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氮和硫的氧化物教案(表格型)
新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教案
课题: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SO2和N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酸雨的形成及了解防止酸雨产生的途径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
【能力目标】观察能力及实验动手能力、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
1、培养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以及热爱科学,提倡环境保护的思想。
2、实验观察、数据处理,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
大气的污染。
【难点】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
大气的污染。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探究式教学,实验总结法
[课的引入]:展示一份含有空气质量日报的报刊或者一段录象,使学生较快的投身
于学习的情景中。引出课题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二氧化硫
[知识传授]:简单介绍硫的物理性质:硫是淡黄色晶体,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
二氧化硫的两条工业制法的途径
S +O2 ===== SO2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FeS2 +411O221Fe2O3+4SO2 ;
SO2的物理性质。
[演示实验]:【实验4-7】注意点:
1.收集二氧化硫的试管要干燥,气体要收集满,否则液面上升不多,液体变色不明显。
2.可用亚硫酸钠与酸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硫。
3.品红溶液的质量分数不能太大,以0.01%左右为宜,并使溶液显酸性。
4.二氧化硫并不能漂白所有的有色物质,它只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因此,应预先试验它的漂白效果。
(完整版)二氧化硫教案讲解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1)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硫和氮的化合物(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是典型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之前对硅、氯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为学习本节内容做准备。同时,通过学习硫和氮的化合物知识,为本章第四节的学习做铺垫。在本节的学习中,通过实验现象,了解硫、氮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本节内容主要对SO2、NO、NO2进行全面剖析,分析氮氧化物和SO2性质及其对大气的污染,以及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措施,同时让学生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去保护环境。因此在教学安排上,第一课时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有关的预防措施。第二课时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本节课学习第一课时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本节内容安排上,先学习其性质和用途,再认识其引起环境污染的原因,思考解决的措施,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同时本课时内容联系实际,学生易接受。教材编排的目的明确,给更多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获取知识。同时提供相关的拓展阅读,开拓学生的知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本章前两节的知识,对非金属的认识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对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也有了一个的整体思路。利用非金属元素的多种变价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学生能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去分析简单的化学反应。同时,本课时的学习也贴切生活,涉及漂白、酸雨等知识,学生容易接受,而且通过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现象,使他们以后对生活中的事物保持思考习惯,对身边的事物保持科学的态度。同时,对于刚步入高中学习的学生而言,虽然之前学习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其系统的学习方法还没有掌握,还不能认识到物质性质的多样性,及物质有其一般规律,也有其特殊性质。对于大部分学生,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需要提高。对于实验的设计,这是学生的短板,也是学生所恐惧的板块,需要不断给他们锻炼的机会,克服畏惧心理、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高中化学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教学目的3:
1. 了解碳、氮、硫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课时:
2.5课时
知识体系3
4. 二氧化硫与硫酸
〖1〗二氧化硫
⑴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1:40),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来源于含硫燃料(如煤)的燃烧。
⑵化学性质
①酸性氧化物通性:
SO2 + 2NaOH = Na2SO3 + H2O
SO2 + H2O = H2SO3 (可逆反应,H2SO3为中强酸)
SO2 + CaO = CaSO3 (煤中加生石灰防大气污染)
SO2 + CaSO3 + H2O = Ca(HSO3)2
②氧化性:SO2 + 2H2S = 3S↓+ 2H2O
③还原性:2SO2 + O2 = 2SO3 (工业制H2SO4)
SO2 + X2 + 2H2O = H2SO4 + 2HX (X2包括Cl2、Br2、I2)
2Fe3+ + SO2 + 2H2O = 2Fe2+ + SO42- + 4H+
SO2使KMnO4(H+)、Br2水,褪色也是SO2还原性表现,不是漂白性。
④SO2的漂白性→SO2与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加热又恢复原来的颜色。
⑶ SO也有漂白性,注意与氯水的漂白性的区别
〖2〗硫酸
⑴硫酸的物理性质:
纯硫酸是无色油状液体,难挥发,易吸水,能与水任意比互溶,溶于水放出大量热
⑵硫酸的化学性质:
①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①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②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一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
氧化物(一)教案
课题: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一) 授课班级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
与
技能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知道SO2的漂白原理
过程
与
方法
1、培养学生用新概念重新理解旧知识的能力(可逆反应概念)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动手参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
象的能力,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物质的化学性质。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结合二氧化硫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的教学过程,通过学生动手做实
验,使他们获得新知,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态度
2、激发学生透过观察探究本质的兴趣,尊重科学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
重点二氧化硫与水反应难点可逆反应
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二氧化硫(sulphur dioxide)和三氧化硫
(一)、硫(sulphur)俗称硫磺。
1、硫的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熔沸点都很低。
2、硫的化学性质
①氧化性: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
与非金属反应:H2+S△H2S
②还原性:与氧气发生反应
③自身氧化还原反应3S+6NaOH===2Na2S+Na2SO3 +3H2O
(二) 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重、容易液化、易溶于水的气体。
2、化学性质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
....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
..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
(1) 酸性氧化物------亚硫酐
①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H2SO3(亚硫酸)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4.3硫和氮的氧化物(共26张ppt)(共26张PPT)
氧
化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硫
的
总结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性
质
酸雨形成
教学过程 ——学
『探究1』从SO2的组成分析可推测,SO2属哪一类氧化 物?溶于水呈酸性还是碱性?
『探究2』在SO2分子中S的化合价是多少?由此推测, SO2是否具有氧化性、还原性?
分组实验探究内容
教学过程
——学
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盛二氧化硫的试管倒置 水中
试管内气体减少
SO2 +H2O
用PH试纸测溶液酸碱度 PH试纸变红
H2SO3
取试管中部分溶液,滴
加1-2滴品红溶液
品红褪色
SO2+品红
对滴加品红的溶液加热 无色溶液变为红色 SO2+品红
H2SO3 HSO3-+H+
不稳定无色物质 不稳定无色物质
1,大气中的CO2溶解在雨水中生成了碳酸 2,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
90%以上是硫的氧化物、氮氧化物溶于水形 成硫酸、硝酸造成的,还有HCl、CO2、有 机酸等溶于水。
二氧化硫除了可以形成酸雨腐蚀建筑物 外,还有哪些性质和作用呢?导出今天的学 习内容---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教学过程 ——学 1、
在此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等 知识,这些内容对SO2知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 用。并且学生在初中已经知道硫与氧气反应可生成SO2以 及SO2的物理性质
新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氮和硫的氧化物教案(表格型)
课题第四章第三节氮和硫的氧化物课时安排二课时授课时间
整体设计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2。培养学生用新概念重新理解旧知识的能力(可逆反应的概念);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3。初步掌握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重要性质,实验探究由二氧化氮制硝酸的可能方法,学会有关氮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方法.4。熟悉氮在五种不同氧化物中的化合价. 过程与方法
1。会对有关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归纳。2。通过介绍“模拟生物固氮”“硝酸的工业制法”等研究工作,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SO2的结构和价态,分析其可能有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来证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且在实验研究中培养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
4.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结构分析、推测可能的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辩证地分析结论的适用范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氮化合物性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量变到质变、对立统一规律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2。通过介绍“模拟生物固氮”“硝酸的工业制法”等研究工作,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3.了解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增强环保意识。4。结合二氧化硫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观点的教育。
教学目标
重点及理由
分析教学重点是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
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硫和氮的氧化物时教案新人教必修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1课时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新课导入】
火山喷发的景象
火山喷发时熔岩喷涌、浓烟滚滚,不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且产生许多含有硫元素的气体,在火山口还有硫单质生成。这是硫单质及含硫化合物的来源之一。
除此之外,自然界里还有哪些含硫化合物?它们在自然界中是怎样产生和存在的?人们是怎样把它们转化成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物质的?在使用硫及其化合物的过程中,人们遇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教材讲解】
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1.硫
黄色晶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S+O2点燃SO2
过渡:我们已经学习过两种非金属氧化物CO2和SiO2的性质,并且知道它们都是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相似。
知识回顾: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1)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与某些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学与练:分别写出CO2与NaOH、Ca(OH)2、Na2O、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归纳整理并板书:
CO2(少量)+ 2NaOH = Na2CO3 + H2O
CO2(足量)+ NaOH = NaHCO3
CO2 + Ca(OH)2 = CaCO3↓+ H2O
CO2 + Na2O = Na2CO3
CO2 + CaO = CaCO3
过渡:SO2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它与CO2的性质上有何异同呢?
学生分组实验:
(1)课本第90页实验4-7。
(2)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SO2。
归纳整理现象:
(1)试管中液面上升,用pH试纸测定溶液显酸性,滴入品红溶液后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红色,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
高中化学 第四章 第三节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化学教案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安排1学时。
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1、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二氧化硫是集酸性氧化物通性、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为一体的典型非金属氧化物,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为二氧化硫的酸性氧化物性质和还原性。这些内容与二氧化碳、氯气、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密切相关,学习和研究二氧化硫的性质也为后续学习其他氧化物、硫酸等知识铺路。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还原性、漂白性)
教学难点:可逆反应及其论证
2、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县城高中学生。学校周围有不少盐化工厂,学生对酸雨、环境污染等概念有了一些感受和认识;对酸性氧化物的通性、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有较好的基础;有初步的根据物质结构推断物质性质的能力,有初步运用化学实验探究物质化学性质的经历,但还没养成习惯、形成方法。
3、教学设计重点
用实验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构建“可逆反应”概念,突破难点;借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之间的类比,掌握二氧化硫的通性;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理论,认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二、教学设计方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资料和实验观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通过类比和实验掌握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理有序的实验探究,培养观察、归纳、分析和概括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研究,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二氧化硫的功过评析,增强环境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科学的价值观。
高中化学《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20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一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体验实验探究的快乐。
2、了解SO2的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会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的技能。
3、培养实验设计、观察、分析能力,训练知识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SO2的化学性质、可逆反应
难点:SO2的化学性质、可逆反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1952年,英国伦敦发生重大的空气烟雾污染事件, 5天内有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祸首是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虽然是一种严重的大气污染物,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那么如何在保护我们的自身健康基础上合理利用二氧化硫,我们需要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
新
知学
习思考
交流
从物质组成形式看, SO2和C02从组成
上看相似,其性质可能相似。CO2是一种
酸性氧化物,SO2是否也是? 如何验证?
学生根据酸性氧化物的定义思考检
验方法
实验
探究
展示一试管SO2气体,观色并闻味
将一集满SO2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晃
动、观察、橡皮塞塞上后,取出水面,
用PH试纸测(实验2)所得溶液的酸碱
度。并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在盛有二氧化硫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
澄清石灰水,震荡。观察现象。
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原因,总结物
理性质,
归纳
整理
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
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1∶40),易液化(-10℃)。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SO2是一种酸
性氧化物
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SO2+H2O H2SO3
高中化学 4.3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材深度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精品教案】
SO2+H2O 췍=췍H2SO3 O2+H2SO3 ——H2SO4
2SO2+O2 췍=췍2SO3 SO3+H2O ——H2SO4
一定条件
或 2SO2+O2+2H2O —————2H2SO4 (4)汽 车 尾 气 的 成 分 汽车尾气中除含 有 氮 氧 化 物 外,还 含 有 CO、未 燃 烧 的 碳 氢 化 合 物 、含 铅 化 合 物 (如 使 用 含 铅 汽 油 )和 颗 粒 物 等 。 (5)防 治 酸 雨 的 措 施 ①原煤脱硫;②改进燃烧 技 术;③ 对 煤 燃 烧 后 形 成 的 烟 气 脱硫。
点燃
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 S+O2 ——SO2。
【案例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 是 一 种 淡 黄 色 的 能 溶 于 水 的 晶 体 B.硫 的 化 合 物 常 存 在 于 火 山 喷 出 的 气 体 中 和 矿 泉 水 里 C.硫 在 空 气 中 燃 烧 的 产 物 是 二 氧 化 硫 D.硫 在 纯 氧 中 燃 烧 的 产 物 是 三 氧 化 硫
(3)硫 化 氢
硫化氢是一 种 无 色、有 臭 鸡 蛋 气 味 的 气 体,有 剧 毒,是 一
种大气污染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SO 2 + H 2O H 2SO 3
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SO 2 + 2NaOH = Na 2SO 3 + H 2O
【小组讨论】:请你判断以下几组反应有哪些属于可逆反应? A .2H 2+O 2 2H 2O 和2H 2O
2H 2↑+O 2↑
B 和
C .H 2+I 2 2HI 和2HI H 2+I 2
D .2Na+Cl 2
2NaCl 和2NaCl (熔融)
2Na+Cl 2↑
【思考】根据SO 2中S 的化合价推断它具有怎样的性质?
【讲解】:SO 2中S 为+4价,,既可的电子显氧化性,又可失电子显有还原性。 【板书】:(3)SO 2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①氧化性,SO 2+2H 2S=3S ↓+2H 2O
【讲述】:SO 2的还原性应表现在它与氧化剂的反应上,可通过与O 2、KMnO 4(H +
)、卤素单质水溶液等氧化剂的反应来证明。
【板书】② SO 2具较强的还原性,可被X 2、O 2、KMnO 4、HNO 3等许多氧化剂氧化:
2SO 2+O 22SO 3
【讲解】三氧化硫也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它溶于水生成硫酸,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生产硫酸,与碱性氧化物和碱反应生成硫酸盐
【板书】2.三氧化硫(酸性氧化物)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SO 3+H 20=H 2SO 4 SO 3+CaO=CaSO 4
SO 3+Ca(OH)2=CaSO 4+H 20
[阅读]资料卡片:预防硫化氢中毒 Ⅲ、归纳与小结 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1、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高中化学《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性质、组成和分类。
2. 让学生掌握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硫的氧化物: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2. 氮的氧化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氮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
2. 教学难点: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和制备方法。
四、教学方法
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性质。
2. 利用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
3.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回顾硫和氮的元素性质,引导学生思考硫和氮的氧化物。
2. 教学新课:介绍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性质、组成和分类。
3. 实验演示:展示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现象。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
5. 课堂练习: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随堂练习:
1. 判断题:
(1)硫的氧化物只有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2)氮的氧化物只有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3)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 选择题:
(1)下列哪个不是硫的氧化物?
A. 二氧化硫
B. 三氧化硫
C. 二氧化硅
D. 三氧化二硫
(2)下列哪个不是氮的氧化物?
必修1 第四章第三节 《硫与氮的氧化物》教案(第1课时)
必修1 第四章第三节《硫与氮的氧化物》教
案(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硫与氮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和环境问题;
2. 掌握化学式、结构式、性质和用途;
3.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
1. 硫与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环境问题;
2. 酸雨的形成原因和危害;
3. 如何防治酸雨。
教学难点:
1. 让学生深刻理解硫与氮的氧化物的环境问题;
2. 培养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1. 探究性学习法;
2. 合作学习法;
3. 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0分钟)
1. 教师以“邂逅酸雨”为题,引导学生回顾上学期所学过的环境问题,思考酸雨对环境的危害;
2.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硫与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危害;
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硫与氮的氧化物的性质,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习新知(30分钟)
1. 学习硫的氧化物的化学式、结构式、性质和用途,了解硫的氧化
物对大气、水体、植物、土壤的影响;
2. 学习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结构式、性质和用途,了解氮的氧化
物对大气、水体、植物、土壤的影响;
3. 学习酸雨的形成原因和危害,了解酸雨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
人类健康的影响;
4. 学习如何防治酸雨,了解减少和控制硫和氮的氧化物排放的措施。
三、巩固与拓展(25分钟)
1.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完成《硫与氮的氧化物》的思维导图;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酸雨的形成原因和危害,并以小组竞赛的方式
进行讨论;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和控制硫和氮的氧化物排放,并以小组展示的形式呈现。
四、反思与评价(5分钟)
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硫和氮的氧化物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硫和氮的氧化物
教学目标:
1、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基本性质.环境污染和保护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且通过氮的氧化物对环境污染及硝酸工
业制备原理的推导,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辨证的看待问题的方法
3、加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及环保意识的教育.
重点和难点
重点: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环境污染和保护
难点: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
1、酸雨——露天文物的杀手希腊古城
雅典,是两千年前人类文明的杰出代
表,那里巍然耸立的帕提农神庙,埃雷
赫修庙及其他一些古建筑,如今却在酸
雨侵蚀下横遭摧残。北京故宫,天坛上
的大理石栏杆,芦沟桥上著名的石狮子
等,在近几十年中由酸雨造成的损害超
过几百年风吹雨淋的风化作用,剥蚀速
度大大加快。
2、
3、
据环保总局介绍,我国目前每年因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对生态环境损害和人体健
康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在 1100 亿元左
右,今后这种污染损失还将持续不断地增加。
4、酸雨是指pH低于5.6的大气降水,包括
雨、雪、雾、露、霜。由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溶于水后使水变成弱酸性,因此大气降水通情况下就具有一定的酸性。但是正常降水的pH不会低于
5.6,因为二氧化碳饱和溶液的pH为5.6。
降水的酸度来源于大气降水对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和其他酸性物质的吸收。前面已经说过,二氧化碳引起的酸性是正常的。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案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案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案(含教学设计)
课程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课型新课授课教师苏小莉
教
材
版
本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
章节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本次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实验教科书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
物。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部分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相关知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且掌握了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方法和技能,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坚固的基石。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后续章节《氨硝酸硫酸》知识学习的基础,硫酸的工业制取方法为硝酸的工业制取提供理论支撑,故本节内容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以实验探究为主线,以SO
2
对环境的污染作为切入点,主要介绍了SO
2
的化学
性质,引出SO
2
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继而通过性质来引出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和酸雨的防治方法,从而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样一个教学理念。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心理特点:该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由直观思维、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转变,对一些比较直观、形象的化学实验感兴趣。特别是学生对酸雨尤为好奇,以此作为切入点,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快速地融入课堂学习。
知识储备:学生已完成了氧化还原反应、部分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等知识的学习,并掌握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这些内容对SO
2
知识的学习起到铺垫和支撑的作用。
欠缺能力:高一学生抽象思维和学习迁移能力相对薄弱,可以利用实验探究和比较教学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高中化学 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doc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2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二课时。本节教材是在介绍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基础上引入了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即让学生对元素化合物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为以后学习元素周期表奠定基础,又让学生对保护环境有一个较清醒的认识,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堂课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引申、分析讨论,不断给学生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诱导思维,激发兴趣,层层推进。通过设计富有驱动性的、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逐步将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这种由狭义至广义、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安排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教学流程:
激发兴趣------- ►提出课题 ---------- > 研究产生一> 对比归纳
三、教案
仪器、用MnO2, H2O2, NO, NO2, H2O,试管,铁架台,导管,集气瓶,水槽。
品
2NO (无色)
+O2=2NC)2 (红棕色)透过现象看本
【提问】现在同学们对NO 和NO2的化学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请问,一瓶无色的NO气体,在空气中打开瓶盖,可以看到什么现象?
【演示实验】在通风橱中打开装有NO气体的集气瓶。
【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除此之外,我们还知道NO? 溶于水可生成硝酸。【演示实验】将一支充满NO2的试管倒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方法对比、讨论、讲授
学法指导要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对于SO2和NO2对大气污染的教学,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SO2和NO2的产生、危害以及防治的措施等。然后根据SO2、NO2的利用和对大气的污染,开展如何评价SO2、NO2的讨论。这样既巩固了SO2和NO2的有关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化害为利的科学思想。
教具使用多媒体、实验用品、课件
板书设计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二氧化硫(SO2)
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1∶40),易液化(-10℃)。
2.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SO2+H2O H2SO3 (可逆反应)
(2)漂白性(3)氧化性(4)还原性
二、氮的氧化物
1、NO
2、NO2
物理性质:无色、有毒气体红棕色有毒气体,易溶、易液化
化学性质:2NO + O2 = 2NO2 3 NO2 + H2O = 2HNO3 + NO
三、硫和氮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
NO → NO2→ HNO3
SO2→ SO3→ H2SO4
教学过程
【归纳整理】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1∶40),
易液化(-10℃)。2.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溶
液呈酸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SO2是一
种酸性氧化物3.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SO2+H2O H2SO3
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思考交流】1.课本上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我们写的有何差别?为什么?
2.那么可逆反应与普通的化学反应有何联系和区别?的代表什么含义?学生讨论并回答:可逆学生讨论回答
【问题探究】SO2溶于水和H2O反应生成
H2SO3,H2SO3很不稳定,易分解成SO2和H2O。
这两个反应是同时同条件下进行的,SO2和H2O
是第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又是第二个反应的产物,H2SO3是第一个反应的产物,又是第二个反
应的反应物。如果我们把SO2溶于水和H2O反
应生成H2SO3反应叫正反应,H2SO3分解成SO2
和H2O的反应就叫逆反应。这样既能向正反应
方向进行的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叫可逆反应。表示用可逆号。注意可逆反应强调
在同时、同条件下不同的方向进行。
倾听
【归纳整理】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同时,又
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表示用
可逆号。“”特点:同时、同条件,不同方
向,同时并存
倾听
【应用与实践】1、H2燃烧生成水,水电解能生
成H2和O2,这是可逆反应吗?2、二氧化硫溶
于水所得溶液的溶质是否只有亚硫酸?3、如将
SO2气体通入滴加酚酞的NaOH溶液中,分析
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学生分析讨论
【思考交流】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那么怎样区分SO2和C02?SO2是否还有其他特性?
【实验探究】(1)在亚硫酸溶液中加入品红溶液,然后再加热,(2)在氯水中加入加入品红溶液,然后再加热,观察前后现象的变化。观察前后现象的变化。
与试验(1)对比,分析原因
【归纳整理】SO2具有漂白性,但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使颜色恢复。
(2)漂白性1、SO2和氯水的漂白有何不同?
2、对比实验3,分析二氧化硫能否漂白石蕊试液,这说明了什么?
【情景展示】酸雨——露天文物的杀手希腊古城雅典,是两千年前人类文明的杰出代表,那里巍然耸立的帕提农神庙,埃雷赫修庙及其他一些古建筑,如今却在酸雨侵蚀下横遭摧残。北京故宫,天坛上的大理石栏杆,芦沟桥上著名的石狮子等,在近几十年中由酸雨造成的损害超过几百年风吹雨淋的风化作用,剥蚀速度大大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