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燃烧 燃料检测试题
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专题四 燃料与燃烧 章节测试
2019-2019学年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专题四燃料与燃烧章节测试一、单选题1.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 CO 有还原性B. CO 有毒性C. CO 有可燃性D. 产物有CO22.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A. 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B. 构成它们的原子状态不同C. 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D. 构成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3.符合如图装置设计意图的有()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②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③说明CO得氧后的产物是CO2④有效地防止了剧毒的CO对空气的污染.A. ①②B. 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4.某煤矿曾发生一起重大爆炸事故,据悉事故原因是因为煤仓附近煤尘和“瓦斯”含量过高引起。
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此次爆炸一定不是煤尘含量高引起的,因为煤尘的着火点较高,不易燃烧B. 此次爆炸一定是“瓦斯”含量高引起的,因为它是可燃性气体,而跟煤尘无关C. “瓦斯”的主要成分是CH4,矿工进矿时应使用明火检查其含量D. 煤尘和“瓦斯”都是可燃物,跟空气混合后很容易引发煤矿矿井爆炸事故5.碳的单质中,质地较软,常用作电极的是()A. 金刚石B. 活性炭C. 炭黑D. 石墨6.下列图中涉及到的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A. 氢能源客车B. 太阳能路灯C. 风能发电D. 石油钻井平台7.将C、CO、CO2、O2四种物质两两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A. 2个B. 3个C. 4个D. 5个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如下5步:①按要求装配好仪器,查装置气密性;②验满;③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④向锥形瓶中加几小块大理石;⑤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①②③④⑤B. ②①④③⑤C. ①④③⑤②D. ②③④①⑤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空气中CO2体积分数达到10%,会导致人呼吸停止,因此,二氧化碳有毒性B. 碳燃烧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但该反应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 碳具有可燃性,因此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D. 木炭的吸附作用比活性炭强10.夜间觉察到有煤气中毒的危险时,应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A. 打开排气扇,换新鲜的空气B. 用打火机照明,找原因,赶快排除产生气体的故障C. 拉开电灯开关,照着打电话,报110D. 杜绝一切火种,不能打开任何电源开关,及时打开门窗,通风并疏散室内人员1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氧气、温度有关。
第四章 燃料 燃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 燃料 燃烧 综合测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在炼油厂精馏塔中分馏后能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由此可以判断石油属于 ( )A .单质B .化合物C .混合物D .纯净物2.很多省市已开始使用乙醇汽油。
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 .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C .用石油可炼制汽油D .用玉米、高梁等发酵可以制得乙醇3.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
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 .遇到意外的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B .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C .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D .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4.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把木炭粉、硫磺粉和硝酸钾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制得黑火药。
点燃时发生如下反应:2KNO 3+S+3C ===点燃K 2S+3CO 2↑+X ,其中X 的化学式为( )A .N 2B .NO 2C .SO 2D .N 2 O 55.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
从发展的角度看,你认为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 .煤B .石油C .氢气D .天然气6.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Mg+ O 2===点燃Mg O 2B .Fe+2AgCl====FeCl 2+2AgC .Na 2CO 3+HCl====NaCl+H 2O+CO 2↑D .CO2+C ===高温2CO7.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燃料燃烧单元测试卷.docx
第四章燃料燃烧单元测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Na-23;N-14;C-12;Mg-24;Al-27;P-31;Cl-35.5;Fe-56;Cu-64;Zn-65;Ca-40;K-391、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是化学反应;B、都是氧化反应;C、都是化合反应;D、都是放热反应;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能灭火,是因为它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它能使燃料跟空气隔绝;C、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它不可燃也不助燃,密度又比空气大;D、二氧化碳和氧气都无毒;3、点燃下列混合气体,不会发生爆炸的是:A、氢气和氮气;B、氢气和空气;C、一氧化碳和氧气;D、甲烷和空气;4、下列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煤的形成过程;B、植物的光合作用;C、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制取焦碳、煤焦油和焦炉煤气;D、把石油加热炼制成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5、下列有关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三种气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他们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B、他们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都有二氧化碳;C、点燃前都必须先检验纯度;D、收集三种气体都可用向下排空气集气法;6、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的建成有利于控制:A、温室效应和酸雨;B、白色污染;C、臭氧层空洞;D、化肥、农药的污染;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①天然气;②焦炉煤气;③液态氢;④煤;⑤石蜡;⑥过氧化氢;⑦石油;⑧汽油;⑨干冰;⑩高锰酸钾;⑾稀有气体;⑿盐酸A、①③⑥⑨B、③⑥⑧⑨C、⑨⑩⑾⑿D、③⑥⑨⑩8 、在反应A+3B==2C+2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已知2.8gA和一定量B完全反应生成3.6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之比为:A、4:3B、12:11C、11:12D、3:4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B、缓慢氧化也属于化学变化;C、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时都有光发出;D、物质燃烧后不能生成固体物质;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并不是无限的;B、煤只要完全燃烧就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C、对煤和石油都要进行合理开发,综合利用;D、人类必须节约能源并开发新能源;11、下列说法中正确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24g镁与32g氧气反应生成56g氧化镁;B、生成40g氧化镁需参加反应的镁与氧气质量之和为40g;C、分解反应中,物质的质量会减少;D、白磷与氧气反应时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4:512、下列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且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一氧化碳;B、石蜡;C、氢气;D、甲烷;13、白磷能在空气中自燃,这是因为:A、白磷是固体;B、白磷化学性质活泼;C、白磷着火点低;D、白磷燃烧生成白烟;14、1991年海湾战争,科威特大批油井着火,下列措施不能用于油井灭火的是:A、降低油井的温度B、使火焰隔绝空气C、切断油井的石油喷射D、降低石油的着火点;15、在反应2C2H2+( )O2 4CO2+2H2中,()中的化学计量数是:A、1B、2C、5D、41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从金刚石转化为石墨;B、以石油为原料炼制汽油、柴油等;C、将浑浊的石灰水过滤后变澄清;D、醋酸的挥发;17、在电影院、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最常见的标志是:A B C D18、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一定不变;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重新组合;C、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原子的质量都没有改变;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19、2g氢气和8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水的质量是:A、6gB、8gC、9gD、10g20、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时用水扑救;B、烧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用肥皂水检验液化气罐是否漏气;D、天然气管道泄露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二、(本大题含5小题,共36分)20.(5’)用符号和数字表示:①3个铁原子 ____ ②氦气 ___ ③ 3个氯离子 ____④2个亚铁离子 __ ⑤硝酸汞中+2价的汞___________氮气碳酸氢铵氧化铁氯气氧化铝22.(3’)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中_______被称为“工业的粮食”,______被称为“工业的血液”,“西气东输”中的气指的是___________。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_专题四_燃料与燃烧_单元检测试卷(有答案)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专题四燃料与燃烧单元检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5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30分,)1. 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错误的是()A.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B.釜底抽薪–移走可燃物C.吹灭蜡烛–降低着火点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2. 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会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3. 下列物质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A. B. C. D.4. 野炊时把柴禾架空一些,以便柴禾燃烧的更旺.其原理是()A.加快柴禾散热的速度B.增加集聚的热量C.降低柴禾的着火点D.增大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5. 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B.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能像液体一样倾倒二氧化碳C.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D.将燃着的小条伸入集气瓶中,若火焰熄灭,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6. 国外试行用“汽水”(碳酸饮料)浇灌植物,它的主要作用是()A.对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利B.加速光合作用的进行C.在植物上形成温室D.改良土壤7. 下列选项是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 我国是最早利用三大矿物燃料的国家,下列不属于三大矿物燃料的是()A.煤炭B.石油C.煤气D.天然气9. 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移动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B.该实验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C.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D.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生石灰干燥10. 下列成语与对应的燃烧或灭火原理不相符的是()A.钻木取火–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B.釜底抽薪–移除可燃物C.煽风点火–增大空气流通,增大氧气含量D.杯水车薪–移除可燃物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B.如图,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由图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D.蜡烛一扇即灭,是因为缺少了空气所以无法继续燃烧1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煤和石油大量的直接燃烧会造成空气严重污染B.化石燃料蕴藏量是有限的C.我国的煤和石油资源很丰富,不需要大力开发新能源D.我国的煤和石油资源有限,必须合理开发,综合利用13. 下列措施、理由之间,其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A.白磷要保存在水中–防止自燃B.加油站严禁烟火–防止爆炸C.真空包装食品–防止缓慢氧化D.用扇子扇煤炉火–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14. 燃料的使用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下列污染不是化石燃料产生的是()A.酸雨腐蚀金属设备B.土壤酸化结板C.电厂周围的河水温度升高,鱼类死亡D.发生水华现象15.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将其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D.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二、多选题(本题共计 5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15分,)16. 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A.都发光B.都很剧烈C.都产生热量D.都属氧化反应17.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B.空气中氮气常用作保护气C.降雨时,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从而导致酸雨发生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18. 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类型可能相同B.反应条件可能相同C.气体发生装置可能相同D.气体收集装置可能相同19. 下列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C. D.20.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A.实验室取气体时,很快不产生气泡了──使用了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集气瓶中未放入少量水C.久置空气中的铝条放入稀盐酸中没有气泡冒出──铝的活动性在氢之后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五分之一体积──红磷过量三、填空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21. (1)工业制氧气的原理是分离液态空气,其方法是将空气加压降温成液态空气,然后略微升温,其中先逸出的是________.(已知氧气的沸点是,氮气的沸点是) 21.(2)工业制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煅烧石灰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2. 某研究小组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进行如下实验:(1)利用图一实验验证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________的性质.要让蜡烛自下而上熄灭,选用图一中的________装置更易成功.(2)利用图二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他们先关闭,打开,往导管中缓缓通入毫升二氧化碳,丙、丁容器中均无明显现象;然后打开,关闭,继续往导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丁容器中的出现浑浊(通常情况下体积水大约能吸收体积二氧化碳).根据以上现象,可以推断实验中二氧化碳________.、一定与氢氧化钙反应、可能与氢氧化钙反应、一定与氢氧化钠反应、可能与氢氧化钠反应.23. 写出万一发生火灾时可采取的灭火和自救措施各一条.________.四、解答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6 分,共计12分,)24. 有人说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煤气中毒,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5.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有许多用途,但它们也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的危害.请说说它们的功与过.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 4 小题,共计34分,)26.(7分) 小组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收集并检验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连接、装置时,应将装置中的连接装置中的________(选填“”或“”).实验中:(1)在装置的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2)打开、,关闭,向中集气瓶内充入气体.(3)关闭、,打开,用冷毛巾捂住中集气瓶,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装置中烧杯内液面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27.(9分) 科学实践活动课上同学们做了很多有趣的实验,了解了很多科学知识.请回答题.(1)图为水果电池实验,该实验中,化学能转变为________.(2)图为干冰中倒入热水后,产生了类似于舞台上云雾缭绕的现象.该实验说明干冰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干冰的这一性质,还可用于________.(3)图为同学们用白糖、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及矿泉水自制的饮料.(4)原料中的柠檬酸和小苏打粉末混合后溶于水,可以发生以下反应,请将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_(5)上述反应所涉及到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28.(9分) 在进行“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的分组实验过程中,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两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1)你认为设计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2)用正确的装置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后,乙同学做了如图所示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了如图所示的改进.请回答:①使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如何操作可以达到节约药品的目的________;②丁同学认真分析后,觉得该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29.(9分) 从以下两个供选课题中,选择一个你熟悉或参与研究过的课题,按要求完成填空和短文.[供选课题].温室效应的形成及其危害.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你选择________(填或)(1).的产生途径(回答两种途径)________.,的产生途径(回答两种途径)________(2).设计实验比较和空气经光照后温度变化的差异(可图示).设计实验鉴定本地区雨水是否为硫酸型(含少量硫酸)酸雨(3).写一篇短文指出温室效应的危害并提出减少排放的合理化建议.写一篇短文指出酸雨的危害并提出减少排放的合理化建议(字数字左右).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专题四燃料与燃烧单元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5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30分)1.【答案】C【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故正确。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苏教版九年级上第4章 燃烧 燃料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6小题,每题3分,共计78分)1.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
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时,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 森林、草场着火,开辟隔离带B. 天然气泄漏起火时,首先关闭阀门C. 炒菜油锅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灭火D. 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答案】D【解析】 A.森林、草场着火,开辟隔离带,属于清除可燃物,故 A正确;B.天然气泄漏起火时,关闭阀门属于隔绝可燃物,故 B正确;C.油锅着火,立刻盖上锅盖,属于隔绝氧气,故 C正确;D.家用电器着火,应该先断电,不能水浇灭,会触电,故 D错误;故选 D。
2.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灾害.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A. 使用蜡烛时不慎使书本着火,用湿布盖灭B. 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C. 实验时,把没有用完的白磷丢进垃圾筐里D. 高楼着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撤离【答案】C【解析】 A、使用蜡烛时不慎使书本着火,应用湿布盖住,可以使书本隔绝氧气而熄灭,故做法合理。
B、厨房燃气具有可燃性,漏气时要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降低其浓度,千万不能见明火,故做法合理。
C、实验时,应把没有用完的白磷放到指定的容器里,不应丢进垃圾筐里,故做法不合理。
D、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的功能,可防止吸入有毒气体或烟尘,因此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有毒气体的密度受热会变小,会聚集在上方,因此蹲下靠近地面,故做法合理。
3.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釜底抽薪”的说法中,合理的是()A. 隔绝空气B.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C. 降低着火点D. 清除可燃物【答案】D【解析】 A.“釜底抽薪”的含义是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清除了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而不是隔绝空气,故错误;B.“釜底抽薪”的含义是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清除了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而不是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错误;C.“釜底抽薪”的含义是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清除了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能改变,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错误;D.“釜底抽薪”的含义是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清除了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故选 D。
鲁教版《第四章 燃烧与燃料》复习测试卷及答案
2011—2012(第4章,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O-16 K-39 Zn-65 Mg-24 Mn-55 Hg-20lCa-40 Al-27 Fe-56 S-32 Na-23 Ca-40 C-12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0分)1今年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
今年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某些工业废水处理后可循环使用B.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C.禁止秸秆就地焚烧,提倡用秸秆代替煤作燃料进行火力发电D.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所有废弃塑料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2.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B.水是生命之源C.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即加水灭火3.上海世博提出“世博会场馆只给节能开绿灯”,广州市提出“绿色亚运”。
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拿驾照“换”自行车骑,提倡乘公交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C.加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开采力度和用量D.上海已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二甲醚天然气商用加气站4..2010年5月22日,东营区黄河路一汽车发生自燃(如图)。
当汽车电器、线路、供油系统等发生故障时,不需要外界火源作用,只是本身受空气氧化或夏季炎热的天气,积热不散,达到自燃点就会引起自行燃烧。
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叙述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消防队员用水灭火主要是能迅速降低可燃物的温度B.为了给车辆换装高档音响、改进造型等,随意改装线路C.从燃烧的条件看,汽车发生自燃的主要原因是积热不散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为保障人身安全,车辆一定要配备灭火器5.木炭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6.2010年5月起,广州市的液化石油气瓶要统一加贴新标识。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上册_第四章_燃料及其燃烧_4.1 燃烧与灭火_同步检测题(有答案)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燃料及其燃烧4.1燃烧与灭火同步检测题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2分,)1. 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有左侧试管中的红磷能燃烧B.只有右侧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C.磷燃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烧碱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物,减轻污染2. 下列灭火措施不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图书馆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房屋着火–用高压水枪扑灭D.电视机着火–用水扑灭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燃气灶上煮饭时,不一定要有人照看B.夜间察觉有煤气中毒的危险时,要及时开灯查找泄漏源C.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完全燃烧D.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遇到明火一定会引起爆炸4.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打开门窗通风B.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用燃着的蜡烛进行试验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D.烧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5. “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6. 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恰当的是()A.计算机起火时,用水浇灭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水浇灭D.煤气炉着火时,用扇子扇火7. 下列关于能源和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化学电池是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氢气燃烧的过程是热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C.大量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D.氢能是理想的新型能源,它有放热多、资源丰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8. 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B.蔗糖的溶解C.酒和醋的酿造D.钢铁的生锈9. 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和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一样,这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造成的B.只有燃烧才能将物质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蜡烛火焰一吹就灭,是因为吹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使蜡烛熄灭的D.将划着的火柴梗向上,则火焰会慢慢熄灭,这是因为它接触不到氧气10. 如图所示图标中,表示“禁止放易燃物”的是( )A.B.C.D.11. 年 月 日,江苏省昆山市一金属制品厂的抛光车间发生了粉尘爆炸,导致 人死 人伤的悲剧,粉尘爆炸是可燃性粉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称为爆炸极限)后,遇火发生剧烈燃烧产生的爆炸,以下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A.产生粉尘的车间必须注意通风排气B.在容易产生粉尘的生产车间周围张贴图标C.粉尘爆炸满足了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D.铁在空气中不能点燃,因此,铁产生的粉尘不会爆炸12. 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携带酒精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液化气着火,首先迅速关闭液化气罐阀门D.不能用明火检查燃气管道是否漏气13.世界上每年有上万家庭发生火灾,造成了极大损失,如果掌握一些家庭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就能避免火灾.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睡觉时闻到很重的煤气味,打开电灯检查煤气罐漏气部位C.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D.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14. 年月日下午,台州大东鞋业有限公司厂房发生火灾,造成多人死亡.下列关于火灾及逃生、急救方法正确的是()A.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B.高楼发生火灾,应该跳楼逃生C.扑灭大火,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D.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由后住口鼻,低姿势前行二、多选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5. 下列各组气体混合后点燃,不会发生爆炸的是()A.一氧化碳和甲烷B.液化石油气和空气C.二氧化碳和空气D.天然气和空气16. 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B.蜡烛熄灭时因为蜡烛的着火点改变了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可燃性粉尘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燃爆D.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17. 关于化学爆炸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爆炸是物质剧烈燃烧的结果,所以一定发生化学变化B.天然气和氢气在密闭容器内混合,用电火花点火可能发生化学爆炸C.化学爆炸一定会伴有发光、发热现象D.有易燃易爆物的场所,严禁穿棉线类衣服三、填空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8.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请分别写出图中各标志所表示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 如图是第七单元课题的教学片断:【实验】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如图).【学生讨论】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老师】下面是一些灭火实例,试分析其灭火原理:.炒菜时油锅中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学生】(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两位同学,对灭火原理描述错误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2)请你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实例的灭火原理________.(3)若实验室酒精灯不慎失火,可采取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反思】(1)当发生火险时,下列采取的措施不可取________、如果火势较大,有蔓延的可能,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当你被困在火灾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子、当你被困在火灾区时,可低下身子贴近地面跑出火灾区、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门窗呼救(2)假如某地图书馆发生火灾,你应最先考虑使用________(填“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或“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20. 煤是现在生活、生产中的主要燃料,里面含有少量的硫,它燃烧时常产生一种有害的________气体,一种有毒的气体________.农村常用沼气代替煤和柴禾,沼气的成分是________.四、解答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0分,)21.(10分) 液化石油气和煤气是常用的民用燃料.液化石油气的燃气炉具和煤气炉具的基本结构相似,但进风量设计得不同[已知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等,且冬季和夏季的比例略有不同].请回答下列问题:(1)液化石油气炉和煤气炉哪一种进风量大?为什么?(2)已知丁烷沸点,丙烷,分析液化石油气冬季和夏季比例应有何不同,为什么?(3)气体打火机的物质是丁烷.有的商贩为了降低成本,用液化石油气来代替,结果经常出现打火机爆炸事故,分析原因.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30分,)22.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关注物质变化过程,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很有必要.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探究燃烧的条件的实验(如图所示).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是通过控制哪些因素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答出一种即可)(2)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3. 天然气作为燃料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和.如果它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什么物质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提出猜想】生成物中一定有________(填化学式),可能有和;【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生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猜想.【现象与结论】(1)观察到中________,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2)根据装置的作用和的位置,推测的作用是________.(3)观察到中粉末由黑色变成________色,证明混合气体含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交流讨论】(4)小明认为:从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推断出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那么中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5)小张则提出:从环保的角度看,此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________(6)若反应前加入的粉末质量为克,反应中氧化铜全部还原成铜(杂质不反应),冷却后称量固体的质量为克,则实验前粉末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燃料及其燃烧燃烧与灭火同步检测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2分)1.【答案】A【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解析】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磷燃烧能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散逸到空气中易造成污染。
第四单元燃料燃烧检测
第四单元燃料与燃烧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爆炸B.燃烧 C.升华 D.变色2.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暂不包括的物质是(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可吸入颗粒物D.二氧化氮3.迷信的人把荒野中出现的忽明忽暗的亮光称为“天火”,这种现象实际上是( )A.爆炸B.自燃C.缓慢氧化D.燃烧4.下列说法你不赞成的是( )A.塑料是有机物,既可以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又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B.大气中C02的浓度不断上升,有利于促进绿色植物生长,但会使全球变暖C.煤、石油、沼气是矿物燃料,对大气的污染程度严重D.甲烷是一种优良的气体燃料,但矿井里由于它的存在,在通风不良时易发生爆炸。
5.日常活中的:①酒精、②味精、③液化石油气、④食盐、⑤面粉、⑥食油,其中属于易燃、易爆物的是(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⑥ D.②④⑤,6.下列说法: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②急速的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③自燃是缓慢氧化所引起的;④燃烧、自燃、缓慢氧化都是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⑤缓慢氧化所产生的热量都有害无益。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⑤.7.遇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混合物是( )A.氢气和空气B.甲烷和空气C.散布有面粉尘的空气D.二氧化碳和空气8.下面一些报道中,你认为其科学合理的是( )A.疏通煤气管道时,充入氩气引起爆炸B.新粉刷过石灰浆的墙壁释放出二氧化碳,使一老汉中毒而死C.在放置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衣服D.本饮料纯系天燃产品,绝对不含化学物质9、在2XY2+Y2====2Z中,Z的化学式为()。
A、X2Y B.XY2 C.XY3 D.X3Y10.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
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A.①②③⑤B.①⑥C.②③⑤D.①③⑥11.在A+B—C+D的反应中,5g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gC和10gD,则B的质量是( )A.18g B.7g C.8g D.6g12.在化学反应C十02===C02中,若生成m个二氧化碳分子,则参加反应的氧原子个数应是( )A.1/2m个B.m个C.2m个D.2/3m个13.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 ) A.镁条放入盐酸中B.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14.下列物质中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 )(1)金刚石(2)干冰(3)一氧化碳(4)炭黑(5)石灰石A.(1)(5) B.(2)(3) C.(4)(5) D.(2)(5)15.利用大棚栽培农作物,科技人员常向大棚内释放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 )A.二氧化碳会使大棚内温度急剧升高B.二氧化碳会使害虫窒息死亡C、二氧化碳能灭火,可避免火灾发生D.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16.鉴别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最好选用()A.带火星的木条B.澄清的石灰水C.紫色石蕊试液D.燃着的木条17.在碳与氧组成的化合物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时,碳元素在该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是( )A.+4 B.+2 C.0 D.-418.将氮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再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剩余的气体是( )A.氮气B.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和氮气D.一氧化碳和氮气19.CO和C02的混合气体10g,通过澄清的石灰水中,最多能产生5g白色沉淀,则混合气体中有CO( )A.2.2g B.6.8g C.7.8g D.4.4g20.若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是()A.2:1 B.14:22 C.14:11 D.1:221.下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
初中九年级化学 第四章燃烧燃料作业题
江南学校九年级化学第十三周校本作业一、选择题1.如果在宇宙飞船上划燃火柴,火焰会立即熄灭,这是由于 ( )A.氧气不够 B.在失重的情况下,空气不对流C.达不到着火点 D.宇宙飞船上温度低2.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泄漏,车厢里充满了汽油的气味,这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开灯查找漏油部位 B.让车内所有的人集中到车厢后部C.洒水降温溶解汽油蒸气 D.打开所有车窗,严禁烟火,疏散乘客3.古语到:“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
“火要虚”的目的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大空气中的氧气的含量D.增大可燃物也空气的接触面积4.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气体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它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电池所需燃料的理由是()A.都是无毒无害气体B.在自然界都大量存在C.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D.燃烧产物均为CO2和H2O5.点燃的火柴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兵B.火柴梗着火点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6.下列有关灭火方法错误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B.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D.图书资料着火,用压缩二氧化碳灭火7.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物质燃烧时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是()A.煤 B.石油C.天然气 D.氢气8.下列做法或认识科学的是()A.厨房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 B.煤气中毒应大量喝牛奶C.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效果好 D.垃圾经分类回收处理可转化为资源9.用水可以熄灭着火的木材,这是因为()A.水蒸发吸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B.水的密度比木材大C.水蒸发吸热,提高了木材的着火点10.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质量增加了B.蜡烛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质量C.水的质量和受热变成水蒸汽的质量相等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反应物质量轻11.下列观点你不赞成的是()A.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的过程B.在与外界隔绝的条件下,物质间不论发生何种反应,其总质量保持不变。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燃料燃烧检测卷
九年级化学第四章 燃料 燃烧 检测卷H —1 Zn —65 Cl —35.5 S —32 Ca —40 O —16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通常所说的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 )A. 只要有充足的氧气B. 只要是可燃物C. 只要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D. 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并有充足的氧气2.下列气体在点火前不必验纯的是 ( )A. 氢气B. 二氧化碳C. 一氧化碳D. 甲烷3.课本上“烧不坏的手绢”实验中,当手绢上的火焰熄灭后,手绢完好无损。
对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这是魔术,你看到的是一种假象B. 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C. 手绢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绢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D. 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着火点升高4.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中,不正确的是 ( )A. 2Mg +O 2 2MgOB. NH 4HCO 3 NH 3↑+H 2O +CO 2 ↑C. P +O 2 P 2O 5D. CaCO 3 CaO +CO 2 ↑ 5.已知下列事实:①汽油挥发,质量减少;②红磷燃烧,生成物的质量增加;③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铜的总质量;④粗盐提纯后质量变小。
其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③④B. ①②C. ②③D. ①④6.下列各项: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A. ①④B. ①③④C. ①③⑤D. ①③④⑤7.有道是:水火无情。
一旦你被困在火灾区时,要冷静地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逃生措施,下列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拨打火警电话并到窗口呼救B. 用湿毛巾或口罩等捂住口鼻C. 直立身子朝有火光的方向逃生D. 蹲下或匍匐前行逃生8.下列燃料不是采用煤或石油为原料加工制得的是 ( )A. 汽油B. 煤焦油C. 柴油D. 沼气点燃 加热点燃 高温9.在反应4Z n +10HNO 3=4Zn(NO 3)2+X +3H 2O 中,X 的化学式为 ( )A. NH 3B. NH 4NO 3C. NOD. NO 2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凡是发光、放热的变化都可以叫燃烧B .氧化反应都伴随着燃烧现象C. 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D. 呼吸作用是燃烧现象11.与可燃物燃烧时的现象有关的因素 ( ) ①氧气的含量 ②可燃物的本性 ③可燃物的形状 ④燃烧空间的大小A. 只是②③B. 只是①③④C. 只是①②③D. 是①②③④12.绿色化学对于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燃烧 燃料》单元测试卷
第四章《燃烧燃料》单元测试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6分)1.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物质燃烧时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是()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2. 2007年苏州市政府对公共交通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对购置低污染排放公交车辆的补贴预计达1600万元。
下列说法与改善空气质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抑制过快增长的私家车拥有量B.减缓城市交通拥堵的压力C.减少机动车燃油排放含氮、硫的氧化物的量D.提供市民乘公交车出行的便利3.下列有关灭火方法错误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图书资料着火,用压缩二氧化碳灭火4. 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
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B.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C.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5.小明从化学方程式4P+5O2 ===== 2P2O5中总结的信息有: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②反应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
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 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7. 下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能用该示意图表示的反应是()A .2H 2+O 2 点燃 2H 2OB .2H 2O 通电2H 2↑+O 2↑C .2CO+O 2 点燃 2CO 2D .H 2+Cl 2 点燃2HCl 8. 亚硝酸钠(NaNO 2)外观与食盐很相似,有咸味,误食易中毒。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燃烧 燃料》自我测试题.doc
第四章《燃烧 燃料》自我测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n-55 S-32 K-39 Fe-5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1、炼焦和石油分馏,是开发利用化石燃料的两项重要化工工艺,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A 、两者都属物理变化B 、两者都属化学变化C 、前者属物理变化,后者属化学变化D 、前者属化学变化,后者属物理变化2、下列过程中排放出来的气体中没有CO 2的是( )A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B 、人和动物呼吸作用C 、汽车排放尾气D 、煤和石油燃烧3、下列有关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可燃物燃烧时,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或与氧气接触B 、所有的燃烧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C 、只要是不能燃烧和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都可以灭火D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4、以下关于能源和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化学电池是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 、氢气燃烧的过程,是热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C 、氢能是理想的新型能源,它有放热多、资源丰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D 、大量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5、麦收时节,某些地方仍有就地焚烧麦秸秆的陈规陋习。
焚烧麦秸秆可能导致的后果有:①引发火灾 ②能见度降低,引起交通事故 ③诱发呼吸道疾病 ④造成部分肥力损失等。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B 、①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6、有关化学方程式2H 2+O 2====2H 2O 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B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结合成2个水分子C 、每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通过点燃生成2份质量的水D 、每4份质量 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7、在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完全正确的是( )A 、H 2O====H 2↑+O 2↑B 、S+O 2====SO 2点燃 通电 燃烧C 、H 2O 22MnO−−−→H 2O+O 2↑ D 、CaCO 3+2HCl==CaCl 2+CO 2↑+H 2O 8、我国提出的西部在开发战略计划中,有一项“西气东输”工程,其输送的气体为( )A 、COB 、CH 4C 、H 2D 、CO 29、用下列物质作燃料时,对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是( )A 、原煤B 、天然气C 、酒精D 、氢气10、4g 氢气与34g 氧气混合点燃,生成水的质量( )A 、32gB 、36gC 、38gD 、以上都不对11、下列化合物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 、NH 3B 、HFC 、H 2OD 、CH 412、一种化肥X 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猛烈撞击会产生爆炸,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X===2N 2↑+O 2↑+4H 2O ,则X 的化学式为( )A 、NH 3·H 2OB 、NH 4NO 3C 、CO(NH 2)2D 、NH 4NO 213、下列物质跟空气充分混合后点燃,一定不能发生爆炸的是( )A 、CH 4B 、COC 、面粉D 、CO 214、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燃烧,我国救援人员在灭火中作出了贡献。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燃烧燃料 单元测试
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试燃料燃烧班级姓名评价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S:32 N:14 Ca:40 Mg:24一.我来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1、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A、燃烧一定有火焰产生B、燃烧后一定有气体生成C、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一定是燃烧D、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2、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露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是A、打电话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B、关闭阀门,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严禁一切烟火C、开灯,仔细检查泄露原因D、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3、下列情况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酒精灯不慎打翻着火,用湿抹布盖灭C、电路短路起火,用水浇灭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火灾4.宇宙飞船内充满了空气,可是宇航员在舱内划着火柴后,火焰会立即熄灭,这是由于A、舱内氧气不够B、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对流C、舱内温度过低D、没有达到着火点5.下列有关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石油燃烧时冒黑烟是因为不完全燃烧B.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而污染环境C.相同质量的碳发生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一样多D.让日常生活中燃料能完全燃烧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有着积极的意义6.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是混合物,石油分馏可以得到多种产品B.我国是世界上开采石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C.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不全用于燃烧D.石油是一种能够较快再生的能源7.含硫的煤如果燃烧不完全,则排放出的有毒气体是A.SO2B.CO C.CO和CO2D.SO2和CO8.下列场所应贴等消防标志的是:①煤矿②油库③面粉厂④煤气站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9.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而且还有部分镁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镁(Mg3N2),由此可推知,12g镁在空气中燃烧后所得产物的质量为A.等于20 g B.小于20 g C.大于20 g D.无法确定10.已知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不同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又知空气中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时点燃就会发生爆炸,下面列出了氢气混入空气时所占的不同体积分数,按理论计算最猛烈的可能是(提示:氢气与氧气完全反应时爆炸最剧烈)A.氢气占10% B、氢气占29% C、氢气占50% D、氢气占70%二.我来填空(34分)1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灼热的碳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一种具有可燃性的单质气体;(2)铝在空气中,其表面生成一层细密的氧化膜(Al2O3);(3)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
专题四燃料和燃烧测试题
启蒙民族中学九年级化学《专题四燃料和燃烧》测试题(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80分)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石墨导电B.金刚石切割金属C.用铅笔写字D.用焦炭冶炼2. 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A.二氧化硫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C. 硫和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3、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B.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4、据报导,某地发生火灾,有三名小孩生还。
这三名小孩采取的措施是:一边用湿毛巾捂住嘴,一边低姿势前行。
他们在逃生时主要利用了()A.湿毛巾可以供给水分B、低姿势前行是因为地面附近气压低C、湿毛巾能吸收二氧化碳D.热空气密度小会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气体相对较少5、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A.同种元素组成,但原子排列不同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C.都是碳元素组成 D.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同6、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使混合气体通过()A.石灰水B. 灼热的碳层C.点燃D. 灼热的氧化铜7、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下列方法正确的是()A. 将混合气体点燃B. 通入炽热的氧化铜中C. 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D.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8、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
A. ①③④⑤⑥B. ①②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④9、试管中盛有黑色粉末,将其加强热,粉末变为红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可能是()A.木炭粉B.四氧化三铁C.氧化铜D.木炭粉和氧化铜10、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要求装好仪器;②向漏斗中注入盐酸;③向反应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收集生成的气体。
第四单元燃料和燃烧测试题
第四单元燃料和燃烧测试题C —12 N —14 O —16 Cl —35.5一、选择题(3分×20=60分)⒈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 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C 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D 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⒉烧柴禾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A 木柴是易燃物B 温度易达到着火点C 散热的速率快D 使柴禾和空气充分接触 ⒊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A 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B 纸比煤的着火点高C 纸比煤的着火点低D 纸比煤的密度小⒋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图中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
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B 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C .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D 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⒌火灾自救是基本的生存技能,下列火灾自救的方法错误的是A 躲在桌子下B 尽快报警求救C 用湿毛巾捂嘴D 使用灭火器灭火⒍炒菜时,不慎油锅起火,最好采取的措施是A 向锅里泼水B 盖上锅盖,关闭煤气或将锅端离火源C 用灭火器灭火D 把油泼掉 ⒎下列做法符合科学常识的是A 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后,换用了更粗的保险丝B 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C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石油液化气是否泄漏D 油罐车的尾部装有一条拖在地面上的铁链 ⒏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否则容易中毒,造成人中毒的气体是A 甲烷B 氮气C 二氧化碳D 一氧化碳⒐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A 10g 冰受热融化成10g 水B 参加反应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C 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D 化学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⒑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A.①④B.①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⒒某物质在干燥的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
初中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及答案
第四单元 燃烧与燃料一、选择题1.(大庆)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
现取3 .2 g 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 了4. 4 g C02和3.6 g H 20,则该有机物中 ( A )A .一定含有C 、H 、O 三种元素B 只含有C 、H 两种元素,不含O 元素C 一定含有C 、H 两种元素,可能含O 元素D 一定含有C 、0两种元素,可能含H 元素(无锡市)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D )2.(嘉兴)如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下列四个化学方程式中,同时符合这四位同学所描述的是(C )3.(无锡)有一首赞美某种气体的诗,其中的几句是:“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景;她驱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她奋不顾身扑向烈火;她带给大地勃勃生机……。
”这首诗所赞美的气体是( C )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甲烷4.(苏州)关于一氧化碳燃烧(2CO+O 2 2CO 2)说法正确的是( D )A .反应过程中吸收大量的B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C .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lD .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表示为ν (CO):ν (O 2) =2:15.(06四川眉山)10月12日,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航天飞船是用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的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 2NH 4ClO 4 = N 2↑+ 4H 2O + X + 2O 2↑,则X 的化学式为( C )A 、HClB 、ClO 2C 、Cl 2D 、HclO6.(06南和)区分02、H 2、C02三种气体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D )A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B .将气体通过红热的铜网C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7.(韶关)右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图中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示表示的 化学反应是 ( C )8.(06泰州)人吸入空气,排出CO 2等气体。
沪教版(上海)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4章《燃料及其燃烧》检测题(含答案)
《燃料及其燃烧》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B.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C.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D.蜡烛火焰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火焰周围的空气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C.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可以保护内层的铁不易锈蚀3.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碳具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B.氧气具有可燃性,用于火箭发射C.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用于食品防腐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制成各种灯具4.人们在阳光照射的树林里,会感到空气特别的清新,其原因就是树林里有极少部分的氧气被转化成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的臭氧(O3).下列关于臭氧和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属于氧化物 B.它们都是由氧元素组成C.它们同属于一种物质 D.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5.3g木炭和6g氧气放于密闭容器中点燃,恰好完全反应,产物可能是A.CO B.CO2C.CO和CO2D.无法确定6.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C60、木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B.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材料D.木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能力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B.二氧化碳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C.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D.“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移出,再停止加热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C.图书档案起火宜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属缓慢氧化B.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C.石油中含有多种元素D.氢气点燃前需要检验纯度10.如图所示,实验室模拟粉尘爆炸试验.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下列干燥的粉末,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肯定观察不到爆炸现象的是()A.镁粉B.面粉C.煤粉D.大理石粉11.下列常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A.石灰石和稀盐酸B.石灰石和浓盐酸C.碳酸钠和稀盐酸D.石灰石和稀硫酸1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的是()A.使用清洁能源,如天然气、乙醇汽油等 B.尽量多开私家车出行C.露天焚烧垃圾 D.大量使用化石能源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放热B.只有燃烧才会放热C.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D.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二、实验题1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九年级化学单元检测题(第四章 燃烧 燃料)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0:16 S:32 K:39 C1:35.5 N:14 Ca:40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1.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下列措施中最好的是 ( ) A .向锅内泼冷水 B .把油倒掉C .立即用锅盖盖上D .向锅内加沙土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种类 ( )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③④⑥ C .①④⑥ D .①③⑤3.“绿色化学”要求生产尽可能不产生废物,既实现“废物零排放”,下列反应类型最容易实现“绿色化学”要求的是 ( )A .复分解反应B .分解反应C .化合反应D .置换反应4.在3A+2B 2C+D 的反应中,a g 的A 和b g 的B 完全反应后,生成d g 的D ,则生成C 的质量为 ( ) A .(a+b —d)/2g B .(a+b —d)gC .(d —a —b)/2gD .(3a 一2b 一d)/2g5.为了安全贮存、使用易爆物,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这些物质的场所都要有明显的警告标志,下列不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 )6.小明从化学方程式4P+5O 2点燃=======2P 2O 5中总结的信息有: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②反应条件是点燃 ③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 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7.将20克甲、5克乙、8克丙三种纯净物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可知: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5克甲、16克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则丁物质的质量是 ( )A .12gB .9gC .4gD .17g8.学以致用,请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安全可行的是 ( )A .在加油站拨打或接听移动电话B .遇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C .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火D .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 9.钛合金是2l 世纪的重要材料,工业上制取钛的一个反应是: ( )TiCl 4+2MgTi +2MgCl 2该反应类型属于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10.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的船舱里装滿了供战马吃的草料,航行途中突然草料着火,整个战舰瞬间变为火海。
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草料舱没有氧气B .草料舱通风不好C .草料发生缓慢氧化积累了大量的热D .草料温度达到了草料的着火点 11.下到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 、B 、C 三种不同的分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 、B 、C 的化学计量数比为 ( )A .4∶1∶3B .3∶1∶2C .4∶l ∶2D .3∶l ∶312.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取之不尽的天然能源....的是: ( ) A .氢气 B .太阳能 C .天然气 D .石油13.某一纯净物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和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此可燃物一定含有硫、氢元素, 可能含氧元素B .此可燃物只含有硫、氢元素C .此可燃物一定含有硫、氢、氧元素D .此可燃物一定含有硫、氧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14.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在化学式前加化学计量数的依据是 ( ) A .各元素的种类不变 B .各物质的状态不变C .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总数相等D .各元素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15.2011年5月初,我市某县一副县长酒后驾车将受到法律追究。
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其反应原理为C 2H 5OH + 4CrO 3 + 6H 2SO 4 = 2X + 2CO 2↑+9H 2O,反应中红色的CrO 3转化为绿色的化合物X ,则X 的化学式为 ( ) A . Cr 2O 3 B . CrSO 3 C . Cr 2(SO 4)3 D . Cr 2S 316.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的反应物可能属于氧化物B .不考虑反应条件时,该图示可以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C .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D .该反应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17.配平化学方程式Fe 2O 3+C0高温======Fe+C02,在C0和C0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都应是( ) A .1 B .2 C .3 D .4 18.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 +Y ==2Z 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Z 一定是化合物B .在反应中X 、Y 、Z 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C .若X 和Y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 和N ,则Z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 .若ag X 完全反应生成bgZ ,则同时消耗(b —a )gY19.将一定质量的a 、b 、c 、d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a 和b 是反应物,d 可能是催化剂。
B .反应后a 物质的质量为4.64gC .c 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 、b 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D .若物质a 与物质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 与b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20.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高层住宅发生特大火灾,58人葬身火海,灾难震惊全国。
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
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 ) ①退到卫生间暂避 ②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④封闭房门 ⑤跳楼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⑤C .②③④⑤D .①②④⑤ 二、填空题(每空l 分,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共28分)21. 、石油、 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的三种化石燃料。
22.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
23.对于2KCl03 2KCl+3O 2↑的反应,每分解 份质量的氯酸钾,同时产 生 份质量的氧气和 份质量氯化钾。
24.TNT 是一种烈性炸药,它爆炸时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TNT+210228C02+10H 20+6N2,请根据此化学方程式回答以下问题: (1)组成TNT 的元素是 。
(2)该物质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为 。
(3)该物质各元素质量比为 。
(4)该反应的外界条件是 。
25.有人认为,选用合适的催化剂,通过化学反应可直接把水转变成汽油,从而解决能源紧缺问题。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填“同意”、“不同意” ),并简要说明理由: 。
26.小文在学习“燃烧与灭火”的内容时,做了以下实验,用两种不同方法熄灭蜡烛火焰。
(1)以上实验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实验1 , 实验2 ; (2)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灭火的实例 。
27.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
ClO 2 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成功研制出制取ClO 2 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如下:(表示氯原子, 表示钠原子, 表示氧原子) 试回答:(1)ClO 2 叫做 ,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8. 随着汽车数量的剧增,解决汽车事来的环境问题已成为汽车行业研究的一项课题。
下列图是小梅同学收集到的相关图片:(1)图8中的内容是《东南快报》的一则报道。
①报道中提到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其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福州汽车如果改用天然气作燃料,优点是。
(2)图9是2008年北京国际汽车展中我国自行研制的氢动力概念跑车图片。
①汽车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氢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但氢动力汽车目前还不能普及,原因是。
(答一点) ②为了普及氢动力汽车,科学家仍在不懈努力。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以色列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车用制氢装置,装置中制氢气的原理:硼(B)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B(OH)3]和氢气。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每个小题2分,共12分)29.铁丝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30.金属镁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扑救,因为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单质。
31.久置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的瓶壁常会有一层白色物质,解释其原因。
3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33.不使用催化剂的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34.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四、实验探究题(35题4分,30题6分,共10分)35.请设计实验证明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36.在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的探究活动中,设计了如下探究过程:[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
[确定方法]分析、查资料、实验探究。
[设计实验] 如右图:方案一:在一锥形瓶中放入石灰石,小试管中装有稀盐酸。
方案二:在另一锥形瓶中放入氢氧化钠溶液,小试管中装有稀盐酸,[实验总结]方案一结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不相等方案二结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相等[分析结果]你认为的结论正确,谈谈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
从原子的角度简要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查阅资料]查阅资料了解:历史上一些科学家们对化学反应物质质量的变化研究。
[交流讨论]谈谈你对这条科学结论的有怎样重大意义。
(不超过30个字)[归纳应用]环保部门常用I2O5,测定空气中C0的含量,化学方程式为I2O5+5CO I2+5x,根据生成x的多少来判断C0的含量,则x的化学式是五、计算题(10分)37.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克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克,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97.14克。
(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1)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