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
2012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大总结_欢迎考试的快去下载
新全精2011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⑵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为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⑶无产阶级肩负着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适应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⑵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哲学领域实现了革命变革。
⑶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
⑷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⑵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起了主导作用,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结合时代特点和本国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⑶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⑵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在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公然申明自己的阶级性,申明自己是为工人阶级服务的。
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为它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客观规律 。
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南,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两种根本不同的态度。
全国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国年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培根、洛克.斯密、李嘉图.黑格尔、费尔巴哈.圣西门、傅立叶、凡是承认世界具有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的统一.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劳动者与劳动工具的统一、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从其主体的角度看可分为().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划分经济社会形态所依据的标准是().生产力的水平.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有多种,但最基本的动力是().阶级斗争.社会改革.社会技术革命.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归根到底是().有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有思想观念的分歧引起的.有政治主张的差异引起的.有宗教信仰的不同引起的、下列各项正确表述商品含义的是().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具有稀缺性的物品.为自己而生产的有用物品.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物品、商品经济成为最普遍的、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的社会形态是()...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的一系列新变化表明()其社会性质已发生本质改变其基本矛盾已得到彻底解决其社会发生了阶段性的部分质变其社会主要矛盾得到了根本缓解.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共产党宣言》《格达纲领批判》.下列各项不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是()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人得自由而全面发展二:多项选择题、.作为马克思恩德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有()辩证法学说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剩余价值学说劳动价值学说下列各项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朴素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有()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物极必反,相反相成苦尽.......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重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自考重点主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革命等内容。
下面将就这些内容逐一展开讨论。
首先,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历史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因此,我们要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刻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把握历史的脉搏,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强调了事物的矛盾运动和事物的发展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的矛盾推动的,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事物的矛盾,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实现事物的全面发展。
再次,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重要内容。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而社会发展规律则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只有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最后,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革命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重要内容。
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反映了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的发展方向。
而社会革命则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重点涵盖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革命等内容。
只有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希望广大自考学员能够认真对待这些重点内容,深入学习,掌握好这些内容,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2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汇总
2012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大总结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本章练习题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本章练习题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运动
第三节真理与价值第四节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本章练习题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本章练习题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本章练习题
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和周转第二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第三节产业资本的利润和平均利润第四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第五节借贷资本和利息第六节农业资本和地租
本章练习题
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本章练习题
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二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
本章练习题
作用
第八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第二节共产主义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第三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
产主义而奋斗。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笔记(全)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笔记(全)重点一: 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 哲学是一门研究宇宙和人类社会根本问题的学科。
-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存在问题和认识问题。
重点二: 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哲学和自然科学都是人类对宇宙和人类社会进行认识的两个重要途径。
- 哲学关注宇宙和人类社会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而自然科学则研究具体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
重点三: 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社会科学是相互关联的学科,互为补充。
- 哲学关注宇宙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和本质属性,而社会科学则研究人类社会的具体现象和规律。
重点四: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它强调认识的辩证性和实践的决定作用。
-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重点五: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意识或思维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 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或思维是第二性的。
重点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重点七: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理念和指导思想。
-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重点八: 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 共产主义的核心原则是实现物质财富共享和人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的重点笔记概要,希望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2012年7月份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点
马克思考点考点一:社会基本矛盾——极有可能考问法:46.试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并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012年1月论述题)43.简述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2011年7月)考点二:真理(包括认识论)——必考问法:42.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012年4月简答)42.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012年1月简答) 43.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
(2011年10月简答)43.试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以及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2011年10月简答)考点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考点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考点五:剩余价值考点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我估计不太可能考考点七: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考点八: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考点九:“实践”(应该在认识论里面,单独看看,如“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考点十:地租考点十一: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考点十二: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一)1.试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并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012年1月论述题46题)答案:我国改革的性质和特点:(1)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我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
(3)我国的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的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过程。
(4)我国的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
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1)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2)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3)改革革除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部分和环节。
(4)改革的目的是兴利除弊,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2012年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是( )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如何回答( )A.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B.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D.物质世界是否永恒发展的问题3.金、银、铜、铁、铝等同金属的关系属于( )A.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4.新事物之所以必然战胜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之后产生的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形式C.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内容D.新事物较旧事物更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5.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我们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看主流,同时又不忽略支流。
这里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D.事物变化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6.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意识能动性的是(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C.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D.量力而行,尽力而为7.下列各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是( )A.认识客体具有客观性的观点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的观点C.物质世界可以认识的观点 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C.理论—实践—理论 D.实践—认识—实践9.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直接性,另一个是( )A.形象性 B.能动性C.客观性 D.抽象性10.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中包含着错误 D.真理来源于主观创造11.生产方式包括(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两个方面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12.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渗透性因素是指( )A.教育 B.管理C.生产资料 D.自然科学13.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社会形态序列的是( )A.渔猎社会 B.封建社会C.工业社会 D.信息社会14.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C.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 D.创新意识和传统观念的矛盾1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与占有私人性的矛盾16.除了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外,剩余价值率还可以表示为( )A.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B.剩余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C.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比率D.利润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17.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A.它由其生产的剩余价值决定 B.它由其使用价值决定C.它包含历史和道德因素 D.它包含习惯和法律因素18.资产阶级道德观的基本原则是( )A.利己主义 B.拜金主义C.自由主义 D.享乐主义19.资本循环中实现价值增殖的阶段是(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 D.运输阶段20.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下,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价值应等于( ) A.第一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B.第二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C.两大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D.两大部类消耗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总和21.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可用字母表示为( )A.c+v+m B.c+vC.v+m D.c+m22.决定利息量的因素是( )A.银行自有资本总额和平均利润率 B.银行自有资本总额和利息率C.借贷资本总额和平均利润率 D.借贷资本总额和利息率23.股份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是( )A.股东大会 B.董事会C.监事会 D.工会24.垄断组织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形式是( )A.垄断价格 B.个人联合C.参与制 D.资本输出25.从资本形态上看,资本输出的基本形式是( )A.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 B.国内资本输出和国际资本输出C.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D.商业资本输出和金融资本输出26.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成为垄断资本国际经济组织载体的新的垄断组织形式是( ) A.混合联合公司 B.跨国公司C.托拉斯 D.国际垄断联盟27.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 )A.马克思恩格斯 B.列宁C.斯大林 D.毛泽东28.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A.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政权 B.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民主C.消灭剥削进入无阶级社会 D.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29.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C.政治体制不同 D.意识形态不同3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A.原始社会的分配原则 B.阶级社会的分配原则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2012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是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正确答案:B注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
2.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运动的绝对性C.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正确答案:D注解:凡是认为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的,都是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无法正确反映存在的,都是不可知论。
标准就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统一性的不同回答。
3.有的哲学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元气构成的,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都是元气聚散的结果。
这是一种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正确答案:A注解: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谟克利持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说。
德漠克利特认为世界由不可再分割的颗粒(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在虚空中数量的多少构成小同的事物。
中国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认为天地万物都足元气构成的。
元气聚则成形,散则成气,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皆是元气聚散的结果。
4.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正确答案:B注解: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由低级到高级的永恒发展过程,世界的发展是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的前进的过程,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晋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
5.矛盾的斗争性是指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正确答案:C注解: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全国2012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是【】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正确答案:B注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来源就是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如亚当斯密、李嘉图等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流派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如何回答【】A.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B.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D.物质世界是否永恒发展的问题正确答案:A注解: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3.金、银、铜、铁、铝等同金属的关系属于【】A.部分与整体的关系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正确答案:B注解:物质范畴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哲学范畴,体现了个别和一般、特殊和普遍、多样性统一性的辩证统一。
4.新事物之所以必然战胜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由于【】A.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之后产生的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形式C.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内容D.新事物较旧事物更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正确答案:D注解: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5.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我们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看主流,同时又不忽略支流。
这里依据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D.事物变化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正确答案:C注解:基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这种关系,我们在分析问题时,特别是分析形势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并且注意主流和支流的互相转化。
2012马克思理论自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 )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三、辨析题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常考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常考点)◆绪论一: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
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2012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讲解
2
的认识,是无条件的、绝对的。2)真理是无限发展着的 物质世界才存在是绝对的。 相对性:1)广度上,任何真制人 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需要扩展。2) 3.(05.06 年简)简述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影响 P133 深度上: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 的,一定层次的反映,有待于深化 16.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加以说明在社会 答:人口因素也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 会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主要影响有:①一定数量的人 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②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
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 世界是在无限持续的时间、无限延伸的空间中,按照固有 价值观。②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③全面提高 人的素质。④提高工人马克思主义修养 9.学习马克思主 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 马主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 简述.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发展的基本形态, 说明唯 心主义的基本形式 答:①唯物主义形态:A、古代朴素唯 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 C、现代唯物主义 D、历史唯物主 的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世界的事物尽管纷繁复杂,但都在 物质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统一性 的原理: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哲学依据。 第一、 因为物质是本原, 所以必须从实际出发; 第二、 因为物质是运动的, 所以必须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 第三、 因为运动是有规律的, 所以必须注重规律认识规律, 利用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 求是,才能把社会主义建设搞好。在实际工作中的一切主
主义建设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答: 社会的发展。 一、真理既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真 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①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 互依存。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③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二、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 的意义:①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②马 克思主义正确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具有 绝对性的一面 ③马克思主义没有穷尽一切事物的规律, 需要发展,具有相对性的一面。 1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一致性及坚 持方法和意义。P128 答:①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 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到群 众中去“就是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 中去“也就是实践—认识—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这 表明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工作的运用 ②人心决定 一切,我们要永远不脱离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在一起, 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仍然要坚持 问人民谋利益这个根本前提出发,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其表现 P136 答: ①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 被社会存在是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发能动性和独特的 发展规律,他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一 致和平衡。 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社会意 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2] 社会意识与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 历史继承 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5]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能动性是社会意识的相 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6.生产力的含义和生产关系系统的要素 答:①生产力, 指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②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 1) 独立的实体因素(劳动者,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2)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分工协作,经 济管理,预测决策)3)渗透性因素(主指自然科学)4)准备 性因素 (主指教育) 10. (多选) 生产资料的所有形式影响生产关系的表现: A 生产资料的所有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 B 生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重点知识(完整版)
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案: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④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2、怎样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答案:首先回答实践的含义,然后实践的特点,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的本质,最后是回答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特点: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的本质:(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社会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及其方法论?答案:基本内容: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有保留其积极因素。
方法论:这告诉我们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既不能完全肯定一切也不能完全否定一切.肯定中包含否定。
否定中包含肯定,尤其是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时,我们因该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4、怎样理解价值与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答案: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2012年4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2012年4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word文档,Ctrl+F可以搜索)一、单项选择题1.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是( )(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如何回答( )(A)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B)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D)物质世界是否永恒发展的问题3.金、银、铜、铁、铝等同金属的关系属于( )(A)部分与整体的关系(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4.新事物之所以必然战胜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之后产生的(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形式(C)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内容(D)新事物较旧事物更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5.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我们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看主流,同时又不忽略支流。
这里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D)事物变化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6.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意识能动性的是(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C)纸上谈兵,画饼充饥(D)量力而行,尽力而为7.下列各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是( ) (A)认识客体具有客观性的观点(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的观点(C)物质世界可以认识的观点(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理论——实践——理论(D)实践——认识——实践9.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直接性,另一个是( ) (A)形象性(B)能动性(C)客观性(D)抽象性10.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 ) (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中包含着错误(D)真理来源于主观创造11.生产方式包括(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两个方面(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12.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渗透性因素是指( )(A)教育(B)管理(C)生产资料(D)自然科学13.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社会形态序列的是( )(A)渔猎社会(B)封建社会(C)工业社会(D)信息社会14.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C)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D)创新意识和传统观念的矛盾1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与占有私人性的矛盾16.除了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外,剩余价值率还可以表示为( ) (A)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B)剩余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C)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比率(D)利润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17.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A)它由其生产的剩余价值决定(B)它由其使用价值决定(C)它包含历史和道德因素(D)它包含习惯和法律因素18.资产阶级道德观的基本原则是( )(A)利己主义(B)拜金主义(C)自由主义(D)享乐主义19.资本循环中实现价值增殖的阶段是(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运输阶段20.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下,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价值应等于( )(A)第一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B)第二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C)两大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D)两大部类消耗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总和21.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可用字母表示为( )(A)c+v+m(B)c+v(C)v+m(D)c+m22.决定利息量的因素是( )(A)银行自有资本总额和平均利润率(B)银行自有资本总额和利息率(C)借贷资本总额和平均利润率(D)借贷资本总额和利息率23.股份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是( )(A)股东大会(B)董事会(C)监事会(D)工会24.垄断组织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形式是( )(A)垄断价格(B)个人联合(C)参与制(D)资本输出25.从资本形态上看,资本输出的基本形式是( )(A)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B)国内资本输出和国际资本输出(C)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D)商业资本输出和金融资本输出26.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成为垄断资本国际经济组织载体的新的垄断组织形式是( )(A)混合联合公司(B)跨国公司(C)托拉斯(D)国际垄断联盟27.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 ) (A)马克思恩格斯(B)列宁(C)斯大林(D)毛泽东28.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A)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政权(B)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民主(C)消灭剥削进入无阶级社会(D)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29.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C)政治体制不同(D)意识形态不同3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A)原始社会的分配原则(B)阶级社会的分配原则(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二、多项选择题31.下列科学发现中,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的有( ) (A)细胞学说(B)狭义相对论(C)生物进化论(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32.下列各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物是感觉的复合(B)理在事先(C)存在就是被感知(D)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3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A)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B)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D)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34.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一次更重要的飞跃,这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35.下列各项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有( )(A)军队和政府机关(B)哲学和政治思想(C)数学和思维科学(D)道德和法律思想36.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 )(A)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实行等价交换(C)价格围绕价值波动(D)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37.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复苏阶段的特点有( )(A)生产不再下降,企业倒闭停止(B)生产逐渐回升,企业利润增加(C)就业日益增多,信贷逐渐活跃(D)生产消费两旺,社会经济繁荣38.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C)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D)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3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和措施有( )(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国民经济一定程度的计划管理(D)资本输出40.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有( )(A)完全摆脱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B)完全摆脱旧式分工的束缚(C)完全摆脱仅仅作为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D)完全摆脱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三、简答题41.简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重点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重点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的重点在于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路径。
以下是该概论的主要内容:
1. 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坚持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社会进步。
2. 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核心矛盾在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资本家通过占有生产资料剥削无产阶级,剩余价值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
3. 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通过阶级的斗争推动的。
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现社会主义。
4. 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最终目标。
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最终消灭阶级和剥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5. 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强调科学性和实践性,要求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必须基于客观规律和实践经验,而不是主观意识和主观臆断。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6. 国际主义:马克思主义强调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都离不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支援,同
时积极推动国际无产阶级团结和国际劳动者的联合斗争。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它的核心内容包括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社会主义革命、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复习资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概念和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课程。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包括唯物史观、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等基本原理。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源,辩证法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发展的规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阶级斗争的学科。
它包括剩余价值理论、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基本原理。
剩余价值理论指出资本主义经济中剥削的本质,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强调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
3.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论成果,旨在实现人类解放和社会公平。
它包括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理想等基本原理。
无产阶级革命强调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前提,社会主义建设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共产主义理想则是最终目标。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历史渊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形成和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创立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们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等重要著作,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体系。
2. 二十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发展二十世纪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十月革命中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此后,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应用。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形成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系统总结和阐述的基础上完成的。
这一过程涉及到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学者的努力,如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等。
2012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
一.单项选择题:1.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B.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2.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3.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 )A.一切唯物主义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4. 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是()A.否认意识的能动性B.夸大意识的能动性C.夸大物质的决定作用D.承认物质的决定作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B.主体性的观点C.反映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6.实践有力地驳斥了不可知论,因为它能够把( )A.真理变成现实B.谬误转化为真理C.人的认识能力无限提高D.人的认识器官无限延长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感性认识B.意识的能动性C.理性认识D.社会实践8.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9.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承认了()A.绝对真理B.相对真理C.真理是一个过程D.真理观上的辩证法10.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感性认识B.意识的能动性C.理性认识D.社会实践11. 认识的本质是( )A. 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摹写B.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在头脑中对客体的重构D. 主体对客体的创造12、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
这件事说明()A.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B.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认识发展的动力13、一切真知都发源于()A.直接经验B.间接经验C.客观事物D.人的意识14、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有用的优点B.直接现实性的优点C.主观能动性的优点D.客观物质性的优点1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实践的观点B.唯物主义的观点C.联系的观点D.发展的观点16、承认客观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是在真理上坚持了()A.唯物主义B.辩证法C.唯心主义D.可知论17、认识的起点是()A.社会存在B.客观世界C.感觉D.知觉18、在认识过程中,割裂反映和刨造的关系会导致(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B.消极直观反映论C.二元论D.诡辩论19、主观与客观、理沦与实践的统—应是( )A.循环的 B.绝对的C.具体的D.无条仆的20、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A.永恒性B.客观性C.不变性D.终极性二、多项选择题1.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眼里是木材,画家眼里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A.人的感觉受理性的指导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选择性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D.认识结果是由认识主体决定的E.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2.真理和价值的关系表明()A. 真理是客观的,价值是主观的B. 真理具有普遍性,价值具有特殊性C. 真理中包含着价值因素,价值中也包含着真理因素D. 真理是主体认识与客体实在之间的符合关系,价值是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满足关系E.真理的追求以价值为目的,价值的实现以真理为条件3.下列各项属于认识主体特点的有()A.自然性B.社会性C.意识性D.能动性E.实践性4、“实事求是”体现了()A.在实践基础上主观和客观的统一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C.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D.唯物主义态度和辩证法精神的统一E.必然和自由的统一5、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 )A.绝对主义B.相对主义C.教条主义D.经验主义E.唯心主义诡辩论6、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在于它是( )A.毛泽东思想的灵魂B.党的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C.一切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D.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E.检验真理尺度7、“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A.颠倒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B.把理论当成实践的来源和动力C.揭示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D.规定了理论对实践的决定意义E.肯定了理论应走在实践的前面8.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A.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实践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经验材料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E.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生活需要三、辨析题1真理必有用,有用即真理2.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起作用的。
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doc
全国2012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是( B)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如何回答( A)A.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B.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D.物质世界是否永恒发展的问题3.金、银、铜、铁、铝等同金属的关系属于( B )A.部分与整体的关系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4.新事物之所以必然战胜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D )A.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之后产生的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形式C.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内容D.新事物较旧事物更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5.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我们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看主流,同时又不忽略支流。
这里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A)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D.事物变化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6.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意识能动性的是( D)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C.纸上谈兵,画饼充饥D.量力而行,尽力而为7.下列各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是( D) A.认识客体具有客观性的观点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的观点C.物质世界可以认识的观点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D)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理论—实践—理论D.实践—认识—实践9.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直接性,另一个是( A) A.形象性B.能动性C.客观性D.抽象性10.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 B ) 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中包含着错误D.真理来源于主观创造11.生产方式包括( C)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两个方面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12.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渗透性因素是指( A )A.教育B.管理C.生产资料D.自然科学13.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社会形态序列的是( B)A.渔猎社会B.封建社会C.工业社会D.信息社会14.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 A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C.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D.创新意识和传统观念的矛盾1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C )A.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与占有私人性的矛盾16.除了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外,剩余价值率还可以表示为( A ) A.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B.剩余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C.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比率D.利润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17.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C )A.它由其生产的剩余价值决定B.它由其使用价值决定C.它包含历史和道德因素D.它包含习惯和法律因素18.资产阶级道德观的基本原则是( A )A.利己主义B.拜金主义C.自由主义D.享乐主义19.资本循环中实现价值增殖的阶段是( B)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运输阶段20.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下,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价值应等于( C) A.第一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B.第二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C.两大部类消耗的资料的价值总和D.两大部类消耗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总和21.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可用字母表示为( B )A.c+v+m B.c+vC.v+m D.c+m22.决定利息量的因素是( D )A.银行自有资本总额和平均利润率B.银行自有资本总额和利息率C.借贷资本总额和平均利润率D.借贷资本总额和利息率23.股份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是( A )A.股东大会B.董事会C.监事会D.工会24.垄断组织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形式是( A )A.垄断价格B.个人联合C.参与制D.资本输出25.从资本形态上看,资本输出的基本形式是( C )A.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B.国内资本输出和国际资本输出C.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D.商业资本输出和金融资本输出26.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成为垄断资本国际经济组织载体的新的垄断组织形式是( D) A.混合联合公司B.跨国公司C.托拉斯D.国际垄断联盟27.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 A )A.马克思恩格斯B.列宁C.斯大林D.毛泽东28.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C )A.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政权B.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民主C.消灭剥削进入无阶级社会D.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29.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B)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C.政治体制不同D.意识形态不同3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D )A.原始社会的分配原则B.阶级社会的分配原则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2年1月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B )0-5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D.马克思主义社会学2.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D )1-35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是否承认运动的绝对性C.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 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3.有的哲学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元气构成的,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都是元气聚散的结果。
这是一种( A )1-37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4.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 B )1-54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5.矛盾的斗争性是指( C )1-57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6.揭示事物的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 B )1-56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7.下列各项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C )1-71A.风来雨至,电闪雷鸣 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C.摩擦生热,热胀冷缩 D.夜尽昼至,昼尽夜来8.“从本质上看,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是一种( A )2-102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9.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基本形式的是( A )2-106A.感觉 B.概念 C.判断 D.推理10.把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他一切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这是一种( B )2-107A.唯物辩证法观点 B.唯理论观点C.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11.按照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在工作中必须坚持( C )1-36A.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 B.一切从主观愿望出发C.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 D.一切从理论原则出发12.下列选项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D )3-135A.语言学 B.逻辑学 C.数学 D.哲学13.在生产关系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3-139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产品的分配方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14.既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这种观点属于( C )3-173 A.折中主义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D.历史唯心主义观点15.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A )3-178A.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 B.摆脱历史条件的制约C.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 D.决定历史时代的特点16.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B )4-187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低于必要劳动时间17.从较长时期看,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消费资料的物质内容( B )4-198A.不会有很大变化 B.会不断扩大C.会不断缩小 D.只能有小幅度微调18.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 D )4-206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19.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A )4-217A.议会制 B.君主立宪制 C.民主共和制 D.普选制20.超额利润是( D )5-245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B.个别价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C.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市场价格的差额D.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21.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主要体现在无偿占有( D )5-250A.店员销售商品的劳动所创造的全部价值B.店员销售商品的劳动所实现的全部价值C.店员必要劳动实现的价值D.店员剩余劳动实现的剩余价值22.利息的本质是( A )5-251A.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B.平均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C.使用借贷资本支付的报酬 D.使用产业资本支付的报酬23.土地价格是( D )5-262A.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B.级差地租的货币表现C.利息的资本化 D.地租的资本化24.在资本主义社会,垄断组织销售产品时多采取( A )6-273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 C.社会生产价格 D.市场价格25.私人垄断资本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形成( C )6-274A.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资本主义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金融资本主义26.下列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新变化的是( B )6-293A.高科技产业的大发展 B.产业工人的大幅增加C.第三产业的大发展 D.信息产业的兴起27.马克思主义认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A )6-300A.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 B.生产资料私有制代替生产资料公有制 C.全世界实行垄断资本主义 D.全世界实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28.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首先要经过( A )7-309A.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D.战时共产主义阶段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 D )7-334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30.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 D )8-345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C.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后实现的 D.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①客观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部矛盾尖锐化②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斗争③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伟大任务④时代需要本身孕育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又包含着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2.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①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②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③自然科学前提:三大发明为代表的近代科学新成就④思想理论来源、⑤资本主义矛盾尖锐化3.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的哲学过程中。
对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采取的态度是批判地继承(吸收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①科学前提: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
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
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巨大影响。
②理论来源: a、德国古典哲学b、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c、英国古典经济学d、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主义。
5.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品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6.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推翻资本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7.树立科学人生观的意义:①科学的人生理想对现实活动具有指导意义②理想是人生前进的灯塔③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④理想是人生是精神支柱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②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
③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④提高工人马克思主义修养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主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一章1简述.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发展的基本形态,说明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 p35答:①唯物主义形态: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形而上学C、现代唯物主义D、历史唯物主义。
观点:A、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B、哲学上认识论的问题分为:a、可知论b、不可知论②唯心主义形态: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3.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4.什么是一元论、二元论,在世界统一问题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有何不同?p36①一元论:指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观点。
--承认世界统一二元论:指认为世界有两个独立的本原(物质和精神)的哲学观点—否认世界统一②在统一问题上,一元论有两种:1)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统一于精神 2)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5.唯物主义的局限性:①机械性:用机械、力学解释一切②不彻底性:不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历史去③形而上学性:不把事物理解为运动发展的④直观性:缺乏实践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6.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 p40答: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是标准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意义:①它指出物质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②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7.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物质和运动的关系:A,物质离不开运动。
B,运动离不开物质。
8.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指出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运动观的错误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物质和运动不可分1)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物质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2)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主体,一切运动的都是物质的运动3)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形而上学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唯心主义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A,动中有静。
B,静中有动。
9.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含义及二者关系: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相对静止:一、一个事物对于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
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物质相对稳定。
②二者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10.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1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12.时间是物质的持续性、顺序性。
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13.时间的特点:一维性(不可逆性)如:时光不可倒流。
机不可失。
失不再来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的关系:A,物质运动离不开时空。
B,时空离不开物质的运动。
试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论述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在无限持续的时间、无限延伸的空间中,按照固有的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世界的事物尽管纷繁复杂,但都在物质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第一、因为物质是本原,所以必须从实际,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第二、因为物质是运动的,所以必须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而不能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第三、因为运动是有规律的,所以必须注重规律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把社会主义建设搞好。
在实际工作中的一切主观主义都是错误的;教条主义者只从书本出发,而不从实际出发是错误的,应该加以反对;经验主义者只从个人狭隘的经验出发,而不从实际的经验出发,也是错误的,都是必须加以反对的。
14.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15.实践的基本特点:①客观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16.实践的基本形式:①物质生产实践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③科学试验1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18.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联系和发展的关系:A,联系构成了发展(运动、变化)B,发展(运动、变化)体现了联系19.唯物辩证法:事物有联系,有区别。
形而上学:有区别无联系。
相对主义:有联系无区别20.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如:旧中国的覆灭和新中国的诞生)21.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23.论述:唯物辩证法与的对立和分歧。
答:一、对立表现在:①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唯物--联系。
形而上学--孤立)②发展变化和静止不变的观点(唯物--发展变化,形而上学--不变的观点)③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二: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对实际工作的重要意义24 对立统一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关系:A,二者相互区别:二者是每一个矛盾的两个相反的基本属性。
B,二者相互联系: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离不开同一性,没有脱离同一性的纯粹的斗争性。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质转化为量:质变巩固、体现量变的成果,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2.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A,量转化为质: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趋势和道路3.肯定和否定的关系:A,肯定之中包含着否定,一定意义上的肯定就是否定。
B,否定之中包含着肯定,一定意义上的否定就是肯定。
25.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政动力②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他们的钥匙③矛盾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④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是事物发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26.(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辨证关系答:矛盾对立和统一的两重关系决定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他包含两方面的的含义。
1)矛盾双方互相依存2)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相互渗透、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统一性的相对的。
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2)矛盾的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它的条件性。
3)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
27.(04年论述)内因和外因含义及其意义,说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意义1.内因:指事物的内部矛盾。
2.外因:指事物的外部矛盾。
(外因是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内因和外因的关系: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和根据。
B。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作用。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试用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争取外援结合起来的正确性。
答: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指事物的外部矛盾;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对外开放、争取外援为辅结合起来的哲学原理。
因为内因是根据,所以必须坚持独立自主为主;因为外因是条件,所以,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争取外援为辅;因为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所以必须把独立自主和争取外援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在内因和外因关系问题上的形而上学观点是错误的。
‘外因论’只讲外因。
不讲内因,在实际工作中是盲目引进的错误;只讲内因,不讲外因,在实际工作中是盲目排外的错误,都是应该加以反对的。
28.:也就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1、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体现共性。
2、共性统摄个性,共性离不开个性。
29.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30.简述度的含义及其①度:指事物的质和量的统一。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
②把握度的意义:1)在认识上,只要把握了度,注意质的数量限度,才能准认识事物的质。
2)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度,才能提出知道时间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31.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对立统一①对立(因就是因、果就是果)②统一原因和结果A、相互依存B、在一定条件下转化C、相互作用32.(常考单选)一果多因:多种原因影响下。
造成一种结果。
33.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辨证统一的,把二者割裂开来,就会导致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或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
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一切必然,否定偶然。
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一切纯粹偶然,否定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