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数学教案

合集下载

18年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18年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2018年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

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第1课时观察物体【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遭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盲人摸象这个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同一头大象会

出现不同的结果呢?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二、探究体验1、活动一:观察物体找图片。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术头大象和一些照片,四位同学坐在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图像从这些图片中找出来,放到自己的面前。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合汇报。先说你坐在几号位,再说说你看到的是木头大象的哪一面,选的是哪张照片? 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片,讨论一下、这是从哪个角度拍的呢?四个同学当中谁站起来看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 请小组长把大象和照片收到抽屉里。2、活动二:根据照片,判断拍照角度。小兔子和小猴子给兔博士的家各拍了一张照片,请大家猜猜这两张照片分别是谁从哪个角度拍摄的? 学生汇报交流。3、巩固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测量

课题、厘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

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体会厘米的含义。

3、在测量、交流等活动中,激发学生参及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体会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能估计较短的物体,培养初步的估测意识,。

教学准备:双面胶,直尺、同样长的小棒一包、整根铅笔、蜡笔、新橡皮等。

课题、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并会估计物体的长度。

2、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3、在活动中体验测量及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新铅笔、米尺、数学课本、文具盒、1米多长的绳子。

课题: 认识分米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交流探索出米、分米及厘米的关系的过程。

2、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有多长。认识米及分米、分米及厘米的关系。知道1米=10分米,1米=10分米=100厘米。

3、在及同学合作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及同伴解决问题的经验。了解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参及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教具准备:米尺、尺子、线绳、电脑课件、长纸条。

课题、量一量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页。

教学目标:

1.经历选用合适的工具,选择适当的长度单位测量身体某部位或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一)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遭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盲人摸象这个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

1

事?(学生讲故事)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同一头大象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二、探究体验

1、活动一:观察物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景有时不一样)。

(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术头大象和一些照片,四位同学坐在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图像从这些图片中找出来,放到自己的面前。

(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合汇报。

先说你坐在几号位,再说说你看到的是木头大象的哪一面,选的是哪张照片?

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甚么不同呢?

(3)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片(从上面拍的),讨论一下、这是从哪个角度拍的呢?四个同学当中谁站起来看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4)请小组长把大象和照片收到抽屉里。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第一课时 平均分【新版】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第一课时 平均分【新版】

第一课时平均分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36页、37页,认识平均分。

教学提示

学生在本单元开始第一次接触除法运算,为了让学生形成平均分的概念,为后面学习表内除法打下基础,教师要结合教材中设定的“小松鼠分松果”的问题,让学生先说一说有哪些分的方法,再提出要使两只小松鼠分得同样多怎么办,充分的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组织不同形式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分析能力的锻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动手操作把10个送过从“任意分成2份”到“平均分成2份”的过程。

2. 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把一些具体物品平均分成若干份,并写出每份的结果,了解“每份同样多”是“平均分”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表象,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仪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具体操作平均分。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花片

学具准备:花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创设情境

师:(板书课题:平均分)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将认识平均分,在学习之前,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好不好?

生:好!

师:有一天,小松鼠“跳跳”来到了森林深处,看到两个巨人正吵作一团,在他们面前摆着6棵木头,他们正争吵着怎样把这些木头运回家,但是谁也不想多扛,蓝巨人说:“你分的不行,还是我来分配!”绿巨人丝毫不肯相让,它说:“你分的才不合理,还是按我说的办!”小朋友们,大家猜一猜,这两个巨人可能是怎么分的呢?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一)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是冀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有了辨别前后左右的知识基础,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白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并能辨认从不同的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要全面了解物体的特征,就需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具准备:课件、玩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请学生仔细看大屏幕,根据照片来猜猜这是谁?

出示一张学生背面照片,学生猜测。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学生正面照再猜猜,你们知道这是谁吗?你们要是看见哪个面的照片你就能猜出来呢?

从侧面我们的确很难确定,当同学们看到前面就认出来了,是这样的吗?

刚才同学们看得都特别仔细、特别认真。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2出示“盲人摸象”的情景图,让学生看图讲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二、授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个好朋友,瞧!就是这只玩具大象。小朋友们,喜欢这只玩具大象吗?它可爱吗?

小朋友想一想:你坐在玩具大象的哪一边?

请大家头不要偏,手不要动,仔细观察玩具大象,思考一个问题:仔细观察,坐在你的位置上能看见玩具大象的什么?

请一位学生站起来向全班学生说说?

结合学生发言,课件分别出示在不同面拍摄的玩具大象的照片,让学生进行描述,同时教师进行板书:

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众数教案 冀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众数教案 冀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众数教案冀教版

教学目标

- 了解什么是众数

- 能够找出一组数据的众数

- 掌握求众数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在本节课中,我们将研究如何识别和求解众数。

第一步:认识众数

1. 通过实际例子引入众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众数的意义和应用。

2. 让学生观察一组数据,并思考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是哪个数字。

第二步:找出众数

1. 引导学生观察一组数据,找出其中的众数。

2. 给予学生一些数据集,让他们自行找出众数,并进行互相之

间的交流和讨论。

3. 强调找出众数的方法,例如通过观察数据的频数表或使用直

方图来帮助确定众数。

第三步:练和巩固

1. 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找出给定数据集的众数。

2. 提供一些有挑战性的练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求解众数。

教学步骤

1. 导入:介绍众数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演示:示范如何找出一组数据的众数。

3. 实践:让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练,找出众数。

4. 深化:提供更多挑战性的练,让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的知识。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强调识别和求解众数的方

法和技巧。

教学资源和评估

- 给定的数据集

- 课堂练题

- 学生小组讨论和互动

- 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教学扩展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众数的概念,可以让他们进行一些实际的调查和统计工作。比如让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食物,并统计出最受欢迎的食物作为众数。

注意事项

- 确保学生已经掌握了数的读写和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

- 着重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 引导学生合作和互动,鼓励他们相互讨论和交流。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长度单位:学习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理解长度单位的意义,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习100以内整数的加法和减法,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 角的初步认识: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4. 表内乘法(一):学习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5. 观察物体: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6. 表内乘法(二):继续学习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7. 统计: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整理、收集和表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初步统计意识。

以上是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篇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篇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篇

优秀的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教案的撰写切忌抄袭和照搬,需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无忧文档我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在辨认方向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会辨认平面示意图,并根据平面示意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教材设计的活动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为学生提供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因此,我在教学中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增加学生探索、体验的机会,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厂办子弟小学,班上的47名学生中大部分是本厂子弟。班上的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遇到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敢于尝试解决,思维比较活跃。由于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东、南、西、北这四个基本方向,因此对于本课的学习是有一定知识基础的。

?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教室里

(一)折一折

(设计意图通过折方向板的活动,唤起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复习已学过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 折方向板

同学们都喜欢折纸游戏,这节课一开始,我们就一起折一个方向板。请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先对折一下,再对折一下,然后打开,中间就有一个十字形的折痕,这就是一个方向板了。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方向。(东、南、西、北)请把这些方向写在方向板上。这个方向板我们就做好了。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观察物体”部分是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是在直观认识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让学生从物体的前后、左右、上面等不同位置观察物体,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让学生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教材编排有以下特点:

(一)重视学生体验的过程。

教材由“盲人摸象”的故事展开教学,让学生了解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然后通过观察木头大象、拍照片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在不同位置对同一物体进行观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并体会不同结果和不同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了便于学生区分,教材将每个位置都用观察者的名字标出来,用学生所在的位置代替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等方位词,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因为“前、后、左、右”这些方位词都是相对而言,描述起来容易出现分歧。

(二)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转化,发展空间观念。

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球等几何体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转化,有意识的让学生从前面、侧面、上面观察几何体,初步渗透“三视图”思想,发展空间意识和观念。

本单元内容离不开生活实际经验,学生能充分的发掘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提高空间想象能力,为以后创造性的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

2. 学会要认识物体的全貌应从多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理解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认识0

第一课了解数字0

教学目标

1. 认识数字0;

2. 熟悉数字0的书写;

3. 理解0在数学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认识和书写数字0。

教学难点

理解0在数学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0卡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重复声音或跳绳次数等方式引入数字0);

2. 出示0卡片,让学生默读、认读数字;

3. 在纸板上出示数字0,让学生模仿教师的书写;

4. 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让学生理解0的含义,比如计算中0的作用;

5. 练:让学生利用卡片或黑板上的0书写,理解0在数学中的作用;

6. 拓展: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出身边出现的0。

巩固练

完成课本练题。

课后作业

背诵数字0的写法。

第二课数字0的应用

教学目标

1. 研究认识0在数字中的使用方法;

2. 理解0的作用,能够熟练使用0。

教学重点

研究认识0在数字中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0在数字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黑板、粉笔、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以0出现在数字中的多种情况做引入;

2. 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阅读;

3. 利用黑板上数字的书写,让学生理解0在数字中的作用;

4. 练:让学生通过计算0在数字中的值;

5. 拓展:让学生自己选用数字卡片制作一个多种数字的计算表,并计算表中每个数字的值。

巩固练

完成课本练题。

课后作业

复习数字0在数中的作用及使用。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课时安排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课时安排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1、班级情况分析

二年级共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其中,优生占,中等生占,差生占。这些学生活泼好动,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教育,他们懂得了怎样团结同学,尊重老师,热爱劳动和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本学期要针对优生、中等生和困难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优等生的优势,使他们更上一层楼。同时做好困难生的辅导转化工作,使他们尽快成为优等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第二单元加减混合运算

1、使学生掌握在算式里有加(减)法的运算顺序。

2、加强训练,使学生牢固记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其他数学知识。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么得来的。熟记1-5的乘法口诀。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四单元角的认识

1、结合生活情景几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初步学用尺画角。

3、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并能辨别各种角。

第五单元表内除法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3、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六单元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按照要求分类整理。

202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冀教版文案

202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冀教版文案

202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冀教版文案

202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冀教版文案1

一、教学内容:P75~76

二、教学目标:

1、巩固连及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计算,提高正确率和速度。

2、引导学生运用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灵活性。

3、引导学生运用连加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完成连加练习

(二)指导练习

1、完成P75第1题

独立计算,集体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2、指导学生完成P75练习题2

(1)第1小题可能用下面两种估算方法,尽管得数有所差别,但都应视为正确做法。

(2)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计出结果说明。

(3)先估算再口答。

3、完成练习题3

4、完成练习题4

5、完成练习题5

(三)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样的方法

在计算过程中明白估算的重要性

(四)作业:

课本P76中的小调查(以小组为单位)

202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冀教版文案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事物有规律的排列,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欣赏美的意识。

3、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循环排列的规律。

【教学难点】例1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地板图的画,电脑课件,白纸、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小东家做客,你们想去吗那我们快点出发吧

(1)引入

大家看,一路上春光明媚,蓝蓝的天上漂着朵朵白云,地上绿草青青多美呀!连路旁的电线杆的颜色也是这么的漂亮,你们发现这些电线杆的颜色有什么特点呢

【上海市】冀教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数学教案

【上海市】冀教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第1课时观察生活中的场景和物体

学习目标:

1、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根据具体事物和图片判断观察角度的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根据具体的事物、图片和照片,直观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的事物、图片和照片,直观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创设请境,导入新课

出示“盲人摸象”情境图

师:你们以前有没有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呢?谁来给大家讲一讲生:……

师:四个盲人摸得是同一只大象,为什么他们对摸到的部分感受不一样呢?

师:老师这有一个盒子,请3名同学站在不同方位上观察物品,并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

师生总结出:观察物体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板书:观察物体)

二、组织活动,引导观察

出示四个同伴观察木头大象的情景图

师:丫丫看到的大象是哪个部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丫丫看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师:其他三位同学看到的大象是哪个部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师:请4名学生在不同的方位上观察这个带把的水杯,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水杯的样子。

师:下面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三、巩固练习出示拍照图

师:说一说小猴、小兔分别在什么位置给小房子拍照,并说一说它们能拍到房子的什么部分。

师:(出示两幅照片)让学生判断两幅照片分别是谁照的,并说出理由。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表内乘法和除法(二)7.2.3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表内乘法和除法(二)7.2.3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76页、77页,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提示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乘法口诀,以及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通过呈现“插花”的情境,交换条件和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除法的含义和用法,知道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道除法算式。教学时,教师应充分的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探索,自主的解决问题,并组织多种形式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思维模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能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过程,掌握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用9的长发口诀求商,体会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应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

学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趣味复习,导入新课

1. “异口同声”对口令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好不好?我们请几名小朋友上台来,两个小朋友一组,每人写一个一位数的卡片,同时展现给对方看,然后迅速地说出对方数字和自己数字组成的乘法口诀,看哪一组出错最少?

(指名几组学生上台,做对口令的游戏)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和你的同桌也做一做这个游戏吧!

(同桌活动)

2. 师:小朋友们玩得很开心,同时也复习了我们学习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往往积极性不够高,通过游戏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进一步加强对倍的认识。

2、能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实物投影仪,乒乓球、羽毛球若干,卡片。

学具:小三角形纸片、小圆片、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二(1)班小朋友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请看屏幕:(实物投影仪出示例3图)

教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一小组和二小组一共植树多少棵。

教师: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能)真行!

学生:

学生:第二小组植树的棵数是第一小组的几倍。

教师:说得真棒!谁能解答吗。

学生:用14÷7=2。

教师:这是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二、自主探索

屏幕出示:第三个小组植了多少棵树。

教师:你能解答吗、请小朋友以4人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时可以借助你的学具,代替树苗。

学生活动,教师在教室巡回检查、指导。学生可能用学具来摆:先摆7根小棒,再以7根小棒为1份,摆3份来表示第三个小组植树棵树。也可以用画竖线的方式来表示:7根、7根、7根;也可能凭借前面对“倍”的理解直接说出“第三组植树棵数是3个7棵那么多。”

教师: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都用自己的办法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理解了这幅图的意思,谁愿意代表你们小组向同学汇报你们讨论的结果。

学生1:我们小组是这样讨论的,先在一个圈里画7根竖线代表7棵树苗,再在右边一个更大的圆圈画3个7根竖线,因为3个7是21,所以第三小组植了21棵。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测量

测量单元,数学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1—3页

第二课时:4—5页,

第三课时:6页,

第4课时:7页“量一量实践活动”。

测量这一单元,主要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了解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在测量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习惯,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测量问题的体验,体会测量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体会厘米的含义,会用厘米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

3、在测量、交流活动中,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培养学生初步的测量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

体会厘米的含义,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品的长度。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认识长度单位“米”。

2、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能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3、进一步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感。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米”。能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探索厘米、米、分米之间关系的过程。

2、知道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3、在于同学合作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与同伴解决问题的经验。了解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参加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第1课时观察生活中的场景和物体

学习目标:

1、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根据具体事物和图片判断观察角度的

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能根据具体的事物、图片和照片,直观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

简单物体。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的事物、图片和照片,直观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创设请境,导入新课

出示“盲人摸象”情境图

师:你们以前有没有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呢?谁来给大家讲一讲生:……

师:四个盲人摸得是同一只大象,为什么他们对摸到的部分感受不一样呢?

师:老师这有一个盒子,请3名同学站在不同方位上观察物品,并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

师生总结出:观察物体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板书:观察物体)

只供学习与交流.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二、组织活动,引导观察

出示四个同伴观察木头大象的情景图

师:丫丫看到的大象是哪个部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丫丫看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师:其他三位同学看到的大象是哪个部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师:请4名学生在不同的方位上观察这个带把的水杯,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水杯的样子。

师:下面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三、巩固练习出示拍照图

师:说一说小猴、小兔分别在什么位置给小房子拍照,并说一说它们能拍到房子的什么部分。

师:(出示两幅照片)让学生判断两幅照片分别是谁照的,并说出理由。

练一练2题

师:汽车侧面的侧面指的是哪?

师:物体的左面和右面观察统称为侧面观察。

作业设计:练一练1、3

板书设计:

观察生活中的场景和物体

观察物体:位置不同,看到的情形不同。

第2课时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

只供学习与交流.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学习目标:

1.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等立体实物的过程。

2.能够辨认从前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立体实物所看到的平面图形。

3.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数学活动中,感受立体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观察、辨认从前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的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观察球时,所看到的平面图形是一个圆。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准备出示长方体饼干盒,变换不同的角度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观察到的图形,并解释前面、侧面、上面等术语。

(师:请仔细观察我手中的饼干盒,从前面/侧面/上面你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和图形?)

2、出示教材中丫丫、红红和亮亮观察饼干盒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三个小朋友的观察角度以及看到的图形会是什么样子的。

(师:请你试着说一说丫丫、红红和亮亮是分别从哪个角度来观察的,他们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样的?)

3、出示三幅平面图,让学生判断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师:说一说这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二、观察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长方体模型和三个平面图形,提出大头蛙的问题。

(师:观察长方体,说一说下面三个图形分别是从长方体的哪个方向

只供学习与交流.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看到的。)

3、想一想:和它们对着的三个面各是什么样的?

4、出示正方体图片,让学生试着猜一猜从它的前面、侧面和上面观察,会看到什么图形。

(师:想象一下,从正方体的前面/侧面/上面观察,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5、出示正方体,让学生实际观察正方体,看看和自己的猜想一样不一样。

(师:请仔细观察这个正方体,看看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结果和你想的一样吗?)

6、出示球形,让学生猜想从各个角度观察会看到什么图形。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长方体和正方体,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球,又会看到什么图形呢?)

7、让学生观察球形,验证猜想,得出不管从什么角度观察球,看到的都是同样大的圆形的结论。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上台展示。

练一练第3题:小组讨论,找出“对着的面”,然后动手操作,通过实践验证结论。

板书设计:

只供学习与交流.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

正面正

上面上面

长方体不一样正方体一样

侧面侧面

球:正面、上面、侧面都一样。

第二单元加加混合运算

第1课时连加运算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计算方法的过程。

2、了解连加计算的顺序,会用自己的方法灵活计算和在100以内数的连加。

3、感受算法的多样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连加计算的顺序,会用自己的方法灵活计算和在100以内数的连加。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只供学习与交流.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呈现书中的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是什么场景。

向学生们讲述我国历年参加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情况。

二、知识新授

1.出示我国第27届至29届奥运会上的奖牌获得情况

从表中你得到那些数学信息?

2、那谁来给大家说说“合计”的意思?

3、第29届奥运会我国一共获得多少块奖牌?

4、谁来说说这个式子你怎样计算?

生1:我是口算的方法,先算50+20+20=90,然后算

1+1+8=10,90+10=100

生2:先算51+21=72,再算72+28=100

生3:用竖式计算

对学生的两个竖式要给予肯定,然后重点讲解连加的竖式计算过程。(首先,我们先写第一个加数51,再写第二个加数21,接下来写第三个加数28,要相同数位对齐,那么加号写在哪呢?对,写在28前面,用横线将三个加数都托起来。按照我们上学期学过的竖式计算方法,比算加法,从各位加起,先算个位上1+1+8=10,个位满十向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