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免疫学第五章免疫应答2

合集下载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5第五章 补体系统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5第五章 补体系统

抗原-抗体复合物,通过C3b、C4b结合于吞 噬细胞的相应受体上,促进吞噬细胞吞噬抗 原 抗原-抗体复合物,经C3b粘附于具有CR1的 红细胞表面,通过血流被运送到肝脾被巨噬 细胞清除 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炎症性充血
过敏毒素与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促进肥 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等活性介质
吸引吞噬细胞到C5a等趋化因子存在的局部, 利于吞噬清除抗原
起始成分:C1(C1q、C1r、C1s)
C1分子结构模式图
C1q识别作用: C1q的球形结构 是与抗体Fc段 结合的部位
*激活条件:每个C1q须同时与两个以上IgFc段结合
激活过程(三个阶段)
识别阶段 活化阶段 膜攻击阶段
活化阶段
(C4b2b)的形成 (C4b2b3b)的形成
C3转化酶 C5转化酶
膜攻击阶段
形成膜攻击复合体(C5b6789n),导致靶细胞溶解
(2)MBL(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激活途径
激活物质:炎症早期肝细胞合成和分泌的急性期蛋白 MBL和C反应蛋白
途径起始: MBL与细菌细胞壁甘露糖残基结合 或C反应蛋白与C1q结合
(3)旁路激活途径
激活物质:革兰阴性菌的脂多糖,酵母多糖,葡聚 糖,凝聚的IgA和IgG4等
免疫应答的分类
(1)按免疫应答的特点分类
①固有免疫应答 ②适应性免疫应答
①固有免疫应答
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天然免 疫体系。
组织屏障:皮肤黏膜屏障、血脑屏障和血胎屏障 固有免疫细胞:单核/巨噬、NK、肥大细胞等 固有免疫分子:细胞因子、溶菌酶、防御素等
早期抗感染
②适应性免疫应答
过敏毒素作用 C3a、C4a、C5a 趋化作用 C3a、C5a 激肽样作用 C2a

医学免疫学:免疫应答分子机制

医学免疫学:免疫应答分子机制
• 外源性抗原经MHC-Ⅱ类 分子提呈给CD4+T
• 内源性抗原经MHC-Ⅰ类 分子提呈给CD8 +T
2. APC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
➢ T细胞与APC的非特异性、可逆性结合:
LFA-1/ICAM-1;LFA-2/LFA-3
➢ T细胞与APC的特异性结合:
TCR-CD3双识别肽-MHC分子复合物 CD4分子+MHCⅡ类;CD8分子+MHCⅠ类
调理吞噬作用
靶 细 胞
ADCC
( 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
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初次应答: 机体初次接受适量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免疫应答。
再次应答(二次应答或回忆反应): 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刺激产生的免疫
应答。
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的一般规律
B细胞对TI抗原的IR特点: 非抗原特异性; 无MHC限制性; 无回忆反应; 无Ig类别转换
Take a rest!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应答
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抗原特异性 B细胞发生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 生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Ag
B

Ab
一、 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 go 二、 B细胞对TI抗原的应答 go 三、 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go
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
light zone
high affinity
Somatic hypermutation in centroblasts
dark zone
smablast
Plasma cell
Selection of high affinity

免疫学技术7-免疫应答

免疫学技术7-免疫应答
同时炎症局部的糖酵解作用增强,产生大量的乳酸等有机 酸,有利于杀灭病原微生物。
三、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时相
1、即刻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阶段: 发生于感染0~4h之内
2、早期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阶段: 发生在感染后4~96h之内(4d)
3、特异性免疫应答诱导阶段: 吞噬细胞加工处理提呈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2、吞噬的过程
病原体(或异物)进入机体后,吞噬细胞在趋化因子 (又称炎症因子,如IL-8,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 )作用下,向病原体存在部位移动,接触病原或异 物后:
①对较大颗粒,细胞伸出伪足将其包围吞噬; ②对较小颗粒,细胞内陷将其吞入,形成吞噬体,与溶
酶体融合成吞噬溶酶体,溶酶体中水解酶及杀菌物质 将细菌消化和溶解。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固有免疫):是生物体在长期种 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卫机制, 是生来就有并通过遗传而获得的一种免疫功能。
特异性免疫应答 (获得性免疫) :是指机体受抗原刺激 后,免疫活性细胞识别抗原,进而活化、增殖、分化, 并表现出一定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第一节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4)乙型溶素 乙型溶素是血液凝固时由血小板释放的一种热稳定的
阳离子蛋白; 可破坏除链球菌外的革兰阳性菌。 对革兰阴性菌无作用。
(四)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表现:红、肿、热、痛、机能障碍,是一种病理 过程。 也是机体对病原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够减 缓或阻止病原体向机体其他部位扩散。
当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时,被侵害局部汇集大量的吞噬细 胞和体液杀菌物质,组织细胞释放溶菌酶、白细胞介素等 抗感染物质。
机体还存在着其他重要生理屏障: 血肺屏障 血睾屏障 血胸腺屏障
(二)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吞噬作用细胞

(完整版)免疫学基础练习题答案(1)

(完整版)免疫学基础练习题答案(1)

《免疫学基础》绪论一、名词解释1免疫 2. 医学免疫学二、填空题免疫功能包括__免疫防御功能__、__自身耐受功能___、___免疫监视功能__。

免疫防御功能异常,表现为___超敏反应__、_自身缺陷病____、__肿瘤___。

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___抗原性异物___以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

三、选择题1.免疫的概念简单表述是(A)A.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和杀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C.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D.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2.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高可导致( E)A.严重感染B.自身免疫病C.肿瘤D.免疫缺陷E.超敏反应性疾病3.机体免疫系统排斥或杀灭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防御 D.免疫识别4.关于免疫应答正确的说法是( C )A.对机体有利B.对机体有害C.通常情况下有利,有时有害D.以上说法都不对5.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为( C)(2002年医师真题)A免疫应答、免疫记忆、免疫监视 B.免疫防御、免疫记忆、免疫监视C.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D.免疫应答、免疫自稳、免疫监视第一章免疫系统一、选择题1.T淋巴细胞在以下那个器官发育成熟( A )A胸腺B骨髓C脾D淋巴结2.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 A )A、胸腺和骨髓B、淋巴结和脾脏C、淋巴结和胸腺D、骨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3.艾滋病的特征性免疫学异常是( A )A.选择性T细胞缺乏,CD4/CD8比值下降B.迟发性皮肤超敏反应减弱或丧失C.血清IgG升高 D.血清IgG下降4. TC细胞(CTL)表面具有鉴定意义的标志是( B )A、CD4分子B、CD8分子C、CD29分子D、CD80分子5.Th细胞具有鉴定意义的标志是(B)A、CD8分子B、CD4分子C、CD29分子D、CD80分子6.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不包括(D)A 皮肤黏膜上皮细胞B 吞噬细胞C NK细胞D T细胞7.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不包括( B)A、T细胞B、NK细胞C、 B细胞D、树突状细胞8. B淋巴细胞在以下那个器官发育成熟( B )A胸腺B骨髓C脾D淋巴结9.下列选项不属于淋巴细胞的有( B )A、自然杀伤细胞B、单核吞噬细胞C、B细胞D、T细胞10.下列选项不属于T细胞表面标志的是( D )A、CD8分子B、CD4分子C、CD3分子D、CD40分子11.HIV侵犯的主要靶细胞是( A )(2001执业医真题)A.CD4+T细胞B.CD8+T细胞C.B细胞D.红细胞12.巨噬细胞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A )(2001执业医真题)A.IL-1B.IL-2C.IL-4D.TNF13.T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不包括( D )(2000执业医真题)A.产生细胞因子B.直接杀伤靶细胞C.诱导抗体的类别转换D.介导ADCC效应E.参与抗病毒14.动物新生期切除胸腺的后果是(D )(历年考题)A.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B.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缺陷C.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均不受影响D.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受损15.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的细胞是(B)A.NK细胞B.T细胞与B细胞C.APCD.嗜碱性粒细胞16.表达低亲和性IgG FC受体,具有ADCC作用的细胞是(B )A.B细胞 B.NK细胞 C.巨噬细胞 D.T细胞17.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C )A.B细胞 B.NK细胞 C.TC细胞 D.中性粒细胞18.T细胞不具有的受体是(E ).A.E受体B.抗原受体C.IgGFC受体D.促分裂原受体19.表达于所有成熟T细胞表面的CD分子是(A )A.CD3B.CD4C.CD8D.CD19二、填空题1.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_免疫器官__,_免疫细胞__和_免疫分子_。

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学检验课件)

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学检验课件)

APC表面的B7等协同刺激分子与Th表面的 CD28结合,形成Th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在双信号的刺激下,CD4+Th细胞被活化, 在局部微环境中IL-12等细胞因子的作用 下,分化为效应CD4+Th1细胞。
Th1细胞在抗胞内病原体感染中的作用
(二)CD8+Tc(CTL)细胞的免疫效应
胞内病原体(病毒、肿瘤、胞内寄生菌)被 APC处理后结合为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 物,并运送至APC表面与Tc细胞的TCR和CD8 分子结合,形成Tc活化的第一信号。
(三)细胞免疫的生物学作用
1.抗感染作用 2.抗肿瘤免疫 3.引起免疫损伤,如超敏反应
细胞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
CD8+T细胞活化双信号示意图
在CD4+Th细胞的辅助下,Tc细胞高表达CD28 等黏附分子并与靶细胞表面的B7等配体结 合,形成协同刺激信号,即Tc细胞活化的 第二信号 。
在双信号的刺激下,Tc 细胞活化来自增殖、 分化为效应Tc细胞。CTL杀伤靶细胞的过程
其主要特点: 1.具有抗原特异性 2.受MHC-I类分子限制 3.可连续杀伤靶细胞,杀伤效率高
(一)CD4+Th1细胞的免疫效应
CD4+Th1细胞由活化的CD4+Th分化而来,在宿主抗 胞内病原体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抗原被APC摄取, 处理,形成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表达在细 胞表面,与Th细胞的TCR和CD4分子结合,形成 CD4+Th活化的第一信号。
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
T细胞活化相关信号分子
细胞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
抗原物质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后发生一系列 反应以排除该抗原应答的过程。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习题及答案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免疫学基础绪论一、名词解释1、免疫2、免疫防御3、免疫稳定4、免疫监视二、判断题1、清除自身损伤衰老细胞属于生理性,免疫稳定。

2、清除病原微生物属于免疫监视。

3、免疫对机体都有利的。

4、胸腺微环境对骨髓来源的前体细胞具有调节作用。

三、选择题[A型题]1、免疫的概念是:A.机体认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能力B.机体抗感染免疫的过程C.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功能D.机体清除自身的损伤或衰老细胞的一种能力E.清除和灭杀自身突变的细胞2、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A.免疫耐受B.免疫增生病C.肿瘤D.超敏反应E.自身免疫病3、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A.自身免疫病B.反复感染C.肿瘤D.超敏反应E.移植排斥反应4、机体对特定抗原免疫反应答过强易导致:A.移植排斥反应B.免疫增生病C.反复感染D.超敏反应E.肿瘤5、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是:A.感染病微生物而获得B.接种疫苗而获得C.机体输入淋巴因子而获得D.由遗传而获得E.由母亲的抗体通过胎盘给婴儿而获得6、免疫系统包括:A.免疫器官B.免疫细胞C.免疫分子D.免疫器官和免疫分子E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B型题]A.免疫防御B.免疫稳定C.免疫监视D.免疫耐受E.免疫缺陷1、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及中和毒素属于:2、清除衰老、损伤、死亡细胞,以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稳定属于:3、清除体内突变细胞,以防止肿瘤发生属于:4、免疫活性细胞接触抗原性物质时表现的一种特异性无应答状态属于:5、机体不能抵御病原性微生物的侵袭而发生反复感染属于;[C型题]A.非特异性免疫B.特异性免疫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1、先天遗传而获得的免疫功能属于:2、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属于:3、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4、机体获得针对某种病原微生物或抗原的免疫功能属于:5、补体的溶菌作用属于:6、溶菌酶的溶菌作用属于:[X型题]1、免疫系统的功能具有:A.免疫监视B.免疫稳定C.免疫防御D.免疫调节E.免疫耐受2、免疫防御功能异常可发生:A.肿瘤B.免疫缺陷C.免疫增生病D.自身免疫病E.超敏反应3、免疫稳定功能是指:A.防止自身免疫病发生B.清除体内突变细胞C.清除体内衰老、损伤和死亡的细胞病原微生物D.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生长繁殖E.清除体内病原微生物,维持息身稳定4、免疫监视功有是指:A.防止病毒的持续感染B.清除体内衰老、损伤和死亡细胞C.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D.清除体内病原微生物,维持自身稳定E.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生长繁殖四、填空题1、免疫应答的类型有和。

医学免疫学(石河子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医学免疫学(石河子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医学免疫学(石河子大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绪论单元测试1.疫指疫病或瘟疫,免疫即为免除疫病,即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参考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参考答案:免疫监视;免疫防御;免疫自稳2.T\B细胞执行适应性免疫应答参考答案:对3.免疫防御功能异常可发生参考答案:免疫缺陷;超敏反应4.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后果是参考答案:易发生肿瘤5.B细胞所分泌的抗体既可识别序列表位,也可识别构象表位参考答案:对6.不属于超抗原的是参考答案:二硝基苯酚;ABO血型物质;细菌脂多糖7.许多抗原称为胸腺依赖性抗原,是因为参考答案:在T细胞辅助下才能产生针对这种抗原的抗体8.天然蛋白抗原同时存在T和B细胞表位,可分别被T细胞和B细胞识别参考答案:对9.人B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在参考答案:骨髓10.淋巴结的功能不包括进行T细胞阴性选择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早期诱导固有免疫应答阶段发挥重要作用的是中性粒细胞。

参考答案:错2.属于NK细胞杀伤活化受体的是参考答案:NKp46;NKp30;NKG2D3.机体微生物屏障可通过分泌杀/抑菌物质抵御病原体感染参考答案:对4.以下哪些是固有淋巴样细胞参考答案:NK;ILC5.模式识别受体包括参考答案: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Toll样受体6.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异嗜性抗原。

参考答案:对7.补体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中,其含量不因免疫接种而增加参考答案:对8.同时参与经典、旁路及MBL三条激活途径的补体成分是参考答案:C39.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参考答案:IgM10.多数补体成分灭活的标准温度和时间是参考答案:56℃,30min第三章测试1.HLA是单元型遗传方式,亲代和子代之间有且只有一个单元型相同。

参考答案:对2.下列哪种作用具有MHC的限制性?参考答案:CTL杀伤靶细胞3.关于HLA I类分子的特性,下列哪些是正确的?参考答案:α1+α2构成抗原结合槽;引起移植物排斥反应4.下列哪些是MHC分子的功能?参考答案:参与抗原的处理和提呈;参与T细胞发育;参与对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5.免疫功能相关基因分布于HLA复合体的I类和II类基因区以及III类基因区。

(免疫学)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2

(免疫学)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2

疫苗效果评估
了解B细胞在疫苗免疫中的作用,有助于评估疫苗的效果 和制定更加合理的免疫策略。
B细胞免疫治疗的发展前景
B细胞免疫疗法
利用B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可以开发出针对自身免疫 性疾病、过敏反应和肿瘤等的B细胞免疫治疗方法,为 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B细胞与其他免疫细胞的相互 作用
研究B细胞与其他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深 入了解免疫应答的机制,为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靶 点。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在抗感染、抗肿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治中具有重要 意义。
B细胞概述
B细胞起源于骨髓,并在骨髓中 发育成熟。
B细胞表面具有B细胞抗原受体 (BCR),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
B细胞通过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 分布到全身各处,并在抗原刺激 下活化、增殖,最终分化为浆细
胞,产生抗体。
02 B细胞的激活与分化
肿瘤免疫
肿瘤免疫是指机体对肿瘤细胞的识别、清除和监控的过程。B 细胞在肿瘤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产生肿瘤特异性抗 体,帮助机体清除肿瘤细胞。
B细胞还可以通过调节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来影响肿瘤免疫, 如激活T细胞、巨噬细胞等,共同发挥抗肿瘤作用。
06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 答研究展望
B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内源性抗原应答
B细胞能够识别并清除自身细胞产生的异常 蛋白或细胞内病原体成分,维持自身稳定。
外源性抗原应答
B细胞能够识别并应答外来抗原,如细菌、 病毒等,引发体液免疫应答,清除外来病原 体。
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产生抗体
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应答。
调节T细胞应答
B细胞通过与抗原的结合,能够激活T细胞,促进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医学免疫学体液免疫应答

医学免疫学体液免疫应答

抗体的结构与功能
抗体是免疫球蛋白的一种,由重链和轻链组成,可结合抗原并激活其他免疫细胞。
抗体与抗原的互作
抗体与抗原之间通过特定的结合相互作用,在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抗原的种类及特性
抗原可以是病原体、异种细胞、过敏原等多种物质,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
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与分泌
免疫球蛋白由免疫细胞合成,分泌到体液中发挥免疫功能。
2
激活
免疫系统激活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以对抗病原体。
3
攻击
免疫系统采取多种方式攻击病原体,使其无法继续侵入和繁殖。
免疫反应的分类及特点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免疫反应可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者协同作用。
特异性和记忆性
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能够识别和攻击特定的病原体。
调节和平衡
免疫反应通过调节和平衡来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入侵。
免疫球蛋白的降解及代谢
免疫球蛋白在体内经过降解和代谢过程,维持免疫平衡。
免疫球蛋白的免疫学应用
免疫球蛋白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有广泛应用,如免疫检测和抗体治疗。
补体系统概述
补体系统是体液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的特点是其活性多元化。
补体的种类及特点
补体由多个补体蛋白组成,包括C1~C9和其他调节因子,各具特定功能。
医学免疫学体液免疫应答
在医学免疫学中,体液免疫应答是免疫系统对外来病原体的重要应答过程。 本节将介绍体液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分类、组分、结构与功能等关键内容。
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系统,提供免疫保护来抵御疾病和感染。
免疫系统对外来病原体的应答过程
1
识别
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外来病原体,在识别阶段发起应答。

免疫学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免疫学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免疫学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第3页
2.识别TI2抗原:肺炎球菌多糖等
● TI2抗原结构特点: 含有多个重复出现抗原决定簇, 呈线形排列,在体内不易降解。
●活化特点: 与特异性BCR结合 BCR交联 传入 活化信号 B细胞活化。
免疫学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第4页
免疫学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细胞识别TI2抗原
主要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
B7.1和B7.2 表示细胞 APC
CD2 T细胞
CD40 B细胞
配体
配体表示 细胞
CD28 CTLA-4 T细胞
主要功效 B7/CD28
(活化T细胞)
B7/CTLA-4
(抑制T细胞活化)
免疫学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LFA-3
淋巴细胞和 全部APC 活化T细胞
CD40L 活化T细胞 B细胞活化最 强有力信号
B1
无 无
TI-2抗原 多糖等
不需要 BCR
B1 少数有 个别有
TD抗原
蛋白質 需要 BCR
B2 有 有
T细胞辅助
-
-
+
免疫学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第20页
二、Ig类转换(isotype switch):
是指B细胞在受抗原刺激后,首先合成IgM,然 后转为合成IgG等类别抗体。
免疫学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第5页
二、 对TD-Ag识别与提呈
1. TD-Ag: 蛋白质抗原
2. 识别与提呈 (1)B细胞表位与特异性 BCR结合 (2)T细胞表位- MHC-II类分子复合物 表示于 APC细胞表面 TCR识别Th细胞活化 辅 助B细胞活化
免疫学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免疫应答的主要步骤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免疫应答的主要步骤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免疫应答的主要步骤在机体内部,病原生物与免疫系统之间展开着一场激烈的战争。

免疫应答是机体对病原生物入侵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它具有复杂而精巧的步骤,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一免疫系统的奇妙世界吧!我们来看看免疫应答的启动阶段。

当病原生物进入机体后,它们会被机体的先天免疫系统发现。

这个系统相当于我们的肌体的排外检查员,它通过不同的机制初步识别并消灭病原生物。

先天免疫系统是我们身体自然天赋的一部分,它以炮火齐全的方式向病原生物宣战。

首先是通过它的多种细胞系,如单核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直接攻击和消灭病原生物。

先天免疫系统还会释放一系列的化学信号分子,如细胞因子,来招募更多的免疫细胞加入战斗。

这些细胞因子的存在将在后续的故事中发挥重要作用。

病原生物并不会束手就擒,它们会通过多种机制来逃避先天免疫系统的攻击,比如通过改变自身表面的抗原分子,使得机体的免疫细胞无法辨认它们。

这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会发出一个求救信号,唤醒细胞的适应性免疫系统,一个更为智能和精确的防御系统。

就是免疫应答的适应性免疫阶段。

适应性免疫系统是我们的肌体的精锐部队,它经过一系列精细与复杂的过程,为机体量身定制最佳的抗病毒策略。

适应性免疫系统需要识别并记录病原生物。

细胞表面的抗原受到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这就像是一个大型的“目标库”用来寻找匹配的敌人。

一旦病原生物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便会这架一系列复杂的信号传导过程。

其中,最重要的是B细胞和T细胞的激活。

B细胞是机体的细胞反应再派所,它能产生特异性的抗体,而T细胞则可以直接杀伤感染细胞。

B细胞负责产生外生抗体,在细胞表面表达抗原受体,以便与抗原结合,并通过刺激抗原结合的特异性激活决定细胞分化发展为以抗体分泌为目标的浆细胞,从而产生更多的抗体。

抗体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它能够识别并结合特定的病原生物,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这个复合物可以激活补体系统,引发病原生物的直接杀伤和吞噬,从而彻底铲除入侵者。

生物免疫学中的免疫应答与调节

生物免疫学中的免疫应答与调节

生物免疫学中的免疫应答与调节生物免疫学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机体对抗外来病原体的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重要防御机制,能够识别、杀灭病原微生物,保护机体不受感染。

免疫系统主要分为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种类型,其中获得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并涉及到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两个重要过程。

免疫应答是机体对抗外来抗原的一种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反应方式。

细胞免疫是指通过吞噬和杀死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反应,其中细胞因子和白细胞介导了这一过程,并能够分化出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体液免疫则是指体液内的抗体对抗外来抗原的反应,其中B细胞和T细胞参与了这一过程。

免疫应答是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攻击的最重要的过程之一,能够针对特定的病原体发起有效的免疫反应。

免疫调节是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对免疫反应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能够平衡机体免疫系统,维护机体健康。

免疫调节包括正向调节和负向调节两种方式。

正向调节是指免疫细胞因子、抗原呈递和共刺激因子在免疫应答中激活T和B淋巴细胞的过程,促进免疫反应的发生和运行。

负向调节则是指免疫细胞因子和共刺激因子在免疫反应中激发抑制性T细胞的产生和活动,以防止过度免疫反应造成机体的损害。

免疫应答和调节的正常运转是机体对抗感染的保障,但当机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时,就会导致免疫系统失衡,出现疾病。

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就是因为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而导致的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等。

而某些疾病则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导致异常免疫反应,如过敏和哮喘等。

为了帮助机体维持正常的免疫反应和调节,科学家们研究了许多免疫调节剂和免疫疗法,包括细胞因子、抗体和细胞免疫疗法等。

其中,免疫检测技术也是免疫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具,能够帮助医生识别和治疗病人的免疫功能异常,并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总之,生物免疫学研究的是机体对抗外来病原体的免疫系统,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是两个重要过程。

免疫学检验-免疫应答

免疫学检验-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
细胞免疫的 生物学效应
适应性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
适异性免疫应答;
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相应抗原.
记忆性:部分淋巴细胞可分化为记忆细胞,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记忆
细胞迅速分化为免疫效 应细胞,产生更强烈的免疫效应。
限制性:免疫细胞的识别活化受到MHC分子限制。 放大性:少量抗原可激活免疫活性细胞增殖为大量效应细胞。
固有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系统——固有免疫细胞——NK细胞
固有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系统——固有免疫细胞——NK细胞
固有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系统——固有免疫细胞——肥大细胞
固有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系统——固有免疫分子——补体
固有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系统——固有免疫分子——其他因子
固有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的生物学功能
适应性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
我们的目标是——
掌握: 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主要类型及特点;固有免疫
应答的组成和作用特点;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与特点; 体液免疫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的不同及临床意义;免疫耐受 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免疫学概念与免疫应答

免疫学概念与免疫应答

免疫学概念与免疫应答现代免疫学的发展认识到,宿主体内的免疫系统,能识别并清除从外环境中侵入的病原生物及其产生的毒素、内环境中因基因突变产生的肿瘤细胞、自身衰老残损的组织细胞或自身变性抗原,实现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的功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抗原刺激发生一系列反应,并以排出或分解该抗原为目的的反应过程。

免疫应答的过程包括:抗原的识别、处理、信息传递,免疫细胞的激活、增殖、分化以及产生一系列的免疫效应分子。

以免疫效应分子的协同作用执行效应功能,从而达到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目的。

免疫应答是一个复杂的连续过程,分为识别阶段、活化阶段和效应阶段。

1.识别阶段是巨噬细胞等抗原递呈细胞对外来抗原或自身变性抗原进行识别、摄取、降解和递呈抗原信息给T辅助细胞(THc)及相关淋巴细胞的阶段。

2.活化阶段是T、B淋巴细胞在接受抗原信号后,在一系列免疫分子的参与下,发生活化、增殖、分化的阶段。

由于T细胞和B细胞表面表达的细胞膜受体不同,所以对抗原的识别具有严格的特异性。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T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和协同刺激双信号后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

3.效应阶段是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执行体液免疫功能。

T细胞中的Th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等效应分子,T杀伤细胞执行细胞毒效应功能。

另有少量T细胞和B细胞在增殖分化后,不直接执行效应功能,而作为记忆细胞。

当其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迅速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执行高效而持久的特异性免疫效应功能。

免疫应答效应多为生理性,是机体对外来抗原或自身变性抗原的清除效应。

但当机体的内环境平衡被破坏,免疫应答的调节紊乱时可导致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病理损伤,出现临床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超敏反应性疾病等。

因此,了解机体免疫应答的基本原理、参与免疫应答效应分子的来源、种类、特性及检测方法,可为探讨正常与异常的免疫应答结果对机体的影响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
1、抗原识别
(1) Th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2) B细胞对TD抗原的特异性识别: BCR复合体是由SmIg和Igα/Ig β以非共价键
结合而成。 BCR识别的抗原无须APC细胞进行加工处理,
也无MHC限制性。
2、抗原递呈
辅佐细胞向辅助性T细胞展示抗原和MHC-II类分 子的复合物,并使之与TCR结合的过程。
非专职APC(non-professional APC) : 在某些活性分子刺激下能被诱导表
达MHC-II类分子并能处理和提呈抗原的细胞 。 包括: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上皮及间皮 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抗原提呈能力弱。
广义APC:指能加工处理抗原并以抗原肽-MHC 分子复合物的形式提呈抗原信பைடு நூலகம்的所有细胞。
免疫学第五章免疫应答2
第一节 概述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的概念 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受到抗原物质刺激后,免
疫细胞对抗原分子的识别并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反 应和表现出特定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免疫应答包括:特异性免疫应答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2、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 是一类重要的抗原呈递细胞,它分布于外
(4)朗格里细胞(Langerhans cell,lc) 位于表皮和胃肠上皮,该细胞特征是胞浆内有柱状
Birbaeck颗粒,该颗粒参与LC抗原呈递作用的各 个环节
3、B细胞
呈递抗原的分子是Smig,与抗原具有高度亲和力, 可以高度特异性地浓缩非已抗原,并以与MHC— Ⅱ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呈递给TH细 胞。所以,B细胞尤其对低浓度的Ag,是一类有 效的APC。
用血或各类淋巴组织中,一般只占所在器官全部细 胞的10%以下。一般认为DC有吞噬功能,但由于其表 面表达有高密度的MMC—Ⅱ类分子,且有树突状突 起,表面积比巨噬细胞更大,有利于按能抗原并旦 递给T细胞,故DC在抗原呈递中发挥重要作用。
(1)滤泡树突状细胞(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定位于淋巴结滤泡中,与抗原抗体复合物 有高度亲和力,能够捕获和滞留抗原,是参与再 次免疫应答的APC,并在记忆B细胞发育中起重要 作用。
(2)淋巴样树突状细胞(Lgmrhid dendritic cell, ldc)主要分布在淋巴结和脾内,在移植排斥中 起重要作用。
(3)并指状细胞(interdigit ting cell idc) 主要定位于淋巴组织胸腺依赖区,它可能是淋巴结 中主要的APC,并对抗原特异性T细胞具有很强刺 激作用,
(1).B细胞表位(蛋白质半抗原)与特异性 BCR结合;
( 2).T细胞表位(抗原肽)- MHC-II类分子复合物 表达于APC(DC、M、B细胞)细胞表面 TCR识 别Th细胞活化 →辅助B细胞活化。 注:再次应答、抗原浓度低时,B细胞是最有效的 抗原递呈细胞。
五、免疫应答的表现形式(类型) 体液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
六、免疫应答的意义: 及时清除外来异物,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
定。 但不适当的免疫应答也会造成机体的损伤。
七、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一)、致敏阶段 又称加工处理抗原阶段 1、多数抗原需要APC处理后递呈给T细胞,B细 胞从Th细胞获得抗原信息;
抗原呈递细胞的抗原呈递作用 :
1、抗原摄取 借助吞噬,胞饮、吸附或FcrR、CR1介导的调理
作用摄取抗原,这个过程称为内容作用(endcytosis )。颗粒性Ag,吞噬,调理可溶必Ag,胞饮。 2、抗原加工
T细胞通常不能识别天然蛋白抗原的决定簇。被 APC摄入的天然抗原须在胞内通过代谢修饰成熟与 MHC—Ⅱ类分子结合的,具有强免疫原性的肽段,此 过程称为抗原的处理(Ag procecsing)。
CTL 效应性
TDTH
靶细胞 细胞 淋巴因子 免疫
活化Th
辅助
前体CTL、TDTH 记忆T
TI抗原
静止B细胞
浆细胞 记忆B
免疫球 体液 蛋白 免疫
识别阶段
增殖分化阶段 效应阶段
第二节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应答: 是指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
值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 由抗体发挥的免疫效应
2、少数抗原可 直接刺激B细胞。
多糖抗原 鞭毛抗原
(二)、反应阶段 又称增殖分化阶段 免疫活性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即可母
细胞化,进而大量增殖,分化成为效应T 细胞、浆细胞及少量记忆细胞 (三)、效应阶段
效应T细胞、抗体及细胞因子等共同对 抗原进行清除。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静止Th
TD抗原 +辅佐细胞 提呈
3、抗原呈递 表达于巨噬细胞表面的多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 被呈递给TH细胞,另外通过细胞的其它分子之间作用 才活化TH。
一、免疫应答的类型 1.按参与细胞分类根据主导免疫应答的活性细胞类
型,可分为细胞介导免疫(cellmediate dimmunity,CMI)和体液免疫(humoralimmuni ty)两大类。 2.按抗原刺激顺序分类某抗原初次刺激机体与 一定时期内再次或多次刺激机体可产生不同的应 答效果,据此可分为初次应答(primaryresponse)
和再次应答(secondaryresponse)两类。
一、免疫应答的类型
3.按应答效果分类一般情况下,免疫应答的结果是
产生免疫分子或效应细胞,具有抗感染、抗肿瘤
等对机体有利的效果,称为免疫保护(immuno
protection);
一些条件下,过度或不适宜的免疫应答也可导致病 理损伤,称为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包括对自身抗原应答产生的自身免疫病。与此相 反,特定条件下的免疫应答可不表现出任何明显 效应,称为免疫耐受(immunotolerance)。
免疫应答类型
正常免疫应答
异常免疫应答
应答
正应答 非己抗原
效应 抗感染 抗肿瘤
应答 正应答过强
负应答
效应 超敏反应
免疫耐受, 肿瘤发生
自身成分 负应答 自身耐受
正应答
自身免疫
二、免疫应答的特点
1、严格的特异性; 2、MHC限制性 3、具有免疫记忆。
三、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 免疫细胞及其相互作用
四、免疫应答的场所 外周免疫器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