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语文新课标新教法
2023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与解读(优秀6篇)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心得篇一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令人震惊与振奋的地方有很多,其中最刺激语文教师的地方莫过于“学习任务群”了。
“学习任务群”是什么?怎样设计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近日反复阅读新课程标准,并学习一些专家的解读,我发现“守正创新”是认识与设计“学习任务群”的必要态度。
“守正”就是守住教育的本质,守住该坚持的教育理念。
不能因为课程标准变了,就把过去的科学理念、优秀做法,全盘否定。
“创新”就是与时俱进,学习先进教育理念,用好先进教学手段,创新教法、学法,创新评价办法。
守正就是守住育人之心。
很多教师认为此次课程标准变化之大,出乎意料。
其实,只要关注国家教育方针,了解最新教育理念,就会知道,这次课程标准的变化是在意料之中的。
从2023年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到2023年“双减”政策的发布,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密集出台关于基础教育的政策文件,一再强调必须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必须坚持“为党育才,为国育人”,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教育方针,必须实现“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教育目标。
从其中一种程度来说,2023版新课标的推出,正是纠正越来越偏的应试教育方向,改良越来越严重的内卷教育生态。
让教育回归育人的轨道,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在真实情境中完成“立德树人”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教学目标。
“学习任务群”的设置,能较好地实现语文教学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由“育分”转向“育人”。
守正就是守住求变之思。
当前世界已进入智能时代,而教育却仍然是工业时代的教育。
菜市场的阿姨都已使用网络支付,而我们的教育却仍然是老师讲台上讲,学生课桌上学。
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我们的教学方式却仍然没有变,甚至很多老师还在满堂灌,还在不停地刷题。
新课标语文教学方法
新课标语文教学方法
新课标语文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3.任务驱动法:通过布置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践,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过程。
4.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互动教学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以上教学方法并非孤立的,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教学实践:一下第一单元学习任务群新教法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教学实践:一下第一单元学习任务群新教法设计一、一下第一单元属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二、单元主题:识字乐园三、单元学习真实学习情境本单元是一年级第三个识字单元。
学生将继续在“识字乐园”这个情境中开启生动有趣的学习之旅:看图欣赏四季风景,借助图画识字、写字,体会自然界春夏秋冬的美好;儿歌诵读会里,学生在诵读朗朗上口的姓氏歌、唱唱有趣的童谣儿歌中,学习识字、写字,了解传统文化;字迷会上,读字谜,猜字语,找字谜,编字谜,学生在传统游戏里了解形声字的造字规律,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
四、单元教学要求1.在看图、诵读、猜谜等活动中,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文化,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和习惯。
2.认识52个生字和9个偏旁;会写28个生字和2个笔画;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了解全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书写规那么。
3.在诵读儿歌、韵文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并在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传统姓氏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4.能认真听故事,听明白故事的内容;能借助讲故事,做到声音响亮。
5.能认读并背诵音序表,为学习音序查字法打好基础。
6.激发学生阅读童谣和儿歌书籍的兴趣,乐于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和感受。
五、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六、教材分析及教学整体设计一下第一单元是识字单元,通过四篇识字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完成有关识写字任务。
可以说, 这一单元的任务还是挺多的。
1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1)和大人一起读,内容是《谁和谁好》。
这一内容非常简单, 教材有拼音,大人带着孩子一句一句地读起来,读熟了,也就明白了。
这里有四组好,一组是藤和瓜好,一组是蜜蜂和花好,一组是白云和风好,最后一组是我和同学好。
(2)一下的快乐读书吧,就是读读童谣和儿歌。
统编版教材曾经编写了这套书,共四本书,共123首童谣和儿歌。
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心得:新课标对语文课程内容的重构
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心得:新课标对语文课程内容的重构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2022版语文课标”),在千呼万唤中,终于于今年4月21日由教育部正式颁布了。
作为国家纲领性教育文件,未来将影响中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的学科课程标准,到底“新”在哪里?其与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2011版语文课标”)相比,有哪些变化和调整?这些变化和调整又意味着什么?一系列问题成为理论界亟需厘清和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也成为语文教育实践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新课标的几点变化2022版语文课标以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为指导,在“前言”部分,开宗明义地指出了“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的地位与价值,在肯定2011版语文课标的历史贡献的同时,认识到“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和“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等国家人才培养和时代发展特点的变化,在此背景下,与时俱进的2022版课程方案和新课标应运而生。
2022版语文课标的“主要变化”部分指出,2022版新课标相比2011版课标: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强调核心素养)、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基于核心素养设计,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增强了指导性(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合理安排小学到初中不同学段内容;为高中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等。
其中,特别是在“课程内容”部分的调整,尤为突出,语文课程内容结构得以优化。
2022版语文课标强调了“主题与体裁形式”,这是2011版语文课标不曾体现的。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教法体会和认识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教法的体会和认识摘要:一种教学模式只能体现一种教学思想,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中,很显然教师要具备多种教学思想才能充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文就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中的教法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学教法“守正出新”是语文新课改的最主要的核心内容,想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语文应用能力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所突破和改变。
语文作为学生所有课程中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在新课程改革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可以说,如何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优化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众多老师共同思考的问题。
一种教学模式只能体现一种教学思想,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中,很显然教师要具备多种教学思想才能充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文就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中的教法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在语文课堂营造诗意的生活情境无论是多大年纪的学生,他们都拥有最平实的生活环境,如果在课堂上能够为他们创设出一种最贴近平时生活的情境模式,而又在这种模式中增添一些不一样的美感,就很容易让学生融入其中。
因此,语文教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可以积极的尝试使用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譬如在教学《雨霖铃》这篇课文时,学生大概最开始的时候并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诗人在分别时的感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样的诗句对于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抽象性,毕竟大多数学生不能够理解“把酒送别”的情境,这样也就很难理解全篇课文。
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有与朋友或亲人离别时候的场景,并且配合诗歌引导学生创造情境:这首诗歌塑造分别时的天气、景物有怎样深层次的寓意等,这些描写又是否会进一步对诗人的心情产生影响;这样的影响和诗歌中诗人塑造的情境是否有相似之处……这样有了切身的体会之后,学生自然而然的融入到诗歌的情境中去,对教师教授的诗歌也能有更深刻的体会。
马克思曾经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追求的结晶。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教学实践:六下第一单元学习任务群新教法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教学实践:六下第一单元学习任务群新教法设计一、单元学习任务群界定根据新课标,看这一单元内容,如果中国传统文化角度来看,这一单元可以划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短文);因为这一单元有古诗四首、有散文,从这一角度来看,这一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
到底以什么样的学习任务群来实施教学?我倾向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二、单元学习主题:多姿多彩的八方习俗三、单元主题真实学习情境:在新年节日的喜庆氛围中,共聊过大年的习俗,品玩老舍笔下老北京的春节,发现从古到今、从南到北,正月里闹新春时共同的祝福;跟着作家,回到作家的童年跟其一起等待着腊八粥的馋样儿,跟着古代诗人,品鉴我国传统节日习俗文化,在藏戏中感受故事的力量……这些流传至今的习俗,是民族文化的延续。
通过办一场节日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到八方习俗的多姿多彩。
四、单元教学要求1.会写“醋、饺、摊”等37个生字和“热情”“风筝”等3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长歌行》。
3.感受课文中丰富的民俗文化,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体会不同的语言风格。
4.能分清课文内容的主次,了解课文的详略安排及其效果,体会详写主要内容的好处。
5.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抓住重点介绍一种风俗或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五、教学方法:通过大单元“先写后教”变序教学完成这一学习任务群教学把这个单元的所有材料当成一个整体,先学什么再学什么后学什么的教学顺序就可以排出来了。
传统的学法是学完《北京的春节》,再学《腊八粥》,接着学《古诗三首》、《藏戏》,所以课文一一学完接着开始习作,最后学习语文园地,所有内容学完可能会简单复习一下,来个单元小测试。
这一单元完结,再以这样的顺序学后面所有的单元。
这样的学习,课文学不透,习作也一般,总之是看不到任何的通透。
同样的内容,其实只要打破这个传统的单元学习顺序,奇迹一定会发生。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应用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 解教材。
应用实例
如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对话等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 学习课文,加深对人物性格、情感等的理解。
合作学习策略及实践案例分享
合作学习策略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写作
在低中年级阶段进行写话训练,高年级阶段进行习作训练 ,注重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阅读
在低中年级阶段注重词句的理解和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 高年级阶段强调默读速度、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 意义和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口语交际
在各个年级阶段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 ,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阅读教育专业书籍与期刊
教师应关注教育动态,阅读教育专业书籍、期刊 和论文,了解同行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3
跨学科学习与交流
教师应关注其他学科发展,拓宽知识面,提高跨 学科教学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践能力提升和团队建设策略
深入课堂实践与研究
教师应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践,观察、分析学生学习过程,反思 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经验。
乏实践和创新的机会。
学生需求变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学生对语文 学习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需要更 加注重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
教师教学挑战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 教学水平,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和学 生需求。
新课程标准制定背景及意义
制定背景
为解决小学语文教育面临的问题 和挑战,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 新要求,制定新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语文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精选多篇)
语文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精选多篇)第一篇:语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在21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为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使我对新一轮课程标准有了较深的认识和理解,下面就从以下几方面谈起:一、语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集中体现为:语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注意提高学生的人素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结合学生语言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阶段目标,选择教学策略。
二、提高学生的语素养、遵循语教育的客观规律。
在教学中,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即:备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快的发展。
三、正确把握语教育的特点,运用于教育教学。
生活处处有语。
语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它是人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性是语课程的基本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思想,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学生的“学”出发,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控。
同时也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学习中,给学生有利的指导和引导,精讲精练,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把课堂真的还给学生,使学生主动学习,自读自悟,成为获取知识的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
通过学习<<语课程标准>>指要,使自己有很大的收获,思想观念上有了转变。
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今后的语教学中努力做到:1、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在注意培养语基本功的基础上,自觉恰当地进行创新教育,指导学生独立探索、求异思维、发现新知识、创造新方法。
5、在阅读教学方面,指导学生探究性地自主读书学习,而不是单纯地讲“书”,还给学生与本直接和多次对话的权利,让学生学会、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体验美感。
小学语文新课标方法
小学语文新课标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新课标下的教育教学方法。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教学内容的整合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整合,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内容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不同领域都能得到均衡发展。
1. 识字与写字:注重学生的识字量和书写能力,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如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
2. 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鼓励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
3. 写作: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4. 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通过角色扮演、辩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 综合性学习: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如通过语文与美术、音乐等学科的融合,开展主题学习。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1. 情境教学法: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2. 任务驱动法:通过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 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评价方式的改革新课标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结合。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引言随着新一轮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教育者和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应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策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策略一: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和现实情境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参与性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境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情境教学法也能够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策略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倡导学生彼此合作、互相学习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合作学习可以提供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小组活动、合作项目等形式,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互助。
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策略三:运用多媒体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电子白板、教育软件等,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和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策略四:培养阅读兴趣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设置阅读角、精心选择教材和阅读指导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组织读书分享会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策略五: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因此,个性化教学是优化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等特点,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和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最大的收获。
语文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教学法
(4)强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可持续发展的识字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识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这与 以往的教学“大纲”(如2000年修订版大纲)有所不同,它 特别强调了识字基础要扎实。同时,还明确提出了“质”和“量” 的要求。在量的方面,提出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 其中800-1000个会写。这个量是建国以来历次教学大纲 所不多见的。在“质”的方面,提出“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 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用音序 和部首查字典”。学生学会了汉语拼音,就能读出生字的字音, 掌握了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在写字中了解笔顺和间架结构,就 能识记生字的字形,学会两种查字典的方法,对不认识的字渐渐 就能自己解决,逐步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这就为一二年级的学 生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可持续发展的识字基础。
识字教学应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加强识字和生活的联 系,把识字和认识客观事物结合起来,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过:“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境 ,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教程才 能变得比较轻松。”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进行识字教学正是要 使儿童进入为这样一种识字境界。 3、注重教给儿童识字方法,逐步形成识字能力 识字教学首先要凭借教材完成规定的识字任务,逐步达到《语 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总体要求,但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独立的 识字能力。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汉语拼音、工具书等独 立识字,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识字的规律和方法,教师在转变 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独有的方式去 探索新知。再如《识字(一)口耳目》一课,教师指导学习“口、 耳、目、羊、鸟、兔”时,运用的过程和方法是这样的:
利用儿童熟知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 1、利用儿童熟知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是遵循已知到未 知的规律 儿童在入学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他们通过口头 语言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口语词汇和简单的生活用语,为汉字的学习 和阅读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儿童已有 的知识经验,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人 教版一年级上册的《识字(一)口耳目》一课,共有12个生字。 上些字都是一些简单的象形字,在生活用字中经常见得到,有位教 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就打破了以往一个字一个字教学的惯例,而是 利用课件把12个字全部展示出来。然后提问:请小朋友看一看, 想一想这里面有你认识的朋友吗?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学生很快 就说出自己认识的一些字。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师没有把学生看成 一张白纸,而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调动了学生主动识字的 积极性。 2、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
小学语文新课标
小学语文新课标随着时代的变迁,新课标的出现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新课标强调了“情感、认知、能力、文化”四个方面的培养,这对于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从小学生的立意、叙事、描写、议论四个方面来解析新课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一、立意篇新课标强调了要培养小学生有自信、有责任、有想象力的品质。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立意对于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锤炼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敢于展示自己的想法,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发展的意识。
在学生撰写文章时还应该强调责任意识的培养,即学生不仅要了解事实,还要对社会、对他人有责任,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从而在写作过程中深入思考。
此外,我们还应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文章中有更多的自由发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叙事篇新课标对于叙事篇目的要求是要培养小学生的故事感、情绪感、意义感和文学感等方面的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如总结民间故事的教学法、解读寓言故事的教学法、引导学生写童话故事的教学法等等。
同时,在教学时,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艺欣赏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自然风景、文学作品等,培养出对美的敏感,进而激发创作的冲动。
三、描写篇新课标对于描写篇的要求是要让小学生掌握正确的描写方法和手法,使学生能够用适当的描写方式表达情感、表达自己的思想。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如观察、写生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活、自然界、艺术等领域,并从中学习描写技巧。
通过课堂教学,我们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阅读优秀文章,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创作热情。
在写作中教师还应该注重教授学生如何选取适当的词语,从而使文体得到提高,培养出学生高峰眼、敏锐观察的品质。
四、议论篇新课标对于议论文的要求是要培养小学生的理性思维、批判思维和探究思维能力。
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
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当代语文教学研究表明,语文学习过程不仅是学习者对信息接受和储存的过程,更是学习者对信息主动加工、传递运用的过程。
全新的学习观必然对语文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学习者的条件来看,学习本身是学生的主体活动,是以学生求知欲,学习兴趣为基础,并由学生自身主动性及自我控制活动协调发展的过程;从学习目的来看,学习不仅是“知道什么”或明白“要懂得什么”,而还在于“能够做什么”和“会做什么”;从学习的内容来看,语文的学习应面向问题的学习,面向全体的学习,面向运用的学习,面向创造的学习。
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更应注重新知识、新技术、新问题的学习。
因此,从这些全新的学习观出发,就需要我们在当前语文教学中更新观念,转换做法。
一、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学习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因此,在教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多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较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揭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
”新教材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体现出“情景――探索―—试一试――练一练”的编排体系,这给教师为学生提供“经历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编排意图就要学生做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让他们多探索、多实践,做到体会数学,内化数学。
教师要确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探索、自学、发展的主体,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问题。
从而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二、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
2022语文新课标解读与实践:二上一单元新课标新教法设计
2022语文新课标解读与实践:二上一单元新课标新教法设计二年级第一单元的内容:1.三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2.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3.语文园地一:一是识字加油站(去野外观察大自然的8个词,认识11个字。
我将这八个词放在这样的话里:野外观察大自然,必备东西要带全。
地图水壶指南针,手套帽子登山鞋。
穿上全体运动裤,安全第一快乐玩);二是字词句运用(一是体会不同动词的意思,迎与追,穿与披,甩甩与摇摇;二是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说日常生活;三是书写提示(左窄右宽,右宽右窄的字写法);四是日积月累,背诵王安石的《梅花》;五是我爱阅读(《冰波》的《企鹅寄冰》)。
4.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话故事:(《小鲤鱼跳龙门》《“歪脑袋”木头桩》《孤独的小螃蟹》《小狗的小房子》《一只想飞的猫》。
面对以上内容,这一单元属于什么学习任务群?如果从科普童话来看,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如果从有趣的、科学短文来看,那奇妙的蝌蚪找妈妈,水的形态变化、植物旅行,划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也是可以的;这一单元还有五本童书,从童书的角度,未来变成二上的“整本书阅读任务群”都有可能;这一单元的诸多内容与“科学”有关,从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角度来教,也可以。
不管做哪个任务群,教材还是要先读明白的:一、《小蝌蚪找妈妈》解读《小蝌蚪找妈妈》,是老课文。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这篇课文挺长的。
1961年,我国拍了一部动画片叫《小蝌蚪找妈妈》,读这篇课文,我把14多分钟的老动画片看了一下,水墨画的那种感觉,特别有中国味,动画的水平在那个时候应该是很高的了。
所以教这一课,让学生重新回到那个年代,看一下那时的动画片,因为这篇课文与其相关。
看完了动画片再学课文,那就不一样了。
我不知道二年级的老师是否让学生看了。
我以前没有看过,就是写这篇文章解读时才发现有这个动画片的。
小时候是否看过这个电影,没有任何印象。
2022语文新课标解读与实践:三下第四单元新课标理念新教法
2022语文新课标解读与实践:三下第四单元新课标理念新教法一、看教材与课标确定是何学习任务群1.展示自己观察自然、探索科学世界的收获。
——P24(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2.阅读描绘大自然、表现人类美好情感的诗歌等文学作品。
——P26(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日积月累(唐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3.阅读有关科学的短文,尝试发现……等大自然的奥秘……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P29(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课文:《13 花钟》《14 蜜蜂》《15 小虾》——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让一个单元做三个学习任务群,可以吗?绝对不可以!这一单元涉及了植物、昆虫、鱼虾等自然科学知识、实验,可不可以做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呢?查阅课标,找不到对应的文字。
如果想做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材肯定要做大修改。
那这个单元做哪个学习任务群比较合适呢?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
如果你特别想把这一单元转化成“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单元,也可以,那就要按照用心改教材了!二、真实学习情境、单元主题及教学要求(一)真实学习情境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我们是否发现每一朵花儿、每一只虫子都藏着一份奥秘。
学习那位花匠去观察研究一下花儿,学习法布尔去观察研究一下小蜜蜂,尝试做一个有意思的实验,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也能学到科学观察的方法,逐步学会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讲述大自然那些有趣的奥秘与故事。
(二)本单元的主题科学地实验与表达——身边事物里藏着的科学(三)单元教学要求1.识字与写字:认识24个生字,会写25个字。
2.阅读与鉴赏:默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段落、古诗。
读懂课文内容,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3.表达与交流:做一项实验,结合自己的观察与发现,科学清楚地记录,培养科学的态度、精神。
4.梳理与探究:比较三篇文章,感受观察和发现带来的乐趣。
苏教版语文新课程标准
苏教版语文新课程标准苏教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是中国教育部颁布的一项重要教学指导文件,旨在指导学校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苏教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
在实施苏教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需要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需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需要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不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
总之,苏教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和机遇。
学校和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需要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需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需要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不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苏教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新课标 新理念 新教材 新教法—部编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案例与反思
目前,全民阅读推广已经在许多县级图书馆中得到了应用,图书馆通过讲座、展览等活动的举办,积极鼓励民众参与阅读活动,帮助了阅读的推广,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有不少的问题存在。
首先,缺少完善的策略的推广,所开展的活动过于形式化,没有做到深入和全面。
其次,一些县级图书馆没有对服务体系进行完善,没有对开展过程中的大部分工作进行完善。
比如,大部分县级图书馆缺少服务网络,对某些读者的阅读需求无法进行满足。
另外,在进行推广工作的时候,缺少创意以及特色活动的推广,没有对民众起到很好的吸引效果,导致一些读者没有参与到活动中来。
此外,由于县级图书馆规模有限,因此藏书的种类受到了限制,不能及时的更新数据,也没有丰富的内容,因此无法很好的吸引民众的注意力。
最后,大部分县级图书馆缺少相应的资金,没有在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上投入充足的资金,导致宣传力度不够,以至于影响力也受到了阻碍,除此之外,还缺少完善的基础设施,没有全方位的图书馆进行数字化建设,也很少开展数字阅读的活动[1]。
2 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要性随着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人类对知识获取以及认识世界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阅读。
在全民阅读环境方面县级图书馆需要进行加强。
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提高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县级图书馆有着十分繁杂的种类,对不同年龄段所需的图书都能够进行满足。
使读者能够获得良好的阅读环境以及充分的阅读空间。
县级图书馆在阅读氛围工作方面的加强,能够使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如何加强县级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3.1 开展少儿阅读推广活动据调查发现,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全民阅读推广工作依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相关人员应该要加强重视,积极地采取措施,促进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
首先,需要对推广工作的重点进行掌握,根据我国目前阅读的人口比重分析,阅读的主力军就是青少年儿童,因此,县级图书馆可以多开展一些针对青少年儿童的活动,以此来更好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抓住这个契机,使全民阅读的影响力得到提升[2]。
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必备5篇)
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必备5篇)1.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第1篇这段时间,我认真学习2011年语文新课程标准,使我终身受益。
体会到了身为教师,要与时俱进,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反思和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
使我更明确了做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责任,不断反思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改变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坚定地朝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我谈谈以下几点做法: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的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语文新课标,小学语文应该怎么
教
石家庄培训心得
武邑清秀小学高庆涛
一、新课标、新版本、新教法问题的解析
(一)新信息:语文新课标文字上的修改有200多处,主要是4个“更加强调了”
1、更加强调了语言文字的运用。
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意识,强化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
2、更加强调了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包括小学2500字的常用字表,初中1000字的次常用字表。
1.2年级的识字减少了200个,写字量也减少了200个。
与原课标对比识字写字教学要求的新变化
新课程改革下的识字写字要求与原教学模式下的识字写字存在着较大差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第一: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
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喜欢汉字的情感与态度,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汉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价值与意义。
但是,这些内容不应该简单地作为口号,向学生灌输或强迫记诵,而应该潜移默化渗透在学习识字、写字的过程中。
另外,应该让学生逐渐感受到学习汉字对自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只有意识到学习汉字的价值和意义,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
这样的目标与原来仅仅注重识字与写字的知识和技能的目标是不同的,培养学生对汉字和汉字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其价值本身就异常重要,而不是局限在为了解决学习汉字的动力问题。
第二、认字多写字少,为尽快实现独立阅读创造条件。
低年级教学以识字为主,但是,不同时期的课程标准,对识字的要求也不同,主要表现识字数量和质量的要求。
这样的要求,明确地体现出了认、讲、写、用不是同步发展,而是重在保证一定的认字数量,使学生在二年级末实现独立阅读成为可能。
一些国家试图通过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实现智力开发的突破。
具备阅读能力为他们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相对于现实世界,阅读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无数新奇、可能的想象、幻想世界。
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及认识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发展。
第三、对低年级识字量有明确规定。
如果学生识字过多会制约其他方面的发展,过少则不能尽快实
现阅读。
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经验,二是根据定量的统计,多少识字量能够覆盖学生的日常读物。
各个时期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量的要求也不同。
新中国前的小学国语课程标准对识字量的要求没有明确的表述,通过各个时期的小学国语教科书可以发现,从二十年代开始基本上是采取“四会”的思路。
1954年以后“不再强求同时‘四会’,不再离开词来讲字,不再冗繁地
对‘词义’‘字源’作多余的讲解,不再对所有的‘词’和‘字’作公式化的练习。
这就可以减少儿童不必要的负担,识字的数量和速度也就可以增加了。
四、为识字方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我国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方法或自称识字流派的实验是最引人注目的,也可以说是小学语文教学实验最活跃的领域。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识字教学实验发展的过程中,有时会自觉地去构建一种形式化的操作模式,并极力地完善和维护,对其他的探索进行本能地反对,甚至攻击。
任何一种识字方法,有自身的优势也存在劣势,试图用一种识字方法包打天下,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应该发挥各种识字方法的优势,针对不同阶段学生识字的特点和所要识的字的特点等因素,灵活地采用或并用多种识字方法。
另外,不顾汉字本身的特点而牵强附会地拆解汉字或者推崇一种方法而将其不断固定化,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如果学生在打基础阶段,采用的方法违背了汉语言文字的规律,虽然一时或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会误导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发展。
老师们都知道,近年来中小学生写字滑坡。
,写字姿势不正确。
我们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老师的指导下练字。
提笔就是练字时,要关注学生的执笔方法,更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
3、更加强调了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
从文到文字、文章、文学、文化,让学生了解欣赏继承文化,即得意(表达的意思)又得言(用什么语言表达)。
4、更加强调了多读书、多积累、多运用。
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也就是说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3.4年级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6年级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积累背诵优秀诗文数量1.2年级50篇(段),3.4年级50篇(段),5.6年级60篇(段)。
运用即写作:1.2年级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3.4年级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
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5.6年级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
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用的应用文。
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习作要有一定的速度。
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无论哪个年级各个学科的老师,都要教育学生读书和回答问题时,就像平时说话一样,不拉长音,其实读书就7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
阅读教学要由单纯分析内容向三结合转身,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揣摩表达方法。
许多时候,我们没有目的地瞎忙。
照着课文分析来,分析去,将立意无限拔高,把内容挖得很深。
到后来连作者都不认同了。
这不像教儿童语文,而像对成人分析作品。
人们把这种做法斥之为“碎尸万段”“惨不忍睹”。
怎么做:
要大力加强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
尤其是1.2年级,别君子动口不动手。
拼音教学,识字、正音、说普通话。
不赞成直呼教学,比如给汉字、句子注音,可以反着出题。
学习课文改变以分析课文内容为主的教学模式。
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2、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读。
3、读出长句子的停顿,当顿则顿。
《金色花》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也不响。
我要悄悄
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记得初中时何老师讲过一个停顿的著名例子:下雨天留客天人留客不留。
多认少写,不要主动分析字形,要求认识的字,要当堂巩固,反复复习巩固。
要抓好独体字的主笔,合体字注意结构。
注意执笔姿势,写字习惯,为中高年级打好基础。
中高年级注意字的辨析,多音字、同义字等,加强近义词的辨析。
书写时多写词,少写字。
阅读教学要硬,口语交际、习作也要硬,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阅读教学由单纯分析内容向三结构转身,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揣摩表达方法。
我们要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问题,比如《詹天佑》关于人字形线路的语段,有的老师让学生读一读,没读懂,看多媒体、看动画,说懂了、看演示看懂了。
其实不然,学语文读懂了才算懂了。
另一名老师读一遍不懂,再读,黑板画简图,学生到前面指着说,再让学生站在座位上说。
指代不清用ABC和甲乙丙,最终成功。
这就运用了读说手段,也就是说要用听说读写的手段解决字词句篇的问题。
再就是我们经常听到所谓名师、专家强调语文教学要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统一。
这样一说会感到迷茫,其实工具性和人文
性是事物的两个方面,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里。
怎么统一呢?统一要统一在语言文字上,应该落实在语言文字上,也就是说把语言文字学透了、破解了,人文性就体现出来了。
就像不吃晚饭吃黄瓜、苹果,吃只是表、是形式,过了几个月身体瘦下来了、苗条了,减肥成功,这是里。
这就是统一的。
关于课堂形态,过去教学是,读一读,问一问,讲一讲,答一答。
现在应该改变为读读,说说,点点,拨拨。
学生说的不
课堂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