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歌鉴赏思想情感题 课时作业(重点高中适用)
2023新教材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十三) 古代诗歌鉴赏(含答案)
课时作业(十三)古代诗歌鉴赏精准对练一思想内容、观点态度专练1.[思想内容]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风雨中诵潘邠老诗韩淲①满城风雨近重阳②,独上吴山看大江。
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
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注】①韩淲(1160—1224),江西上饶人,南宋诗人,从仕不久即归隐。
本诗写于庆元四年(1198)秋。
②满城风雨近重阳:原为江西派诗人潘邠老的名句。
诗歌颔联传达出诗人的“壮心”,而诗歌的颈联又写出了诗人的“断肠”,这两种情感是不是矛盾的呢?请联系诗歌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2.[思想内容]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乡子周邦彦晨色动妆楼。
短烛荧荧悄未收。
自在开帘风不定,飕飕。
池面冰澌趁水流。
早起怯梳头。
欲绾云鬟又却休。
不会沉吟思底事,凝眸。
两点春山满镜愁。
词的下阕前两句表现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答:3.[观点态度]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岁暮归南山①孟浩然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①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年已40岁的孟浩然在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于好友王维住处所作。
②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为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之处,后亦用作朝廷的别称。
③青阳:指春天。
诗人在两首诗中都含蓄地表达了对待出仕的态度,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态度是否相同。
答:4.[观点态度]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郑协①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
②芊芊:草木茂盛。
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5.[思想内容]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高中复习必备:(诗歌鉴赏):思想感情理解、领悟题【含答案】
思想感情理解、领悟题——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构建起解答古诗情感题的知识背景一、掌握理解、领悟诗歌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品关键词语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除要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如看标题、理层次、联作者、借注释、论人世、知题材等)外,最重要的莫过于抓住诗中能或隐或显地体现诗歌情感的关键词语并加以仔细品味了。
从传达诗歌情感、主旨的程度上看,关键词有显性与隐性之说。
显性关键词是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如包含“愁”“怨”“愤”“恨”“忧”“凄”“喜”“乐”“思”“怜”“泪”“闲”“怆”“怅”等字眼的词语,这些词语多为动词或形容词,表意功能明显,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这种语言叫“情语”,是需要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关注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情语”有时藏在“景语”等其他语言之中。
隐性关键词在传达情感、意图时较为含蓄、间接,但至关重要。
描摹景、物、事、人等要素的词语一般是隐性关键词,它们虽然不是诗眼,但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语言叫“景物语”。
另有一些典故语,需要挖掘典故之本义,探寻作者之用意;含有表达技巧的语言(如拟人、比喻、双关、反语、借代等),需要还原其基本义。
还有一些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惟”“空”“又”等,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隐性关键词。
弄清上述隐性关键词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就如同拨开疑云迷雾,能让真相充分显露。
边练边悟1找出下列诗句中的“情语”。
(1)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愁)(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独)(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冷、凉(暗含冷寂)](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孤、独(暗含孤傲)]边练边悟2探寻下面画线诗句的隐性关键词,并依此分析该处蕴涵的感情。
①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情感题专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情感题专练(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辛弃疾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
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
好都把轩窗临水开。
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注】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 年),辛弃疾时年四十二岁,在江西路安抚使任上,他选中了上饶的带湖一带,修建了新居,取名为“稼轩”,并自号为“稼轩居士”。
甚:为什么。
云山:田园。
衣冠人:上层或高贵的人物。
抵死:终究,毕竟。
14.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上片前三句照应了题目,并假设即将友好相伴的猿鹤埋怨词人仕而不归。
B. 词的上片末尾三句以惊弦、骇浪喻指了词人所处的宦途险恶、风波迭起的环境。
C. 词的下片主要表现词人对未来的设想,畅想了迁入新居后展开的经营和规划。
D. 词中巧妙运用比拟的手法,借用猿鹤与词人的对话代为抒发情志,妙趣横生。
15. 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合全词简要说明。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捣衣杜甫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
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第六句“深”字一语双关,既写戍地遥远,又写思念之深。
B.丈夫久戍未归,岁近寒月,夫妻长别,这些都是思妇捣衣之因。
C.捣衣十分辛苦,思妇用尽全身力气干活,以致产生厌倦怠惰之心。
D.诗人代为捣衣思妇言情,含蓄地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15. 古人评说:尾句“音”字会一诗之意。
请结合全诗,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4 - 15题。
郡斋明•李攀龙金虎署中谁大名,我今出守邢州城。
折腰差自强人意,白眼那堪无宦情。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思想情感类》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思想情感类》练习及答案(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安定城楼(唐)李商隐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①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②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③竟未休。
【注释】①王粲:东汉末年人,建安七子之一。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载: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但并不得志。
他曾于春日作《登楼赋》,其中有句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②回:挽回、扭转。
③鹓雏:鹓雏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像凤凰的鸟。
《庄子·秋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本诗极具李商隐诗歌“使典用事以抒情言志”的特色,使用了多个典故,盘郁顿挫,表达了丰富而深厚的思想感情。
B.首联点题,上句以夸张之笔极写安定城楼高拔且连续绵延的气势,下句则描绘了一幅绿树与洲渚接连一片的阔大之景,乃登楼之所见。
C.颔联用典,既有人生失意之悲,更通过“王粲春来更远游”一句表达自己振作精神、重整旗鼓之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D.颈联情感又一跳转,由颔联的激昂转入低沉,诗人想象自己一生无为,只能在白发苍苍的晚年泛舟湖上,渺如沧海一粟。
E.尾联用庄子寓言之典,把朝廷的禄位比作腐臭的老鼠,用鹓雏,也就是以凤凰自比,这是诗人立身处世的极其鲜明、有力的表白。
2.通读全诗,说说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试简述之。
(6分)答案1、CD【解析】C项“王粲春来更远游”一句主要还是诗人的身世自况,以寄人篱下的王粲自比,情感没有那么积极。
D项意思表述全然相反。
颈联是说自己总想着年老时归隐江湖,但必须等到把治理国家的事业完成,功成名就之后才行,情感比较积极。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专项练习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专项练习一、常见思想情感总结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怡乐、黑暗官场之苦闷、离别思念之愁绪、贬官谪居之悲恨、韶光易逝之感慨。
二、诗歌情感鉴赏口诀:1.从题目认识对象2.从字面读出感觉3.从注释破解难点4.从作者了解背景5.从原作找到根据6.从题干得到启示7.从首联找到特点8.从尾句参透主旨9.从景物把握情感10.从意境洞察心胸三、思想感情的四种考查方式:1.概括。
考查途径:①理解诗歌特定语句的含意;②根据诗歌主要内容,简要概括其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复杂的)思想感情;③总结、归纳诗歌的主旨。
概括思想情感为考查重点。
2.分析。
分析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
3.评价。
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或局限性。
4. 启示。
对诗歌阐释道理的认识及受到的启示。
常用提问方式: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诗中阐明一个……道理,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诗中,作者认为……,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四、针对性练习(一)概括情感型。
此类出题方式简单明了,没有审题障碍,是中规中矩的出题方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使府寓怀二首(其一)薛能①一想流年百事惊,已抛渔父戴尘缨。
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
道困古来应有分,诗传身后亦何荣。
谁怜合负清朝力,独把风骚破郑声②。
【注】①薛能,晚唐诗人。
②郑声,《论语·卫灵公》:“郑声淫。
”这里代指当时文坛的俗艳之风。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题目交代了诗人写作的时间及缘由,“寓怀”直接点明本诗以抒怀为主。
B.首联借用渔父的典故,反其意而用之,表明自己抛弃隐士生活,步入尘世。
C.颔联运用叠词,对仗工整,语言直白而生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复杂慨叹。
高考语文热点第2讲 古诗歌鉴赏思想情感题 课时作业(重点高中适用)
——“古诗歌鉴赏思想情感题”配套检测重点高中适用作业题组一全员必做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11分)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这首诗抓住从薄暮到深夜的特征,描绘了一幅“山间初夜图”:夕阳西下、群壑蒙烟、松际月出、风吹清泉、樵人欲归、烟鸟栖定。
B.“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写诗人见松月而觉夜凉,听清泉而感山幽,细致地传达出日暮山间听泉时的激动心情,很有韵味。
C.“孤琴候萝径”写诗人独抱古琴,孤零零地伫立在洒满月色、长满藤萝的小径,痴痴期盼友人丁大的到来,期待知音之象栩栩如生。
D.诗人运用视觉、感觉、听觉等写景,笔意在若有若无间挥洒自如,点染空灵,将暮后山中景色勾勒得极具特色,并寓情于景。
E.从表面上看,前六句只是写景,只有结尾两句才写候友,其实不然,诗人一开始就在写候友,只是诗人暗藏在景物中没有露面罢了。
解析:选AB A项,“樵人欲归”分析不当,“归欲尽”的意思是差不多走尽了。
B 项,“激动心情”分析不当。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表现了将要见到友人的惬意。
★(2)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抒情主人公具有怎样的心态?(6分)答:解析:诗题中的“待丁大不至”限定了诗作的感情范围,前三联的环境描写酝酿了感情基础,“孤琴候萝径”集中展现了诗人的感情所向。
参考答案:抒发了对丁大归宿的期盼之意和对丁大的挂念与信任之情。
抒情主人公不心焦,不抱怨,表现出异常平静的心态。
[诗歌鉴赏]此诗写在山间夜宿,期待友人不至。
前六句尽写夜色:夕阳西下,万壑蒙烟,凉生松月,清听风泉,樵人归尽,暮鸟栖定;后两句写期待故人来宿而未至,于是抱琴等待。
全诗不仅表现出山中从薄暮到深夜的时令特征,而且融合着诗人期盼知音的心情,境界清新幽静,语言委婉含蓄。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备考:思想感情试题 专题训练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备考:思想感情试题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女【唐】唐彦谦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注】唐彦谦,唐末诗人。
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紧掠夺,把征收夏税的时间提前到阴历二月。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蚕之细小、桑芽之嫩的特点。
B.颈联通过对比,写出因倒春寒,今年的桑叶长势堪优,暗示了收成可能不好。
C.诗人刻画采桑女,把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使采桑女形象感人至深。
D.尾联一个“愁”,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下层人民的同情。
15.颔联写采桑女“手挽长条泪如雨”,采桑女为何“泪如雨”?诗人想要反映什么样的社会问题?【答案】14.D15.原因:①蚕细如蚁,尚未初眠;②倒春寒使得桑树叶生长延迟;③丝茧收成难卜,里胥提前上门催征。
社会问题:通过描写勤劳善良的采桑女子在苛捐杂税的压榨下所遭到的痛苦,深刻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D.“诗人直抒胸臆”说法有误。
尾联中这个“愁”指的是采桑女的愁,不是诗人自己的愁。
故选D。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在诗的颔联写到采桑女“手挽长条泪如雨”,采桑女之所以“泪如雨”的原因在上下文中都有交代。
诗的首联和颈联“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说明因为倒春寒天气较平时寒冷,此时的春蚕还很小,如同蚂蚁般细小,而且还没有初眠;而桑叶也只是青鸦嘴那样刚刚发芽,远没有到采摘喂蚕的时候。
但此时“门外催里胥”,税吏已经开始收税,丝茧收成难卜,如此情况,让勤劳善良的采桑女子感到痛苦,伤心之下就“泪如雨”。
作者对勤劳善良的采桑女子在苛捐杂税的压榨下所感受的痛苦的描写,写出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根据注释中“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紧掠夺,把征收夏税的时间提前到阴历二月”的内容可知,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真相,表达对农民阶层的同情和对统治阶级的谴责。
课时作业9:理解、领悟古诗的思想感情
考点精练四理解、领悟古诗的思想感情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八声甘州·灵岩①陪庾幕诸公游吴文英②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
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
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
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
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
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注①灵岩:此有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遗址。
②吴文英:四明(今宁波)人,处南宋偏安时代,身为幕僚门客。
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答: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九日置酒宋祁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
邀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中间两联描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潞府客亭寄崔凤童①王昌龄萧条郡城闭,旅馆空寒烟。
秋月对愁客,山钟摇暮天。
新知偶相访,斗酒情依然②。
一宿阻长会,清风徒满川。
注①潞府:潞州府,治所在今山西长治。
客亭:旅馆。
崔凤童:作者新结识的友人。
②依然:形容思念依恋。
本诗表达的情感较为复杂,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无题李商隐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①生涯原是梦,小姑②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③。
注①神女:宋玉《神女赋》中的巫山神女。
②小姑:古乐府《神弦歌·青溪小姑曲》有“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③清狂:犹今所谓痴情。
诗的尾联表达了主人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何作用?答: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离京口作苏轼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
孤城回望苍烟合。
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
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完整word)高考诗词鉴赏思想情感专项10题练习
高考诗词鉴赏思想情感专项10题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周邦彦①秋阴时作渐向暝。
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
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水仙子•夜雨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1)这支曲子的题目是“夜雨”,全曲却没有一个“雨”字,作者是如何写“雨”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落灯花,棋未收”两句就刻画人物形象来看属于怎样的描写方法,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情?(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题目。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思想感情类+诗歌鉴赏专项练习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思想感情类思想感情类(一)设问方式1、这首诗词的某句(某联、某片、某细节、某典故、某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局部考查)2、这首诗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整体考查)(二)分析思路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1)看注解(作者、背景、词解);(2)抓意象、意境;(3)抓诗眼、关键词;(4)懂典故;(5)懂手法。
【思想情感分类1】1、咏史怀古诗:(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
(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
(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5)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
2、边塞征战诗:(1)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报效国家的激情,或保家卫国的决心。
(2)表达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妻子的离恨。
(3)表现塞外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或连年征战的残酷。
(4)表现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
(5)表现报国无门的怨愤,或归家无望的哀痛。
(6)表现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
3、山水田园诗:(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2)表现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4、思乡怀远诗:(1)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
5、赠友送别诗:(1)抒写离愁别恨或别后的孤独寂寞。
(2)借以一吐胸中块垒或表明心志。
(3)表达劝勉、鼓励、安慰之意。
6、思妇闺情诗:(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2)表达对兵役和战争残酷的怨恨。
(3)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
(4)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7、托物言志诗:(1)感慨兴衰。
(2)寄托哀思。
(3)托古讽今。
8、谈禅说理诗:表达某种禅趣或哲理。
高考语文:课时作业 诗歌思想情感题目2
品味诗歌思想情感1.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导学号:35900078】古风(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晖: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E.最后两句用典“归去来”,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剑歌”,指孟尝君食客冯谖因未被重用曾弹剑而歌意欲离去之事。
但此处作者却准备仗剑而行,勇敢地去面对困难,故与此典故情形相反。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水调歌头①黄庭坚瑶草②一何碧,春入武陵溪③。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祇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④。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歌鉴赏思想情感题”配套检测重点高中适用作业题组一全员必做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11分)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这首诗抓住从薄暮到深夜的特征,描绘了一幅“山间初夜图”:夕阳西下、群壑蒙烟、松际月出、风吹清泉、樵人欲归、烟鸟栖定。
B.“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写诗人见松月而觉夜凉,听清泉而感山幽,细致地传达出日暮山间听泉时的激动心情,很有韵味。
C.“孤琴候萝径”写诗人独抱古琴,孤零零地伫立在洒满月色、长满藤萝的小径,痴痴期盼友人丁大的到来,期待知音之象栩栩如生。
D.诗人运用视觉、感觉、听觉等写景,笔意在若有若无间挥洒自如,点染空灵,将暮后山中景色勾勒得极具特色,并寓情于景。
E.从表面上看,前六句只是写景,只有结尾两句才写候友,其实不然,诗人一开始就在写候友,只是诗人暗藏在景物中没有露面罢了。
解析:选AB A项,“樵人欲归”分析不当,“归欲尽”的意思是差不多走尽了。
B 项,“激动心情”分析不当。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表现了将要见到友人的惬意。
★(2)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抒情主人公具有怎样的心态?(6分)答:解析:诗题中的“待丁大不至”限定了诗作的感情范围,前三联的环境描写酝酿了感情基础,“孤琴候萝径”集中展现了诗人的感情所向。
参考答案:抒发了对丁大归宿的期盼之意和对丁大的挂念与信任之情。
抒情主人公不心焦,不抱怨,表现出异常平静的心态。
[诗歌鉴赏]此诗写在山间夜宿,期待友人不至。
前六句尽写夜色:夕阳西下,万壑蒙烟,凉生松月,清听风泉,樵人归尽,暮鸟栖定;后两句写期待故人来宿而未至,于是抱琴等待。
全诗不仅表现出山中从薄暮到深夜的时令特征,而且融合着诗人期盼知音的心情,境界清新幽静,语言委婉含蓄。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11分)秋晚登城北门①陆游幅巾②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③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注]①城北门:成都城北门。
②幅巾:当时读书人闲居时的一种装束。
③杜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
诗中用杜陵借指长安,暗喻故都汴京。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句“幅巾藜杖北城头”描绘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不但紧扣了诗题,而且写出了诗人当时闲散的生活和日趋衰颓的状况。
B.颔联抓住“一点烽”和“两行雁”这两个物象抚今追昔,在远观与俯视中想到岁月空逝,大宋兴复无期,不觉愁绪万千,涌上心头。
C.“杜陵秋”明指长安,暗指宋朝故都汴京,它寄寓着诗人对已逝美好生活的深情留恋。
D.颈联的“山河”代表国家,“身世”指所处的时代,诗人登城“搔首”“倚楼”不禁考问,谁是兴国的英雄?谁是扭转乾坤的豪杰?E.尾联“横槊赋诗”借指诗人“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戎马生涯,而现在这些已成往事,“非复昔”三字包含着大势已去的无比感慨。
解析:选BC B项,“俯视”分析不当,“两行雁”是空中的物象,应为仰视。
C项,“对已逝美好生活的深情留恋”分析不当,应为对故都沦陷的无比忧虑。
★(2)诗人的“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6分)答:参考答案:①因登临而起的悲秋之情。
诗人登上北城门楼,深秋时节,西风劲吹,寒气袭人,眼前萧条凄凉的景象使诗人愁绪满怀。
②山河沦陷、忧国伤时的叹惋。
颔联和颈联抒发了诗人对关中失地的关怀,对故都沦陷的怀念之情。
③壮志难酬的悲愤。
远望烽火,仰视雁阵,想到岁月空逝,兴复无期,而自己却报国无门,悲愁难耐。
(答对一个要点给2分。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诗歌鉴赏]这首诗主要是诗人登城所见所想,叙事与抒情的结合是这首诗最大的特色。
头两句叙出游地点、时间及感受,点明题旨。
第二联抒写自己远望烽火、仰观雁阵所兴起的失地之愁。
第三联由失地而想到国家的命运与自身的遭际。
最后一联写自己对“横槊赋诗”往事的追忆和壮志难酬的悲哀痛苦。
全诗以诗人之“愁”贯穿全篇,感情激愤,意想沉痛,爱国热情跃然纸上。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11分)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叶梦得[注]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
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
空惆怅。
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注]叶梦得(1077-1148),南宋主战派人物之一,本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作者被迫去任、隐居吴兴卞山时。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词的首句开门见山,与词题中“绝顶小亭”照应;“缥缈”二字写出了小亭立于绝顶,若隐若现的情景。
B.“笑谈独在千峰上”与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异曲同工,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情感。
C.从“独在”二字看,词人似乎是独自登上小亭,但从“笑谈”和“少年豪放”来看,一同登亭的应该还有晚辈。
D.“万里横烟浪”写词人在绝顶小亭极目所见,描绘出一幅辽远无际、苍茫宏阔的景象,意境雄浑。
E.“莫学”一句包含着词人的自嘲,意在与“少年豪放”形成对比,突出自己的老态,并与前面的“老去”相照应。
解析:选BE B项,“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情感”理解错误,该句既有登高临远的豪迈之情,也流露出世无同道(知音)的孤独之感;E项,“意在……突出自己的老态”理解错误,词人奉劝少年“莫学衰翁样”意在激励晚辈要胸襟豪迈、胸怀大志。
★(2)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6分)答:参考答案:①表现了词人年纪虽大却依然想要恢复中原的壮志。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两句中的“天涯想”就非常鲜明地表现了词人的雄心壮志。
②抒发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无奈之感。
词人空有恢复中原之志,却无人支持,被迫离职隐居,终究“空惆怅”。
③抒发了缺乏知音理解的孤寂之情。
“独”“与谁同赏”,流露出孤独失意之情。
④鼓励身边的年轻人应胸襟豪迈、胸怀大志。
词人激励年轻人应该豪放一点,“莫学衰翁样”。
(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思想情感”1分,“结合词句简要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诗歌鉴赏]首句“缥缈”,形容亭在绝顶,既高且小,从远处遥望,若隐若现,这是紧扣题目中的“绝顶小亭”来写的。
“笑谈”句,可见其豪放旷达,纵情山水,年老而不衰。
“与谁”二句倒装,一则说北方大片失地,山河破碎,不堪赏玩;二则说找不到同心同德,一起去把失地收回,重建共赏的人,因为主战派不断受到排挤和打击,朝中几已无人了。
作者“笑谈”的豪情一下转向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惆怅。
下片“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两句说自己人虽老了,情怀不变,还是以天下为己任,把国事放在心上,总在作着恢复中原那万里山河的计虑和打算。
这里以“老去情怀”反衬“天涯想”的爱国心切,矢志不渝,表现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
但是整个时局,毕竟不是个人的壮志豪情所能改变的,自觉回天无力,所以有“空惆怅”之句,一个“空”字把前面的一切想望都勾销了,又回到了无可奈何、孤独寂寞的心境,不免要表现出某些颓丧情绪。
但他又不甘如此,所以结句又劝勉随从小辈,“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说年轻人应该豪放一点,不要学习我这衰老之人的模样。
是示人,也是律己。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11分)卜算子慢柳永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
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
引疏碪、断续残阳里。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
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
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上片前三句点出当时已是深秋时节了,整个画面呈现出红和绿两种对比色,不是鲜红嫩绿,而是黯淡、憔悴的红和绿。
B.上片前三句描绘出一幅大笔渲染、充满画面感的深秋枫黄图,秋色极浓,“登临”补出了上文之秋景是他登高所见,鲜明地点出主题。
C.上片最后两句写浓重的秋声秋色深深地触动了词人的离情,从写景过渡到抒情,此刻涌上心头的愁恨是多么地浓重。
D.下片用词精练,“万重烟水”与“千里”呼应,绘出词人与伊人远隔千里,山水重重,两相怀念的情状;“望断”则表示什么也看不见了。
E.全词的艺术特点主要是衬托渲染的手法和婉转往复的情思,上片正衬,以苦景写悲怀,下片采取了总起总收、间以分述的笔法,使感情的抒发步步加深。
解析:选BD B项,“鲜明地点出”错误,应是“暗示出”。
D项,“什么也看不见了”分析错误,可以理解为极目所见,唯有山岭重叠,连绵不断。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6分)答:解析:解答时,重点抓典型的意象和情语,“楚客登临”点明自己漂泊在外的身份,正值暮秋,无限伤感。
“脉脉”三句、“雨歇”两句写两相怀念的情状。
“尽无言”句深进一层,表达作者无人可诉说的心情。
“纵写得”两句表现了作者无可奈何之情。
参考答案:①漂泊异乡的伤感。
“楚客登临”点明自己漂泊在外的身份,正值暮秋,无限伤感。
②对远人的思念。
“伤怀念远”“脉脉人千里”直接抒发了对远人的思念。
③无法传递消息的无奈。
纵然将离肠万种尽情表达出来,但无人传递书信,也是枉然。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诗歌鉴赏]上片写景,奠定了凄清的基调,烘托出抑郁怀人的氛围。
下片抒情,承接上片直接写出愁恨的缘由。
全词以真挚、浓厚的情意和流利的词笔,描写了游宦异乡的客子暮秋时节登高怀人的情事,抒发了异乡客子对伊人的深切怀念和望而不见、传书无凭的凄苦情怀。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11分)野望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
②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
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由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答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C.尾联照应题目,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就的隐忧。
D.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生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E.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抑扬跌宕。
解析:选BD B项,无批判和报国无门之意,应该是“功业未就”;D项,颔联是叙事和抒情。
★(2)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