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节 妇女的生理特点

合集下载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ppt课件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ppt课件

年龄:44-54岁,平均<49.5岁。
绝经后期:生殖器进一步萎缩。 更年期一部分妇女因不适应体内内分泌改变,出现一系列植物神经 系统调节紊乱的症状,称更年期综合症。如潮热、出汗、情绪不稳 定、抑郁、烦躁、失眠等。 (六)老年期:60岁后,女性激素进一步↓,性器官进一步萎缩。 代谢紊乱,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血脂↑高血压病机率增加。
2.排卵:
成熟卵泡向卵巢表面移行,突出卵巢表面,最后卵母细胞和 周围的颗粒细胞一起被排出。排卵机制 雌H高峰:卵泡发育成熟产生的大量雌H,作用在下丘脑(E 反馈) LH、/FSH峰 、促黄体生成素峰。 水解酶作用:卵泡内存在蛋白溶解酶,溶解卵泡壁。 前列腺素↑、组胺↑,血管通过性增加,促进卵泡间质平滑
女性生殖系统生 理
妇女一生中各时期都有不同的生理特点,由于生殖系统具有 独特的功能,生理变化,并与其他系统的功能息息相关,又能相 互影的生理特点 月经临床表现
卵巢功能及周期变化:生殖功能,卵泡发育——萎缩。
内分泌功能E、P、生理作用。 子宫内膜及生殖系统其它部位的周期变化,(阴道、宫颈粘膜) 月经周期的调节机制:下—垂—卵巢的相互关系。 其它内分泌腺功能 (了解)自学
外阴——阴毛增加(雄H作用)大小阴唇变大,着色——成人 型
阴道——变长、宽、皱襞↑,分泌物↑
宫颈——分泌物↑
宫体——肌纤维增生、肥大、宫体增大,宫体/宫颈 2:1。 卵管——变粗
3.第二性征:
乳房发育 阴毛、腋毛出现
音调变高
脂肪呈女性分布 4.月经来潮:为生殖功能成熟的外在标记。 第一次月经为初潮,由于轴系不健全,月经可能不规律。 5.青春期激素水平变化 雌H:达不到成人排卵期水平(偏低) LH:无LH峰
第二节 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

有关女性的知识点总结

有关女性的知识点总结

有关女性的知识点总结一、生理特征女性的生理特征主要包括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理周期等方面。

1. 生殖系统: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器官,它们负责卵子的生成和储存、受精卵的孵化等重要功能。

2. 内分泌系统:女性的内分泌系统主要受控于卵巢激素,如雌激素和孕激素等,它们调节女性的生理周期、生殖功能和性特征。

3. 生理周期:女性的生理周期通常以月经周期为主,正常女性月经周期为28天左右,每个月排卵1次,经期3-7天不等。

二、心理特点女性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情感表达、社交互动和情绪波动等方面。

1. 情感表达:女性更倾向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她们能够更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对待亲密关系更加敏感和细腻。

2. 社交互动:女性在社交场合表现更加细致周到,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和友好互动,她们更擅长维系人际关系。

3. 情绪波动:女性在生理周期中存在情绪波动的特点,如经前期综合征(PMS)和更年期抑郁等,这些都与女性的内分泌系统和生理周期有关。

三、社会角色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包括家庭妻子、母亲、职业女性和社会公民等。

1. 家庭妻子:女性在家庭中通常担负起照顾家庭和孩子的责任,她们通过细心的照料和体贴的关爱,使家庭更和谐温馨。

2. 母亲:女性作为母亲,肩负着孩子的抚养和教育责任,她们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导者和榜样。

3. 职业女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庭,投入到职业生涯中,她们承担着经济收入和社会责任。

4. 社会公民:女性在社会生活中也拥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她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社会组织和公共事务,呼吁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

四、文化影响女性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质和角色表达,不同文化对女性的结构和价值取向也存在着差异。

1. 性别观念:不同文化对女性的性别观念存在差异,如东方文化中对女性的家庭角色较大,西方文化中女性追求自由和平等。

2. 教育机会: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女性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导致她们长期处于社会边缘化状态。

中医讲座:女性的生理特点

中医讲座:女性的生理特点

二、肝与胞宫—主调节
1、经络:与任脉交于“曲骨” 与督脉交于“百合” 与冲脉交于“三阴交”
2、功能: 贮藏调节血量—下注胞宫—量正常 疏泄气机—按时下达血海—时间正常 “女子以肝为先天”
(三)、脾胃与胞宫
1、经络:在“中极”、“气冲”、“三阴交” ——与胞宫相联。
2、功能: 运化气血—月经之源泉 远化水湿—濡润胞宫、胞脉 主中气—统摄血海—按时按量而止 —提摄胞宫—维系子宫正常位置 胃主受纳—“冲脉隶于阳明”
预产期:末次月经第一天: 月-3(+9),日+7(阴历+14)
正产:孕妇经过280天的怀孕,妊娠足月, 到时自然分娩,是为正产。
试胎:妊娠八、九个月时,或腹中痛,痛定 如常者。
弄胎:月数已足,腹痛或作或止,腰不痛者。 “睡,忍痛,慢临盆”
(二)产褥
新产后6周内称为产褥。 1、阴血骤虚,阳气易浮。 2、畏寒,微热,自汗。 3、腹痛,“儿枕痛” 4、恶露:产后3周内,有余血浊液从 子宫经过阴道流出,称为恶露。 血性恶露,浆液性恶露,白色恶露。
狭义:专指妇女阴中流出的一种粘腻液体而言,
分生理和病理两种。
( 一)带下的生理现象:
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
经间期
经前期
量稍增
妊娠期
(二)带下的产生机理:
肾精下润胞宫,任脉总司,督脉温化,带脉约束。
三、妊娠
概念:从受孕至胎儿及胎衣娩出的这一过程称为妊娠。
(一)妊娠的生理现象
1、月经停闭
气血为女性生理作用的基本物质 ——化月经 ——养胎儿 ——娩胎儿 —— 化乳汁
第二节、女性的特殊生理
一、月经
概念:女性在一定年龄阶段内的有规律的 周期性的子宫排血现象。 “月信”、“月水”、“月事”

第二章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二章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1.分泌早期 月经周期的第15~19日。此期内膜腺体更长 ,弯曲更明显。腺上皮细胞核下开始出现含糖原的空泡,间 质水肿,螺旋小动脉增生。
2.分泌中期 约在月经周期第20~23日。内膜较前更厚并 呈锯齿状;腺上皮细胞增大,糖原空泡突破细胞顶端,排入 腺腔(顶浆分泌);间质更加水肿,疏松,螺旋小动脉增生 并卷曲。
女可有下腹部及腰骶部坠 胀感、疲倦、情绪 波动、乳房胀痛等症状,不影响日常生活学习 经期卫生:正确认识,经期卫生,异常情况的 处理。
三、卵巢的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产生并排 出卵子
排卵 黄体的形成及退化
卵巢的 功能
卵泡闭锁
合成并分 泌激素
雌激素 孕激素
雄激素
多肽激素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3.分泌晚期 约在月经周期的第24~28日。此期内膜厚约 10mm,呈海绵状。内膜腺体腔有糖原分泌;间质更加疏松、 水肿,表层上皮细胞下的间质分化为肥大的蜕膜样细胞;螺 旋小动脉增长,更加弯曲,管腔也扩张。
五、月经周期的调节激素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下丘脑、垂体与卵巢之间相互调节、相 互影响,形成一个完整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 系统,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分泌期:月经周期的第15~28日,雌、孕激素 共同作用下形成。
增生期:
1.增生早期:周期的第5—7天。内膜薄、腺体少、 间质密、血管直细。
2.增殖中期:周期的第8—10天。内膜增厚、腺体 增加、间质水肿、血管弯曲。
3.增殖晚期: 周期的第11—14天。 内膜更厚、腺体弯 曲、间质网状水肿、 血管弯曲增粗。
五、月经的周期性变化
1、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促卵泡素的变化 促黄体生成素的变化 雌激素的变化 孕激素的变化

女性的生理特点

女性的生理特点

2
女性的生理特点
经、孕、产、乳
编辑版ppt
3
第一节 女性的生理基础
❖ 一、冲、任、督、带四脉与胞宫
❖ 冲、任、督、带四脉属“奇经”,胞宫为“奇恒之 腑”,冲、任、督三脉下起胞宫,上与带脉交会,
冲、任、督、带又联系十二经脉,在女性生理中起 重要作用:
❖ 具有四个特点:

1、有经络形象。

2、犹如湖泽。

3、相互联通。

4、不再逆流编。辑版ppt
4
(一)冲脉与胞宫
❖ 1. 冲脉与胞宫的经络联系
冲脉起于胞中 冲脉为奇经,其功能以脏腑为基础。 与肾经相并——“胞脉者系于肾” 与胃经相通——“冲脉隶于阳明”
❖ 2. 冲脉与胞宫的功能联系
❖ 冲脉为十二经气血汇集之所,是全身气血运行 的要冲。
渗渚阳——渗三阴——“冲为血海”
16
❖特殊月经现象:
并月:两个月一潮; 居经(季经):三个月一潮; 避年:一年一潮; 暗经:终身不行经而能受孕。 激经(盛胎、垢胎):孕初仍 按月有少量月经而无损于胎儿。
编辑版ppt
17
(二)月经产生的机理
月经的产生,是女子发育到成熟的年龄阶 段后,脏腑、天癸、气血、经络协调作用于 胞宫的生理现象,即“肾气-天癸-冲任-胞宫” 的月经机理。
带下的产生是脏腑、津液、经络协调
作用于胞宫的结果。
带下源于津液。
肾者水脏,主津液,生理性带下是肾精下润 之液。
脾为气血津液生化之源。
带下的产生与脾的运化、肾的封藏及任、
带二脉司约有关。 编辑版ppt
22
三、 妊娠
❖ 妊娠:从受孕至分娩的整个过程。
❖ 指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熟的过程,起始于卵细胞受精 (受孕),终止于胎儿娩出。一般从末次月经第一天计, 约40周,280天。

2015年《中医妇科学》习题含答案

2015年《中医妇科学》习题含答案

《中医妇科学》习题马宝璋总论第一章绪言第一节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与范围一、学习要点重点:熟悉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了解中医妇科学研究范围。

难点:必须在掌握中医学理论基础上学习中医妇科学。

二、知识点精析(一)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中医学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施治等,中医妇科学就是要运用这些基本理论,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系统地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特有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二)中医妇科学的研究范围总论中系统地阐述了女性的生殖脏器、生理特点、病理特点、妇科病的诊断要点、妇科病的治法概要、预防与保健。

各论中讲述的疾病有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临产病、产后病、妇科杂病、前阴病等。

(马宝璋)第二节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一、学习要点重点、难点:掌握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学代表性著作的名称、作者;熟悉十大历史时期;了解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学发展概况,为学生树立学习中医妇科学的专业思想打下基础。

二、知识点精析(一)夏、商、周时代(公元前2197~公元前770年)我国远古时代的祖先,在劳动和生活中就已经发现了一些药物,积累了初步的医疗技术。

到了夏、商、周时代,中医妇产科学已有了萌芽,主要有关于难产、妇科药物、种子和胎教理论的记载。

关于难产的记载《史记·楚世家》说:“陆终(妻女嬇)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

”关于妇科药物和种子的记载约在公元前11世纪左右,《诗经》中载药50余种,其中有一些重要的妇产科用药。

《山海经》中载药120余种,其中就有“种子”及“避孕”的药物。

关于胎教的认识《列女传》有妊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子”的记载。

(二)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妇产科理论进展主要是难产、优生学、胚胎学的相关理论。

《内经》的出现,提出了妇科相关理论。

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恢复)

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恢复)

2、雌激素、孕激素生理功能
雌激素
子宫平滑肌
内膜 宫颈 输卵管 阴道上皮 乳腺 卵泡发育 下丘脑 水钠潴留 代谢影响
孕激素
松弛
分泌期改变 闭合,分泌减少, 变稠 抑制收缩 细胞脱落 腺泡发育
肥大增生,收缩
增生期改变 松弛,分泌增加, 变稀 加强收缩 增生角化变厚 腺管增生 卵泡发育 正负反馈 促进 维持和促进骨代谢,降低脂 代谢
四)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2
• 子宫颈的变化: 排卵前 –量多,长、10cm, –稀薄透明 –羊齿植物叶状结晶 排卵后 –量少,短、1~2cm –浑浊粘稠 –椭圆体结晶
三、 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及月经
• • • • • 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特点: 1、周期性变化 2、重要标志:月经-周期性变化的重要标志 3、青春期成熟的重要标志:月经周期建立。 4、内生殖器发育成熟的指标。
• 4、注意劳逸结合,加强营养和保持大小便通畅 • 不宜参加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四、性周期的调节
• • • • 女性生殖系统的周期性变化称性周期。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三者间的相互作用。 (HPOA)又称性腺轴 主要生理功能: 控制女性发育、 • 正常月经和性功能, • 参与体内环境 • 和物质代谢的调节。
(4)垂体分泌的激素
促性腺激素(Gn) 卵泡刺激素(FSH): 促使卵泡生长、发育、成熟。 黄体生成素(LH): 促使成熟卵泡排卵,黄体形成,并分泌E(雌 激素)P(孕激素)。 催乳素(PRL): 促使乳房发育,乳汁的分泌。
• • • • • •
1、LH 高峰 (排卵前一日) 2、E 达高峰(增殖期) 排卵前、后7-8天分别达高峰 3、P 达高峰 (分泌期) 排卵后7-8天达高峰 4、E、P 速降 (月经期)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六)月经期的症状
✓ 无特殊不适
第三节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一、卵巢功能
产生卵子并排卵
合成并分泌激素: 甾体, 多肽
【卵巢的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
产生并排出卵子
1.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2.排卵
时间:下次月经前14天
3.黄体形成及退化
黄体功能:排卵后7~8天达高峰,14天左右萎 缩
卵巢周期(ovarian cycle)
• 卵泡的发育成熟(始基卵泡—窦前卵泡—窦状卵泡—成熟卵泡)

卵泡期


排卵

黄体期


黄体形成及退化
1、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1)始基卵泡 primitive follicle
初级卵母细胞(oogonium) 单层梭形颗粒细胞 (granulosa cell)
(2)窦前卵泡
初级卵泡: primary follicle 初级卵母细胞包在基膜中 次级卵泡: secondary follicle 透明带及多层立方颗粒细胞 FSH、E2、T受体出现:卵泡发育必备受体 生长卵泡: Developing follicle卵泡内膜与卵泡外膜
来源:肾上腺皮质、卵巢 功能:雌激素拮抗物
机体代谢功能影响
9、甾体激素的作用机制
卵巢分泌的多肽激素
• 1. 卵泡抑制素(folistatin):抑制垂体 FSH的分泌,影响卵泡发育和排卵;
• 2. 抑制素(inhibin):是由卵泡颗粒细 胞和黄素化的颗粒细胞产生的,它对垂体 FSH的分泌有抑制作用;
(3)窦状卵泡
FSH 持续影响下产生的功能变化: 卵泡液形成 诱导产生芳香化酶(合成E 的关键酶) LH、PG、PRL受体的产生

女性的解剖和生理特点-课件

女性的解剖和生理特点-课件
经后期(5~13天):子宫、胞脉相对空虚,阴血不足。阴
长期,子宫藏而不泻,呈现“阴长”的特征
经间期(14 ~15天):重阴必阳,在肾中阳气的鼓动下,
阴阳转化,阴精化生阳气,出现絪緼之候。呈现“重阴转阳 ”的特征。
经前期(15 ~28天):阳气渐长,达到“重阳”状态。阴
精与阳气皆充盛,胞宫、胞脉气血满盈 绝经机理:七七之年,肾气虚,任虚冲衰,天癸竭,最终导致自然绝经。
,7-10天;最后白色恶露,2-3周。是血瘀的表现。
三、哺乳期
乳汁为气血化生。 顺产后30分钟可在产床开始哺乳,7天内分泌初 乳质较浓稠,营养丰富,适合新生儿所需。
产后哺乳有助于子宫缩复。 哺乳期可停经,或月经量少,周期不规则。 哺乳期8至10个月为宜,乳母应保持精神舒畅,营
养充足,乳房清洁,按需哺乳。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 胞。
9
胞脉、胞络
胞脉
隶属于子宫的血脉。 将阴血下注于子宫,以维持其正常功能。 《素问》:“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
胞络
子宫的脉络或网络联络之义,系于肾。并使肾与胞宫经络 相通。具有维系子宫位置的作用。 《素问》:“胞络者,系于肾。” 《诸病源候论》:“胞络损伤……则令阴挺出。”
作业
1.名词解释:中医妇科学、月经、带下、妊娠 、分娩 2.简答: 胞宫的功能是什么? 月经产生的中医机理? 如何推算预产期?
二、月经产生的机理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 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 时下,故有子。
故月经的产生,与天癸、经络、气血、脏腑均有关 系
15
冲脉走形图
冲脉:起于胞中,上至
头,与诸阳经相通;下至 足,与足三阴经相会且与 足阳明胃经交汇于气街穴 ,与足少阴肾经相并。冲 为血海,为“十二经之海 ” “五脏六腑之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的主要器官,脏腑是生化气血之源,气血是经、孕、产、乳的物质基础,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因此,对妇女的生理特点,就必须以脏腑、经络、气血为中心来进行讨论,而
脏腑方面以肾、肝、脾、经络方面以冲、任、督、带对妇女生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胞宫
1、月经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而血又源于脏腑,五脏功能健旺,血脉立场,血海充盈,经候如期。气之与血,相辅相成,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因此,在月经产生的机理上,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气是运行血的动力,气血又为脏腑所化生,尤与肝、脾肾关系最为密切。
肾 肾主藏精气,其盛衰关系着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由此可见,孕育“天癸”的产生,女子开始按期来月经,具有孕育的能力,而“天癸”的产生正是因为肾的精气充盛的结果。
月经周期一般为28天左右,每次经量大约50到100毫升,行经持续3到7天,可因情志或生理环境的改变,引起经期、经量的改变。
在行经前或行经期间,可能伴有轻微的小腹坠胀,腰酸肢软,两乳作胀,头晕纳差等症状,一般无须处理,待行经过后,其证自然消失。
(二)月经产生的机理
月经的产生,是脏腑、气血、经络作用于胞宫的正常生理现象。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而血为脏腑所化生,由经脉输注到达胞宫。所以月经的产生与调节,受着脏腑气血盛衰,经络通畅与否的直接影响,要了解月经产生的机理,就必须从这些方面来阐述。
2、月经与经络的关系 胞宫主月经与孕育胎儿,它与奇经八脉中的冲、任、督、带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冲、任二脉对胞宫的作用尤为重要。
冲脉 “冲为血海”,是全身气血运行的要冲,是气血汇聚之所,对女性生理的发育和生殖功能的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
任脉 任有“妊养”、“担任”之义,主一身之阴,凡精、血、津液都属任脉总司,故称“阴脉之海”为人体妊养之本。“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说明了月经与冲、任二脉的关系。
2第二节 妇女的生理特点.txt吃吧吃吧不是罪,再胖的人也有权利去增肥!苗条背后其实是憔悴,爱你的人不会在乎你的腰围!尝尝阔别已久美食的滋味,就算撑死也是一种美!减肥最可怕的不是饥饿,而是你明明不饿但总觉得非得吃点什么才踏实。第二节 妇女的生理特点
妇女由于解剖上有胞宫,生理上有经、孕、产、乳等特点。胞宫是主月经和孕育胎
二、产育
孕期一般为10个月(28天为一妊娠月),届时自然分娩,为足月顺产。
产后,由于分娩时的产创或出血及体力消耗,造成身体气血亏虚。因此在产后一二天内常可见到轻微的畏寒、肢冷、自汗、乏力、头晕等症状,如无其它致病因素,经过合理调养,一般可在短时间内自行消失。
新产之后,常有余血浊液从阴道流出,称为“恶露”,其色先为暗红色,逐渐由深变浅,其量亦逐渐减少,大约20天左右干净,这是正常现象。通常经过50天左右的适当休息后,除有哺乳的特殊生理功能外,整个身体即恢复常态。
三、妊娠与产育
(一)妊娠
从受孕到分娩这个阶段,称为妊娠。女子发育成熟后,肾气盛,天癸至,任通冲盛,月事以时下,男女媾精,女成胎孕。
受孕以后,一身之阴血,皆聚于胞宫以养胎,故月经关闭。孕妇初期常有喜食酸味,恶心亿吐等现象。怀孕3个月后,小腹逐渐膨隆,乳房开始增大,乳头乳晕颜色加深。四五个月后,孕妇可自觉胎动。至妊娠晚期,因胎体的增大,压迫膀胱和直肠,常可引起尿频或不通,以及大便秘结等现象。
胞宫,亦称子宫和女子胞,属“奇恒之腑”。它的功能是主月经和孕育胎儿。其状如
倒梨形,位于小腹正中,居膀胱之后,直肠之前,下口连接阴道。
胞宫在生理上和心肾二脏及经络中冲脉、任脉的关系最为密切。《灵枢.五音五味篇》:“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素问.评热病论》说:“胞脉属心而络于胞中。”《素问.奇病论》说:“胞脉者,系于肾。”由于月经的通行和胎儿的孕育都有赖于血液,而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所以,胞宫的生理功能与心、肝、脾三脏也有关系。
二、月
(一)月经的生理现象
健康女子一般到14岁左右,月经开始来潮,称为“初潮”。初潮年龄可早自10到
12岁,迟至18岁左右,除妊娠期、哺乳期不行经外,一般一月一行,按期来潮,至49岁左右,月经闭止,称为“绝经”。
此外,还因体差异而有“居经”、“季经”、“避年”、“暗经”、“激经”等。这些均为生理上的个别现象,如在临床上不伴有明显症状者,一般不作疾病论治。
肝 肝为藏血之脏,司血海,主疏泄,具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流的作用。全身各部化生的血,除营养周身外,其有余部分,在女子则下注血海而为月经。但其藏血作用又取决于肝的疏泄功能。肝气宜于条达而恶抑郁,肝气畅达则血脉流通,经候如常,如肝气失于疏泄,则影响肝之藏血功能,而导致月经异常。
脾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气血旺盛,血海充盈,则经水有源,按时而下,《女科经论》:“妇女经水与乳,俱由脾胃所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