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第四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通用三年级上册社会与品德教案精选

通用三年级上册社会与品德教案精选

通用三年级上册社会与品德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通用三年级上册社会与品德教材第四单元《我们生活在一起》的第10至12页。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自己的家乡,知道家乡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学习尊重他人,了解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自己的家乡,知道家乡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了解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域、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挂图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美景、特产等图片,引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讲解:介绍家乡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自己的家乡。

a. 展示地图,让学生找出家乡所在的位置。

b. 讲述家乡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c. 介绍家乡的特色文化,如民俗、美食等。

3.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了解到的家乡信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制作家乡的手工作品,如剪纸、泥塑等,展示家乡的特色。

5.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尊重他人,了解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了解到的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

六、板书设计1. 《我们生活在一起——家乡的骄傲》2. 主要内容:a. 家乡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b. 尊重他人,了解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c. 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家乡”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答案要求:描述家乡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附加作业:收集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资料,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家乡的了解程度,以及尊重他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情感的的培养。

(鄂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第四单元 银色的冬天教案

(鄂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第四单元 银色的冬天教案

(E教学版)一年级道德品格和生活的课程计划第四单元是银冬单位目标:1.情感与态度:通过了解冬天的祖国和家乡的壮丽风光,发展接近大自然,爱自然的感觉,感受自然的美。

在创意观察和经验活动中,产生自然观察,探索自然的兴趣。

爱和积极参与新年的庆祝,体验节日的温暖气氛和愉快的心情。

2.行为习惯:初始健康生活发展良好的健康习惯和习惯。

发展尊重长者,礼貌和其他好习惯。

3.知识和技能:在积极参与和动手活动中增加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加强自我意识和安全保护。

了解冬季科学,尝试小实验和小块,并获得探索问题的经验。

4.过程和方法:了解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通过了解和收集材料的活动来获取信息。

可以尝试小观察,小实验等探索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与他人合作分享活动结果。

小时:12耶和华问:2小时第13主题:2?3小时第14主题:2?3小时总等级:6?8小时13雪和冰世界更有趣主题goal:1.在各种活动和游戏中体验冬天的美丽和乐趣,增强对冬天的热爱。

2.了解什么样的冰科学知识,锻炼实际能力,学会制作简单美丽的冰装饰。

3.从各种方法学习理解冬季的基本保健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教学重点:结合当地气候特点,提供儿童活动和娱乐内容,让他们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并注意安全。

难以教:让学生知道冬季活动后的常识,指导学生学习自我保健的重要性。

活动时间:2小时。

第一类活动:雪地游戏活动准备:1.老师准备组织学生开展滑稽的雪地游戏活动。

例如:玩具铲,胡萝卜,小帽子和其他雪人工具。

2.老师收集孩子们关于雪地游戏,故事等的歌曲。

学生准备在雪地游戏中执行各种工具。

活动程序:1.儿童歌曲:引导孩子们背诵孩子的歌曲,感受雪和冰雪人的快乐。

除了背诵儿童的歌曲,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记住雪景或雪中的戏剧的回忆,或请妈妈和爸爸谈论他们的童年雪游戏,以获得雪的直接体验游戏2.谈谈你最想玩什么游戏?怎么玩?请学生有自己的个人经验,充分沟通。

3.小组讨论:出了游戏应该注意什么?冬天如何保护自己?指导学生在户外活动中要了解的应注意保暖,防止冻伤,教学生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特别注重冰雪注意安全事宜。

人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四单元 从这里出发 听听别人的意见》教案_11

人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四单元 从这里出发  听听别人的意见》教案_11

《听听别人的意见》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朋友、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忠告和认为适合自己的职业。

2.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建议。

3.学会分析问题,找准适合自己的位置,增强自信心。

学情分析
中学生阅历浅,人生经验少,要引导学生与自己的亲朋好友交流,征求他们的建议,并从他们客观,鼓励的评价和忠告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发现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找准适合自己的位置,从而树立自信,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

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听听别人的意见,懂得选择自己的位置。

难点:学会正确分析自己,懂得在选择自己的未来时,找准自己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教师讲述听听别人意见的好处。

2.合作探究
(1)阅读课文P145页内容,感受听取朋友意见的好处。

(2)阅读课文P145页内容,感受听取老师意见的好处。

(3)阅读课文P147页内容,感受听取父母意见的好处。

三.拓展延伸
1.阅读课文P148页短文《一定有路》。

2.在我们的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有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选择时茫然的,此时,我们可以征求哪些人的参考意见?为什么我们可以这样做?
四.课堂巩固练习
五.布置作业
有的同学认为:“我的青春我做主,我的地盘我hold住,我为什么要听别人的,我会跟着感觉走。

”这一观点对吗?为什么?。

三年级思品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三年级思品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三年级思品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思品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范文教材解读:当前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包办过多,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对较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更不知道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而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需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奠定初步基础。

本单元侧重于帮助学生增强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

本组教材编排了三篇课文:《我是谁》、《我的责任》、《我能做好》。

在教材呈现上,注意体现体验性、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以问题的形式切入,给学生更多自己思考的空间,并注意针对学生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道德辨析,提高道德认识,同时适当地进行行为引导。

注意道德教育的激励作用和榜样作用,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参加学习活动,愿意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单元目标: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我们力图实现以下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对比,认识不同角色对人的不同要求和所应承担的不同责任。

在生活中担当好自己的角色。

行为与习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愿意承担和认真完成集体的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不同场合下的角色变化;体验承担某项任务,感受认真履行职责并完成任务后的愉悦;增强责任意识,知道自己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学法导航:1、通过观察对比,认识不同角色对人的不同要求和所应承担的不同责任。

2、体验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角色,愿意在现实生活中当好自己的角3、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担一项任务。

4、知道对于自己承担的事情要认真负责地完成。

热心于集体和公益活动,并从中感到快乐。

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感受着集体的温暖,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课时支配:共3~4课时。

第一课时:《我是谁》第二课时:《我的责任》第三课时:《我能做好》第四课时:巩固练习。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成长中的我-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成长中的我-教案

第四单元成长中的我1、做事有始有终一、课题目标情感与态度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

行为与习惯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做到有始有终。

知识与技能学习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过程与方法过体验感受有始有终的重要性,学习用观察,讨论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有始有终益处大育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尚小,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做事容易半途而废。

因此,让学生知道做事有始有终的益处,培养学生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相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我的准备:略教学目标1、知道做事有始有终的益处。

2.初步养成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养成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的习惯。

教学策略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本课主要采取体验式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以贴近主题教育的故事导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主题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听一听、讲一讲、演一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故事导人:《群鸟学艺》。

(图配教师的讲解)师:谁最后搭的窝又漂亮,又结实,而且很舒适?(小燕子)为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小燕子认真学习,做事有始有终,引出课题/有始有终益处大")用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这种接受是主动的接受,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二、主题探究活动活动一:故事园里听一听(配音朗读《白头翁的故事》)师:白头翁是怎样学艺的?你明白了什么?教师总结:白头翁做事不够坚持,有始无终,它最后什么本领也学不到。

不要学习白头翁这种做事的态度。

活动二:身边事例讲一讲师:找一找身边有始无终的小事例,讲给小组的人听一听。

1.小组内说一说。

2.班级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做事有始无终,收获会很有限,甚至一无所获。

可以安排小记者采访的形式,深化学生的情感认识。

活动三:现实生活演一演情景表演生活中的小事例。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一、第一章:家庭和学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和学校的关系,认识到家庭和学校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家庭和学校的热爱和责任感。

1.2 教学内容:家庭的意义和功能:家庭的定义、家庭的角色、家庭的功能学校的作用和环境:学校的定义、学校的作用、学校的环境1.3 教学活动: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家庭和学校的看法,引导他们认识到家庭和学校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家庭和学校的作用,并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二、第二章:友谊与尊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

2.2 教学内容:友谊的意义和价值:朋友的定义、朋友的作用、友谊的价值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尊重的定义、尊重他人的意义、尊重他人的表现2.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友谊和尊重的场景,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友谊和尊重的重要性,并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三、第三章:健康与生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学会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3.2 教学内容: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健康的定义、健康的重要性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运动、睡眠、个人卫生3.3 教学活动:健康讲座:邀请专业的健康讲师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四、第四章:环境与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环境。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力。

4.2 教学内容:环境的意义和重要性:环境的定义、环境的重要性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垃圾分类、节能减排、植树造林4.3 教学活动: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了解环境现状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并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五、第五章:社会与公民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的组成和运行,学会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民族性格,珍视祖国和民族,热爱社会主义事业。

2. 掌握合作、守规则的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3. 理解集体的意义,树立行为良好的集体观念。

4. 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树立珍视法律的意识。

第二部分: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民族性格,珍视祖国和民族,热爱社会主义事业。

2.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守规则的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3. 引导学生理解集体的意义,树立行为良好的集体观念。

4. 让学生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树立珍视法律的意识。

第三部分: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集体的意义,树立行为良好的集体观念。

2. 如何引导学生珍视法律的意识。

3.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守规则的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祖国的美丽风景图片和视瓶,向学生介绍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民族性格,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珍视祖国和民族,热爱社会主义事业。

2. 学习新知(20分钟)通过老师讲解、多媒体展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民族性格,并分组讨论,共享他们对祖国和民族的认识和看法。

3. 分组讨论(1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共享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合作和守规则的情景,以及自己对这些情景的看法。

4. 案例分析(20分钟)老师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些典型的行为,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正确的荣辱观,如何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5. 操作性活动(20分钟)老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活动,如集体合唱、集体舞蹈等,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行动感受集体的意义,树立行为良好的集体观念。

6. 引导学生认识法律(20分钟)老师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国家的一些基本法律法规,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意义,培养学生珍视法律的意识。

7. 情境体验(15分钟)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演练等形式,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体验合作、守规则、珍视法律等道德意识,加深学生对这些道德意识的理解和认识。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第四单元《交通连着千万家》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第四单元《交通连着千万家》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第四单元《交通连着千万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作用,以及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

2. 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注意交通安全。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2. 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

3. 交通规则的讲解和重要性。

4. 珍爱生命,注意交通安全。

5. 关爱他人,从小事做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作用,以及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注意交通安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小组讨论、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实例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4. 情景模拟,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2. 讲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交通工具的进步。

3. 讲解交通规则,强调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4.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了解的交通规则,以及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5. 实例讲解:通过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

6.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情景模拟,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8.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如何在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

9.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查找不足,改进教学方法。

10. 学生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优秀,帮助落后。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交通博物馆或者交通管理部门,加深对交通工具和交通规则的了解。

2. 开展交通安全主题班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分享自己对交通安全的理解和经验。

3. 邀请交通警察或者交通安全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从专业角度了解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来评价学生在知识上的掌握情况。

部编版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四单元教

教学目标
* 了解他人正直、真诚的品质;
* 增强班级合作意识;
*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

教学重点
* 了解他人正直、真诚的品质;
* 增强班级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 教学课件;
* 学生教材。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思考在班集体中应该具备的品质,如正直、真诚、合作等。

2. 研究: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四单元相关内容,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3. 提出问题: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如:
- 你觉得正直是什么样的品质?
- 在班级中,我们应该如何展示真诚和合作?
4. 讨论与展示:安排小组讨论和展示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正直、真诚和合作的理解,并提出相应的行动方案。

5. 游戏活动:使用班级游戏或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团结,加强班级凝聚力。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正直、真诚和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这些品质。

教学延伸
- 可以要求学生每天记录一次自己表现出正直、真诚和合作的事例,并进行班级分享。

- 可以组织班级活动,让学生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教学评估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游戏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能否展现正直、真诚和合作的品质。

同时可以收集学生的写作作业,评估他们对于品质的理解和实践情况。

参考资料
暂无参考资料。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备课一、单元概述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的社区”,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关心自己所在的社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社区的含义,认识到自己在社区中的角色和责任,学会与社区成员和谐相处,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二、单元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含义,认识到自己在社区中的角色和责任。

2. 培养学生关心社区、服务社区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与社区成员和谐相处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交往技巧。

4.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三、教学内容本单元共包含2个课时,具体内容如下:第1课时:我们生活的社区1. 学习社区的含义,理解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

2. 分析自己在社区中的角色和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关注社区生活,提高学生关心他人的意识。

第2课时:爱护我们的社区1. 学习社区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之道,提高学生的交往技巧。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关心社区发展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实践如何在社区中做好事,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和关注社区。

2.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与社区成员和谐相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采用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心社区、服务社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对社区的认识和关注程度。

2. 课后实践:关注学生在课后的社区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公民意识。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2. 案例素材:关于社区成员之间和谐相处的实例。

3. 实践活动指南:指导学生如何在社区中开展实践活动。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1课时:我们生活的社区1. 导入新课,介绍社区的概念(10分钟)2. 分析自己在社区中的角色和责任(15分钟)3. 讨论如何关心社区生活(15分钟)4.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5分钟)第2课时:爱护我们的社区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10分钟)2. 分析社区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之道(15分钟)3. 讨论如何积极参与社区建设(15分钟)4.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实践任务(5分钟)八、课后实践1. 组织学生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如环保、慰问老人等。

以身作则:品德教案三年级第四单元

以身作则:品德教案三年级第四单元

以身作则:品德教案三年级第四单元。

一、了解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品德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的引导和培养,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提升道德修养、塑造人格的系统性工程。

品德教育是一门涉及人生哲学、道德伦理、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对人们的思想、语言、行为乃至社会关系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品德教育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对个人的成长和全面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以身作则,做良师益友作为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传授给学生更深层次的道德价值观。

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语言上的品德作为老师,语言的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语言可以表达人的思想、情感和行动。

因此,我们在语言上应该保持高尚的品德,不说脏话、乱诺,不用挑拣必须的话语让学生从自己的言谈中感受到正能量。

同时,在与学生交流时,我们要尽量避免质问、批评、指责等恶劣的口气和措辞。

一旦我们的言行不当,就可能影响到学生的人格品质,使得学生的责任感和创造力受到影响。

(二)行动上的品德相较于语言,行动是更加直接有力的方式。

身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良好的行为和行动去影响学生。

例如,我们在学校好好工作、爱护学生、关心学生,自觉维护学校师生较权益,用实际行动积极传递着尊敬、爱心、奉献等重要品德的信息。

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引领学生,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受到正确的引导。

(三)心理上的品德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只注重学生的知识,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我们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情感,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不带任何偏见或歧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没有被孤立和排斥的感觉。

同时,我们要以高尚的品德影响学生的心态,让学生感受到人性的美好,以此培养学生合理的生活观、态度、价值。

三、靠师德规范树立起良好的师风品德教育要靠教师的师德规范才能成为好的教育,也要靠师风的文化塑造来起到示范引导。

在规范师德的同时,教师们也应注意养成良好的师风,让其学生从我们身上感受到良好的教育氛围。

初一人教版思想品德第四单元的教案

初一人教版思想品德第四单元的教案

初一人教版思想品德第四单元的教案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题探究活动。

2.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调查,感受道德和法律对自己的成长有多么重要。

1.综合运用第七、八两课教材的根本知识,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根本的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2.遵守国家法律,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应当享有的合法权益,成为一名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3.提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力,对有效信息的整合能力和合作能力。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约一个月),让他们去思考、去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和侵犯或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

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到当地法院少年法庭或少年犯管教所进行采访。

2.人人参与,交流合作,教师只做一个积极的组织者、支持者、引导者。

3.提示学生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的方法。

约一个月(分为四周进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开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标准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

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际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开展。

”基于这些理念,本主题活动注重学生的各种生活经验,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认真对待生活,愉快对待生活,提高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开展。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主体参与,提倡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主题探究那么是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要途径,离开了探究就谈不上主体参与。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主题探究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体验成功。

现代教学思想重视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组织的个别化,同时主张课程的综合化。

在教学设计上充分应用各种媒体,增强感染力,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目标本次集体备课的目标是为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做准备。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 了解家庭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组成部分- 研究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和相互帮助的重要性- 探讨家庭成员间的责任和义务教学内容1. 家庭是什么?- 家庭的定义和特点- 家庭的成员(爸爸、妈妈、祖父母、兄弟姐妹等)- 家庭的功能和作用2. 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 研究相互关爱的重要性- 分享关爱家庭成员的例子- 表达对家庭成员的感激之情3. 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帮助- 研究相互帮助的意义- 分享在家庭中相互帮助的经历- 体验家庭成员间相互帮助的活动4. 家庭成员间的责任和义务- 探讨家庭成员间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分享家庭成员间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讨论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 使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互动游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 准备图片、故事书、家庭成员关爱示例等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关注教学内容。

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提问等方式进行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

评估重点包括学生对家庭的理解、情感表达和参与度等方面。

家庭作业- 要求学生用文字或图画描述自己的家庭,并表达对家庭成员的感激之情。

- 鼓励学生与家庭成员一起完成关爱和帮助家庭成员的活动,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反思与改进在备课后,我们可以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进。

同时,我们也应该与其他老师进行经验交流,互相研究和借鉴教学上的好方法。

以上是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的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对教师们的教学活动有所帮助。

祝教学顺利!。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掌握道德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要求。

3.了解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质的内容和意义。

4.能够根据实际生活情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二、教学重点1.理解道德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2.掌握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质的内容和意义。

3.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第一课时:道德是什么?1. 教学内容•道德的概念•道德的基本要求2. 学习活动•学生讨论并举例说明什么是好的行为和不好的行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道德,道德为何重要,并示范通过道德行为的影响。

•学生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讨论这个场景中的好和坏的行为,并讲述自己的观点。

第二课时:社会公德1. 教学内容•社会公德的定义和内容•社会公德的意义2. 学习活动•教师讲解社会公德的定义和内容,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解释和说明。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和自己身边人的好的社会公德表现,并进行分享和展示。

第三课时:家庭美德1. 教学内容•家庭美德的定义和内容•家庭美德的重要性2. 学习活动•学生和家长一起讨论和家庭中的美德,如互助、尊重、诚信等。

•学生小组合作,编写一份家庭美德守则,包括家庭成员应具备的良好行为习惯。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家庭美德守则。

第四课时:个人品质1. 教学内容•个人品质的定义和内容•个人品质的培养和重要性2. 学习活动•教师讲解个人品质的定义和内容,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解释和说明。

•学生小组活动,探讨和自己认为的好的个人品质,并给出相应的行为举例。

•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第五课时:道德与实际生活1. 教学内容•利用实际情境讨论道德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2. 学习活动•分组讨论道德问题,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道德等。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并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新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四单元
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什么是志愿者和志愿服务;
2. 培养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的意识和惯;
3. 发扬人道精神,提高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

教学重点:
1. 认识志愿者和志愿服务;
2. 掌握参加志愿服务的基本要求;
3. 了解志愿服务的意义;
4. 掌握志愿服务的基本礼仪和技巧。

教学难点:
1. 讲解志愿服务的意义;
2. 讲解志愿服务的基本礼仪和技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图片、小礼物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老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方式导入,让学生了解志愿者的相关知识。

感知(10分钟)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志愿服务的经历,或者带领学生一起思考可以自己能为社会做些什么。

讲解(20分钟)
让学生了解志愿服务的意义,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同时介绍志愿者的招募和参加要求,学生需要掌握参加志愿服务的基本礼仪和技巧。

操作(15分钟)
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些小礼物,以此为基础,强化学生对志愿服务基本礼仪和技巧的认知,比如和社区的小朋友互动,或者去附近的老人院看望老人等。

总结(10分钟)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及自己以后要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志愿者。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形式丰富,主题鲜明,生动强烈。

但教师在导入和
操作环节上需加强细节处理及控制课堂时间。

另外要注意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参与,实践出真知。

小学六年级思想品德优质教案精选

小学六年级思想品德优质教案精选

小学六年级思想品德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六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四单元“社会与责任”中的第10课“共建美好家园”。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社区的概念和重要性,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共建美好家园是每个人的责任,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有益于社区和环境的行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社区的概念,理解社区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关爱社区、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3. 提高学生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共建美好家园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培养学生关爱社区、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社区环境美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社区环境,引发他们对共建美好家园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社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社区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共建美好家园的重要性。

3. 知识讲解:通过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共建美好家园的责任和义务。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列举生活中有益于社区和环境的行为,并提出改善社区环境的建议。

5.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共建美好家园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份宣传共建美好家园的海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社区的概念2.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3. 共建美好家园的责任和义务4. 有益于社区和环境的行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社区中发挥积极作用,共建美好家园。

a. 爱护公共设施,维护社区环境;b. 参与社区活动,增进邻里关系;c. 关注社区发展,提出合理建议;d. 拒绝不文明行为,传播正能量。

2.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亲身体验共建美好家园的过程。

三年级上册品德道德与法治教案《父母多爱我》人教(新版)

三年级上册品德道德与法治教案《父母多爱我》人教(新版)
首先,关于感受父母之爱这一部分,我发现有些学生仍然难以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父母的关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多设计一些具体的、贴近生活的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父母之爱。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辛劳。
其次,在教授沟通表达技巧时,虽然课堂上有角色扮演等活动,但仍有部分学生显得拘谨,不敢大胆表达。为此,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轻松有趣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与父母沟通。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父母之爱的基本概念。父母之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和关怀,它是家庭和谐的基石,对我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关爱表现,以及这些行为对我们的影响。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感受父母之爱和孝敬父母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4.培养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通过故事、讨论、互动等形式,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父母之爱,培养家庭责任感,提高道德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感恩父母、孝敬家庭的道德素养,增强家庭责任感。
2.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学会在家庭中表达爱意和感激之情。

部编版三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第四单元整
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 帮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并学会与他人相处
-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 单元主题:友谊与帮助
- 课文:《亲情的力量》《童年的好伙伴》
- 相关词语和句子
教学活动
1. 热身活动: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情景表演,展示友谊和帮助
的场景。

2. 导入课文:教师讲解课文《亲情的力量》并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3. 听读练:学生听录音并跟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
达能力。

4. 词语研究:学生研究相关词语的拼音和意义,并进行课堂练。

5. 阅读训练:学生阅读课文《童年的好伙伴》,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相关题目的练。

6.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童年好伙伴,并描述他们的友谊。

7. 创作活动:学生以课文为素材,创作一篇简短的故事,表达
友谊和帮助的重要性。

8. 总结回顾:教师与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并对学生的
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评价
- 学生的情景表演展示
- 学生的听读表达能力
- 学生的词语掌握情况
- 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资源
- 课本:部编版三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 录音机或电脑
- 小组讨论和写作材料
教学延伸
- 鼓励学生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童年故事,并学会倾听他人的故事。

- 引导学生主动帮助他人,实际行动中培养友善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以上是部编版三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2023年人教版部编本小学品德二年级上册品德园地4教案

2023年人教版部编本小学品德二年级上册品德园地4教案

2023年人教版部编本小学品德二年级上
册品德园地4教案
教学目标
- 了解友爱的意义和重要性
-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友爱的行为
- 培养学生对友爱行为的积极态度
教学准备
- 课文:《友爱的小鸟》
- 录音机或者电子设备
- 图片或者视频资源展示友爱的场景
教学过程
导入
1. 通过播放录音或者展示图片,引起学生对友爱主题的关注。

2. 引导学生讨论友爱的含义和重要性。

新课呈现
1. 教师朗读《友爱的小鸟》这篇课文,鼓励学生倾听故事的内容并观察课文中友爱的情境。

2. 让学生自己读一遍这篇课文,并试图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中发生的友爱行为。

拓展
1. 教师制作一些与友爱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源,向学生展示不同场景中的友爱行为。

2. 学生观看资源后,与同桌讨论看到的友爱行为,激发他们对友爱的思考和感受。

输出
1.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绘制一幅与友爱有关的图片。

2. 自愿的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讲解他们绘制这幅图片时的想法和表达。

课堂总结
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强调友爱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友爱行为,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

拓展延伸
- 学生可以自行寻找更多关于友爱的故事和图片,并和同学分享。

-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更深入地探讨友爱在生活中的作用。

以上是《2023年人教版部编本小学品德二年级上册品德园地4教案》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1、碧水工程:什么是碧水工程?我的家乡在污水处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2、西气东输:什么叫天然气?西气东输是把哪里的天然气输送到哪里?沿途经过那些省、市?你的家乡也在其中吗?
3、大电网:为什么要建设大电网?你的家乡在建设现代化电网方面有什么举措?
4、安居工程:什么叫安居工程?你的家乡有什么安居工程?你周围的人中有卖经济适用房的吗?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手段)
一.三农问题
1、出示:
1978年
1984年
2001年
2003年
2005
农民人均纯收入
133.6元
355元
2366元
2622元
3255元
这张表格大家还记得吗?从这张表格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其实这只是上半张表格,想看看下半张表格吗?
出示:
1978年
1984年
2001年
2003年
2005
农民人均纯收入
133.6元
355元
2366元
2622元
3255元
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
316元
607元
6860元
8472元
10493元
2、请学生仔细读读这张表格,看看有什么发现?算一算,城镇居民的人均年所入是农民的几倍?
3、是啊,农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生活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现实。我国政府决心改变这一局面。请大家看看课本84页的介绍。不懂得可以做上记号。
2、这首歌写于上个世纪80年代,距今已有20多年了。现在再看歌词有些过时了,让我们拿起笔来改一改,赞美我们心中的新农村吧?
3、交流
4。配乐朗诵自己的歌词。




我家住在新农村
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
课时计划
2008年月日
课题
发展中的城市
第1课时




1.知道营造绿色生态城市环境势在必行。
7、教师小结:听了大家发布的信息,我深深的感受到:农民的生活好比芝麻开花——节节高。
二.农村与城市相比还比较落后。
1、出示一组希望工程的宣传图。
⑴这是一组纪实的照片,叫做渴望,你知道他们渴望什么?
⑵虽然我国农村就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还比较落后,尤其是西部的农村,差距非常大。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1989年10月30日,希望工程在我国开始实施。
二、展望新农村
1、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有些农村已经实现了由贫穷农村向现代化新农村的历史性跨越。有这样的一个农村:江泽民总书记称赞它是一个了不起的村庄。联合国副秘书长伊丽莎白·多德斯韦尔女士评价“世上很少有这样整洁的村庄”,它就是滕头村。
2、图片出示:
3、你怎样评价,称赞他?
4、希望我国的农村在不久的将来都能成为这样家家小康的新农村。
课时计划
2008年月日
课题
我家住在新农村
第1课时




1、了解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
2、知道与城市相比,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在文化、教育、卫生、医疗、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仍比较落后。
重点
难点
了解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
课前
准备
教师指导学生自由组合成一个三四人的合作小组,从农村的住房、交通等变化中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图片等资料,完成一份调查报告。根据学生的情况,切口可以小一些,如压岁钱、年夜饭等等。
2、交流,交流的重点在杭州的“蓝天碧水绿色清静”工程。请收集资料的同学上台交流。
四、绿色生态城市欣赏
出示全国各地绿色生态城市的图片,在音乐声中结束。




发展中的城市
绿色生态城市环境
能源短缺、环境恶化
课时计划
2008年月日
课题
发展中的城市
第2课时




1、知道什么是城市规划,了解近几年来,我国绿色城市发展规划中出现的一些发展趋势。
2、培养儿童关注社会的意识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重点
难点
知道城市规划对创建绿色生态城市的重要意义。
课前
准备
课前按兴趣分组,分别收集有关“碧水工程”、“西气东输”、“大电网”、“安居工程”的资料,并做好交流的准备。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手段)
一、知道发展规划
1、有同学制定过个人计划吗?计划都有些什么内容啊?这份计划的有效期是多长时间?
2003年
2005
农民人均纯收入
133.6元
355元
2366元
2622元
3255元
⑴请一生读。
⑵什么叫人均纯所入?以每户家庭三口人计,在1978年,一个三口之家一年的收入是?到2005年他们的收入是?增长了多少?
6、农民的收入增长了生活水平当然也提高了。谁想来发布一下相关的信息。(学生一一发布信息,教师随即提问,或请听讲学生与之交流。)
2.培养儿童关注社会的意识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重点
难点
了解近几年来,我国绿色城市发展规划中出现的一些发展趋势。
课前
准备
有关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手段)
一、谈话导入
从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如今,我国已拥有的城市比20年前增加了3倍。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三、总结
1、音乐《希望的田野》响起,出示歌词: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宅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一片高梁,十里河塘十里果香,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西村纺纱东港撒网,北疆播种,南园打场。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为她打扮,为她梳妆。
1现在我们将请一位同学来担任新闻发言人发布有关信息。(读80页的下面一段话。)
2教师即兴采访几位学生。
3教师小结:正是因为农产品产量不断增长,所以我国仅有全球百分之七的耕地,却解决了全球半分之二十的人口的吃饭问题。
5、现在又有一条信息要发布,那位愿意担任新闻发言人?
个人制定个人计划,然后严格按计划行事,必然能尽快达成目标。一个城市那么大,要发展,更要制定好计划。我们把城市的计划叫做发展规划。跟个人计划一样,城市的发展规划也有有效期,一般在5年到10年。
3、为了建设绿色生态城市,不少城市都制定了绿色城市发展规划。如今,这绿色城市发展规划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2、从歌词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3、是啊,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的变化日新月异。老师想请大家做一道数学题来感受一下。看教材80页中的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简表。
⑴自由读一读这些数据。
⑵小组合作算一算,从1949年到2001年,这些农产品的产量各增长了多少倍?
⑶可以用上能表现你心情的感叹词等来汇报交流。
4、农产品的产量成倍甚至成几十倍增长,不少农产品,如粮食、棉花、油料、水果、肉类、水产品等的产量均位居世界首位。不过我国的人口众多,这些农产品平均每个人的占有量也就是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到底如何呢?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手段)
一、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
1、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响起,出示歌词以及农村变化的图片,教师朗读。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宅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一片高梁,十里河塘十里果香,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西村纺纱东港撒网,北疆播种,南园打场。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为她打扮,为她梳妆。
预计的难点:⑴什么是三农问题?就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⑵小康社会是怎样的社会?
出示部分标准: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00元;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0%;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60%;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9年;平均预期寿命75岁;森林覆盖率23%;
4、各地贯彻中央的精神,纷纷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我们浙江省为此出台了哪些政策,你知道吗?学生交流,教师随机补充知识窗的内容。
二、知道营造绿色生态城市环境势在必行
1、出示城市环境恶化,能源短缺的图片
2、这些照片可否勾起了你的回忆?那些同学在生活中曾遇到同样的困扰?(激发学生对夏天停电,煤气、水、电都涨价,气温上升等的回忆)
3、城市在哭泣,环境在哭泣,我们该怎样解决问题呢?
三、了解北京和杭州的事例
1、北京和杭州在解决能源短缺、环境恶化上有高招。请学生阅读课本第88页,找找它们有什么好做法?
三、展望未来的新城市
1、“城市小主人大规划”:以小组为单位,给家乡的城市规划出出金点子。
2.用喜欢的形式交流。




发展中的城市
碧水工程
西气东输
大电网
安居工程
⑶请学生阅读“透视镜”。说说希望工程起什么作用?
⑷请一名学生读信息:截止1999年12月31日,全国希望工程共资助失学儿童2,296,476名,资助建设希望小学7,812所。
2、除了教育,在卫生、医疗、基础设施、公共福利、社会保障等等方面,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仍然相当落后。需要政府和富裕起来的人们去帮助他们。




我家住在新农村
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
农村与城市
课时计划
2008年月日
课题
我家住在新农村
第2课时




1、知道政府正在着手解决三农问题,决心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
2、展望农村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渗透建设新农村,服务新农村的思想
重点
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