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抛砖引玉》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要学会“抛砖引玉”
上 ,学 生 三 言 两 语 说 尽 父 爱 甚 或 抓 耳 挠 腮 无 从 说 九 年 级 的 小 说 单 元 并 进 行 “设 悬 念 ,埋 伏 笔 ” 的 写
起 。父 爱深 沉 ,不像 母 爱 般细 腻 、具 体 ,这就 是 笔 作 , 特 借 阅 了 小 说 巨 匠 之 一 欧 ·亨 利 的 作 品 。阅 读
我 。 于 是 ,提 笔 写 下 《这 样 一 种 爱 》,并 及 时 与 学 《亲 爱 的 笨 笨 猪 》 的 故 事 与 身 边 一 位 同 学 的 事 例 ,
生 分 享 。此 次 共 享 ,学 生 打 开 了 情 感 的 闸 门 ,个 别 很 快 受 伤 的 小 孩 又 笑 靥 如 初 了 。 回 到 家 , 备 过 课 ,
【2018年第 1期】教学探索
中 学语 文 作 文 教 学 中要 学会 “抛 砖 引 玉 "
刘 红 岩
(吉 林 省 白 山 市抚 松 县 第 九 中 学 ,吉林 抚松 134505)
学 生不 爱阅 读 ,拿 起 书头 疼 ,拿起 笔无 语 。作 后 ,笔者 布置 了 一篇 游记 。认 真批 阅学 生 的作 文 之 文 教学 似乎 遇 到 了无 法突 破 的瓶 颈 ,怎 么办 ? 根据 后 , 竟 觉 得 惭 愧 —— 不 如 学 生 。 范 文 一 沓 ,有 游 历
同学 还 表示 对 笔 者 习作 中动 词 运 用 的 喜 爱 。至 此 , 学 生 委屈 的话 语再 次 回荡 在耳 边 ,此 时 已是 22时 ,
《背影》 一课 的 教学 目标得 以真 正 实现 。
可 是 创 作 的 欲 望 牵 引 着 我 ,静 下 心 来 ,落 笔 写 成
关 于 同 题 习 作 ,即 以 身 试 水 ,与 学 生 进 行 相 同 命 《带 着真诚 上好 每一 节课》。
作文肖像描写
人物肖像的作文抛砖引玉1.猜一猜:①你知道文段中描写的对象是谁吗?他,中等身材,黝黑的脸庞里透出几分刚毅的神色,他很少笑,但笑起来却给人一种格外亲切的感觉,他的表情很严肃,但却不乏幽默,从他嘴里说出的话有时让你摸不着头脑,他喜欢正话反说,容易让“不懂规矩”的人产生误解,接着便生出了一连串的笑话。
等大家都笑得前俯后仰时,你再看他,他却仍是一脸的严肃,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爱开玩笑是他的天性。
②你是怎样猜对的?明确:以上片段描写抓住了人物的特征。
如“中等身材”,“黝黑的脸庞”,“正话反说”,“一脸的严肃”,“爱开玩笑”。
等2.教师总结:对人物的长相体态、衣着打扮、神情等的描写,就是人物的外貌描写,又称为人物的肖像描写。
那么我们应怎样描写人物的肖像呢?二.温故知新1.读一读:请同学们翻开课本《音乐巨人贝多芬》第9段,先读一遍①写了贝多芬的哪些特征?为什么只写这些呢?教师点拨:把握显著特征②作者在描写的时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教师点拨:注意描写顺序③作者在描写贝多芬时,用词非常准确,它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教师点拨:巧用修辞点缀④作者在描写贝多芬时,倾注了一种什么感情?教师点拨:寄托个人情感2.想一想:如何进行人物的肖像描写总结:成功的肖像描写,能在读者的想像中形成鲜明生动的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人物的音容笑貌,并由表及里地想像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
三.牛刀小试1.说一说训练要求:欣赏赵本山小品《小草》,认真观察老婆婆的外貌,运用以上所学的知识,把老婆婆的外貌特征说出来。
(由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侧重于指导学生怎样进行观察,描写)2.写一写训练要求:请你根据平常的观察,运用以上的写作方法,描写本班一位同学的外貌,要求能抓住该同学的主要特征来表现其性格特点,不得出现该同学姓名,看看你写得像不像,大家能否猜出你写的是谁。
你也可以对给你印象特别深刻的来宾进行描绘,把你对他的情感表达出来。
3.评一评①由被写的同学点评用句式“这是我,我觉得写得_______”来回答提示:是否把握了人物的显著特征?是否注意了描写顺序?是否巧妙运用了修辞?是否寄托了个人情感?有什么修改建议?②请同学们在课后把修改好的作文片断抄写在作文本上。
情境导入,抛砖引玉
情境导入,抛砖引玉【内容摘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把教学理念的改革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课堂导入成为教学环节创新的前奏,成为真正的一门艺术。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传统的直接导入、复习导入基础上总结出社会热点导入、表演导入、故事导入等八种政治课课堂导入的方法,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情境导入学习兴趣学习欲望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政治课与恰当的情境导入是分不开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巧妙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配合,有利于师生双向的教学活动。
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课堂第一眼就看到一个精彩的舞台,从教师第一句话就感受到动人的乐章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传统的直接导入、复习导入基础上总结出八种政治课课堂导入的方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社会热点导入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当前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联系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联系学生身边的热议话题导入新课。
社会热点导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通过引导,使学生在对社会热点的讨论中获得情感的体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在《经济的全球化》教学中,引用“欧债危机致使引发全球经济受到影响”这一重大新闻事件。
在《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教学中,引用“中国对朝鲜核实验的态度”这一新闻事件,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二、表演导入通过组织学生自编自演一些小品、小短剧导人新课。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导入新课做的好,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愉快主动的去获取知识。
在《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导入时,我组织学生表演了《城管和小贩——猫和老鼠》的小短剧。
然后把全班按照城管、小商贩、市民的角色分成三组。
抛砖引玉,循循善诱——浅议中职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引导
抛砖引玉,循循善诱——浅议中职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引导【摘要】:法国作家勒纳尔曾说:“言词应该只是精心定做的、与思想相适应的衣服。
”而作为中职语文教师,面对每一次学生上交的作文之时,总觉得学生的言词过于随意,完全没有在作文中体现出“思想”二字的真正价值,甚至一些学生对于作文的态度欠严肃,直接上网摘抄,如此不堪评析的现象正影射出中职业学生作文训练的综合问题,师生二者,均需有所感,有所改。
【关键词】:作文教学中职学生实践引导一、切乎实际,合理命题在中职院校,语文等理论课的课时量较中学而言有明显下降,各班级往往一周只有一次语文课,而作文课则更少,一般情况下,教师在作文课上,会因时间的仓促而以少讲多练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设定好作文题目,稍作引导即让学生动笔练习,而中职学生因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对写作训练的兴趣不高,时常会因命题太过严肃而懒于动笔,如《拒绝空白》、《给我一片天》、《态度决定高度》等这些作文题,从表面上看是出于教师对学生素质素养及自信心方面的良好的期盼,但学生拿到这样的题目后,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能否在网进行搜索借鉴,而态度端正的学生也会因对命题的兴趣不高而难以下笔。
因此,有针对性地命题是改善学生写作兴趣的前提。
1、紧随专业特点,探究内在心声中职学生普遍有一个共通的心理特征,即对待本专业实训课的学习态度较理论课的学习而言要更加认真,更加专注。
因此,在作文命题时,可让学生紧扣自身专业,展现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及目标理想的叙述。
这比单纯布置一个“我的理想”这样的命题作文要更显得有针对性,学生也较为容易入题,写作兴趣自然会有所提升。
如本学期笔者在烹饪专业班级中以此为题,学生的写作态度及写作质量均有明显提升。
学生发自内心地通过作文分享了自己专业学习的过程,并在深厚的兴趣中为自己树立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2、讲究作文实效,求职自述并融在中职院校负责招生就业处的管理人员想必都有一个困惑,即在校学生进行了三年学习,为何在面对学校组织的公司企业面试中竟无言可述,无技可谈?针对这个问题,作为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利用一次作文课,让学生进行一次以求职为目的的自我介绍,这个介绍必然区别于学生首次在班级所进行的简单自述,而是有特色、有内涵、有文采、有目的的介绍。
抛砖引玉.
1 2 3 4 5 11 2 3 1 2 10 2 2 1 5 9 02 0 8 8 12 3 5
• • • • • •
1 2 3 4 5 5. 寫情書親手拿給他 9 0 5 1 4 5. 寫情書親手拿給他 12 1 2 1 3 6. 寫情書請朋友轉交 10 1 1 0 7 6. 寫情書請朋友轉交 14 1 0 2 2
1嗜好
• (9 )吹直笛 (6 )唱歌 • (11)吹直笛 (8 )唱歌 • • (2 )彈吉他 (6 )做家事 •(0 )彈吉他 (5 )做家事 (13)畫畫 (13)畫畫 (5 )其它: (3 )其它:
2收集:
• • • • • (3 )娃娃 (7 )娃娃 (8 )公仔 (10)公仔 (10)模型 (2 )模型 (3 )唱片 (5 )唱片 (6 )玩偶 (10)玩偶 (5 )海報 (6 )海報
拋磚引玉
報...告老師 我是蔡政偉
資訊融入教學成果報告 兩性問題主題探究 -男女大不同-
兩性教育主題探究
一、緣起: 二、探究內容: (一)老師規畫(設計理念、 預見) (二)三階段(資料蒐集、議題形成) (三)問卷施測與分析(問卷設計、施 測) 三、資訊融入教學的反思與建議:
緣起
為什麼選這個主題? 少男情懷總是詩 方便的網路資源 現成的指導教授
(二)研究三階段
1.建立模式: 階段主題(提示想法)>資料蒐集(關 鍵字、可發展的研究主題>報告呈現> 討論與發表(ppt)>心得回饋(班網) 2.發展各組研究主題(合作或獨立)
(三)問卷施測與分析
1.問卷設計:學習單、討論 2.問卷編修(下頁) 研究主題 專家效度(怡光主任) 前測(嘸時間)、整合(A3× 2) 3.施測:六年級學生為對象、男女各二十 名、問題大集合、施測行前教育
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先收集几个关于课堂导入的事例: 1、<生物与环境> 可运用古代诗人描述生物环境的优美诗句赖导入新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如讲《保护环境》一节时,上课了,老师一句话“今天先讲个故事”,全班鸦雀无声。
“有个地方种植水稻,大米的质量很好,就是产量不高,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水稻越长越好,产量也有所增加,当地的人都很高兴。
但是,从1955年开始这个地方突然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病。
病人起初腰疼,关节疼,不久就全身疼痛,连呼吸、吃饭都得忍受巨大的痛苦。
可怕的是,有的人越长越矮。
(有的学生笑起来)身体缩短,最多矮了30厘米左右(学生无人再笑,眼睛里现出惊疑的目光)。
这是什么病呢?仅1963—1977年就死了207人。
从死者遗体解剖看,病人外表好好的,可是体内骨折多的达70多处,(学生大吃一惊)后来找到了原因,抓住了罪魁祸首(学生急切想知道)。
原来,在这个地方的上游建了一座炼锌厂。
(学生议论,河水污染了)是的,工厂废水中含镉,这种水浇灌稻田,大米就含镉,人们长期食用镉米,就出现了上面的悲剧。
”近乎离奇的故事,使学生惊讶不已,产生巨大疑问,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课堂教学的“黄金时刻”来到了。
“保护环境多么重要呀!”教师板书:保护环境。
故事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学生们在说笑议论中受到了教育。
3、讲“酶的特性”之前先做一个实验:把少量的新鲜动物肝脏剪碎放入试管,然后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试管中顿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这时再放入余烬木条,即可看到余烬复燃现象。
用这个有趣的演示实验导入酶的高效性的讲解,效果很好。
4、再如,讲“伴性遗传”时采用提问式导入课题:“咱们班有没有同学患色盲?”真巧,一个男生站起来说他患色盲。
我又问他家里还有谁患色盲,他说他舅舅也是色盲。
这时我告诉他们,我以前的一个男学生是色盲,他的外公也是色盲。
学生们议论纷纷:“这是怎么回事?” 5、细胞工程导入:夏天快来了,最让大家感到可恶的可能就是蚊子了,被咬了后皮肤又痒又痛,同学们知道吗有一种草叫香茅草,采来后要晒干,燃烧后有一种香味可以用来熏蚊,可是它的烟很大。
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作者:张礼萍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28期《新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这里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与主体地位。
因此作为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丰富学生学习方法、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语文实践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往常的语文教学体现在教学中把学生当作容器。
课堂上只听老师讲课文,而少有学生自主读书,更少有学生的表达实践,因而时下有句话:“辛苦学语文十年,不如上网聊一天。
”这说明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能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为此,教师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积极搭桥铺路,适当“抛砖”,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出来,达到“引玉”的目的。
在实践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下的尝试。
一、课堂时间多留点给学生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的活动,然而在过去课堂教学大部分时间被老师“占领”,教学由教师预先设定思路走,是个典型的“牵着牛鼻走”。
当学生的学习活动被老师牵着走时,属于被动学习状态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无从谈起。
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教师只从中点拨,教学活动达到以学生的学习为本,才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时空,如果能做到思考与提问并重,调动兴趣与朗读并重,朗读与思考并行,在课堂上教师要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学生自主读书的时间,就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1、课堂上注重朗读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灵魂,注重朗读是我们母语教育最成功教学经验之一。
徐世英先生曾把朗读与讲解进行比较,他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摊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
作文《抛砖引玉》教学设计
作文《抛砖引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习作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练习从一种事物身上发掘其优秀的品质,并能展开联想,从而学习由物及人的写作方式。
教学难点:从砖身上去挖掘其具备的品质,并且能想到其他事物和人所具备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由砖身上的优秀品质去联想到身边的人,并揭示他们身上具备的崇高精神,进而得到启迪。
教学流程:一、猜想礼物,激趣揭题同學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大礼,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什么?(生答)你们先猜猜看它是什么?(生猜)大家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那大家猜的到底对不对呢?请同学们睁大你们的小眼睛注意看,现在是揭开谜底的时刻。
(打开包裹)这是什么?(砖)对,这节课我们就来上一堂与砖有关的作文课。
(板书:砖)二、了解红砖,引导联想1.引导观察,看清红砖。
师:刚才老师说这是要送给大家的一份礼物,大家猜的是五花八门,猜了半天结果是块砖!说说看此时你们的心情怎样?(生说)噢,大家都觉得有些失望,好笑,有点出乎意料。
但是,老师要问,你们真的了解这块砖吗?现在老师想先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下这块砖的样子。
(板书:样子)那么你会从哪几方面进行观察呢?(形状、颜色、大小。
指名观察)2.触摸红砖,了解质地。
让学生通过摸、掂、折砖来了解砖的质地。
3.推想砖的制作过程。
4.引导想象身边其他东西的制作,强调联想的定义。
以大家熟悉的面包、馒头为例说它们的制作过程。
5.小结由砖的制作我们想到了身边许多东西的制作,由软软的泥变成了坚硬的砖,这需要一定的历练。
那么,我们辛辛苦苦的把砖生产出来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三、感悟精神,品质迁移1.探究红砖用途分享其辉煌成就。
2.引导发现红砖优秀品质。
3.归纳梳理。
师:我们同学真厉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发现了砖身上这么多的优秀品质。
老师把大家的发现做了一下梳理,同学们看。
出示:无私奉献、默默无闻、顾全大局、甘为人梯、勇于献身、朴实无华、不求名利、坚强不屈、宁折不弯、舍身忘我、淡泊名利、英勇无畏、任劳任怨、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勇攀高峰。
抛砖引玉 有效导入
抛砖引玉有效导入作者:吴淑芝来源:《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2年第11期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始,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一个有效的导入,可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效率、质量以及效果的目的。
小学生有着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
因此,怎样使学生集中精力投入到语文新课的学习中是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迫切解决的问题。
设计一个成功的教学导入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佳手段。
那么,应如何来进行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导入呢?一、直接导入法直接导入法,也称为开门见山导入法,是一种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种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直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课文都是比较简单的,学生很容易了解课文的内容。
通过直接导入法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建立,为之后的教学环节做好铺垫。
例如,在进行《我们的民族小学》的教学时,教师就可通过直接导入法来进行教学,一开课就这样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
你们知道‘民族’是什么意思吗?你们的关于民族的知识有哪些呢?”这样进行课堂教学的导入,自然、快速地进入课堂教学。
二、启发式导入法启发式导入,是相对于填鸭式的导入来说的,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来进行导入设计,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一个巧妙的导入,往往蕴含着丰富的问题情境,对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有很好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大海的歌》课堂教学时,教师就可通过一些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如(1)大海不是人,不会唱歌,课文中为什么要说是大海的歌呢?(2)大海是如何来唱歌的?(3)课文题目中的“大海的歌”是什么意思呢?真的是指大海唱的歌吗?通过这样的提问,不仅可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还可引导学生对课文有大概的了解,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故事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就是通过有趣的故事来导入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这样可以快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抛砖引玉,妙趣天成
抛砖引玉,妙趣天成作者:徐安静来源:《课外语文·教研版》2012年第10期【摘要】教学切入点是阅读教学的突破口,关系着教学的成败。
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疑点切入、情感切入、名句切入和拓展切入等角度出发,提出了精选切入点的有关策略,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阅读教学;切入点;情感【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特级教师黄玉峰说过:“课堂教学的成功,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对所教文本的熟悉,二是找到破译文本的突破口。
”切入点是阅读教学的着眼点和突破口,恰当的“切入”犹如串联珍珠的线,不但可以使教学思路明晰,重点突出,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抛砖引玉”中获得情感的升华。
下面,笔者就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从教学切入点的选择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疑点切入,激起思维浪花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初中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从课文的疑点切入,无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求知的有效途径。
例如,《孔乙己》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揭露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人们精神的麻木”。
文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笑声,但在笑声中却流露出无限的悲凉。
然而由于远离当时社会环境,学生对于文章主旨并不容易理解,因此,我从文中的疑点——“笑声”切入,引导学生思考:“孔乙己身边充满着各式各样的笑声,你能听懂吗?”在“笑声”这个内涵丰富的切入点中,学生们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他们从人物、情节和环境等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充分认识到在笑声中出场又在笑声中死去的孔乙己的悲哀,认识到社会的冷漠无情,更进一步体会到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苍凉之笑。
在此,《孔乙己》中的笑声既是学生的疑点,又是文章的难点,它就像打开学生思想之锁的金钥匙,激起学生思维的点点浪花。
在疑点的引领下,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更为深刻。
二、情感切入,体验美文精彩赞可夫说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可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巧设导入抛砖引玉——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
巧设导入抛砖引玉——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课堂导入就好比提琴手上弦、歌唱家定调,无疑是进入正式课堂前敲在学生心灵上的第一个音符。
课堂导入是每位教师的基本功,也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意义不容忽视。
因为好的课堂导入,如同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同桥梁,将旧课和新课有机联系;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和方向,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颖别致的高超导课艺术,必然会先入为主,先声夺人,才能为整堂课打好基础,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1.冲击学生视觉的图像导入在导入新课时,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干巴巴的说教变得生动形象,充满趣味,形、声、色的感官刺激,形式的新颖形象,会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会增强学习知识的吸引力。
讲授《陋室铭》时,我用一张图片陋室导入:同学们,这座破旧简陋的房子,虽然没有流光溢彩的屋檐,也没有金碧辉煌的陈设,更没有珠光宝气的点缀,但是它却成就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千古名篇《陋室铭》,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陋室,共同感受作者超越世俗的志趣和情怀。
讲授《谁是最可爱的人》,播放的是《长津湖水门桥》的一个感人片段:看到这一段的时候老师潸然泪下,尤其是听到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一人时,泪如泉涌。
71年前,就有这样一群勇敢的人,他们奔赴朝鲜战场,打击侵略者,保家卫国,成为那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魏巍,一起了解这段历史,致敬最可爱的人。
1.陶冶学生情操的音乐导入上语文课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音乐,营造浓浓的或喜或悲的课堂气氛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我以黄磊的《背影》这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音乐充满了离别的淡淡的哀愁,很好的营造的气氛,让人沉浸在离别的气氛中,对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起到了很好的帮助。
讲授《社戏》时,播放歌曲童年,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我们知道了童年是一首歌,一首轻快欢乐的歌;童年是一幅画,一幅五彩缤纷的画;童年是一首诗,一首铿锵悦耳的诗……童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让人怀念。
抛砖引玉,巧设探究
抛砖引玉,巧设探究
抛砖引玉是一种比喻手法,也称为抛砖引白玉。
它意思是利用一个比较简单、平凡的事物来诱导他人发表意见、展现才华,就像抛砖头引出一块玉石一样。
而巧设探究则是指在探究问题时,巧妙地设计问题,让探究者能够更好地思考和寻找问题答案。
在教学中,抛砖引玉和巧设探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抛砖引玉的教学方法可以用在各个学科中。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一首古诗或者一篇名人名言作为引子,让学生展开讨论或作文,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数学谜题或者复杂问题,让学生自由构思,展示自己的求解方法和思考过程。
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而巧设探究则更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创造性引导和指导。
它通过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我发现和体验式学习,达到知识与技能的内化和提升。
例如,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一个城市的空气污染状况,让学生自主设想调查方案,并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整理,将学生引入到地理学的基本思维模式中,了解于实际相关的空气质量指数和过程。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重要社会议题,以及学习调查、分析和应用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技能。
总之,抛砖引玉和巧设探究是一种极具活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充分利用它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推荐】抛砖引玉-word范文模板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抛砖引玉篇一:抛砖引玉抛砖引玉【摘要】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教学可以采取“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法。
本文以flash课程教学为例,就应用此法的教学模式、效果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学;flash;任务驱动动画设计是一门趣味性强、操作性强、实践性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课程。
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讲授这门课,是我一直在探讨的一个问题。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尝试过很多种教学方法,觉得其中任务驱动教学法较为适合。
下面,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谈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flash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教学理论基础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
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让学生学到相关知识。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2.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1)考察学生实际情况,选好教材。
通过考察发现,我们的学生普遍具有以下特点:高中或者中专时的基础课不突出,思维能力、篇二:成语故事 _抛砖引玉【释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
比喻不成熟的意见或文字,引出别人的高见。
【释义】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唐朝时,有一名高僧名叫从稔禅师,主持赵郡观音院多年,经常在寺里给和尚们讲经说法。
相传他对僧徒参禅要求极严,必需人人静坐敛心,集中专注,绝不能理会外界的任何事物,而要达到凝思息妄、身心不动的入定境界。
有一天,众僧晚参,从稔禅师故意说:“今夜答话,有闻法解悟者出来。
”此时众徒个个盘腿正坐,闭目凝心,不动不摇。
抛砖引玉的典故教学设计3篇
抛砖引玉的典故教学设计3篇Teaching design of allusions抛砖引玉的典故教学设计3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抛砖引玉的典故教学设计2、篇章2:抛砖引玉的解析教学设计3、篇章3:用抛砖引玉造句教学设计抛砖引玉是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你们知道抛砖引玉有什么典故吗?下面是小泰为大家整理了抛砖引玉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篇章1: 抛砖引玉的典故教学设计唐朝时期,有一位诗人叫常建,还有一位诗人叫赵嘏。
常建对赵嘏的才华非常佩服,他总想得到赵嘏的诗作,只是没有办法。
后来,他还真想出一个索诗的法子。
常建打听到赵嘏要到灵岩寺去游玩,他便先赶到寺庙,并在墙上题了两句话,然后躲到一边去了。
这天,赵嘏果然来到灵岩寺拜佛游玩。
当他转到一座墙壁时,发现上面题着两句诗。
他端祥片刻,心想,诗写的不错,为什么只写了两句呢?于是,他提起笔来,在常建的诗后又补上了两句,成为一首完整的七言绝句。
赵嘏走后,常建赶过来观看,一字字的琢磨,认为补写的这两句确实比自己高明,便抄写了下来。
别人看过之后,都说常建为了得到赵嘏的诗,用了"抛砖引玉"之法。
成语"抛砖引玉"就是由此而来,比喻以较差些的作品或是较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的佳作或高见。
后来人们多用于自谦之词。
篇章2:抛砖引玉的解析教学设计【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抛砖引玉pāo zhuān yǐn yù[释义]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
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
常用作谦词。
[语出]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大众晚参;师云:‘今夜答话去也;有解问者出来。
抛砖引玉 奏响课堂教学的前奏
2011年东营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申报评审表抛砖引玉奏响课堂教学的前奏——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导入例谈广饶县广饶街道朱家小学张娟娟抛砖引玉奏响课堂教学的前奏——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导入例谈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教学中,尤其是小学的课堂教学,如果导入不当,也就是说导入不紧凑、不简炼、无兴趣,学生即在开课时就表现出注意力分散,情趣低落,接着说小话,搞小动作,此时教师再费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控制课堂纪律。
所以,在教学中我首先了解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了解学生生活实际,已有的知识经验,然后创设形式多样的导入方式方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常用以下几种导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案例一:模拟生活,激趣导入,启迪思考抓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特点,在课堂导入中我根据实际来讲述相关的小故事,以生动、风趣的语言和饱满的激情描绘出一个生动、曲折的情景,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旅游中的数学》,我是这样设计的:模拟旅游。
1、演示课件,学生观看神舟5号升天,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们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神舟5号发射的过程,以及杨利伟叔叔在太空中的照片。
2、明确任务: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有关“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展览在中国科技馆展出。
想去看看吗?(生都高兴得嚷着“想”)师微笑着:好!今天我们进行一次模拟旅行,并研究一些旅游中的数学。
“神舟5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返回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事情,参观神舟5号载人飞船得展览更始学生乐于做得事情,以此作为旅游情境,课堂生动活泼,热烈精彩,妙趣横生,那么课堂上出现的将是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活泼热烈的教学场景。
案例二:利用游戏,激趣导入英国教育家米卓德.斯蒂文斯曾指出:“玩耍和娱乐是孩子开发智力的第一有效方法”。
爱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将游戏有机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利用游戏的无意注意的特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和减轻学生的负担,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抛砖引玉,巧设探究
抛砖引玉,巧设探究抛砖引玉,是一种在交流、学习和创新活动中常见的方法。
它指的是借助一些不完整、不成熟和不确定的内容,引发讨论和思考,从而达到启发灵感、培养思维和推进创新的目的。
相比于单纯的讲解和传授知识,抛砖引玉更注重参与、互动和发现,更符合人们自主、启发和探索的学习方式,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和开放性。
常常听人说,“有玉不在于寻找,而在于发现”。
有时候,当我们满怀期待地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却总是乍一看无从下手。
要想从中突围,我们需要一些触发思考、激发想象和提供线索的东西。
这就是“抛砖引玉”的作用所在。
在学术研究中,论文和报告往往以“问题–方法–结论”的方式展开,注重展示研究者的思维和技术功底;而在讨论、辩论或团队工作中,抛砖引玉则更多地关注汇聚群体的智慧和激发成员的参与热情。
无论是哪种情况,抛砖引玉都是一种让人主动思考、尝试和表达的方法。
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来说,抛砖引玉也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手段。
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表达意愿和学科背景,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引导、课外阅读、实验设计和案例讨论等形式,开展抛砖引玉的教学。
例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感官和想象入手,通过观察、听力、配图和模拟对词汇、语法和口语表达进行全面而生动的探究,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语言交流和写作创作;在历史、地理等人文科学中,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地理现象或文化特色,引导学生对事物的多角度理解和批判思考。
抛砖引玉的核心是“巧设探究”,即在引发思考的内容上进行设计和组合,构建整体性的问题,并引领学习者运用多种思维工具和方法进行破解。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问问题的技巧和让学习者自主追寻答案的能力。
在设计探究问题时,教师应该尽量把问题拓展到各个学科和领域,呈现出多种形式和多个角度;同时,还应该关注学习者的发展水平和学习目标,度量难易度和深度,适度挑战。
例如,在一次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量化一个弹簧的弹性系数?这个问题涉及到材料学、机械学、数学、图像处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需要学生学以致用,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测量操作相结合。
抛砖引玉,巧设探究
抛砖引玉,巧设探究抛砖引玉是一种修辞手法,意指用一块砖头引导别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抛砖引玉的目的是通过自己的词句激发他人的思考并引发精彩的对话和讨论。
在中文写作中,抛砖引玉是一种很常用的技巧,也是展开讨论和深入探究话题的有效手段。
巧设探究是指在探讨一个问题的过程中,通过适当设立情境和问题,引导读者或听众参与通过讨论和思考来增进对问题本质的理解。
巧设探究的方法可以激发人们的思考,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下面以主题为“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为例,展示如何运用抛砖引玉和巧设探究的方式进行讨论和探究。
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引发读者的思考。
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不可否认是一个现代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诸多便利,比如交通工具的发展让我们的出行更加快捷,互联网的普及让信息传递更加迅速方便。
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人际交往的减少、隐私泄露等。
科技在不同方面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这是一个有趣而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巧设探究的方式来进一步探讨。
接下来,巧设探究相关问题,引导读者深入思考。
1. 你认为科技对人际交往有何影响?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得人们更依赖电子设备来交流,但这是否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增加?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是否被取代或减少了?请写下你的观点,并给出理由。
2. 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便捷,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信息泄露和隐私侵犯。
你有什么经历或故事可以与我们分享吗?你曾经遭受过信息泄露或隐私侵犯的经历吗?并对此发表你的观点。
3. 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和创新,比如智能手机和智能家居。
你是否认为生活中过度依赖科技会导致某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包括对自然世界的疏远、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等。
请写下你的看法,并提供例子支持你的观点。
通过巧设探究的方式,我们引导读者深入思考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围绕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这样的讨论和探究不仅能够增进人们对问题本质的理解,也有助于广泛思考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抛砖引玉成语故事绘本教案
抛砖引玉成语故事绘本教案教案标题:《抛砖引玉》成语故事绘本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成语“抛砖引玉”的意义和用法。
2. 阅读并理解《抛砖引玉》成语故事绘本。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教学准备:1. 《抛砖引玉》成语故事绘本。
2. 白板、黑板或投影仪。
3. 学生绘本练习册或纸张。
4. 彩色笔、铅笔等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成语的概念,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成语吗?成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 引导学生思考成语“抛砖引玉”的意义,解释其用法:“抛砖引玉”是指通过提出一些初步的见解或观点,以引发他人更好的思考和回应。
阅读活动:1. 分发《抛砖引玉》成语故事绘本给学生,让学生先自主阅读一遍。
2.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阅读故事绘本,注重语音语调和表情的表达,以增加故事的趣味性。
3. 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并归纳总结出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4.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或感受?”5. 学生小组分享归纳的主题和寓意,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创作活动:1.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由发挥,以故事中的成语“抛砖引玉”为主题,创作一个类似的小故事或寓言故事。
2. 学生可以以绘本的形式或者写作的形式进行创作,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学生完成创作后,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总结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成语“抛砖引玉”的意义和用法。
2. 学生可以用彩色笔或铅笔在绘本练习册或纸张上绘制自己创作的故事或寓言故事的插图,并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拓展活动:1. 让学生选择其他成语故事绘本进行阅读,并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对成语的理解。
2. 学生可以尝试用其他成语为主题进行创作,例如“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等。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阅读故事绘本时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抛砖引玉有效导入——谈语文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
抛砖引玉有效导入——谈语文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
吴淑芝
【期刊名称】《小学教学参考》
【年(卷),期】2012(000)031
【总页数】1页(P52)
【作者】吴淑芝
【作者单位】浙江临海市括苍中心校 31702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抛砖引玉有效导入--谈语文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 [J], 吴淑芝
2.探讨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 [J], 郭天虎
3.探讨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 [J], 张晓华
4.探讨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 [J], 高莎
5.初中藏语文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探讨 [J], 达瓦次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也是抛砖引玉
也是抛砖引玉
摘要:
1.引言:介绍“抛砖引玉”的含义和用法
2.抛砖引玉的含义
3.抛砖引玉的用法
4.抛砖引玉的例子
5.结论:总结抛砖引玉的意义和价值
正文:
抛砖引玉是一种修辞手法,它的含义是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这种修辞手法常常用于演讲、写作等场合,目的是激发听众或读者的思考,引发更多的讨论和创作。
在实际应用中,抛砖引玉的用法有很多。
例如,在演讲中,演讲者可以通过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或观点来抛砖引玉,引发听众的思考和讨论。
在写作中,作者可以通过提出一个有争议的观点或者引用一个有趣的故事来抛砖引玉,引发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抛砖引玉的例子有很多。
例如,著名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曾经使用过抛砖引玉的修辞手法。
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有多少人愿意为自由而奋斗?”这个问题引发了听众的思考和讨论,也激发了听众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
抛砖引玉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它不仅可以激发听众或读者的思考,还可以促进讨论和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抛砖引玉》教学设计
作者:许守业
来源:《文理导航·教师论坛》2013年第02期
教学目标:
1.通过习作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练习从一种事物身上发掘其优秀的品质,并能展开联想,从而学习由物及人的写作方式。
教学难点:
从砖身上去挖掘其具备的品质,并且能想到其他事物和人所具备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由砖身上的优秀品质去联想到身边的人,并揭示他们身上具备的崇高精神,进而得到启迪。
教学流程:
一、猜想礼物,激趣揭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大礼,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什么?(生答)你们先猜猜看它是什么?(生猜)大家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那大家猜的到底对不对呢?请同学们睁大你们的小眼睛注意看,现在是揭开谜底的时刻。
(打开包裹)这是什么?(砖)对,这节课我们就来上一堂与砖有关的作文课。
(板书:砖)
二、了解红砖,引导联想
1.引导观察,看清红砖。
师:刚才老师说这是要送给大家的一份礼物,大家猜的是五花八门,猜了半天结果是块砖!说说看此时你们的心情怎样?(生说)噢,大家都觉得有些失望,好笑,有点出乎意料。
但是,老师要问,你们真的了解这块砖吗?现在老师想先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下这块砖的样子。
(板书:样子)那么你会从哪几方面进行观察呢?(形状、颜色、大小。
指名观察)
2.触摸红砖,了解质地。
让学生通过摸、掂、折砖来了解砖的质地。
3.推想砖的制作过程。
4.引导想象身边其他东西的制作,强调联想的定义。
以大家熟悉的面包、馒头为例说它们的制作过程。
5.小结
由砖的制作我们想到了身边许多东西的制作,由软软的泥变成了坚硬的砖,这需要一定的历练。
那么,我们辛辛苦苦的把砖生产出来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
三、感悟精神,品质迁移
1.探究红砖用途分享其辉煌成就。
2.引导发现红砖优秀品质。
3.归纳梳理。
师:我们同学真厉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发现了砖身上这么多的优秀品质。
老师把大家的发现做了一下梳理,同学们看。
出示:无私奉献、默默无闻、顾全大局、甘为人梯、勇于献身、朴实无华、不求名利、坚强不屈、宁折不弯、舍身忘我、淡泊名利、英勇无畏、任劳任怨、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勇攀高峰。
4.品质迁移,由物及物,由物及人。
5.小结
我们同学真是善于思考。
砖在我们身边被广泛使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是砖让我们想起了身边美好的事物,是砖让我们想起了身边伟大的人们,是砖激起了我们无穷的想象。
那你们说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好不好?(好)
这么好的东西你们想不想来夸一夸它呢?为了大家更好的抒发出对砖的赞美之情,老师送给大家几个句式。
四、赞美红砖,抒发情感
1.送句式,赞“红砖”。
因为……所以……
没有……没有……就没有……
如果……就……
有了……有了……就有了……
2.赏佳句,颂“红砖”。
(1)没有了砖,就没有了楼房;没有了砖,就没有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
(2)人就如同砖一样,意志坚强的人,往往能坚强地战胜困难;而意志薄弱的人,往往会怨天尤人。
人生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他对人生的态度。
(3)砖创造了无数个辉煌,那么面对一个成功者,我们往往看到的是他成功后的光彩,而很少有人关注他们身后的艰苦奋斗。
(4)人生的旅途就好像一块块时而平坦,时而凹凸不平的砖块铺成的小径。
面对这条小径,你该如何面对种种困难,一路达到胜利的彼岸呢?
(5)万里长城举世闻名,而我们往往惊诧于那花朵的鲜艳,那果实的甜美,但却看不到那些花和果实在没有成为花和果实之前渗透了奋斗的泪水和血汗。
(6)当我们看到一块块小小的红砖,有着无穷的力量,我震惊了,同学们震惊了,在座的所有人都震惊了。
(7)当我们坐在温暖的教室里;当我们走在平坦的马路上;当我们站在雄伟的万里长城之上;有谁在高歌默默无闻的红砖呢?又有谁想到是砖为世界平添靓丽的殊荣!
五、布局谋篇,拟题升华
1.引领分层,理清思路。
师:大家读的很好,赞美的也不错,看来砖已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了。
如果让我们围绕砖来写一篇文章的话该分几部分来写呢?老师觉得,通过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而了解到的砖的样子、制作、用途及砖的品质,这些为实写部分。
由砖的制作和砖的用途我们想到了身边的一些物和人,从这里我们得到了许多的启示。
那么该分几部分?(三部分)
2.拟定题目,升华情感。
师:人们常说:“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咱们看看谁能给自己的文章按上一对漂亮的眼睛。
六、激情总结,完成佳作
现在,每个同学都给自己的文章安上了一对漂亮的眼睛。
相信我们同学早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你对砖的情感和从中得到的启示抒发到你的文章里了,老师也拭目以待。
咱们下节课就来完成你的文章。