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捆小棒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1 北师大版
数学一年级上册《捆小棒》一等奖说课稿与反思
数学一年级上册《捆小棒》一等奖说课稿与反思《数学一年级上册《捆小棒》一等奖说课稿与反思》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数学一年级上册《捆小棒》一等奖说课稿与反思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捆小棒(11~20各数的认识)一、说教材捆小棒是北师大版数学第一册第七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认识11~20的各数,这是帮助学生建立数位概念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教材中所呈现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数一数,捆一捆。
这是运用学生原有的经验,建立十个一捆的观念,进而帮助学生建立11~20各数的表象。
二是摆一摆,想一想。
这部分内容的侧重点是把图像与计数器表示数结合起来,这也是学生过渡到抽象符号的重要环节。
同时,在本部分的内容中又呈现了数的组成,让学生知道十几的数分别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是数的认识的拓展。
为了让学生较全面地认识数,教材安排了在直尺上读数。
二、说学情一年级的学生对于10到20各数能数出来,但是对于他们的组成却一点也不了解。
一年级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让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说教学目标1. 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过程,初步认识11~20的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
2. 经历观察、思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11~20各数,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对数位的理解。
教学准备:学生:小棒、计数器、老师:课件、小棒、计数器、四、说教法和学法(一)操作实践法,以实践促思维。
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操作,积累感性经验以“动促”“思”,形成“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十几”的概念。
在活动中,不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而且让学生充分展示才能,为理解和认识20以内数的组成做好充分的准备,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捆小棒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捆小棒》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捆小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地数、认、读、写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体验数位的含义,建立数位的概念,并培养合作意识。
3、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的趣味性,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数的意义和组成。
【教学难点】明确不同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课前准备】20根小棒、2根橡皮筋、一把直尺、一台计数器【设计思路】“捆小棒”这个教学内容,其实主要是学习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10以内数的认识及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
根据课标的新理念和一年级学生的实际,设计本课例时,着重体现以下几点:1、动手操作,亲身体验。
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感知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本课例中,我让学生在动手中发现知识,学到知识、感悦知识,整个设计力求体现学生由知数学变做数学的思想和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出真知的特色。
2、合作交流,加深体会。
新课程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本课例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让他们在学习小组内充分展示各自的思维方法及过程,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实现学习互补,思维互补。
3、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
本教学设计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体现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如:在“摆一摆,拔一拔”这个环节中,让每位学生转变角色,从学生转变为老师,给你的同学出题目。
整节课的设计,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新理念。
【教学流程】一、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1、猜测。
(教师拿出一捆10小棒)同学们能猜出有多少根小棒吗?(教师把学生估计的数板书在黑板上)2、思考。
7.《捆小棒》_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捆小棒》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一册68页第七单元加减法(二)捆小棒。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概念。
2.使学生在数一数、捆一捆、摆一摆、写一写等活动中去观察、发现结论。
3.参与实践活动,相互交流,培养主动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体验成功。
教学重难点:1.掌握数的组成,正确读写11—20各数。
2.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理解20。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笑笑”吗?她可是我们数学课上的好朋友。
今天,在上课之前她送给我们每人一份礼物,想看看是什么吗?师:请打开1号学具袋,看看吧!她给你们的小棒一样多吗?快来数一数。
师:边巡视,边问学生:怎样数小棒呀?数完了吗?你来说说有几根?(十根)跟他一样多的请点点头。
师:请看看你的桌面,谁能说说,这些小棒表示有几个一呀?(有10个一)10个一是几?(是10)现在咱们把这些小棒用皮套捆起来,看看谁的动手能力最强。
(板书:捆小棒)师:同学们,看看你手里举起的这些小棒表示有几个十?(是1个十)。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这些小棒表示有几个十?二、讨论探究,学习新知1、认识十一师:好了,同学们坐好,请你把这一捆小棒摆在桌子的中间,听清要求。
请从2号学具袋中拿出1根小棒,放在这一捆的右边。
(生摆小棒)师:看看,桌面上小棒表示有几个十和几个一?(板书:1个十,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板书:是11)你是怎么得到11的?(板书:10+1=11)说的不错,可你们会写11吗?请你试着把它写在田字格中,看谁写的准确、漂亮,写完后给你的同桌看看。
2、通过11探知并理解数位师:同学们,在一个数中每个数字都有自己的位置,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
因为所在位置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样。
个位上的数字表示有几个一,十位上的数字表示有几个十。
如11这个数里的两个1,虽然长得一样,但他们表示的意思可不一样呀!你能说说这个1(个位)表示什么吗?这个1呢?(十位)3、在计数器上进一步理解数位师:老师看大家表现的这么出色,就想给你们介绍一个好伙伴,它就是计数器,你们以前见过吗?计数器上也有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
《捆小棒》教学设计
《捆小棒》教学设计执教人:赵伟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8页、第69页“捆小棒”。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地认、读、写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体验数位的含义,建立数位的概念,并培养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的趣味性,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知道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
能在计数器上正确读数和表示数。
教学难点:明确不同数位上数字的含义和对“数位”的理解。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老师知道小朋友们一定非常喜欢做游戏,所以,今天赵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设计思考:通过谈话导入,拉近师生关系,并以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一)活动一:数小棒初步感悟数位师: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出10根小棒。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是一根一根地数的,有的是两根两根数的,还有的是五根五根数的,那请你们想个办法,怎样能让老师一眼就看出你们数的是10根小棒呢?师说明:我们可以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请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把刚才数出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
10个一 1个十师:这一捆里面有几根小棒?是由几个一组成的呢?对了,(点击)10个一师:我们把这10个一捆成一捆就把它变成了几个十呢?(点击)一个十师:请小朋友们思考一下10个一个十比较,圆圈里应填什么符号?(设计思考:通过摆小棒,捆小棒目的是让学生体会10个一就是一个十。
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多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演示,学生感官上得到了强烈的刺激,构建了“一个十”的概念。
这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基础。
)(二)活动二:介绍计数器和数位顺序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的名字叫计数器。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册《加减法二--捆小棒》教案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册《加减法二–捆小棒》教案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 掌握捆小棒增加和减少的概念; - 运用捆小棒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捆小棒增加的概念和运算;•捆小棒减少的概念和运算。
教学难点•运用捆小棒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黑板、彩色纸条•学生:捆小棒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教师放一些不同颜色的小棒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这些小棒了吗?它们都是不同颜色的,请问谁能告诉我有多少个红色的小棒?”学生可以通过数数或观察直觉来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将红色小棒捆在一起,并数出小棒的数量,然后记录在黑板上。
Step 2:学习捆小棒的增加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小棒,并提问:“现在我们有4根红色小棒,我又拿来了2根黄色的小棒,请问现在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学生可以将红色小棒和黄色小棒捆在一起,然后数出总数。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符号表示这个运算过程:“4 + 2 = 6”。
学生进行练习,教师监督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捆小棒进行加法运算。
Step 3:学习捆小棒的减少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小棒,并提问:“现在我们有6根小棒,我拿走了3根小棒,请问现在还剩下多少根小棒?”学生可以将6根小棒中的3根拿走,然后数出剩余的小棒。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符号表示这个运算过程:“6 - 3 = 3”。
学生进行练习,教师监督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捆小棒进行减法运算。
Step 4:综合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综合练习题,要求学生用捆小棒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并用数学符号表示运算过程。
例如:- 有2根红色小棒,再拿来3根黄色小棒,现在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 有5根小棒,拿走2根小棒,现在还剩下多少根小棒?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和检查学生的运算过程和答案。
Step 5: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复习学生所学的捆小棒的增加和减少运算,提醒学生运算时要注意捆小棒的数量。
一年级数学上册 捆小棒教案1 北师大版
捆小捧教学目的:1. 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填写算式。
3. 在教学中渗透数的顺序,并进行社会秩序教育。
4. 学会与人合作,体会计算的多样化,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每组一个数位计数器及40-50根小棒等。
教学步骤:一、创设情景,寻找关键问题1. 数学课研究数学问题,一些小棒会有什么数学问题?(每张桌子发40-50根小棒,玩小棒时间为3-5分钟)2. 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目的:练习20以内数的顺序,也可以在玩小棒中发现十根捆一捆)3. 游戏,看谁的手小巧。
老师报数,学生用棒子表示,讨论:快的同学的诀窍。
出示:十根可以捆一捆。
再进行游戏,让学生习惯把1捆当作10根用。
4. 完成:()个一()个十试一试,在计数器拨出10。
个位只有几颗珠子,怎么办?(10个一是1个10)在个位拨上一颗珠子,表示1个十,也表示10个一。
二、自主合作,解决数位顺序。
在解决了10是1个十也是10个一后,还能试一试在计数器上表示。
接下来就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数位,组成和算式结合理解11-20各数。
1. 11-20各数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呢?问题提出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加以解决,并结合P68的图示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实现生生互动。
(这儿注意11-20的表达多样,只要求至少一样,方法的选择,方法的应用应由学生通过自主交流来确定。
)2. 1个十1个一是11 10+1=1110和11,十位上是1,没有变,个位由0变成1,就是11。
3. 15、19、20的数位可重点检查。
(20的数位可由10-20,也可19-20来描述。
)4. 小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数位不一样,数也不一样,十位上1表示1个十,个位上1表示1个一。
5. 练习:(口算)10+9 10+8 10+7 10+6 10+510+4 10+3 9+10 8+10 7+106+10 5+10 4+10 3+10三、实践应用,实现知识延伸1. 寻找粗心丢失的数游戏报数。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7.1《捆小棒》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7.1《捆小棒》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捆小棒》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7.1章节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一节内容中,学生将通过捆小棒的实践活动,体验数量的增加和减少,从而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加减法这样的抽象概念可能还比较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数量的增加和减少,从而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同时,我会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适当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捆小棒的实践活动,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来说,我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数量的增加和减少,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加减法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我将会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数量的增加和减少,从而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同时,我也会注重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和实践活动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我会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捆小棒的背景和意义,然后,我会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通过捆小棒的实践活动,体验数量的增加和减少,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同时,我也会采用分组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捆小棒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实践活动:学生进行捆小棒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数量的增加和减少,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捆小棒》说课稿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捆小棒》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你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捆小棒》捆小棒是新世纪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七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认识11~20的各数,这是帮助学生建立数位概念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从本课时起,学生对数的认识不仅仅是单独的一个数,而是以十个为一群进行数数,这是建立十进制数位概念的重要阶段。
教材中所呈现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数一数,捆一捆。
这是运用学生原有的经验,建立十个一捆的观念,进而帮助学生建立11~20各数的表象。
二是摆一摆,想一想。
这部分内容的侧重点是把图像与计数器表示数结合起来,这也是学生过渡到抽象符号的重要环节。
同时,在本部分的内容中又呈现了数的组合,让学生知道十几的数分别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合成的。
三是数的认识的拓展。
为了让学生较全面地认识数,教材安排了在直尺上读数。
说学情:通过调查得知:一年级的学生对于10到20各数能数出来,但是对于他们的组成确一点也不了解。
还有就是10根捆成一捆的简便性更是一片空白,怎样能让学生感知10个10 个的数的简便性,引起来我的思考,还有就是本节课重点上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来理解和建立数位的概念,而一年级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怎样实效的组织活动也是本节课所要考虑的重点。
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考虑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展现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参与数学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可以帮助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更可以给学生带来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基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 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过程,初步认识11~20的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
2. 经历观察、思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11~20的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捆小棒教案范文
捆小棒教案范文捆小棒教案范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捆小棒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捆小棒教案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8∽69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出11∽20各数。
②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活动,感受新知识,理解新知识。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具准备CAI课件,大的计数器、小棒。
学具准备小的计数器(1人1个)、直尺、小棒、橡皮筋。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它是谁?<鼠标指着第一场景中蓝猫头像>生:蓝猫!师:今天蓝猫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你们高兴吗?二、动手操作,探讨新知。
1、数鱼,复习旧知。
师:先和蓝猫一起去海底世界看一看!瞧,海底世界的鱼儿多漂亮呀!你能数一数有几条鱼吗?(学生数)生:10条。
2、数小棒,引入1捆。
师:10条鱼该用几根小棒表示呢?请小朋友们数一数、摆一摆。
(学生操作)师:你们摆了几根小棒?生:10根。
<出示下一场景>师:刚才你是怎样数的?生1:我是一根一根数的。
生2:我是两根两根数的。
生3:我是5根5根数的。
师:无论你是1根1根地数,还是2根2根地数,或者是5根5根地数,都是以根做为单位。
现在大家能不能想个办法,让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们摆了10根小棒。
(有部分学生想到了捆成一捆,教师给予肯定。
)师:我们看看想的办法是不是和你们一样。
<出示课件>真的和你们想的一样。
今后我们不仅可以用1根来数数,还可以用1捆来数数。
介绍计数器。
师:如果老师把1捆小棒和1根小棒合起来,是多少根小棒呢?生:11根。
师:对了。
可见11可以用1捆加1根合起来表示。
一年级数学上册 7.1 捆小棒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1)
对“数位”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投影仪 20根小棒 计数器 直尺 数字卡片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设
计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知
1、(电脑演示:小猴子摘桃子。)师:同学们,你们看,谁来了,它爬上树干什么?(小猴子 爬树 摘桃子)
师:我们一起来数小猴子摘了多少个桃子,好吗?学生一边数一边打手势。(数到10,电脑演示到10,在第11个上面打上“?”。)
2、游戏 :看谁反应快
请几个拿数字卡片的同学站成一排,其他同学当裁判,听口令看谁反应快。注意听口令,符合要求的同学把数字卡片举起来。
(1)1个十,3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2)4个一,1个十合起来是几?
(3)比15大的数是几?
(4)和17相邻的数是几?
谁也能像老师一样发出口令?指名学生发口令。
四、课堂小结
2、师:同学们再往下数就要用到比10大的数了.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比10大的数。板书课题:捆小棒(11~20个数的认识),谁会接着往下数?
二识数位
(1)师: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出11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排。(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交流自己的摆法。
(2)“11”这个数可以在计数器上表示,(出示计数器)。让学生找一找计数器上的个位和十位。
引导学生总结: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
(3)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拨11,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拨的,为什么?
(4)写数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这表示1个十;有1个一就在个位上写1,这表示什么呢?
思考:十位上的“1”和个位上的“1”表示的意义一样吗?
(2)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让学生在投影仪下摆一摆,我们看一看他是怎样摆的。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捆小棒-北师大版
教材中所呈现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数一数,捆一捆。
二是摆一摆,想一想。
三是数的认识的拓展。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
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在十位上拨几.”
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12~20
各数.
一人说数,另一人拨出,并说一说.两人互换再练.
四、活动三:对口令.
(一)师生互对
例:教师说16,学生对1个十和6个一.
教师说1个十和7个一,学生对17.
(二)生生互对
五、活动四:填、读尺子上的数.
(一)出示图片:写一写
师生一起将尺子上的数补充完整.
(二)教师提问
1.比15小比11大的数有那些?
2.17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
……
3.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六、活动五:找一找生活中的11~20各数,密切数
与生活的联系.
找一找,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或用到
了11~20各数.
七、活动六: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小结:让学生数珠子时感受过程,体会一个十和一
个一,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理念。
在课堂
中,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自主去发现、去探
索。
和1个一组
成的
它里面有1
个十和1个
一。
小学一年级数学《捆小棒》优质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捆小棒》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数学乐园》第三单元“加法和减法”,具体内容为第六节“捆小棒”。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运用小棒的捆数进行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棒的捆数与数字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小棒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小棒的捆数与数字之间的关系,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难点:灵活运用小棒进行加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棒、PPT、黑板学具:小棒、练习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小兔子拔萝卜的故事,引导学生观察小兔子拔了多少个萝卜,如何将萝卜进行捆扎。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小棒的捆数与数字之间的关系。
(2)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小棒可以用来表示数字,进行加减法计算。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例题:“小兔子拔了3个萝卜,又拔了4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2)引导学生用小棒表示3和4,进行加法计算。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引导学生相互检查,讨论解答方法。
5. 小组合作(1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定数量的小棒。
(2)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加减法计算任务,记录结果。
(3)各小组汇报计算结果,交流计算方法。
(2)拓展思考:如何用小棒进行减法计算?六、板书设计1. 《捆小棒》2. 内容:(1)小棒的捆数与数字之间的关系(2)10以内的加法计算(3)10以内的减法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3= 4+5= 6+4= 7+3=72= 63= 54= 95=2. 答案:(1)5、9、10、10(2)5、3、1、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小棒的捆数进行加减法计算,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良好。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捆小棒》教案
案例名称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捆小棒》
科目
数学
教学对象
学生
设计者
课时
第一课时
所用教材
北师大2011版
二、教材内容分析
11~20各数的认识这一内容的教学,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的范畴。教材注重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20以内的数,体会十进位制计数法。教材中呈现的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数一数,捆一捆。这是运用学生原有经验,建立十个一捆的观念,进而帮助学生建立11——20个数的表象。二是摆一摆,想一想,三是数的认识的拓展。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六、教学资源及工具设计
教学环境:交互多媒体教室
资源准备:教学所用的PPT课件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故事
导入
激发
兴趣
今天老师讲一个与数学有关的小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古时候,人们并不认识数。牧羊小姑娘不知道自己养了多少只羊,但她有自己的办法。她坐在羊圈门口,走出一只羊,就在地上摆一块小石头,用石头来记录羊的数量。这节课我们也学习古人用小棒来记录羊的只数。老师放出一只羊,你就在桌子上摆1根小棒,老师放2只羊,你就摆几根小棒。
师:想一想:19添1得多少?怎么办?
生:9添1又凑成10,再捆成1捆。就是2个10 ,是20 。
师: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20吗?同样是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珠子,一会表示11,一会表示20,为什么?10+10=?
4、生快速数数。
生:19里面有1个十和9个一。
19添1是20。
十位上两颗珠子表示20.
4、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一步体会到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捆小捧
教学目的:
1. 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
立数位的概念。
2.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填写算式。
3. 在教学中渗透数的顺序,并进行社会秩序教育。
4. 学会与人合作,体会计算的多样化,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
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数位计数器及40-50根小棒等。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景,寻找关键问题
1. 数学课研究数学问题,一些小棒会有什么数学问题?
(每张桌子发40-50根小棒,玩小棒时间为3-5分钟)
2. 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目的:练习20以内数的顺序,也可以在玩小棒中发现十根捆一捆)
3. 游戏,看谁的手小巧。
老师报数,学生用棒子表示,讨论:快的同学的诀窍。
出示:十根可以捆一捆。
再进行游戏,让学生习惯把1捆当作10根用。
4. 完成:
()个一()个十
试一试,在计数器拨出10。
个位只有几颗珠子,怎么办?(10个一是1个10)
在个位拨上一颗珠子,表示1个十,也表示10个一。
二、自主合作,解决数位顺序。
在解决了10是1个十也是10个一后,还能试一试在计数器上表示。
接下来就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数位,组成和算式结合理解11-20各数。
1. 11-20各数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呢?
问题提出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加以解决,并结合P68的图示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实现生生互动。
(这儿注意11-20的表达多样,只要求至少一样,方法的选择,方法的应用应由学生通过自主交流来确定。
)
2. 1个十1个一是11 10+1=11
10和11,十位上是1,没有变,个位由0变成1,就是11。
3. 15、19、20的数位可重点检查。
(20的数位可由10-20,也可19-20来描述。
)
4. 小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数位不一样,数也不一样,十位上1表示1个十,个位上1表示1个一。
5. 练习:(口算)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10+3 9+10 8+10 7+10
6+10 5+10 4+10 3+10
三、实践应用,实现知识延伸
1. 寻找粗心丢失的数
游戏报数。
(报数时丢一些中间数)
2. 开火车顺数
游戏:数数(顺数和倒数)
3. 拨珠游戏(师生――生生)
报数13,拨13并写出13,同时说13的含义,还可画珠。
4. P69 1-6 自己完成。
四、课外实践,拓展知识应用。
1. 完成10-20各数数位图及小棒图。
2. 和父母互说10-20各数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