答各数表示的意
思及单位名称的写法,认识
余数。
借助搭房子
的操作过程,
进一步学习
有余数除法
的意义,理解
有余数除法
竖式各部分
的意思
引
导
释
疑
(合作学习)2.有余数除法的竖式
师:用16根小棒搭成小房子,搭每个房子用6根小棒,可
以搭成2个房子,还剩4根小棒,我们用算式16÷6=2(个)
……4(根)来表示,那么你能用竖式表示出来这个算式吗?
快来试一试吧
教师结合学生汇报板书竖式,边写边表述除法竖式中每一
步所表示的含义。
1.学生汇报板书竖式
2.边写边表述除法竖式中
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进一步学习
有余数除法
的意义,理解
有余数除法
竖式各部分
的意思,掌握
其书写格式。
基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拓
展
学
习
(深入探究)3有余数除法的拓展应用
师:老师说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你能根据这个算式编
一道题吗?试试看13÷5=2(个)……3(根)
(1)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想法.
(2)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真是个爱动脑的好孩子。
生1:有13张卡片平均分给
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
到2张,还剩3张。
生2:有13个苹果,每个盘
子里放5个,需要2个盘子,
还剩3个。
通过联系具
体情境说明
算式的方式,
发展学生的
数学理解和
表达能力。
当
堂
检
测
(学习诊断)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7页练一练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结合本题引导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商和余
数的实际意义。
2.练一练第2题
(1)学生先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
想法,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汇报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结合本题引导
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商和
余数的实际意义。
进一步巩固
学习有余数
除法的意义,
理解有余数
除法竖式各
部分的意思,
掌握其书写
格式。
课堂
小
结
(梳理归纳)四小结
本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对自己表现满意吗?
1学生畅所欲言。
2同桌交流。
3集体评价。
发展学生的
数学理解和
表达能力。
作业布置(检查反馈)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完成练一练3,4,5题搭一搭(二)
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还剩几根? 16÷6=2(个)……4(根)答:16根小棒可以搭2个房子,还剩4根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