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

合集下载

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实现全国范围内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

推进一体化教育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和挑战,需要有针对性的对策和解决方案,才能真正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困境分析:1. 教育资源不均衡由于地域发展经济水平不均,城市地区教育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教育设施、教学资源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这导致了很多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条件差,严重制约了农村学生的教育质量,形成了城乡教育不均衡的局面。

2. 学生素质差异明显由于城乡差异,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家庭背景、文化氛围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了学生素质的差异化。

农村学生普遍面临着学习资源匮乏、学习环境恶劣等问题,相比之下,城市学生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优质教育资源的熏陶,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明显优于农村学生。

3. 城乡教师待遇不平等城市地区教师的待遇和发展空间一般要高于农村地区,这导致了城市教师和农村教师之间的待遇差距明显。

这种不平等的待遇导致了农村教师队伍稳定性差,人才流失严重,直接影响了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

4. 教育投入不足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相较于城市地区明显不足,教育设施建设、师资培训、教学资源采购等方面存在明显的投入缺口。

这导致了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整体水平低下,无法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

5. 教育体制改革不彻底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政策,但实际推行中,由于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度不足、部分地方官员的观念保守等原因,导致了教育体制改革不彻底,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推进进展缓慢。

二、对策建议:1. 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加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教育设施建设、教学资源采购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保障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性。

2. 完善城乡教师待遇政策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师的经济和政治支持力度,完善农村教师的待遇政策,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增强农村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融合共建,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一体化发展

融合共建,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一体化发展

22融合共建,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一体化发展钟战华 | 浙江省海盐县武原中学如何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乡村孩子“读好书”,已经成为教育发展新阶段亟须破解的问题。

2020年底,浙江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印发《关于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进教共体建设。

在教育局党委的指导下,海盐县武原中学与海盐县澉浦中学实施融合型教共体建设模式,通过周期性工作、融合共建,快速带动教共体学校在理念、文化、管理、教育教学和师生发展等方面全面提升,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一体化发展。

“武原中学—澉浦中学”是海盐县首个融合型教共体学校。

两校以共塑优质教育品牌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长远发展,立足校情、传承创新、整合资源、循序渐进,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教共体高质量发展。

以创新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协调促进发展的平衡充分,以绿色体现发展的和谐共生,以开放增强发展的内外联动,以共享确保发展的公平正义,努力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重构价值观念,塑造共赢导向在教共体办学进程中,两校互纳文化基因,重塑校园核心价值观,办学思想传承创新,教师观念与时俱进,逐步实现学校文化共生共存,在秉承“文武相融”文化的基础上,传承武原中学和澉浦中学的原有追求,定位“武中—澉中”融合型教共体的未来发展,凸显教共体的特色追求,提出了“文武燎原 澉恩浦慧”的文化主题,旨在要创办文武兼修、五育并举的“武中—澉中”融合型教共体学校,在孕育中发展壮大,培育学生“生活力”,学会感恩,哺育灵慧,从而打造有灵魂的教育、锻造有境界的教师,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

在此过程中,初步构建了“武中—澉中”融合型教共体价值文化的整体框架,提出了教共体的价值文化追求,营造师生成长的和谐家园,为每个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基。

促进团队发展,奠定共赢基础教共体以“修师德、强师能、展师风”为主线,培育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主体意识,着力抓好教师管理与培养工作。

理顺机制,提高站位。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典型案例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典型案例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典型案例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成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典型案例:
1.北京市海淀区公立学校资产管理中心
该中心在全市率先探索出了公立学校资产管理新模式。

在这个模式下,学校不再是“搬砖”的角色,而是由资产管理中心统一负责学校建筑物的运营、维修、保养等工作,这大大减轻了学校的负担,并提高了公立学校的管理效率和学校设施的使用效益。

该中心在海淀区内成立了30余个分中心,实现了公办学校资产的统一管理,有效推进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福建省泉州市优质小学联盟
泉州市优质小学联盟成立于2009年,目的是为了整合资源、凝聚力量,为全市义务教育提供更好的服务。

该联盟由全市21个优质小学组成,旨在共同探索适合泉州市小学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提高各校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广东省珠海市“城乡一体化新政”
该政策是由珠海市政府在2015年推出的。

该政策以加强教育公平为主要目标,依据城乡区位条件、学校规模、学生年龄、家庭收入等因素,把城区公办小学与乡村小学一并纳入珠海市
教育发展的全过程中。

据统计,2017年珠海市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均衡,中小学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

总之,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需要各方共同致力推动。

以上典型案例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经验,帮助我们更好地推进教育公平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城乡教育一体化,助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城乡教育一体化,助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城乡教育一体化,助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发布时间:2022-05-24T08:20:49.978Z 来源:《中小学学校管理》2021年12月总第200期作者:曾国健季茂旺[导读] 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进“优质均衡”。

——浙江省龙泉市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创新实践侧记浙江省龙泉市教育局323700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近年来,龙泉市教育局以《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为根本遵循,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的表述,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进“优质均衡”。

一、查找制约龙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浙闽赣边境,2020年户籍人口约29万。

全市现有中小学39所,中小学生30616人。

近年来,龙泉市先后通过了“两基”“两高普九”“教育强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验收,还被确定为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示范区、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速,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龙泉市城区人口急剧增长,农村人口锐减。

城乡发展格局发生剧变,由此带来了教育发展格局的剧变。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城乡生源比例结构失衡、城乡教育资源失衡。

近年来,随着龙泉市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生源比例结构失衡的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据统计,2012年秋季,全市共有初中学生8976人,其中农村初中生1613人,仅占17.97%;全市小学生共17961人,其中农村小学生7435人,占41.39%;农村小学100人以下的有12所,其中50人以下的仅8所,城区学生与农村学生比严重倒挂,城区小学连续10年学位供给紧张。

2.教师队伍学科结构性矛盾突出。

城区小学部分教师存在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农村学校音、体、美等专业教师匮乏,如:农村学校音、体、美、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缺口达30人,丽水市学科带头人仅3人。

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心得体会)

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心得体会)

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___市___镇二小我校位于___与___交界的偏僻山村,____年由两个村小和一个完小撤并组成,共9个班,14位老师,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完小,也有着农村小学典型的生存状态:学校和教师缺乏自身明确的发展原动力,以按部就班完成任务操作为主;信息闭塞,缺乏交流、学习的机会;缺乏展示自我的平台。

在市委、市政府“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的推动下,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在结对学校——___实验小学的帮扶下,我校打破了原始的生存状态,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一、建立合作基础1、签订协议约束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____年5月24日,我校与___市___实验小学举行隆重的结对仪式,并签署书面协议规范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即___向“二小”输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及教学理念,为“二小”的教师进行每年一次的培训,两校在教科研上广泛地交流与合作。

创设适当的机会,鼓励教师间、学生间找朋友、结对子、搞活动、建友谊。

“二小”为“___”提供第二课堂活动空间。

2、寻找共性作为合作的切入点。

我校地处农村,出生人口的下降使班额锐减,自然形成了小班,___则是___市小班化教育研究的排头兵。

我们就依托这一共性,建立了以小班化教育研究为平台的合作模式。

●二、积极双边互动1、“___”输出。

结对后,“___”通过观摩、送教、讲座、共研等形式向“二小”输出先进的管理模式及教育理念。

如我校先后四次集体组织教师去“___”参观学习,交流教育、教学、管理心得,吸收先进学校的教育理念及工作思路。

3、互通共享。

学校结对后,“___”的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硬件配置、备课形式、课件资源等内容作为共享领域向我们全面开放,为我们的规范办学提供很好的借鉴范本。

三、多点的延伸拓展2、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学形式。

一支粉笔、一根教鞭,曾经是我们很多老师的模式。

随着小班化教育人本思想的贯彻,“三化”教学策略的实施,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都恰如其分的发挥着其显著的效能。

对促进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的理解和认识

对促进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的理解和认识

对促进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的理解和认识
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是指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展教育工作时,以均衡发展、公平机会为目标,促使城乡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它强调了城乡教育的统筹规划和协同发展,以确保每个地区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优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的理解和认识非常重要。

首先,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能够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分割,弥补城市和农村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通过统筹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可以让农村地区的学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提升他们的受教育水平。

其次,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可以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传统上,城市地区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而农村地区的资源相对匮乏。

通过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可以推动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提升其教育质量和水平,使城乡差距得到缩小。

此外,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还能够提高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注重培养适应农村地区需求的教育人才,推进农村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

通过增加农村教师的培训机会和教育资源,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进而提升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只有通过统筹规划和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弥补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农村地区教育水平,才能实现全面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教育体系。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全域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全域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全域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12.29•【字号】成府发〔2017〕28号•【施行日期】2017.12.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全域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成府发〔2017〕28号成都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将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按照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0号)、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7〕17号)精神,结合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教督〔2017〕6号,以下简称:《评估办法》),统筹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问题,促进全域成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现就统筹推进成都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筹优化城乡教育布局规划(一)修编城乡学校布局规划。

各区(市)县政府(含成都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下同)要根据“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要求,结合城区规划常住人口规模、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参照《评估办法》,对标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提高学校千人学位比、生均用地面积等规划指标,充分预留教育设施用地,优先编制所辖行政区域《中小学、幼儿园(公办)布局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布局规划》)。

积极探索实行义务教育用地储备制度,足额保障义务教育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规划确定的中小学校建设用地位置和界线,不得侵占或擅自改作他用。

[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政府,市教育局、市国土局、市规划局](二)实施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举措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举措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举措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已成为各国关注和投入的重点领域之一。

为了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发展,各国政府不断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力求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本文将探讨几个重要的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举措。

第一,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

在中国这样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数下,农村教育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政府逐渐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

这包括修建和改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提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增加师资力量以及改善学生的生活条件等。

通过这些政策举措,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推动了教育均衡发展。

第二,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城市教育往往比农村教育更具优势,城乡教育差距日益突出。

因此,政府积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通过各种措施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其中一项关键举措是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平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此外,政府还通过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和优化教育环境等方式,促进城乡教育的融合和均衡发展。

第三,实施教育扶贫政策。

教育扶贫是一种重要的政策举措,旨在通过教育的力量帮助贫困地区的居民摆脱贫困。

政府将教育扶贫纳入国家或地方的扶贫规划中,并提供相应的经济支持和政策保障。

这包括提供贫困家庭子女的免费教育资源,提供助学金和奖学金以及提供培训机会等。

通过这些举措,政府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提高其受教育的机会,达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第四,推广普及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功能。

为了满足社会对各类技能人才的需求,政府积极推广普及职业教育,以确保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政府通过修建和发展职业院校、加强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提供就业培训机会等方式,扩大职业教育的覆盖面和受益群体。

这样的政策举措不仅提高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也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总之,教育均衡发展是各国政府长期以来的关注与努力目标。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积极成效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积极成效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积极成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指在城乡之间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体系统一、教育发展协调的一种教育改革模式。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旨在消除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背景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情况。

长期以来,城市教育资源相对充裕,师资力量强大,教育设施齐全,而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相对薄弱,师资缺乏,教育设施不完善。

这使得农村学生面临着较大的教育差距和不公平待遇。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城乡教育一体化可以打破城乡之间的隔阂,促进资源的共享与均衡。

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农村学生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学生相当的教育条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其次,城乡教育一体化可以提高农村学生的教育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农村地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实现农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最后,城乡教育一体化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可以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减少社会矛盾和不公平现象。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具体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方面,通过加强农村教育投入,改善教育设施和条件,提升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另一方面,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了城乡师资的交流和培训,提高了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农村学生的就学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他们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学生相似的教育条件,有机会接受更广阔的教育成长平台。

总之,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加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建设和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下文将详细探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定义、背景、重要性以及具体成效,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对整篇文章进行总体的概括和说明。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随着 中国经 济 的快 速发 展 , 中央 提 出全 面 建设 社会 主 义新 农村 , 党 成 都 市委 、 政府牢 固树 立和 全 面落 实科 学发 展 观 , 出 了推进 城 乡一体 化 市 作
的战略 决 策 , 筹城 乡经 济和 社会 事 业共 同发 展 , 农 村全 面 建 设小 康 统 推动
过各 种 渠道筹 措 建设 资金 。 目前 ,全 市 中小 学 已建 立 校 园 网的学 校 2 1 1
所 ,有 6 0多所 学校 通 过 多种 方式 接入 互联 网 ;建设 各 种类 型 网络 教 室 0 12 6 9间 , 算机 总数达 6 5 0台 , 计 90 中小 学 教学 信 源 基地 2 O个 , 区 ( ) 各 市 县数据 分中 心 1 5个 , 全市 中小学今 年 将 全部 实现 校校 通 。 依托 国 家的 农村 中小 学现 代 远程 教 育试 点 工程 ,加 快 了农村 中小学 的信 息 化建设步 伐 , 实现 城 乡教育 一体 化 提供 了有力 保 障。 0 4年 , 为 20 全 市 共 有 5 7所 学校 实施 了 农村 中小 学现 代远 程 教育 “ 式 二” 星教 学 收 1 模 卫
中小 学 , f) 快 了城 乡办 学 资源 对接 , 0 5年 , 我- j Fn j 20 全市 农 村 初 中 、 小学 教
学仪器 达标 学校 比例 , 2 0 年 提高 了 62 、 % , 比 01 % 67 每百名 学 生 拥有 的 计 算 机 与城市 差 距缩 /  ̄ 2台和 25台 , 育 设 施普 及 农 村 学校 , J l \J 1 体 全市 农村 初 中 、 学 改 建达标 运动 场 地 、 增体 育活 动 器材 的数 量 , 三 年 内 小 新 近

关于城乡一体化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关于城乡一体化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和同学:一、背景介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差距逐渐明显,城乡一体化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城乡一体化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1.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而农村人口减少,导致了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2. 城市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设施齐全,而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设施条件差,使得城乡学校的教学质量差距较大。

3. 农村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往往比城市学生面临更多的学业障碍和心理压力。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1. 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资金支持,提高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教学资源水平,以缩小城乡学校的差距。

2. 调整教育资源配置。

通过政策引导,吸引优秀的教师和教育资源到农村学校去,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

3. 完善城乡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机制。

城市学校可以通过义务教育支援农村学校,派遣教师和学生到农村学校进行支援教学,这样可以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4. 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

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和研讨会,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进一步改善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四、结语城乡一体化是国家发展的大势所趋,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我们要从制度、政策、资源等方面全方位推动城乡的教育均衡发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广大领导、教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五、加强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城乡一体化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还需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农村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

农村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和家庭条件等方面的影响,往往比城市学生面临更多的学业和心理压力,因此需要特别的关注和支持。

1. 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应该引导学校将文化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注重分数,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培养。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困境与应对措施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困境与应对措施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困境与应对措施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指在城市和农村教育之间实现平等、统筹和协调发展的教育体制。

然而,城乡教育一体化在实践中面临着一些困境,主要有以下几点:
1.资源分配不均衡:由于城市地区有更多的财政资源和优良的教育设施,农村地区往往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

这导致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

2.师资力量不足:相比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相对较弱。

缺乏优秀的教师和教育管理人才导致了农村教育质量的下降。

3.教育内容不适应:城市和农村的教育需求和特点存在差异。

传统教育模式过于注重基础知识的灌输,与实际需求脱离,无法满足不同地区学生的发展需要。

为了解决城乡教育一体化中的困境,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统筹资源调配: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优先满足农村地区的教育需求,确保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2.加强师资培养:加大对农村教师队伍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管理能力。

3.推进课程改革:根据不同地区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调整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建立信息化教育平台: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提供城乡教师和学生共享的教育资源和教学平台,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5.加强政策支持: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教育,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城乡教育一体化中的困境,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增强农村地区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和发展能力。

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

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

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农村教育均衡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教育资源配置、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质量提升三个方面探讨城乡一体化对农村教育的影响。

首先,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了农村教育资源的配置均衡。

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教育不均衡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城乡一体化发展使得城市的教育资源能够逐渐向乡村倾斜,较为发达的城市教育资源得以向农村地区延伸,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

此外,一些优秀的教育人才也有机会到乡村地区任教,从而提高了乡村地区的教育水平。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带来了新的机遇,有效缩小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促进了农村地区教育均衡发展。

其次,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了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农村地区一直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这给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然而,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优秀教育人才进入农村地区,为农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样的现象在政策的扶持下愈发明显,如农村教师特设岗位、奖励政策等。

同时,城市地区的教育专家和教育资源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农村地区,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技术和经验支持。

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机遇,为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保障。

最后,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城市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为丰富,教育水平相对较高,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为城乡一体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地区得以借鉴和引进城市地区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水平。

此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的教育观念也逐渐改变,对教育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满足农村居民对教育的需求提供了条件和机会,推动了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

然而,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农村教育均衡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下,调动乡(镇)办学积极性及推进教育强乡(镇)建设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下,调动乡(镇)办学积极性及推进教育强乡(镇)建设的研究”子课题组负责人:郭越中叶志豪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就是党的科学发展观,它的内涵和要求是“五个统筹”和“五个坚持”,它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对成都现实、历史的认识和依据城乡发展客观规律作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部署。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探索西部大开发新路的有益尝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市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居住方式迅速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不断缩小差距,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

纵观全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乡分离日益加剧,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经的过渡形态。

在城市化发展初期,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城乡差别的扩大导致了各种不和谐因素,使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以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城乡之间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在社会事业、公共服务、收入分配等方面也存在不统一、不公平的体制和政策,导致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经济、基础设施、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公共服务、居民收入、人口素质等多方面的巨大差距和城乡居民在国民待遇方面的不公平。

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并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并不容易,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针对这些困境,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及时采取有效对策,才能真正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存在的困境1. 师资力量不均衡在城市,由于吸引力较大,师资力量更为优秀,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就显得匮乏。

这使得城乡教育的水平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

农村地区的学校缺乏优秀的教师,而城市的学校却因为竞争激烈,教师队伍中优秀的教师更容易被各个学校争夺。

2. 校舍设施不足农村地区由于资金匮乏,校舍设施不足。

学生在简陋的环境中学习,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也成为影响教育质量的一个因素。

3.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城市教育资源丰富,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等;而农村地区的学校则缺少这些教育资源。

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发展,也影响到了农村地区教育的整体质量。

4. 师生福利待遇差异化教师在城市的工资待遇要远高于农村教师,这导致许多教师选择到城市就业。

而学生的生活条件也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城市学生生活水平较高,而农村学生则普遍面临着物质条件的不足。

1. 加强师资力量的补充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吸引更多的教师到农村学校工作。

可以通过向农村派驻一定数量的城市优秀教师,来提高农村教育的整体质量。

2. 加大对农村校舍设施的投入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校舍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建设水平。

可以通过引进社会资本、组织社会力量,来共同改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教育教学环境。

3. 加强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配备水平。

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向农村学校输送一定数量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思考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思考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的思考摘要本文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解出发,论及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客观剖析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教育公平对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

它不仅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城乡一体化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实现途径。

“《纲要》”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

随着中国整体教育投入的增加和坚持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等战略举措的实施,城乡义务教育正向着均衡发展的方向迈进。

但由于城乡教育差距是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仍是统筹城乡教育发展面临的瓶颈,它是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顽症,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难题。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解城乡教育一体化应该是指从城乡社会整体出发,通过整合和优化城乡教育资源,使城乡教育优势互补、共同繁荣。

从制度上讲,城乡教育一体化强调城乡师生具有相同的教育权利和机会;从空间上讲,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同一区域内不同空间位置上互动发展;从时间范围来讲,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渐进地、不断缩小校际间差距,做到校际间均衡发展;从发展内涵上讲,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在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任务基础上,体现学校之间不同发展特色的多样化发展。

城乡教育一体化不是城乡教育一样化,不是城乡教育同步化、齐步走,也不是要消灭农村教育,而是根据城乡各自的特点与优势,优化教育过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发展特色教育,打造教育品牌,提高办学效益的双向演进过程。

当前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当前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033中国发展观察2010年10月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入研究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保障教育均衡发展等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笔者就当前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统一管理。

超越不同教育发展主体的局部利益和当前利益,从更高层次、更大范围规划和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既要关注一体化发展带来的巨大效益,也要权衡一体化发展可能造成的风险和代价,尤其要关注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落实国家发展战略,以国家战略和国际视野制定相应的政策,既要促进城乡之间教育协调发展,也要集中力量办大事。

(二)整体推进。

各项改革措施要相互配套,实行错落发展战略,重在营造共同发展的政策环境。

由于我国城乡关系十分复杂,一体化教育管理应结合具体实际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方式。

(三)和而不同。

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发展道路迥然相异。

一体化发展应追求差异均衡和内涵发展均衡,不能搞形式均衡和去个性化。

教育现代化不等于城市化,不能搞城市中心论,用城市发展模式简单地代替农村发展模式。

相反,应该是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发挥不同的潜力,走不同的发展道路。

(四)平衡兼顾。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过程是城乡教育利益共同体的形成和分享过程,这是支撑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城乡一体化发展必■ 王 成当前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几点建议须妥善处理城乡之间发展矛盾,注意均衡和协调各种教育诉求,积极构建利益共同体,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整体教育利益提升。

尤其是在教育利益格局调整过程中,要注意对正当教育利益受到损坏者和弱势群体给予相应的补偿和扶助。

(五)资源共享。

构建统一的教育发展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体系,通过信息化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对于不可分的资源实行共享,以共享、合作、扶弱、统一为突破口,扎扎实实地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主要措施包括: 1.完善教育发展体系。

教研一体化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教研一体化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教研 一体 化 促进 城 乡教 育均 衡发展
◇ 王 盛 芬
教 育 公 平 是 社 会 公 平 的 重 要 方 面 . 建 设 和 是 谐社 会 的重 要 方 面 就 义 务教 育 阶段 而 言 . 教育 公 平最 终 要 体现 在 教 育 质量 的公 平 上 而 目前 在 城
乡学 校 之 间 . 于 师资 和 办 学 条件 等 方 面 的差 异 . 由 导 致 教 育 教 学 质 量 的 差 别 比较 悬 殊 提 高 农 村 教
教 研 的 一 体 化 平 台
是 实行 教研 员学 科 负责 制 和联 系校 ( ) 。 片 制
三级 教研 共 同体 即市 级教 研共 同体 、 乡教研 城 共 同体和 校本教 研共 同体 市级 教研 共 同体 由市 学 科 教研员 引领 . 科兼 职 教研 员 ( 学 从特 级 教师 、 科 学
体 备课 等校 本 研究 活动 . 进 中心 小学 和村 级小 学 促
的 均 衡 发 展
乡 教 育 资 源 “ 质 化 ” 在 促 进 城 乡 教 育 均 衡 发 展 同 .
上 取 得 了 明 显 成 效

三 级教 研共 同体 的建立 . 全 市学科 教 研 由一 让 人 ( 科教 研员 ) 学 引领转 变 为 由一个 团队共 同 引领 .
我 们 特 别 重 视 加 强 教 研 员 、 职 教 研 员 、 务 干 部 兼 业 和 骨 干 教 师 这 四 支 队伍 的 建 设 . 级 带 动 全 市 教 师 逐 发 展 . 现 教 研 队 伍 专 业 化 发 展 的 一 体 化 。 我 们 的 实 主 要 做 法 如 下

的团 队意 识 与 团 队精 神 团 队精 神 的 最 高境 界 就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均衡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均衡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均衡城乡一体化是指促进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在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城乡的协同发展。

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能够促进城乡间的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本文将探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措施。

一、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对于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城乡一体化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传统意义上,城市拥有较为丰富的资源,而农村则相对匮乏。

通过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可以实现城市资源和农村资源的有机结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城乡一体化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城市地区则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通过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可以加快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的均衡增长。

最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还可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滞后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与城市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可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措施为了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农民增收和农村产业发展。

政府可以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增加土地流转的灵活性和便利性,促进农村产业的升级。

2.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地区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也无法满足现代化城市对产业链配套的要求。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3.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县域教育_从城乡分割格局到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县域教育_从城乡分割格局到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县域教育_从城乡分割格局到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城乡发展逐渐呈现出巨大的发展差距。

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极不均衡,造成了县域教育的城乡分割格局。

然而,近年来,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县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城乡教育分割格局的形成主要源于城市教育资源的集中。

相对发达的城市,拥有更多的高质量教育资源,例如优质师资、先进教育设施和科研机构等。

而农村地区则面临师资力量不足、学校设施简陋的问题。

这种不平等的教育资源分布,导致了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日益扩大。

这种现象不仅限制了农村学生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也加剧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不平等。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县域教育的发展,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力求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首先,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了农村学校的师资待遇和学校设施建设。

同时,政府还鼓励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农村教育事业。

其次,政府积极推进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打破了信息壁垒,将城市先进的教育资源引入农村学校。

这种远程教育模式不仅可以弥补农村教育资源的不足,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此外,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贫困家庭的学生提供资助,确保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县域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农村学生的教育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大批优秀的农村学生进入了高等教育阶段。

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学校设施更加完善,师资力量得到了增强。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教育在农村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农村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这些变化不仅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为城乡发展的一体化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基础。

然而,尽管在县域教育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
___市___镇二小
我校位于___与___交界的偏僻山村,1999年由两个村小和一个完小撤并组成,共9个班,14位老师,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完小,也有着农村小学典型的生存状态:学校和教师缺乏自身明确的发展原动力,以按部就班完成任务操作为主;信息闭塞,缺乏交流、学习的机会;缺乏展示自我的平台。

在市委、市政府“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的推动下,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在结对学校——___实验小学的帮扶下,我校打破了原始的生存状态,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一、建立合作基础
城乡学校结对是一种互动,以强扶弱的行为。

它需要结对学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基础。

即需要建立机制,让城市的优质学校在管理模式、教育理念、教师培训、课题研究等诸多方面的输出,让被扶持学校主动吸取与落实。

1.签订协议约束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XX年5月24日,我校与___市___实验小学举行隆重的结对仪式,并签署书面协议规范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即___向“二小”输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及教学理念,为“二小”的教师进行每年一次的培训,两校在教科研上广泛地交流与合作。

创设适当的机会,鼓励教师间、学生间找朋友、结对子、搞活动、建友谊。

“二
小”为“___”提供第二课堂活动空间。

2.寻找共性作为合作的切入点。

我校地处农村,出生人口的下降使班额锐减,自然形成了小班,___则是___市小班化教育研究的排头兵。

我们就依托这一共性,建立了以小班化教育研究为平台的合作模式。

二、积极双边互动
四年来,两校积极利用多层次、多次数高效的双边活动、资源共享,为我校的发展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适时的解决我们所遇到实际问题。

1.“___”输出。

结对后,“___”通过观摩、送教、讲座、共研等形式向“二小”输出先进的管理模式及教育理念。

如我校先后四次集体组织教师去“___”参观学习,交流教育、教学、管理心得,吸收先进学校的教育理念及工作思路。

2.自身内化。

我校积极吸收“___”输入模式、理念,利用校本科研对其内化,并落实到具体的改革行动上。

同时,主动搭建平台,依托“___”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年来,我校先后12次邀请“___”和“___”组织的专家组上门示范、指导、论证、规划,促成学校有序发展。

如XX 年11月“___”的达校长组织了下城区的施阳教研员等五位专家,一对一的给我校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进行了细致的指导。

3.互通共享。

学校结对后,“___”的管理制度、考核
制度、硬件配置、备课形式、课件资源等内容作为共享领域向我们全面开放,为我们的规范办学提供很好的借鉴范本。

三、多点的延伸拓展
积极的双边互动有效地带动了学校的发展,使学校在教学方法、课题研究、硬件设施等诸多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为学校的拓展延伸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抓住机遇,我们又依托“___”融入了多个不同层次的交流圈。

其一,自XX年“___”与我校结对,现在“___”的结对学校已经发展到5个——“靖江二小”、“裘江小学”、“珑玲小学”、“淡竹小学”、“___二小”,从而形成“1+5”这样一个以“___”为龙头的共同体,使原来我们和“___”的双边活动发展成多边互动。

其二,学校在XX年11月26日,被___市教育局确定为“___市小班化教育实验基地”,与___实验小学、大关小学、刀茅巷小学、崇文实验学校等城区挂牌学校组成了基地学校圈,拓展了学习、交流、互动的平台。

其三、学校自身快速的发展,吸引了众多与我校类似的农村学校前来参观、交流、学习,逐渐形成了以我校为核心的具有农村特色的学习共同体。

这样,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交流圈互相渗透、互相取长补短,更好的使学校不断发展,逐渐形成自身特色,甚至带动周边的发展。

四、城乡结对促进二小快速发展
在这样高效的城乡结对互动中,我校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办学水平进一步的提升。

1. 初步构建人性化的教学环境。

在“___”指导下,我校的教学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校园。

形成整和绿化,展现宁静而美丽的感觉。

(2)教室。

鲜花、小鱼、小虫、卡通走进教室,桌椅重新组合,橱柜整洁美丽,让教室充满儿童的趣味,为儿童营造家的感觉。

走廊。

楼道、走廊的墙壁变成学生的涂鸦地、交流平台、展示的舞台,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

活动场所。

篮球场,大沙坑,单、双杠、草坪让孩子们享受校园生活的乐趣,找到快乐的感觉。

教学设施。

先后配置了美术、音乐、科学、计算机等各专业教室;建设了五个多媒体教室,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更适合人的发展。

2. 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学形式。

一支粉笔、一根教鞭,曾经是我们很多老师的模式。

随着小班化教育人本思想的贯彻,“三化”教学策略的实施,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都恰如其分的发挥着其显著的效能。

调动了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得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泥土气息、符合校情的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引探式”教学模式。

3. 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养。

在结对互动的过程中,我
校老师在学习、模仿、改进、创新中不断得到提升。

一是理念更新,不再站在高高的讲台上,更多的时候活跃在孩子们中间;二是态度激活,教师积极主动承担公开课,把其当作主动成长的机会来对待。

这几年全校对外开课58堂,其中承担___市级就有6堂;三是理论厚实,几年来,老师们整理的相关理论认识和设计的课例有38人次在各级评比中获奖。

其中___市一等奖三篇、___市一等奖三篇。

四是科研发展,两个学校课题研究成果先后获___市、___市一等奖。

现在课题《农村小学小班化学科学习资源库建设的实践研究》不仅被___市科技局立项,同时也被确立为省规划课题。

学校有5位老师被推选为___市学科骨干教师;一位老师被评为___市教坛新秀。

4.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近几年我们收获累累:新登地区三届现场作文赛就有三人夺得一等奖;镇里组织的“个人基本素质能力测试”中,团体优秀班级数达75%;制作的展示卡、交流平台、墙报、英语长廊不仅有主题而且富有创意。

《___日报》还曾以“这里的孩子与城里没有区别”报道过我们的孩子。

5.改善了学校的软环境。

学校硬环境改变了,软环境也蒸蒸日上:XX年11月,“___市第一次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研讨会”在我校召开,XX年成为“___市小班化实验基地”学校,XX年12月承办“长三角中小学小班化教育研讨会”
都在周边地区形成了较大的影响。

___日报、浙江教育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___日报、___电台等媒体也都报道了学校的小班化教育实验。

总之,城乡学校结对互动给我们带来了实惠,促进了我们这样一所偏僻的乡村学校得到快速发展。

实践证明,城乡互助结对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学校存在的诸多问题,是实现教育均衡化、推动教育强市的有效手段。

我们殷切希望,让更多的城区优质学校来到农村,来帮助我们快速发展,为实现教育强市共同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